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1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Electroosmotic flow of Eyring fluid in slit microchannel with slip boundary condition 被引量:1
1
作者 谭臻 齐海涛 蒋晓云 《Applied Mathematics and Mechanics(English Edition)》 SCIE EI 2014年第6期689-696,共8页
In consideration of the electroosmotic flow in a slit microchannel, the con-stitutive relationship of the Eyring fluid model is utilized. Navier's slip condition is used as the boundary condition. The governing equat... In consideration of the electroosmotic flow in a slit microchannel, the con-stitutive relationship of the Eyring fluid model is utilized. Navier's slip condition is used as the boundary condition. The governing equations are solved analytically, yielding the velocity distribution. The approximate expressions of the velocity distribution are also given and discussed. Furthermore, the effects of the dimensionless parameters, the electrokinetic parameter, and the slip length on the flow are studied numerically, and appropriate conclusions are draw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CROFLUIDICS electroosmotic flow electric double layer Eyring fluid model slip boundary
下载PDF
Solid Boundary as Energy Source and Sink in a Dry Granular Dense Flow: A Comparison between Two Turbulent Closure Models
2
作者 Chung Fang 《Engineering(科研)》 2014年第13期960-972,共13页
Solid boundary as energy source and sink of the turbulent kinetic energy of the grains, and its influence on the mean and turbulent features of a dry granular dense flow, are investigated by using the proposed zero- a... Solid boundary as energy source and sink of the turbulent kinetic energy of the grains, and its influence on the mean and turbulent features of a dry granular dense flow, are investigated by using the proposed zero- and first-order turbulent closure models. The first and second laws of thermodynamics are used to derive the equilibrium closure relations, with the dynamic responses postulated by a quasi-static theory for weak turbulent