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1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美国装甲车辆主动防护的利器——小型低成本拦截装置SLID及其火控系统 被引量:1
1
作者 黄迎馨 《情报指挥控制系统与仿真技术》 2002年第2期11-14,27,共5页
本文介绍了罗克韦尔国际公司研制的小型低成本拦截装置———SLID及其火控系统。SLID系统包括一个威胁告警系统(TWS)、一个火控系统(FCS)、一个或多个4管发射器及一个以冲击动能摧毁威胁导弹或炮弹的命中即毁歼拦截器。该系统可保护装... 本文介绍了罗克韦尔国际公司研制的小型低成本拦截装置———SLID及其火控系统。SLID系统包括一个威胁告警系统(TWS)、一个火控系统(FCS)、一个或多个4管发射器及一个以冲击动能摧毁威胁导弹或炮弹的命中即毁歼拦截器。该系统可保护装甲战车和重要军事设施免受诸如反坦克导弹、榴弹、迫击炮弹和弹片等威胁;还可以用于保护重要军事设施免受反辐射导弹、巡航导弹和无人飞行器的威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防护 火控系统 小型低成本拦截装置 slid 美国 装甲车辆
下载PDF
Slip distribution inversion of seismic sub-fault dip iteration using gradient based optimizer algorithm
2
作者 Leyang Wang Han Li Ming Pang 《Geodesy and Geodynamics》 EI CSCD 2024年第2期114-121,共8页
This paper considers setting different dips for different sub-faults to fit the actual rupture situation based on the fault rupture of the 2013 Lushan M_(S)7.0 earthquake.Meanwhile,combined with the coseismic GNSS dat... This paper considers setting different dips for different sub-faults to fit the actual rupture situation based on the fault rupture of the 2013 Lushan M_(S)7.0 earthquake.Meanwhile,combined with the coseismic GNSS data of the Lushan earthquake,the source parameters and sliding distribution of the Lushan earthquake fault are inversed.Firstly,we use the gradient based optimizer(GBO)in nonlinear inversion to obtain the source parameters of this seismic fault.The inversion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strike of the fault is 206.52°,the dip is 44.10°,the length is 21.92 km,and the depth is 12.79 km.To refine the sliding distribution of the seismic fault,the seismic fault is divided into 3×3 sub-faults.Then,we fix the central sub-fault dip of 44.10°;the dip of other sub-faults is obtained by iteration.After that,the model is further divided into a fault layer model composed of 23×19 sub fault slices,and using the Matlab fitting function is used to fit the dip of the 23×19 sub faults.Finally,the Lushan seismic fault plane is established as a shovel structure with steep upper and gentle lower,steep south and gentle north.The slip distribution inversion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depth of the slip peak is 13 km,the corresponding maximum slip momentum is 0.67 m,the seismic moment is 1.10×10^(19)N·m and the corresponding moment magnitude is MW6.66.The results above are consistent with the research results of seismolog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radient basedoptimizer(GBO) Lushan earthquake Non-planefault model slid distribution
