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6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Effect of intracoronary administration of anisodamine on slow reflow phenomenon following primary 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 in patients with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被引量:37
1
作者 FU Xiang-hua FAN Wei-ze GU Xin-shun WEI Yong-yun JIANG Yun-fa WU Wei-li LI Shi-qiang HAO Guo-zhen WEI Qing-min XUE Ling 《Chinese Medical Journal》 SCIE CAS CSCD 2007年第14期1226-1231,共6页
Background Many basic and clinical studies have proved that anisodamine can produce significant effect on relieving microvascular spasm, improving and dredging the coronary microcirculation. It may be beneficial to th... Background Many basic and clinical studies have proved that anisodamine can produce significant effect on relieving microvascular spasm, improving and dredging the coronary microcirculation. It may be beneficial to the improvement of slow-reflow phenomenon (SRP) following 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 (PCI) for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AMI). So we investigated the effect of intracoronary administration of anisodamine on SRP of infarct related artery (IRA) following primary PCI in patients with ST segment elevated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STEAMI). Methods Twenty-one patients with SRP from a total of 148 STEAMI patients accepted primary PCI were enrolled into this study from September 2004 to December 2005. When SRP happened, nitroglycerin (200 μg) was "bolus" injected firstly into IRA to exclude the spasm of epicardial artery and identify SRP as well as a baseline and self-control agent following PCI. Ten minutes later, 1000 μg of anisodamine was injected into IRA with SRP at 200 μg/s, while the coronary angiography (CAG) was taken before and at 1st, 3rd and 10th minute after administration of nitroglycerin or anisodamine, respectively. The corrected TIMI frame count (cTFC), TIMI myocardial perfusion grade (TMPG) and the diameter of IRA were calculated and analyzed by Gibson's TIMI frame count method using quantitative computer angiography (QCA) system to evaluate the influence of anisodamine on coronary flow and vessel lumen. In the meantime the invasive hemodynamic parameters of intracoronary and systemic artery (systolic, diastolic and mean pressure) and electrocardiogram (ECG) were measured and monitored. The changes of ventricular performance parameters and the adverse reaction were evaluated and followed-up at 1 month post-PCI. Results No significant changes in cTFCs and TMPGs were found at 1st, 3rd and 10th minute after intracoronary administration of nitroglycerin as compared with the baseline control (P〉0.05). cTFCs were decreased by 58.3%, 56.2% and 54.6%, respectively (P〈0.001), and TMPGs were increased from 1.13±0.21 grade to 2.03±0.32, 2.65±0.45 and 2.51±0.57 grades (P〈0.05) at 1st, 3rd and 10th minute after intracoronary administration of anisodamine as compared with those after intracoronary administration of nitroglycerine, respectively. The average coronary blood flow of TIMI grade was improved from 1.76±0.43 to 2.71±0.46 (P〈0.05) while the diameter of middle segment in re-patented coronary artery was slightly increased from (3.20±0.40) mm to (3.40±0.50) mm at the 3rd minute after intracoronary administration of anisodamine (P〉0.05) as compared with those of nitroglycerine control. The systolic, diastolic and mean pressures of intracoronary artery after intracoronary administration of anisodamine increased from 115 to 123, 75 to 84, 88 to 95 mmHg (P〈0.05), respectively, along with the rise of heart rate from 68 to 84 beats per minute (P〈0.05). There were no significant changes in intervals of PR, QT and QRS (P〉0.05) and no any severe fast arrhythmia after intracoronary administration of anisodamine. The ventricular performance parameters were significantly improved and no major adverse cardiovascular events (MACE) were found during follow-up at 1 month post-PCI. Conclusions Intracoronary administration of 1000 μg anisodamine is effictive in reversing SRP following PCI in STEAMI patients, especially it is suitable for SRP patients with bradycardia or hypotens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yocardial infarction ANISODAMINE 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 slow reflow phenomenon
