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早期断奶时间对湖羊羔羊组织器官发育、屠宰性能和肉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46
1
作者 柴建民 刁其玉 +2 位作者 屠焰 王海超 张乃锋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1838-1847,共10页
本试验旨在研究不同早期断奶时间对湖羊羔羊屠宰性能、组织器官发育和肉品质的影响,以确定早期断奶的最佳时间.采用单因素试验设计,选取初生重为(2.5±0.2)kg的新生湖羊羔羊48只,随机分为4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4只.ER组(对照... 本试验旨在研究不同早期断奶时间对湖羊羔羊屠宰性能、组织器官发育和肉品质的影响,以确定早期断奶的最佳时间.采用单因素试验设计,选取初生重为(2.5±0.2)kg的新生湖羊羔羊48只,随机分为4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4只.ER组(对照组)随母哺乳至60日龄;EW10、EW20、EW30组分别于10、20、30日龄断母乳,饲喂代乳品至60日龄.61 ~ 90日龄,各组羔羊均饲喂开食料育肥.90日龄每组随机选取4只屠宰,测定其组织器官重量、屠宰性能和肉品质.结果表明:试验组湖羊羔羊90日龄体重、净增重、平均日增重均显著高于ER组(P<0.05),EW10、EW20、EW30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部分屠宰指标(宰前活重、胴体重和空体重)与上述生长性能指标有相同的变化规律,但屠宰率、眼肌面积和GR值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试验组羔羊蹄重量显著高于ER组(P<0.05),头、皮+毛重量4个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EW30组肾脏重量显著低于其他组(P<0.05),EW10、EW20、ER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其余组织器官重量各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试验组瘤胃重量显著高于ER组(P<0.05),EW10组皱胃重量显著高于ER组(P<0.05),EW20、EW30组瘤胃重量占复胃总重比例显著高于EW10、ER组(P<0.05),其余胃室、小肠和大肠重量和比例各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眼肌滴水损失率、失水率和臀肌肉色亮度、红度、黄度值各组间均无显著差异(P>0.05),但试验组眼肌肉色亮度、黄度值均显著高于ER组(P<0.05),红度值差异不显著(P>0.05).由此可见,早期断奶能够促进湖羊羔羊生长发育,特别是在生长后期,在10日龄进行早期断奶最有利于湖羊羔羊生长、组织器官发育和产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羔羊 早期断奶时间 屠宰性能 组织器官发育 肉品质
下载PDF
牦牛适时出栏带来的经济效益分析 被引量:4
2
作者 官久强 谢荣清 +4 位作者 安添午 赵洪文 吴伟生 杨平贵 罗晓林 《黑龙江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58-159,162,共3页
