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26篇文章
< 1 2 2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Impact of Small-scale Production Mode on Citrus Industry of Hunan Province,China——Based on the Investigation on Citrus Industry in Shimen County
1
作者 HU Zhi-dan1,WANG Kui-wu2,BO Xin1,TAN Jie2 1.College of Humanities,Hunan Agricultural University,Changsha 410128,China 2.Department of Scientific Research,Hunan Agricultural University,Changsha 410128,China 《Asian Agricultural Research》 2010年第3期38-40,共3页
Small-scale farmer is defined by the domestic and foreign experts and scholars.They point out that since the fragmentation of production and the diseconomy of scale in small-scale farmer is inconsistent with the chara... Small-scale farmer is defined by the domestic and foreign experts and scholars.They point out that since the fragmentation of production and the diseconomy of scale in small-scale farmer is inconsistent with the characteristics of scale and technology of modern agricultural production,it is necessary to eliminate the adverse effects of existing mode in order to provide theoretical references for the relevant researches.Citrus industry in Shimen County,Hunan Province,China is introduced from the aspects of natural geographical condition and socio-economic benefit.Impact of small-scale production mode on citrus production in Shimen County is discussed.Firstly,blindness of small-scale production is the main reason leading to overproduction of citrus.Secondly,small-scale production mode has limitation on the acceptance of new technologies,restricts the operation of geographical trademark,and constraints the enthusiasm of enterprises in entering the agricultural field.Finally,suggestions are put forward,such as encouraging the circulation of rural land,improving the organization degree of farmers,changing the work function of grass-roots government and perfecting the agricultural financial credit syste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mall-scale production MODE CITRUS INDUSTRY Geogra
下载PDF
Kenyan Counties Geospatial Data Knowledge to Monitor Crop Production
2
作者 Anastasia Mumbi Wahome John B. K. Kiema Galcano C. Mulaku 《Journal of 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 2023年第6期629-651,共23页
Climate change effects have had negative effects on most farmers, both small and large-scale, with weather patterns increasingly becoming unpredictable, such that farmers are unable to plan well for their farming, res... Climate change effects have had negative effects on most farmers, both small and large-scale, with weather patterns increasingly becoming unpredictable, such that farmers are unable to plan well for their farming, resulting in reduced harvests and sometimes losses for farmers. Better availability of information such as weather patterns, suitable crops, nutrient requirements based on soil types and