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3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Landslides & Debris Flows Formation from Gravelly Soil Surface Erosion and Particle Losses in Jiangjia Ravine 被引量:3
1
作者 HU Ming-jian PAN Hua-li +2 位作者 WEI Hou-zhen WANG Ren A Ying 《Journal of Mountain Science》 SCIE CSCD 2013年第6期987-995,共9页
Gravelly soils are made up of gravel, sand, silt and clay. They are widely used in engineering applications such as rock-fill dams with clay cores, which are the main researches at present. The strength and mechanical... Gravelly soils are made up of gravel, sand, silt and clay. They are widely used in engineering applications such as rock-fill dams with clay cores, which are the main researches at present. The strength and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the gravelly soils are affected by the content of coarse grain, fine particles, and their adhesive states. These Properties can be verified by laboratory unconsolidated undrained triaxial tests with grain size less than 5 mm and by large scale direct-shear tests with original grain content. Fine particles of the loose gravelly slopes are released under rainfalls, alternated the structures and mechanical properties, even affected the slope stability. There are a series of large scale direct-shear tests with different coarse grain contents to study the influence of fine particles releasing and migration, results showed the strength behavior of the gravelly soils were affected by the coarse grain content (5) and the inflection coarse grain contents. In order to study the erosion features of the gravelly soil slopes on rainfall conditions and the slopes stability alteration, we had carried out one sort of artificial rainfall local and model experiments, the runoff sediment contents were monitored during the experiments. Result showed that the shapes of the slopes surface transformed periodically, runoff sediment contents were divided into five phases according to the experiment phenomena, runoff sediment contents maintained downtrend during the rain time and the downtrend was obviouslyinterpreted by one descend belt no matter the rainfall intensity and the slope angels. Particle size analysis released the deposit on the slope surface lost almost all of the clay, most of the silt and sand after the experiments, this meant the fine particles releasing, migration and accumulation process on condition of rainfall resulted in the instability factor of the slopes even induced landslide or debris flow.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ravelly soils erosion process Particlelosses runoff sediment content JiangJia Ravine