intensity. Two closure models are applied to analyses of a gravity-driven flow down an inclined moving plane. While the calculated mean porosity and velocity correspond to the experimental outcomes, the influence of the turbulent eddy evolution can be taken into account in the first-order model. Increasing velocity slip on the inclined plane tends to enhance the turbulent dissipation nearby, and the turbulent kinetic energy near the free surface. The turbulent dissipation demonstrates a similarity with that of Newtonian fluids in turbulent boundary layer flows. While two-fold roles of the solid boundary are apparent in the first-order model, its role as an energy sink is more obvious in the zero-order mode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RY GRANULAR DENSE flow Gravity flow TURBULENT CLOSURE model Velocity slip
下载PDF
润滑脂在钢管中流动的壁滑移研究 被引量:6
3
作者 徐桂云 张永忠 李浴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241-246,共6页
通过理论分析与实验研究 ,首次证实了管内流动的润滑脂在所实验的剪切速率范围内均有壁滑移现象 ;根据润滑脂的分子结构分析了壁滑移产生的机理 ;由实测数据 ,根据 Mooney方法按边界层理论得出了壁滑移速度的大小 ;分析了剪应力、管径... 通过理论分析与实验研究 ,首次证实了管内流动的润滑脂在所实验的剪切速率范围内均有壁滑移现象 ;根据润滑脂的分子结构分析了壁滑移产生的机理 ;由实测数据 ,根据 Mooney方法按边界层理论得出了壁滑移速度的大小 ;分析了剪应力、管径等对壁滑移的影响 ;在对Robinowitsch- Mooney方程进行改进的基础上 ,建立了扣除壁滑移后的流动模型和流变模型 ;讨论了壁滑移对管道流动的减阻效果和弹流润滑的作用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润滑脂 钢管 流动模型 流变模型 壁滑移现象 分子结构 剪应力 管径
下载PDF
三维离散颗粒单元模拟无黏性土的工程力学性质 被引量:59
4
作者 罗勇 龚晓南 连峰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292-297,共6页
基于三维离散单元颗粒流理论,引入了在极限剪力状态下颗粒间可以发生滑动的接触本构模型,建立颗粒体试样,并赋予颗粒相应的细观结构参数进行无黏结摩擦材料的三维应力应变数值模拟。通过大量的颗粒流数值试验,从细观力学角度对砂土的工... 基于三维离散单元颗粒流理论,引入了在极限剪力状态下颗粒间可以发生滑动的接触本构模型,建立颗粒体试样,并赋予颗粒相应的细观结构参数进行无黏结摩擦材料的三维应力应变数值模拟。通过大量的颗粒流数值试验,从细观力学角度对砂土的工程力学特性进行了初步的模拟研究。对砂土的室内常规三轴试验及其剪切带形成和发展进行了数值模拟,分别对比了不同围压下三维颗粒体试样与室内三轴的应力应变关系曲线,基本再现了试样的加载曲线。通过进一步分析颗粒细观结构参数变化对组成材料的宏观力学的影响及其剪切位移场的形成和发展规律,结果表明颗粒介质之间的摩擦系数、颗粒组成材料的孔隙率对材料的宏观力学行为有比较明显的影响。研究的意义在于理想的颗粒流数值模拟试验能够突破常规的室内土工试验能力及其局限性,对于砂土的细观结构的影响研究成为可能,并且揭示了微观的一些规律,对今后的岩土工程的颗粒模拟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颗粒流理论 滑动模型 砂土 细观参数
下载PDF
