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5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口服卵黄抗体对杂交鳢弹状病毒(HSHRV)感染的免疫保护效果
1
作者 刘田 李硕 +4 位作者 汪铭书 赵立宁 黄锦炉 吴艺琳 贾爱卿 《海洋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0-16,共7页
为了研究抗杂交鳢弹状病毒(hybrid snakehead rhabdovirus,HSHRV)卵黄抗体的制备方法并评价其免疫保护效果,将杂交鳢弹状病毒经白油乳化制备疫苗,免疫蛋鸡收集高免蛋,采用喷雾干燥方法制备成卵黄抗体粉,以细胞中和试验评估卵黄抗体中和... 为了研究抗杂交鳢弹状病毒(hybrid snakehead rhabdovirus,HSHRV)卵黄抗体的制备方法并评价其免疫保护效果,将杂交鳢弹状病毒经白油乳化制备疫苗,免疫蛋鸡收集高免蛋,采用喷雾干燥方法制备成卵黄抗体粉,以细胞中和试验评估卵黄抗体中和病毒的效果。按照每kg鱼投喂卵黄抗体0.25 g、0.40 g、0.60 g的比例制备低、中、高3种添加剂量的饲料,持续投喂杂交鳢10 d,在口服免疫第4天时以104 TCID50/0.1mL的杂交鳢弹状病毒江门I株(HSHRV-JMI)病毒经腹腔注射对杂交鳢进行攻毒,并记录6 d内各组死亡情况。结果显示,四次免疫后卵黄抗体中和效价达到高峰,为1∶46.8,抗体维持时间为60d。高中低剂量组的存活率分别为64.4%、70.6%、78.5%;相对保护率分别为61.1%、67.9%、76.5%,三者均显著高于非特异性卵黄抗体对照组(P<0.001)。表明杂交鳢弹状病毒能有效刺激卵黄抗体产生,高效价卵黄抗体经口服免疫后可以有效抑制杂交鳢弹状病毒的侵染,显著提高杂交鳢存活率和相对保护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交鳢弹状病毒(HSHRV) 卵黄抗体 口服免疫 中和效价 免疫保护效果
下载PDF
不同脂肪源在杂交鳢配合饲料中应用效果的比较研究
2
作者 黄泽葵 关俊锋 +5 位作者 桑宇航 许健照 欧阳斌 李雪菲 李远友 谢帝芝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7943-7955,共13页
为降低水产配合饲料对鱼油和豆油的依赖,开发新型脂肪源,本研究配制5种不同脂肪源的等氮等脂(48%粗蛋白质,12%粗脂肪)配合饲料(D1~D5),其中D1的脂肪源为复合油1(罗非鱼油∶豆油=1∶1)、D2为复合油2(亚麻籽油∶豆油=1∶2)、D3为复合油3(... 为降低水产配合饲料对鱼油和豆油的依赖,开发新型脂肪源,本研究配制5种不同脂肪源的等氮等脂(48%粗蛋白质,12%粗脂肪)配合饲料(D1~D5),其中D1的脂肪源为复合油1(罗非鱼油∶豆油=1∶1)、D2为复合油2(亚麻籽油∶豆油=1∶2)、D3为复合油3(鱼油∶棉籽油∶棕榈油∶亚麻籽油=3∶3∶3∶1)、D4为罗非鱼油、D5为豆油。以上述饲料分别在室内循环系统中对应投喂5组初始体重为(112.09±0.15)g的杂交鳢(Channa argus×Channa maculate♀)幼鱼60 d。结果显示:在生长性能和肌肉常规营养成分含量方面,各组均无显著差异(P>0.05);在生化指标方面,饲料脂肪源对血清碱性磷酸酶活性和肝脏总抗氧化能力以及血清、肝脏、肠道丙二醛含量均无显著影响(P>0.05),对其他生化指标有显著影响(P<0.05),其中D3组血清总胆固醇、甘油三酯和低密度脂蛋白含量与肝脏甘油三酯和粗脂肪含量最低,血清总抗氧化能力和高密度脂蛋白含量,血清、肝脏和肠道酸性磷酸酶、超氧化物歧化酶和过氧化氢酶活性以及肠道碱性磷酸酶活性最高;在肌肉品质方面,D3组肌肉中C20∶5n-3(EPA)、C22∶6n-3(DHA)含量以及肌肉的咀嚼性、胶着性最高,其中EPA含量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5),DHA含量显著高于D1、D2和D5组(P<0.05),咀嚼性显著高于D2和D4组(P<0.05),胶着性显著高于D1、D2和D4组(P<0.05)。综上所述,在本试验条件下,以复合油3为饲料脂肪源不仅可保证杂交鳢的生长效果,而且可提升其免疫和抗氧化能力,改善肌肉品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肪源 复合油 杂交鳢 生化指标 抗氧化 肌肉品质
下载PDF
