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324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3D Slicer三维影像重建技术在显微血管减压术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
作者 单明 王毅 +2 位作者 吕波 毛宏亮 程宏伟 《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2024年第2期65-69,共5页
目的探讨3D Slicer三维影像重建技术在显微血管减压术(MVD)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PTN)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MVD治疗的56例PTN的临床资料。术前行3D-TOF-MRA、3D-FIESTA扫描,并应用3D Slicer软件进行三维... 目的探讨3D Slicer三维影像重建技术在显微血管减压术(MVD)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PTN)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MVD治疗的56例PTN的临床资料。术前行3D-TOF-MRA、3D-FIESTA扫描,并应用3D Slicer软件进行三维影像重建,了解血管与神经的关系、责任血管走行并模拟手术;术中显微镜下不能充分暴露或操作困难时,应用神经内镜进行观察及操作。结果55例术中确认存在责任血管,其中12例在神经内镜下确认;1例术中未发现责任血管。53例术前三维重建影像发现的责任血管与术中发现一致;3例术前三维重建影像为阴性,包括术中证实为静脉压迫2例、未发现责任血管1例。42例术后疼痛即刻消失,明显减轻13例,无变化1例。术后出现面部麻木4例、口周疱疹1例,对症治疗后缓解。术后随访15~47个月,BNI疼痛分级Ⅰ~Ⅱ级53例,Ⅲ级2例,Ⅳ级1例;有效率为94.6%。结论应用MVD治疗PTN时,3D Slicer三维影像重建技术有助于术前明确责任血管及其走行,可模拟手术以优化手术规划,减少术中不必要的探查与牵拉。神经内镜可弥补显微镜视野盲区,有助于暴露责任血管,减少责任血管遗漏,并可辅助确认及调整棉片的位置,提高手术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三叉神经痛 显微血管减压术 3D-TOF-MRA 3D-FIESTA 3D slicer三维重建技术 神经内镜
下载PDF
3D Slicer三维重建技术在原发性面肌痉挛显微血管减压术前评估中的应用
2
作者 王强 杨岸超 《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2024年第5期257-260,共4页
目的探讨3D Slicer三维重建技术在面肌痉挛(HFS)显微血管减压术(MVD)前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6月至2023年12月MVD治疗的200例HFS的病例资料。术前均行3D-FIESTA和3D-TOF MRA检查,应用3D Slicer软件进行三维重建,指导MV... 目的探讨3D Slicer三维重建技术在面肌痉挛(HFS)显微血管减压术(MVD)前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6月至2023年12月MVD治疗的200例HFS的病例资料。术前均行3D-FIESTA和3D-TOF MRA检查,应用3D Slicer软件进行三维重建,指导MVD。以术中发现为金标准。结果除1例阴性外,术中发现责任血管199例,其中小脑前下动脉(AI-CA)111例,小脑后下动脉52例,椎动脉(VA)29例,AICA联合VA有7例。3D-FIESTA和3D-TOF MRA检查与术中发现一致性一般(κ值=0.326),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性分别为83.90%、100.00%和91.00%;3D Slicer三维重建技术与术中发现一致性良好(κ值=0.651),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性分别为99.00%、100.00%和100.00%。3D Slicer三维重建技术预测责任血管的效果明显优于3D-FIESTA和3D-TOF MRA检查(P<0.001)。200例术后随访6~24个月,中位随访时间为12个月,症状完全缓解142例(71.00%),部分缓解51例(25.50%),无变化7例(3.50%)。结论MVD治疗HFS术前应用3D Slicer软件根据3D-FIESTA和3D-TOF MRA检查数据进行三维重建,模拟手术路径,可以降低遗漏责任血管的风险,提高手术成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面肌痉挛 显微血管减压术 3D-FIESTA 3D-TOF MRA 3D slicer三维重建技术 疗效