下载PDF
递增式连续降雨条件下典型山区坡面径流产沙水动力学特征
2
作者 童晓霞 崔远来 +4 位作者 邵东国 李建明 张冠华 路良伟 刘纪根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88-97,共10页
山区复杂的下垫面条件导致了山区小流域水文响应过程的复杂性,山区坡面作为山区小流域水文响应的基本单元,研究其不同下垫面条件下径流产沙水动力特征具有重要意义。为明晰山区坡面不同下垫面条件下径流水沙水动力特征,该研究选用官山... 山区复杂的下垫面条件导致了山区小流域水文响应过程的复杂性,山区坡面作为山区小流域水文响应的基本单元,研究其不同下垫面条件下径流产沙水动力特征具有重要意义。为明晰山区坡面不同下垫面条件下径流水沙水动力特征,该研究选用官山河小流域作为研究对象,基于室内模拟递增式连续降雨试验方法,研究了坡度、土层厚度分布和土层底部透水性等山区坡面下垫面特性共同作用下的坡面径流产沙水动力学特征。结果表明:1)连续降雨条件下,雷诺数、水流剪切力和径流功率随着产流时间和雨强增加呈现增加趋势,Darcy-Weisbach阻力系数呈降低趋势。2)雨强增加使雷诺数均值和径流功率均值显著增加(P<0.05),设计雨强60、90、120 mm/h时的雷诺数均值、径流功率均值分别比30 mm/h的雷诺数均值、径流功率均值增加了130%、276%、366%和171%、328%、435%;坡度增加使水流剪切力均值和径流功率均值显著增加(P<0.05),坡度15°、25°的水流剪切力均值分别比坡度5°的增加了135%和187%,坡度15°、25°的径流功率均值分别比坡度5°的均值增加了224%和357%;土层厚度分布对阻力系数均值和土层底部透水的雷诺数均值、径流功率均值有显著影响(P<0.05),土层底部透水性仅对土层厚度分布为上薄下厚的雷诺数均值和水流剪切力均值有显著影响(P<0.05)。3)雨强是影响坡面产流产沙水动力特征的主导因素,对雷诺数的方差贡献率高达83.11%,水流剪切力主要受到雨强和坡度的影响,累计贡献率达67.64%,径流功率主要受到雨强和坡度的影响,累计贡献率达80.58%。在单一雨强条件下,坡度和土层厚度分布是影响水动力参数的主要因素,土层厚度分布和坡度的交互作用、土层底部透水性和土层厚度分布的交互作用对水动力参数也有一定影响。因此,在研究坡面产流产沙规律时,除考虑雨强和坡度外,还应兼顾考虑土层厚度分布和土层底部透水性及其交互作用的影响。该研究结果可为山区坡面复杂下垫面条件下的坡面产流产沙机理提供一定的理论支撑,并为改进山区小流域水文过程分布式模拟提供参数率定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雨 坡度 侵蚀 土层厚度分布 土层底部透水性 径流 产沙 水动力参数
下载PDF
裸露岩石对喀斯特坡地水土流失及水动力特征的影响 被引量:1
3
作者 何茂林 李瑞 +2 位作者 吴盼盼 熊玲 肖林绿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03-113,共11页
[目的]裸露岩石如何影响坡地产流产沙及水动力特征尚需进一步深入研究。[方法]通过室内模拟试验,设置不同岩石裸露率(0,10%,30%,50%,70%)的坡地,开展不同雨强(30,60,90 mm/h)条件下的人工模拟降雨试验,旨在探究雨强与裸露岩石对坡地产... [目的]裸露岩石如何影响坡地产流产沙及水动力特征尚需进一步深入研究。[方法]通过室内模拟试验,设置不同岩石裸露率(0,10%,30%,50%,70%)的坡地,开展不同雨强(30,60,90 mm/h)条件下的人工模拟降雨试验,旨在探究雨强与裸露岩石对坡地产流产沙及水动力特征的影响。[结果]坡地地表产流产沙随雨强增大呈增大趋势,而随岩石裸露率的增加呈减小趋势。在不同雨强条件下,0岩石裸露率坡地与10%岩石裸露率坡地的产流产沙差异多呈不显著(p>0.05),而与其他岩石裸露率坡地之间呈显著差异(p<0.05)。低岩石裸露率坡地(10%)与高岩石裸露率坡地(50%及以上)间产流产沙差异显著(p<0.05)。流速(V)、水深(h)、雷诺数(Re)、弗罗德数(Fr)、水流剪切力(τ)及水流功率(w)随雨强增大呈增大趋势,阻力系数(f)随雨强增大呈减小趋势。流速(V)、弗罗德数(Fr)随着岩石裸露率增加呈减小趋势,而水深(h)、阻力系数(f)随着岩石裸露率增加呈增大趋势,雷诺数(Re)、水流剪切力(τ)与水流功率(w)在不同雨强下变化规律有差异。水动力参数变化在不同坡地间具有一定差异性。产沙与水动力参数数量关系以指数函数拟合效果最好,流速(V)(R^(2)=0.819,p<0.05)、水流剪切力(τ)(R^(2)=0.858,p<0.05)及水流功率(w)(R^(2)=0.890,p<0.05)预测坡地产沙效果较好,其中水流功率(w)为最佳预测参数。[结论]研究结果进一步丰富了岩溶坡地土壤侵蚀理论,并可为建立适合于岩石裸露坡地的水蚀预测模型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裸露岩石 坡地 产流产沙 水动力特征 喀斯特 石漠化 土壤侵蚀
下载PDF
Organic carbon losses by eroded sediments from sloping vegetable fields in South China 被引量:1
