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北黄海小型底栖生物丰度和生物量时空分布特征 被引量:18
1
作者 陈海燕 周红 +1 位作者 慕芳红 杨世超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657-663,共7页
分别于2006年7月和2007年1,4和10月在北黄海陆架浅海水域进行小型底栖生物调查。结果表明,4个航次的小型底栖生物平均丰度分别为(1099±634),(664±495),(1601±837)和(524±378)ind.10 cm^-2;平均生物量分别为... 分别于2006年7月和2007年1,4和10月在北黄海陆架浅海水域进行小型底栖生物调查。结果表明,4个航次的小型底栖生物平均丰度分别为(1099±634),(664±495),(1601±837)和(524±378)ind.10 cm^-2;平均生物量分别为(1446.34±764.66),(428.63±294.84),(1580.53±1041.23)和(793.50±475.83)μg.dwt.10 cm^-2。共鉴定出18个小型底栖生物类群,按丰度,自由生活海洋线虫为最优势类群,4个航次的优势度分别为72%,90%,85%和74%,其他优势类群依次是桡足类、多毛类、动吻类和介形类;按生物量依次是线虫、桡足类、多毛类、介形类和双壳类。97%的小型底栖生物分布在0-5 cm的表层沉积物内,线虫和桡足类分布在0-2 cm沉积物的比例分别为86%和87%。二因素方差分析(two-way ANOVA)表明:小型底栖生物丰度和生物量在由4个航次所代表的春、夏、秋、冬各季节之间存在显著差异(春、夏高于秋、冬),在4个航次的5个相同取样站位之间也有显著差异。小型底栖生物的丰度和生物量与水深和底盐呈负相关性。北黄海冷水团对小型底栖生物丰度和生物量时空分布有一定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型底栖生物 丰度 生物量 冷水团 北黄海
下载PDF
枸杞岛海藻场小型无脊椎动物的食物来源 被引量:15
2
作者 蒋日进 章守宇 +4 位作者 毕远新 汪振华 周曦杰 赵旭 陈亮然 《水产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1487-1498,共12页
枸杞岛近岸海藻场生态系统内浮游动物、端足类、多毛类和棘皮动物等小型无脊椎动物是海藻场食物网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了将初级生产者的能量产出向高级消费者传递转移的功能。为了探明桡足类、太平洋磷虾、中国毛虾、短毛海鳞虫、厚壳... 枸杞岛近岸海藻场生态系统内浮游动物、端足类、多毛类和棘皮动物等小型无脊椎动物是海藻场食物网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了将初级生产者的能量产出向高级消费者传递转移的功能。为了探明桡足类、太平洋磷虾、中国毛虾、短毛海鳞虫、厚壳贻贝、角蝾螺、紫海胆、钩虾、麦秆虫、海绵和钩虾幼体等海藻场内主要小型无脊椎动物的能量来源,本研究应用稳定同位素技术分析海藻场食物网内这些小型无脊椎动物及其潜在食源浮游植物、大型海藻、底栖微藻等初级生产者的碳、氮稳定同位素组成,并用Iso Source多源线性混合模型来估算不同初级生产者对小型无脊椎动物的食源贡献率。结果表明,初级生产者的δ13C值为-21.7‰^-13.8‰,δ15N值为2.3‰~11.6‰。初级生产者沉积相颗粒有机物、浮游植物、水相颗粒有机物、铜藻的δ13C值无显著的季节差异(P>0.05),附生生物、孔石莼和底栖微藻的δ13C值有明显的季节变化(P<0.05)。在所有的初级生产者中,仅附生生物的δ15N值有极显著的季节差异,其余种类的季节变化不显著。小型无脊椎动物的δ13C值为-20.3‰^-15.4‰,δ15N值为2.5‰~8.1‰。在所有的小型无脊椎动物中,仅桡足类的δ13C、δ15N值有显著的季节变化(P<0.05),其余小型无脊椎动物的δ13C、δ15N值都无显著的季节变化(P>0.05)。基于Iso Source模型分析发现,浮游植物和水相颗粒有机物等是桡足类、太平洋磷虾和中国毛虾等浮游动物以及海绵的主要食源;钩虾幼体和麦秆虫等啃食性端足类主要以附着微藻为食;大型海藻和底栖微藻是钩虾、紫海胆和角蝾螺等底栖生物的主要能量来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藻场 小型无脊椎动物 浮游植物 附生生物 大型海藻 底栖微藻