下载PDF
应用于三维集成的金铟键合技术研究
3
作者 栾华凯 侯芳 +2 位作者 孙超 吴焱 禹淼 《固体电子学研究与进展》 CAS 2024年第2期157-160,172,共5页
由于埋置芯片耐受温度的限制,圆片级低温键合技术是MEMS三维集成的关键工艺之一。金属In凭借自身熔点低而金属间化合物(Intermetallic compound, IMC)熔点高且性质稳定的特点,使得Au-In固液扩散键合法成为颇具前景的低温键合技术之一。... 由于埋置芯片耐受温度的限制,圆片级低温键合技术是MEMS三维集成的关键工艺之一。金属In凭借自身熔点低而金属间化合物(Intermetallic compound, IMC)熔点高且性质稳定的特点,使得Au-In固液扩散键合法成为颇具前景的低温键合技术之一。本文采用Au-In二元共晶化合物进行圆片级低温键合,在键合衬底上先后制备了0.4μm的SiO/SiN介质层、3.5μm的Au层和1.7μm的In层,然后分别研究了先预加热键合极板再贴合圆片和先贴合再加热两种键合方式。电性能测试、An/In组分分析和剪切试验结果表明:先贴合再加热的键合样品芯片形成了性质稳定的IMC组分,具有良好的电学互连特性稳定性,且剪切强度达到100 MPa。一定样本容量的实验结果证明隔绝键合前Au-In的相互扩散能够有效增强键合的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温键合 金铟共晶 固液扩散键合 剪切强度
下载PDF
Wafer-level SLID bonding for MEMS encapsulation 被引量:1
4
作者 H.Xu T.Suni +4 位作者 V.Vuorinen J.Li H.Heikkinen P.Monnoyer M.Paulasto-Krckel 《Advances in Manufacturing》 SCIE CAS 2013年第3期226-235,共10页
Hermetic packaging is often an essential requirement to enable proper functionality throughout the device's lifetime and ensure the optimal performance of a micro electronic mechanical system (MEMS) device. Solid-l... Hermetic packaging is often an essential requirement to enable proper functionality throughout the device's lifetime and ensure the optimal performance of a micro electronic mechanical system (MEMS) device. Solid-liquid interdiffusion (SLID) bonding is a novel and attractive way to encapsulate MEMS devices at a wafer level. SLID bonding utilizes a low-melting-point metal to reduce the bonding process temperature; and metallic seal rings take out less of the valuable surface area and have a lower gas permeability compared to polymer or glass- based sealing materials. In addition, ductile metals can adopt mechanical and thermo-mechanical stresses during their service lifetime, which improves their reliability. In this study, the principles of Au-Sn and Cu-Sn SLID bonding are presented, which are meant to be used for wafer-level hermetic sealing of MEMS resonators. Seal rings in 15.24 cm silicon wafers were bonded at a width of 60 gin, electroplated, and