期刊文献+
共找到3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隐形矫治器治疗青少年骨性Ⅱ类错[牙合]畸形患者的临床效果 被引量:5
1
作者 季洪超 徐巍巍 +2 位作者 邓旭霞 刘兰 李薇 《广西医学》 CAS 2023年第9期1034-1037,1047,共5页
目的探讨隐形矫治器治疗青少年骨性Ⅱ类错[牙合]畸形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70例骨性Ⅱ类错[牙合]畸形青少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常规组和隐形组,各35例。常规组给予传统固定矫治器治疗,隐形组给予无托槽隐形矫治器治疗。... 目的探讨隐形矫治器治疗青少年骨性Ⅱ类错[牙合]畸形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70例骨性Ⅱ类错[牙合]畸形青少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常规组和隐形组,各35例。常规组给予传统固定矫治器治疗,隐形组给予无托槽隐形矫治器治疗。测量两组患者治疗前后颞下颌关节相关指标(关节结节倾斜角、关节窝深度、髁突短轴长度、髁突长轴长度、髁突-正中面距、髁突上部高度、下颌骨升支高度、下颌骨长度、下颌骨升支高度与下颌骨长度比值),以及颞下颌关节间隙(颞下颌关节前间隙、颞下颌关节后间隙、颞下颌关节上间隙),并计算关节间隙指数(R值)。结果(1)两组内治疗前后的关节结节倾斜角、髁突长轴长度、髁突-正中面距、下颌骨升支高度、下颌骨长度、下颌骨升支高度与下颌骨长度比值及常规组治疗前后的关节窝深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而隐形组治疗后的关节窝深度较治疗前变小,两组治疗后的髁突短轴长度、髁突上部高度均较治疗前增加,且隐形组的髁突短轴长度、髁突上部高度均较常规组增加(均P<0.05)。(2)常规组治疗前后的颞下颌关节前间隙及关节后间隙,以及两组内治疗前后的颞下颌关节上间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而治疗后两组的R值,以及隐形组的颞下颌关节前间隙及关节后间隙均较治疗前降低(均P<0.05),但隐形组的R值、颞下颌关节前间隙、颞下颌关节后间隙及颞下颌关节上间隙与常规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采用隐形矫治器治疗青少年骨性Ⅱ类错[牙合]畸形患者可有效增加髁突短轴长度及髁突上部高度,有助于促进颌骨的正常发育及咬合能力的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性类错[牙合]畸形 隐形矫治器 矫治 青少年 颞下颌关节
下载PDF
成人骨性Ⅱ类与Ⅲ类错畸形伴异常垂直骨面型的颏联合形态研究 被引量:17
2
作者 唐娜 赵志河 +1 位作者 廖春晖 赵美英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395-398,共4页
目的研究异常垂直骨面型的成人骨性Ⅱ类与Ⅲ类错的颏联合形态是否存在差异。方法选择109例中国成年女性骨性错畸形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垂直骨面型和矢状骨面型分为4组:高角骨性Ⅱ类组30例,高角骨性Ⅲ类组25例,低角骨性Ⅱ类组29例,... 目的研究异常垂直骨面型的成人骨性Ⅱ类与Ⅲ类错的颏联合形态是否存在差异。方法选择109例中国成年女性骨性错畸形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垂直骨面型和矢状骨面型分为4组:高角骨性Ⅱ类组30例,高角骨性Ⅲ类组25例,低角骨性Ⅱ类组29例,低角骨性Ⅲ类组25例。拍摄X线头颅侧位片,测量颏联合形态相关指标,观察并比较4组的颏联合形态。结果成人骨性Ⅱ类与骨性Ⅲ类错的颏联合存在形态差异,但整体厚度和高度差别不大。高角组中,骨性Ⅱ类比骨性Ⅲ类有较大的下牙槽高度、较小的颏突度和基骨高度(P<0.01);低角组中,骨性Ⅱ类比骨性Ⅲ类有较大的下牙槽高度(P<0.05)和下牙槽顶部厚度(P<0.001)。矢状骨面型相同时,高角组比低角组有较小的颏厚度、颏突度和较大的颏联合总高度(骨性Ⅱ类组P<0.001,骨性Ⅲ类组P<0.05),并且更易出现下牙槽基部薄于顶部的葫芦形颏部(P<0.01)。结论异常垂直骨面型的成人骨性Ⅱ类与骨性Ⅲ类错畸形者,颏联合形态存在差异,垂直骨面型对颏联合形态的影响大于矢状骨面型,高角骨性错畸形者移动下切牙的正畸风险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垂直骨面型 矢状骨面型 骨性类错[牙合] 骨性Ⅲ类错[牙合] 颏联合
