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智能电站的概念及结构 被引量:39
1
作者 杨新民 陈丰 +2 位作者 曾卫东 肖勇 魏湘 《热力发电》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10-13,共4页
由于智能电站缺少相关的标准和规范,因此使得对智能电站产生了不同的理解和描述。对此,本文基于火力发电厂生产和管理的特点及与智能电网的融合性,对智能电站的概念、系统结构和各功能层主要智能技术进行了描述,并对智能电站的建设提出... 由于智能电站缺少相关的标准和规范,因此使得对智能电站产生了不同的理解和描述。对此,本文基于火力发电厂生产和管理的特点及与智能电网的融合性,对智能电站的概念、系统结构和各功能层主要智能技术进行了描述,并对智能电站的建设提出了建议,以期建设完整的智能电站或智能发电系统,从而实现发电机组的清洁、高效、安全、稳定运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电站 控制 数据交互 信息共享 生产 管理 智能电网
下载PDF
柔性互联智能配电网关键技术研究进展与展望 被引量:73
2
作者 胡鹏飞 朱乃璇 +3 位作者 江道灼 鞠平 梁一桥 吴彬锋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2-12,共11页
通过以智能软开关、能量路由器和智能功率/信息交换基站为代表的电力电子设备实现配电网的柔性互联,更好地适应多元源-储-荷设备的接入,将是未来智能配电网的演进趋势。从柔性互联智能配电网的概念阐述入手,详细介绍其核心柔性互联设备... 通过以智能软开关、能量路由器和智能功率/信息交换基站为代表的电力电子设备实现配电网的柔性互联,更好地适应多元源-储-荷设备的接入,将是未来智能配电网的演进趋势。从柔性互联智能配电网的概念阐述入手,详细介绍其核心柔性互联设备的拓扑结构及工作原理,分析柔性互联智能配电网规划设计、运行控制和故障自愈等关键技术的研究现状与难点,并对未来需要重点研究的技术领域和工程应用前景进行了讨论与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柔性配电网 分布式新能源 智能软开关 能量路由器 智能功率/信息交换基站
下载PDF
IEC TC57 2011年会和SAC/TC82工作近况 被引量:7
3
作者 吴维宁 辛耀中 +3 位作者 姚建国 张官元 刘国定 姜海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5,共5页
概述了2011年9月在中国上海召开的国际电工委员会(IEC)第57技术委员会(TC57)年会的情况。详细介绍了IEC TC57各工作组当前的工作动态。描述了全国电力系统管理及其信息交换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82)近期的工作进展情况。
关键词 IECTC57 SAC/TC82 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电力系统管理及其信息交换 智能电网
下载PDF
蜂巢状有源配电网构想、关键技术与展望 被引量:25
4
作者 江道灼 徐宁 +2 位作者 江崇熙 胡列翔 朱炳铨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7期1-11,共11页
传统拓扑结构的配电网难以适应大规模可再生能源的接入,而微网技术的规模化应用已成为未来分布式有源智能配电网的发展方向。文中提出了一种蜂巢状有源配电网拓扑,将“源网荷储”规范化配置的分布式微网群通过智能功率/信息交换基站以... 传统拓扑结构的配电网难以适应大规模可再生能源的接入,而微网技术的规模化应用已成为未来分布式有源智能配电网的发展方向。文中提出了一种蜂巢状有源配电网拓扑,将“源网荷储”规范化配置的分布式微网群通过智能功率/信息交换基站以蜂巢状结构组合成网,实现微网的区域自治和相互间的广域互联;在对比其他变形拓扑的基础上,认为蜂巢状有源配电网是一种值得深入研究的未来智能配电网优选拓扑结构。对所提拓扑的实现方式和关键技术展开了探索性研究,初步建立了基于分层控制的通信机制、基站的经济运营模型和微网的经济调度模型。与现有配电网方案对比分析后,认为所提拓扑具有网络架构坚强、清洁能源消纳能力强、配电方式灵活和支持电力市场交易等优点。最后,分析了该新型配电网拓扑在经济性和技术性等方面面临的挑战并展望了下一步的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蜂巢状有源配电网 新型拓扑 智能功率/信息交换基站 微网(微电网) 关键技术
下载PDF
IEC TC57 2010年会和SAC/TC82工作近况介绍 被引量:4
5
作者 姜海 辛耀中 +2 位作者 南贵林 赵江河 刘国定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9期1-5,共5页
概述了2010年5月在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召开的国际电工委员会(IEC)第57技术委员会(TC57)2010年会的情况。详细介绍了IEC TC57各个工作组当前工作动态。最后介绍了全国电力系统管理及其信息交换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82)近期的工作进展... 概述了2010年5月在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召开的国际电工委员会(IEC)第57技术委员会(TC57)2010年会的情况。详细介绍了IEC TC57各个工作组当前工作动态。最后介绍了全国电力系统管理及其信息交换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82)近期的工作进展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电工委员会 TC57 SAC/TC82 国际标准 工作组 电力系统管理及其信息交换 智能电网