used with Au-Sn and Cu-Sn layer structures. The wafer bonding temperature varied between 300 ℃ and 350 ℃, and the bonding force was 3.5 kN under the ambient pressure, that is, it was less than 0.1 Pa. A shear test was used to compare the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the interconnections between both material systems, in addition, important factors pertaining to bond ring design are discussed according to their effects on the failure mechanisms.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design ofmetal structures can significantly affect the reliability of bond ring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EMS)bondingDefects Micro electronic mechanical systemSolid-liquid interdiffusion slid)Transient liquid-phase (TLP) bondingShear test Reliability
原文传递
滑移装置协同气液两相流抑制受限空间甲烷爆炸试验研究
5
作者 焦一飞 祝和春 +1 位作者 曾文慧 段玉龙 《消防科学与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3-28,共6页
为探究不同气体驱动水雾喷洒对滑移装置下甲烷爆炸特性的影响规律,在方形管10 cm×10 cm×100 cm中开展爆炸试验,借助高速摄像技术和压力采集技术,通过改变滑移装置弹簧线径、水雾驱动气体类别,剖析不同工况对爆炸火焰结构演变... 为探究不同气体驱动水雾喷洒对滑移装置下甲烷爆炸特性的影响规律,在方形管10 cm×10 cm×100 cm中开展爆炸试验,借助高速摄像技术和压力采集技术,通过改变滑移装置弹簧线径、水雾驱动气体类别,剖析不同工况对爆炸火焰结构演变行为和压力瞬态变化规律的影响。结果表明:N_(2)驱动细水雾与滑移装置对甲烷的协同抑爆灭火效果优于空气驱动水雾协同滑移装置作用,且预防细水雾抑爆失效情形下,N_(2)可起到冗余灭火作用和协同增效作用。对比空气驱动细水雾作用,N_(2)驱动细水雾可有效缩短火焰燃烧时间,延缓火焰锋面速度峰值出现,抑制火焰锋面形态演变,缩小压力振荡区间,衰减近一半超压峰值,将最大超压峰值有效控制在燃烧区内,减少未燃区二次爆炸的可能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烷爆炸 气体驱动 细水雾 滑移装置
下载PDF
岩体离层作用下全长黏结型锚杆受力分析
6
作者 丁潇 王睿 +1 位作者 屈永龙 张轩 《西安工业大学学报》 CAS 2023年第4期341-346,共6页
针对巷道锚固范围内出现离层,引发锚杆脱粘失效的问题,基于围岩变形中全长黏结型锚杆的荷载传递机理,分析离层作用对锚杆的影响,建立含有离层的系统锚杆受力分析模型,研究岩体离层下锚杆受力特性及失效机制。研究结果表明:离层会对锚杆... 针对巷道锚固范围内出现离层,引发锚杆脱粘失效的问题,基于围岩变形中全长黏结型锚杆的荷载传递机理,分析离层作用对锚杆的影响,建立含有离层的系统锚杆受力分析模型,研究岩体离层下锚杆受力特性及失效机制。研究结果表明:离层会对锚杆产生附加应力,系统锚杆在离层作用下锚固界面剪应力及杆体轴力迅速增大,且界面容易发生脱粘滑移;在离层位置处,界面剪应力发生跳跃,轴力最大值从中性点位置转为离层处;离层位置对锚杆的受力特性有一定影响,离层发生在中性点附近时,产生的不利影响最大。研究结果为易发生离层的巷道锚固支护设计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体离层 全长黏结型锚杆 中性点 剪切滑移 应力分布
下载PDF
低附着下分布式驱动车辆的路径跟踪与横向稳定性控制方法
7
作者 杨炜 谭亮 +2 位作者 杜亚峰 孙雪 张宇杰 《交通信息与安全》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61-70,共10页