发酵黑水虻对杂交鳢生长性能、体成分及抗氧化和免疫能力的影响
3
作者 朱喜锋 黄文庆 +4 位作者 李国立 王梦华 彭凯 王国霞 黄燕华 《中国畜牧兽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3807-3816,共10页
【目的】通过研究饲料中添加不同水平的发酵黑水虻对杂交鳢(Channa maculate♀×Channa argus♂)生长性能、体成分、血清生化指标、抗氧化及免疫能力的影响,探讨发酵黑水虻在水产饲料中的应用价值。【方法】1920尾初始体重为(5.88&#... 【目的】通过研究饲料中添加不同水平的发酵黑水虻对杂交鳢(Channa maculate♀×Channa argus♂)生长性能、体成分、血清生化指标、抗氧化及免疫能力的影响,探讨发酵黑水虻在水产饲料中的应用价值。【方法】1920尾初始体重为(5.88±0.01)g的杂交鳢被随机分成6组,每组4个重复,每重复80尾鱼,分别投喂添加0(对照)、2%、4%、6%、8%和10%发酵黑水虻湿物质的6种试验饲料,分别记作G0、G2、G4、G6、G8、G10,试验期56 d。试验结束后统计每个网箱杂交鳢重量、数量、摄食量,计算生长性能;每网箱随机挑选6尾杂交鳢分析体成分;尾静脉取血并分离血清,测定血清生化、抗氧化与免疫指标;取肝脏,测定肝脏抗氧化与免疫指标。【结果】与G0组相比,G2~G8组杂交鳢终末体重、增重率和特定生长率均有显著提高(P<0.05),G4组摄食量显著升高(P<0.05);G6和G8组饲料系数显著降低(P<0.05),存活率显著提高(P<0.05)。各组间杂交鳢肥满度、脏体比和肠体比均无显著差异(P>0.05),G2、G4、G6和G10组肝体比与G0组相比均显著降低(P<0.05)。各组全鱼水分、粗蛋白质、粗脂肪、粗灰分、钙和总磷含量均无显著差异(P>0.05)。各组杂交鳢血清总蛋白、葡萄糖、总胆固醇、尿素氮含量及谷丙转氨酶和谷草转氨酶活性均无显著差异(P>0.05),G2~G10组血清甘油三酯含量与G0组相比显著降低(P<0.05);与G0组相比,G2组血清总抗氧化能力显著提高(P<0.05),G2~G8组肝脏过氧化物酶和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显著升高(P<0.05),G2~G10组血清溶菌酶活性显著升高(P<0.05)。【结论】发酵黑水虻对杂交鳢生长性能有显著促进作用,可显著降低杂交鳢肝体比和血清甘油三酯含量,同时可提高杂交鳢抗氧化和免疫能力;发酵黑水虻在杂交鳢饲料中适宜添加水平为2%~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酵黑水虻 杂交鳢 生长性能 体成分 血清生化指标
下载PDF
黑水虻虫粉替代鱼粉对杂交鳢血清免疫抗氧化、肠道功能和抗病力的影响
4
作者 谢雨桐 黄文庆 +4 位作者 李诗洋 黄燕华 刘春 许丰孟 王国霞 《水产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63-173,共11页
为了研究饲料中黑水虻虫粉替代鱼粉对杂交鳢[斑鳢(Channa maculate,♀)×乌鳢(C. argus,♂)]免疫抗氧化、肠道菌群和抗病力的影响。实验采用黑水虻虫粉(black soldier fly larvae meal, BSFLM)分别替代基础配方中鱼粉的7.5%(BSFLM7... 为了研究饲料中黑水虻虫粉替代鱼粉对杂交鳢[斑鳢(Channa maculate,♀)×乌鳢(C. argus,♂)]免疫抗氧化、肠道菌群和抗病力的影响。实验采用黑水虻虫粉(black soldier fly larvae meal, BSFLM)分别替代基础配方中鱼粉的7.5%(BSFLM7.5)、15.0%(BSFLM15)、22.5%(BSFLM22.5)和30.0%(BSFLM30)(对应添加48.8、 97.6、 146.4和195.2g/kg的BSFLM干物质)配制5种等氮等脂的饲料。选取525尾均重为(10.84±0.01) g的杂交鳢,随机分成5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35尾,养殖周期为56d。结果显示,BSFLM22.5和BSFLM30组血清碱性磷酸酶(AKP)显著高于BSFLM7.5和FM组,BSFLM22.5组丙二醛(MDA)含量显著低于FM组,各组血清中、过氧化氢酶(CAT)、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总抗氧化能力(T-AOC)、溶菌酶(LZM)、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无显著差异。