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aO-SiO_2-P_2O_5-H_2O体系中CBC材料的水化产物(一)水化产物组成 被引量:1
1
作者 冯秀平 杨南如 《南京化工大学学报》 1996年第3期22-27,共6页
利用XRD和SEMEDS等测试技术对CaOSiO2P2O5H2O系统中CBC材料的水化产物组成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随水化进行,OHAp、βC2S和βC3P的量均减少。水化365d时,体系中出现了一些不知... 利用XRD和SEMEDS等测试技术对CaOSiO2P2O5H2O系统中CBC材料的水化产物组成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随水化进行,OHAp、βC2S和βC3P的量均减少。水化365d时,体系中出现了一些不知归属的衍射线,三强线为:0.2092(100),0.8216(56),0.3091(41)。此外在水化产物中出现了两种不知名的水化磷酸盐:7CaO·3P2O5·xH2O和6CaO·P2O5·yH2O。前者是一种大片状的晶相,后者呈连续的大小不等的圆形小颗粒,难以断定是晶相还是凝胶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BC材料 水化产物 水泥 无机胶凝材料
下载PDF
CaO-SiO_2-P_2O_5-H_2O体系中CBC材料的水化产物(二)水化产物的相分析
2
作者 冯秀平 杨南如 《南京化工大学学报》 1997年第1期13-17,共5页
利用SEM-EDS和相分析技术对CaO-SiO2-P2O5-H2O系统中CBC材料的水化28d和365d试样的抛光表面进行了观察分析,发现水化初期的物相分布以Ca、Si、P矿相为基体,占总相的68.05%;水化后期该... 利用SEM-EDS和相分析技术对CaO-SiO2-P2O5-H2O系统中CBC材料的水化28d和365d试样的抛光表面进行了观察分析,发现水化初期的物相分布以Ca、Si、P矿相为基体,占总相的68.05%;水化后期该相的量减少,Ca、P相和Ca、Si相增多,并出现了纯Si相,表明随水化进行,SiO2和P2O5之间的相互固溶现象减少,最后详细分析了水化反应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化产物 相分析 水泥
下载PDF
成型方法对Ni-CaO双功能材料CO_(2)吸附与催化转化一体化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
3
作者 余钧 郭亚飞 +3 位作者 王国栋 黄浦 赵传文 王涛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30-138,共9页
CO_(2)捕集-转化一体化工艺是实现碳中和的关键负排放技术,而兼具吸附和催化活性的双功能材料(DFMs)构筑是关键。采用挤压法、挤压滚圆法和压片法构筑了柱状、球形和片状的Ni-CaO DFMs,探究了成型方法对Ni-CaO DFMs的结构和CO_(2)吸附-... CO_(2)捕集-转化一体化工艺是实现碳中和的关键负排放技术,而兼具吸附和催化活性的双功能材料(DFMs)构筑是关键。采用挤压法、挤压滚圆法和压片法构筑了柱状、球形和片状的Ni-CaO DFMs,探究了成型方法对Ni-CaO DFMs的结构和CO_(2)吸附-催化一体化性能的影响。研究发现,成型方法会破坏Ni-CaO DFMs的孔隙结构,对其CO_(2)体相扩散和吸附产生不利影响。在首次循环中,Ni-CaO粉体在650℃和体积分数为10%CO_(2)气氛下的吸附容量高达11.77 mmol CO_(2)/g,在体积分数为5%H2气氛下原位逆水煤气变换的CO产量达4.81 mmol CO/g;而成型Ni-CaO DFMs的CO_(2)吸附容量降至9.67~10.33 mmol CO_(2)/g,CO_(2)催化转化率得到明显提升。成型方法有利于提升Ni-CaO DFMs的CO_(2)吸附循环稳定性。在12次循环后,未成型Ni-CaO粉体的CO_(2)吸附容量循环衰减率达31.35%,而成型Ni-CaO DFMs的循环衰减率为9.36%~24.2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i-cao DFMs 成型方法 CO_(2)吸附-催化一体化 逆水煤气变换 催化技术