由于车辆在低附着工况(如积雪、潮湿)下跟踪性与横向稳定性的耦合关系,这使得二者之间的控制难以同时满足跟踪精度及良好的稳定性需求,因此,研究了基于分布式独立驱动电动汽车平台的路径跟踪与横向稳定性联合控制模型。对于路径跟踪问题... 由于车辆在低附着工况(如积雪、潮湿)下跟踪性与横向稳定性的耦合关系,这使得二者之间的控制难以同时满足跟踪精度及良好的稳定性需求,因此,研究了基于分布式独立驱动电动汽车平台的路径跟踪与横向稳定性联合控制模型。对于路径跟踪问题,采用了横纵向解耦控制;对于横向跟踪控制问题,模型采用基于Frenet坐标系的模型预测控制(model predictive control,MPC)路径跟踪控制方法,并引入了转角补偿策略以提升路径跟踪的准确性;对于纵向车速控制问题,模型利用MPC求解期望加速度,并根据行驶平衡方程和保证路面附着最大利用率的条件下确定电机扭矩输出,实现对纵向车速的控制。对于横向稳定性控制问题,提出了基于稳定性增强系统(stability augmentation system,STA)的横摆力矩控制模型,在获得附加力矩后,以二次规划方法将其合理分配到各个车轮上,从而增强了车辆的横向稳定性。最后,通过CarSim/Simulink联合仿真平台,在双移线道路工况下进行了仿真验证。结果表明:在积雪路面,改进模型相比传统MPC在保证横向误差接近的条件下,最大的质心侧偏角降低了83.1%;在潮湿路面,改进模型相比传统MPC模型最大横向误差降低了52.2%,最大质心侧偏角降低了83.3%;相比于传统滑膜,本文模型在跟踪误差与质心侧偏角占优势的情况下,有效的抑制了震荡现象。通过联合控制,可以加强车辆在低附着路面的稳定性与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交通 无人驾驶 四驱车 横向稳定性 模型预测控制 滑模控制
下载PDF
基于神经网络的鲁棒自适应舵减摇控制 被引量:2
8
作者 朱云浩 刘志全 高迪驹 《中国舰船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86-93,103,共9页
[目的]针对存在系统未知非线性函数和外界随机扰动的欠驱动水面船舶舵减摇控制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多层循环神经网络的自适应非奇异快速终端滑模舵减摇控制器。[方法]首先,针对传统滑模控制中存在的奇异性和收敛性问题,引入非奇异快速终... [目的]针对存在系统未知非线性函数和外界随机扰动的欠驱动水面船舶舵减摇控制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多层循环神经网络的自适应非奇异快速终端滑模舵减摇控制器。[方法]首先,针对传统滑模控制中存在的奇异性和收敛性问题,引入非奇异快速终端滑模面,并在假设船舶模型已知的情况下设计滑模控制律;接着,对传统径向基神经网络进行改进,并利用改进后的神经网络去逼近系统未知非线性函数,以解决船舶航行时模型难以确立的问题,提高控制精度;然后,应用Lyapunov理论证明闭环系统的稳定性和有限时间收敛性,并推导出神经网络参数的自适应律;最后,对一艘多用途海军舰艇进行数值仿真分析。[结果]结果显示,当船舶处于航向保持工况时,所提出的控制器减摇率为50.41%,与非奇异快速终端滑模控制器相比提升了19.2%;当船舶处于变航向工况时,所提出的控制器减摇率为23.46%,与非奇异快速终端滑模控制器相比提升了12.59%。[结论]该方法可以为欠驱动船舶舵减摇控制设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欠驱动船舶 舵减摇 神经网络 非奇异快速终端滑模控制 有限时间收敛性
下载PDF
过驱动卫星姿态动态控制分配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谢方圆 张爱民 《航天控制》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53-59,共7页
针对受干扰、飞轮故障、安装偏差和饱和影响的过驱动卫星的姿态控制问题提出了一种控制器设计方法。首先建立了过驱动卫星的姿态方程,给出了飞轮安装偏差、故障和饱和的数学描述。随后设计了存在外界不确定干扰和飞轮安装偏差时的滑模... 针对受干扰、飞轮故障、安装偏差和饱和影响的过驱动卫星的姿态控制问题提出了一种控制器设计方法。首先建立了过驱动卫星的姿态方程,给出了飞轮安装偏差、故障和饱和的数学描述。随后设计了存在外界不确定干扰和飞轮安装偏差时的滑模控制律,再应用动态控制分配解决过驱动卫星飞轮故障问题,最后考虑飞轮存在饱和时,使用零空间法使飞轮力矩指令保持在可行区间之内。设计的控制方法避免了复杂的控制器设计过程,控制器更为简单,适应性更广,更容易理解且更易于工程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卫星姿态 滑模 动态控制分配 零空间法
下载PDF
非理想电网电压下MMC-UPQC的PBC-SMC控制策略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朱纯 龚波涛 +3 位作者 程启明 蒋谦 王晓锋 黄志豪 《电机与控制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192-202,共11页