肠道内容物菌群BSFLM15~BSFLM30实验组Sobs、Chao、Ace、Shannon、Simpson指数显著低于FM和BSFLM7.5组,物种多样性减少;衣原体门、变形菌门、螺旋体门、假单胞菌属和罗尔斯通菌属相对丰度实验组低于FM组。BSFLM30组后肠菌群Sobs指数、Chao指数和Ace指数显著高于FM组和其他实验组,厚壁菌门、拟杆菌门、沉积菌属和紫单孢菌属相对丰度增加,各实验组后肠螺旋体门、假单胞菌属和罗尔斯通菌属相对丰度降低。用舒氏气单胞菌感染,BSFLM7.5、BSFLM7.5和BSFLM22.5组的杂交鳢7 d累计死亡率显著低于FM组的。综上所述,黑水虻虫粉部分替代鱼粉可以改善杂交鳢免疫抗氧化能力,调节肠道内容物菌群结构,增强抗舒氏气单胞菌感染的能力,替代量以不超过22.5%(146.4 g/kg)为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交鳢 黑水虻虫粉 免疫抗氧化 肠道微生物 舒氏气单胞菌 抗病力
下载PDF
饲料中添加黑水虻酵素对杂交鳢生长性能、体组成、血清生化和肝脏抗氧化指标的影响
5
作者 黄文庆 李瑜琬 +3 位作者 黄燕华 李国立 朱喜锋 王国霞 《广东畜牧兽医科技》 2024年第4期49-53,90,共6页
该试验通过研究饲料中添加4%黑水虻酵素,测定杂交鳢(Chnna maculate♀×Chnna argus♂)的生长性能、体成分、血清生化和肝脏抗氧化指标,探讨其应用效果。试验选用180尾初始均重为(5.31±0.01)g的杂交鳢,随机分2组,每组3个重复,... 该试验通过研究饲料中添加4%黑水虻酵素,测定杂交鳢(Chnna maculate♀×Chnna argus♂)的生长性能、体成分、血清生化和肝脏抗氧化指标,探讨其应用效果。试验选用180尾初始均重为(5.31±0.01)g的杂交鳢,随机分2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挑选体表健康、活力好的杂交鳢30尾。养殖试验63 d。(1)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杂交鳢的增重率、特定增长率、成活率和形体指标肥满度、肝体比、脏体比、脂体比无显著变化(P>0.05),饲料系数呈现下降趋势(P=0.074)。(2)试验组杂交鳢的血清生化指标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总蛋白、白蛋白、球蛋白、白球比、甘油三酯、胆固醇、葡萄糖、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无显著变化(P>0.05)。(3)试验组的杂交鳢肝脏谷丙转氨酶活力显著下降、过氧化氢酶活性显著上升(P<0.05),谷草转氨酶、超氧化物歧化酶、丙二醛、谷胱甘肽过氧化物和总抗氧化能力无显著变化(P>0.05)。饲料中添加4%黑水虻酵素可以改善杂交鳢的饲料系数、提高其肝脏抗氧化能力,不会对机体蛋白质、脂肪和糖类代谢产生负面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水虻酵素 杂交鳢 生长 血清生化 肝脏抗氧化
下载PDF
杂交鳢和乌鳢池塘养殖对比试验 被引量:15
6
作者 王宇希 冯晓宇 +2 位作者 李行先 郭水荣 谢楠 《水产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683-686,共4页
对杂交鳢和乌鳢进行池塘养殖对比试验。前者投喂人工饲料,后者投喂冰鲜鱼,结合水质调控和病害防治等技术,杂交鳢成活率80.9%,乌鳢53.9%;杂交鳢平均单产为5.2 kg/m2,饵料系数1.367;乌鳢1.8 kg/m2,饵料系数4.29。整个养殖过程杂交鳢塘换水... 对杂交鳢和乌鳢进行池塘养殖对比试验。前者投喂人工饲料,后者投喂冰鲜鱼,结合水质调控和病害防治等技术,杂交鳢成活率80.9%,乌鳢53.9%;杂交鳢平均单产为5.2 kg/m2,饵料系数1.367;乌鳢1.8 kg/m2,饵料系数4.29。整个养殖过程杂交鳢塘换水2次,乌鳢塘换水6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交鳢 乌鳢 池塘养殖
下载PDF
呋喃西林代谢物在杂交鳢(斑鳢♀×乌鳢♂)体内的残留消除规律研究 被引量:13
7
作者 刘书贵 吴仕辉 +5 位作者 郑光明 王群 戴晓欣 宋怿 刘毅辉 马兵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248-253,共6页