原文传递
基于冠状动脉造影术中即刻新型评分系统对STEMI患者急诊PCI术中慢血流/无复流的预测价值和短期预后研究
2
作者 吴红丽 呼日乐巴特 +2 位作者 孙洪涛 李志鹏 陈少青 《中国循证心血管医学杂志》 2024年第4期457-461,共5页
目的基于临床指标和造影术中即刻影像学指标构建新型评分系统评估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接受急诊PCI(PPCI)术中慢血流/无复流的风险。方法本研究连续入选325例接受PPCI的STEMI患者作为建模组;另外连续入选412例患者作为验证组,... 目的基于临床指标和造影术中即刻影像学指标构建新型评分系统评估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接受急诊PCI(PPCI)术中慢血流/无复流的风险。方法本研究连续入选325例接受PPCI的STEMI患者作为建模组;另外连续入选412例患者作为验证组,用于验证该评分系统对慢血流/无复流(SF/NRF)的预测价值,并评估住院期间该评分系统高风险组与低风险组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的相关性。结果本研究使用5个变量建立SF/NRF预测模型。SF/NRF的独立预测因素为Killip≥2级、症状发作到球囊扩张时间≥4 h、初始TIMI血流0级、造影血栓负荷分级≥4和IRA管径≥3.5 mm。依据OR值对SF/NRF的独立预测因素进行赋分,进而建立SF/NRF的独立预测因素预测模型,使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显示该模型评分≥7分对SF/NRF预测的敏感度为81.2%,特异度为72.3%(AUC=0.845,95%CI:0.788~0.902,P=0.012)。在验证队中使用该模型评分≥7分对SF/NRF预测的敏感度为78.2%,特异度为69.5%(AUC=0.752,95%CI:0.687~0.827,P=0.021)。在建模组、验证组和总人群中高危组(≥7分)住院期间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基于冠状动脉造(冠脉)影术中即刻新型评分系统对STEMI患者PPCI术中SF/NRF具有良好的预测价值,且高风险组患者住院期间MACE显著高于低风险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急诊PCI 慢血流/无复流 预测因素 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
下载PDF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PCI术前FDP水平对术中慢/无复流的预测价值
3
作者 杨帆 田富云 +2 位作者 孙君 杨丽 张莉 《分子诊断与治疗杂志》 2024年第1期19-22,共4页
目的研究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前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FDP)水平对术中慢/无复流的预测价值。方法选择2021年1月至2022年10月在郑州市第七人民医院接受急诊PCI的AMI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术中是否发生慢/无复流... 目的研究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前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FDP)水平对术中慢/无复流的预测价值。方法选择2021年1月至2022年10月在郑州市第七人民医院接受急诊PCI的AMI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术中是否发生慢/无复流分为慢/无复流组和对照组,术前检测生化指标、FDP、D-二聚体(D-D)、白介素-6(IL-6)、白介素-17(IL-17)。比较两组间各项指标的差异,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慢/无复流的影响因素,采用ROC曲线分析慢/无复流的预测指标。结果慢/无复流组与对照组的各项生化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慢/无复流组的术前FDP、D-D、IL-6、IL-17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468、6.070、16.668、8.182,P<0.05);慢/无复流组的术前FDP、D-D水平与IL-6、IL-17水平呈正相关(P<0.05);FDP、D-D、IL-6、IL-17均是发生慢/无复流的影响因素(P<0.05);FDP联合D-D对PCI术中慢/无复流具有良好的预测价值(P<0.05)。结论术前FDP升高与AMI患者急诊PCI术中发生慢/无复流相关,FDP联合D-D检测对慢/无复流具有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 慢/无复流 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 D-二聚体 预测
下载PDF
糖调节受损与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中慢血流或无复流的关系
4
作者 苗睿 张曼 +3 位作者 王学智 郝亚逢 林莉 权慧娟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24年第9期40-44,51,共6页
目的 探讨糖调节受损(IGR)与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中慢血流或无复流(SF/NRF)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收集本院2021年10月—2022年10月收治的80例有SF/NRF的STEMI患者及84例无SF/NRF的STEMI患者的临床资... 目的 探讨糖调节受损(IGR)与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中慢血流或无复流(SF/NRF)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收集本院2021年10月—2022年10月收治的80例有SF/NRF的STEMI患者及84例无SF/NRF的STEMI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空腹血糖、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心肌肌钙蛋白Ⅰ(cTnⅠ)、纤维蛋白原、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D-二聚体、尿酸、同型半胱氨酸、中性粒细胞绝对值与淋巴细胞绝对值比值(NLR)、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以及餐后2 h血糖水平。