下载PDF
Forsus促进骨性安氏Ⅱ类下颌生长的研究 被引量:7
3
作者 季骏 陆苇 谢晓秋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1001-1004,1007,共5页
目的:观察Forsus推杆式矫治器治疗青少年骨性安氏Ⅱ类1分类错的临床效果。方法:15例恒牙列初期骨性下颌后缩患者,应用标准直丝弓固定矫治加用Forsus推杆式矫治器,并于正畸治疗前、后拍摄X线头颅侧位定位片,取研究模型进行测量和统计... 目的:观察Forsus推杆式矫治器治疗青少年骨性安氏Ⅱ类1分类错的临床效果。方法:15例恒牙列初期骨性下颌后缩患者,应用标准直丝弓固定矫治加用Forsus推杆式矫治器,并于正畸治疗前、后拍摄X线头颅侧位定位片,取研究模型进行测量和统计学分析。结果:Forsus平均使用6.5个月,前牙覆覆盖明显减小,Ⅱ类磨牙关系矫治为Ⅰ类。矢状向变化为下颌骨生长及下前牙唇倾。垂直向变化为下面高增加,下磨牙伸长,上下平面角增加。横向上下颌牙弓宽度增加。结论:Forsus结合标准直丝弓治疗恒牙列初期骨性下颌后缩,可以促进下颌骨生长,部分改善及掩饰患者骨性不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ORSUS矫治器 骨性 下颌后缩 生长发育
下载PDF
功能矫治器对骨性Ⅱ类错下颌骨生长作用的系统研究 被引量:16
4
作者 牛亦睿 周洪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384-388,共5页
目的 系统分析经过功能性矫治器治疗的骨性Ⅱ类患者下颌骨的生长变化是否大于未治疗的Ⅱ类患者。方法以骨性Ⅱ类错为关键词,先通过网络数据库检索后再用手工方法查找原文献,获得全文。从收集到的符合纳入和排除标准的文献中提取需... 目的 系统分析经过功能性矫治器治疗的骨性Ⅱ类患者下颌骨的生长变化是否大于未治疗的Ⅱ类患者。方法以骨性Ⅱ类错为关键词,先通过网络数据库检索后再用手工方法查找原文献,获得全文。从收集到的符合纳入和排除标准的文献中提取需要的数据资料,对其进行质量评估,并采用RevMan 4.2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符合纳入和排除标准的文献共19篇。Meta分析显示:SNB(Activator组,Twin-block组,Herbst组)、Go-Gn、Co-Pg、Co-Gn、Co-Go与未治疗组相比,其增加有统计学意义,而SNB(Fr覿nkel-Ⅱ组)、Go-Me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功能矫治器可以增加下颌的生长量,刺激下颌向前生长,而下颌的生长主要是由下颌升支的生长造成的,下颌体绝对长度无明显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性类错 下颌后缩 功能矫治器 循证医学
下载PDF
不同功能矫治器早期矫治Ⅱ类骨性错的系统研究 被引量:15
5
作者 牛亦睿 周洪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364-368,共5页
目的:对不同功能矫治器早期矫治骨性Ⅱ类错的疗效进行比较,了解其临床矫治特点。方法:用循证学方法,网络检索数据库MEDLINE和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搜集治疗Ⅱ类错的临床试验以及随机对照临床试验的文献,采用Review 4.2软... 目的:对不同功能矫治器早期矫治骨性Ⅱ类错的疗效进行比较,了解其临床矫治特点。方法:用循证学方法,网络检索数据库MEDLINE和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搜集治疗Ⅱ类错的临床试验以及随机对照临床试验的文献,采用Review 4.2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19篇文献符合纳入标准,文中报道了5种矫治器的临床疗效。