4
作者 QIAN Jing ZHANG Li-ping +1 位作者 WANG Wen-yan LIU Qiao 《Journal of Mountain Science》 SCIE CSCD 2017年第3期539-548,共10页
Soil Organic Carbon (SOC) is the most important component of soil. Though small, it determines soil fertility and prevents soil losses. In this study, we examined relationships between the Particle-Size Distribution... Soil Organic Carbon (SOC) is the most important component of soil. Though small, it determines soil fertility and prevents soil losses. In this study, we examined relationships between the Particle-Size Distribution (PSD) of the eroded sediment and SOC loss, and evaluated the effects of plant coverage ratios (0%, 15%, 30%, 45%, 60% and 90%), slope lengths (2 m, 4 m), fertilizer treatments (unfertilized control (CK), compound N-P-K fertilizer (CF), and organic fertilizer (OF)) on SOC loss and the SOC enrichment ratio (ERsoc) in the eroded sediments.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ed that longer slope length and lower surface cover ratios produced larger surface runoff and the eroded sediments, resulting in larger SOC losses. The average SOC loss was greatest in the OF treatment and SOC loss was mainly associated with the eroded sediment. Surface runoff, which causes soil erosion, is a selective transportation process, hence there were more clay- sized particles (〈2 μm) and silt-sized particles (2-50μm) in the eroded sediments than in the original soils. SOC was enriched in the eroded sediments relative to in the original soil when ERsoc 〉 1. ERsoc was positively correlated with ERclay (〈2 pro) (R^2 = o.68) and ERie at (2-20 μm) (R2 = 0.63), and from all the size particle categories of the original soil or the eroded sediments, more than 95% of SOC was concentrated in small-sized partieles (〈50 μm). The distribution of SOC in different-sized particles of the original soil and the eroded sediment is primarily associated with clay-sized part-ides and fine silt-sized particles, thus we eonelude that as the eroded sediment partieles became finer, more SOC was absorbed, resulting in more severe SOC los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ertilizer treatment Particle-sizedistribution Vegetation cover ratio sediment yields slope length soil organic carbon Surface runoff
下载PDF
输电线路工程不同类型塔基边坡径流产沙特征
5
作者 王静怡 吴霜 +3 位作者 翟晓萌 程曦 吴智洋 李小朴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29-36,共8页