为了评估适时出栏带来的准确经济效益,试验在前期大量生产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川西北地区牦牛养殖规模、饲料资源情况和牛群资源现状,计算适时出栏和传统放牧模式下,牦牛的饲料成本,分析比较不同牦牛饲养模式带来的经济效益。结果表明:牦... 为了评估适时出栏带来的准确经济效益,试验在前期大量生产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川西北地区牦牛养殖规模、饲料资源情况和牛群资源现状,计算适时出栏和传统放牧模式下,牦牛的饲料成本,分析比较不同牦牛饲养模式带来的经济效益。结果表明:牦牛饲养按5年为1个周期计算,适时出栏,模式条件下3.5岁活体重为273 kg,与传统放牧方式相比增重48.59 kg,提前2岁达到出栏体重,平均每头增收1 063.4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牦牛 适时出栏 经济效益 补饲
下载PDF
不同致死方式对鳝鱼肌肉鲜度及生物胺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7
3
作者 周娇娇 郭丹婧 +2 位作者 尤娟 励建荣 熊善柏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29-135,共7页
以鳝鱼(Monopterus albus)为研究对象,测定直接宰杀组、电击致晕宰杀组、冰水搅拌宰杀组、高温致死宰杀组鳝鱼肌肉的菌落总数、酸度、氨基态氮、TBA、TVB-N、K值和生物胺含量及其在冷藏过程中的变化,研究宰杀方式对鳝鱼肌肉鲜度和生物... 以鳝鱼(Monopterus albus)为研究对象,测定直接宰杀组、电击致晕宰杀组、冰水搅拌宰杀组、高温致死宰杀组鳝鱼肌肉的菌落总数、酸度、氨基态氮、TBA、TVB-N、K值和生物胺含量及其在冷藏过程中的变化,研究宰杀方式对鳝鱼肌肉鲜度和生物胺含量的影响。在4种宰杀方式中,冰水搅拌宰杀组鳝鱼肌肉除K值、TVBN值高于直接宰杀组和电击致晕宰杀组外,其TBA值、菌落总数以及腐胺、尸胺和生物胺总含量显著低于直接宰杀组和电击致晕宰杀组,而高温致死宰杀组鳝鱼肌肉在(4±0.5)℃冷藏过程中其K值、TVB-N、菌落总数及腐胺、尸胺和生物胺总含量均显著高于其他3种宰杀方式。冷藏6d时,直接宰杀组、电击致晕宰杀组、冰水搅拌宰杀组、高温致死宰杀组鳝鱼肌肉中总生物胺含量分别为12.39、8.04、8.15和17.23mg/100g。冰水搅拌宰杀组黄鳝肌肉中腐胺、尸胺及总生物胺含量显著低于其他3组。采用冰水搅拌致晕后宰杀鳝鱼,可在保证产品鲜度的同时有效抑制细菌生长、鳝鱼肌肉的脂肪氧化以及生物胺的产生和积累,确保产品使用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鳝鱼 宰杀方式 贮藏时间 菌落总数 鲜度 生物胺
下载PDF
牦牛适时出栏技术研究报告 被引量:14
4
作者 谢荣清 杨平贵 +3 位作者 郑群英 罗光荣 李华德 蒋世海 《四川草原》 2006年第4期22-29,共8页
本项目针对川西北牧区牦牛生长周期长,出栏年龄大,饲养管理粗放,肉的品质欠佳,养殖效益低等问题,开展了牦牛适时出栏技术研究。通过牦牛生长发育、牦牛肉的营养成份和安全卫生指标的测定,确定牦牛适宜出栏年龄为3.5岁,提出了牦牛适时出... 本项目针对川西北牧区牦牛生长周期长,出栏年龄大,饲养管理粗放,肉的品质欠佳,养殖效益低等问题,开展了牦牛适时出栏技术研究。通过牦牛生长发育、牦牛肉的营养成份和安全卫生指标的测定,确定牦牛适宜出栏年龄为3.5岁,提出了牦牛适时出栏的配套技术,制定了《绿色食品麦洼牦牛肉标准》、《绿色食品麦洼牦牛生产技术规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牦牛 适时出栏 技术 标准 研究
下载PDF
宰后成熟时间和冷冻对西式火腿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1
5
作者 胡胜杰 刘萌 +2 位作者 程佳佳 马汉军 余小领 《河南科技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8年第2期18-23,共6页