Meta分析结果:SNA:Activator与Bionator减小量无统计学意义,Twin-block>Herbst。SNB:Frnkel-Ⅱ增大量在Twin-block和Activator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Herbst>Bionator。ANB:减小量Twin-block>Activator>Bionator>Herbst>Frnkel-Ⅱ。Overjet:减小量Twin-block>Herbst>Frnkel-Ⅱ。U1-NA:减小量Frnkel-Ⅱ>Activator>Herbst。U1-PP:减小量Twin-block>Frnkel-Ⅱ>Bionator。IMPA:Acivator与Frnkel-Ⅱ增大量无统计学意义,Herbst>Bionator>Twin-block。结论:对于骨性问题较重的患者不应使用Frnkel-Ⅱ,而应使用Twin-block及Activator。对下前牙需要唇倾的患者以及配合性不好的患者,宜选用Herbst。Bionator与Activator相比,对于Ⅱ类的骨性矫治效果小,而对下前牙唇倾度大,对上前牙的内收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性 下颌后缩 功能矫治器 循证学研究
下载PDF
Jasper-Jumper矫治器治疗Ⅱ类骨性下颌后缩口腔功能间隙变化的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葛尚军 刘建林 罗戈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07年第7期974-976,共3页
目的:量化评估经Jasper-Jumper矫治器治疗的骨性下颌后缩患者治疗前后口腔功能间隙变化。方法:采用国产Jasper-Jumper矫治器临床矫治30例骨性下颌后缩患者,拍摄治疗前后头颅定位侧位片和手腕片。结果:Jasper-Jumper矫治器治疗5~7个月(... 目的:量化评估经Jasper-Jumper矫治器治疗的骨性下颌后缩患者治疗前后口腔功能间隙变化。方法:采用国产Jasper-Jumper矫治器临床矫治30例骨性下颌后缩患者,拍摄治疗前后头颅定位侧位片和手腕片。结果:Jasper-Jumper矫治器治疗5~7个月(平均6个月)后,口腔功能间隙面积平均增加了5.67mm2,前下面高平均增加了3.46mm,后面高平均增加了1.90mm。结论:Jasper-Jumper矫治器矫治骨性下颌后缩使口腔功能间隙有明显增大,有利于上下颌骨关系以及口系统功能的完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Jasper—Jumper矫治器 骨性类关系 下颌后缩 口腔功能间隙
下载PDF
方丝弓联合上颌斜面导板矫治下颌后缩型安氏Ⅱ~1类错 被引量:3
7
作者 刘爱群 李玉如 《现代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1年第2期131-132,共2页
目的 观察恒牙列早期下颌后缩型安氏Ⅱ1类错牙合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 16例处于恒牙列早期的下颌后缩型安氏Ⅱ1错牙合患者 ,用方丝弓矫治器联合颌斜面导板对其矢状向、垂直向及横向不调进行治疗 ,治疗前后拍摄头颅定位侧位片进行测... 目的 观察恒牙列早期下颌后缩型安氏Ⅱ1类错牙合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 16例处于恒牙列早期的下颌后缩型安氏Ⅱ1错牙合患者 ,用方丝弓矫治器联合颌斜面导板对其矢状向、垂直向及横向不调进行治疗 ,治疗前后拍摄头颅定位侧位片进行测量并做统计学分析。结果 治疗后磨牙关系中性 ,前牙覆牙合覆盖正常 ,下颌后缩面型得到改善 ,头影测量的相关项目治疗前后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下颌后缩型安氏Ⅱ1类错牙合在恒牙列早期治疗可以取得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方丝弓矫治器 上颌斜面导板 下颌后缩型 安氏^1类错He 矫治