在模拟养殖条件下,对杂交鳢(斑鳢Channa maculata♀×乌鳢Channa argus♂)体内呋喃西林代谢物氨基脲(Semicarbazide,SEM)的残留及消除规律进行了研究.在(30.5±0.5)℃水温条件下,用质量浓度为2 mg/L呋喃西林药浴杂交鳢苗种2 d.... 在模拟养殖条件下,对杂交鳢(斑鳢Channa maculata♀×乌鳢Channa argus♂)体内呋喃西林代谢物氨基脲(Semicarbazide,SEM)的残留及消除规律进行了研究.在(30.5±0.5)℃水温条件下,用质量浓度为2 mg/L呋喃西林药浴杂交鳢苗种2 d.药浴期间于0.5、1、2、4、8、12、24、48 h取样,停止药浴后于0.5、1、2、4、8、12、24、48、96、192、288、384、480、720、960、1 200、1 440、1 920、2 400、2 880 h取样,采用液-质联用(HPLC-MS)方法测定杂交鳢肌肉中SEM的含量.结果显示,药浴期间0.5~48 h,肌肉中SEM质量分数从(32.58±2.82)μg/kg逐渐升高至(175.92±18.49)μg/kg;药浴结束后的SEM质量分数经测定于1 h达到最高,为(108.00±5.86)μg/kg;药浴结束后2~48h,苗种体内SEM质量分数维持在(53.60±4.90)~(69.21±5.71)μg/kg,48 h后显著下降,至60 d后已低于检测限0.25μg/kg.鱼体肌肉中SEM的平均消除速率为0.089μg/(kg.h).结果显示,在该试验条件下,鱼体内SEM可在60 d后代谢消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呋喃西林 代谢物 杂交鳢 残留 消除
下载PDF
养殖密度对杂交鳢仔鱼生长与存活的影响 被引量:34
8
作者 刘文奎 樊启学 +2 位作者 杜海明 董俊峰 张磊 《淡水渔业》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45-48,共4页
在温棚水族箱中养殖杂交鳢仔鱼,养殖密度分别为0.5、1、2、4、8尾/L,共养殖15 d,试验结果表明:养殖密度在0.5~4尾/L之间,杂交鳢仔鱼的最终体重、特定生长率、日增重都随着养殖密度的增大而升高,当养殖密度为4尾/L时,三者达到最大值;进... 在温棚水族箱中养殖杂交鳢仔鱼,养殖密度分别为0.5、1、2、4、8尾/L,共养殖15 d,试验结果表明:养殖密度在0.5~4尾/L之间,杂交鳢仔鱼的最终体重、特定生长率、日增重都随着养殖密度的增大而升高,当养殖密度为4尾/L时,三者达到最大值;进一步增加养殖密度,仔鱼的生长反而下降。高密度组(4、8尾/L)杂交鳢仔鱼个体生长速度离散度明显加大,仔鱼的成活率随养殖密度增加而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交鳢 养殖密度 特定生长率 死亡率
下载PDF
乌鳢(♂)×斑鳢(♀)杂交子代及其亲本非特异性免疫因子的比较 被引量:5
9
作者 刘凯 朱丽敏 +3 位作者 姚桂桂 谢楠 刘新轶 王宇希 《浙江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73-176,共4页
分别对杂交鳢及其亲本3个群体的补体C3含量、补体C4含量、碱性磷酸酶(AKP)活性、酸性磷酸酶(ACP)活性、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过氧化氢酶(CAT)活性等6个指标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在CAT酶活性上,斑鳢显著高于乌鳢(P<0.05);在ACP... 分别对杂交鳢及其亲本3个群体的补体C3含量、补体C4含量、碱性磷酸酶(AKP)活性、酸性磷酸酶(ACP)活性、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过氧化氢酶(CAT)活性等6个指标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在CAT酶活性上,斑鳢显著高于乌鳢(P<0.05);在ACP活性上,乌鳢显著高于斑鳢(P<0.05),其他指标斑鳢和乌鳢均未表现出显著差异(P>0.05)。在杂交子代的免疫指标上,补体C3和C4含量低于其双亲(P>0.05),SOD活性要高于斑鳢(P<0.05)和乌鳢(P>0.05),其余指标均介于其双亲之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交鳢 血清 补体 水解酶 抗氧化酶