采用均匀试验设计,以猪后腿肉为原料进行西式火腿加工,研究宰后成熟时间和是否冷冻两个因素对西式火腿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宰后成熟时间和是否冷冻两因素对感官评分没有显著性影响;宰后成熟时间和是否冷冻对西式火腿的色泽(L~*、a~*、b... 采用均匀试验设计,以猪后腿肉为原料进行西式火腿加工,研究宰后成熟时间和是否冷冻两个因素对西式火腿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宰后成熟时间和是否冷冻两因素对感官评分没有显著性影响;宰后成熟时间和是否冷冻对西式火腿的色泽(L~*、a~*、b~*)、质构特性、出品率有显著性影响且成非线性关系,两个因素产生相互作用.通过优化计算得知,当冷冻肉作为西式火腿的原料时,无共同解;当使用没有冷冻的样品作为西式火腿的原料时,宰后加工越早,西式火腿弹性越好,出品率越高,因而使用鲜肉加工西式火腿时,原料越新鲜,加工品质越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式火腿 宰后成熟时间 冷冻 品质
下载PDF
宰后成熟时间与冷冻对猪肉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2
6
作者 胡胜杰 刘萌 +4 位作者 程佳佳 马汉军 潘润淑 余小领 康壮丽 《肉类工业》 2018年第5期20-24,共5页
为了探究宰后成熟时间和是否冷冻对猪肉食用品质的影响规律,采用均匀设计法设计实验,分别对宰后成熟过程中未冷冻肉样和冷冻肉样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宰后成熟时间和是否冷冻对肉样的pH值、色差、蒸煮损失和剪切力影响显著(p<0.05),... 为了探究宰后成熟时间和是否冷冻对猪肉食用品质的影响规律,采用均匀设计法设计实验,分别对宰后成熟过程中未冷冻肉样和冷冻肉样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宰后成熟时间和是否冷冻对肉样的pH值、色差、蒸煮损失和剪切力影响显著(p<0.05),两因素存在互作关系。随着宰后猪肉的成熟,两组肉样pH值、剪切力和蒸煮损失逐渐下降,且鲜肉样在成熟后期,剪切力下降趋于平缓;两组肉样a~*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而b~*呈现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冻肉样L~*逐渐降低,鲜肉样L~*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肉 宰后放置时间 冷冻 品质
下载PDF
生猪宰前静养时间与屠宰工艺对肉质的影响 被引量:4
7
作者 刘国庆 张黎利 +2 位作者 陈鸿书 王开萍 李红卫 《肉类工业》 2015年第6期41-45,共5页
选择250头安徽长风农牧科技有限公司(杜×长×大)杂交猪,10头一组,随机分成25组,通过单因素试验及 L9(34)正交实验,研究静养时间、致晕电压、放血时间、烫毛时间对宰后猪肉品质的影响以及各影响因素的交互作用,宰后45... 选择250头安徽长风农牧科技有限公司(杜×长×大)杂交猪,10头一组,随机分成25组,通过单因素试验及 L9(34)正交实验,研究静养时间、致晕电压、放血时间、烫毛时间对宰后猪肉品质的影响以及各影响因素的交互作用,宰后45min、24h 在12~13肋骨处取背长肌肉样,测定 pH45min和 pH24h、肉色、肌肉持水力、嫩度等肉质指标,从肉质和经济因素考虑,最终确定最佳工艺组合为:静养12h,致晕电压150V,放血时间7min,烫毛时间6mi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肉 宰前静养时间 正交实验 肉质
下载PDF
调整生猪宰前停食静养时间的探讨 被引量:1
8
作者 张新玲 《中国动物检疫》 CAS 2018年第6期44-47,共4页