下载PDF
SanderⅡ矫治器治疗下颌后缩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李湘琳 周洪 +6 位作者 邹敏 司新芹 王晓荣 侯玉霞 邹蕊 管丽敏 鲍庆红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13年第1期164-168,共5页
目的:利用SanderⅡ功能矫治器的腭导杆、上颌镍钛螺旋扩弓簧和下颌扩弓簧、分体式的独特设计,矫治Angl eⅡ类1分类患者生长高峰前期或高峰期、替牙晚期或恒牙早期的深覆牙合、深覆盖患者。方法:病例纳入标准为Angl eⅡ类1分类生长高峰... 目的:利用SanderⅡ功能矫治器的腭导杆、上颌镍钛螺旋扩弓簧和下颌扩弓簧、分体式的独特设计,矫治Angl eⅡ类1分类患者生长高峰前期或高峰期、替牙晚期或恒牙早期的深覆牙合、深覆盖患者。方法:病例纳入标准为Angl eⅡ类1分类生长高峰前期或高峰期、替牙晚期或恒牙早期的深覆牙合、深覆盖患者,下颌平面角为均角或底角。共有13人配戴SanderⅡ功能矫治器1年,拍治疗前后头颅定位侧位片。用西安交通大学口腔医院正畸科X线头影测量分析方法分析治疗前后X线测量数据,并用SPSS18.0软件配对t检验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ANB°、ANS-Pt m、Co-Pg、U1-APg、L1-NB距、L1-NB角、L6-MP、UL-El i ne、∠N'-Sn-Pg<0.01有非常显著统计学意义;Wi t s值、NA-Pg、U1-SN角、U6-PP、∠N'-Pg'-FH,P<0.05有显著统计学意义。结论:上下颌骨相对位置改变明显,导下颌前伸明显、上颌基骨长度有增长;下颌基骨长度增长显著;面凸角变小;上颌前牙内收明显,上下第一磨牙伸长,下面高增长,但相对全面高协调。软组织上唇突度减小、颏部前移,软组织侧貌与骨组织改建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ngle类1分类 替牙晚期或恒牙早期 下颌后缩 深覆牙合 深覆盖 Sander功能矫治器
下载PDF
Twin-blocks矫正器对生长发育期安氏Ⅱ类下颌后缩患者上气道的影响 被引量:1
9
作者 董宁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16年第2期8-9,共2页
目的探讨Twin-blocks矫正器对生长发育期安氏Ⅱ类下颌后缩患者上气道变化的影响。方法选择生长发育期骨性安氏Ⅱ类错牙合下颌后缩患者26例,戴用Twin-blocks功能矫正器6-9个月。戴用前后拍摄测量相关指标变化。结果患者戴用功能矫治器前... 目的探讨Twin-blocks矫正器对生长发育期安氏Ⅱ类下颌后缩患者上气道变化的影响。方法选择生长发育期骨性安氏Ⅱ类错牙合下颌后缩患者26例,戴用Twin-blocks功能矫正器6-9个月。戴用前后拍摄测量相关指标变化。结果患者戴用功能矫治器前后U-MPW矢状径和横径、P-T横径、V-LPW横径和矢状径均有增加(P〈0.05)。结论 Twin-block功能矫治器能使生长发育期安氏Ⅱ类下颌后缩患者的上气道增大,改善呼吸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WIN-BLOCK 安氏类错合 下颌后缩 上气道
下载PDF
功能矫治器对青春期骨性Ⅱ类患者上气道结构的影响 被引量:10
10
作者 李晅 周慧玲 +2 位作者 娄新田 胡铮 沈刚 《上海口腔医学》 CAS CSCD 2017年第2期222-227,共6页
目的 :研究功能矫治器作用下青春期骨性Ⅱ类下颌后缩患者上气道结构的变化。方法 :选取处于生长发育高峰期的骨性Ⅱ类下颌后缩患者(实验组)及骨性Ⅰ类均角型患者(对照组)各30例,男女各半。实验组患者使用肌激动器(Activator)治疗,促进... 目的 :研究功能矫治器作用下青春期骨性Ⅱ类下颌后缩患者上气道结构的变化。方法 :选取处于生长发育高峰期的骨性Ⅱ类下颌后缩患者(实验组)及骨性Ⅰ类均角型患者(对照组)各30例,男女各半。实验组患者使用肌激动器(Activator)治疗,促进下颌骨向前下生长,平均治疗时间12个月;对照组患者同期进行非减数固定矫治。所有患者在功能矫治器治疗前、后,固定矫治前及中期拍摄锥形束CT(CBCT)图像,检测患者治疗前、后骨性指标及上气道线距,并与参考标准对比。