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海南残坡积砂矿采选工艺研究及环保对策
1
作者 王宁 韩志型 《西南科技大学学报》 CAS 2002年第4期55-58,共4页
针对海南钛锆砂矿的赋存特点 ,进行了采选工艺研究 ,提出采用船采船选工艺 ,并对采选活动造成的环境影响进行了分析 。
关键词 海南 钛锆砂矿 残坡积砂矿 采选工艺 环保对策 船采船选工艺 滨海沉积型矿床
下载PDF
珠江口盆地白云北坡韩江组层序格架及富砂沉积体研究 被引量:5
2
作者 吴伟 郑伟 +2 位作者 刘惟庆 代一丁 秦成岗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23-29,共7页
通过钻井、测井、地震资料分析,并利用层序地层学、地震沉积学等方法,对珠江口盆地白云北坡韩江组的层序地层格架、体系域和富砂沉积体进行研究。结果表明:SQhj1层序体系域可四分为低位体系域(LST)、海侵体系域(TST)、高位体系域(HST)... 通过钻井、测井、地震资料分析,并利用层序地层学、地震沉积学等方法,对珠江口盆地白云北坡韩江组的层序地层格架、体系域和富砂沉积体进行研究。结果表明:SQhj1层序体系域可四分为低位体系域(LST)、海侵体系域(TST)、高位体系域(HST)和下降体系域(FSST),SQhj2层序可划分出低位体系域、海侵体系域及高位体系域,其中低位体系域具有两期特征,可细分为LST1和LST2;SQhj1层序的FSST三角洲砂体和SQhj2层序的低位扇体是研究区重要的富砂沉积体,SQhj1层序FSST中的三角洲前缘近端坝、远端坝以及SQhj2层序LST1和LST2中的斜坡水道复合体、盆底扇以及低位楔三角洲前缘砂体等均为有利的富砂沉积体;SQhj1、SQhj2沉积层序发育演化受盆地古地貌、同沉积断裂及断裂坡折带、沉积物供以及海平面变化等因素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珠江口盆地 白云北坡 韩江组 沉积层序 富砂沉积体
下载PDF
尤因塔盆地P.R.泉始新统油砂成藏条件及成藏模式 被引量:2
3
作者 单玄龙 张俊锋 罗洪浩 《世界地质》 CAS CSCD 2011年第2期224-230,共7页
尤因塔盆地P.R.泉位于美国犹他州东北部,油砂资源丰富,油砂矿藏面积约650 km2,油砂储量约6.76×108t,储层为始新统绿河组湖泊三角洲相砂体。晚白垩世到古近纪拉拉米运动使盆地由海相转变为陆相盆地。古新世末—始新世,尤因塔湖在盆... 尤因塔盆地P.R.泉位于美国犹他州东北部,油砂资源丰富,油砂矿藏面积约650 km2,油砂储量约6.76×108t,储层为始新统绿河组湖泊三角洲相砂体。晚白垩世到古近纪拉拉米运动使盆地由海相转变为陆相盆地。古新世末—始新世,尤因塔湖在盆地内分布广泛,并沉积了两套巨厚的绿河组烃源岩。其中绿河组上部的中始新统烃源岩厚达150 m,有机质丰富,且仍处于低熟阶段,约30 Ma以来,产生了大量的低熟油。P.R.泉油砂矿藏为斜坡降解型成藏模式,发育5套广布的三角洲砂体,储层物性好。绿河组上部烃源岩生成的低熟油沿着深入烃源岩中的连续砂体经过长距离的运移,进入P.R.泉绿河组三角洲的砂岩储层中,经过生物降解和水洗作用最终形成油砂矿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尤因塔盆地 P.R.泉油砂矿藏 绿河组 低熟油 斜坡降解型
下载PDF
解决陕北库坝群泥沙淤积的根本途径
4
作者 祁菁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85-87,110,共4页
在对陕北黄土高原库坝群泥沙淤积治理模式研究的基础上,从该区地貌特征、水土流失成因出发,提出了解决库坝群泥沙淤积的途径。通过采用沟头、支毛沟、干沟及坡面的综合治理,实现相对就地拦截泥沙,从而达到控制库坝淤积的目的。
关键词 泥沙淤积 沟道 坡面 治理
下载PDF
解决陕北库坝群泥沙淤积的根本途径
5
作者 祁菁 《陕西林业科技》 2004年第4期49-52,共4页
本文在对陕北黄土高原库坝群泥沙淤积治理模式研究的基础上,从该区地貌特征、水土流失成因出发,提出解决库坝群泥沙淤积的途径。
关键词 陕北黄土高原 水土流失 治理模式 成因 泥沙淤积 地貌特征 根本途径 基础
下载PDF
曹妃甸A油田沙二段缓坡微古地貌对沉积砂体的控制作用 被引量:3
6
作者 刘洪洲 程奇 +2 位作者 宋洪亮 王欣然 孟智强 《石油地质与工程》 CAS 2021年第2期1-4,共4页
针对渤海曹妃甸A油田沙二段储层沉积横向变化快、储层分布预测难等问题,通过沉积相分析、古地貌恢复等手段,开展沙二段沉积相和砂体展布特征的研究,并对微古地貌对砂体的控制作用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曹妃甸A油田沙二段目的层为缓坡带... 针对渤海曹妃甸A油田沙二段储层沉积横向变化快、储层分布预测难等问题,通过沉积相分析、古地貌恢复等手段,开展沙二段沉积相和砂体展布特征的研究,并对微古地貌对砂体的控制作用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曹妃甸A油田沙二段目的层为缓坡带三角洲前缘沉积,发育水下分流河道、河口坝、分流间湾等沉积微相;沉积期缓坡古地貌的地势形态与物源匹配较好,近端前缘主要发育水下分流河道沉积,远端发育河口坝和远砂坝等沉积;近端微凸起对三角洲前缘扇体的沉积起分流作用,微凸起范围内发育分流间湾泥岩,周边低势区为沉积砂体的输导通道,是有利砂体的富集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渤海海域 缓坡沉积 微古地貌 沉积过程 砂体分配
