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应用激光散斑成像技术比较颈型颈椎病患者和健康志愿者颈背部皮肤微循环特征
1
作者 杨广印 杨素音 +4 位作者 罗来 刘淑如 叶笑然 周丽莉 兰彩莲 《山西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3年第9期1023-1026,1058,共5页
目的:利用激光散斑皮肤血流灌注成像技术测定颈型颈椎病患者颈背部皮肤微循环灌注量(MBPU),并与健康受试者比较,总结与颈型颈椎病相关的压痛敏化部位的皮肤微循环灌注特征规律。方法:对颈型颈椎病患者35例和健康受试者30例的颈、背部进... 目的:利用激光散斑皮肤血流灌注成像技术测定颈型颈椎病患者颈背部皮肤微循环灌注量(MBPU),并与健康受试者比较,总结与颈型颈椎病相关的压痛敏化部位的皮肤微循环灌注特征规律。方法:对颈型颈椎病患者35例和健康受试者30例的颈、背部进行皮肤微循环灌注量测定和数据分析,比较两组颈侧上区块(C_(2)~C_(5)水平)、颈侧下区块(C_(6)~C_(7)水平)和背侧区块(T_(1)~T_(3)水平)的皮肤MBPU特征。结果:两组颈侧上区块平均MBPU高于颈侧下区块和背侧区块,颈侧上外区块平均MBPU高于颈侧上内区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颈椎病组颈侧上区块内的高低微循环灌注量落差显著高于颈侧下区块和背侧区块(P<0.01)。与健康组比较,颈椎病组颈侧上区块、颈侧上外区块的皮肤平均MBPU升高(P<0.05)。结论:颈型颈椎病颈侧上区块具有高微循环灌注量和微循环灌注量高低落差较大的特征,可为颈型颈椎病敏化部位的定位提供借鉴;颈侧上外区块的高微循环灌注量特征,可为颈型颈椎病敏化部位提供更为精确的定位,为针灸临床精准治疗提供试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型颈椎病 激光散斑成像技术 皮肤微循环灌注量 穴位敏化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