观察后鼻棘点(PNS)到第3颈椎(C3)下缘范围内的气道形态,三维重建并测量相应组织结构。应用SAS 8.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独立样本t检验比较实验组治疗前各测量项目与参考标准及对照组患者之间的差异,配对t检验比较所有患者治疗前、后各测量项目的差异。结果:治疗前,实验组患者骨性测量指标SNB及APDI显著小于参考标准,ANB、Wits及OJ显著大于参考标准和对照组患者;上气道线距中,MPW和PAS显著小于参考标准和对照组患者。上气道经三维重建后容积及最小横截面积显著小于对照组患者。经Activator引导下颌前伸后,实验组患者骨性测量指标及上气道线距均与参考标准接近,上气道经三维重建后容积及最小横截面积显著增大,与对照组患者无显著差异。对照组患者治疗前、后骨性指标、上气道线距及三维重建指标无显著差异。治疗前、后2组患者不同性别之间上气道指标无显著差异。结论:骨性Ⅱ类下颌后缩患者多伴有上气道缩窄。Activator引导下颌骨前伸,可改善患者骨性Ⅱ类下颌后缩的骨性特征,改善口咽腔和舌根后咽腔部位的狭窄,使上气道容积及最小横截面积增大,缓解上气道缩窄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锥形束CT 骨性类错 下颌后缩 上气道
下载PDF
Activator与MBT直丝弓矫治器双期矫治安氏Ⅱ^1类错[牙合]畸形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7
11
作者 张衍蓉 陈杰 +1 位作者 张大华 刘虎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15年第2期58-61,共4页
目的:探讨Activator矫治器与滑动直丝弓矫治器(MBT appliance)双期矫治安氏Ⅱ1类错牙合畸形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17例混合牙列期以下颌后缩为主的安氏Ⅱ1类错牙合患者,Ⅰ期采用Activator矫治器,Ⅱ期采用MBT直丝弓矫治器。每位患者均拍... 目的:探讨Activator矫治器与滑动直丝弓矫治器(MBT appliance)双期矫治安氏Ⅱ1类错牙合畸形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17例混合牙列期以下颌后缩为主的安氏Ⅱ1类错牙合患者,Ⅰ期采用Activator矫治器,Ⅱ期采用MBT直丝弓矫治器。每位患者均拍摄矫治前、后头颅定位侧位片、曲面断层片,以X线头影测量方法评价疗效。结果:硬组织主要测量项目的变化:SNB角增加2.9°,ANB角减小2.9°,下中切牙切缘至鼻根点与下齿槽座点连线的垂直距离L1-NB(mm)减小3.5°,下颌体长度Go-Gn(mm)增加3.0mm,前面高N-Me(mm)增加5.6mm;软组织主要测量项目的变化:鼻唇角Cm-Sn-UL增大7.2°,颏唇沟角Li B'Pg'增大12.1°,面凸角Ns-Sn-Pos减小2.0°,上唇-审美平面Ls-E(mm)减小1.6mm,下唇-审美平面Li-E(mm)增大2.1mm。治疗结束时磨牙和尖牙均为安氏Ⅰ类关系,前牙覆盖明显减小,侧面型有所改善。结论:安氏Ⅱ1类错牙合患者在替牙期采用双期矫治能改善其面部侧貌,显著改善上下颌骨骨性关系。Activator能有效促进下颌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性1类错牙合畸形 Activator矫治器 下颌后缩 双期矫治 MBT矫治器
下载PDF
基于CBCT青春期骨性Ⅱ类患者上气道结构分析 被引量:6
12
作者 李晅 许衍 +2 位作者 罗薇 胡铮 沈刚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4年第7期637-641,669,共6页