下载PDF
饵料密度对杂交鳢仔鱼生长、存活的影响 被引量:23
10
作者 刘文奎 樊启学 +1 位作者 朱邦科 杜海明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367-370,共4页
研究了饵料密度(每毫升0.1个、0.3个、1.0个、3.0个和10.0个)对3种规格(Ⅰ:0.68 cm;Ⅱ:1.50 cm;Ⅲ:3.20 cm)杂交鳢仔鱼生长、存活的影响。结果表明:在饵料密度为每毫升0.1~1.0个的范围内,3种规格仔鱼的特定生长率随饵料密度增... 研究了饵料密度(每毫升0.1个、0.3个、1.0个、3.0个和10.0个)对3种规格(Ⅰ:0.68 cm;Ⅱ:1.50 cm;Ⅲ:3.20 cm)杂交鳢仔鱼生长、存活的影响。结果表明:在饵料密度为每毫升0.1~1.0个的范围内,3种规格仔鱼的特定生长率随饵料密度增加而显著升高,当饵料密度为每毫升1.0个时,特定生长率达到最高值,随着饵料密度进一步增加,规格Ⅰ仔鱼的特定生长率随饵料密度的增加而下降,规格Ⅱ、Ⅲ仔鱼的特定生长率无显著变化。饵料密度对成活率没有显著影响,各饵料密度组的成活率都很高。规格差异对饵料密度不敏感,3种规格仔鱼的最适饵料密度均为每毫升1.0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交鳢 仔鱼 饵料密度 生长 存活
下载PDF
养殖杂交鳢迟缓爱德华菌的分离鉴定 被引量:9
11
作者 陈言峰 周爱国 +3 位作者 陈冠锋 陈建酬 张继平 张辉华 《南方水产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1-7,共7页
从患病杂交鳢[斑鳢(Channa maculata)♀×乌鳢(C.argus)♂]体内分离到2株致病菌(ZS201364-1和ZS201364-2),通过对其生化特性与16S rRNA基因序列进行分析,确定为迟缓爱德华菌(Edwardsiella tarda)。该致病菌兼性厌氧,为革兰... 从患病杂交鳢[斑鳢(Channa maculata)♀×乌鳢(C.argus)♂]体内分离到2株致病菌(ZS201364-1和ZS201364-2),通过对其生化特性与16S rRNA基因序列进行分析,确定为迟缓爱德华菌(Edwardsiella tarda)。该致病菌兼性厌氧,为革兰氏阴性短杆菌,能运动,能发酵葡萄糖、麦芽糖。吲哚试验和MR试验均为阳性。2株致病菌对杂交鳢的半致死剂量(LD50)分别为7.1×105cfu·g^-1和5.6×105cfu·g^-1。ZS201364-1最适生长温度为25~35℃、pH为7~8、氯化钠(NaCl)质量分数为1%,对头孢噻肟、环丙沙星、诺氟沙星等抗生素高度敏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交鳢 迟缓爱德华菌 分离 鉴定
下载PDF
规格差异和饵料密度对杂交鳢(Channa maculate♀×C.argus♂)仔稚鱼残食的影响 被引量:11
12
作者 杨凯 樊启学 +2 位作者 刘文奎 李波 方巍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279-283,共5页
采用试验生态学的方法,研究了残食行为、规格差异和饵料密度对杂交鳢仔稚鱼残食的影响。结果表明:当杂交鳢仔鱼全长达到1.30cm(7日龄)时出现残食。同规格杂交鳢仔稚鱼饱食状况下几乎没有残食现象,而全长2.21cm仔鱼在饥饿状况下表现出了... 采用试验生态学的方法,研究了残食行为、规格差异和饵料密度对杂交鳢仔稚鱼残食的影响。结果表明:当杂交鳢仔鱼全长达到1.30cm(7日龄)时出现残食。同规格杂交鳢仔稚鱼饱食状况下几乎没有残食现象,而全长2.21cm仔鱼在饥饿状况下表现出了较高的残食率;规格差异越大,残食率越高,全长比为0.57∶1.00、0.50∶1.00、0.39∶1.00的3个试验组的残食率分别为18.35%、46.65%、61.67%,差异显著;饵料缺乏时的残食率显著高于饵料充足时,全长2.21cm杂交鳢仔鱼饲养7d,不投饵和饱食情况下的残食率分别为46.67%和1.11%,差异显著;以日投喂率0%、5%、15%饲养杂交鳢仔稚鱼(全长比为0.50∶1.00)5d,残食率依次为83.33%、35.00%、3.33%,差异显著。可见,规格差异和摄食状况对杂交鳢仔稚鱼的残食都有显著影响。生产上,小个体和大个体全长比低于0.60∶1.00时,及时分池饲养是提高杂交鳢仔稚鱼成活率的重要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交鳢 残食 规格差异 饵料密度