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影响STEMI患者PCI术中SF/NRF发生的影响因素;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水平对STEMI患者PCI术中SF/NRF的诊断价值。结果 与非SF/NRF组相比,SF/NRF组cTnⅠ、纤维蛋白原、HDL-C水平升高,收缩压(SBP)、舒张压(DBP)、NLR水平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非SF/NRF组相比,SF/NRF组支架直径、支架长度、胸痛至导管室时间更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F/NRF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水平高于非SF/NRF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水平是STEMI患者PCI术中SF/NRF发生的影响因素,且二者联合诊断STEMI患者PCI术中SF/NRF的曲线下面积(AUC)高于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水平单独诊断的AUC(Z=3.272、4.369,P均<0.001)。结论 IGR与STEMI患者PCI术中SF/NRF有关,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水平是STEMI患者SF/NRF发生的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调节受损 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慢血流或无复流 空腹血糖 餐后2小时血糖
下载PDF
组蛋白去乙酰化酶3用于急性心肌梗死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后慢血流或无复流风险评估
5
作者 穆怀彬 林琳 +3 位作者 李静 李燕 王海荣 卢峰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1-24,共4页
目的探讨术前组蛋白去乙酰化酶3(HDAC3)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慢血流/无复流风险的评估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6月至2022年6月在唐山市工人医院接受PCI的AMI患者280例,根据PCI术后心肌灌注分级(TIMI)血流... 目的探讨术前组蛋白去乙酰化酶3(HDAC3)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慢血流/无复流风险的评估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6月至2022年6月在唐山市工人医院接受PCI的AMI患者280例,根据PCI术后心肌灌注分级(TIMI)血流分级分为慢血流/无复流组(TIMI≤Ⅱ级)54例和正常血流组(TIMI>Ⅱ级)226例。比较2组人口学特征、基础疾病、入院时基线资料、术前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及术前实验室指标。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AMI患者PCI术后慢血流/无复流的影响因素,绘制ROC曲线分析相关指标对慢血流/无复流的预测价值。结果慢血流/无复流组吸烟史、Killip分级Ⅱ级比例、心率、再灌注时间、血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中性粒细胞计数/淋巴细胞比值(NLR)、D-二聚体及HDAC3水平高于正常血流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再灌注时间、NLR、HDAC3是AMI患者PCI术后慢血流/无复流的影响因素(P<0.05,P<0.01)。再灌注时间+NLR预测AMI患者PCI术后慢血流/无复流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798(95%CI:0.664~0.922,P=0.002),敏感性与特异性分别为0.87、0.73;再灌注时间+NLR联合血清HDAC3预测AMI患者PCI后慢血流/无复流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903(95%CI:0.790~0.922,P<0.01),敏感性与特异性分别为0.93、0.84。结论术前HDAC3水平是AMI患者PCI术后慢血流/无复流的影响因素,在再灌注时间和NLR的基础上检测术前血清HDAC3可为慢血流/无复流的评估提供额外的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死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组蛋白脱乙酰基酶类 血流速度 影响因素分析 慢血流
下载PDF
C-ACS风险评分对STEMI患者PCI术后无复流或慢血流的预测价值
6
作者 辛雅雅 马虹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24年第14期2312-2316,共5页
目的评估加拿大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Canada Acute Coronary Syndrome,C-ACS)风险评分对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segment 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STEMI)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术后... 目的评估加拿大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Canada Acute Coronary Syndrome,C-ACS)风险评分对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segment 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STEMI)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术后无复流或慢血流的预测价值。方法纳入2022年1月至2023年4月就诊于陕西省核工业二一五医院接受PCI的STEMI患者共计121例,其中男87例,女34例,平均年龄67.4岁。依照是否合并无复流/慢血流进行分组,对比两组患者临床资料。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寻找STEMI患者PCI术后无复流或慢血流的影响因素。使用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ROC)评估C-ACS风险评分对STEMI患者PCI术后无复流或慢血流的预测价值。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χ^(2)检验。结果无复流/慢血流组患者年龄、男性占比、吸烟率、血肌酐水平以及全球急性冠状动脉事件注册(Global Registry of Acute Coronary Events,GRACE)评分、C-ACS风险评分均明显高于正常血流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年龄增长、GRACE评分升高、C-ACS风险评分升高、男性、吸烟均为影响STEMI患者PCI术后无复流或慢血流的危险因素(均P<0.05)。C-ACS风险评分预测STEMI患者PCI术后无复流或慢血流的灵敏度为72.9%,特异度为75.3%,曲线下面积(AUC)为0.783;C-ACS风险评分联合GRACE评分预测STEMI患者PCI术后无复流或慢血流的灵敏度为70.8%,特异度为86.3%,AUC为0.844;C-ACS风险评分联合GRACE评分预测STEMI患者PCI术后无复流或慢血流的特异度和AUC高于单一指标。结论C-ACS风险评分对STEMI患者PCI术后无复流或慢血流具有较高的预测价值。C-ACS风险评分联合GRACE评分预测STEMI患者PCI术后无复流或慢血流具有更高的特异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拿大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风险评分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无复流或慢血流
