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9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老年与青年人体组织层厚度的差异分析 被引量:2
1
作者 王丽娟 李文晖 +1 位作者 任潇庆 许燚 《西安工程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1期99-104,共6页
为确定不同年龄间组织层厚度是否存在差异以及差异最大的成分和部位,选取20名青年人(19~22岁)和10名老年人(63~83岁)作为受试者,采用超声波测量仪测量他们的皮肤、皮下脂肪、肌肉厚度以及局部部位内脏脂肪厚度。结果发现:老年人的皮肤... 为确定不同年龄间组织层厚度是否存在差异以及差异最大的成分和部位,选取20名青年人(19~22岁)和10名老年人(63~83岁)作为受试者,采用超声波测量仪测量他们的皮肤、皮下脂肪、肌肉厚度以及局部部位内脏脂肪厚度。结果发现:老年人的皮肤厚度、皮下脂肪厚度(臀部除外)的平均值均大于青年人,但皮肤厚度无显著差异,皮下脂肪厚度也仅在胸部、髂嵴部和肩胛部存在显著差异。老年人的肌肉厚度均小于青年人,且均存在显著差异。肌肉是老年人和青年人组织厚度差异最大的成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偏好 年龄 皮肤层 肌肉层 脂肪层
下载PDF
基于表面无黏流动特征的摩阻分布机器学习
2
作者 赵书乐 张伟伟 《力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2243-2258,共16页
摩擦阻力的精准高效预示对飞行器设计至关重要.然而摩阻分布的计算不仅代价大,且对网格密度、湍流模式和数值算法的依赖性强,而试验测量更具挑战性.为此,提出了一种数据驱动的高泛化性摩阻分布机器学习建模方法.该方法在Euler方程数值... 摩擦阻力的精准高效预示对飞行器设计至关重要.然而摩阻分布的计算不仅代价大,且对网格密度、湍流模式和数值算法的依赖性强,而试验测量更具挑战性.为此,提出了一种数据驱动的高泛化性摩阻分布机器学习建模方法.该方法在Euler方程数值解的基础上,结合RANS计算的少量摩阻分布数据样本,构建了表面无黏流动特征与摩阻分布的关联关系模型,从而实现摩阻的预测.由于该建模方法嵌入Euler方程这一物理模型,使得在很少的样本下就能保证模型的高泛化性和高精度;另一方面,相比于RANS数值计算,由于只用求解Euler方程,计算量降低约一个量级.研究通过典型翼型和机翼的测试算例来展示该方法对于气动设计中变外形气动力的预测效果.相比于端到端的分布力深度学习建模,该方法在减少5倍样本量的情况下仍能取得很高的建模精度(阻力误差约2%~3%),且对于工况与外形变化具有较强的外插预测能力,结果的分散度低.该研究为附着流机翼的摩阻分布预测和机翼优化设计提供了一种新的高效研究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摩擦阻力 边界层 机器学习 数据驱动 关联建模
下载PDF
富血小板血浆凝胶对大鼠分层皮瓣移植效果的影响及机制
3
作者 韩峰 夏正国 +6 位作者 陈庆元 詹小林 陈冬冬 罗南雁 门万琪 曹新旺 方林森 《安徽医学》 2024年第10期1215-1221,共7页
目的探究富血小板血浆(PRP)凝胶对SD大鼠背部分层皮瓣移植效果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建立SD大鼠分层皮瓣和传统皮瓣模型。将6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分层皮瓣+富血小板血浆凝胶组(实验组)、分层皮瓣+生理盐水组(对照组)和传统皮瓣+生理盐... 目的探究富血小板血浆(PRP)凝胶对SD大鼠背部分层皮瓣移植效果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建立SD大鼠分层皮瓣和传统皮瓣模型。将6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分层皮瓣+富血小板血浆凝胶组(实验组)、分层皮瓣+生理盐水组(对照组)和传统皮瓣+生理盐水组(空白组),每组20只。术中对实验组大鼠使用富血小板血浆凝胶,空白组和对照组使用等量生理盐水。分别于术后6 h、第1天、第3天、第5天记录大鼠皮肤组织层的坏死面积、厚度和超声造影下的显影缺损长度。