conditions would greatly alleviate these challenges. While geospatial information is being developed and improved continuously by researchers, its accessibility and use by the counties has not been established and cannot be identified as contributing to better crop production outcomes. The aim of this study, therefore, was to assess the awareness and status of geospatial data availability and use for crop production, and the level of the relevant capacities, both human and infrastructural, in selected Counties of Kenya. A survey was conducted in the four counties of Vihiga, Kilifi, Wajir and Nyeri and key informant interviews were conducted with both management and technical County Agricultural Officers, as well as sub-county agricultural extension officers. From the results of the survey, out of the four counties, only one has adequate infrastructure in terms of hard-ware, software and connectivity to conduct useful geospatial data acquisition and processing. While most indicated awareness of the existence of geospatial data, limited resources, low skills and knowledge have restricted any meaningful sourcing of and access to data, with only 38% moderately or highly skilled in acquisition, 48% in processing and 57% in interpretation and use of geospatial data. The study concludes that moderate skills and capacities available within the counties have considerable potential to make use the available geospatial data to inform farmers accordingly and improve their farming outcom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eospatial Data Crop production AGRICULTURE FARMERS small-scale Farmers
下载PDF
Adoption of small-scale irrigation technologies and its impact on land productivity:Evidence from Rwanda
3
作者 Jules NGANGO Seungjee HONG 《Journal of Integrative Agriculture》 SCIE CAS CSCD 2021年第8期2302-2312,共11页
In an attempt to identify solutions to the effects of erratic rainfall patterns and droughts that limit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growth,the Rwandan government has recently increased investments in irrigation developmen... In an attempt to identify solutions to the effects of erratic rainfall patterns and droughts that limit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growth,the Rwandan government has recently increased investments in irrigation development.In this study,we analyze the adoption of small-scale irrigation technologies(SSITs)and its impact on land productivity using cross-sectional data from a sample of 360 farmers in Rwanda.The study uses the propensity score matching technique to address potential self-selection bias.Our results reveal that adoption decisions are significantly influenced by factors such as education,farm size,group membership,gender,extension services,access to credit,access to weather forecast information,risk perceptions,access to a reliable source of water for irrigation,awareness of rainwater