[目的]探究输电线路工程塔基边坡水土流失特征,为输电线路工程水土流失治理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黄土丘陵区输电线路工程为研究对象,通过野外调查及模拟降雨试验,分析输电线路工程各侵蚀单元水土流失特征及不同类型塔基边坡径流的产... [目的]探究输电线路工程塔基边坡水土流失特征,为输电线路工程水土流失治理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黄土丘陵区输电线路工程为研究对象,通过野外调查及模拟降雨试验,分析输电线路工程各侵蚀单元水土流失特征及不同类型塔基边坡径流的产沙特征。[结果](1)输电线路工程各侵蚀单元水土流失量占项目总水土流失量的大小依次为塔基区>施工便道>牵张场区>跨越施工场地。塔基区水土流失量占项目总水土流失量的60%以上;(2)与原地面相比,修建塔基边坡增加了地表产流,各类型塔基边坡径流率是原地面的1.8~8.7倍。与偏土质塔基边坡相比,偏石质塔基边坡径流率下降4%~35%,植草的塔基边坡减少20%~48%的径流率;(3)与原地面相比,修建塔基边坡下垫面的径流含沙量增大了0.5~345倍,偏土质塔基边坡增加最大。偏石质比偏土质塔基边坡减少39%~92%径流含沙量,植草可减少83%~98%的含沙量。[结论]输电线路工程建设过程中塔基区是水土流失最大的侵蚀单元,种植草被可以显著减少塔基边坡产沙量,塔基边坡修建后应及时进行植被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沙量 径流率 水土流失 塔基边坡 输电线路工程
下载PDF
蔗叶还田对红壤薄土坡耕地坡面侵蚀过程阻控机制研究
6
作者 肖俊波 黄旭升 +3 位作者 王星 莫春梦 裴承敏 王俊明 《广西水利水电》 2024年第4期7-12,21,共7页
基于广西红壤区保护性耕作的实际,在不同甘蔗叶覆盖方式下,对不同蔗叶长度和蔗叶量条件下坡耕地侵蚀过程与特征进行分析,研究不同蔗叶覆盖特征对坡耕地减流减沙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的蔗叶覆盖方式、蔗叶长度和蔗叶覆盖量对坡面减... 基于广西红壤区保护性耕作的实际,在不同甘蔗叶覆盖方式下,对不同蔗叶长度和蔗叶量条件下坡耕地侵蚀过程与特征进行分析,研究不同蔗叶覆盖特征对坡耕地减流减沙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的蔗叶覆盖方式、蔗叶长度和蔗叶覆盖量对坡面减流减沙效益的影响都达到了极显著的水平(P<0.05),对减流减沙效益贡献最大的因素是蔗叶覆盖量。蔗叶表土覆盖条件下减流效果较好,蔗叶混合覆盖条件下减沙效果较好。蔗叶表土覆盖条件下减流减沙比(R_(rs))大小随着蔗叶覆盖量的增加呈现先减小后增加的趋势,蔗叶表土覆盖条件下的减沙水代价明显大于蔗叶混合覆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蔗叶覆盖方式 蔗叶长度 蔗叶覆盖量 侵蚀过程 减流减沙比(R_(rs))
下载PDF
紫色土坡面细沟形态变化及其对产流产沙的影响 被引量:2
7
作者 苟俊菲 甘凤玲 刘春红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61-68,75,共9页
[目的]揭示紫色土坡面细沟形态特征及其对产流产沙的影响,阐明紫色土区影响细沟产流产沙的主控因素,进而为紫色土区水土流失治理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紫色土坡耕地为研究对象,设计3个流量(6,8,10 L/min)和5个坡长(1,2,3,4,5 m),利用... [目的]揭示紫色土坡面细沟形态特征及其对产流产沙的影响,阐明紫色土区影响细沟产流产沙的主控因素,进而为紫色土区水土流失治理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紫色土坡耕地为研究对象,设计3个流量(6,8,10 L/min)和5个坡长(1,2,3,4,5 m),利用放水冲刷试验定量分析细沟形态和产流产沙变化特征,探讨细沟形态变化对产流产沙特征的影响。[结果]随流量增加,沟宽和沟深均呈增大趋势,宽深比则呈减小趋势;随坡长增加,沟宽与宽深比呈先减小后增大的趋势,沟深变化规律则相反,且细沟形态在坡长3~4 m存在突变。流量与产流率、产沙率和细沟侵蚀速率呈正相关关系,坡长与产沙率呈正相关关系,而与产流率和细沟侵蚀速率呈负相关关系,其中产流率主要受流量的影响,而产沙率和细沟侵蚀速率受流量和坡长交互作用的影响较大。相关性分析表明,相比于产流(r=0.54,p<0.05),细沟形态与产沙关系更为密切(r>0.67,p<0.01)。通过多元逐步回归分析发现,沟宽是影响细沟侵蚀速率的关键因素(p<0.05),沟深是影响产沙率、累积产沙量的关键因素(p<0.01)。[结论]沟宽与沟深可用于预测紫色土坡面侵蚀程度,其中沟深是表征侵蚀产沙的最佳指标,未来细沟侵蚀防治措施重点应在控制沟深发育方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沟形态 产流率 产沙率 细沟侵蚀速率 流量 坡长 紫色土坡面
下载PDF
晋西黄土区径流含沙量随坡长变化的试验研究
8
作者 李阳 张建军 +3 位作者 于洋 胡亚伟 赵宇辉 马心怡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148-155,共8页