下载PDF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中发生慢/无复流的危险因素分析和风险预测模型构建 被引量:8
7
作者 李其华 易秋艳 +1 位作者 徐广纳 韦红卫 《海南医学》 CAS 2023年第2期176-180,共5页
目的探讨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中发生慢/无复流的危险因素,建立风险预测模型,指导临床实践。方法纳入2015年1月至2018年10月柳州市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住院的585例STEMI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PC... 目的探讨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中发生慢/无复流的危险因素,建立风险预测模型,指导临床实践。方法纳入2015年1月至2018年10月柳州市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住院的585例STEMI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PCI中有无发生慢/无复流将患者分为慢/无复流组64例和正常复流组521例。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通过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发生慢/无复流的危险因素,建立风险预测模型,采用Hosmer-Lemeshow(H-L)拟合优度检验和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对该模型进行评估。结果两组患者的性别、吸烟史、高血压史、糖尿病史、血脂异常史、冠心病史、陈旧性心肌梗死(OMI)史、PCI史、入院收缩压、舒张压、梗死部位、Killip泵功能分级≥3级发生率、左主干病变、严重冠脉病变支数、肌钙蛋白I(cTnI)、血糖、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白细胞(WBC)计数、空腹血糖、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甘油三酯(TG)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患者的年龄、心率、再灌注时间、置入支架数、入院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在校正其他因素影响后,年龄(OR=1.026,95%CI:1.004~1.050)、心率(OR=1.023,95%CI:1.003~1.044)、再灌注时间(OR=1.061,95%CI:1.015~1.108)、置入支架数(OR=1.608,95%CI:1.112~2.327)是发生慢/无复流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基于危险因素建立的风险预测模型为:Logit P=-6.805+0.026×(年龄)+0.023×(心率)+0.059×(再灌注时间)+0.475×(置入支架数);H-L检验显示本模型拟合优度较高(P=0.234);风险预测模型预测发生慢/无复流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687(95%CI:0.619~0.754,P<0.01),最佳界点为-2.396,敏感度为0.828,特异度为0.507。结论年龄、心率、再灌注时间、置入支架数是STEMI患者直接PCI中发生慢/无复流的独立危险因素;基于危险因素建立的风险预测模型具有一定的预测效度和较高的敏感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 慢/无复流 危险因素 风险预测模型 构建
下载PDF
休克指数与修正休克指数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急诊PCI治疗中慢血流/无复流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1
8
作者 何伟民 潘伟 刘俊强 《岭南心血管病杂志》 CAS 2023年第2期130-135,共6页
目的探讨休克指数(shock index,SI)与修正休克指数(modified shock index,MSI)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 segment 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STEMI)患者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治疗中... 目的探讨休克指数(shock index,SI)与修正休克指数(modified shock index,MSI)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 segment 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STEMI)患者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治疗中出现慢血流/无复流现象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20年3月在佛山市南海区人民医院就诊并行直接PCI治疗的急性STEMI患者,根据PCI治疗影像学结果将患者分为正常组和慢血流/无复流组,分别计算SI及MSI,比较两组患者间的基线资料,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ROC)分析SI、MSI对急性STEMI患者急诊PCI治疗中慢血流/无复流发生的预测价值。结果共收集患者834例,发生慢血流/无复流139例(16.67%),ROC分析结果显示SI、MSI的最佳截断值分别为0.677、0.899,其预测慢血流/无复流发生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654(CI 95%:0.597~0.710,P<0.001)、0.650(CI 95%:0.596~0.706,P<0.001),敏感度为45.3%、43.2%,特异度为74.9%、77.0%,阳性预测值为26.7%、27.4%,阴性预测值为87.2%、87.0%。结论SI、MSI不适合作为慢血流/无复流发生的诊断标准,但可以考虑作为排除指标辅助判断不发生慢血流/无复流的可能,而且不同“罪犯血管”所致的STEMI均可使用该截断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死 休克指数 修正休克指数 慢血流/无复流
下载PDF
冠状动脉慢性完全闭塞病变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中慢血流/无复流的危险因素及其对远期管腔通畅率的影响 被引量:4
9
