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润燥止痒胶囊联合依巴斯汀片、丁酸氢化可的松乳膏治疗慢性湿疹临床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余忠义 陈楚楚 张为 《新中医》 CAS 2023年第10期86-90,共5页
目的:观察润燥止痒胶囊联合依巴斯汀片、丁酸氢化可的松乳膏治疗慢性湿疹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150例慢性湿疹患者,按奇偶数字法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75例。对照组给予依巴斯汀片、丁酸氢化可的松乳膏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 目的:观察润燥止痒胶囊联合依巴斯汀片、丁酸氢化可的松乳膏治疗慢性湿疹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150例慢性湿疹患者,按奇偶数字法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75例。对照组给予依巴斯汀片、丁酸氢化可的松乳膏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润燥止痒胶囊治疗。2组均以1个月为1个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比较2组临床疗效、皮损及瘙痒程度评分、实验室指标[嗜酸性粒细胞(EOS)、免疫球蛋白E(IgE)、白细胞介素-4(IL-4)、嗜酸性阳离子蛋白(ECP)]及皮肤生理功能。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4.67%,高于对照组84.00%,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皮损程度、瘙痒程度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观察组皮损程度、瘙痒程度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EOS、IgE、IL-4、ECP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观察组上述各项指标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皮肤油脂含量(SC)、角质层含水量(WCSC)水平均较治疗前升高(P<0.05),经皮水分流失量(TEWL)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观察组SC、WCSC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TEWL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润燥止痒胶囊联合依巴斯汀片、丁酸氢化可的松乳膏治疗慢性湿疹疗效确切,可有效缓解患者皮损及瘙痒程度,减轻机体炎症反应,提高皮肤免疫状态和生理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湿疹 润燥止痒胶囊 依巴斯汀片 丁酸氢化可的松乳膏 皮损程度评分 瘙痒程度评分
下载PDF
消风散加减治疗尿毒症皮肤瘙痒的疗效探讨
2
作者 韩雨航 王奎刚 《系统医学》 2023年第18期58-60,68,共4页
目的分析消风散加减治疗尿毒症皮肤瘙痒的疗效。方法选取2023年1—6月吉林省吉林中西医结合医院收治的72例慢性肾衰皮肤瘙痒症患者为研究对象,按就诊先后顺序随机数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6例。对照组口服药用炭片及炉甘石洗剂,... 目的分析消风散加减治疗尿毒症皮肤瘙痒的疗效。方法选取2023年1—6月吉林省吉林中西医结合医院收治的72例慢性肾衰皮肤瘙痒症患者为研究对象,按就诊先后顺序随机数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6例。对照组口服药用炭片及炉甘石洗剂,治疗组加味消风散口服及塌渍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总有效率、瘙痒程度、生化指标、中医症候积分。结果治疗后,治疗组治疗总有效率(97.22%)相较于对照组(80.56%)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668,P<0.05);治疗组血钙、血磷、甲状旁腺激素(parathyroid hormone,IPTH)、血肌酐(serum creatinine,Scr)、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水平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的中医症候积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的瘙痒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消风散加减治疗尿毒症皮肤瘙痒,可明显改善此类患者皮肤瘙痒症状,改善钙磷代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风散 尿毒症 皮肤瘙痒 中医症候积分 临床疗效
下载PDF
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皮肤瘙痒症疗效观察 被引量:4
3
作者 翁超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20年第4期138-140,共3页
目的观察分析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皮肤瘙痒症疗效。方法选取本院(在2018年2月—2019年2月)收治的124例老年皮肤瘙痒症患者,按照不同治疗方法分为实验组(62例,应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法)和对照组(62例,单纯应用西医治疗方法)。采用统计学分... 目的观察分析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皮肤瘙痒症疗效。方法选取本院(在2018年2月—2019年2月)收治的124例老年皮肤瘙痒症患者,按照不同治疗方法分为实验组(62例,应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法)和对照组(62例,单纯应用西医治疗方法)。采用统计学分析两组老年皮肤瘙痒症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以及治疗前后平均皮肤瘙痒持续时间、平均皮肤瘙痒发生频率、平均皮肤瘙痒程度评分。结果两组老年皮肤瘙痒症患者治疗前平均皮肤瘙痒持续时间、平均皮肤瘙痒发生频率、平均皮肤瘙痒程度评分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实验组老年皮肤瘙痒症患者平均皮肤瘙痒持续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平均皮肤瘙痒发生频率和平均皮肤瘙痒程度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老年皮肤瘙痒症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皮肤瘙痒症疗效显著,减少皮肤瘙痒持续时间、降低皮肤瘙痒发生频率和平均皮肤瘙痒程度评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西医结合 老年皮肤瘙痒症 疗效 皮肤瘙痒持续时间 皮肤瘙痒发生频率 皮肤瘙痒程度评分