针对非理想电网电压时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MMC)和统一电能质量控制器(UPQC)组合而成的MMC-UPQC,采用单一的PID控制、无源性控制(PBC)、滑模控制(SMC)的电能质量不够理想问题,提出了PBC与SMC组合的无源性滑模控制(PBC-SMC)策略来提高电... 针对非理想电网电压时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MMC)和统一电能质量控制器(UPQC)组合而成的MMC-UPQC,采用单一的PID控制、无源性控制(PBC)、滑模控制(SMC)的电能质量不够理想问题,提出了PBC与SMC组合的无源性滑模控制(PBC-SMC)策略来提高电能质量。首先,推导出电网电压不平衡时MMC-UPQC的总体数学模型,并对电压与电流进行正序与负序分离;然后,针对当前单一的控制方法的补偿效果存在的问题,提出了MMC-UPQC的PBC-SMC控制策略来提高电压电流电能质量;最后,通过MATLAB/Simulink仿真验证了所提控制策略的正确性和可行性,基于PBC-SMC控制的MMC-UPQC系统能够很好地补偿电压电流,提升电能质量,且相比于PID和PBC控制,还有抗扰性更强、精确度更高、响应更快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统一电能质量控制器 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 无源性控制 滑模控制 非理想电网电压
下载PDF
跨城市快速路顶推滑移钢箱梁施工关键技术 被引量:4
11
作者 杨振 高健根 +3 位作者 葛亚南 张晨爔 梁斌 李文杰 《兰州工业学院学报》 2023年第2期27-32,共6页
以洛阳市王城大道瀍涧立交主线第七联钢箱梁施工为依托,研究了拱形曲线、多节段钢箱梁跨城市快速路顶推滑移施工技术。从结构设备配置、工艺原理、施工工艺流程、特殊情况处理和施工过程监测等方面提出钢箱梁顶推滑移施工工艺。施工现... 以洛阳市王城大道瀍涧立交主线第七联钢箱梁施工为依托,研究了拱形曲线、多节段钢箱梁跨城市快速路顶推滑移施工技术。从结构设备配置、工艺原理、施工工艺流程、特殊情况处理和施工过程监测等方面提出钢箱梁顶推滑移施工工艺。施工现场设置不同千斤顶,实现了钢箱梁的顶推、纠偏、辅助过墩和落梁。研究结果表明:导梁与钢箱梁连接处两侧可焊接加强板,提高连接处刚度和强度;通过调整滑靴高度,解决了拱形曲线钢箱梁顶推问题;滑靴设有横向挡板、三向千斤顶及时纠偏,确保顶推过程中钢箱梁线型准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桥梁工程 钢箱梁 顶推滑移 施工技术 现场监测
下载PDF
城市立交桥钢箱梁顶推滑移整体受力及局部稳定性分析
12
作者 史宝宝 高健根 +3 位作者 张利坤 李振华 梁斌 李文杰 《河南城建学院学报》 CAS 2023年第2期9-15,共7页
针对城市立交桥钢箱梁顶推滑移施工问题,以洛阳市王城大道瀍涧立交主线钢箱梁工程为依托,采用有限元软件Midas-Civil建立钢箱梁顶推滑移模型,分析整体结构在各个施工工况下的应力与变形,基于弹性薄板理论,研究了纵向顶推力作用下钢箱梁... 针对城市立交桥钢箱梁顶推滑移施工问题,以洛阳市王城大道瀍涧立交主线钢箱梁工程为依托,采用有限元软件Midas-Civil建立钢箱梁顶推滑移模型,分析整体结构在各个施工工况下的应力与变形,基于弹性薄板理论,研究了纵向顶推力作用下钢箱梁局部稳定性。结果表明:在顶推滑移施工中,钢箱梁和导梁应力、变形均在规定范围内,导梁最大应力值为189.3 MPa,而钢箱梁应力值较小;未设置加劲肋的钢箱梁腹板在纵向顶推力作用下,易发生屈曲变形;当腹板设置加劲肋后其屈曲临界应力有效增大,腹板局部最大应力值下降32.98%,设置加劲肋对提高钢箱梁局部稳定性效果明显,设置横隔板能够有效控制钢箱梁顶板及底板变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箱梁 顶推滑移 数值模拟 整体受力 局部稳定
下载PDF
Carrier Landing Robust Control Based on Longitudinal Decoupling 被引量:1
13
作者 Wu Wenhai Wang Jie +2 位作者 Liu Jintao Zhang Yuanyuan An Gaofeng 《Transactions of Nanjing University of Aeronautics and Astronautics》 EI CSCD 2017年第6期609-616,共8页
We studied carrier landing robust control based on longitudinal decoupling.Firstly,due to the relative strong coupling between the tangential and the normal directions,the height and the velocity channels were decoupl... We studied carrier landing robust control based on longitudinal decoupling.Firstly,due to the relative strong coupling between the tangential and the normal directions,the height and the velocity channels were decoupled by