生猪宰前停食静养有助于提升肉品品质。本文梳理了我国现行生猪宰前实施12~24 h停食静养制度的法律法规来源,阐述了当前基层官方兽医、屠宰企业、动物福利人士及有关学者等对生猪待宰是缩短停食静养时间还是维持现行规定的广泛争议。经... 生猪宰前停食静养有助于提升肉品品质。本文梳理了我国现行生猪宰前实施12~24 h停食静养制度的法律法规来源,阐述了当前基层官方兽医、屠宰企业、动物福利人士及有关学者等对生猪待宰是缩短停食静养时间还是维持现行规定的广泛争议。经参考有关国际组织和欧美等国关于动物宰前停食静养的规定,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分析,建议修订国家标准(GB/T 17236)中"待宰猪临宰前应停食静养12~24 h,宰前3 h充分喂水"条款,改为"生猪在屠宰企业待宰圈应停食静养6 h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猪 屠宰 停食静养时间 动物福利
下载PDF
宰前静养时间对猪肉质性状及液生化指标的影响 被引量:1
9
作者 郭建凤 王彦平 +4 位作者 王继英 刘畅 赵雪艳 王诚 呼红梅 《畜牧兽医杂志》 2019年第4期21-25,共5页
选择体重100-110 kg杜长大商品猪120头,研究不同静养时间对试验猪肉质性状及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肉色评分试验4组比试验2组提高3.59%(P<0.01),大理石纹评分1组分别比2组、3组和4组提高24.42%(P<0.01)、55.17%(P<0.01... 选择体重100-110 kg杜长大商品猪120头,研究不同静养时间对试验猪肉质性状及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肉色评分试验4组比试验2组提高3.59%(P<0.01),大理石纹评分1组分别比2组、3组和4组提高24.42%(P<0.01)、55.17%(P<0.01)、39.18%(P<0.01),2组比3组和4组分别提高24.71%(P<0.01)、11.86%(P<0.05);电导率4组比1组和3组分别提高12.83%(P<0.01)、4.94%(P<0.05),2组、3组分别比1组提高10.18%(P<0.01)、7.52%(P<0.01);宰后2小时失水率1组比2组提高27.72%(P<0.05);a值3组分别比1、2、4组提高3.70%(P<0.05)、8.51%(P<0.01)、7.33%(P<0.01),1组比2、4组分别提高4.63%(P<0.05)、3.50%(P<0.05);b值2组比1组和4组分别提高7.57%(P<0.05)、16.38%(P<0.01),3组比4组提高12.41%(P<0.01);PH451组、2组分别比3组、4组提高2.35%(P<0.05)、2.67%(P<0.05)、2.19%(P<0.05)、2.52%(P<0.05);24 h肉色评分3组和4组分别比1组提高2.31%(P<0.05)、2.59%(P<0.05);24 h电导率2组比1组提高19.83%(P<0.01),3组和4组分别比1组提高10.74%(P<0.05)、11.16%(P<0.05);24hL值2组分别比1组、3组、4组提高3.15%(P<0.05)、3.67%(P<0.05)、5.30%(P<0.01);24 h a值4组分别比1组、3组提高4.32%(P<0.01)、6.19%(P<0.01),2组比3组提高3.88%(P<0.05);24 h b值2组分别比1、3、4组提高15.69%(P<0.01)、14.24%(P<0.01)、9.45%(P<0.01);24 h pH 4组比2组提高0.90%(P<0.05)。