下载PDF
益气逐瘀汤治疗气虚血瘀型银屑病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5
4
作者 冯常青 《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1年第8期916-920,共5页
[目的]探究益气逐瘀汤治疗气虚血瘀型银屑病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2019年8月至2020年2月来我院皮肤科门诊治疗的气虚血瘀型银屑病患者共82例,根据发病时间,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两组分别包含患者41例。对照组患者予复... [目的]探究益气逐瘀汤治疗气虚血瘀型银屑病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2019年8月至2020年2月来我院皮肤科门诊治疗的气虚血瘀型银屑病患者共82例,根据发病时间,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两组分别包含患者41例。对照组患者予复方甘草酸苷50mg口服,3次/d,治疗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同时联合益气逐瘀汤口服,两组患者均治疗21d。观察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中医症候积分、皮损面积及严重程度指数评分、瘙痒程度评分及皮肤病生活质量评分。[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中医症候积分、皮损面积及严重程度指数评分、瘙痒程度评分及皮肤病生活质量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中医症候积分、皮损面积及严重程度指数评分、瘙痒程度评分及皮肤病生活质量评分较治疗前均有所降低,且治疗组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P<0.001)。[结论]益气逐瘀汤联合复方甘草酸苷能有效改善气虚血瘀型银屑病患者皮肤暗红、瘙痒、脱屑等症状,修复受损皮肤,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益气逐瘀 银屑病 白疕 气虚血瘀 瘙痒 皮损面积 中医症候积分 临床研究
下载PDF
自血疗法配合穴位埋线治疗神经性皮炎临床研究 被引量:7
5
作者 毛长兴 程凤能 《新中医》 CAS 2019年第7期216-219,共4页
目的:观察自血疗法配合穴位埋线治疗神经性皮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104例神经性皮炎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2例。对照组外用复方醋酸地塞米松乳膏治疗,观察组采用自血疗法配合穴位埋线治疗。观察2组治... 目的:观察自血疗法配合穴位埋线治疗神经性皮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104例神经性皮炎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2例。对照组外用复方醋酸地塞米松乳膏治疗,观察组采用自血疗法配合穴位埋线治疗。观察2组治疗前后皮损面积及瘙痒评分,并评价临床疗效。结果:与治疗前比较,2组患者治疗7天、14天、21天、28天后皮损面积评分显著下降(P <0.05)。治疗21天、28天后观察组皮损面积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 <0.05)。与治疗前比较,2组患者治疗7天、14天、21天、28天后皮肤瘙痒评分显著下降(P <0.05)。治疗21天、28天后观察组皮肤瘙痒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1.7%,显著高于对照组8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复发率为12.2%,显著低于对照组的35.9%(P <0.05)。结论:自血疗法配合穴位埋线治疗神经性皮炎疗效肯定,能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且不易复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性皮炎 自血疗法 穴位埋线 皮损面积 瘙痒评分
下载PDF
口服中药治疗皮肤瘙痒临床疗效的Meta分析 被引量:2
6
作者 张宁 张玉鑫 +3 位作者 张亚楠 殷晓辉 李冠汝 郑丰杰 《世界中医药》 CAS 2021年第6期934-941,共8页
目的:探讨口服中药联合常规治疗与常规治疗对皮肤瘙痒的临床疗效。方法:检索年国家知识基础设施数据库(CNKI)、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CCD)、中国学术期刊数据库(CSPD)、Ovid Medline、Embase 5个数据库,收集运用口服中药联合常规治疗与常... 目的:探讨口服中药联合常规治疗与常规治疗对皮肤瘙痒的临床疗效。方法:检索年国家知识基础设施数据库(CNKI)、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CCD)、中国学术期刊数据库(CSPD)、Ovid Medline、Embase 5个数据库,收集运用口服中药联合常规治疗与常规治疗干预皮肤瘙痒的随机对照试验,采用Revman 5.3进行数据分析。结果:最终纳入32项随机对照试验,2750名受试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与常规治疗比较,口服中药联合常规治疗可以显著降低瘙痒症状评分(SMD=-1.58,95%CI为-1.89~1.27,P<0.00001),无论是长期治疗(SMD=-1.19,95%CI为-1.76~-0.62,P<0.00001)还是短期治疗(SMD=-1.71,95%CI为-2.08~-1.34,P<0.00001),皮肤病患者(SMD=-1.55,95%CI为-1.98~-1.22,P<0.00001)还是其他疾病患者(SMD=-1.61,95%CI为-2.18~-1.04,P<0.00001)。结论:口服中药能够有效降低瘙痒症状评分,缓解皮肤瘙痒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肤瘙痒 口服中药 常规治疗 症状评分 长期疗效 短期疗效 系统评价 META分析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