【目的】坡长是影响坡面径流形成及土壤侵蚀过程的重要因子。本研究以晋西黄土区坡面不同坡长处的含沙量为研究对象,旨在探明坡面径流含沙量随坡长的变化规律,阐明坡长因素对坡面侵蚀过程的影响。【方法】分别在5°和20°的坡... 【目的】坡长是影响坡面径流形成及土壤侵蚀过程的重要因子。本研究以晋西黄土区坡面不同坡长处的含沙量为研究对象,旨在探明坡面径流含沙量随坡长的变化规律,阐明坡长因素对坡面侵蚀过程的影响。【方法】分别在5°和20°的坡面采用7.5和10.0 L/(min·m)的单宽流量开展放水冲刷试验,测定0~5 m坡长内不同位置的径流含沙量和土壤剥蚀速率。【结果】(1)径流含沙量随坡长增加逐渐增大,且在较大坡度与流量条件下增加更快。此外,坡度和流量条件的增大会提高坡面径流含沙量。(2)土壤剥蚀速率随坡长增加先增加后减小,出现峰值的位置随着流量和坡度条件的增大向坡顶方向移动。土壤剥蚀速率随着坡度和流量条件的增加而增大。(3)S型曲线能很好地拟合各条件下径流含沙量与坡长的关系,决定系数R^(2)≥0.96。曲线模型中的3个参数能很好地反映坡面侵蚀特征,分别为最大含沙量随坡度与流量条件的增大而增大,侵蚀最快的位置随坡度与流量条件的增大而减小,含沙量变化速率随流量与坡度的增大而增大。(4)基于S型曲线过程理论与试验计算值,若以60 mm/h强度的降雨为防范对象,建议5°条件下的植被工程护坡措施与坡顶间距不应超过426 cm,20°条件下的植被工程护坡措施与坡顶间距不应超过313 cm;若以90 mm/h强度的降雨为防范对象,建议5°条件下的植被工程护坡措施与坡顶间距不应超过366 cm,20°条件下的植被工程护坡措施与坡顶间距不应超过283 cm。【结论】本研究基于坡面侵蚀理论过程与冲刷试验结果提出并模拟了泥沙含量随坡长呈现出缓慢增加-快速增加-缓慢增加至饱和的S型曲线增长过程,根据曲线的特征提出了晋西黄土区护坡措施的布设方式。这有助于深入理解坡面侵蚀机理,为晋西黄土区坡面侵蚀模型参数估算与水土保持措施布设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径流含沙量 土壤剥蚀速率 坡长 S型曲线 晋西黄土区
下载PDF
聚丙烯酰胺和石膏粉对黄土坡地产流产沙的影响 被引量:2
9
作者 李樊敏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116-119,139,共5页
为揭示聚丙烯酰胺(PAM)和石膏粉对黄土坡地产流产沙的影响,进行PAM施用量为0~6.0 g/m2、石膏粉施用量为0~150 g/m^(2)、坡面坡角为15°~25°、不同雨强共18种处理小区的野外模拟人工降雨试验,分析了各类小区降雨产流时间、径流... 为揭示聚丙烯酰胺(PAM)和石膏粉对黄土坡地产流产沙的影响,进行PAM施用量为0~6.0 g/m2、石膏粉施用量为0~150 g/m^(2)、坡面坡角为15°~25°、不同雨强共18种处理小区的野外模拟人工降雨试验,分析了各类小区降雨产流时间、径流系数、径流挟沙率随PAM和石膏粉施用量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1)施用PAM、石膏粉均可延缓降雨初始产流,且施用量越大延缓时间越长。2)施用PAM使径流系数增大,不同施用量的径流系数均在对照的1.4倍以上;施用石膏粉使径流系数减小,施用量为150 g/m^(2)时径流系数较对照减小幅度为22.2%;PAM、石膏粉分别对连续降雨的前2场、首场降雨产流的影响显著,对后续场次降雨产流的影响均明显衰减。3)施用PAM可有效增强坡地抗蚀性、减少产沙量,且施用量越大抗蚀、减沙作用越大,PAM施用量为6.0 g/m^(2)时径流挟沙率较对照降低81%;施用石膏粉后坡地抗蚀性减弱、产沙量增加,石膏粉施用量为150 g/m^(2)时径流挟沙率比对照提高125%;PAM、石膏粉分别对连续降雨的前2场、前3场降雨产沙有较显著的影响,对后续场次降雨产沙的影响均明显衰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丙烯酰胺 石膏粉 黄土坡地 径流系数 径流挟沙率 土壤抗蚀性
下载PDF
土壤结皮对乌拉山矿山废弃地客土坡面侵蚀特征的影响
10
作者 张馨予 张晓霞 +5 位作者 王冬 宋俊玲 崔轻舟 张泽宇 裴益乐 查同刚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24-30,共7页
土壤结皮对坡面水分入渗及侵蚀产沙具有重要影响,但其具体作用过程和机理尚存在一定争论。以乌拉山矿山废弃地客土坡面为研究对象,采用原位冲刷试验,研究不同坡长(2,4,6,8,10 m)和产流产沙过程中,土壤结皮对径流泥沙的影响。结果表明:(1... 土壤结皮对坡面水分入渗及侵蚀产沙具有重要影响,但其具体作用过程和机理尚存在一定争论。以乌拉山矿山废弃地客土坡面为研究对象,采用原位冲刷试验,研究不同坡长(2,4,6,8,10 m)和产流产沙过程中,土壤结皮对径流泥沙的影响。结果表明:(1)2 m土壤结皮坡面总径流和泥沙量显著增加,分别是对照坡面的2.17,1.56倍;4~10 m土壤结皮坡面总径流量和总泥沙量降低,其中总径流量为对照坡面的67.17%~78.45%,总泥沙量为对照坡面的54.53%~83.56%。(2)土壤结皮坡面与对照坡面产流速率随产流时间变化基本一致,呈现波动稳定或略微提高趋势;产沙速率在对照坡面随产流时间呈下降趋势,而在结皮土壤坡面呈现下降与稳定2种趋势。(3)累积径流量、累积泥沙量与产流时间关系均可用线性函数和幂函数表达。随产流时间变化,土壤结皮坡面对累积径流量的影响可分为全程提高、全程降低、先提高后降低3种类型,对累积泥沙量的影响可分为提高与降低2种类型。因此,土壤结皮对坡面产流产沙过程的抑制或促进作用与坡长和侵蚀发生过程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结皮 矿山废弃地 坡长 产流产沙
下载PDF
坡长对侵蚀产沙过程影响的模拟研究 被引量:58
11
作者 孔亚平 张科利 唐克丽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17-20,24,共5页