丙二醛和肌酸激酶试验4组比试验1、2、3组分别提高26.93%(P<0.01)、25.37%(P<0.01)、32.21%(P<0.01)和33.09%(P<0.01)、32.04%(P<0.01)、31.16%(P<0.01);乳酸含量试验3、4组比试验1、2组分别提高103.49%(P<0.01)、73.27%(P<0.01)、96.51%(P<0.01)、67.33%(P<0.01);皮质醇试验1、2、4组分别比试验3组提高60.06%(P<0.01)、61.43%(P<0.01)、55.15%(P<0.01);白细胞介素-1β试验1组比试验2、3、4组分别提高10.80%(P<0.01)、9.70%(P<0.01)、5.53%(P<0.05);肿瘤坏死因子试验1组比试验3组提高12.43%(P<0.01),试验4组比试验3组提高8.40%(P<0.05);结合珠蛋白试验1组分别比试验2、3、4组提高14.81%(P<0.05)、16.04%(P<0.01)、13.02%(P<0.05);多巴胺试验4组比试验3组提高15.38%(P<0.0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宰前静养时间 肉质性状 血液生化指标
下载PDF
不同工艺对生猪屠宰废弃物中抗生素、重金属及其抗性基因去除效果分析
10
作者 刘锐 郁辉 《黑龙江畜牧兽医》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3期12-17,131-134,共10页
为了研究屠宰废弃物各处理工艺对抗生素、重金属、抗生素抗性基因和重金属抗性基因的去除效果,试验采用原子吸收光谱法、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和实时荧光定量PCR法分别检测屠宰废弃物中抗生素、重金属、抗生素抗性... 为了研究屠宰废弃物各处理工艺对抗生素、重金属、抗生素抗性基因和重金属抗性基因的去除效果,试验采用原子吸收光谱法、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和实时荧光定量PCR法分别检测屠宰废弃物中抗生素、重金属、抗生素抗性基因和重金属抗性基因在各屠宰废弃物处理环节中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堆肥可以有效地处理猪粪中抗生素、抗生素抗性基因和重金属抗性基因的残留;厌氧沼气池工艺可以有效降低屠宰废水中抗生素、抗生素抗性基因和重金属抗性基因的绝对含量,但抗生素抗性基因的平均相对丰度均呈上升趋势;潜流人工湿地工艺对屠宰废水中锌含量降低作用明显,对于低含量抗生素抗性基因和重金属抗性基因处理效果并不理想,反而会增加抗生素抗性基因和重金属抗性基因的绝对含量和平均相对丰度;氧化塘工艺可以有效降低屠宰废水中抗生素抗性基因和重金属抗性基因绝对含量,其中对于tetB、tetC、ermC、ermB和ermF基因去除效果较好,但sul1、sul2基因平均相对丰度上升趋势明显;表面流人工湿地工艺可以有效降低抗生素抗性基因和重金属抗性基因绝对含量。说明不同的处理工艺流程对于抗生素、重金属、抗生素抗性基因和重金属抗性基因处理效果不同,堆肥、表面流人工湿地工艺对于抗生素、重金属及其抗性基因去除效果较好,潜流人工湿地、氧化塘工艺对于抗生素抗性基因和重金属抗性基因存在累积风险的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屠宰废水 粪便 堆肥 抗生素 重金属 抗性基因 实时荧光定量PCR
下载PDF
不同宰后时间冷冻和解冻速率对西式火腿品质的影响
11
作者 胡胜杰 刘萌 +3 位作者 余小领 朱东阳 马汉军 康壮丽 《肉类工业》 2018年第7期30-35,共6页
采用均匀实验设计,以猪后腿肉为生产原料进行西式火腿的生产,研究宰后不同时间冷冻和解冻速率对西式火腿出品率、TBARS、色差(L*、a*和b*)和质构特性的相关性,结果表明:两种因素对感官评分和a*影响不大,且解冻速率对产品硬度无关,两因... 采用均匀实验设计,以猪后腿肉为生产原料进行西式火腿的生产,研究宰后不同时间冷冻和解冻速率对西式火腿出品率、TBARS、色差(L*、a*和b*)和质构特性的相关性,结果表明:两种因素对感官评分和a*影响不大,且解冻速率对产品硬度无关,两因素对出品率、色泽(L*和b*)、TBARS、弹性、咀嚼性和内聚性影响显著(p<0.05)。当用较慢的方式解冻时,宰后冷冻越晚,产品出品率、TBARS、L*、b*、弹性、内聚性和咀嚼性逐渐升高;当解冻速率较大时,宰后冷冻越早,出品率、L*、b*弹性、咀嚼性和内聚性升高,TBARS减小,西式火腿的硬度随宰后不同时间冷冻的延迟,硬度逐渐升高。经过数据优化得知,解冻速率越大,冷冻越晚,所生产的西式火腿的品质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式火腿 宰后不同时间冷冻 解冻速率 品质
