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颅骨缺损三维塑型钛网颅骨成形术后并发症列线图风险预测模型的构建
1
作者 王启军 高友好 +1 位作者 叶沛 陈光贵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24年第10期1254-1258,共5页
目的构建颅骨缺损三维塑型钛网颅骨成形术后并发症的列线图风险预测模型。方法通过简单随机抽样法选取2018-03-01—2023-02-28在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六安医院行三维塑型钛网颅骨成形术治疗的颅骨缺损患者156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目的构建颅骨缺损三维塑型钛网颅骨成形术后并发症的列线图风险预测模型。方法通过简单随机抽样法选取2018-03-01—2023-02-28在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六安医院行三维塑型钛网颅骨成形术治疗的颅骨缺损患者156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分为并发症组(24例)和无并发症组(132例),通过单因素方差分析2组一般资料,将有统计学差异的指标纳入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中,分析影响术后并发症的相关因素,并构建预测模型。结果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骨窗凹陷(轻度凹陷/明显凹陷)、去骨瓣减压至修补时间、颅骨缺损面积是影响颅骨缺损三维塑型钛网颅骨成形术后并发症发生的危险因素(P<0.05)。纳入上述因素构建研究模型的整体预测准确率为91.7%,Hosmer-Lemeshow拟合度检验分析显示其具备较好拟合优度(χ^(2)=15.321,P=0.053)。进一步Bootstrap法内验证研究模型预测AUC为0.771,敏感度为100.0%,特异性为51.5%。结论骨窗凹陷、去骨瓣减压至修补时间、颅骨缺损面积是影响颅骨缺损三维塑型钛网颅骨成形术后并发症发生的危险因素,基于上述因素建立的风险预测模型具有较好预测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骨缺损 三维塑型钛网颅骨成形术 并发症 影响因素 预测模型
下载PDF
巴沙鱼胶原蛋白支架材料的成骨效果评估 被引量:6
2
作者 陈彤 吴刚 +3 位作者 祖丽皮也 朱庆丰 王少海 易杨华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17年第2期76-80,共5页
目的:验证一种来源于巴沙鱼皮的胶原蛋白支架材料作为屏障膜在兔颅骨引导骨再生(Guided Bone Regeneration,GBR)术中的成骨效果。方法:取新西兰大白兔12只,分别在其颅顶矢状缝左侧建立一个缺损,右侧建立两个缺损,缺损为圆形,直径8mm,共... 目的:验证一种来源于巴沙鱼皮的胶原蛋白支架材料作为屏障膜在兔颅骨引导骨再生(Guided Bone Regeneration,GBR)术中的成骨效果。方法:取新西兰大白兔12只,分别在其颅顶矢状缝左侧建立一个缺损,右侧建立两个缺损,缺损为圆形,直径8mm,共计36个骨缺损;然后按观察时间随机分为8周、12周两大组,每一大组随机分为3个亚组(n=4);A组缺损中只植入Bio-Oss骨粉,B组植入Bio-oss骨粉+巴沙鱼皮胶原支架材料;C组植入Bio-oss骨粉+Bio-Gide胶原膜。于术后8、12周处死相应组大白兔,切取骨缺损区标本并制作HE染色组织切片,定量分析各组骨缺损区骨组织再生的情况。结果:巴沙鱼胶原蛋白支架材料在GBR技术中能发挥屏障膜作用,引导和促进兔颅骨组织再生,其中B组与C组相比,8周时的成骨效果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2周时C组成骨效果略高于B组(P<0.05);而A组在8周和12周时的成骨效果均显著低于B、C两组(P<0.05)。结论:巴沙鱼皮胶原蛋白支架材料作为屏障膜在兔颅骨缺损修复中起到了引导骨再生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引导骨组织再生 鱼类胶原蛋白 兔颅骨缺损模型 胶原蛋白支架材料 牙种植术
下载PDF
两种脱细胞真皮基质材料在兔颅骨缺损引导骨再生术中的成骨效果评估 被引量:6
3
作者 陈畅行 宋晓陵 +1 位作者 达静姝 陈武 《牙体牙髓牙周病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274-277,共4页