将大鼠皮肤组织层取材石蜡包埋制片后,HE染色计数炎症细胞、观察炎症浸润情况,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PDGF)和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的染色情况,并对染色情况进行评分。结果实验组大鼠皮肤组织层术后第3天和第5天的水肿程度低于对照组,坏死面积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实验组大鼠皮肤组织层术后第1天、第3天和第5天超声造影时的缺损长度相较于对照组明显减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苏木精-伊红(HE)染色结果提示,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大鼠皮肤组织层的炎症反应更轻。术后第3天,实验组大鼠皮肤组织层的VEGF、PDGF和TGF-β的免疫组化表达水平较对照组明显增加,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富血小板血浆凝胶具有减轻皮瓣的水肿程度,降低炎症反应,上调皮瓣组织中VEGF、PDGF和TGF-β的表达,进而减小分层皮瓣的坏死面积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富血小板血浆凝胶 分层皮瓣 超声造影 内皮生长因子 转化生长因子 生长因子 血小板源性
下载PDF
超高速内流壁面边界层惰性工质喷注减阻仿真研究
4
作者 渠镇铭 罗飞腾 +1 位作者 陈文娟 龙垚松 《推进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48-66,共19页
针对高马赫数超燃冲压发动机的超高速内流环境条件,开展模拟超高速来流条件下内流平壁边界层惰性工质喷注及减阻作用机制仿真分析。分析了典型超高速入流条件下内流特征与壁面摩阻特性,重点针对CO_(2)和H2O工质喷注研究不同喷注参数对... 针对高马赫数超燃冲压发动机的超高速内流环境条件,开展模拟超高速来流条件下内流平壁边界层惰性工质喷注及减阻作用机制仿真分析。分析了典型超高速入流条件下内流特征与壁面摩阻特性,重点针对CO_(2)和H2O工质喷注研究不同喷注参数对壁面摩阻、边界层特性的影响,总结分析边界层喷注惰性工质的减阻作用机制与路径。结果表明,边界层喷注射惰性气体可在短距离内产生明显减阻效果,减阻比例可达40%~60%,后随着距离增加迅速消失;而随着喷注温度降低和喷注质量流量比的升高,减阻效果呈上升趋势,但存在极限;边界层喷注惰性工质减阻机制主要来源于喷注气膜自身的低粘和低温效应,降低壁面上流体黏度,从而降低壁面摩擦阻力系数。但同时喷注流质本身动量输入会改变边界层内部流动结构,从而增强主流对壁面上流体的动量输入,增加壁面上流体的速度梯度,对减阻带来负面影响;因此相同条件下边界层喷注CO_(2)相较H2O喷注效果更好,原因即是相同条件下边界层喷注H2O会使喷注气膜具备更高的动量,明显增加壁面上流体速度梯度,进而对减阻产生不利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高速 超燃冲压发动机 边界层喷注 壁面减阻 惰性工质
下载PDF
牡丹籽油复合提取物对皮肤光老化损伤的修护功效
5
作者 亓玉锋 郭晓丹 +3 位作者 张晔翔 韦笑余 张卫红 任晗堃 《香料香精化妆品》 CAS 2024年第1期84-91,共8页
以赤芝(Ganoderma lucidum)、人参(Panax ginseng)根、天山雪莲(Saussurea involucrata)为原料,采用双相连续油提技术提取,提取物复配氢化聚异丁烯和牡丹籽油制得牡丹籽油复合提取物。通过2D成纤维细胞模型,探索牡丹籽油复合提取物的最... 以赤芝(Ganoderma lucidum)、人参(Panax ginseng)根、天山雪莲(Saussurea involucrata)为原料,采用双相连续油提技术提取,提取物复配氢化聚异丁烯和牡丹籽油制得牡丹籽油复合提取物。通过2D成纤维细胞模型,探索牡丹籽油复合提取物的最大安全剂量,并以该最大安全剂量作为上限,采用3D全层皮肤光老化损伤模型,评估牡丹籽油复合提取物对皮肤光老化的修护作用。结果显示,牡丹籽油复合提取物对成纤维细胞的最大安全剂量为0.25%(体积分数);体积分数0.05%~0.20%牡丹籽油复合提取物可明显改善表皮细胞形态、降低UV对表皮层厚度的破坏以及真皮层成纤维细胞密度等,且能显著提升Ⅳ型胶原蛋白(Collagen IV)表达(P<0.01),通过减少产生CPD细胞的数量来降低DNA损伤(P<0.01),也说明其具有良好的修护光老化功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牡丹籽油复合提取物 3D全层皮肤模型 光老化 修护
