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Granulo matous slack skin :a case of unusual variant of mycosis fungoides
1
作者 陈明华 邱丙森 孔今城 《Chinese Medical Journal》 SCIE CAS CSCD 2000年第2期93-96,共4页
关键词 Granulo matous slack skin a case of unusual variant of mycosis fungoides
原文传递
Cutaneous Rosai-Dorfman disease presenting as a granulomatous rosacea-like rashs 被引量:9
2
作者 SHI Xiu-yan MA Dong-lai FANG Kai 《Chinese Medical Journal》 SCIE CAS CSCD 2011年第5期793-794,共2页
A case of cutaneous Rosai-Dorfman disease (CRDD) presenting as a granulomatous rosacea-like rashs was reported. A 45-year-old Chinese woman presented with a 1-month history of a widespread nonpruiginous papulonodula... A case of cutaneous Rosai-Dorfman disease (CRDD) presenting as a granulomatous rosacea-like rashs was reported. A 45-year-old Chinese woman presented with a 1-month history of a widespread nonpruiginous papulonodular eruption. The rash had begun on her face and rapidly progressed to involve the neck and extremities. She was otherwise healthy, with no history of fever, malaise, or weight loss. Physical examination revealed multiple symmetrically distributed discrete and coalescing red plaques, papules and nodules scattered over the face, neck and extremities. No appreciable lymphadenopathy or hepatosplenomegaly was noted. There was no mucosal involvement. The biopsy specimen obtained from the face demonstrated the epidermis was normal, while the superficial dermis contained sheets of histiocytes with abundant, focally foamy cytoplasm. The histiocytes were surrounded by a patchy lymphocytic and plasma cell infiltrate.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histiocytic atypia. Some of these histiocytes engulfed, without destroying, lymphocytes and neutrophils (emperipolesis). Immunohistochemical staining revealed that the histiocytes were strongly positive for S100 protein, weakly positive for CD68, and negative for CDla. A diagnosis of CRDD was made. Oral prednisone therapy was initiated at a dosage of 30 mg/d for 3 weeks and then tapered over the ensuing 2 weeks. After 5 weeks of treatment, the lesions had markedly improv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osai-Dorfman disease sinus histiocytosis with massive lymphadenopathy skin granulomatous rosacea
原文传递
预防性使用皮瓣转移乳头乳晕成形术在肉芽肿性小叶性乳腺炎手术中的应用评价
3