润滑脂在钢管中流动的壁滑移实验和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缪协兴 王钦方 +1 位作者 陈旭昌 徐桂云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1172-1176,共5页
根据Mooney方法按边界层理论建立了研究管道流动的两个基本公式:壁滑移速度是由管壁的粗糙度和材料决定,不随管径变化;扣除壁滑移后的真实流变模型与管径无关.研究了润滑脂粘弹性、触变性、壁滑移等因素对流变特性的影响,研制了适宜壁... 根据Mooney方法按边界层理论建立了研究管道流动的两个基本公式:壁滑移速度是由管壁的粗糙度和材料决定,不随管径变化;扣除壁滑移后的真实流变模型与管径无关.研究了润滑脂粘弹性、触变性、壁滑移等因素对流变特性的影响,研制了适宜壁滑移研究的高精度管流流变仪,制定了合理的实验步骤和测试方法,尽量消除其他因素的影响,分离壁滑移流动;在3种直径的钢管中进行流变试验,验证了两个基本公式,建立了适应任一管径流动阻力方程,计算各种管路的压降;证实了管径越小减阻效果越好,但管径小流动阻力大,应合理选择管径;减阻效果还与壁滑移速度成正比,提出了研究管壁与壁滑移速度关系的新课题.为在润滑脂集中润滑系统中研究管道输送特性提供了理论和实验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润滑脂 壁滑移 流变模型 流动阻力 减阻
下载PDF
用物理模拟实验研究走滑断裂和拉分盆地 被引量:17
6
作者 周永胜 李建国 王绳祖 《地质力学学报》 CSCD 2003年第1期1-13,共13页
本文按照下地壳和岩石圈地幔塑性流动控制上地壳构造变形的思想,采用脆延性双层模型,在考虑模型相似性的条件下,通过延性层流动驱动脆性层进行走滑断裂和拉分盆地模拟实验。实验结果表明,在左行走滑阶段发育两条"S"型左行右... 本文按照下地壳和岩石圈地幔塑性流动控制上地壳构造变形的思想,采用脆延性双层模型,在考虑模型相似性的条件下,通过延性层流动驱动脆性层进行走滑断裂和拉分盆地模拟实验。实验结果表明,在左行走滑阶段发育两条"S"型左行右阶断裂带;在右行走滑改造阶段,早期左行右阶断裂带被改造为"Z"型右行右阶断裂带。走滑断裂发育过程中共有三种类型的拉张伸展:(1)"S"型破裂逐渐伸展,形成多个菱形盆地;(2)几个相邻的斜列"S"型断裂在剪切作用下端部被错断连通,形成"地堑—地垒"构造;(3)在右行走滑阶段,沿右行右阶断裂拉张形成拉分盆地。先存的上隆拱张断裂限制了走滑断裂的位置和方向。脆性层强度对走滑断裂的形成和发展具有约束作用,脆性层结构对脆延性的层间耦合作用和走滑断裂特征具有显著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走滑断裂 拉分盆地 塑性流动 物理模拟 下地壳 岩石圈 地幔 层间藕合作用 脆性层 应力场
下载PDF
气体稀薄流域的流动模型研究 被引量:3
7
作者 孙伟 闫荣鑫 +1 位作者 韩琰 邵容平 《真空》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20-24,共5页
研究气体通过漏孔的泄漏过程,建立气体在稀薄领域里的统一流动模型,可以避免对流态判断的困难,方便工程应用。气体稀薄流域的统一模型适用于从粘滞流到分子流的全部流态的数学模型。从N-S方程出发,利用滑移边界条件以及修正黏度推出统... 研究气体通过漏孔的泄漏过程,建立气体在稀薄领域里的统一流动模型,可以避免对流态判断的困难,方便工程应用。气体稀薄流域的统一模型适用于从粘滞流到分子流的全部流态的数学模型。从N-S方程出发,利用滑移边界条件以及修正黏度推出统一流动模型,进而建立漏孔漏率与压力边界之间的关系式,引出稀薄气体流域下的经验公式,并通过试验可确定其待定系数。而且利用四极质谱法和压升法试验验证了模型的使用性及正确性,为今后的研究应用提供了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漏率 流动模型 滑移边界 修正黏度
下载PDF
皮球集流油气水三相流涡轮流量计测量模型研究 被引量:13
8
作者 金宁德 胡凌云 +1 位作者 郑华 张淑英 《测井技术》 CAS CSCD 2006年第2期105-108,共4页