下载PDF
双层加强缝合法联合皮肤轮匝肌切除治疗老年性睑内翻的疗效观察
6
作者 谷梦瑶 宋思敏 邢菲菲 《中国医疗美容》 2024年第9期12-14,共3页
目的 探讨双层加强缝合法联合皮肤轮匝肌切除治疗老年性睑内翻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21年1月至2024年 3月在郑州市第二人民医院就诊的60例老年性睑内翻患者,共75眼,采用双层加强缝合法联合皮肤轮匝肌切除治疗,分析手术效果和手术并发... 目的 探讨双层加强缝合法联合皮肤轮匝肌切除治疗老年性睑内翻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21年1月至2024年 3月在郑州市第二人民医院就诊的60例老年性睑内翻患者,共75眼,采用双层加强缝合法联合皮肤轮匝肌切除治疗,分析手术效果和手术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60例患者75眼中,显效52眼,有效21眼,欠矫、过矫各1眼;未见术后复发者;手术效果优良率为97.33%;术后发生血肿、皮肤松弛各1眼,并发症发生率为2.67%。结论 双层加强缝合法联合皮肤轮匝肌切除治疗老年性睑内翻疗效较好,可有效改善睑内翻和眼部功能,手术安全性较高,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性睑内翻 皮肤轮匝肌切除 双层加强缝合法 并发症
下载PDF
皮肤真皮层厚度对近红外光谱法无创血糖测量影响的仿真
7
作者 刘文博 刘瑾 +2 位作者 韩同帅 葛晴 刘蓉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2699-2704,共6页
在基于近红外光谱法的无创血糖测量领域,受人体皮肤状态波动的影响,血糖预测模型无法长时间使用,极大地限制了该方法在临床上的应用。皮肤血流灌注是与人体生理状态密切相关的参数,直接影响着皮肤中水分的流动,它还难以像温度、压力那... 在基于近红外光谱法的无创血糖测量领域,受人体皮肤状态波动的影响,血糖预测模型无法长时间使用,极大地限制了该方法在临床上的应用。皮肤血流灌注是与人体生理状态密切相关的参数,直接影响着皮肤中水分的流动,它还难以像温度、压力那样借助外部手段进行控制。在皮肤光谱的测量中,血流灌注会通过水分的迁移间接影响真皮层的厚度,并使得光谱产生较大变化。借助蒙特卡洛模拟方法仿真了在1000~1700 nm波段真皮层厚度变化±30μm时三层皮肤的漫反射光强、光子穿透深度与平均光程,研究了真皮层厚度变化后的光谱变化规律。对两个光源-探测器距离下的衰减度进行差分,用于消除真皮层厚度变化的影响,对1000~1700 nm的波长均给出了适宜的差分测量距离。发现1200 nm波长附近,当真皮层厚度变化时,漫反射衰减度在每个测量距离下的变化都非常小,因此是较适宜的测量波长。而对于水的吸收峰1450 nm附近的波长而言,漫反射衰减度随着光源-探测器距离的增加而变大,且在一定范围内急剧变化;因此,应避免选择这些光源-探测器距离。对于常用的血糖测量波长1200、1300及1600 nm波长而言,光源-探测器距离可选在小于0.1 cm或大于0.4 cm的范围,此处漫反射衰减度变化随着光源-探测器距离变化较缓慢,采用差分处理可较好地消除真皮层厚度变化对光谱的影响。考虑到不同光源-探测器距离下对应的真皮层光子百分比不同,可选择主要对应于真皮层的光源-探测器距离,该工作采取80%真皮光子百分比为界限。综上,综合现有仪器能达到的测量精度水平,对于1200、1300和1600 nm波长,可选择0.03~0.1 cm范围内的两个光源-探测器距离进行差分测量,可以较好地抑制真皮层厚度变化的影响,从而有效减小皮肤血流灌注变动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红外漫反射光谱法 无创血糖测量 蒙特卡洛模拟 皮肤血流灌注 三层皮肤模型 真皮层厚度 差分测量
下载PDF
基于改进密集卷积网络的皮肤肿瘤分类方法 被引量:1
8
作者 殷文君 黄建华 纪元法 《计算机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288-294,共7页