下载PDF
CaO-Y_(2)O_(3)复合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4
作者 李忠华 颜正国 +3 位作者 杨文刚 郑岐 于景坤 袁磊 《硅酸盐通报》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506-1512,共7页
分别以Y(NO_(3))_(3)·6H_(2)O、CaCO_(3)为钇源和钙源,以CO(NH_(2))2为燃料,采用低温自蔓延燃烧合成(LCS)法制备复合Y_(2)O_(3)包覆CaO粉体,合成粉体经煅烧、压制、干燥、烧结后制备出复合CaO-Y_(2)O_(3)材料,考察了钙钇摩尔比对... 分别以Y(NO_(3))_(3)·6H_(2)O、CaCO_(3)为钇源和钙源,以CO(NH_(2))2为燃料,采用低温自蔓延燃烧合成(LCS)法制备复合Y_(2)O_(3)包覆CaO粉体,合成粉体经煅烧、压制、干燥、烧结后制备出复合CaO-Y_(2)O_(3)材料,考察了钙钇摩尔比对复合材料结构及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所制备的复合粉体具有良好的包覆性。钙钇摩尔比为2∶1时材料物理性能最佳,其相对密度达到96.56%,显气孔率为1.32%,常温耐压强度为270.0 MPa,热震循环5次后试样残余强度保持率为88.39%,大气环境下21 d后的水化增重率为0.7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ao Y_(2)O_(3) 耐火材料 LCS法 抗水化 致密度
下载PDF
固体吸附剂捕集CO_(2)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3
5
作者 江涛 魏小娟 +1 位作者 王胜平 马新宾 《洁净煤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42-57,共16页
化石燃料的大规模使用造成了CO_(2)排放量逐年递增,其作为温室气体的主要成分加速了全球变暖及气候变化。CO_(2)的捕集、利用与存储(Carbon Capture,Utilization and Storage,简称CCUS)技术作为降低碳排放的有效方法,受到广泛关注。在... 化石燃料的大规模使用造成了CO_(2)排放量逐年递增,其作为温室气体的主要成分加速了全球变暖及气候变化。CO_(2)的捕集、利用与存储(Carbon Capture,Utilization and Storage,简称CCUS)技术作为降低碳排放的有效方法,受到广泛关注。在诸多减少CO_(2)排放量的方法中,吸附法分离脱除CO_(2)具备良好的应用前景。固体吸附材料具有操作温度广、不易腐蚀设备、循环使用过程中产生的废物较少且易于处理等优点,被认为是理想的CO_(2)捕集材料。综述了3种类型的CO_(2)固体吸附剂的研究进展,包括低温、中温和高温固体吸附剂,指出了其优点和局限性及强化CO_(2)吸附性能与循环稳定性的措施。通常来说高压对低温固体吸附剂更加有利,但此条件下其选择性较差,且气流中存在的水分会水解某些吸附剂中的配位键,并与CO_(2)产生竞争吸附,导致CO_(2)吸附性能下降。因此低温吸附剂的吸附能力、吸附选择性和水热稳定性是研究重点。中温固体吸附剂中,类水滑石材料面临的挑战在于其独特的氢键堆积结构限制了其吸附容量进一步提高,而MgO吸附剂由于缺少基础活性位点以及固有的高晶格焓同样导致其吸附性能与吸附动力学较差。故中温吸附剂需要优先解决其低吸附能力和低循环稳定性的问题。高温固体吸附剂中,Li_(4)SiO_(4)吸附剂相比于Li_(2)ZrO_(3)吸附剂具备更低的制备成本以及更高的吸附容量,但2者皆面临动力学限制问题。