下载PDF
北京北部山区小水体生态评价指标筛选 被引量:4
3
作者 高阳 高甲荣 +1 位作者 冯泽深 杨海龙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00-105,共6页
为了保护分布广泛的北京郊区小水体,构建典型半干旱区的小水体生态评价体系,该研究选择北京北部山区无污染、受人为干扰相对较小的6个小水体为研究对象,在2007年7—8月调查了9个环境因子,并采集了17个样点的底栖动物数据。采用Pearson... 为了保护分布广泛的北京郊区小水体,构建典型半干旱区的小水体生态评价体系,该研究选择北京北部山区无污染、受人为干扰相对较小的6个小水体为研究对象,在2007年7—8月调查了9个环境因子,并采集了17个样点的底栖动物数据。采用Pearson相关系数分析了16个代表底栖生物群落组成和多样性的生物指数以及9个环境因子间的相关性,从中筛选出5个相关性较低的生物指数(包括双翅目、蜉蝣目、集食者和优势分类单元所含个体数各占其捕获个体总数的百分比、Margalef物种丰富度)和3个环境因子(包括氨氮、水深、流速),构成北京北部山区小水体生态评价的基本框架。典型对应分析表明,所选择的3个环境因子可以解释所调查的6个小水体中59.4%的底栖生物群落的组成和多样性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水体 底栖生物 生态评价 典型对应分析
下载PDF
引水式小水电对重庆东河大型底栖动物多样性的影响 被引量:5
4
作者 王强 袁兴中 +2 位作者 刘红 张耀光 王志坚 《淡水渔业》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48-56,共9页
为研究引水式小水电对山区河流底栖动物群落结构及多样性的影响,2011年6月对重庆东河白里电站和红花电站库尾上游河段、库区河段、引水坝下减水河段、电站出水口上游河段、电站出水口下游河段的底栖动物进行调查。调查共采集到大型底栖... 为研究引水式小水电对山区河流底栖动物群落结构及多样性的影响,2011年6月对重庆东河白里电站和红花电站库尾上游河段、库区河段、引水坝下减水河段、电站出水口上游河段、电站出水口下游河段的底栖动物进行调查。调查共采集到大型底栖动物43种,隶属3门4纲30科。结果表明:各河段底栖动物群落结构差异不大,蜉蝣目、毛翅目昆虫为优势类群,各河段水质并无明显差异;库区河段受泥沙淤积影响,降低了生境多样性和异质性,底栖动物密度、生物量和多样性指数显著低于电站出水口下游河段;坝下河段流量减少,生境适宜性降低,底栖动物密度、生物量和多样性明显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引水式小水电 大型底栖动物 东河 生物多样性 泥沙淤积
下载PDF
梯级引水式水电站对底栖动物群落结构的影响 被引量:9
5
作者 郭伟杰 赵伟华 王振华 《长江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87-93,共7页
为研究梯级引水式水电站对底栖动物群落结构的影响,对云南景谷河3座梯级电站影响下河流底栖动物的群落结构进行了调查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水电站的修建显著改变了河流的流速及水深;减水段和混合段水体底栖动物的物种丰度和多样性指数存... 为研究梯级引水式水电站对底栖动物群落结构的影响,对云南景谷河3座梯级电站影响下河流底栖动物的群落结构进行了调查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水电站的修建显著改变了河流的流速及水深;减水段和混合段水体底栖动物的物种丰度和多样性指数存在一定差异;不同级电站混合段底栖动物密度和生物量均高于减水段;功能摄食类群上混合段的滤食者、撕食者和捕食者相对丰度均显著高于减水段;丰度/生物量比较曲线表明,相对于混合段,水电站影响下减水段底栖动物群落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干扰。故修建梯级小水电站时,应关注其对底栖动物的群落结构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引水式电站 底栖动物 群落结构 景谷河 摄食类群 相对丰度