皮肤癌的诊断受医生个人主观影响较大,现有的神经网络皮肤癌诊断研究大多停留在图像层面,没有考虑患者的临床数据,诊断准确率有待提高。提出一种融合皮肤肿瘤临床患者元数据的MD-Layer模块,并嵌入到密集卷积分类网络模型DenseNet-169中... 皮肤癌的诊断受医生个人主观影响较大,现有的神经网络皮肤癌诊断研究大多停留在图像层面,没有考虑患者的临床数据,诊断准确率有待提高。提出一种融合皮肤肿瘤临床患者元数据的MD-Layer模块,并嵌入到密集卷积分类网络模型DenseNet-169中。在ImageNet数据集上对DenseNet-169网络进行预训练,使得到的模型在皮肤癌数据集上进行调参训练,并提取图像隐含的高层次特征。MD-Layer模块由MetaNet模块和MetaBlock模块提取到的特征融合构建而来。MetaNet模块通过元数据控制DenseNet-169网络中每个特征通道的特定部分,从而获得加权特征。MetaBlock模块利用元数据增强从图像中提取的特征,即根据元数据信息引导图像选择最相关的特征输出。最后,将融合后的结果输入到分类器,实现皮肤肿瘤的分类。实验结果表明,融合MD-Layer模块的DenseNet-169网络模型的平衡准确率为0.814,相较于已有工作提升0.080~0.156,解决了少数皮肤肿瘤类别诊断准确率不高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肤肿瘤分类 DenseNet-169模型 元数据 特征融合 MD-Layer模块
下载PDF
分层抗衰的双极射频电极阵列设计与实现 被引量:1
9
作者 张宁涛 杨紫涵 +3 位作者 郭振宇 张梅 卢继珍 张榆锋 《生物医学工程研究》 2023年第4期377-383,共7页
为实现双极射频美容仪对皮下不同深度真皮组织均匀分层加热,本研究设计了一种分时三选通模式的点阵射频电极阵列。首先,以双极电极间距与加热深度之间的关系为核心进行点阵设计,实现在不同选通模式下,射频电路中不同间距双极性电极对组... 为实现双极射频美容仪对皮下不同深度真皮组织均匀分层加热,本研究设计了一种分时三选通模式的点阵射频电极阵列。首先,以双极电极间距与加热深度之间的关系为核心进行点阵设计,实现在不同选通模式下,射频电路中不同间距双极性电极对组合工作,使射频能量达到预定加热靶点位置;之后,将已剥离脂肪的新鲜猪皮固定后,使用自研的分时三选通点阵射频美容仪进行加热实验,三种点阵电极间距分别为2.00、3.84和5.57 mm。结果表明,作用于不同皮下深度组织的三种间距电极阵列,有效加热面积依次扩大,分时全选通状态下均匀加热面积可达642 mm^(2),能实现对皮下不同深度真皮组织均匀分层加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极射频 电极间距 电极阵列设计 皮肤抗衰抗皱 均匀分层加热
下载PDF
基于热缓冲的建筑空间层级布局思路
10
作者 张李瑞 陈晓扬 《城市建筑》 2023年第20期133-137,共5页
空间热缓冲是与建筑结合最紧密的绿色策略。围绕空间层级布局与热缓冲相互作用,在空间设计、热调节、自然通风、季节模式四个方面探寻设计思路。空间层级布局依据传热规律,让外层空间成为加强版的“保温隔热”层,能和自然冷热媒结合加... 空间热缓冲是与建筑结合最紧密的绿色策略。围绕空间层级布局与热缓冲相互作用,在空间设计、热调节、自然通风、季节模式四个方面探寻设计思路。空间层级布局依据传热规律,让外层空间成为加强版的“保温隔热”层,能和自然冷热媒结合加强热调节效果,并优化冬夏对流换热次序。其中,自然通风策略较为关键,灵活启闭的外表皮使建筑具有季节适应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缓冲 建筑空间 层级布局 自然通风 灵活表皮
下载PDF
复合催化剂对聚酰胺纳滤膜结构和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3
11
作者 王元 王磊 +2 位作者 王旭东 呼佳瑞 吕永涛 《膜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1-6,共6页