harvesting techniques,and awareness of subsidy programs.In addition,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adoption of SSITs has a significantly positive impact on land productivity.The study concludes with policy implications that highlight the need to promote the adoption of SSITs among farmers as a strategy to improve agricultural productivity and food security in Rwand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mall-scale irrigation maize production Rwanda technology adoption impact assessment propensity score matching
下载PDF
Sustainable Potato Production in the Mountain Area of Ecuador, an Approach to Increase Productivity with Small Scale Farmers
4
作者 Alicia Villavicencio Chang Hwan Park +16 位作者 Kangjin Cho Rona Bae Diego Peñ aherrera Gabriela Narváez Victoria López José Camacho Jovanny Suquillo Fausto Yumisaca Cesar Asaquibay María Nieto David Ortega Verónica Quimbiamba Cristian Torres Edwin Naranjo Stalin Cuenca Ricardo Alvarez 《Agricultural Sciences》 CAS 2022年第10期1080-1090,共11页
Ecuador potato crop is family based production system. Potato production has two roles in their economy, the first is providing food for their families and the second is a source of income for the household. However s... Ecuador potato crop is family based production system. Potato production has two roles in their economy, the first is providing food for their families and the second is a source of income for the household. However small scale farmers have limited access to local markets and most of the sales are through intermediates’ who purchase directly in the field at the lowest price possible. Potato production challenges for the small-scale farmers are among others availability of quality potato seed, direct sales, purchase of agrochemical inputs to maintain their crops and lack of education. In 2021, only 4% of potato farmers used certified seed. Potato yield is still low around 16.1 t&#183;ha<sup>-1</sup>, in the last 10 years the total potato cultivated area was reduced by at least 50%. The farmers produce “Bokashi” and other organic fertilizer and these are effective to improve soil fertility and plant health. Homemade bio-pesticides reduce agrochemical pesticides. The Decision Support System (DSS) is a handheld device to control late blight, minimizes fungicide applications and improve fungicide rotation. In 2018 Candidatus Liberibacter solanacearum (Lso), the causal agent of zebra chip, and its vector, the potato psyllid Bactericera cockerelli, together created havoc for farmers and researchers. Promotion of early potato varieties INIAP—Libertad is an alternative to lower the impact of this newest pes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OTATO Yield small-scale Farmers Agro-Ecological production Quality Seed
下载PDF
产业融合与新质生产力共同赋能物流业降本增效
5
作者 刘伟华 兰蕊 《中国流通经济》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25-35,共11页
