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复方硝酸甘油凝胶对大鼠皮肤溃疡创面的调节作用 被引量:3
1
作者 程静 梅蕊 +3 位作者 刘忠 刘萍 梅利平 宋红萍 《医药导报》 CAS 2015年第12期1591-1594,共4页
目的研究复方硝酸甘油凝胶剂对大鼠皮肤溃疡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建立54只大鼠皮肤溃疡模型,随机分成3组,每组18只,即模型对照组、京万红组、复方硝酸甘油凝胶剂组,观察创面大体情况及愈合时间,计数造模后第7天、第14天创面的成纤... 目的研究复方硝酸甘油凝胶剂对大鼠皮肤溃疡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建立54只大鼠皮肤溃疡模型,随机分成3组,每组18只,即模型对照组、京万红组、复方硝酸甘油凝胶剂组,观察创面大体情况及愈合时间,计数造模后第7天、第14天创面的成纤维细胞数、新生毛细血管数。采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法测定造模后第7天、第14天创面的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血管生成素-1(Ang-1)、低氧诱导因子(HIF-1α)mRNA表达。结果与模型对照组比较[(24.17±5.91)d],复方硝酸甘油凝胶剂能明显缩短皮肤愈合时间[(14.67±3.76)d,P<0.01]。与模型对照组比较,复方硝酸甘油凝胶组增加造模后第7天创面中成纤维细胞[(61.20±7.56)个]和新生毛细血管数量[(9.35±1.43)个,P<0.05];上调VEGF(1.692±0.196)、HIF-1α(1.527±0.174)、Ang1(1.548±0.203)mRNA表达(P<0.05或P<0.01);降低造模后第14天创面中成纤维细胞(28.00±5.96)个和新生毛细血管数量[(4.20±1.30)个,(P<0.01)];下调VEGF(1.156±0.123)、HIF-1α(1.021±0.105)、Ang1(1.034±0.134)mRNA表达(P<0.05)。结论复方硝酸甘油凝胶剂通过调节成纤维细胞、新生毛细血管数量和VEGF/Ang1/HIF-1α信号转导通路达到治疗皮肤溃疡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硝酸甘油凝胶剂 复方 溃疡 皮肤 成纤维细胞 新生毛细血管 信号转导通路
下载PDF
浅谈皮片移植术后的血管新生与Notch信号通路及中医作用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2
作者 黄菁菁 孙绍裘 李益亮 《中医药导报》 2016年第7期101-104,共4页
就近年来活血化瘀中药与血管新生、Notch信号通路与血管新生相关的研究进行一初步总结,以期为皮片移植术后移植皮片中的"治疗性血管新生"的研究提供新的思路和作用靶点。
关键词 皮片移植术 活血化瘀 血管新生 NOTCH信号通路
下载PDF
基于激光散斑衬比成像技术对“头项寻列缺”经典理论的验证 被引量:4
3
作者 姚滔涛 林宇仪 +4 位作者 郑谅 余瑾 许铛瀚 宏旭波 张书晨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21年第4期25-27,I0002,共4页
目的观察针刺列缺穴对项背部皮肤表面血流量的变化,以验证“头项寻列缺”的经典针刺理论。方法应用激光散斑成像仪观察28例健康受试者在针刺列缺前后项背部皮肤表面血流量的变化。将受试者项背部划分为颈项部整体区域和大椎穴区、双侧... 目的观察针刺列缺穴对项背部皮肤表面血流量的变化,以验证“头项寻列缺”的经典针刺理论。方法应用激光散斑成像仪观察28例健康受试者在针刺列缺前后项背部皮肤表面血流量的变化。将受试者项背部划分为颈项部整体区域和大椎穴区、双侧大杼穴区、双侧百劳穴区,分别在针刺前、针刺即刻、进针5 min、出针即刻及出针后30 min检测上述区域皮肤血流的变化。结果颈项区、左大杼区、右大杼区血流量在进针5 min、出针即刻、出针30 min与进针前比均明显增加(P<0.05),大椎区血流量在进针5 min、出针即刻与进针前比均明显增加(P<0.05),右百劳区血流量在出针30 min与进针前比明显增加(P<0.05)。结论针刺列缺穴可以通过增加项背部及其附近相关穴位、尤其是大杼穴区域皮肤表面血流量,改善局部的组织代谢,从而使项背部气血运行恢复正常,有利于头项部位疾患的恢复,提示这可能是列缺治疗头项疾病的重要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散斑衬比成像技术 列缺 皮肤血流量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