下载PDF
基于改进LANDMARC定位算法的人员定位技术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谭超 朱荣钊 《长春工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4年第1期90-95,共6页
在万物互联时代,通过定位系统完成人员定位监督成为了可能,同时该项技术也日益完善。当前,基于RFID无线视频技术的局域网人员定位被广泛应用于智慧园区员工管控、重点人员监管等方面。提出了一种基于RFID的局域网人员定位算法,通过优化L... 在万物互联时代,通过定位系统完成人员定位监督成为了可能,同时该项技术也日益完善。当前,基于RFID无线视频技术的局域网人员定位被广泛应用于智慧园区员工管控、重点人员监管等方面。提出了一种基于RFID的局域网人员定位算法,通过优化LANDMARC算法,对采集到的信号分别引入高斯平滑滤波器和卡尔曼滤波器,去除影响信号强度的噪声,提升定位算法的稳定性;针对LANDMARC定位算法定位精度受K值影响较大的问题,引入Logistic回归模型,以提升算法定位的准确度,有效解决了RFID在有金属、水等障碍物情况下定位精度误差大的问题,降低了外界干扰,可为人员的精准定位提供技术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FID技术 LANDMARC定位算法 人员定位
下载PDF
基于物联网技术的图书馆书籍自动定位系统
4
作者 郑晓渊 姜黎 +3 位作者 贾中芝 张锋 陈强 史倩 《自动化技术与应用》 2024年第3期132-135,共4页
当前图书馆书籍自动定位系统存在误差大,实时性差等不足,为了获得更加理想的图书馆书籍自动定位结果,设计基于物联网技术的图书馆书籍自动定位系统。首先无线射频识别技术读取书籍位置信息,再传送到物联网汇聚节点进行信息融合和处理,... 当前图书馆书籍自动定位系统存在误差大,实时性差等不足,为了获得更加理想的图书馆书籍自动定位结果,设计基于物联网技术的图书馆书籍自动定位系统。首先无线射频识别技术读取书籍位置信息,再传送到物联网汇聚节点进行信息融合和处理,然后通过物联网将信息发送到控制中心,用户通过控制中心可以查询书籍位置信息,从而实现图书馆书籍的智能定位,最后对系统性能进行仿真测试,结果表明,所提系统提升了图书馆书籍信息定位的精度,加快了图书馆书籍信息定位速度,具有较好的智能化程度,实际应用价值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联网技术 图书馆 书籍定位 系统性能测试
下载PDF
基于伤椎高度、Cobb角评估棘突与椎板外缘定位椎弓根技术治疗胸腰椎骨折的疗效
5
作者 李忠 尹祖昌 +3 位作者 闫菁辉 王铁铸 孟宪卿 王清河 《生物医学工程与临床》 CAS 2024年第2期198-204,共7页
目的通过伤椎高度、Cobb角评估棘突与椎板外缘定位椎弓根技术研究治疗胸腰椎骨折的疗效。方法选择2017年9月至2020年9月在衡水市第四人民医院收治的胸腰椎骨折患者116例,其中男性61例,女性55例;年龄38~71岁,平均年龄48.59岁;骨折节段,L... 目的通过伤椎高度、Cobb角评估棘突与椎板外缘定位椎弓根技术研究治疗胸腰椎骨折的疗效。方法选择2017年9月至2020年9月在衡水市第四人民医院收治的胸腰椎骨折患者116例,其中男性61例,女性55例;年龄38~71岁,平均年龄48.59岁;骨折节段,L137例,L223例,L1121例,L1235例。按照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58例和对照组58例,两组患者均行椎弓根技术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上关节突外缘垂直线与横突平分线交点(Magerl法)定位椎弓根钉。观察组患者给予棘突与椎板外缘定位椎弓根钉。对比两组患者的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伤椎矢状面Cobb角及伤椎前缘高度压缩率、骨代谢、骨愈合、炎症反应、肿胀及疼痛程度。结果两组患者术前、术后1周、术后1年的ODI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术后1周两组患者的伤椎矢状面Cobb角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年观察组伤椎矢状面Cobb角低于对照组[(9.8±2.9)°vs(13.5±3.0)°。P<0.05]。术前、术后1周两组患者的伤椎前缘高度压缩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年对照组伤椎前缘高度压缩率高于观察组[(14.2±3.4)%vs(8.6±2.2)%。P<0.05]。