作者 杨心茹 左禧萌 史晓光 《中国现代手术学杂志》 2024年第1期22-28,共7页
目的 探讨术中预防性使用皮瓣转移乳头乳晕成形术在扩大切除联合整形手术治疗肉芽肿性小叶性乳腺炎(granulomatous lobular mastitis, GLM)中的疗效。方法 采用回顾性研究,收集2021年9月~2022年6月在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住院治疗... 目的 探讨术中预防性使用皮瓣转移乳头乳晕成形术在扩大切除联合整形手术治疗肉芽肿性小叶性乳腺炎(granulomatous lobular mastitis, GLM)中的疗效。方法 采用回顾性研究,收集2021年9月~2022年6月在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住院治疗的肉芽肿性小叶性乳腺炎患者200例,均经病理证实,且采用扩大切除+整形手术+皮瓣转移乳头乳晕成形术治疗。观察疗效及乳头乳晕复合体(nipple-areola complex, NAC)有无坏死,评估坏死分级,计算坏死率,评价该术式的有效率及患者满意率。结果 随访脱落2例,198例获得随访,时间15 d。获得随访的198例患者均获治愈,未出现疾病复发。出现NAC坏死5例,均为1级,坏死率2.53%,预防有效率及患者满意率均为97.47%。结论 预防性使用皮瓣转移乳头乳晕成形术治疗肉芽肿性小叶性乳腺炎疗效确切,术后发生NAC缺血坏死的风险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肉芽肿性小叶性乳腺炎 乳头乳晕成形术 皮瓣转移 局部扩大切除术 乳头乳晕复合体 缺血坏死
下载PDF
具有多种表现的蕈样肉芽肿1例 被引量:7
4
作者 宿斌 渠涛 +4 位作者 王宝玺 王宏伟 方凯 钟定荣 凌庆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7期419-422,共4页
报告1例具有多种表现的蕈样肉芽肿。患者男,48岁。全身皮肤出现红斑、脱屑,并伴进行性皮肤松弛,四肢有斑块、破溃8年,秃发6个月。体格检查发现全身皮肤红斑,上覆大片状鳞屑和结痂;颈部两侧可见表皮松弛;四肢皮肤呈暗红色浸润的松弛性斑... 报告1例具有多种表现的蕈样肉芽肿。患者男,48岁。全身皮肤出现红斑、脱屑,并伴进行性皮肤松弛,四肢有斑块、破溃8年,秃发6个月。体格检查发现全身皮肤红斑,上覆大片状鳞屑和结痂;颈部两侧可见表皮松弛;四肢皮肤呈暗红色浸润的松弛性斑块和深在的溃疡;枕部头皮呈条片状胶质样秃发斑;颈项部、双上肢及胸部群集表面光亮的肤色丘疹和结节;左腹股沟可触及数个增大的淋巴结。诊断为蕈样肉芽肿,同时具有蕈样肉芽肿的多种表现:鱼鳞病样蕈样肉芽肿、肉芽肿性皮肤松弛症或肉芽肿性蕈样肉芽肿、毛囊性蕈样肉芽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蕈样肉芽肿 鱼鳞病样蕈样肉芽肿 肉芽肿性皮肤松弛症 肉芽肿性蕈样肉芽肿 毛囊性蕈样肉芽肿
下载PDF
肉芽肿性松弛皮肤病——一种罕见皮肤T细胞淋巴瘤类型 被引量:7
5
作者 刘艳辉 庄恒国 +3 位作者 李楠 陈广峰 骆新兰 罗东兰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2002年第2期136-139,共4页
目的 :报道肉芽肿性松弛皮肤病临床病理学特征。方法 :对其临床、组织病理学、免疫组化及分子生物学进行研究。结果 :临床表现为腋窝及腹股沟巨大垂吊皮肤肿块伴四肢腹部红色斑丘疹。组织学呈弥漫性小淋巴细胞、多核巨细胞及组织细胞浸... 目的 :报道肉芽肿性松弛皮肤病临床病理学特征。方法 :对其临床、组织病理学、免疫组化及分子生物学进行研究。结果 :临床表现为腋窝及腹股沟巨大垂吊皮肤肿块伴四肢腹部红色斑丘疹。组织学呈弥漫性小淋巴细胞、多核巨细胞及组织细胞浸润真皮及皮下组织 ,弹性纤维消失。免疫组化显示小淋巴细胞呈CD3+、CD4 +、CD4 5RO +、CD8-、CD15 -、CD2 0 -、CD30 -、CD5 6 -、TIA 1-和GranzymeB - ;多核巨细胞及单核细胞呈lysozyme +、CD6 8+和Mac387- ;S 10 0蛋白阳性细胞散在分布。分子生物学检查示T细胞受体γ链基因重排。EBER1/ 2原位杂交呈阴性反应。结论 :肉芽肿性松弛皮肤病是CD4 +辅助性T细胞淋巴瘤的罕见类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肉芽肿性松弛皮肤病 皮肤T细胞淋巴瘤 罕见类型
下载PDF
儿童肉芽肿性皮肤松弛症 被引量:6
6
作者 高天文 卢涛 刘玉峰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190-192,共3页
肉芽肿性皮肤松弛症系一种罕见的T细胞性淋巴瘤,临床表现为皮肤松弛、斑块、结节。病理特点为皮肤的淋巴样细胞浸润及巨大的多核细胞性肉芽肿伴弹性纤维消失。本文报告1例男性患儿,10岁发病,15岁死亡。
关键词 肉芽肿性皮肤松弛症 儿童 T细胞淋巴瘤 罕见肿瘤
下载PDF
肉芽肿性皮肤松弛症 被引量:4
7
作者 赵庆利 任建宏 +3 位作者 万里华 赵广 孟如松 王毅侠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651-653,共3页