下载PDF
猪最佳出栏期的一种确定方法
12
作者 杨运清 李淑玲 《西南民族学院学报(畜牧兽医版)》 1993年第1期53-55,共3页
实际的适宰期与出栏期是被人为割裂开的、分别隶属于动物育种和生产中两个不同的概念.然而若涉及动物生产场家,尤其是产供销一体化的企业、乃至整个养猪业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两者又的确密不可分,本文探讨了在考虑适宰条件... 实际的适宰期与出栏期是被人为割裂开的、分别隶属于动物育种和生产中两个不同的概念.然而若涉及动物生产场家,尤其是产供销一体化的企业、乃至整个养猪业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两者又的确密不可分,本文探讨了在考虑适宰条件下,确定猪最佳出栏期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最佳出栏期 育种
下载PDF
不同宰后时间下调理猪肉片品质特性及挥发性风味物质比较 被引量:9
13
作者 高子武 王恒鹏 +3 位作者 陈胜姝 吴鹏 屠明亮 孟祥忍 《现代食品科技》 EI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263-272,312,共11页
为研究宰后时间对调理猪肉片品质特性及挥发性风味物质的影响,分别对宰后12、24、36、48 h的猪肉片进行上浆处理,测定调理猪肉片滑油前后的烹调损失率、pH、色差、水分、蛋白质、脂肪含量、质构特性、微观结构及挥发性风味成分。结果表... 为研究宰后时间对调理猪肉片品质特性及挥发性风味物质的影响,分别对宰后12、24、36、48 h的猪肉片进行上浆处理,测定调理猪肉片滑油前后的烹调损失率、pH、色差、水分、蛋白质、脂肪含量、质构特性、微观结构及挥发性风味成分。结果表明,不同宰后时间对调理猪肉片滑油后的烹调损失率有显著影响(p<0.05),宰后24 h时的调理猪肉片滑油后烹调损失最低,仅为8.14%。宰后初期猪肉制作的调理猪肉片pH持续下降,至宰后36 h时开始上升。宰后24、36 h时制作的调理猪肉片在色泽、营养成分和质构特性方面均呈现出较好状态,亮度(L*)值、水分含量、弹性、咀嚼性较佳。微观结构显示宰后24 h时的调理猪肉片在滑油前后肌束间隙大,肌纤维结构更为疏松,宏观表现为嫩度最好。不同宰后时间下调理猪肉片滑油前后共检测出71种挥发性风味物质,其中宰后24、36 h的调理猪肉片滑油后醛类物质相对含量分别高达76.43%、74.27%。综合以上指标,充分显示宰后24~36 h范围内的猪肉更适宜进行调理猪肉片的加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宰后时间 上浆 调理猪肉片 品质 挥发性风味
下载PDF
道寒杂交羊和小尾寒羊宰后羊肉品质变化研究 被引量:4
14
作者 史振霄 郭若妍 +5 位作者 高爽 杨子怡 饶伟丽 淑英 王媛 张志胜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90-95,共6页