目的:验证两种不同来源的ADM(脱细胞真皮基质)材料作为屏障膜引导骨再生(Guided Bone Regeneration,GBR)的效果。方法:取新西兰大白兔20只,分别在其颅顶矢状缝左右各建立一个直径8 mm的骨缺损区;然后按观察时间随机分为8周、12周两大组... 目的:验证两种不同来源的ADM(脱细胞真皮基质)材料作为屏障膜引导骨再生(Guided Bone Regeneration,GBR)的效果。方法:取新西兰大白兔20只,分别在其颅顶矢状缝左右各建立一个直径8 mm的骨缺损区;然后按观察时间随机分为8周、12周两大组,每一大组各随机分为5个亚组(n=4);A组缺损中植入HA-TCP(羟基磷灰石-磷酸钙双相复合骨替代材料)+P-ADM膜(猪脱细胞真皮基质),B组植入HA-TCP+B-ADM膜(牛脱细胞真皮基质),C组植入HA-TCP+胶原膜(Bio-gide胶原膜),D组只植入HA-TCP,E组不放置任何材料。分别于术后8、12周处死相应组大白兔,切取骨缺损区标本并制作组织切片,采用HE染色和马松(Masson)染色法定量分析各组骨缺损区骨组织再生的情况。结果:P-ADM、B-ADM在GBR技术中均能发挥屏障膜作用,引导和促进兔颅骨组织再生,其中B组与C组相比,在8周和12周时的成骨效果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而A组在8周和12周时的成骨效果均显著低于B、C两组(P<0.05),但明显高于D、E两组(P<0.05)。结论:猪、牛两种来源的ADM材料在GBR技术中均能发挥屏障膜作用,并能引导骨缺损区的骨组织再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引导性骨组织再生 脱细胞真皮基质 兔颅骨缺损模型
下载PDF
一种改良大鼠颅骨缺损动物模型的构建及应用 被引量:2
4
作者 张雅雯 朱光旭 +4 位作者 李雅喆 李昊 王绍晔 张皓云 王凤斌 《实验动物与比较医学》 CAS 2020年第3期227-231,共5页
目的探讨理想的大鼠颅骨缺损模型构建方法,提高骨缺损动物模型成功率。方法选取成年雄性SD大鼠4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应用传统的颅骨缺损模型手术方法,只用空心环钻头,垂直于颅骨表面用力,钻取颅骨全层缺损;实验组应用改... 目的探讨理想的大鼠颅骨缺损模型构建方法,提高骨缺损动物模型成功率。方法选取成年雄性SD大鼠4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应用传统的颅骨缺损模型手术方法,只用空心环钻头,垂直于颅骨表面用力,钻取颅骨全层缺损;实验组应用改良的手术方法,用空心和实心两种钻头,而且在钻取颅骨过程的不同阶段改变钻头的用力方向。比较两组模型的手术钻孔时间,以及术中有无骨膜、硬脑膜、脑组织损伤和出血等并发症,术后8周观察两组模型中植入的氧化铝生物陶瓷材料有无移位、松动以及与骨结合的情况,并比较两组造模成功率。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手术钻孔时间明显缩短(P<0.01),术中骨膜、硬脑膜、脑组织损伤和出血等并发症显著减少(P<0.05),且术后氧化铝生物陶瓷材料无移位和松动情况发生(P<0.05),材料与颅骨结合良好,造模成功率明显提高(P<0.05)。结论改良的大鼠颅骨缺损模型构建方法具有手术钻孔时间短、并发症少等优点,可大大提高造模成功率,并能有效评价骨科植入材料在体内的骨修复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骨缺损 动物模型 氧化铝生物陶瓷 大鼠
下载PDF
异种牙本质修复兔颅骨缺损的实验研究
5
作者 叶岚 王银龙 +3 位作者 陈玉成 袁红春 殷保藏 徐建光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20年第2期82-84,共3页
目的:观察异种牙本质修复兔颅骨骨缺损的疗效,探索其作为骨移植替代材料的有效性。方法:将因正畸原因拔除的人健康前磨牙,制成直径2~3mm的牙本质块。在1%氯己定中浸泡5min。使用12只雄性健康新西兰大白兔,在颅骨各建立4个临界骨缺损,将... 目的:观察异种牙本质修复兔颅骨骨缺损的疗效,探索其作为骨移植替代材料的有效性。方法:将因正畸原因拔除的人健康前磨牙,制成直径2~3mm的牙本质块。在1%氯己定中浸泡5min。使用12只雄性健康新西兰大白兔,在颅骨各建立4个临界骨缺损,将自体骨、人牙本质随机填入骨缺损区,术后4、8、12周随机处死4只兔子,取出颅骨,通过大体观察、Micro-CT及组织学观察颅骨缺损修复情况,使用Micro-CT分析每个时间点新骨形成面积占骨缺损总面积百分比。结果:所有实验动物伤口愈合良好,未见明显炎症反应。经影像学评估,自体骨比异种牙本质成骨量相似,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织学染色示:围绕在移植材料周围,可见新骨形成。结论:异种牙本质能促进和加速骨缺损的修复,有望为促进骨缺损的修复提供一种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种牙本质 骨缺损 兔颅骨缺损模型 新生骨 自体骨移植 MICRO-CT
下载PDF
CM-Dil标记人牙龈间充质干细胞在大鼠颅骨缺损修复模型中的示踪研究
6
作者 许璐 顾春宁 +2 位作者 石安源 王斌 秦海燕 《口腔生物医学》 2021年第2期82-86,共5页