报告1例肉芽肿性皮肤松弛症。患者男,56岁。全身皮肤出现丘疹、结节25年,皮肤松弛10年。皮肤科检查:以褶皱部位为主全身可见300余个丘疹、结节,皮肤松弛下垂,未见隆起性及浸润性斑块。组织病理检查示真皮内以淋巴细胞为主的浸润,可见多... 报告1例肉芽肿性皮肤松弛症。患者男,56岁。全身皮肤出现丘疹、结节25年,皮肤松弛10年。皮肤科检查:以褶皱部位为主全身可见300余个丘疹、结节,皮肤松弛下垂,未见隆起性及浸润性斑块。组织病理检查示真皮内以淋巴细胞为主的浸润,可见多核巨细胞肉芽肿,弹性纤维缺失。免疫组化染色示CD3、CD68、CD45RO均(+),CD20、CD79a均(-),Ki-67阳性细胞的比率<1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肤松弛症 肉芽肿性
下载PDF
肉芽肿性皮肤松弛症 被引量:4
8
作者 韩蓓蓓 陈喜雪 +1 位作者 武玲慎 涂平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235-237,共3页
报告1例肉芽肿性皮肤松弛症。患者男,58岁。因全身皮肤松弛,出现红斑、斑块,腋窝及腹股沟有巨大垂吊的皮肤肿块而就诊。皮损组织病理学改变为真皮全层弥漫淋巴样细胞浸润,可见巨大的多核细胞性肉芽肿,弹性纤维缺失。该文对肉芽肿性皮肤... 报告1例肉芽肿性皮肤松弛症。患者男,58岁。因全身皮肤松弛,出现红斑、斑块,腋窝及腹股沟有巨大垂吊的皮肤肿块而就诊。皮损组织病理学改变为真皮全层弥漫淋巴样细胞浸润,可见巨大的多核细胞性肉芽肿,弹性纤维缺失。该文对肉芽肿性皮肤松弛症临床、组织病理、免疫组化和分子生物学进行了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肤松弛症 肉芽肿性
下载PDF
肉芽肿性皮肤松弛症4例分析 被引量:6
9
作者 曾跃平 刘洁 +2 位作者 渠涛 宿斌 李峰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528-530,共3页
目的分析肉芽肿性皮肤松弛症(GSS)的临床病理特点、诊断和治疗,提高对本病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近5年北京协和医院诊治的4例GSS患者的临床和实验室检查资料。结果 4例患者平均发病年龄25.5岁,早期临床表现不特异,最后均出现GSS典型的... 目的分析肉芽肿性皮肤松弛症(GSS)的临床病理特点、诊断和治疗,提高对本病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近5年北京协和医院诊治的4例GSS患者的临床和实验室检查资料。结果 4例患者平均发病年龄25.5岁,早期临床表现不特异,最后均出现GSS典型的皮损及组织病理表现;患者有不同程度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EOS)计数、血清β2微球蛋白(β2-MG)和血清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水平升高,血清白蛋白(Alb)水平降低;3例皮损TCR基因重排阳性,1例阴性;予多种方法治疗后取得一定疗效。结论 GSS的诊断应结合临床特点、组织病理学、免疫组化、弹力纤维染色和基因重排检测。本病治疗困难,其标准治疗方案还需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肉芽肿性皮肤松弛症 皮肤T细胞淋巴瘤
下载PDF
肉芽肿性皮肤松弛症 被引量:2
10
作者 张筱雁 温蓬飞 王琳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31-34,共4页
报告1例肉芽肿性皮肤松弛症。患者女,46岁。双侧腹股沟红斑、条索状肿块伴疼痛1年。皮肤科检查:双侧腹股沟浸润性红斑,左侧腹股沟可触及4 cm×10 cm条索状质硬肿块,表面皮肤松弛。皮损组织病理检查:真皮内大量淋巴样细胞浸润,可见... 报告1例肉芽肿性皮肤松弛症。患者女,46岁。双侧腹股沟红斑、条索状肿块伴疼痛1年。皮肤科检查:双侧腹股沟浸润性红斑,左侧腹股沟可触及4 cm×10 cm条索状质硬肿块,表面皮肤松弛。皮损组织病理检查:真皮内大量淋巴样细胞浸润,可见淋巴细胞亲表皮现象,真皮内可见散在多核巨细胞。免疫病理示淋巴样细胞CD2、CD5及CD4均阳性;多核巨细胞CD68/PGM-1阳性。弹性纤维染色可见部分区域弹性纤维减少。TCR-γ基因重排示克隆性扩增峰。诊断:肉芽肿性皮肤松弛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肤松弛症 肉芽肿性
下载PDF
四种常见原发性免疫缺陷病的临床感染和皮肤表现 被引量:4
11
作者 刘晓依 陈琢 +3 位作者 吴静 金莹莹 陈同辛 陈戟 《诊断学理论与实践》 2019年第4期442-447,共6页