通过室内模拟降雨试验探讨了坡长对侵蚀产沙过程的影响规律。实验结果表明 ,坡长是影响径流、侵蚀产沙的重要因素 ,径流量与坡长呈线性关系 ,侵蚀量与坡长基本呈指数关系。累积径流量与累积侵蚀产沙量均与降雨历时呈明显的直线关系 ,其... 通过室内模拟降雨试验探讨了坡长对侵蚀产沙过程的影响规律。实验结果表明 ,坡长是影响径流、侵蚀产沙的重要因素 ,径流量与坡长呈线性关系 ,侵蚀量与坡长基本呈指数关系。累积径流量与累积侵蚀产沙量均与降雨历时呈明显的直线关系 ,其斜率随坡长的增加而增大。坡长对侵蚀形态的演化也有重要作用 ,在试验条件下 ,0 .72 mm/ min雨强下 2 .5 ,5 ,7.5 ,10 m坡长小区均未发生细沟侵蚀 ;雨强增至 1.14mm / min时 ,10 m小区发生了细沟侵蚀 ;雨强大于 1.14mm / min时 ,7.5 m以上的小区均有细沟侵蚀发生。细沟发育时 ,坡面径流、侵蚀产沙量猛增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坡长 侵蚀产沙过程 径流 土壤侵蚀 含沙量 模拟研究
下载PDF
草本植被覆盖对坡面降雨径流侵蚀影响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88
12
作者 朱冰冰 李占斌 +1 位作者 李鹏 游珍 《土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401-407,共7页
通过野外人工模拟降雨试验,研究了草本植被覆盖对坡面降雨径流侵蚀的影响,并从径流侵蚀功率和降雨侵蚀力两个方面对比分析了草本植被对坡面侵蚀动力的调控效果,结果表明草本植被覆盖深刻影响降雨侵蚀动力,并最终对坡面径流侵蚀量产生较... 通过野外人工模拟降雨试验,研究了草本植被覆盖对坡面降雨径流侵蚀的影响,并从径流侵蚀功率和降雨侵蚀力两个方面对比分析了草本植被对坡面侵蚀动力的调控效果,结果表明草本植被覆盖深刻影响降雨侵蚀动力,并最终对坡面径流侵蚀量产生较大的影响。植被覆盖度为0%~60%时,产流产沙量随植被覆盖度的增加迅速降低,植被覆盖度>80%时,覆盖度的增加不能引起产流、产沙量的大幅度下降,植被水沙调控作用趋于稳定,确定本研究的临界植被覆盖度为60%~80%;以径流深和洪峰流量模数表示的坡面径流侵蚀功率以及降雨侵蚀力等侵蚀动力指标均与侵蚀产沙量呈正相关关系,但径流侵蚀功率与产沙量具有更强的相关性,说明径流侵蚀功率能更好地模拟侵蚀动力;以径流侵蚀功率/侵蚀量表示植被覆盖度对侵蚀结果的影响,反映了临界植被覆盖度的存在,可以作为评价植被侵蚀动力调控效应的一个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本植被 坡面 降雨径流侵蚀 侵蚀功率 临界覆盖度
下载PDF
沟床草被对干热河谷冲沟产沙特性影响的野外模拟试验 被引量:13
13
作者 杨丹 熊东红 +3 位作者 张宝军 郭敏 郑学用 张素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5期124-132,共9页
金沙江干热河谷冲沟极为发育,水土流失强烈,严重威胁着该区的生态安全和社会经济发展。为探明植被影响径流过程、促进沟床稳定的机理,该研究采用野外放水冲刷试验,研究分析了沟床草被带长度对径流产输沙过程和特征的影响,旨在探明沟床... 金沙江干热河谷冲沟极为发育,水土流失强烈,严重威胁着该区的生态安全和社会经济发展。为探明植被影响径流过程、促进沟床稳定的机理,该研究采用野外放水冲刷试验,研究分析了沟床草被带长度对径流产输沙过程和特征的影响,旨在探明沟床草被影响下径流含沙量和输沙率时空变化规律。结果表明:1)增大草被带长度可有效降低冲沟径流泥沙含量,改变径流泥沙含量的时空分布特征。泥沙含量在时间上呈指数递减趋势,在冲沟径流运动方向上呈增大趋势。沟床草被带越长,泥沙含量在时间上波动性越弱,递减趋势越明显;随沟床草被带长度的增大,径流泥沙含量在沟床径流运动方向上的增大趋势有减缓现象;此外,当草被带长度增加到8 m以后,进一步增加草被带长度对减小径流泥沙含量效果不显著,而对照小区和4 m草被带小区泥沙含量均显著高于草被带长度≥8 m的小区,说明8 m草被带是降低径流泥沙含量的较好配置长度;2)沟床草被带对径流输沙率有减小作用。当草被带长度<8 m时,径流输沙率高于草被带>8 m的小区,且在时间上呈先增大后急剧减小而后趋于稳定的变化趋势。当草被带长度≥8 m时,径流输沙率在时间上表现出微弱的降低趋势。试验冲沟径流输沙率均值在空间上沿径流运动方向自冲沟上游至其下游表现出增大趋势,但草被带长度对输沙率在冲沟径流运动方向上的增大过程有较大影响。该研究为植被措施控制冲沟侵蚀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沙 径流 土壤 冲沟侵蚀 草被带长度 产沙量
下载PDF
黄土坡面径流侵蚀产沙动力过程模拟与研究 被引量:50
14
作者 李鹏 李占斌 郑良勇 《水科学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444-449,共6页