观察组患者的血清碱性磷酸酶(ALP)、Ⅰ型前胶原羧基端前肽(PICP)及骨钙素(BGP)指标均高于对照组[(219.23±6.34)μg/L vs(182.54±5.17)μg/L、(112.72±2.18)μg/L vs(93.67±2.69)μg/L、(7.52±0.36)μg/L vs(4.21±0.14)μg/L。P<0.05]。观察组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sLCAM-1)、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指标均高于对照组[(107.58±4.25)μg/L vs(92.12±4.19)μg/L、(296.57±8.04)μg/L vs(237.28±7.82)μg/L。P<0.05]。观察组患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及白细胞介素-1(IL-1)指标均低于对照组[(1.20±0.27)μg/L vs(1.52±0.51)μg/L、(1.06±0.14)μg/L vs(1.35±0.28)μg/L、(0.98±0.27)μg/L vs(1.19±0.42)μg/L。P<0.05]。第1天、第5天、第10天、第15天、第20天两组患者的肿胀程度及疼痛评分均逐渐降低,除第1天观察组肿胀程度高于对照组外[(3.88±0.54)分vs(3.31±0.43)分。P<0.05],其他不同时间对照组疼痛评分及肿胀程度高于观察组(P<0.05)。结论棘突与椎板外缘定位椎弓根技术治疗胸腰椎骨折可降低患者的伤椎高度、Cobb角,提高骨代谢,降低炎症反应、肿胀及疼痛程度,促进骨愈合,临床疗效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伤椎高度 骨代谢 COBB角 棘突与椎板外缘定位 椎弓根技术 胸腰椎骨折
下载PDF
基于射频技术的典型无人机定位算法研究
6
作者 李首庆 罗智杰 +1 位作者 姚尧 闫立 《中国民航飞行学院学报》 2024年第2期27-30,共4页
为提高机场运行的安全性,解决各类“黑飞”现象,以射频定位技术得到的信息数据作为基础,通过相关算法进行计算,得出目标位置,并分析多地面射频侦测站布局对无人机定位精度的影响,确定协同算法的定位精度大于单一定位的精度,基站数量越... 为提高机场运行的安全性,解决各类“黑飞”现象,以射频定位技术得到的信息数据作为基础,通过相关算法进行计算,得出目标位置,并分析多地面射频侦测站布局对无人机定位精度的影响,确定协同算法的定位精度大于单一定位的精度,基站数量越多定位越精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人机 定位技术 算法 定位精度
下载PDF
技术与法学共视下人工智能体的角色定位
7
作者 王燕玲 《南都学坛(南阳师范学院人文社会科学学报)》 2024年第2期62-72,共11页
当前人工智能体的刑事责任问题研究整体上仍限于刑法学,应在技术和法学共视下展开一体化探讨。在技术原理上,人工智能体属于机器,不具有自我意识,因而不具有类人般的智能性;认可人工智能体具备刑事责任主体资格的刑法学观点,属假设性理... 当前人工智能体的刑事责任问题研究整体上仍限于刑法学,应在技术和法学共视下展开一体化探讨。在技术原理上,人工智能体属于机器,不具有自我意识,因而不具有类人般的智能性;认可人工智能体具备刑事责任主体资格的刑法学观点,属假设性理论构想,当前缺乏技术原理上的现实基础。在技术视野下,人工智能体之“刑罚措施”等同机器处置,逻辑上不具有可行性,近乎幻想。人工智能体的刑法定位应归结为对人工智能体的开发者和使用者进行规制,从而保障人工智能在各种应用场景下的安全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律 技术 人工智能体 刑事责任 角色定位
下载PDF
腔内ECG定位技术联合体外测量法在PICC中的应用
8
作者 赵连英 沈叶红 +1 位作者 周娟 王齐芳 《中外医学研究》 2024年第2期93-96,共4页
目的:探讨腔内心电图(ECG)定位技术联合体外测量法在经外周静脉穿刺的中心静脉导管(PICC)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3年1月阜宁县人民医院收治的100例行上肢PICC置管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抛币法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目的:探讨腔内心电图(ECG)定位技术联合体外测量法在经外周静脉穿刺的中心静脉导管(PICC)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3年1月阜宁县人民医院收治的100例行上肢PICC置管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抛币法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两组均进行PICC,对照组PICC应用体外测量法,观察组PICC应用腔内ECG定位技术联合体外测量法。