作者 马嘉琪 周游 +2 位作者 陈章炜 夏妍 钱菊英 《中国介入心脏病学杂志》 CSCD 2023年第2期104-110,共7页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慢性完全闭塞(CTO)病变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中发生慢血流/无复流的危险因素,同时明确其对远期靶血管管腔通畅率的影响。方法回顾性纳入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心内科于2015年3月至2020年2月成功实行PCI且术后至...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慢性完全闭塞(CTO)病变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中发生慢血流/无复流的危险因素,同时明确其对远期靶血管管腔通畅率的影响。方法回顾性纳入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心内科于2015年3月至2020年2月成功实行PCI且术后至少复查过1次冠状动脉造影的CTO病变患者共514例。根据术中靶血管校正心肌梗死溶栓治疗试验(TIMI)血流记帧法计数(CTFC)分为血流正常组和慢血流/无复流组,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病史、血液生化指标、超声心动图资料、PCI资料及复查冠状动脉造影结果,明确术中慢血流/无复流对远期管腔通畅率的影响,应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冠状动脉CTO-PCI即刻慢血流/无复流的危险因素。结果根据PCI术后CTFC将入组患者分为血流正常组(276例)和慢血流/无复流组(238例)。慢血流/无复流组患者与血流正常组比较,既往心肌梗死史及既往尝试开通失败比例更高(均P=0.007)、靶血管为右冠状动脉比例更高(P<0.001)、血清脂蛋白a>300 mg/L比例更高(P=0.001)。慢血流/无复流患者支架内再狭窄率(22.7%比14.5%,P=0.017)及管腔丢失率[(21.0±2.32)%比(14.0±1.92)%,P=0.007]更高。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既往心肌梗死病史(OR 1.58,95%CI 1.06~2.38,P=0.025)、既往尝试开通失败史(OR 1.05,95%CI 1.01~2.36,P=0.049)、血清脂蛋白a>300 mg/L(OR 1.77,95%CI 1.22~2.58,P=0.003)为CTO病变患者PCI术中发生慢血流/无复流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既往心肌梗死史、既往尝试开通失败史、脂蛋白a>300 mg/L为CTO病变患者PCI术中发生慢血流/无复流的独立危险因素,且发生慢血流/无复流的患者出现管腔丢失及支架内再狭窄比例明显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完全闭塞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慢血流/无复流
下载PDF
术前D-二聚体、凝血四项表达与急性心肌梗死介入治疗后慢/无复流的关系
10
作者 卢芳 杜伟鹏 +1 位作者 魏栋 胡音音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3年第21期3984-3988,共5页
目的观察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术前D-二聚体(D-D)、凝血四项表达水平,并探究其与患者术后并发慢/无复流现象中的关系。方法本研究为一项前瞻性研究,纳入2019年1月至2022年12月南阳市中心医院收治的270例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 目的观察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术前D-二聚体(D-D)、凝血四项表达水平,并探究其与患者术后并发慢/无复流现象中的关系。方法本研究为一项前瞻性研究,纳入2019年1月至2022年12月南阳市中心医院收治的270例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AMI患者为研究对象。术前检测患者血清D-D水平、凝血四项[凝血酶时间(TT)、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统计患者PCI治疗后慢/无复流情况并将患者分别纳入慢/无复流组、正常血流组。设计患者资料调查表,将可能的因素纳入,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AMI患者PCI治疗后发生慢/无复流的影响因素,接着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探究相关指标预测AMI患者PCI治疗后慢/无复流的应用价值。结果270例AMI行PCI患者中并发慢/无复流51例,占18.89%。慢/无复流组患者血清D-D、FIB水平均高于正常血流组,APTT短于正常血流组(P<0.05);两组TT、PT及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全球急性冠状动脉事件注册(GRACE)评分、支架长度、血清FIB、APTT水平、血清D-D与AMI患者PCI治疗中发生慢/无复流有关(P<0.05)。绘制ROC曲线,结果显示血清FIB水平、APTT、血清D-D水平预测AMI患者PCI术后发生慢/无复流的AUC值均≥0.7,均有一定的预测价值。结论血清FIB水平高、APTT短、血清D-D水平高与AMI患者PCI治疗后并发慢/无复流有关,早期联合检测上述三者水平有助于预测AMI患者PCI术后慢/无复流的发生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慢/无复流 凝血指标 预测价值
下载PDF
STEMI患者PCI术前血清NRG-1含量预测慢血流或无复流的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王坤 王磊 许林艳 《分子诊断与治疗杂志》 2023年第4期626-629,634,共5页
目的 研究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术前血清神经调节蛋白-1(NRG-1)含量对慢血流或无复流的预测价值。方法 选择2018年2月至2022年5月江苏扬州仪征人民医院接受急诊PCI治疗的STEMI患者,分为PCI后血流正... 目的 研究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术前血清神经调节蛋白-1(NRG-1)含量对慢血流或无复流的预测价值。方法 选择2018年2月至2022年5月江苏扬州仪征人民医院接受急诊PCI治疗的STEMI患者,分为PCI后血流正常的观察组(15例)和慢血流或无复流的对照组(70例)。比较两组间血清NRG-1、循环血内皮微粒(EMPs)、实验室指标及冠脉造影指标的差异,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PCI后慢血流或无复流的影响因素,采用ROC曲线分析血清NRG-1对PCI后慢血流或无复流的预测价值。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血清NRG-1含量、支架后扩张比例低于对照组,EMPs水平、支架总长度、C反应蛋白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χ^(2)值=5.439、4.352、5.174、2.534、4.127,P<0.05);STEMI患者血清NRG-1含量与EMPs水平具有负相关关系;支架后扩张、NRG-1、EMPs是STEMI患者PCI后发生慢血流或无复流的影响因素(P<0.05);血清NRG-1含量预测STEMI患者PCI后慢血流或无复流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884,最佳截断值为11.23 pg/mL灵敏度:91.43%,特异度:80.00%。结论 血清NRG-1含量降低与STEMI患者PCI后慢血流或无复流有关,血清NRG-1是预测PCI后慢血流或无复流的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慢血流 无复流 神经调节蛋白-1 预测
下载PDF
术前血浆sST2联合AIP对STEMI患者PCI术中发生慢血流/无复流的预测价值
12
作者 郑伟 雷锐 吴宇 《山东医药》 CAS 2023年第31期33-37,共5页