下载PDF
黄芪多糖对杂交鳢生长性能、免疫能力、抗氧化能力和抗病力的影响 被引量:38
13
作者 王煜恒 徐孝宙 +3 位作者 王会聪 陈军 张坤 倪新毅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1447-1456,共10页
本试验旨在研究黄芪多糖对杂交鳢生长性能、免疫能力、抗氧化能力和抗病力的影响。选取720尾健康的初重为(24.5±0.5)g的杂交鳢,随机分成6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30尾),分别投喂在基础饲料中添加0(APS0组,作为对照组)、0.25(APS0.2... 本试验旨在研究黄芪多糖对杂交鳢生长性能、免疫能力、抗氧化能力和抗病力的影响。选取720尾健康的初重为(24.5±0.5)g的杂交鳢,随机分成6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30尾),分别投喂在基础饲料中添加0(APS0组,作为对照组)、0.25(APS0.25组)、0.50(APS0.50组)、1.00(APS1.00组)、1.50(APS1.50组)和2.00 g/kg(APS2.00组)黄芪多糖的试验饲料,养殖周期为60 d。结果显示:饲料中添加不同水平的黄芪多糖后鱼体的增重率均有所增加,其中APS1.50和APS2.00组与对照组的差异达到显著水平(P<0.05)。饲料系数随黄芪多糖添加量的增加呈先下降后升高的趋势,以APS1.50组最低。肠道蛋白酶、脂肪酶活性和微绒毛长度均随黄芪多糖添加量的增加先不断升高,至添加量为1.50 g/kg时达到最高,继续增加添加量则有所下降。血浆中溶菌酶(LSZ)活性与补体3(C3)、补体4(C4)、免疫球蛋白M(IgM)含量以及全血呼吸爆发活力均随黄芪多糖添加量的增加先升高后降低,且最高值均出现在APS1.50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与APS1.00(C3含量除外)和APS2.00组差异不显著(P>0.05)。血浆中酸性磷酸酶(ACP)活性的变化趋势与LSZ活性类似,但其最高值出现在APS1.00组。APS1.50组杂交鳢血浆和肝脏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而丙二醛(MDA)含量则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用嗜水气单胞菌攻毒,96 h内杂交鳢的累积死亡率最低的为APS1.50组,显著低于对照组及APS0.25和APS0.50组(P<0.05),但与APS1.00和APS2.00组差异不显著(P>0.05)。由此得出,饲料中添加适量的黄芪多糖能提高杂交鳢的生长性能、消化能力、免疫能力、抗氧化能力和抗病力;综合考虑各因素,杂交鳢饲料中黄芪多糖添加量以1.50 g/kg较为适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芪多糖 杂交鳢 生长性能 免疫能力 抗氧化能力 抗病力
下载PDF
6种常见药物对杂交鳢的急性毒性试验 被引量:18
14
作者 林启存 陈武 +2 位作者 周立伟 王宇希 冯晓宇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4639-4641,4656,共4页
[目的]为杂交鳢的苗种培育及鱼病防治提供参考。[方法]在室内静水条件下,采用常规生物毒性方法研究6种常见药物(甲苯咪唑、铜铁合剂、硫酸铜、敌百虫、三氯异氰尿酸、甲醛溶液)对杂交鳢的急性毒性效应。[结果]6种药物对杂交鳢的安全浓... [目的]为杂交鳢的苗种培育及鱼病防治提供参考。[方法]在室内静水条件下,采用常规生物毒性方法研究6种常见药物(甲苯咪唑、铜铁合剂、硫酸铜、敌百虫、三氯异氰尿酸、甲醛溶液)对杂交鳢的急性毒性效应。[结果]6种药物对杂交鳢的安全浓度分别为硫酸铜0.09mg/L、铜铁合剂0.07mg/L、敌百虫0.17mg/L、三氯异氰尿酸0.36mg/L、甲苯咪唑0.029mg/L、甲醛溶液24.57mg/L;杂交鳢对供试药物的敏感性依次为:甲苯咪唑>铜铁合剂>硫酸铜>敌百虫>三氯异氰尿酸>甲醛溶液。[结论]硫酸铜、敌百虫、三氯异氰尿酸、甲苯咪唑和甲醛溶液对杂交鳢的安全浓度均与常规使用浓度相当或低于常规使用浓度,因此这些药物均可用来防治相应的杂交鳢疾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交鳢 急性毒性 安全浓度