下载PDF
深海小型履带式机器人转向动力学建模与分析 被引量:4
6
作者 张运修 张奇峰 +1 位作者 杨宝林 张艾群 《海洋技术学报》 2020年第2期22-31,共10页
为预测复杂海底环境下的小型履带式机器人转向运动性能,运用履带与土壤之间的剪切应力-剪切位移关系,考虑履带滑转以及转向离心力因素,并将水中浮力和水阻力参数引入构建履带式机器人深海底质土壤环境下的稳态转向动力学模型。将海底土... 为预测复杂海底环境下的小型履带式机器人转向运动性能,运用履带与土壤之间的剪切应力-剪切位移关系,考虑履带滑转以及转向离心力因素,并将水中浮力和水阻力参数引入构建履带式机器人深海底质土壤环境下的稳态转向动力学模型。将海底土壤参数、机器人结构参数代入动力学模型迭代求解,分析得到影响海底履带式机器人运动性能的因素。以一款深海小型履带式机器人为研究对象,在动力学仿真软件Recurdyn中构建动力学模型,通过动力学仿真得到的数据与理论计算数据具有较高的一致性,最后通过水池试验对比验证了动力学仿真的正确性。本文提出的稳态动力学模型可以作为海底履带式机器人不同机械结构参数、土壤条件下通过性预测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海小型履带式机器人 动力学建模 转向性能 动力学仿真 通过性预测
下载PDF
农田引水拦河坝对漓江流域河流生态系统的影响
7
作者 王晓超 蔡德所 +3 位作者 祝铁钢 张永祥 林红军 武大勇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179-183,共5页
本文通过对漓江下游黄沙河、兴坪河、金宝河、遇龙河4条主要支流上5个农田引水拦河坝进行研究,比较了坝上和坝下的生境、水质物化特性和大型底栖无脊椎动物群落等河流生态特性。研究结果表明:尽管拦河坝没有对河流的水体质量造成显著影... 本文通过对漓江下游黄沙河、兴坪河、金宝河、遇龙河4条主要支流上5个农田引水拦河坝进行研究,比较了坝上和坝下的生境、水质物化特性和大型底栖无脊椎动物群落等河流生态特性。研究结果表明:尽管拦河坝没有对河流的水体质量造成显著影响,但是农田引水拦河坝改变了河流的流速、底质、水生植物群落构成等自然生境状况,从而导致大型底栖无脊椎动物群落结构和功能在坝上和坝下之间存在显著的区别。因此,建议在对漓江流域水生态系统进行健康评价时应该考虑农田引水拦河坝所带来的生态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拦河坝 漓江流域 大型底栖无脊椎动物
下载PDF
深海小型爬行机器人研究现状 被引量:13
8
作者 张奇峰 张运修 张艾群 《机器人》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250-264,共15页
通过充分的文献调研和总结,根据海上作业形式对典型的深海小型爬行机器人分成3类进行了综述.对影响深海小型爬行机器人发展的海底运动适应性、导航定位、能源供给以及轻量级机械手4项关键技术进行了总结和分析,并对其未来的发展趋势进... 通过充分的文献调研和总结,根据海上作业形式对典型的深海小型爬行机器人分成3类进行了综述.对影响深海小型爬行机器人发展的海底运动适应性、导航定位、能源供给以及轻量级机械手4项关键技术进行了总结和分析,并对其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海小型爬行机器人 海底自适应行走 导航定位 能源供给 轻量级机械手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