比较两组一次性置管情况、导管相关并发症、置管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置管准确率为98.00%,高于对照组的86.00%,置管过深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满意度为100%,高于对照组的92.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腔内ECG定位技术联合体外测量法可提高一次置管准确率,提高患者满意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腔内心电图定位技术 体外测量法 经外周静脉穿刺的中心静脉导管 尖端最佳位置
下载PDF
工业机器人视觉定位技术与应用探讨
9
作者 于玲 《科技与创新》 2024年第8期50-52,56,共4页
工业机器人是一种可以自主完成工作任务的机器设备,其集电子技术、传感技术和智能控制技术等于一体,被广泛应用于智能制造等诸多领域。以ABB工业机器人为基础,构建了一个可以对工件角度、颜色进行识别的计算机视觉系统。该系统包括安装... 工业机器人是一种可以自主完成工作任务的机器设备,其集电子技术、传感技术和智能控制技术等于一体,被广泛应用于智能制造等诸多领域。以ABB工业机器人为基础,构建了一个可以对工件角度、颜色进行识别的计算机视觉系统。该系统包括安装于机器人手臂上的平台、摄像头、执行机构和通信接口。相机拍摄到的工件图像在PC(个人计算机)进行处理后,可以得到角度偏差,并用通信接口将其传输到机械臂执行器,再利用控制模糊算法对ABB机械臂的动作进行控制,调节平台,使12个元件能够被放置到预定的位置。在MATLAB环境下对算法进行了仿真,并在所搭建的系统上进行了试验,对工件位置控制的有效性进行了检验。结果表明,该方法有效地实现了工业机器人视觉系统的可靠定位,从而提升了工件定位精度和加工效果,因此,该方法具有十分重要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业机器人 视觉定位 技术应用 PLC
下载PDF
AI+X跨学科教学中信息技术教师的定位与教学实施策略
10
作者 武迪 于晓雅 《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 2024年第7期5-8,共4页
“人工智能正快速进入教育领域,既是教育改革新工具,也是课程教学新内容”。中学信息技术教师的跨学科教学主要有两种方式:一是辅助其他学科教师的教学,二是与其他学科教师进行学科教学内容整合。信息技术教师在AI+X跨学科教学中的定位... “人工智能正快速进入教育领域,既是教育改革新工具,也是课程教学新内容”。中学信息技术教师的跨学科教学主要有两种方式:一是辅助其他学科教师的教学,二是与其他学科教师进行学科教学内容整合。信息技术教师在AI+X跨学科教学中的定位与发展路径,一方面是以数字素养的发展引领AI技术在教育中的创新应用,另一方面是明确学科主体定位,以AI交叉做跨学科内容融合创新。信息技术教师做AI+X跨学科创新教学,在选题上应与时俱进、聚焦高阶能力培养,在实施上应勇于实现从0到1的突破。本文结合实践经验给出了案例简介及分析,以期为一线教师提供思路与抓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技术 人工智能 跨学科 教师定位
下载PDF
复杂森林环境下的无人机定位技术研究
11
作者 司应硕 陈英丹 +1 位作者 王毅 赵俊 《计算机应用文摘》 2024年第19期82-84,共3页
无人机作业因其安全、高效、精准的特点,在林业资源管理中的应用正在快速扩展和深化。文章介绍了典型的无人机定位技术,研究了在复杂森林环境中实现无人机精准定位所面临的挑战及其应对途径。这为复杂森林环境下的无人机精准定位技术研... 无人机作业因其安全、高效、精准的特点,在林业资源管理中的应用正在快速扩展和深化。文章介绍了典型的无人机定位技术,研究了在复杂森林环境中实现无人机精准定位所面临的挑战及其应对途径。这为复杂森林环境下的无人机精准定位技术研究奠定了基础,对推动林业资源管理的信息化和数字化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杂森林环境 无人机 定位技术
下载PDF
改良腔内心电图定位技术在乳腺外科颈内静脉输液港中的应用
12
作者 邹岩 孟春晖 +2 位作者 李艳 徐梦丹 马慧 《当代医学》 2024年第7期144-147,共4页