using the exact linearization method,so that controllers for the two channels could be designed seperately.In the height control,recursive dynamic surface was used to accelerate the convergence of the height control and eliminate″the explosion of complexity″.The radial basis function(RBF)neural network was designed by using the minimum learning parameter method to compensate the uncertainty.A kind of surface with nonsingular fast terminal sliding mode and its reaching law were developed to ensure finite time convergence and to avoid singularity.The controller for the velocity was designed by using super-twisting second-order sliding mode control.The stability of the proposed system was validated by Lyapunov method.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Levant′s robust differential observer was improved and used for the observation of the required higher order differential of signals in the controller.The response of aircraft carrier landing under the complex disturbance is simulated and the results verified the approac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arrier landing recursive dynamic surface second-order sliding mode nonsingular fast terminal sliding mode
下载PDF
飞机防滑刹车系统的最佳滑移率式控制方法研究 被引量:27
14
作者 田广来 谢利理 +1 位作者 岳开宪 常顺宏 《航空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461-464,共4页
在分析滑移率控制式飞机防滑刹车系统的工作原理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最佳滑移率式的飞机防滑刹车系统的模糊控制方法。以某型飞机为例,将该方法在MATLAB环境下进行了数字仿真。结果说明:模糊控制方法能够达到较好的刹车控制效果,并具... 在分析滑移率控制式飞机防滑刹车系统的工作原理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最佳滑移率式的飞机防滑刹车系统的模糊控制方法。以某型飞机为例,将该方法在MATLAB环境下进行了数字仿真。结果说明:模糊控制方法能够达到较好的刹车控制效果,并具有较强的鲁棒性;采用基于滑移率式的模糊控制算法可以大大地提高飞机防滑刹车效率,特别是在跑道积雪情况下的刹车性能提高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飞机防滑刹车 滑移率 模糊控制 仿真
下载PDF
一种新的约束变速趋近律离散滑模控制方法 被引量:16
15
作者 刘希 孙秀霞 +1 位作者 董文瀚 杨朋松 《自动化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1552-1557,共6页
考虑惯性执行器输出速度有限的实际,引入趋近律变化速率的控制函数,设计了一种新的无抖振离散滑模变速趋近律算法.首次提出了通过设计趋近律变化速率来构造离散滑模趋近律的思想,使得控制器的物理意义更加明显,设计更加灵活和简单.对于... 考虑惯性执行器输出速度有限的实际,引入趋近律变化速率的控制函数,设计了一种新的无抖振离散滑模变速趋近律算法.首次提出了通过设计趋近律变化速率来构造离散滑模趋近律的思想,使得控制器的物理意义更加明显,设计更加灵活和简单.对于标称系统,该算法可以使切换函数在有限时间内快速无抖振地收敛至零;对于满足匹配条件的不确定系统,切换函数能够收敛至与不确定性及控制参数相关的某一数值,通过设置控制参数,可使这一数值任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趋近律 无抖振 离散 滑模控制 约束
下载PDF
函数型摩擦系数条件下轮轨滚动和滑动接触的热机耦合分析 被引量:15