基于皮球集流涡轮流量计与放射性密度-持水率计组合仪在油气水三相流流动环中的动态测量结果,建立了预测三相流总流量的涡轮流量计物理模型,该模型考虑了等效“气液”滑脱速度及流型影响。由于流型转变与两相流运动波传播特性密切相关,... 基于皮球集流涡轮流量计与放射性密度-持水率计组合仪在油气水三相流流动环中的动态测量结果,建立了预测三相流总流量的涡轮流量计物理模型,该模型考虑了等效“气液”滑脱速度及流型影响。由于流型转变与两相流运动波传播特性密切相关,还提出了基于“气液”两相流运动波传播速度特征的流型划分准则,并利用该准则在不同流型区域内提取了气相漂移速度及相分布系数2个重要的流动特性参数。最后,将研究所得的三相流流动特性与涡轮流量计物理模型相结合,给出了具有较高精度的三相流总流量预测结果,表明利用集流型涡轮流量计仍然可以有效地测量油气水三相流总流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相流测井 涡轮流量计 物理模型 滑脱效应 流型 两相流波
下载PDF
液化流滑变形模型及初步实验 被引量:4
9
作者 陈文化 《自然灾害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75-80,共6页
简要分析了地震液化流滑的灾害问题,初步研究了液化不同阶段引起流滑的机制,建立了流滑变形模型,进行了三轴实验和振动台系列实验研究,着重研究了引起液化流滑的微观机制,以及如何通过孔压变化来判定和识别流滑事件。研究发现,影响液化... 简要分析了地震液化流滑的灾害问题,初步研究了液化不同阶段引起流滑的机制,建立了流滑变形模型,进行了三轴实验和振动台系列实验研究,着重研究了引起液化流滑的微观机制,以及如何通过孔压变化来判定和识别流滑事件。研究发现,影响液化流滑的因素主要有土壤的种类、颗粒级配和土壤赋存条件、均匀程度以及边界条件等,研究结果有助于进一步加深对液化大变形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化 流滑变形 流滑模型 实验分析
下载PDF
水沙两相流ASM模型在浑水异重流计算中的应用及模型试验研究 被引量:8
10
作者 李永 李嘉 安瑞冬 《四川大学学报(工程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102-108,共7页
挟沙水流与清水相遇时,由于前者的密度比后者大,在条件合适的时候,挟沙水流就会潜入清水底部继续向前流动,形成浑水异重流,是泥沙运动的一种特殊形式,特别是在水库的泥沙设计及运行排沙方面需要进行深入的研究。基于水沙两相流理论,将... 挟沙水流与清水相遇时,由于前者的密度比后者大,在条件合适的时候,挟沙水流就会潜入清水底部继续向前流动,形成浑水异重流,是泥沙运动的一种特殊形式,特别是在水库的泥沙设计及运行排沙方面需要进行深入的研究。基于水沙两相流理论,将含沙浑水作为一相均匀流体处理,引入相间滑移速度的概念,建立混合相连续方程、动量方程、第二相的体积分数方程和相间相对速度方程的ASM(Algebraic Slip Mixture)两相流模型,并耦合求解水动力学计算的标准k-ε方程组。还介绍了针对异重流研究设计的多相流试验水槽及模型试验方法,对ASM模型计算的结果进行试验验证并分析模型适用条件。结果表明:该模型可以对异重流潜入,前锋形态及推进速度进行有效模拟;对Re数大于2000及含沙量高于1 kg/m3的异重流条件可以进行较精确的模拟。研究为深入了解水库、湖泊及河流入海口水沙异重流问题提供了新的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重流 水沙两相流 相间滑移 ASM模型 标准k-ε方程组
下载PDF
不同沟底摩阻力工况下泥石流动力学研究 被引量:3
11
作者 张立舟 王彦琦 +2 位作者 赵文俊 王锐 靳小海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113-118,共6页
本文以暴雨诱发的裕东路泥石流为例,通过泥石流动力学分析软件2d-DMM建立了摩擦模型、Voellmy模型两种沟槽底部摩阻模型,对该次泥石流的速度、运动距离等特性进行了分析和比较。通过对泥石流特定点的运动速度与观测速度的比较、模拟运... 本文以暴雨诱发的裕东路泥石流为例,通过泥石流动力学分析软件2d-DMM建立了摩擦模型、Voellmy模型两种沟槽底部摩阻模型,对该次泥石流的速度、运动距离等特性进行了分析和比较。通过对泥石流特定点的运动速度与观测速度的比较、模拟运动距离与观测运动距离的比较,得出香港典型泥石流动力学分析的相关摩阻模型,并提出泥石流支护防治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泥石流 滑体运动模型 底部摩阻模型 2d-DMM数值分析
下载PDF
垂直井两相流动生产测井解释滑动模型 被引量:5
12
作者 汪中浩 吴锡令 张淑芝 《石油物探》 EI CSCD 2003年第2期276-278,共3页