以道寒杂交羊和小尾寒羊为研究对象,测定了小尾寒羊公羊、小尾寒羊母羊、道寒杂交羊公羊宰后不同时间背最长肌的保水性(包括滴水和蒸煮损失)、pH、肉色和质构(包括硬度、弹性、内聚性、黏附性和咀嚼性)。结果表明:品种对道寒杂交羊公羊... 以道寒杂交羊和小尾寒羊为研究对象,测定了小尾寒羊公羊、小尾寒羊母羊、道寒杂交羊公羊宰后不同时间背最长肌的保水性(包括滴水和蒸煮损失)、pH、肉色和质构(包括硬度、弹性、内聚性、黏附性和咀嚼性)。结果表明:品种对道寒杂交羊公羊和小尾寒羊公羊宰后的蒸煮损失和黄度值b*值影响显著(P<0.05),对其他指标影响均不显著。宰后72 h时小尾寒羊公羊肉蒸煮损失显著高于杂交羊公羊肉蒸煮损失(P<0.05),宰后6 h小尾寒羊公羊肉的黄度值b*值显著高于杂交羊公羊肉b*值(P<0.05)。性别对小尾寒羊肉亮度值L*值影响显著(P<0.05),对其他指标影响均不显著;宰后时间除对杂交羊公羊、小尾寒羊公羊和母羊肉内聚性影响不显著外,对其他指标影响均显著,道寒杂交公羊生鲜肉的保水性和颜色在宰后一定时间优于小尾寒羊公羊。综上所述,引起道寒杂交羊和小尾寒羊肉品质差异的因素由大到小依次为宰后时间、品种、性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羊肉 品质 品种 性别 宰后时间
下载PDF
开食料补饲日龄对‘湖羊’羔羊体尺、屠宰性能及内脏发育的影响 被引量:6
15
作者 田华勤 刘婷 +3 位作者 潘香羽 唐德富 喇永富 席锐 《甘肃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1-7,14,共8页
【目的】通过研究开食料补饲日龄对‘湖羊’羔羊体尺、屠宰性能及内脏发育的影响,旨在确定‘湖羊’羔羊适宜的开食料补饲时间.【方法】试验选用78只出生体质量接近(3.41±0.25)kg的‘湖羊’公羔,随机分为2组,分别为7d补饲组和42d补... 【目的】通过研究开食料补饲日龄对‘湖羊’羔羊体尺、屠宰性能及内脏发育的影响,旨在确定‘湖羊’羔羊适宜的开食料补饲时间.【方法】试验选用78只出生体质量接近(3.41±0.25)kg的‘湖羊’公羔,随机分为2组,分别为7d补饲组和42d补饲组,2组均在第56天断奶.第0、14、28、42、56、70、84天测定羔羊体质量、体尺、宰前活质量、胴体质量和内脏质量,并计算屠宰率.【结果】7d补饲组羊羔第84天体高、第14天和第42天胸围显著高于42d补饲组(P<0.05);第56天宰前活质量7d补饲组有高于42d补饲组的趋势(P=0.094),且第84天胴体质量和宰前活质量均显著高于42d补饲组(P<0.05);第28天屠宰率42d补饲组有高于7d补饲组的趋势(P=0.072),第42天显著高于7d补饲组(P<0.05),而第84天屠宰率7d补饲组有高于42d补饲组的趋势(P=0.056);3)7d补饲组第42天肝脏质量显著高于42d补饲组(P<0.05),第84天有高于42d补饲组的趋势(P=0.085);7d补饲组第42天肾脏和第56天胰腺有高于42d补饲组的趋势(P=0.095;P=0.079).【结论】此试验中,第56天断奶条件下,7d补饲比42d补饲更利于‘湖羊’羔羊的生长发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湖羊’羔羊 补饲日龄 体尺 屠宰性能 内脏发育
下载PDF
牦牛适时出栏的技术要领和操作规程
16
作者 谢荣清 《农业与技术》 2005年第5期136-138,140,共4页
文章就牦牛适时出栏的技术要领和技术规程作一概述,以期在饲养业中使牦牛能够缩短饲养周期,从而达到适时出栏。
关键词 牦牛 适时出栏 技术要领 技术规程 饲养周期
下载PDF
厌氧折流板反应器处理屠宰废水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7
17
作者 谢瑞英 李伟民 +1 位作者 李东伟 周在江 《环境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37-41,共5页
采用厌氧折流板反应器(ABR)处理屠宰废水,采用低负荷的方法驯化污泥,结果表明:其启动过程比较快,易培养出颗粒化的活性污泥;在常温下,当HRT=20 h,有机容积负荷为2.5 kg COD/m3.d时,COD的最佳去除率为94%;当进水浓度由1 500 mg/L提高到3 ... 采用厌氧折流板反应器(ABR)处理屠宰废水,采用低负荷的方法驯化污泥,结果表明:其启动过程比较快,易培养出颗粒化的活性污泥;在常温下,当HRT=20 h,有机容积负荷为2.5 kg COD/m3.d时,COD的最佳去除率为94%;当进水浓度由1 500 mg/L提高到3 200 mg/L时,COD的去除率从91%降到86%,仅降低5%,表明厌氧折流板反应器对冲击负荷的适应能力较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厌氧折流板反应器 屠宰废水停留时间 挥发性脂肪酸 温度 有机负倚