目的探讨改良腔内心电图定位技术应用于乳腺外科颈内静脉输液港的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4月至2022年4月于菏泽市立医院乳腺中心行乳腺癌术后植入颈内静脉输液港的9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入院手术时间分为A组、B组与对照组,每组30例。A... 目的探讨改良腔内心电图定位技术应用于乳腺外科颈内静脉输液港的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4月至2022年4月于菏泽市立医院乳腺中心行乳腺癌术后植入颈内静脉输液港的9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入院手术时间分为A组、B组与对照组,每组30例。A组采用金属导丝法,B组选取30例行盐水柱法,对照组采用传统体表测量计算植入长度。比较3组导管尖端位置正常、最佳及异位发生率,心脏事件发生率。结果A组和B组尖端位置正常率、最佳率、异位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组和B组尖端位置正常率、最佳率、异位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心脏事件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实际操作过程中,正常心电图波形和腔内心电图诱导出现的特异性P波;采用导线线径>2 mm时信号衰减明显,线径<1.5 mm的线材能在普通心电监护仪上诱导成功,其中效果最好的是PICC适用鳄鱼夹线。结论改良腔内心电图定位技术应用于颈内静脉输液港植入,可通过选用适宜的导线和溶液介质,在无需额外专业设备和专业人员的情况下完成术中导管定位,且不增加心脏事件的发生,具有较高安全性,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良腔内心电图定位技术 乳腺甲状腺外科 颈内静脉输液港 生理盐水柱法 导丝导电法
下载PDF
电力变压器局部放电检测及定位技术探析
13
作者 赵树宗 《电力设备管理》 2024年第12期186-188,共3页
为发挥变压器在调节电压方面的作用,本文以电力变压器为主要研究对象,着重从局部放电的角度,在简单介绍电力变压器局部放电检测相关内容的基础上,结合实际的案例探讨应用局部放电检测技术的实际情况,并基于定位技术来验证检测结果的准确... 为发挥变压器在调节电压方面的作用,本文以电力变压器为主要研究对象,着重从局部放电的角度,在简单介绍电力变压器局部放电检测相关内容的基础上,结合实际的案例探讨应用局部放电检测技术的实际情况,并基于定位技术来验证检测结果的准确性,旨在为电网的运行发展提供思路和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变压器 局部放电 定位技术
下载PDF
基于蓝牙静默技术的手术室共享医疗设备定位管理系统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吕亚东 刘志猛 +4 位作者 乔龙学 李开元 程江波 吕俊文 晁勇 《中国医疗设备》 2024年第6期55-60,95,共7页
目的为安全可靠地掌握手术室共享医疗设备的实时位置,提高设备调配效率,设计基于蓝牙静默技术的手术室共享医疗设备定位管理系统。方法该系统由蓝牙定位平台和定位管理系统组成,蓝牙定位平台布局于手术室各功能区域,利用双蓝牙通信技术... 目的为安全可靠地掌握手术室共享医疗设备的实时位置,提高设备调配效率,设计基于蓝牙静默技术的手术室共享医疗设备定位管理系统。方法该系统由蓝牙定位平台和定位管理系统组成,蓝牙定位平台布局于手术室各功能区域,利用双蓝牙通信技术,实现设备定位;利用蓝牙静默技术,避免蓝牙信号对手术间设备产生干扰;利用加速度运动感知技术,降低标签功耗。定位管理系统对设备定位信息进行处理和计算,实现设备位置显示和查询等功能。结果该系统实现了手术室共享设备的精准和动态定位,定位准确率>98%,响应速度<10 s。系统使用后手术间备台时间显著减少,单个手术间平均备台时间减少约4~5 min,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该系统在对手术间不产生电磁干扰的前提下,实现了手术室共享设备的实时精准定位,解决了有源定位产生电磁干扰问题与医疗设备安全使用之间的矛盾,为电磁干扰敏感区域设备的定位问题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术室 共享设备 蓝牙标签 静默技术 定位管理
下载PDF
基于5G+UWB和惯导技术的井下人员定位系统 被引量:4
15
作者 李明锋 李䶮 +5 位作者 刘用 吴学松 徐继盛 常建明 王涛 潘红光 《工矿自动化》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5-34,共10页