目前,物流业降本增效存在“社会物流成本等同于物流成本”“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就是降低物流企业的服务价格”“我国物流成本远远高于发达国家”三个认识误区和“中小微物流企业居多”“全球经济下行”两个现实瓶颈。产业融合、新质生... 目前,物流业降本增效存在“社会物流成本等同于物流成本”“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就是降低物流企业的服务价格”“我国物流成本远远高于发达国家”三个认识误区和“中小微物流企业居多”“全球经济下行”两个现实瓶颈。产业融合、新质生产力与物流业降本增效之间的逻辑关系是:产业融合通过物流业与其他产业的高效互动,从供应链视角进行全链条的资源匹配和优化升级,为社会物流降本提供源动力。新质生产力通过技术革命性突破、生产要素的创新性配置以及产业深度转型升级,实现生产效率提升的质变,成为全社会物流成本降低的重要手段。在此基础上,考虑到产业融合和新质生产力对物流业降本增效的赋能是一个全方位多层次的过程,从战略设计-战术控制-操作执行三个层面,提出以产业融合和新质生产力共同赋能物流业降本增效的实施策略:在战略设计层面,要依托物流数智化技术,开展良好的物流服务设计、以供应链订单为驱动,开展供应链体系重构设计、基于供应链可视化技术,进行物流成本控制图设计。在战术控制层面,要运用新技术和新模式,减少商品流通环节,利用产业集群和服务共享机制,缩短物流运输距离、构建轴辐射物流网络,重塑集疏运物流体系、重构生态链伙伴关系,减少交易成本。在操作执行层面,要发挥物流标准化基础性引领性作用,减少流通堵点、推动供应链金融体系建设,赋能企业降本、加大直达运输比例,减少流通损耗。为保障产业融合和新质生产力共同赋能物流业降本增效策略的顺利实施,应发挥重点产业链建设示范效应,警惕物流降本带来的就业新问题,支持中小物流企业通过技术创新实现降本以及发挥平台赋能物流降本作用,为进一步推动我国物流业降本增效提供指导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业融合 新质生产力 社会物流成本 提质增效
下载PDF
新质生产力理论:引领未来新型工业化的思想革命
6
作者 任丽梅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3期1-12,共12页
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期间,随着以中国为代表的一些发展中国家陆续完成了基本工业化,世界各国总体上面临一个持续未来工业发展的路径选择难题。实践中,以后工业社会理论为指导的西方后工业化,出现了经济服务化、金融化与虚拟化的... 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期间,随着以中国为代表的一些发展中国家陆续完成了基本工业化,世界各国总体上面临一个持续未来工业发展的路径选择难题。实践中,以后工业社会理论为指导的西方后工业化,出现了经济服务化、金融化与虚拟化的趋向,带来了诸如“成本病”与实体经济空心化等各种现实问题。新质生产力理论应时代发展需求,改变了传统后工业社会理论对经济的服务化导向,擘画未来新型工业化中服务经济与实体经济融合发展的新路径;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重新定义了生产力要素及其地位,开拓了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新内容;赋予了生产力发展以新的时代价值诉求,明确了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发展目标。新质生产力理论以三个核心观念指导中国新型工业化的具体实践,将引领一场持续新型工业化的思想革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质态 新质生产力理论 后工业社会 新型工业化 数据要素
下载PDF
新质生产力驱动全社会物流成本降低的机制与路径
7
作者 汪旭晖 段怡杰 《中国流通经济》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5-24,共10页
新质生产力作为新时代的新动能,能够有效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剖析新质生产力内涵和特征,探究新质生产力驱动全社会物流成本降低的机制与路径,具有重要意义。新质生产力强调技术创新、绿色可持续和智能化,符合高质量发展和数字经济时代... 新质生产力作为新时代的新动能,能够有效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剖析新质生产力内涵和特征,探究新质生产力驱动全社会物流成本降低的机制与路径,具有重要意义。新质生产力强调技术创新、绿色可持续和智能化,符合高质量发展和数字经济时代生产力发展的要求,可解构为企业层面的数字化重构力、产业层面的协同进化力、社会层面的创新策源力。在新质生产力驱动全社会物流成本降低的过程中,数字化重构力是核心、协同进化力是基础、创新策源力是动能。其中,数字化重构力通过智能升级企业层面的物流活动,重塑企业生产运营模式,赋予企业新型生产要素、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引领企业物流从业务价值创造向多维度价值创造转变,有效降低企业层面的物流成本。协同进化力通过优化产业层面的物流链路,形成产业间技术渗透融合新特征、产业内分工协作新格局、平台化产业新生态,加快产业数智化进程、推动产业融合发展、助力产业绿色转型,有效降低产业层面的物流成本。创新策源力通过社会层面的物流结构优化、物流体系升级,打造高质量物流生态系统、创新物流商业模式、优化物流资源配置,推动社会物流全面降本。为有效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应大力发展数字化重构力,鼓励企业加快数字物流建设。大力发展协同进化力,以物流业为核心推动现代产业协同发展。大力发展创新策源力,加快培育社会物流新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质生产力 全社会物流成本 数字化重构力 协同进化力 创新策源力
下载PDF
基于劳动生产率视角的人口迁移与抚养负担探究
8
作者 王笑非 陆杰华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03-114,共12页