目的应用锥束CT(CBCT)研究骨性Ⅱ类下颌后缩患者上气道结构。方法选取处于生长发育高峰期的骨性Ⅱ类下颌后缩患者及骨性Ⅰ类均角型患者各20名,男女各半。所有患者使用CBCT拍摄系统进行图像采集,检测所有患者骨性指标及上气道线距,并观... 目的应用锥束CT(CBCT)研究骨性Ⅱ类下颌后缩患者上气道结构。方法选取处于生长发育高峰期的骨性Ⅱ类下颌后缩患者及骨性Ⅰ类均角型患者各20名,男女各半。所有患者使用CBCT拍摄系统进行图像采集,检测所有患者骨性指标及上气道线距,并观察后鼻棘点(PNS)到第三颈椎(C3)下缘范围内的气道形态,三维重建并测量相应组织结构。结果骨性Ⅱ类患者骨性测量指标SNB及APDI明显小于参考标准及骨性Ⅰ类患者,而ANB、Wits及OJ明显增大;在上气道线距中口咽腔直径(MPW)和舌根后咽腔直径(PAS)明显小于参考标准及骨性Ⅰ类患者,上气道经三维重建后容积及最小横径明显小于骨性Ⅰ类患者。结论骨性Ⅱ类下颌后缩患者上气道容积及最小横径减小,以口咽段及舌根后咽腔段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性类下颌后缩 上气道 CBCT
下载PDF
后平面对青少年骨性Ⅱ类矫治效果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5
13
作者 弓国梁 林新平 《中国现代医生》 2013年第12期18-21,共4页
目的探讨后平面倾斜度与骨性Ⅱ类矫治效果的关系,为临床工作提供一些参考。方法选择52例下颌后缩、上颌位置正常的骨性Ⅱ类青少年患者(男24例,女28例,平均年龄12.9岁)。依据X-POP角大小分为两组,16例X-POP角≥20.4°的患者为A组... 目的探讨后平面倾斜度与骨性Ⅱ类矫治效果的关系,为临床工作提供一些参考。方法选择52例下颌后缩、上颌位置正常的骨性Ⅱ类青少年患者(男24例,女28例,平均年龄12.9岁)。依据X-POP角大小分为两组,16例X-POP角≥20.4°的患者为A组;36例X-POP角<20.4°患者中随机选取16例为B组。对治疗前后头颅侧位定位片进行测量分析,采用SPSS17.0软件包进行数据处理,分别进行t检验和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两组矫治前、后组内比较显示,平面测量项目X-POP角、OP-diff角有显著差异;垂直向上A-X距、B-X距、Pog-X距均有显著差异,SN-MP角无统计学意义;矢状向上SNA角、SNB角、ANB角、Z角、NA-PA角、U1-SN角、L1-MP角、A-Y距、B-Y距、Pog-Y距均有显著差异。两组矫治前、后组间比较显示SNB角、ANB角、NA-PA角、Z角、B-Y距、Pog-Y距以及U1-SN角、L1-MP角均有显著差异。后部平面与组间显著性变化量的相关性显示,X-OP角与B-Y距、Pog-Y距显著相关。结论后部平面与下颌矢状位置关系密切,治疗前较大的后部平面倾斜度不利于下颌前移。正畸治疗应尽量减小后部平面倾斜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部[牙合]平面 青少年骨性 X线头影测量 下颌前移
下载PDF
Forsus矫治器治疗青少年生长发育高峰后期安氏Ⅱ类错畸形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3
14
作者 张子衿 陶列 《上海口腔医学》 CAS CSCD 2016年第2期235-237,共3页
目的 :评价Forsus矫治器治疗青少年生长发育高峰后期安氏Ⅱ类错畸形的临床效果。方法 :应用Forsus矫治器对22例生长发育高峰后期安氏Ⅱ类错畸形青少年患者进行矫治,治疗前、后进行X线头影测量分析,评价其疗效。采用SPSS14.0软件... 目的 :评价Forsus矫治器治疗青少年生长发育高峰后期安氏Ⅱ类错畸形的临床效果。方法 :应用Forsus矫治器对22例生长发育高峰后期安氏Ⅱ类错畸形青少年患者进行矫治,治疗前、后进行X线头影测量分析,评价其疗效。采用SPSS14.0软件包对所得数据进行配对t检验。结果:经过6~8个月(平均7.2个月)的治疗,SNB角增加(1.4±0.002)°,前牙覆、覆盖分别减少(5±0.000)mm和(5.5±0.000)mm,磨牙达到Ⅰ类关系,下前牙唇倾(1.3±0.005)°,上前牙舌倾(1.5±0.004)°,差异均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Forsus矫治器能有效促进生长发育高峰后期下颌骨的生长,改善安氏Ⅱ类错的磨牙关系和侧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ORSUS矫治器 安氏类错 下颌骨后缩 生长发育高峰后期
下载PDF
安氏Ⅱ类1分类下颌后缩儿童的肌电研究 被引量:7
15
作者 戴娟 段银钟 +1 位作者 刘豆豆 王美青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7期854-856,共3页