针对煤矿井下人员定位系统在实际应用中存在因设备算力与存储资源不足导致无法使用复杂测距与定位算法,定位数据即时传输与响应性能不足,在系统部署方面人力物力损耗较大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5G+UWB和惯导技术的井下人员定位系统。在... 针对煤矿井下人员定位系统在实际应用中存在因设备算力与存储资源不足导致无法使用复杂测距与定位算法,定位数据即时传输与响应性能不足,在系统部署方面人力物力损耗较大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5G+UWB和惯导技术的井下人员定位系统。在末端部署能耗低、抗干扰性强的UWB定位基站,定位基站与5G基站以级联的方式连接,定位基站采集UWB与惯导数据,利用5G网络回传至计算平台,在计算平台上完成定位信息的解算和存储。将基于惯导的人员位置估计作为预测值,将基于UWB的三边定位算法获取的人员位置估计作为观测值,利用卡尔曼滤波器将预测值和观测值进行融合,降低定位误差。在煤矿主体实验基地搭建测试系统,模拟真实煤矿井下环境并进行对比实验。结果表明:(1)在x轴和y轴,融合惯导的卡尔曼滤波算法得出的位置信息和真实位置信息的重合度最高,说明融合惯导的卡尔曼滤波算法得出的位置信息最接近真实位置,平均误差为22.192 cm。(2)5G+UWB和惯导技术组合的井下人员定位系统的位置信息和真实位置信息的重合度最高,误差为[15 cm,20 cm],x轴最大平均误差为26 cm,y轴最大平均误差为24 cm,超过目前大多数井下人员定位系统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井下人员定位 5G UWB 惯导技术 卡尔曼滤波
下载PDF
基于2.4 GHz无线技术的RTK定位系统 被引量:1
16
作者 燕帅宇 陈晓宁 +1 位作者 孙明健 张盼盼 《安徽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67-72,共6页
利用2.4 GHz无线技术,设计RTK(real time kinematic)定位系统.在两种实验场景下,进行对比实验,比较RTK定位系统和传统PVT(position velocity time)定位系统的定位误差.实验结果表明:两种实验场景下,相对于传统PVT定位系统,该文设计的RT... 利用2.4 GHz无线技术,设计RTK(real time kinematic)定位系统.在两种实验场景下,进行对比实验,比较RTK定位系统和传统PVT(position velocity time)定位系统的定位误差.实验结果表明:两种实验场景下,相对于传统PVT定位系统,该文设计的RTK定位系统均有更小的定位误差.该文定位系统可应用于无人机、精准农业等领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TK 2.4 GHz无线技术 定位系统 PVT
下载PDF
基于PDR算法与伪平面技术的井下人员定位方法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李飞 潘红光 +3 位作者 魏绪强 陈海舰 郭齐 白俊明 《西安科技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587-596,共10页
为了降低行人航位推算(Pedestrian dead reckoning,PDR)算法在进行井下人员定位时产生的累积误差,提出了一种基于PDR算法与伪平面技术的井下人员定位方法。首先,采用惯性导航传感器获取井下人员的步态信息,通过线性步长估计模型和四元... 为了降低行人航位推算(Pedestrian dead reckoning,PDR)算法在进行井下人员定位时产生的累积误差,提出了一种基于PDR算法与伪平面技术的井下人员定位方法。首先,采用惯性导航传感器获取井下人员的步态信息,通过线性步长估计模型和四元数法实现步长估计和方向估计,利用PDR算法推算人员的位置;其次,使用井下人员活动区域以及预设的标记点构建伪平面,并将井下人员位置映射到伪平面坐标上,为降低PDR算法的累积误差做准备;最后,采用SVM进行井下人员活动检测,通过转弯活动判断其是否处于特殊标记点,将PDR解算的位置与伪平面内已知转弯位置标记点进行相关性分析,完成伪平面信息与工人位置的匹配,校准并更新PDR位置,降低累积误差。结果表明:井下工人在完成单个转弯活动过程中,传统PDR算法解算位置平均误差为0.98 m,而进行伪平面修正后平均误差降低到0.31 m;在完成区域性多活动过程中,采用伪平面技术修正后的PDR平均定位误差从1.08 m降低到0.38 m。因此,所提出的井下人员定位方法有效提高了PDR算法的定位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井下人员定位 惯性导航 PDR算法 伪平面技术 位置修正
下载PDF
ICG IDM情况介绍及卫星导航干扰检测定位技术发展分析
18
作者 靳睿敏 甄卫民 +5 位作者 韩超 陈丽 陈奇东 杨会贇 崔翔 谷明月 《全球定位系统》 CSCD 2024年第4期10-21,共12页