通过室内模拟冲刷试验系统研究了3°-30°坡度范围内坡面径流的侵蚀动力及产沙特征,分析了坡面径流能耗与径流侵蚀产沙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坡面径流平均流速随坡度和流量的增加而增大,流速与坡度和流量之间存在指数函数关... 通过室内模拟冲刷试验系统研究了3°-30°坡度范围内坡面径流的侵蚀动力及产沙特征,分析了坡面径流能耗与径流侵蚀产沙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坡面径流平均流速随坡度和流量的增加而增大,流速与坡度和流量之间存在指数函数关系,坡度对流速的影响大于流量。在3°-21°坡度范围内,坡面径流单宽能耗随坡度的增加而增加,当坡度超过21°时,径流能耗随坡度的增加而降低。坡度对侵蚀产沙的影响也有类似的现象,在3°-21°坡度范围内,坡面径流平均单宽输沙率随坡度的增加而增大,当坡度达到临界极值21°和24°后,坡面径流平均输沙率随坡度增加而减小;在整个试验坡度范围内,径流平均单宽输沙率随流量的增大而增大;流量对坡面径流平均单宽输沙率的影响大于坡度。坡面径流平均单宽输沙率和单宽径流能耗之间存在明显的线性关系,其临界单宽径流能耗随坡度的增加而增加,土壤可蚀性参数随坡度的变化在10.368~30.366的范围变化,试验的土壤可蚀性的平均值为14.6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径流冲刷 能耗 输沙率 黄土坡面 土壤侵蚀 产沙 水动力过程
下载PDF
工程堆积体陡坡坡面土壤侵蚀水动力学过程 被引量:70
15
作者 张乐涛 高照良 田红卫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4期94-102,共9页
工程堆积体产生的新增水土流失严重威胁工程建设区及其附近区域的生态安全。该文采用野外放水冲刷试验的方法,对神木—府谷高速公路沿线典型工程堆积体陡坡坡面土壤侵蚀水动力过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水流剪切力、水流功率及径流动... 工程堆积体产生的新增水土流失严重威胁工程建设区及其附近区域的生态安全。该文采用野外放水冲刷试验的方法,对神木—府谷高速公路沿线典型工程堆积体陡坡坡面土壤侵蚀水动力过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水流剪切力、水流功率及径流动能对薄层水流侵蚀土壤剥蚀率的影响皆可用线性方程描述,单位水流功率、过水断面单位能量的影响不显著;2)水流剪切力、水流功率、过水断面单位能量对细沟侵蚀土壤剥蚀率的影响皆可用线性方程描述,单位水流功率的影响可用幂函数方程描述,径流动能的影响可用对数线性方程描述;3)水流功率是与土壤剥蚀率关系最好的水动力学参数,是坡面侵蚀的动力根源;4)发生细沟侵蚀的临界水流功率为3 N/(m·s),细沟可蚀性参数为8×10-3s2/m2。该结果可为工程堆积体陡坡坡面土壤侵蚀模型的建立奠定基础,为生产建设项目区新增水土流失治理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 侵蚀 径流 工程堆积体 陡坡 水动力过程 水流功率
下载PDF
纳米碳对不同植被覆盖下黄土坡地降雨侵蚀的抑制效果 被引量:12
16
作者 周蓓蓓 陈晓鹏 +2 位作者 吕金榜 丁倩 王全九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16-124,共9页
纳米碳对黄土高原地区土壤水分运动具有显著影响。该文基于野外人工模拟降雨试验,研究了不同植被覆盖(空地、柠条、苜蓿、黄豆和玉米)条件下,在黄土坡面上中下位置条施不同质量分数纳米碳(0、0.1%、0.5%、0.7%和1.0%)对坡地产流产沙过... 纳米碳对黄土高原地区土壤水分运动具有显著影响。该文基于野外人工模拟降雨试验,研究了不同植被覆盖(空地、柠条、苜蓿、黄豆和玉米)条件下,在黄土坡面上中下位置条施不同质量分数纳米碳(0、0.1%、0.5%、0.7%和1.0%)对坡地产流产沙过程的影响。该文试验设计1.0 m×1.0 m降雨小区,前期在小区坡面种植植被以及埋入不同质量分数纳米碳,其中未做植被覆盖处理和未施加纳米碳的小区作为对照,共25个试验小区。采用针孔式人工模拟降雨器进行模拟降雨,雨强为60 mm/h,降雨历时40 min。降雨过程中定时收集径流及泥沙,用以研究在不同植被覆盖条件下纳米碳对黄土区坡地径流与泥沙的调控机理影响。研究结果显示,在土壤中施入纳米碳,对坡面初始产流时间的影响显著。随着施入纳米碳质量分数的增加,不同植被覆盖的初始产流时间总体随之增加,在4种植被覆盖中,苜蓿延缓产流时间效果最明显,较之空白对照最大增加了287.1%。纳米碳的施入,使各植被覆盖中坡面径流量明显降低,施入不同质量分数纳米碳,各植被覆盖中减流效果最显著的仍为苜蓿,径流量较之对照减少了66.47%,而空地、柠条、黄豆、玉米这4种处理减流幅度均在31.5%~33.6%之间。同时,纳米碳对于坡面径流减沙效果亦非常显著。施入纳米碳后,各植被减沙效果排序依次是:苜蓿>柠条>玉米>黄豆。通过纳米碳对产流产沙量的影响进行相关性分析,得出纳米碳对试验结果具有显著的影响;在水土流失调控效果评价值影响分析中,纳米碳对水土流失调控效果较合适的质量分数为0.5%。综上,在黄土区土壤中施加纳米碳并提高施入纳米碳的比例,对于该地区水土流失的治理具有积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 产流 产沙 纳米碳 植被覆盖 黄土坡地 降雨侵蚀
下载PDF
土壤侵蚀研究中的坡长因子评价问题 被引量:37
17
作者 孔亚平 张科利 曹龙熹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43-47,52,共6页
坡长是决定坡面能量沿程变化,影响坡面径流与水流产沙过程的重要地貌因素之一。进行土壤侵蚀预报,建立土壤侵蚀预报模型,离不开对坡长因子的评价。关于坡长的研究从定性描述到作为模型因子的定量考察已经进行的十分深入,但大多是经验性... 坡长是决定坡面能量沿程变化,影响坡面径流与水流产沙过程的重要地貌因素之一。进行土壤侵蚀预报,建立土壤侵蚀预报模型,离不开对坡长因子的评价。关于坡长的研究从定性描述到作为模型因子的定量考察已经进行的十分深入,但大多是经验性的,从物理意义上对坡长因子的研究还处于初步阶段,尤其我国在这方面的研究更为欠缺。在总结国内外前人工作的基础上,对土壤侵蚀在坡长方面的研究提出了一些问题和展望,指出在坡长因子评价方面应加强对侵蚀产沙过程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坡长 土壤侵蚀 水流产沙过程