中国正在经历人口加速老龄化叠加劳动力人口大规模迁移的复杂情况,由迁移人口引发的社会抚养负担变化的新特点备受关注。使用日本县域数据来估计人口年龄结构和受教育程度不同所蕴含的劳动生产率差异,创新构建劳动生产率加权的抚养比指... 中国正在经历人口加速老龄化叠加劳动力人口大规模迁移的复杂情况,由迁移人口引发的社会抚养负担变化的新特点备受关注。使用日本县域数据来估计人口年龄结构和受教育程度不同所蕴含的劳动生产率差异,创新构建劳动生产率加权的抚养比指标,更准确地反映人口迁移对流入地社会抚养负担带来的影响。研究发现,提高劳动生产率和推动技术创新,可以有效提高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劳动生产率较高的20—29岁青年、30—49岁壮年人口成为决定迁移人口对流入地社会抚养负担影响的主要变量;对经济发达地区来说,迁移人口劳动生产率加权抚养比低于仅考虑整体劳动人口的传统抚养比,迁移人口劳动生产率越高,对人口抚养负担改善越显著。对中国地方政府而言,一方面因城施策、因人施策,打好人才政策“组合拳”,提高流入人口的劳动生产率;另一方面发挥技术进步在人力资本配置方面的作用,完善人工智能领域发展环境,缓解老龄化给经济高质量发展带来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口迁移 抚养负担 人口老龄化 劳动生产率 老龄化社会 人工智能 人才政策
下载PDF
农产品电商发展的社会过程——以朔北省为例 被引量:1
9
作者 付伟 任春旭 徐圆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91-105,共15页
农产品电商的发展是数字技术、数字经济与县域农业产业链深度融合的过程。由于农业的特殊性、县域产业的系统性和县域社会的特殊性,农产品电商的发展是数字经济同诸多社会因素相互作用的社会过程,具体包括了从产品到产业、再到人才三个... 农产品电商的发展是数字技术、数字经济与县域农业产业链深度融合的过程。由于农业的特殊性、县域产业的系统性和县域社会的特殊性,农产品电商的发展是数字经济同诸多社会因素相互作用的社会过程,具体包括了从产品到产业、再到人才三个递进层次不断发生连锁反应的过程。数字平台对农产品的产品形态和销售模式提出了新要求,这需要实现农产品的“电商化”,将初级农产品转化为符合互联网思维的电商产品。而农产品“电商化”则需要以县域传统产业链为依托,完成数字技术和数字经济对既有农业产业链的重塑。从产品到产业的系统重塑,最终形成了一个既紧密链接都市社会、数字经济,同时又扎根县域社会的农产品电商产业链,这个产业链的形成离不开一个兼具现代经营理念和扎根县域社会的电商从业群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产品电商 县域 数实融合
下载PDF
“产教一体化”视域下新西兰职业教育改革探析 被引量:1
10
作者 邹霞 李文美 《成人教育》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87-93,共7页
在高技能人才需求扩大、国家文化软实力竞争激烈、终身教育理念深入人心的背景下,新西兰职业教育迎来发展的新机遇,但同时也因其二元化人才培养模式、行业标准制定的主体单一使其陷入人才培养难以满足行业需求的困境中。在新一轮职业教... 在高技能人才需求扩大、国家文化软实力竞争激烈、终身教育理念深入人心的背景下,新西兰职业教育迎来发展的新机遇,但同时也因其二元化人才培养模式、行业标准制定的主体单一使其陷入人才培养难以满足行业需求的困境中。在新一轮职业教育改革中,新西兰致力于推动职业教育产教一体化发展,通过设立劳动力发展委员会等机构,构建起一个系统的职业教育体系。为了加快构建中国式现代化职业教育体系,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借鉴新西兰的改革经验,我国应通过加大地方政府的政策执行力度、充分发挥行业协会的枢纽作用、构建校企合作互惠机制等措施加快产教融合进程,助力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西兰 职业教育 产教融合 校企合作 技能型社会
下载PDF
“有效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研讨会专家观点综述 被引量:1
11
作者 本刊编辑部 《中国流通经济》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3-17,共15页
2024年2月24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四次会议,指出物流是实体经济的“筋络”,强调必须有效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增强产业核心竞争力,提高经济运行效率。基于此,2024年4月24日,北京物资学院党委宣传部、杂志社、科研处... 2024年2月24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四次会议,指出物流是实体经济的“筋络”,强调必须有效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增强产业核心竞争力,提高经济运行效率。基于此,2024年4月24日,北京物资学院党委宣传部、杂志社、科研处联合主办了“有效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研讨会。本次研讨会邀请我国流通物流领域的专家学者,围绕物流服务实体经济和人民群众、物流成本构成、交通运输体系改革、统一高效物流市场构建和现代商贸流通体系完善等问题,发表观点,为探索有效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可行路径,构建现代流通体系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本刊编辑部对专家阐述的主要观点进行了归纳整理,以飨读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社会 社会物流成本 新质生产力 流通体系 降本增效
下载PDF
双逻辑下乡村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路径——基于35位乡村干部访谈文本的扎根理论研究
12