GNSS广泛地应用于各行各业,但是存在卫星导航信号落地功率低,极易受到各种有意和无意的电磁干扰影响,会对卫星导航应用造成严重的威胁.随着卫星导航的广泛应用,卫星导航信号受干扰问题引起了国际的广泛关注.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国际委员会(... GNSS广泛地应用于各行各业,但是存在卫星导航信号落地功率低,极易受到各种有意和无意的电磁干扰影响,会对卫星导航应用造成严重的威胁.随着卫星导航的广泛应用,卫星导航信号受干扰问题引起了国际的广泛关注.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国际委员会(International Committee on Global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s,ICG)为此成立了专门的卫星导航干扰检测与削弱(IDM)工作组,旨在开展各国在该领域的政策法规、相关技术及IDM系统建设的研讨与交流.本文介绍和分析了ICG IDM的重要进展及研究态势,并对干扰检测定位理论技术及国内外卫星导航干扰监测系统的研究进展进行了梳理,对深化卫星导航干扰监测的理论与技术研究及保障卫星导航安全具有重要的技术借鉴与研究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CG IDM GNSS干扰 检测 定位 技术发展
下载PDF
三点定位技术在心脏MRI四腔心成像中的应用价值
19
作者 陈丽虹 屈婷婷 +5 位作者 曹乐 李雅楠 樊钢练 刘冰 荐志洁 郭建新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91-496,共6页
目的评估三点定位技术在提升心脏磁共振(CMR)四腔心图像质量及扫描效率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连续收集2022年1月—2023年10月行CMR四腔心扫描患者215例,对照组(109例)采用传统定位技术,实验组(106例)采用三点定位技术。由2名影像医... 目的评估三点定位技术在提升心脏磁共振(CMR)四腔心图像质量及扫描效率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连续收集2022年1月—2023年10月行CMR四腔心扫描患者215例,对照组(109例)采用传统定位技术,实验组(106例)采用三点定位技术。由2名影像医师采用Likert 4分法评估2组患者四腔心图像的二尖瓣、三尖瓣及十字结构的显示质量。记录从定位像扫描结束到获取四腔心图像所需时间。构成比资料和计量资料分别采用卡方检验和双样本t检验进行分析,一致性分析则采用Kappa检验。结果2组患者性别、年龄、疾病构成和扫描技师工作年限无统计学差异。对照组和实验组患者二尖瓣、三尖瓣、十字结构的评分均值分别为3.44±0.64和3.63±0.49(P=0.023)、3.43±0.67和3.53±0.60(P=0.202)、3.71±0.49和3.83±0.35(P=0.047),实验组图像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其中二尖瓣和十字结构评分具有统计学差异。对照组、实验组患者获取四腔心图像所需时间分别为(11.67±3.49)min和(7.212±1.83)min,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相比于传统定位方法,三点定位技术所获四腔心图像可更好地显示二尖瓣、三尖瓣和十字结构,且缩短了成像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磁共振(CMR) 三点定位技术 四腔心 成像速度 图像质量
下载PDF
基于多波束/TDOA技术的双星干扰源定位
20
作者 葛明昊 赵来定 张更新 《光通信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99-105,共7页
单星多波束干扰源定位方法需要在3个以上的同频波束都能接收到干扰源信号的情况下才能实现定位。由于同频波束的数量有限以及干扰源位置的随机性,往往会出现能接收到干扰源信号的同频波束少于3个,或接收增益过低影响定位精度的情况。【... 单星多波束干扰源定位方法需要在3个以上的同频波束都能接收到干扰源信号的情况下才能实现定位。由于同频波束的数量有限以及干扰源位置的随机性,往往会出现能接收到干扰源信号的同频波束少于3个,或接收增益过低影响定位精度的情况。【目的】针对只有两个可用波束的定位问题以及进一步提高干扰源的定位精度,提出了通过邻星与主星建立基于多波束天线与到达时间差(TDOA)技术的双星联合定位模型。【方法】通过建立双星联合定位模型,并联立出定位方程组证明了该模型的可行性。同时,基于定位几何稀疏精度因子(GDOP)对定位模型的接收增益误差、波束指向误差、到达时间差误差以及位置预测误差4个方面进行了定位误差分析,并使用Matlab进行仿真对比。【结果】仿真实验表明,基于多波束天线与TDOA技术的双星联合定位方法的定位精度明显优于传统的单星多波束定位方法。【结论】基于多波束天线与TDOA技术的双星联合定位方法利用了TDOA对定位精度影响较小的优势,使其代替部分波束参与到卫星定位中,不仅减少了对定位波束数量的需求,而且减少了测量增益的误差与波束指向的误差,大大提高了定位的精度并提升了可靠性,较单星多波束定位更具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星定位技术 干扰源定位 多波束天线 到达时间差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