目的 研究安氏Ⅱ类 1分类下颌后缩儿童在姿势位 ,紧咬位及前后向运动及咀嚼运动中 ,双侧颞肌前束 (TA)、咬肌(MM)、二腹肌前腹 (DA)的肌电活动规律 ,以探讨该类错牙合畸形的发生机制。方法 采用美国Myotronic公司研制的K6 I型肌电仪... 目的 研究安氏Ⅱ类 1分类下颌后缩儿童在姿势位 ,紧咬位及前后向运动及咀嚼运动中 ,双侧颞肌前束 (TA)、咬肌(MM)、二腹肌前腹 (DA)的肌电活动规律 ,以探讨该类错牙合畸形的发生机制。方法 采用美国Myotronic公司研制的K6 I型肌电仪及双极表面电极同步记录 19名安氏Ⅱ类 1分类下颌后缩儿童上述各肌的肌电活动 ,并以同年龄段的 16名正常儿童作为对照。结果 ①姿势位时 ,后缩组DA的肌电幅值显著高于对照组 (P <0 .0 1) ;②前伸运动时 ,后缩组 3组肌群的肌电活动均显著高于对照组 ;后退运动时 ,后缩组MM、TA的肌电幅值均高于对照组 ;③ICP最大紧咬位及咀嚼运动中 ,后缩组MM低于对照组 ,DA显著高于对照组 (P <0 .0 5 )。结论 安氏Ⅱ类 1分类下颌后缩儿童与发育正常儿童相比 ,下颌后缩对升降颌肌活动能力不产生明显影响 ,但对其功能具有明显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氏类1分类错He 下颌后缩 儿童 肌电图
下载PDF
上颌斜面导板配合方丝弓矫治安氏Ⅱ1类错(牙合) 被引量:1
16
作者 徐玉香 《中外医疗》 2011年第4期11-11,13,共2页
目的分析上颌斜面导板矫治安氏Ⅱ1类错(牙合)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应用上颌固定斜面导板配合直丝弓矫治器矫治27例下颌后缩型安氏Ⅱ1类错(牙合)患者,治疗前后拍摄头颅定位侧位片,进行测量并作统计分析。结果下颌升支长、下颌体长、下颌... 目的分析上颌斜面导板矫治安氏Ⅱ1类错(牙合)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应用上颌固定斜面导板配合直丝弓矫治器矫治27例下颌后缩型安氏Ⅱ1类错(牙合)患者,治疗前后拍摄头颅定位侧位片,进行测量并作统计分析。结果下颌升支长、下颌体长、下颌综合长度、前下面高、SNB角等较治疗前增加。ANB、OJ(覆盖)等较治疗前减少,差异有显著性。结论上颌固定斜面导板配合直丝弓矫治恒牙列早期下颌后缩型安氏Ⅱ错(牙合)覆盖、覆(牙合)减少,下颌后缩的面型、(牙合)关系得到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颌固定斜面导板 方丝弓 安氏1类错(牙合) 下颌后缩
下载PDF
Twin-Block矫治器治疗安氏Ⅱ类错的研究
17
作者 程红江 龚昕 《黑龙江医学》 2005年第12期895-897,共3页
目的研究Twin-Block矫治器对生长发育期安氏Ⅱ类错牙合的矫治作用。方法选择14例替牙期、恒牙早期以下颌后缩为主的安氏Ⅱ类Ⅰ分类患者,应用Twin-Block矫治器进行矫治。通过测量治疗前后X线头颅定位侧位片,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大多数... 目的研究Twin-Block矫治器对生长发育期安氏Ⅱ类错牙合的矫治作用。方法选择14例替牙期、恒牙早期以下颌后缩为主的安氏Ⅱ类Ⅰ分类患者,应用Twin-Block矫治器进行矫治。通过测量治疗前后X线头颅定位侧位片,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大多数患者后牙调整为中性关系;前牙覆牙合覆盖正常;软组织侧貌协调。结论Twin-Block矫治器治疗早期安氏Ⅱ类Ⅰ分类错牙合畸形疗效显著,促进下颌生长,改善下颌后缩,同时达到相应的软组织侧貌美观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医学 安氏类错[牙合] Twin—Block矫治器 下颌后缩 X线头影测量
下载PDF
改型MARA矫治器治疗Ⅱ^1下颌后缩X线头影测量研究
18
作者 姚薇 段银钟 王蕾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2007年第2期197-199,共3页