下载PDF
复合蛋白源替代鱼粉对杂交鳢生长、体组成与生化指标的影响 被引量:11
15
作者 林仕梅 马卉佳 +2 位作者 徐韬 陈拥军 黄先智 《水产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744-753,共10页
为研究复合蛋白源替代鱼粉对杂交鳢生长、体组成、抗氧化与生化指标的影响,在基础饲料中用复合蛋白源(由棉粕+菜粕+蚕蛹+桑叶发酵而成)分别替代饲料中0%、12%、24%、36%和48%的鱼粉,配制成5种等氮等脂(含粗蛋白CP 42%,粗脂肪EE 8.5%)的... 为研究复合蛋白源替代鱼粉对杂交鳢生长、体组成、抗氧化与生化指标的影响,在基础饲料中用复合蛋白源(由棉粕+菜粕+蚕蛹+桑叶发酵而成)分别替代饲料中0%、12%、24%、36%和48%的鱼粉,配制成5种等氮等脂(含粗蛋白CP 42%,粗脂肪EE 8.5%)的实验饲料,在室内循环水族箱内饲喂杂交鳢(初始体质量22 g)8周。结果显示,当复合蛋白源替代鱼粉水平大于12%时,杂交鳢的终末体质量(FBW)和特定生长率(SGR)显著降低,在48%替代水平达到最低。36%和48%替代水平蛋白质效率(PER)显著降低,而饲料系数(FCR)显著升高。各实验组摄食率(FR)无显著差异。替代水平组全鱼粗脂肪含量以及脏体比(VSI)和肠脂比(IPF)显著降低,而水分含量显著增加。随替代水平的增加,胰蛋白酶活性显著降低,而肠脂肪酶活性显著升高。替代水平24%以上肝脏谷丙转氨酶(GPT)、过氧化氢酶(CAT)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显著升高。替代水平12%以上血清中总胆固醇(CHO)含量显著降低,而替代水平36%以上血糖(GLU)含量会显著降低。各实验组血清甘油三酯(TC)、总蛋白(TP)和白蛋白(ALB)含量无显著变化。研究表明,复合蛋白源替代12%鱼粉不会影响杂交鳢的生长,而高水平替代会抑制杂交鳢的生长,但可以改善杂交鳢机体糖脂代谢,提高机体的抗氧化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交鳢 复合蛋白源 鱼粉 生长 生化指标
下载PDF
不同碳氮比对杂交鳢稚鱼生长及养殖水质的影响 被引量:14
16
作者 王广军 王一飞 +2 位作者 夏耘 郁二蒙 李志斐 《甘肃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7-13,19,共8页
【目的】研究在养殖水体中不同碳氮比对杂交鳢稚鱼生长及养殖水质的影响.【方法】在水体零交换条件下,以杂交鳢稚鱼为研究对象,通过添加葡萄糖,研究不同C/N对杂交鳢池生物絮团的形成与营养成分、养殖水质以及杂交鳢的生长性能与肌肉营... 【目的】研究在养殖水体中不同碳氮比对杂交鳢稚鱼生长及养殖水质的影响.【方法】在水体零交换条件下,以杂交鳢稚鱼为研究对象,通过添加葡萄糖,研究不同C/N对杂交鳢池生物絮团的形成与营养成分、养殖水质以及杂交鳢的生长性能与肌肉营养成分的影响,从而筛选出生物絮团形成所需的适合C/N.在室内塑料桶中分4组,对照组投基础饲料(C/N=7.6∶1);试验组分3组,在基础饲料中分别添加葡萄糖,控制C/N分别为10∶1、15∶1和20∶1.【结果】15d后15∶1组和20∶1组的生物絮团已经形成,碳氮比越高,其所形成的生物絮团的粗蛋白含量越低;当C/N≥10时,可形成较多的生物絮团,并有效的调节水质,降低水体中的氨氮、亚硝酸盐;当C/N超过15时,对杂交鳢稚鱼生长产生不利影响.【结论】在杂交鳢稚鱼养殖水体中维持碳氮比为10∶1-15∶1,可达到水质调控目的,维持生物絮团系统处于良好运行状态.研究结果为生物絮团技术在肉食性鱼类中的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氮比 杂交鳢 生物絮团 生长
下载PDF
高脂饲料中添加发酵桑叶对杂交鳢生长性能、体组成及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 被引量:13
17
作者 高胜男 马卉佳 +3 位作者 徐韬 陈拥军 林仕梅 黄先智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3422-3428,共7页