作者 张二进 《价格月刊》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10,共10页
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是推动高水平保护与高质量发展有机融合、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内容。以乡村生态产品价值实现为例,基于北京、浙江、山东、青海、贵州5个省份的27个乡镇和35位乡村干部的访谈文本和文件资料,运用扎根理论方法,探讨乡村生... 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是推动高水平保护与高质量发展有机融合、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内容。以乡村生态产品价值实现为例,基于北京、浙江、山东、青海、贵州5个省份的27个乡镇和35位乡村干部的访谈文本和文件资料,运用扎根理论方法,探讨乡村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影响因素和实现路径。研究发现,乡村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受到政府和社会双重逻辑的影响。产品提质、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基层治理这4个要素是影响乡村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关键。在提炼范畴的基础上,归纳出基础、推动、提升和保障四大对应机制,阐述乡村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具体运行机理。在政府主导和社会参与的合力作用下通过扩大优质产品供给、刺激生态产品消费需求、完善基础调查监测体系、培育市场交易机制、提高支撑能力、发挥社会组织带动作用等措施促进乡村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进而助力共同富裕,实现生态共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 生态产品 政府-社会融合 扎根理论
下载PDF
从行政主导到政社共同生产:城市社区微更新的逻辑转换与实现路径
13
作者 钱坤 《浙江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4期413-421,共9页
随着城市社区微更新作为一种城市存量空间再生产模式的重要性愈发凸显,有必要探究其有效发挥作用的内在机理。深入考察上海市Z街道城市社区微更新的实践可见,由于基层政府服务项目的“碎片化”、社区的治理超载以及对民众主体性地位的遮... 随着城市社区微更新作为一种城市存量空间再生产模式的重要性愈发凸显,有必要探究其有效发挥作用的内在机理。深入考察上海市Z街道城市社区微更新的实践可见,由于基层政府服务项目的“碎片化”、社区的治理超载以及对民众主体性地位的遮蔽,行政主导下的城市社区微更新面临困境。在政绩逻辑驱动、运作困境推动和专家介入催化的综合作用下,城市基层政府通过充分动员社区民众参与、表达需求并进行整合,再加上政府内部的部门协同和流程再造,一种政社共同生产的城市社区治理模式亦逐渐生成。政社共同生产模式下的社区微更新,不仅能够切实满足社区居民的真实需求,还能够动员和激发社区民众的主体性以及参与社区治理的内在动力,更是重构了政府与社会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社区微更新 行政主导 项目“碎片化” 居民参与 政社共同生产
下载PDF
技能型人才培养的价值意蕴、域外经验与发展对策
14
作者 刘骥 赵询 《当代职业教育》 2024年第4期61-70,共10页
作为衔接学校教育与社会生产的关键要素,技能型人才是建成教育强国的基础支撑、实现高质量发展的人才基础、联通学校与社会的技能桥梁,具有耦合教育与生产的育人功能。梳理域外经验发现,技能型人才的培养正经历三个重要转向:从寻求外在... 作为衔接学校教育与社会生产的关键要素,技能型人才是建成教育强国的基础支撑、实现高质量发展的人才基础、联通学校与社会的技能桥梁,具有耦合教育与生产的育人功能。梳理域外经验发现,技能型人才的培养正经历三个重要转向:从寻求外在认可转向追求内在质量,从关注教育投入转向注重结果产出,从加强政策引导转向落实组织协同。我国技能型人才培养过程中,仍面临着学校“就业难”与企业“招工难”并存的结构性就业矛盾、人才培养观与人才使用观的异步问题、多元主体参与办学的合力不足等困境。当前我国技能型人才培养还需坚持质量为要,优化技能型人才培养的供给侧结构改革方案;树立结果导向,完善技能型人才培养的全过程质量保障体系;鼓励多元参与,健全技能型人才培养的办学共同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技能型人才 高质量发展 教育强国 技能型社会 人才培养 新质生产力
下载PDF
China’s export of rare earth permanent magnet products was stable in April 2019
15
《China Rare Earth Information》 2019年第6期1-8,共8页
China is a global prcducec and expoCec of rcrc each perma nent mag net products. ExpoC is one of the impoCant salos channels for many large and medium-sized magnetin materinl prcductinn entercrises in China.
关键词 China is the Red Cross society of China Rare Earth PERMANENT MAGNET productS Global SOURCING
下载PDF
人工智能嵌入刑法体系的障碍与定位——兼论刑法教义学体系下风险社会理论的反思 被引量:3
16
作者 李立丰 王俊松 《法治研究》 2023年第1期133-146,共14页