目的:分析4种原发性免疫缺陷病(primary immunodeficiency disease, PID)的临床感染情况和皮肤特征,帮助皮肤科医师早期识别并诊断这4种疾病。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1月至2016年7月在我院确诊的87例年龄为1个月~15岁的PID患者的临床感... 目的:分析4种原发性免疫缺陷病(primary immunodeficiency disease, PID)的临床感染情况和皮肤特征,帮助皮肤科医师早期识别并诊断这4种疾病。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1月至2016年7月在我院确诊的87例年龄为1个月~15岁的PID患者的临床感染情况和皮肤特征性表现,其中36例为慢性肉芽肿病(chronic granulomatous disease, CGD),14例为高IgE综合征(hyper-IgE syndrome, HIES),22例为严重联合免疫缺陷病(severe combined immunodeficiency,SCID),15例为Wiskott-Aldrich综合征(Wiskott-Aldrich syndrome, WAS)。结果:87例经临床和基因诊断确诊为PID的患者中,男性为79例,女性为8例,其临床感染情况主要为呼吸道感染(82.76%)、器官脓肿(52.87%)、胃肠道感染(48.28%)、脓毒血症(25.29%)、EB病毒或巨细胞病毒感染(6.90%)。PID患者的皮肤表现主要为早期反复出现的皮肤感染(51.72%),其中细菌感染发生率为42.53%,真菌感染发生率为32.18%,此外还表现为湿疹样(42.53%)、皮肤紫癜(17.24%)等其他一些特征性表现。CGD以早期反复出现的皮肤细菌感染为主,出生不久即有顽固的湿疹和皮肤感染是HIES的主要皮肤表现,SCID则以皮肤黏膜的机会性感染较常见,WAS以皮肤瘀点瘀斑和湿疹表现为主。结论:感染是PID患者的共同特征,而皮肤感染往往是早期识别免疫缺陷的重要临床表现,应予以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免疫缺陷病 慢性肉芽肿病 高IGE综合征 严重联合免疫缺陷病 WAS综合征 感染 皮肤表现
下载PDF
肉芽肿性皮肤松弛症1例 被引量:1
12
作者 闫娜 刘栋华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829-830,832,共3页
患者女,45岁。腹部丘疹4年,皮肤松弛膨大下垂3年余,溃疡半年余。腹部皮损组织病理示:真皮层弥漫淋巴细胞浸润,可见巨大的多核巨噬细胞,弹性纤维缺失。免疫组织化学示:CD3,CD4,CD45RO,CD68,S-100均(+),CD79,CD20均(-),Ki-67阳性细胞的比... 患者女,45岁。腹部丘疹4年,皮肤松弛膨大下垂3年余,溃疡半年余。腹部皮损组织病理示:真皮层弥漫淋巴细胞浸润,可见巨大的多核巨噬细胞,弹性纤维缺失。免疫组织化学示:CD3,CD4,CD45RO,CD68,S-100均(+),CD79,CD20均(-),Ki-67阳性细胞的比率<10%。诊断:肉芽肿性皮肤松弛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肤松弛症 肉芽肿性 T细胞淋巴瘤
下载PDF
肉芽肿性乳腺炎患者应用三才疗法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5
13
作者 李上芹 苏国森 +1 位作者 李华汉 陈生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22年第12期39-43,共5页
目的:观察并分析肉芽肿性乳腺炎患者应用三才疗法的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1月-2020年8月高州市人民医院收治的166例肉芽肿性乳腺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常规治疗)和试验组(常规治疗联用三才疗法),每组8... 目的:观察并分析肉芽肿性乳腺炎患者应用三才疗法的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1月-2020年8月高州市人民医院收治的166例肉芽肿性乳腺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常规治疗)和试验组(常规治疗联用三才疗法),每组83例。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肿块最大直径、病灶内暗区最大直径、肿块质地、疼痛程度、局部皮肤状况评分、血清炎症因子水平和疗效。结果:两组治疗前肿块最大直径、病灶内暗区最大径、肿块质地、疼痛程度、局部皮肤状况评分、血清炎症因子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治疗后肿块最大直径、病灶内暗区最大径均小于对照组,肿块质地评分高于对照组,疼痛程度、局部皮肤状况评分及血清炎症因子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临床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Z=12.951,P=0.002)。结论:相比常规治疗,肉芽肿性乳腺炎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联用三才疗法的临床治疗效果更佳,症状改善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肉芽肿性乳腺炎 三才疗法 炎症因子 肿块直径 肿块质地 疼痛程度 局部皮肤