以聚砜(PSF)为基膜,间苯二胺(MPD)和均苯三甲酰氯(TMC)为反应单体,通过界面聚合制备聚酰胺复合纳滤膜。考察了复合催化剂三乙胺(TEA)和樟脑磺酸(CSA)及反应条件,对纳滤膜功能层结构和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反应体系中,... 以聚砜(PSF)为基膜,间苯二胺(MPD)和均苯三甲酰氯(TMC)为反应单体,通过界面聚合制备聚酰胺复合纳滤膜。考察了复合催化剂三乙胺(TEA)和樟脑磺酸(CSA)及反应条件,对纳滤膜功能层结构和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反应体系中,TEA和CSA的物质的量比为1/2时,随着复合催化剂中TEA的用量从0.5 wt%增加到3 wt%,纳滤膜功能层密度增大,表面粗糙度和亲水接触角下降,膜通量明显升高,但纳滤膜的截留率及其对盐的选择顺序基本不变。在TEA含量为2 wt%,反应时间40 s,热处理温度80 °C,热处理时间3 min的最优条件下,所得复合纳滤膜对2 g/LMgSO4溶液的截留率为93.2%,通量为16 L/m^2h。在0.2-1.0 MPa的操作压力下,聚酰胺复合纳滤膜分离性能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滤膜 界面聚合 复合催化剂 超薄功能层
下载PDF
聚丙烯腈预氧化纤维碳化中的结构演变与碳纤维微观结构 被引量:14
12
作者 葛曷一 陈娟 +1 位作者 柳华实 王成国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238-243,共6页
利用DSC/TG、FT-IR、XRD、元素分析、SEM、TEM和HRTEM系统研究了聚丙烯腈预氧化纤维碳化中的结构演变与碳纤维微观结构。结果表明,中温碳化时,未环化的—C≡N基团继续反应。高温碳化进一步脱H、脱N形成C六元环结构。T-700碳纤维的002衍... 利用DSC/TG、FT-IR、XRD、元素分析、SEM、TEM和HRTEM系统研究了聚丙烯腈预氧化纤维碳化中的结构演变与碳纤维微观结构。结果表明,中温碳化时,未环化的—C≡N基团继续反应。高温碳化进一步脱H、脱N形成C六元环结构。T-700碳纤维的002衍射峰强度明显高于自制碳纤维,层面间距d002小、石墨网堆叠厚度Lc大、结晶度高。碳纤维呈皮芯结构,表皮由片层堆叠而成,结构致密,含大量纳米级微晶的石墨层结构沿纤维轴取向好,而芯部结构疏松。碳纤维皮芯结构的非均质性由原丝和预氧化纤维的结构演变而来。碳纤维分子结构中存在条带结构和球形结构。条带结构的碳层与原丝分子链条带结构状态十分相似。球形结构的碳网面围绕球心排列,与预氧化纤维的球形结构类似,表明原丝至碳纤维的结构转化过程中纤维分子链结构的变化有密切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纤维 碳层 皮芯结构 相关性
下载PDF
某复杂大底盘多塔高层结构设计与分析
13
作者 胡广良 杨辉 《建筑结构》 北大核心 2023年第S02期107-112,共6页
本文介绍了深圳市某医疗综合楼的结构设计,该项目为复杂大底盘多塔高层结构,存在多项平面及竖向不规则,通过有针对性的结构布置、设置合理的结构性能化目标及详细的计算分析,结构能满足抗震设计及结构安全性要求。对大跨度悬挑钢连廊,... 本文介绍了深圳市某医疗综合楼的结构设计,该项目为复杂大底盘多塔高层结构,存在多项平面及竖向不规则,通过有针对性的结构布置、设置合理的结构性能化目标及详细的计算分析,结构能满足抗震设计及结构安全性要求。对大跨度悬挑钢连廊,通过与主体结构可靠的连接及详细的分析,确保结构安全。对穿层柱,采用欧拉屈曲公式计算构件的计算长度,保证计算准确性。对持力层为花岗岩的嵌岩桩的抗拔承载力计算与试桩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实际桩基泥皮效应大于预估,后注浆可以有效减小泥皮效应并提高桩基承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底盘多塔 穿层柱 超限 性能化设计 泥皮效应
下载PDF
新型反渗透复合膜 被引量:3
14
作者 吕晓龙 杜启云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5期261-266,共6页
探讨了反渗透复合膜表层功能高分子材料的设计原则,提出了一种类液晶的表层材料聚集态结构,并采用表面聚合反应方式研制出一种新的反渗透复合膜。研究了该膜的制备条件,考察了在不同进水盐浓度及操作压力下的膜分离性能。在30kg/cm^2操... 探讨了反渗透复合膜表层功能高分子材料的设计原则,提出了一种类液晶的表层材料聚集态结构,并采用表面聚合反应方式研制出一种新的反渗透复合膜。研究了该膜的制备条件,考察了在不同进水盐浓度及操作压力下的膜分离性能。在30kg/cm^2操作压力下该膜对天津自来水的脱盐率达95%以上,水通量为25L/(m^2·h)以上;对高盐度苦成水也有良好的脱盐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渗透 复合膜 脱盐 表层材料