16
作者 肖乾 张海 +1 位作者 王成国 王立乾 《中国铁道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60-65,共6页
以直径为860mm的LMA型踏面轮对和60kg.m-1钢轨为例,在考虑轮轨间热传导以及轮轨与环境间的热传导和热辐射基础上,采用非线性有限元分析软件ABAQUS提供的mixed Lagrangian-Eulerian方法建立轮轨接触的热机耦合有限元模型,并采用隐式和显... 以直径为860mm的LMA型踏面轮对和60kg.m-1钢轨为例,在考虑轮轨间热传导以及轮轨与环境间的热传导和热辐射基础上,采用非线性有限元分析软件ABAQUS提供的mixed Lagrangian-Eulerian方法建立轮轨接触的热机耦合有限元模型,并采用隐式和显式相结合的方法分析轮轨滚、滑动接触工况下的热机耦合问题。结果表明:轮轨滚动接触时,轮轨间的摩擦温升较小、不影响轮轨表面的材料性能,工程上可以忽略其温度对轮轨接触特性的影响;轮轨滑动接触时,轮轨间的摩擦温升足以改变轮轨表面的材料性能,进而影响摩擦系数,且不同摩擦系数对轮轨接触热机耦合特性影响也较大,因此采用与相对滑动速度、温度和载荷等因素相关的函数型摩擦系数可以准确分析轮轨滑动接触的热机耦合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轮轨关系 热机耦合 摩擦系数 滚动接触 滑动接触
下载PDF
轧机液压伺服位置系统多模型切换滑模变结构控制 被引量:17
17
作者 方一鸣 王志杰 +1 位作者 解云鹏 焦晓红 《电机与控制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91-96,103,共7页
针对轧机液压伺服系统随工况变化而引起的弹性负载刚度系数发生跳变的问题,建立了轧机液压伺服位置系统在不同工况下的非线性多模型集。通过选择系统共同的稳定滑模面,设计了各子模型对应的自适应滑模变结构控制器,并应用Lyapunov稳定... 针对轧机液压伺服系统随工况变化而引起的弹性负载刚度系数发生跳变的问题,建立了轧机液压伺服位置系统在不同工况下的非线性多模型集。通过选择系统共同的稳定滑模面,设计了各子模型对应的自适应滑模变结构控制器,并应用Lyapunov稳定性理论证明了整个系统可从任意初始状态趋向于系统的共同滑模面,进而保证了整个变结构切换控制系统的渐近稳定性。为有效削弱系统参数跳变的不良影响,采用模型最佳匹配性能指标作为各子模型切换控制的依据,实现了各子模型控制器之间的切换。仿真研究结果表明:所设计的多模型切换自适应滑模变结构控制器能够保证轧机液压伺服系统具有良好的动静态性能,对系统参数跳变具有良好的鲁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同滑模面 轧机液压伺服系统 多模型切换 滑模变结构控制
下载PDF
Etvs效应改正中航速、航向角计算方法研究 被引量:7
18
作者 于波 刘雁春 +3 位作者 暴景阳 翟国君 边刚 肖付民 《测绘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80-82,共3页
Etvs效应是影响海洋重力测量精度的主要误差之一,为了减小由定位误差所引起的Etvs效应改正误差,本文基于对常用的直接差分算法进行分析,提出了测线滑动拟合算法。理论研究和实例计算结果表明以测线滑动拟合算法求定航速、航向... Etvs效应是影响海洋重力测量精度的主要误差之一,为了减小由定位误差所引起的Etvs效应改正误差,本文基于对常用的直接差分算法进行分析,提出了测线滑动拟合算法。理论研究和实例计算结果表明以测线滑动拟合算法求定航速、航向角比通常采用的直接差分算法使Etvs效应改正精度明显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重力测量 Eotvos效应改正 测线滑动拟合
下载PDF
TiAl金属间化合物的超塑性研究 被引量:4
19
作者 张建民 李世琼 +1 位作者 邹敦叙 仲增墉 《钢铁研究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6期75-80,共6页
总结和评价了TiAl金属间化合物超塑性研究的进展情况。针对已取得的成果和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对TiAl合金超塑性的进一步研究提出了一些看法和作了展望。
关键词 金属间化合物 超塑性 晶界滑动 TIAL
下载PDF
抗滑桩间距的下限解 被引量:31
20
作者 王士川 陈立新 《工业建筑》 EI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0期32-36,共5页
在抗滑桩间距上限解的基础上,考虑了土拱效应与桩间土的摩擦力、粘着力等因素的影响,首次推导出抗滑桩桩间距的下限解计算式。其结果较符合工程实际,对实际工程抗滑桩的设计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关键词 抗滑桩 土拱效应 桩间距 预制桩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