下载PDF
琼东南盆地L27—1砂体特征及其形成机理的地质分析 被引量:4
7
作者 张炳 《中国海上油气(地质)》 1997年第4期281-288,共8页
本文首先通过追踪对比大量的地震反射资料,在T20-T40层序中确认了L27-1砂体的剖面特征和平面的总体形态,进而从沉积演化与陆坡形成的由表及里分析研究中,最终揭示出它的形成机理,并命名为L27-1水道浊积砂复合体,得出了比较满意... 本文首先通过追踪对比大量的地震反射资料,在T20-T40层序中确认了L27-1砂体的剖面特征和平面的总体形态,进而从沉积演化与陆坡形成的由表及里分析研究中,最终揭示出它的形成机理,并命名为L27-1水道浊积砂复合体,得出了比较满意的地质解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琼东南盆地 L27-1砂体 特征 形成机理 水道浊积砂复合体 陆坡 沉积 地质解释 含油气盆地
全文增补中
Principles of Trap Development and Characteristics of Hydrocarbon Accumulation in a Simple Slope Area of a Lacustrine Basin Margin:An Example from the Northern Section of the Western Slope of the Songliao Basin,China 被引量:2
8
作者 Hongyu Wang Tailiang Fan Xuesong Fan 《Journal of Earth Science》 SCIE CAS CSCD 2016年第6期1027-1037,共11页
The western slope of the Songliao Basin is a gently dipping monoclinal slope featured by stratum overlap, gradual change of stratum inclination and limited fault development, which formed during basin depression inter... The western slope of the Songliao Basin is a gently dipping monoclinal slope featured by stratum overlap, gradual change of stratum inclination and limited fault development, which formed during basin depression interrupted by a tectonic inversion stage. Structure, sedimentation and reser- voir characteristics show that the development of the slope and its sand bodies' depositional genesis de- termined the types, distribution and evolution of traps. Up-dip wedge-out traps in distributary channels, lenticular traps in distal sand bars and sand sheets in the delta front are the main lithologic trap types and usually have thin reservoir beds, small areas, and are distributed in clusters and belts. The episode of tectonic inversion led to the formation of structural traps and combination traps. The combination traps are characterized by large numbers of thin oil-bearing beds occurring along fold belts. Matching axial directions of distributary channel sand bodies in delta fronts with channel morphology during the period between deposition of sand bodies and sealing by an unconformity above is the key to the search for large scale traps in a simple slope are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ongliao Basin simple slope sand body deposition lenticular trap combination trap.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