下载PDF
川渝湘鄂薄皮构造带多层拆离滑脱系的岩石力学性质及其对构造变形样式的控制 被引量:64
15
作者 颜丹平 金哲龙 +1 位作者 张维宸 刘少峰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1687-1697,共11页
川渝湘鄂多层拆离推覆构造发育于秦岭-大别造山带、雪峰山厚皮构造带与四川盆地之间。这个薄皮构造带是在晚中生代沿一系列岩石薄弱层从南东向北西多层拆离滑脱构造作用下形成的,然而单纯的地表构造地质调查无法揭示各滑脱层是如何控制... 川渝湘鄂多层拆离推覆构造发育于秦岭-大别造山带、雪峰山厚皮构造带与四川盆地之间。这个薄皮构造带是在晚中生代沿一系列岩石薄弱层从南东向北西多层拆离滑脱构造作用下形成的,然而单纯的地表构造地质调查无法揭示各滑脱层是如何控制区内褶皱-断层关系的。因此,对拆离滑脱层进行识别是认识区内构造样式及其成因机制的关键。利用单轴岩石力学实验方法,对取自区内沿达县-大庸地质剖面不同岩性地层组合的样品进行岩石力学分析,并结合前人在区内已经获得的数据,结果表明区内至少发育5个可能的区域性拆离滑脱层。这些滑脱层主要由泥质岩、粉砂岩和泥质灰岩组成的,分别沿下寒武统牛碲塘组(DetI)、下志留统罗惹坪组和龙马溪组(DetII)、下二叠统栖霞组(DetIII)、下三叠统大冶组(DetIV)和中三叠统巴东组(DetV)发育。野外调查表明,DetI控制了深部构造层次的断弯褶皱和叠瓦扇,DetII可能控制了中部构造层次的断展褶皱和拆离褶皱,DetIII则可能与DetIV和DetV一起,共同控制了上部构造层次的侏罗山式褶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薄皮构造带 多层拆离断层带 构造样式 岩石力学实验 川东-湘西地区
下载PDF
制膜液黏度对单皮层PVDF中空纤维膜纺制的影响 被引量:1
16
作者 侯同刚 陈欢林 张林 《高分子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1204-1208,共5页
以二甲基乙酰胺(DMAc)为溶剂,制备聚偏氟乙烯(PVDF)浓度为15%的制膜液,考察了DMAc同时作为内凝胶浴时膜结构的变化.为保持纺膜过程中的稳定性,分别考察了添加剂LiCl、水以及表面活性剂对制膜液黏度的影响.实验发现添加LiCl可以大大提高... 以二甲基乙酰胺(DMAc)为溶剂,制备聚偏氟乙烯(PVDF)浓度为15%的制膜液,考察了DMAc同时作为内凝胶浴时膜结构的变化.为保持纺膜过程中的稳定性,分别考察了添加剂LiCl、水以及表面活性剂对制膜液黏度的影响.实验发现添加LiCl可以大大提高制膜液的黏度,而水作为添加剂时对黏度的影响与制膜液本身的浓度有关.在不提高制膜液浓度的基础上,通过提高制膜液黏度克服了膜在纺制过程中的不稳定问题,得到阻力较小的,指状孔贯穿的单外皮层中空纤维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黏度 单皮层 PVDF 中空纤维
下载PDF
微吹减阻技术影响因素的数值模拟 被引量:5
17
作者 李舰 李椿萱 +1 位作者 贾力平 甄华萍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218-222,共5页
以NASA格伦中心的PN3和PN23型微孔壁板为原形建立"1排微孔"、"4排微孔"、"8排微孔"和"16排微孔"4种计算模型,针对不同的几何、物理参数进行了微吹技术MBT(Micro-Blowing Technique)降低平板摩... 以NASA格伦中心的PN3和PN23型微孔壁板为原形建立"1排微孔"、"4排微孔"、"8排微孔"和"16排微孔"4种计算模型,针对不同的几何、物理参数进行了微吹技术MBT(Micro-Blowing Technique)降低平板摩擦阻力的数值模拟参数研究.结果显示:微量吹气使主流边界层近壁面流动减速,从而改变了壁面局部摩擦力的分布;不同几何、物理参数对MBT技术减阻能力的影响满足一定的规律.参数研究的结果可为该技术的减阻应用提供一定的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吹技术 边界层 表面摩擦力 减阻 数值模拟