在两相流动模拟实验数据分析的基础上 ,提出油水两相和气液两相流动的滑脱速度的实验关系 ,进而确定垂直井两相流动生产测井解释的滑动模型。
关键词 垂直井 两相流动 生产测井解释 滑动模型 油水两相 气液两相 滑脱速度
下载PDF
超疏水微圆管内流动的数值模拟 被引量:5
13
作者 刘征 于志家 《辽宁化工》 CAS 2010年第9期897-900,共4页
在实验研究超疏水微通道流动特性的基础上,建立了超疏水微通道流动模型,并利用FLUENT软件选择了合适控制方程,进行了数值模拟。对滑移壁面与无滑移壁面速度分布进行了对比分析。模拟得到的滑移速度,无量纲压降与实验值吻合性较好,最大... 在实验研究超疏水微通道流动特性的基础上,建立了超疏水微通道流动模型,并利用FLUENT软件选择了合适控制方程,进行了数值模拟。对滑移壁面与无滑移壁面速度分布进行了对比分析。模拟得到的滑移速度,无量纲压降与实验值吻合性较好,最大相对误差分不超过15%、20%。分析了无量纲压降随着Re减小的原因是由于滑移效应的减弱,滑移长度的模拟值与实验值吻合较好,相对误差不超过20%,根据流场分析得出滑移长度可以反映滑移效应的大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疏水 微通道 流动模型 滑移效应
下载PDF
明渠挟沙水流的颗粒相平均速度及速度滑移 被引量:2
14
作者 傅旭东 王光谦 《泥沙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52-59,共8页
基于颗粒相动理学模型所确立的颗粒相基本方程和本构关系 ,导出了明渠挟沙水流中固液两相平均速度差的表达式 ,表明相间速度差与两相的垂向脉动强度、脉动切应力、水下重力、剪切升力、颗粒弛豫时间等有关 ,与两相沿流向脉动强度无关。... 基于颗粒相动理学模型所确立的颗粒相基本方程和本构关系 ,导出了明渠挟沙水流中固液两相平均速度差的表达式 ,表明相间速度差与两相的垂向脉动强度、脉动切应力、水下重力、剪切升力、颗粒弛豫时间等有关 ,与两相沿流向脉动强度无关。运用水流速度的窦国仁公式 ,计算了颗粒相速度的垂线分布 ,分析了相间速度差的垂线分布特性 ,结果与试验资料吻合很好。表明相间速度差呈现出水面小、水底大的分布形式 ;细小颗粒的速度差近似为零 ,粗重颗粒的速度差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挟沙水流 动理学模型 相间速度差 速度分布 脉动强度 脉动切应力 水下重力 剪切升力
下载PDF
基于滑速比模型的气液两相流截面含气率计算方法评价 被引量:6
15
作者 孙宏军 冯越 《电子测量与仪器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983-991,共9页
准确计算气液两相流截面含气率是正确预测两相流压降、合理制订生产方案的关键。滑速比模型在截面含气率的计算中应用最为广泛。为此,对基于滑速比模型的常用计算方法进行系统评价,收集了公开发表的295组截面含气率数据,建立了真实可靠... 准确计算气液两相流截面含气率是正确预测两相流压降、合理制订生产方案的关键。滑速比模型在截面含气率的计算中应用最为广泛。为此,对基于滑速比模型的常用计算方法进行系统评价,收集了公开发表的295组截面含气率数据,建立了真实可靠的实验数据集,提出了综合评价体系,引入了灰色关联分析法,对不同方法的计算精度、预测性能、灰色关联度和适用范围进行了全面分析。结果表明,对于垂直上升管气液两相流,在截面含气率全范围内,Smith方法最为推荐,其预测准确性最好,灰色关联度排序第一;各计算方法的最佳适用范围为0.7~1.0;在截面含气率为0.7~1.0,L-M方法的计算精度及预测性能最好。该成果为气液两相流截面含气率计算方法的选择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液两相流 截面含气率 滑速比模型 灰色关联法 方法评价
下载PDF
基于文丘里管的蒸汽干度预测方法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田洋阳 田雨 +1 位作者 杨磊 秦苑 《辽宁化工》 CAS 2013年第8期970-972,共3页
油田热采中所用蒸汽的干度无法直接测量,但它的精确测量直接关系油田产量和经济效益。本文在均相流模型的基础上,考虑滑速比对干度的影响,并利用文丘里管的两相流测量原理,建立蒸汽干度的预测模型。经实验验证,该模型可以预测流经文丘... 油田热采中所用蒸汽的干度无法直接测量,但它的精确测量直接关系油田产量和经济效益。本文在均相流模型的基础上,考虑滑速比对干度的影响,并利用文丘里管的两相流测量原理,建立蒸汽干度的预测模型。经实验验证,该模型可以预测流经文丘里管的蒸汽干度,误差在8%以内,满足工程上的精度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蒸汽干度 均相流模型 滑速比 文丘里管 预测