下载PDF
IEEE P2030储能系统接入电网的互操作架构标准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侯义明 于辉 《电器与能效管理技术》 2014年第19期68-73,共6页
对IEEE P2030系列标准中储能系统接入电网的互操作架构进行了介绍。阐述了IEEE P2030系列标准中储能系统与电力系统互操作(PS-IAP)、通信技术互操作(CT-IAP)和信息技术互操作(IT-IAP)的相关模型和信息,为国内储能系统与智能电网的建设... 对IEEE P2030系列标准中储能系统接入电网的互操作架构进行了介绍。阐述了IEEE P2030系列标准中储能系统与电力系统互操作(PS-IAP)、通信技术互操作(CT-IAP)和信息技术互操作(IT-IAP)的相关模型和信息,为国内储能系统与智能电网的建设提供参考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储能系统 IEEE P2030 智能电网互操作 电力系统 通信系统 信息系统 交换信息
下载PDF
配电自动化主站系统建设方案分析
7
作者 孙中记 睢鹏 +2 位作者 苏红梅 张智远 景皓 《河北电力技术》 2010年第5期24-26,共3页
结合某城市智能电网配电自动化试点建设,介绍配电自动化主站系统的建设原则和可实现的功能,提出软硬件平台的具体设计和配置,以及使用信息交换总线技术实现配电自动化系统与相关系统交互的方案,并对建设方案的可行性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 智能电网 配电自动化 主站系统 硬件平台 软件平台 信息交互
下载PDF
智能电站顶层设计与工程实践 被引量:2
8
作者 王树民 贾建波 +2 位作者 石朝夕 刘胜军 闫计栋 《煤炭工程》 北大核心 2017年第F05期1-5,11,共6页
为探讨发电企业构建智能电站的途径与模式,以信息化建设的视角,重点从顶层设计的层面,提出了构建智能电站的系统性思维(三位一体)、价值链主线(四线融合)、智能化方向(五面提升),简称"345模型",初步形成了体系化的智能电站构... 为探讨发电企业构建智能电站的途径与模式,以信息化建设的视角,重点从顶层设计的层面,提出了构建智能电站的系统性思维(三位一体)、价值链主线(四线融合)、智能化方向(五面提升),简称"345模型",初步形成了体系化的智能电站构建框架。并依据此模型对比分析了"神华国华(北京)燃气热电有限公司"建设智能电站的主要成果与实践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电站 数字化电厂 信息化管理 顶层设计
下载PDF
基于蜂巢状有源配电网的分布式优化调度 被引量:10
9
作者 杨轶凡 江道灼 +2 位作者 阮闯 陈杰涛 朱乃璇 《电力建设》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85-93,共9页
微网群是未来微网并网的发展方向。对此,课题组提出了一种适应于微网大规模应用的智能化结构,即蜂巢状有源配电网拓扑。基于此拓扑研究其优化调度问题,首先对该拓扑结构及其中的有源微网与智能功率/信息交换基站进行说明。接着,采用基... 微网群是未来微网并网的发展方向。对此,课题组提出了一种适应于微网大规模应用的智能化结构,即蜂巢状有源配电网拓扑。基于此拓扑研究其优化调度问题,首先对该拓扑结构及其中的有源微网与智能功率/信息交换基站进行说明。接着,采用基于一致性约束的分布式优化方法,将蜂巢状配电网分解成多个区域,并推导了蜂巢状配电网优化数学模型。然后,考虑经济和可靠性等指标选取了运行成本最小化为优化目标,采用MATLAB/YALMIP/IPOPT商业求解器求解所建立的优化模型。最后,以7个微网组成的蜂巢状配电网为例,对所构建的优化模型和采用的求解方法进行说明,并分析了蜂巢状配电网的应用对微网群经济性和可靠性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蜂巢状有源配电网 智能功率/信息交换基站 分布式优化 一致性约束
原文传递
蜂巢状有源配电网拓扑及其可靠性评估 被引量:12
10
作者 阮闯 江道灼 +2 位作者 朱乃璇 杨轶凡 陈杰涛 《电力建设》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77-84,共8页
为探寻适应分布式电源并网运行的高供电可靠性配电网结构,文章提出了一种基于分布式有源微网的蜂巢状有源配电网拓扑。首先,对该拓扑结构及其中的有源微网与智能功率/信息交换基站进行了介绍,并分析了该拓扑的优点与不足。其次,应用马... 为探寻适应分布式电源并网运行的高供电可靠性配电网结构,文章提出了一种基于分布式有源微网的蜂巢状有源配电网拓扑。首先,对该拓扑结构及其中的有源微网与智能功率/信息交换基站进行了介绍,并分析了该拓扑的优点与不足。其次,应用马尔可夫链分析蜂巢状微网的状态转移过程,并给出了数学模型,包括状态转移概率矩阵和不同状态下的概率计算方法等。然后,推导了基于最小割集法的蜂巢状微网可靠性指标计算的修正公式。最后,以IEEE-RBTS BUS6 F4测试系统为例,对其"改造"成蜂巢状微网前后的供电可靠性进行了仿真比较,结果表明"改造"后的蜂巢状微网具有更高的供电可靠性,进而得出了蜂巢状有源配电网的供电可靠性明显优于普通配电网的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蜂巢状 有源配电网 可靠性 智能功率/信息交换基站 马尔可夫链 状态转移概率矩阵 最小割集法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