人工智能时代的到来引发了刑法学界的热议,不过这并未给刑法理论带来挑战。人工智能在事实层面上应以科学技术为应然理解,在规范层面上无法通过刑法体系化的检验。刑法学界对人工智能相关问题的思考大都是以风险社会为大背景展开的,因此... 人工智能时代的到来引发了刑法学界的热议,不过这并未给刑法理论带来挑战。人工智能在事实层面上应以科学技术为应然理解,在规范层面上无法通过刑法体系化的检验。刑法学界对人工智能相关问题的思考大都是以风险社会为大背景展开的,因此,刑法解决人工智能问题最根本、最透彻的方法即是对作为源头的风险社会理论进行检讨。刑法对于风险社会大可不必动辄架构新的风险刑法体系,风险社会相关理论无法通过刑法教义学的检验,其本身就是一道伪命题并不值得被刑法关注。最后,刑法重点关注的是人工智能在当下刑法体系中的应然定位。刑法首先从规范的角度对理论界关于强弱人工智能分类做出否定,而后在厘清人工智能风险来源的前提下,以内外二元风险之“产品性”和“工具性”为基础来明确自己的定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 风险社会 风险刑法 法益保护原则 产品属性
下载PDF
数据立法范式的转型:从确权赋权到社会本位 被引量:9
17
作者 张钦昱 《经贸法律评论》 2023年第1期1-20,共20页
我国数据立法中,数据义务规范的数量总体上远胜于数据权利规范的数量,在同一部立法中权利条款与义务条款未呈现对称关系,司法审判过于倚重义务规则,数据权条款能否在立法中得以确立屡遭争议。在理论层面建构的数据体系中,数据权由国家... 我国数据立法中,数据义务规范的数量总体上远胜于数据权利规范的数量,在同一部立法中权利条款与义务条款未呈现对称关系,司法审判过于倚重义务规则,数据权条款能否在立法中得以确立屡遭争议。在理论层面建构的数据体系中,数据权由国家的数据主权、政府的数据调制权、企业的数据控制权、个人的数据私权束构成,数据权体系难以落实到实证法中,数据立法逻辑亟须转向。在数据法律关系失衡的情况下,数据立法应向弱势的数据个人、中小数据处理者等倾斜,数据处理者侵害的是社会公共利益,数据很大程度上类似于公共物品,数据在处理、流转时因生产分工而具有社会性等特征,数据立法应立足于社会本位理念。可通过《宪法》将数据权作为基本权利的一种,在拟定具体条款时偏重义务规范,设立独立的数据调制机构,构建体系化的数据调制机制,援用公益诉讼程序,贯彻社会本位的数据立法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据权 确权赋权 社会本位 社会公共利益 生产社会化
下载PDF
地方性行业学会在产学研合作协同创新发展中的作用
18
作者 张旺玺 梁宝岩 王长通 《中原工学院学报》 CAS 2023年第5期51-58,共8页
对地方性行业学会在产学研合作协同创新发展中的作用和意义进行了论述。通过分析产学研合作协同创新发展中的问题,提出了能更好发挥地方性行业学会作用的做法,即:搭建互动平台,促进学术交流与技术合作;牵线搭桥,深化产学研项目合作;创... 对地方性行业学会在产学研合作协同创新发展中的作用和意义进行了论述。通过分析产学研合作协同创新发展中的问题,提出了能更好发挥地方性行业学会作用的做法,即:搭建互动平台,促进学术交流与技术合作;牵线搭桥,深化产学研项目合作;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高工程教育水平和相关人员的实践能力;主动承接政府转移职能;开展多种形式的科技服务。研究认为,地方性行业学会应通过自我发展和对外科技服务的实践,提高服务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和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业学会 科技社团 产学研合作 协同创新 产教融合
下载PDF
技能型社会建设背景下高职“产教融合、协同育人”机制创新研究及实践 被引量:1
19
作者 王子聪 肖国华 蔡永根 《模具技术》 2023年第4期72-79,共8页
结合技能型社会建设背景下高职产教深度融合、紧密协同育人的时代发展要求,以宁波地区高职学校推动此项工程的现状为研究对象,深度分析了当前高职产教融合和协同创新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具体问题表现为5个方面:一是学校对“产教融合、协... 结合技能型社会建设背景下高职产教深度融合、紧密协同育人的时代发展要求,以宁波地区高职学校推动此项工程的现状为研究对象,深度分析了当前高职产教融合和协同创新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具体问题表现为5个方面:一是学校对“产教融合、协同育人”机制的认识不够;二是学校激励措施缺失;三是平台建设不足;四是监督约束不足;五是毕业生晋升通道不畅通。针对上述问题,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电子、模具专业结合地方产业特点,以校内协同创新中心为平台,结合教师的社会科研服务实践,构建了适用于提升县域模具行业产业升级的,带有校企合作、协同创新、促进产教深度融合特色的小微模具企业、家电产品企业科技服务模式,调动各方积极性协同育人,并取得了丰硕的实践成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教融合 协同育人 电子专业 模具专业 机制创新 技能型社会
下载PDF
水域、空间生产与边疆社会转型——以奇台为例
20
作者 李媛 《新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5期99-108,共10页
清代屯垦戍边以来,天山北路景观发生了变化,这种变化实际是王权治疆策略下的空间生产,“军控戍边”的“民治稳边”转向,促成了天山北路地方社会的形成。以奇台为例,从新疆统一后“依水建堡”到新疆建省后“以渠定庄”的空间生产,反映的... 清代屯垦戍边以来,天山北路景观发生了变化,这种变化实际是王权治疆策略下的空间生产,“军控戍边”的“民治稳边”转向,促成了天山北路地方社会的形成。以奇台为例,从新疆统一后“依水建堡”到新疆建省后“以渠定庄”的空间生产,反映的是王朝权力以水域为界建构地方行政空间的过程。与此同时的空间结构化过程亦表达了政权控制框架下地方水利秩序的运作方式。以上的启示在于,中央政权对地方社会控制的强弱在于中央政权的社会控制能力和对该地区的态度。当主权意识上升时,疆域边界与权力边界往往重合。这时,中央政权对待边疆地区,更会以强手段实施之,其社会转型亦在于理念的变化之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生产 空间结构 边疆社会转型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