CaO基吸附剂由于其理论吸附容量高、适用范围广、成本低廉、无毒、具备快速的吸附动力学特性等优点受到广泛关注。而在CO_(2)吸附/脱附多循环过程中,钙基吸附剂由颗粒烧结引发的热失活以及颗粒磨损问题是限制其进一步发展的最大障碍。针对这些问题可采用高温预处理、水合作用、化学掺杂、酸改性等方式来提高其吸附性能与多循环稳定性。此外,造粒及规模化制备技术是提高其工业应用潜力需解决的瓶颈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_(2)捕集 固体吸附剂 低温吸附 中温吸附 高温吸附 cao
下载PDF
钙基材料捕集CO_(2)强化煤水蒸气气化制氢研究进展 被引量:1
6
作者 闫宪尧 余水华 楚化强 《洁净煤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184-194,共11页
煤炭大规模燃烧产生的CO_(2)加剧了全球气候变暖和温室效应,钙基材料强化煤气化制氢技术能在捕集CO_(2)的同时获得较高浓度的H,工业应用前景良好。基于国内外钙基材料强化煤气化制氢技术的研究进展,论述了钙基材料强化煤气化制氢技术的... 煤炭大规模燃烧产生的CO_(2)加剧了全球气候变暖和温室效应,钙基材料强化煤气化制氢技术能在捕集CO_(2)的同时获得较高浓度的H,工业应用前景良好。基于国内外钙基材料强化煤气化制氢技术的研究进展,论述了钙基材料强化煤气化制氢技术的系统流程,综述了钙基材料在系统中的CO_(2)捕集和强化制氢反应特性和活性降低机理,总结了改善钙基材料循环稳定性、CO_(2)捕集性能和催化制氢性能的方法,介绍了钙基材料强化煤气化过程中碱金属等微量元素的迁移路径,论述了微量元素对钙基材料在煤气化过程中脱碳/强化制氢活性的影响特性,分析了流态化和超临界气化条件下钙基材料对煤气化制氢特性的影响,介绍了基于热力学模拟的系统能量和经济性计算,归纳了钙基材料强化煤气化制氢系统和其他可再生能源系统的耦合性能及其对制氢特性的影响。基于当前钙基材料强化煤气化制氢技术的研究进展和潜在挑战,对未来可能的研究方向进行展望,认为筛选添加剂能多方位提高钙基材料的反应性能,采用解耦气化和煤/生物质共气化技术能实现更高的制氢性能和气化转化率,研究煤中微量元素的迁移及与其他可再生能源系统的耦合对该技术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气化 制氢 CO_(2)捕集 钙基材料 碳中和
下载PDF
纳米Cr_(2)O_(3)对MgO-CaO材料抗低碱度渣侵蚀影响研究
7
作者 李佳 栾舰 +4 位作者 潘波 王树山 王春艳 臧伟楠 秦嘉晨 《硅酸盐通报》 CAS 2024年第12期4620-4628,共9页
镁钙系耐火材料因具有耐火度高、热力学性质稳定、能净化钢液等优良性质,被认为是炉外精炼设备的理想炉衬材料,但在实际冶炼过程中因长期受低碱度渣侵蚀,熔损严重。为提高MgO-CaO体系抗低碱度渣侵蚀,本文以轻烧白云石粉和轻烧氧化镁粉... 镁钙系耐火材料因具有耐火度高、热力学性质稳定、能净化钢液等优良性质,被认为是炉外精炼设备的理想炉衬材料,但在实际冶炼过程中因长期受低碱度渣侵蚀,熔损严重。为提高MgO-CaO体系抗低碱度渣侵蚀,本文以轻烧白云石粉和轻烧氧化镁粉为主要原料,添加不同含量的纳米Cr_(2)O_(3)(0.5%、1.0%、1.5%、2.0%、2.5%和3.0%,质量分数),经混合、成型后于1650℃×3 h烧成,进行低碱度渣(m(CaO)∶m(SiO_(2))=1∶1)侵蚀试验,采用XRD表征烧后试样的物相组成和SEM表征侵蚀后试样的显微结构。结果表明:少量纳米Cr_(2)O_(3)的加入会固溶到CaO和MgO晶粒中引起晶格畸变,促进烧结,当纳米Cr_(2)O_(3)的加入量超过2.5%时,纳米Cr_(2)O_(3)会与CaO和MgO生成CaCr_(2)O_(4)和MgCr_(2)O_(4),填充在晶粒的晶界等部位,改变试样的显微结构,显著提升其抗侵蚀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Cr_(2)O_(3) MgO-cao材料 抗侵蚀性 显微结构 物相组成 低碱度渣