下载PDF
一次性3L手术粘贴巾在预防重症患者失禁相关性皮炎中的应用 被引量:7
18
作者 杨文静 刘云 高佳 《护士进修杂志》 2017年第4期360-362,共3页
目的探讨一次性3L手术粘贴巾在预防重症患者失禁相关性皮炎的效果。方法入选40例ICU失禁患者,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患者排便后清洗擦干皮肤,采用修剪成型的3L手术粘贴巾贴在肛周皮肤上,隔离粪便,减少粪便对皮肤的直接刺激。对照组排便后... 目的探讨一次性3L手术粘贴巾在预防重症患者失禁相关性皮炎的效果。方法入选40例ICU失禁患者,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患者排便后清洗擦干皮肤,采用修剪成型的3L手术粘贴巾贴在肛周皮肤上,隔离粪便,减少粪便对皮肤的直接刺激。对照组排便后清洗擦干皮肤,采用氧化锌油涂抹肛周皮肤。比较两组患者失禁相关性皮炎的发生率和发生时间。结果观察组失禁相关性皮炎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发生时间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一次性3L手术粘贴巾能降低重症患者失禁相关性皮炎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L手术粘贴巾 失禁相关性皮炎 预防 皮肤保护膜
下载PDF
高频吹气扰动影响近壁区拟序结构统计特性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4
19
作者 王艳平 郭昊 +1 位作者 刘沛清 黄乾旻 《力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571-579,共9页
利用恒温热线风速仪测量了零压力梯度平板上施加由合成射流激发的狭缝周期吹气扰动前后不同流向位置湍流边界层的速度信号,展开高频吹气扰动影响近壁区湍流结构的统计特性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高频周期吹气扰动在狭缝下游产生明显的减阻效... 利用恒温热线风速仪测量了零压力梯度平板上施加由合成射流激发的狭缝周期吹气扰动前后不同流向位置湍流边界层的速度信号,展开高频吹气扰动影响近壁区湍流结构的统计特性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高频周期吹气扰动在狭缝下游产生明显的减阻效果.扰动强度在湍流边界层内的发展沿流向呈衰减趋势,其与湍流结构的相互作用也相应衰减.然而,因高频扰动产生运动的展向涡结构与猝发引起的结构变化尺度相当,直接影响了近壁区拟序结构产生与发展的统计,从而使得猝发检测方法 VITA表现出与低频或定常吹气减阻机理相异的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频吹气扰动 湍流边界层 减阻 合成射流
下载PDF
利用微气泡减小平板湍流摩阻实验研究 被引量:5
20
作者 姚琰 罗金玲 +2 位作者 朱坤 伍锐 秦世杰 《气体物理》 2017年第4期29-35,共7页
设计了一套实验装置研究微气泡减阻的效果.采用高速摄像机对二维平板微气泡湍流边界层进行了定量的可视化观察,用天平测量了平板的摩擦阻力,分析了不同通气量、来流速度、浮力对减阻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微气泡在高Reynolds数(Re=10~6)... 设计了一套实验装置研究微气泡减阻的效果.采用高速摄像机对二维平板微气泡湍流边界层进行了定量的可视化观察,用天平测量了平板的摩擦阻力,分析了不同通气量、来流速度、浮力对减阻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微气泡在高Reynolds数(Re=10~6)的流动中有效地减小了摩擦阻力,最大减阻率达到36%,证实了微气泡能显著降低平板摩擦阻力,实验结果也表明,随气体流量增加,减阻率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气泡 平板 湍流边界层 摩擦阻力 减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