目的:探讨氯甲基苯甲酰氨(CM-Dil)荧光染料体外标记人牙龈间充质干细胞(hGMSCs)对其增殖、分化能力的影响以及在体内荧光标记持续时间。方法:组织块法原代培养hGMSCs,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间充质干细胞表面标志物,然后以CM-Dil标记hGMSCs,... 目的:探讨氯甲基苯甲酰氨(CM-Dil)荧光染料体外标记人牙龈间充质干细胞(hGMSCs)对其增殖、分化能力的影响以及在体内荧光标记持续时间。方法:组织块法原代培养hGMSCs,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间充质干细胞表面标志物,然后以CM-Dil标记hGMSCs,CCK-8检测标记后细胞的增殖;标记及未标记的细胞进行成骨及成脂诱导培养21 d后,分别进行茜素红染色和油红O染色。大鼠颅骨缺损实验检测CM-Dil标记的hGMSCs体内标记效果。结果:原代培养的hGMSCs高表达CD105、CD90和CD73,而阴性表达CD14、CD34、CD19、CD45和人类白细胞DR抗原(HLA-DR),符合间充质干细胞表面特征。与对照组相比,CM-Dil并不影响hGMSCs的增殖和成骨、成脂分化能力(P>0.05)。体内移植的CM-Dil标记hGMSCs在第8周时仍可检测到红色荧光。结论:CM-Dil在体外标记hGMSCs不会影响hGMSCs的干细胞特性,且体内标记时间长达8周,可作为干细胞体内标记示踪的方法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氯甲基苯甲酰氨荧光染料 牙龈间充质干细胞 细胞标记 颅骨缺损
下载PDF
三维重建仿真模型及计算机辅助设计个性化假体在下颌骨缺损修复中的应用 被引量:7
7
作者 龚振宇 李国华 +3 位作者 刘彦普 何黎升 周冰 李涤尘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83-86,共4页
目的探讨三维重建仿真模型及计算机辅助设计个性化假体在修复下颌骨缺损中应用的可行性,并分析其临床疗效。方法 2002年7月-2009年11月,收治9例下颌骨缺损患者。男4例,女5例;年龄19~55岁。均为下颌骨病变截除术后遗留大面积下颌骨缺损... 目的探讨三维重建仿真模型及计算机辅助设计个性化假体在修复下颌骨缺损中应用的可行性,并分析其临床疗效。方法 2002年7月-2009年11月,收治9例下颌骨缺损患者。男4例,女5例;年龄19~55岁。均为下颌骨病变截除术后遗留大面积下颌骨缺损;其中颌骨良性病变8例,下颌牙龈癌1例。缺损部位:缺损跨越中线2例,包括髁状突缺损4例,局限于一侧且未累及颞下颌关节缺损3例。缺损范围为9.0 cm×2.5 cm~17.0 cm×2.5 cm。术前行螺旋CT扫描后三维重建数字化颌骨模型,通过快速成型技术制备个性化假体。一期手术植入假体修复颌骨缺损,6个月后行二期手术种植义齿。结果一期手术中个性化假体就位顺利,耗时10~23 min;延伸板与骨面贴合良好。术后切口Ⅰ期愈合,面部外形满意,咬关系良好,张口时下颌偏斜纠正。二期手术时见种植体牢固无松动,基台穿龈后与对颌牙位置关系良好,达到术前设计理想位置。患者一期术后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9年。末次随访时复查X线片以及头颅后前位、颅基位、全口曲面断层X线片显示,个性化假体固定良好无松脱,外形对称。结论三维重建仿真模型及计算机辅助设计个性化假体应用于下颌骨缺损修复中能提高手术精度,节省手术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颌骨缺损 三维重建仿真模型 计算机辅助设计 快速成型
原文传递
矿化胶原人工骨修复幼龄猪颅骨缺损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徐史兴 陈莹 +2 位作者 靳琦 牛峰 归来 《中国美容整形外科杂志》 CAS 2020年第8期470-473,I0009,共5页
目的通过制备幼龄猪颅骨缺损模型,观察颅骨缺损对幼龄猪颅脑发育的影响,探讨矿化胶原人工骨在修补幼龄猪颅骨缺损中的可行性。方法将11只贵州小香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A组)、单纯缺损组(B组)和材料修复组(C组)。分别于7月龄和10月龄时... 目的通过制备幼龄猪颅骨缺损模型,观察颅骨缺损对幼龄猪颅脑发育的影响,探讨矿化胶原人工骨在修补幼龄猪颅骨缺损中的可行性。方法将11只贵州小香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A组)、单纯缺损组(B组)和材料修复组(C组)。分别于7月龄和10月龄时对实验动物进行头围测量。10月龄时处死动物,测量脑质量及脑容量,并对B组和C组的颅骨缺损区域进行组织学检测,对C组的颅骨缺损区域进行生物力学检测。结果测量脑容量和脑质量,B、C组与A组比较,其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7月龄和10月龄时,B组动物颅全长和基长均明显低于A组(P<0.05)。在眶距宽和颧宽方面,三组比较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颅骨缺损区,C组可见较多新生骨组织和大量骨小梁,而B组仅见少量薄弱骨质。C组新生骨抗压强度明显低于正常骨(P<0.05);新生骨抗弯强度明显高于正常骨(P<0.05)。结论在幼龄猪颅骨缓慢生长期发生的颅骨缺损可能会影响颅骨发育。矿化胶原人工骨是一种可应用的颅骨缺损修复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骨缺损 幼龄猪颅骨缺损模型 矿化胶原人工骨 修复材料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