下载PDF
黄土坡面土壤侵蚀过程试验研究 被引量:20
18
作者 田风霞 王占礼 +1 位作者 牛振华 王英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141-146,共6页
采用人工模拟降雨的方法对黄土坡面土壤侵蚀过程进行了试验研究,取得了如下结果:①坡面土壤侵蚀随降雨过程的变化可用幂函数相关方程进行描述,15 m in和35 m in是土壤侵蚀强度随降雨过程变化的转折点;②雨强对坡面土壤侵蚀的影响可用幂... 采用人工模拟降雨的方法对黄土坡面土壤侵蚀过程进行了试验研究,取得了如下结果:①坡面土壤侵蚀随降雨过程的变化可用幂函数相关方程进行描述,15 m in和35 m in是土壤侵蚀强度随降雨过程变化的转折点;②雨强对坡面土壤侵蚀的影响可用幂函数相关方程进行描述,随着坡度的增大,土壤侵蚀强度随雨强的增大而增加的趋势更明显;③坡度对土壤侵蚀的影响可用抛物线相关方程进行描述,土壤侵蚀强度变化的临界坡度在25°附近;④坡长对土壤侵蚀的影响大体可用幂函数相关方程进行描述,但坡长对土壤侵蚀强度的影响比较复杂,随雨强大小的变化而表现为不同的形式;⑤坡度、坡长及雨强对坡面土壤侵蚀的综合影响可用多元线性相关方程进行描述,雨强对土壤侵蚀强度的影响远大于坡长及坡度因子,且坡度与土壤侵蚀强度的关系较坡长为密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土 坡面 土壤侵蚀过程 坡度 坡长 雨强
下载PDF
两种工程堆积体边坡模拟径流侵蚀对比研究 被引量:22
19
作者 丁文斌 李叶鑫 +3 位作者 史东梅 蒋光毅 汪三树 蒋平 《土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558-569,共12页
基于对重庆市城镇建设中工程堆积体野外调查结果,选择广泛存在的紫色土和黄沙壤工程堆积体为研究对象,采用野外实地放水冲刷试验,对比分析了不同土石比及坡度的工程堆积体边坡径流侵蚀过程。结果表明:(1)工程堆积体土壤入渗率随冲刷过... 基于对重庆市城镇建设中工程堆积体野外调查结果,选择广泛存在的紫色土和黄沙壤工程堆积体为研究对象,采用野外实地放水冲刷试验,对比分析了不同土石比及坡度的工程堆积体边坡径流侵蚀过程。结果表明:(1)工程堆积体土壤入渗率随冲刷过程呈先快速减小、后逐渐稳定的变化趋势,且波动幅度大小随冲刷流量的不同出现差异,下垫面稳定入渗率均在0.4~1.7 mm min^(-1)之间。(2)不同下垫面堆积体产流率随冲刷时间均呈先增加后稳定的谷峰交织变化趋势且随放水流量增大而显著增强;在相同放水流量时,黄沙壤堆积体平均产流率最大可为紫色土堆积体的1.89倍。(3)不同下垫面堆积体径流含沙量随冲刷时间呈先增加后稳定的波动趋势;径流含沙量在不同流量条件下介于0.21~1278.49 g L^(-1);冲刷过程中坡面面蚀向沟蚀的转化对径流含沙量有显著影响,最大可增加13.73倍;堆积体坡面侵蚀过程存在突变期、活跃期和稳定期3个阶段,细沟发生的偶然性和随机性对产沙量波动贡献率最大。(4)工程堆积体在不同放水流量条件下侵蚀泥沙颗粒粒径分布差异性明显,紫色土堆积体最大侵蚀泥沙颗粒均大于黄沙壤堆积体。研究结果可为重庆市城镇建设工程堆积体新增水土流失量预测和植被生态恢复提供重要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流产沙 入渗 工程堆积体 边坡 径流侵蚀 岩土侵蚀
下载PDF
强降雨条件下砖红壤坡面产流产沙过程研究 被引量:15
20
作者 余长洪 李就好 +2 位作者 陈凯 姜俊红 黄志豪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7-10,54,共5页
利用人工模拟降雨试验,对强降雨条件下砖红壤坡面入渗、产流产沙过程进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强降雨条件下降雨强度对初始产流时间的影响大于坡度;砖红壤坡面入渗强度随时间的变化规律符合Horton模型,平均决定系数为0.958;砖红壤坡面产... 利用人工模拟降雨试验,对强降雨条件下砖红壤坡面入渗、产流产沙过程进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强降雨条件下降雨强度对初始产流时间的影响大于坡度;砖红壤坡面入渗强度随时间的变化规律符合Horton模型,平均决定系数为0.958;砖红壤坡面产流过程分为4个阶段:初始入渗阶段、初始产流阶段和稳定产流阶段、结束产流阶段,推导出产流过程方程;砖红壤坡面产沙过程分为5个阶段:无产沙阶段、产沙能力上升阶段和产沙能力下降阶段、稳定产沙阶段(75,100,125mm/h降雨强度)或波动阶段(150,175mm/h降雨强度)和停止产沙阶段,累计产沙量随时间的变化规律符合二次多项式模型,不同坡度不同降雨强度情况下各拟合方程决定系数在0.970以上。研究结果为建立砖红壤坡面产流产沙物理模型及水土资源管理提供了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降雨 砖红壤坡面 产流产沙过程 水蚀机理 模型模拟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