下载PDF
RH真空精炼系统气液两相循环流动的均相流模型 被引量:24
17
作者 李宝宽 霍慧芳 +1 位作者 栾叶君 齐凤升 《金属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60-66,共7页
提出一种修正的均相流模型,即在模型的含气率守恒方程中引入气相水平滑移速度,该速度只存在于喷嘴附近的区域,其物理作用是将气体导入流体中.计算实践表明,修正的均相流模型能够解决侧吹装置中的气液两相流动问题.同水模型的实验观察比... 提出一种修正的均相流模型,即在模型的含气率守恒方程中引入气相水平滑移速度,该速度只存在于喷嘴附近的区域,其物理作用是将气体导入流体中.计算实践表明,修正的均相流模型能够解决侧吹装置中的气液两相流动问题.同水模型的实验观察比较表明,该模型模拟的气相分布特征同水模型观察结果符合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H精炼系统 均相流模型 侧吹 气相水平滑移速度
下载PDF
微尺度流动模型研究 被引量:5
18
作者 黄大革 张根烜 《电子机械工程》 2007年第3期59-61,64,共4页
对微尺度气体流动及其适用模型进行综述,并以微通道内气体流动为例,采用基于宏观连续介质假定的无滑移、一阶滑移和修正二阶滑移模型,以及基于分子运动的DSMC方法分别进行数值研究,分析不同努森数下各流动模型的适用性。
关键词 微尺度流动 滑移模型 努森数 数值研究
下载PDF
有限雷诺数情况下微槽道可压缩流动滑移流模型稳定性的数值模拟
19
作者 冯晶 甘才俊 吴子牛 《计算物理》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537-541,共5页
 通过对微槽道一阶滑移流模型稳定性的理论研究,发现在不可压缩流和雷诺数趋于零的情况下,当Knudsen数Kn大于1 9时,会出现不稳定现象.这一理论结论在可压缩流和有限雷诺数情况下是否成立,尚不清楚.采用成熟的计算方法,用数值计算来研...  通过对微槽道一阶滑移流模型稳定性的理论研究,发现在不可压缩流和雷诺数趋于零的情况下,当Knudsen数Kn大于1 9时,会出现不稳定现象.这一理论结论在可压缩流和有限雷诺数情况下是否成立,尚不清楚.采用成熟的计算方法,用数值计算来研究可压缩流和有限雷诺数情况下一阶滑移流模型的稳定性,发现随着雷诺数的减小,不稳定的临界Knudsen数也不断减小,逐渐趋近于在不可压缩流和雷诺数趋于零的情况下得到的理论分析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诺数 稳定性 临界Knudsen数 滑移流模型 稳定性 流体力学 可压缩流
下载PDF
基于格子Boltzmann方法的微气体流动速度滑移边界条件的检验 被引量:8
20
作者 刘加利 张继业 张卫华 《真空科学与技术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647-653,共7页
为研究微气体流动的速度滑移边界条件,建立适用于滑移区和过渡区的微气体流动的格子Boltzmann模型,从气体动理学理论及Knudsen层效应出发推导了Knudsen数与无量纲松弛时间的关系,基于Succi的边界处理方法和广义二阶速度滑移边界条件推... 为研究微气体流动的速度滑移边界条件,建立适用于滑移区和过渡区的微气体流动的格子Boltzmann模型,从气体动理学理论及Knudsen层效应出发推导了Knudsen数与无量纲松弛时间的关系,基于Succi的边界处理方法和广义二阶速度滑移边界条件推导出壁面滑移速度和反弹比例系数的计算公式,并以微尺度Poiseuille流动为例,对七类速度滑移边界条件进行研究。计算结果表明,在各个速度滑移模型下,中心线上的无量纲速度的偏差小于边界上的无量纲滑移速度的偏差。Guo模型、Hisa模型、Zhang模型表现较好,其次是Hadjiconstantinou模型,而Cercignani模型、Schamberg模型、Deissler模型的表现较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气体流动 格子BOLTZMANN模型 Knudsen数 滑移速度 稀薄参数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