下载PDF
增钙对碱激发铝土矿选尾矿砂浆强度的影响 被引量:4
8
作者 叶家元 张文生 +5 位作者 史迪 王渊 王宏霞 汪智勇 董刚 张建波 《水泥》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1-4,共4页
以煅烧铝土矿选尾矿、水玻璃为主要原料制备碱激发胶凝材料,研究了钙对其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掺入的CaO在热活化过程不会与尾矿发生化学作用;掺入少量CaO可使砂浆的强度提高,但强度不会随CaO掺量的增加而继续增长;先煅烧后增钙与先增... 以煅烧铝土矿选尾矿、水玻璃为主要原料制备碱激发胶凝材料,研究了钙对其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掺入的CaO在热活化过程不会与尾矿发生化学作用;掺入少量CaO可使砂浆的强度提高,但强度不会随CaO掺量的增加而继续增长;先煅烧后增钙与先增钙后煅烧具有相当的增强效果;Ca(OH)2与CaO具有相似的增强效果,但前者的强度提升程度更高。根据试验结果,提出了先煅烧后增钙的活化方式及1%CaO掺量的增强方式、2%~5%CaO掺量的促凝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铝土矿选尾矿 碱激发胶凝材料 氧化钙 氢氧化钙 强度
下载PDF
不同助熔剂原料类型对CaO-Al_(2)O_(3)基连铸保护渣理化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6
9
作者 亓捷 张江浩 刘承军 《连铸》 2023年第6期49-54,61,共7页
为探究助熔剂原料类型对CaO-Al_(2)O_(3)基保护渣性能的影响并为工业渣制备提供理论指导,采用“纯碱+萤石”、“氟化钠+萤石”、“单一氟化钠”等不同原料组合模式,研究了熔化温度、黏性特征及结晶性能的变化。结果表明,渣样熔化温度不... 为探究助熔剂原料类型对CaO-Al_(2)O_(3)基保护渣性能的影响并为工业渣制备提供理论指导,采用“纯碱+萤石”、“氟化钠+萤石”、“单一氟化钠”等不同原料组合模式,研究了熔化温度、黏性特征及结晶性能的变化。结果表明,渣样熔化温度不因配料的差异而产生显著差别。采用“纯碱+萤石”和“氟化钠+萤石”模式可获得相近的黏性特征。而在采用单一氟化钠模式时,黏度和转折点温度均显著升高。采用“纯碱+萤石”和“氟化钠+萤石”两种模式时,完全析晶物相均为LiAlO_(2)和Ca_(2)SiAl_(2)O_(7),且采用“氟化钠+萤石”模式可获得相对更弱的结晶性能。采用单一氟化钠作为助熔剂原料时,熔渣组成因组元挥发逐渐向铝酸钙钠复合物相初晶区偏移,在降温过程析出大量Ca_(3)Na_(4)Al_(4)O_(1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ao-Al_(2)O_(3)基保护渣 连铸 原料 黏度 析晶物相
原文传递
水性丙烯酸树脂的合成研究 被引量:6
10
作者 曹力 曹欣祥 +2 位作者 王正平 侯秀梅 周超 《粘接》 CAS 2007年第1期14-16,共3页
以甲基丙烯酸甲酯、丙烯酸丁酯为主要单体,以过氧化苯甲酰为引发剂,通过引入亲水性基团羧基和羟基,制备了水性丙烯酸树脂。确定了最佳反应条件,讨论了水性基团的用量对树脂性能的影响,并用红外光谱(FT-IR)和差示扫描量热分析(DSC)对所... 以甲基丙烯酸甲酯、丙烯酸丁酯为主要单体,以过氧化苯甲酰为引发剂,通过引入亲水性基团羧基和羟基,制备了水性丙烯酸树脂。确定了最佳反应条件,讨论了水性基团的用量对树脂性能的影响,并用红外光谱(FT-IR)和差示扫描量热分析(DSC)对所合成树脂的结构进行了分析和表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烯酸树脂 水性 涂料 亲水基团 过氧化苯甲酰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