目的探讨术前血浆可溶性生长刺激表达基因2蛋白(sST2)联合血浆动脉粥样硬化指数(AIP)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中发生慢血流/无复流(SRF/NRF)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120例STEMI患者为STEMI组,根据... 目的探讨术前血浆可溶性生长刺激表达基因2蛋白(sST2)联合血浆动脉粥样硬化指数(AIP)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中发生慢血流/无复流(SRF/NRF)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120例STEMI患者为STEMI组,根据PCI术中是否发生SRF/NRF分为分为SRF/NRF组47例、非SRF/NRF组73例;同期另选取57名体检志愿者为对照组。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浆sST2,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血浆TG、HDL-C并计算AIP;收集STEMI患者病历资料;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STEMI患者PCI术中发生SRF/NRF的影响因素;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血浆sST2、AIP对STEMI患者PCI术中发生SRF/NRF的预测价值。结果STEMI组血浆sST2、AIP均高于对照组(P均<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增加、糖尿病和血浆sST2、AIP升高为STEMI患者PCI术中发生SRF/NRF的独立危险因素(P均<0.05)。ROC曲线分析显示,血浆sST2、AIP和二者联合预测STEMI患者PCI术中发生SRF/NRF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80、0.777、0.877,二者联合预测的曲线下面积大于单独预测(P均<0.05)。结论术前血浆sST2、AIP升高是STEMI患者PCI术中发生SRF/NRF的危险因素,二者联合对PCI术中发生SRF/NRF的预测价值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可溶性生长刺激表达基因2蛋白 动脉粥样硬化指数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慢血流 无复流
下载PDF
老年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PCI术后发生冠状动脉慢血流/无复流的影响因素 被引量:1
13
作者 梁国强 《中国民康医学》 2023年第6期7-9,31,共4页
目的:分析老年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术后发生冠状动脉慢血流/无复流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9年2月至2021年12月284例行PCI术的老年ACS患者进行横断面研究,根据术后冠状动脉TIMI分级分为正常血流组(n=186... 目的:分析老年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术后发生冠状动脉慢血流/无复流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9年2月至2021年12月284例行PCI术的老年ACS患者进行横断面研究,根据术后冠状动脉TIMI分级分为正常血流组(n=186)和慢血流/无复流组(n=98)。比较两组临床资料,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老年ACS患者PCI术后冠状动脉慢血流/无复流的影响因素。结果:慢血流/无复流组PSQI评分>7分占比、预扩张支架术占比、支架数目、支架长度、血清补体1q(C1q)水平、血清S100钙结合蛋白B(S100B)水平、血清红细胞膜总胆固醇(CEM)水平均高于正常血流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PSQI评分>7分、支架置入方式为预扩张支架术、支架数目≥2个、支架长度>18.20 mm、C1q水平>179.51μg/mL、S100B水平>94.46 pg/mL、CEM水平>111.51 mg/g均为老年ACS患者PCI术后发生冠状动脉慢血流/无复流的危险因素(OR>1,P<0.05)。结论:PSQI评分>7分、支架置入方式为预扩张支架术、支架数目≥2个、支架长度>18.20 mm、C1q水平>179.51μg/mL、S100B水平>94.46 pg/mL、CEM水平>111.51 mg/g均为老年ACS患者PCI术后发生冠状动脉慢血流/无复流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 冠状动脉慢血流/无复流 LOGISTIC分析 影响因素
下载PDF
冠脉内注射尼可地尔对急性心肌梗死PCI术中慢血流/无复流患者的效果 被引量:1
14
作者 颜青松 刘选姣 +3 位作者 吕春美 邹海林 彭子敬 贺文慨 《邵阳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3年第5期1-6,共6页
目的 探讨冠脉内注射尼可地尔治疗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AMI)行经皮冠脉介入术(pneumatosis cystoides intestinalis, PCI)中出现慢血流(coronary slow flow, CSF)/无复流(no reflow, NR)的有效性、预后及远期影... 目的 探讨冠脉内注射尼可地尔治疗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AMI)行经皮冠脉介入术(pneumatosis cystoides intestinalis, PCI)中出现慢血流(coronary slow flow, CSF)/无复流(no reflow, NR)的有效性、预后及远期影响。方法 选取2020年7月至2022年4月邵阳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收治诊断为AMI且符合入选标准的121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试验组(n=60)冠脉内注射尼可地尔2 mg+术后长期口服5 mg 3次/d,对照组(n=61)仅术中冠脉内注入1次硝普钠200μg。比较2组患者术后左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 LVEF)、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jor adverse cardiovascular events, MACE)、再入院与死亡情况等。结果 试验组术后30 d、3个月、6个月的LVEF值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术后30 d的MACE、术后6个月内再入院率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 尼可地尔可有效改善AMI患者急诊PCI术中PCI/NR现象,坚持术后长期口服对患者的远期预后有积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尼可地尔 急性心肌梗死 经皮冠脉介入术 慢血流/无复流
下载PDF
冠状动脉慢血流患者血清GDF-15和hs-CRP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1
15
作者 姚坤妹 夏中华 +3 位作者 黄兴杰 黄敏 刘琼 周汉力 《天津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418-421,共4页