下载PDF
2例长期未确诊的足部疣状皮肤结核分析 被引量:2
14
作者 马梦兰 黄永初 曹育春 《内科急危重症杂志》 2018年第1期12-15,共4页
目的:总结2例长期未确诊的足部疣状皮肤结核患者未确诊的可能原因与诊断线索。方法:分析2例疣状皮肤结核患者的临床表现、组织病理特点及治疗经过,结合国内外相关文献进行总结。结果:2例患者病程分别长达30余年及10余年未确诊,根据临床... 目的:总结2例长期未确诊的足部疣状皮肤结核患者未确诊的可能原因与诊断线索。方法:分析2例疣状皮肤结核患者的临床表现、组织病理特点及治疗经过,结合国内外相关文献进行总结。结果:2例患者病程分别长达30余年及10余年未确诊,根据临床表现中原发皮肤损害表现及组织病理发现肉芽肿性炎,结合病原学检查均诊断为疣状皮肤结核。经三联抗结核治疗1年后基本痊愈。结论:疣状皮肤结核的临床表现在发生、发展的过程中会有较大变化,但是重视病程中的基本皮肤损害及肉芽肿性炎的组织病理的相对稳定性的特点,再结合特异的病原学检查结果及诊断性治疗结果可以确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疣状皮肤结核 原发损害 肉芽肿性炎
下载PDF
双层提紧法矫治眼袋及颧面部皮肤松弛48例 被引量:1
15
作者 牛克辉 朱天申 +1 位作者 朱莉 陶海兰 《实用美容整形外科杂志》 1998年第6期308-309,共2页
为了在矫正眼袋的同时能矫正颧面部皮肤皱纹,采用眼袋整形术的延长切口,设计了下眼睑部双层组织分离与提紧的术式,自1994年1月至1997年7月共完成48例,此术式在矫正眼袋的同时,矫正颧面部皮肤皱纹。
关键词 下睑眼袋 皮肤松弛 双层提紧
下载PDF
肉芽肿性皮肤松弛症继发间变性淋巴瘤激酶阴性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一例并文献复习 被引量:1
16
作者 刘静 王恒湘 +7 位作者 阎洪敏 朱玲 郑晓丽 王志东 董磊 丁丽 韩冬梅 薛梅 《白血病.淋巴瘤》 CAS 2016年第11期672-675,共4页
目的:提高对肉芽肿性皮肤松弛症(GSS)继发间变性淋巴瘤激酶(ALK)阴性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ALK-ALCL)的诊断、鉴别诊断、治疗及预后的认识。方法报道1例GSS继发ALK-ALCL患者的诊治经过,并进行相关文献复习。结果该患者因皮肤斑块... 目的:提高对肉芽肿性皮肤松弛症(GSS)继发间变性淋巴瘤激酶(ALK)阴性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ALK-ALCL)的诊断、鉴别诊断、治疗及预后的认识。方法报道1例GSS继发ALK-ALCL患者的诊治经过,并进行相关文献复习。结果该患者因皮肤斑块、左腋下包块活组织检查确诊为GSS,经激素、干扰素、硼替佐米联合化疗等治疗,病情迁延不愈。4年后出现干咳、发热,经支气管镜肺活组织检查确诊为ALK-ALCL,左腋下包块穿刺活组织检查确诊为GSS。给予CHOP方案化疗效果欠佳,换用GEMOX+DEX方案治疗病情有所改善,终因肺部感染死亡。结论 GSS继发ALCL罕见,诊断依据病理学检查,治疗以化疗为主,预后主要取决于ALCL的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肉芽肿 皮肤松弛症 淋巴瘤 大细胞 间变性
原文传递
幼儿肉芽肿性皮肤松弛症1例
17
作者 郑庆虎 陈祯祥 +3 位作者 伦宪鹏 潘芳 王和平 王浩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1342-1345,共4页
患者男,5岁。下腹部、腹股沟、颈部皮肤粗糙伴松弛2年余。皮肤科情况:患者下腹部、会阴部色素沉着明显,可见大小不等的丘疹、浸润性斑块,皮肤萎缩、松弛、干燥明显,可见白色鳞屑。皮损组织病理示:淋巴细胞体积小,核无明显异型;多核巨细... 患者男,5岁。下腹部、腹股沟、颈部皮肤粗糙伴松弛2年余。皮肤科情况:患者下腹部、会阴部色素沉着明显,可见大小不等的丘疹、浸润性斑块,皮肤萎缩、松弛、干燥明显,可见白色鳞屑。皮损组织病理示:淋巴细胞体积小,核无明显异型;多核巨细胞体积大,核多呈马蹄形或花环形排列。真皮层以胶原纤维为主,真皮浅层弹力纤维消失,真皮深层可见弹力纤维纤细、稀少,粗细不等,多数断裂。免疫组织化学示:LCA,CD3,CD4,CD43,CD45RO均为阳性。淋巴细胞克隆性Ig H基因重排检测结果示:FR(-),TCRΥ基因重排:JV(+),TCRΥ基因呈单克隆性基因重排,提示T淋巴细胞源性肿瘤。诊断:肉芽肿性皮肤松弛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肉芽肿性皮肤松弛症 幼儿 皮肤T细胞淋巴瘤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