目的:探讨改型MARA矫治器治疗生长期安氏Ⅱ1下颌后缩患者的硬组织改变。方法:随机选取16例生长发育期安氏Ⅱ1类错患者用MARA矫治器治疗,治疗前后拍摄头颅侧位片。结果:改型MARA矫治器治疗(平均7.8个月)结束后,SNB角、下颌总长度(Co-Gn... 目的:探讨改型MARA矫治器治疗生长期安氏Ⅱ1下颌后缩患者的硬组织改变。方法:随机选取16例生长发育期安氏Ⅱ1类错患者用MARA矫治器治疗,治疗前后拍摄头颅侧位片。结果:改型MARA矫治器治疗(平均7.8个月)结束后,SNB角、下颌总长度(Co-Gn)、颏点(Po-NB)明显增加,促进下颌生长发育,而对上颌抑制作用不明显,SNA角变化不明显,A点无后移。上颌第一磨牙远中移动,下颌第一磨牙近中移动,下切牙略唇移。垂直方向上,前面高(ANS-Me)、后面高(Co-Go)均显著增大。结论:改型MARA矫治器能有效促进下颌骨生长发育,改善患者侧貌外型,纠正下颌后缩畸形,成本低廉,适于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ARA矫治器 安氏^1类错[牙合] 下颌后缩
下载PDF
骨性二类错患者上、下颌骨矢状结构病因机制分析 被引量:31
19
作者 赵迪 曹军 +1 位作者 李小燕 于燕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2007年第1期95-97,共3页
目的:研究我国骨性二类错患者的病因机制是以上颌前突为主,还是下颌后缩为主,根据其病因机制找出合理的治疗方法。方法:在头颅定位侧位X线片上,以ANB角大于5°作为判定标准,随机选取56例骨性二类错患者为研究样本,以SNA、SNB为... 目的:研究我国骨性二类错患者的病因机制是以上颌前突为主,还是下颌后缩为主,根据其病因机制找出合理的治疗方法。方法:在头颅定位侧位X线片上,以ANB角大于5°作为判定标准,随机选取56例骨性二类错患者为研究样本,以SNA、SNB为分析指标,分析上、下颌在矢状方向上的突、凹程度代表的结构特征,以分析骨性二类错形成的病因机制。结果:所研究的骨性二类错患者中92.9%的患者不存在上颌前突病因机制,67.9%的患者存在下颌后缩病因机制,而且这种上、下颌骨病因机制方面的差异性是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的。结论:我国骨性二类错患者是以下颌后缩为主要机制的,提示要注重对于这种骨性二类错患者的早期下颌前移矫治,而在对于生长发育高峰期已过的患者,要注意使用能代偿这种下颌后缩骨性机制的矫治设计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性二类错[牙合] 上颌前突 下颌后缩 病因机制
下载PDF
青少年下颌后缩患者颅颌面硬组织结构特征的Delaire头影测量初步分析 被引量:6
20
作者 周洁 宋锦璘 +2 位作者 陈梦苇 王涛 邓锋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633-636,641,共5页
目的采用Delaire头影测量法分析重庆地区青少年下颌后缩患者颅颌面硬组织特征及其补偿机制,为进一步诊断、治疗设计及预后分析提供参考。方法选取重庆地区11~14岁下颌后缩患者56例及正常青少年40例为研究对象,拍摄头颅侧位片,采用传... 目的采用Delaire头影测量法分析重庆地区青少年下颌后缩患者颅颌面硬组织特征及其补偿机制,为进一步诊断、治疗设计及预后分析提供参考。方法选取重庆地区11~14岁下颌后缩患者56例及正常青少年40例为研究对象,拍摄头颅侧位片,采用传统头影测量法和Delaire头影测量法分析其颅颌面硬组织结构特征。结果传统头影测量法分析发现,与正常相比,下颌后缩患者∠SNB、Co-Go、Co-Pog、U1-L1减小,∠ANB、∠SN-MP、L1-MP增大,∠SNA、Go-Pog无统计学差异。Delaire头影测量法分析发现,下颌后缩患者∠1、∠5、(Cp-Oi)/C2减小,∠2、(M-Cp)/C2、∠3、∠4增大,C3/C2、NP-F1无统计学差异;Me-F1为-8.70mm±2.48mm,Me-Met为5.74mm±2.58mm。结论Delaire头影测量法可较直观地定量评估下颌后缩患者颅颌面骨骼结构特征及其补偿机制,下颌后缩畸形主要由下颌骨相对后移及下颌骨发育不足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氏类错 下颌后缩 Delaire头影测量法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