目的 探讨冠状动脉慢血流(CSF)患者血清生长分化因子-15(GDF-15)和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的水平及临床意义。方法 将132例研究对象按照冠状动脉造影(CAG)结果分为CSF组66例和对照组66例,比较2组间血清GDF-15、hs-CRP水平差异;Spearman... 目的 探讨冠状动脉慢血流(CSF)患者血清生长分化因子-15(GDF-15)和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的水平及临床意义。方法 将132例研究对象按照冠状动脉造影(CAG)结果分为CSF组66例和对照组66例,比较2组间血清GDF-15、hs-CRP水平差异;Spearman法分析血清GDF-15和hs-CRP与冠脉血流平均TIMI血流帧数(mTFC)的相关性;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发生CSF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CSF组血清GDF-15[969.01(620.39,1 191.01)ng/L vs. 552.73(197.06,776.09)ng/L]、hs-CRP[5.36(2.57,6.77)mg/L vs. 0.96(0.49,3.47)mg/L]水平以及冠脉血流mTFC[27.38(23.17,33.20)帧vs. 16.52(14.13,19.12)帧]均升高(P<0.01);CSF组血清GDF-15、hsCRP水平与mTFC呈正相关(rs分别为0.417、0.336,均P<0.01);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GDF-15(OR=1.004,95%CI:1.002~1.006,P<0.001)、hs-CRP(OR=1.604,95%CI:1.264~2.035,P<0.001)水平升高是发生CSF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CSF患者血清中GDF-15和hs-CRP水平升高,与mTFC呈线性正相关,可反映CSF的严重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长分化因子15 C反应蛋白质 无复流现象 冠状动脉疾病 冠状动脉慢血流
下载PDF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经皮冠脉介入术后慢血流/无复流的影响因素分析
16
作者 刘定坤 齐彬 +1 位作者 文镜 谭玉文 《中国社区医师》 2023年第18期46-48,共3页
目的:分析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经皮冠脉介入术后慢血流/无复流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2年4月株洲市二医院收治的353例AMI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经皮冠脉介入术后血流情况分为慢血流/无复流组(n=85)及正常血流组(n=2... 目的:分析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经皮冠脉介入术后慢血流/无复流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2年4月株洲市二医院收治的353例AMI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经皮冠脉介入术后血流情况分为慢血流/无复流组(n=85)及正常血流组(n=268)。收集两组患者临床资料,通过单因素分析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法分析AMI患者经皮冠脉介入术后慢血流/无复流的影响因素。结果:多因素logistic分析结果显示,收缩压升高为AMI患者经皮冠脉介入术后慢血流/无复流的保护因素(OR=0.518,P<0.05);出现症状至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时间6~12 h、Killip分级≥Ⅱ级、血糖(GLU)水平升高、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升高、D-二聚体(D-D)水平升高为AMI患者经皮冠脉介入术后慢血流/无复流的危险因素(OR=2.428、2.221、1.972、1.855、2.090,P<0.05)。结论:收缩压水平、出现症状至PCI时间、Killip分级、GLU水平、Hcy水平、D-D水平为AMI患者经皮冠脉介入术后慢血流/无复流的影响因素,临床可对高危患者采取针对性干预措施,以改善其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 经皮冠脉介入术 慢血流 无复流
下载PDF
冠状动脉内注射血塞通对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介入术中缓再流现象的影响 被引量:13
17
作者 甘立军 张春卉 +2 位作者 张猛 程云涛 廖玉华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348-351,共4页
目的对照观察冠状动脉内注射血塞通(三七总皂甙)对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STEMI)介入术中缓再流现象的疗效、不良反应及对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39例接受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和支架术(PTCA/STENT)后发生缓再流现象的STEMI患者,... 目的对照观察冠状动脉内注射血塞通(三七总皂甙)对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STEMI)介入术中缓再流现象的疗效、不良反应及对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39例接受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和支架术(PTCA/STENT)后发生缓再流现象的STEMI患者,随机分为血塞通+替罗非班组(20例)和替罗非班组(19例)。血塞通+替罗非班组在发生缓再流现象的病变血管内注射替罗非班10 mL(0.5 mg)+血塞通400 mg,然后替罗非班10 mL/h持续静脉滴注36 h,0.9%氯化钠250 mL+血塞通400 mg,静脉滴注,每天1次,用药2天;替罗非班组在病变血管内注射替罗非班0.5 mg后,继续给予替罗非班10 mL/h持续静脉滴注36 h。注射1、5、10 min后重复冠状动脉造影,记录注药前后病变血管内心肌梗死溶栓试验(thrombolysisin myocardial infarction,TIMI)血流分级,并应用TIMI血流计帧法(TIMI frame count,TFC)定量测定血流速度;详细记录注药后2 h内ST段回落幅度,48 h内各种出血发生率,随访6个月,观察两组患者心血管事件发生率。结果注药前血塞通+替罗非班组和替罗非班组TIMI血流分级、TFC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塞通+替罗非班组在冠脉内注药后有11例(55%)患者获得TIMI 3级血流,注药后1、5、10 min时TFC分别为57.6±12.6、46.1±9.3、49.8±10.9,注药后2 h ST段回落幅度为(1.85±0.31)mm;替罗非班组注药后有8例(42%)患者获得TIMI 3级血流,注药后1、5、10 min时TFC分别为69.3±16.1,61.2±15.3,63.7±18.3,注药后2 h ST段回落幅度为(1.40±0.21)mm。两组冠状动脉内注药后血流均有明显改善(P<0.05),血塞通+替罗非班组血流改善较替罗非班组更为显著(P<0.05),2 h内ST段回落幅度两组比较,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住院期间两组均无患者死亡,随访6个月,两组心血管事件(心绞痛、心肌梗死、心衰、心因性死亡)发生率分别为33%(6/18)和44%(8/1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冠脉内注射血塞通+替罗非班较单用替罗非班能更有效地改善冠状动脉血流,并不明显增加出血并发症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缓再流 冠状动脉 血塞通 替罗非班
下载PDF