下载PDF
甘肃高山细毛羊的生产效益分析 被引量:3
18
作者 雷桂林 李峻成 《草业学报》 CSCD 2002年第3期55-59,共5页
根据收集不同年龄羊的养殖产投数据,建立数学模型,得知纯收入最高,应在1.6岁屠宰,但考虑牧草供给与绵羊生长情况,最佳屠宰年龄还与出栏率有关。
关键词 甘肃 高山细毛羊 生产效益分析 最佳屠宰年龄 产羔时间 出栏时间
下载PDF
季节、运输距离和待宰时间对PSE猪肉发生率的影响 被引量:7
19
作者 朱良齐 周光宏 +4 位作者 车海栋 张楠 葛晨书 徐幸莲 李春保 《肉类工业》 2015年第10期35-38,42,共5页
在春季和夏季跟踪了某屠宰厂3 574头来自不同产地的生猪宰后PSE肉发生率。按照标准工艺屠宰,于宰后45min测定猪半膜肌p H值,判定严重PSE肉(p H45min≤5.8)、轻微PSE肉(p H45min介于5.8~6.0之间)、正常肉(p H 45min介于6.0~6.5之间... 在春季和夏季跟踪了某屠宰厂3 574头来自不同产地的生猪宰后PSE肉发生率。按照标准工艺屠宰,于宰后45min测定猪半膜肌p H值,判定严重PSE肉(p H45min≤5.8)、轻微PSE肉(p H45min介于5.8~6.0之间)、正常肉(p H 45min介于6.0~6.5之间)和DFD肉(p H45min〉6.5)发生率。结果表明:夏季PSE猪肉发生率显著高于春季。短距离运输(150km以内)时,春季待宰时间控制在2.5~4h,夏季待宰时间控制在3~8h可显著降低PSE肉发生,长距离运输(150km以上)时,春季待宰时间控制在4h以上,夏季待宰时间控制在3h以内可显著降低PSE肉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季节 运输距离 待宰时间 PSE猪肉
下载PDF
荒漠草原放牧与舍饲对滩羊屠宰性能与肉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10
20
作者 赵新钢 郭艳萍 +2 位作者 刘明 张灿 罗海玲 《草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554-561,共8页
为探究荒漠草原放牧与舍饲对滩羊屠宰性能和肉品质的影响,本研究将39只3月龄滩羊公羔分为荒漠草原放牧组(GZ)、限时放牧4 h补饲组(TG)和舍饲组(SF)3组,测定滩羊的屠宰性能与肉品质指标。结果显示:SF组滩羊的宰前活重、胴体重、屠宰率、... 为探究荒漠草原放牧与舍饲对滩羊屠宰性能和肉品质的影响,本研究将39只3月龄滩羊公羔分为荒漠草原放牧组(GZ)、限时放牧4 h补饲组(TG)和舍饲组(SF)3组,测定滩羊的屠宰性能与肉品质指标。结果显示:SF组滩羊的宰前活重、胴体重、屠宰率、净肉率和肉骨比显著优于TG组,TG组滩羊除肉骨比和净肉率外,显著优于GZ组(P<0.05);3种饲养模式滩羊的肉色、pH、剪切力、滴水损失指标差异不显著(P>0.05),但SF组的蒸煮损失显著低于GZ组与TG组(P<0.05);TG组与GZ组滩羊肌肉中的多不饱和脂肪酸C18꞉3n3,C20꞉5n3,C22꞉6n3,C18꞉2n6,C20꞉3n6,C20꞉4n6等含量显著高于SF组(P<0.05),且n-6/n-3脂肪酸比例显著低于SF组(P<0.05)。综上表明,荒漠草原放牧会提高滩羊肌肉中的不饱和脂肪酸含量,但会提高滩羊肌肉的蒸煮损失,降低滩羊的屠宰性能,而限时放牧补饲可以较大程度保留滩羊肌肉脂肪酸组成,同时提高滩羊的屠宰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饲养模式 限时放牧 滩羊 屠宰性能 蒸煮损失 滴水损失 脂肪酸构成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