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对非ST段抬高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围术期心肌梗死及预后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19
18
作者 梁海峰 杨明 +4 位作者 刘瑜 韩凌 李晓红 辛筱茗 姚民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823-827,共5页
背景冠状动脉慢复流(CSRF)/无复流(no-RF)是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的重要并发症,而目前对其发病机制及临床预后研究较少。目的观察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对PCI术中CSRF/no-RF现象、围术期心肌梗死(PMI)及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 背景冠状动脉慢复流(CSRF)/无复流(no-RF)是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的重要并发症,而目前对其发病机制及临床预后研究较少。目的观察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对PCI术中CSRF/no-RF现象、围术期心肌梗死(PMI)及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5年5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复兴医院心内科及中国医学科学院附属阜外医院冠心病中心择期行PCI治疗的非ST段抬高急性冠脉综合征(NSTE-ACS)患者269例。根据血浆Hcy水平将所有患者分为Hcy正常组(<15μmol/L,n=172)和Hcy升高组(≥15μmol/L,n=97)。比较两组CSRF/no-RF、PMI发生率及PCI术后1年内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发生率、全因死亡率。结果两组性别、年龄、吸烟率、高血压发生率、糖尿病发生率和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及阿司匹林、氯吡格雷/替格瑞洛、β-受体阻滞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ARB)、他汀类药物使用率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冠状动脉病变情况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cy升高组CSRF/no-RF、PMI发生率均高于Hcy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单支病变MACE发生率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Hcy升高组双支病变、多支病变及总体MACE发生率高于Hcy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cy升高组总体全因死亡率高于Hcy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血浆Hcy水平对NSTE-ACS患者术中CSRF/no-RF、PMI和预后有较为重要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同型半胱氨酸 冠状动脉慢复流/无复流 心肌梗死 预后
下载PDF
急性心肌梗死病人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冠脉慢血流-无血流现象的预测因素 被引量:23
19
作者 李振勇 路雯 +6 位作者 冯春光 王海波 王临光 吴强 黄宜杰 宗雪峰 李旭东 《实用老年医学》 CAS 2018年第12期1173-1176,共4页
目的分析急性心肌梗死(AMI)病人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PCI)后发生慢血流-无血流现象的相关危险因素,并探讨其对慢-无复流现象的预测价值。方法 278例ST段抬高的AMI病人入院确诊后即行急诊PCI术,依据PCI造影结果按TIMI分级分为慢-无... 目的分析急性心肌梗死(AMI)病人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PCI)后发生慢血流-无血流现象的相关危险因素,并探讨其对慢-无复流现象的预测价值。方法 278例ST段抬高的AMI病人入院确诊后即行急诊PCI术,依据PCI造影结果按TIMI分级分为慢-无血流组和正常对照组。比较2组病人的一般情况、PCI术中情况、急诊及PCI术后1周的相关实验室检查结果,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慢-无血流的影响因素。结果所有病人中,40例(14. 4%) PCI后出现了慢-无血流现象,238例(85. 6%)血流正常。单因素分析显示,2组病人的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igh sensitivity C-reactive protein,hs-CRP)和肌钙蛋白(cardiac troponin I,c Tn-I)差异有统计意义(P<0. 01);病人心肌梗死面积、梗死相关动脉(IRA)术前血流TIMI分级、门球时间、梗死后心功能分级、心肌梗死前心绞痛(梗死前的缺血预适应)等方面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 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血清hs-CRP和c Tn-I水平、心肌梗死面积、门球时间、心功能分级、梗死前心绞痛及IRA术前血流TIMI分级与AMI病人急诊PCI术后慢-无血流现象的发生明显相关。结论血清hs-CRP和c Tn-I浓度、心肌梗死面积、门球时间、心功能分级、IRA术前血流TIMI分级、梗死前心绞痛是AMI病人急诊PCI术发生慢-无血流现象的预测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冠脉慢血流-无血流现象 预测因素
下载PDF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经皮冠脉介入术后无/慢复流发生与炎症 被引量:16
20
作者 丛洪良 杜纪兵 +6 位作者 齐学艳 张梅 王伟 陈树涛 周长钰 李广平 黄体钢 《中华高血压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485-488,共4页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行冠脉介入术(PCI)后无/慢复流现象发生与炎症的关系。方法前瞻性研究656例急性心肌梗死行PCI的患者,其中632例患者随访至一年,60例发生PCI术后无/慢复流现象为复流不良组;从其余的572例患者中,用Excel随机函...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行冠脉介入术(PCI)后无/慢复流现象发生与炎症的关系。方法前瞻性研究656例急性心肌梗死行PCI的患者,其中632例患者随访至一年,60例发生PCI术后无/慢复流现象为复流不良组;从其余的572例患者中,用Excel随机函数表随机抽取120例患者设为对照组,为避免统计学偏差。结果复流不良组炎症指标,如白细胞总数、中性粒细胞总数、高敏C反应蛋白,以及死亡率、心脏不良事件、糖尿病及胰岛素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或P<0.01);复流不良患者左室射血分数减低、左室舒张末期内径增大(P<0.01)。结论炎症反应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PCI术后无/慢复流现象的发生有关,并严重影响患者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 炎性反应 直接PCI 无/慢复流现象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