本试验旨在研究高脂饲料中添加发酵桑叶对杂交鳢生长性能、体组成及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选用体质健壮、平均体重为10g的杂交鳢360尾,随机分成3个组,每个组设4个重复,每个重复30尾。各组投喂在高脂饲料中分别添加0(对照组)、7.5%和15.0... 本试验旨在研究高脂饲料中添加发酵桑叶对杂交鳢生长性能、体组成及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选用体质健壮、平均体重为10g的杂交鳢360尾,随机分成3个组,每个组设4个重复,每个重复30尾。各组投喂在高脂饲料中分别添加0(对照组)、7.5%和15.0%发酵桑叶的试验饲料。试验期8周。结果表明:1)与对照组相比,15.0%发酵桑叶组杂交鳢的特定生长率(SGR)和蛋白质效率(PER)显著降低(P<0.05),饲料系数(FCR)显著增加(P<0.05);7.5%发酵桑叶组杂交鳢的SGR、PER和FCR无显著差异(P>0.05)。各组杂交鳢的摄食率(FR)无显著差异(P>0.05)。2)与对照组相比,7.5%和15.0%发酵桑叶组杂交鳢的全鱼粗脂肪含量以及肝体比、脏体比和肠脂比显著降低(P<0.05),15.0%发酵桑叶组杂交鳢的肝脏脂肪含量显著降低(P<0.05)。各组杂交鳢的全鱼粗灰分、粗蛋白质以及肌肉脂肪含量均无显著差异(P>0.05)。3)与对照组相比,15.0%发酵桑叶组杂交鳢的血清谷草转氨酶和谷丙转氨酶活性以及总胆固醇、甘油三酯含量显著降低(P<0.05);7.5%和15.0%发酵桑叶组杂交鳢的血液葡萄糖含量显著降低(P<0.05)。各组杂交鳢的血清总蛋白含量均无显著差异(P>0.05)。由此可见,高脂饲料中添加7.5%发酵桑叶不会影响杂交鳢的生长性能,而添加15.0%发酵桑叶会抑制杂交鳢的生长,但有利于肝脏健康,改善机体的糖脂代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酵桑叶 高脂饲料 杂交鳢 生长 代谢
下载PDF
杂交鳢海豚链球菌病病原分离鉴定及药敏试验 被引量:5
18
作者 陈言峰 周爱国 +4 位作者 邹青 陈冠锋 陈建酬 张继平 张辉华 《南方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332-337,共6页
【目的】对广东省中山市某养殖场的患病濒死杂交鳢进行病原分离鉴定及药敏试验,旨在确定病因,为今后生产中有效防控该病提供参考。【方法】从濒死杂交鳢体内分离致病菌,通过其生理生化特征与16S r RNA基因序列分析进行菌株鉴定,并采用... 【目的】对广东省中山市某养殖场的患病濒死杂交鳢进行病原分离鉴定及药敏试验,旨在确定病因,为今后生产中有效防控该病提供参考。【方法】从濒死杂交鳢体内分离致病菌,通过其生理生化特征与16S r RNA基因序列分析进行菌株鉴定,并采用纸片扩散法进行药敏试验。【结果】从患病濒死的杂交鳢体内分离获得两株优势菌(ZS2013711-1和ZS2013711-2),根据其生理生化鉴定结果与16S r RNA基因序列分析结果,可鉴定为海豚链球菌(Streptococcus iniae)。两株分离菌株对杂交鳢的半致死剂量(LD50)分别为2.7×105和6.7×105 CFU/g。药敏试验结果显示,该致病菌对头孢噻肟、头孢拉定、头孢唑啉、林可霉素等抗生素高度敏感。【结论】杂交鳢是海豚链球菌的一种新发现宿主,生产中可选用头孢噻肟、头孢拉定、头孢唑啉、林可霉素等药物进行防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交鳢 海豚链球菌 分离 鉴定 药敏试验
下载PDF
投喂赤子爱胜蚓对杂交鳢血液部分免疫指标的影响 被引量:5
19
作者 姚东林 王超 +2 位作者 茅沈丽 陈金涛 邹记兴 《大连海洋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246-250,共5页
以体质量为(72.51±1.46)g的杂交鳢(斑鳢Channa maculata♀×乌鳢Channa argus♂)为试验对象,用基础饲料中添加不同质量分数(0、5.0%、7.5%、10.0%)的赤子爱胜蚓Eisenia foetida新鲜浆液配制的试验饲料进行投喂,养殖试验共进行1... 以体质量为(72.51±1.46)g的杂交鳢(斑鳢Channa maculata♀×乌鳢Channa argus♂)为试验对象,用基础饲料中添加不同质量分数(0、5.0%、7.5%、10.0%)的赤子爱胜蚓Eisenia foetida新鲜浆液配制的试验饲料进行投喂,养殖试验共进行100 d,研究赤子爱胜蚓作为饲料添加剂对杂交鳢血液部分免疫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10.0%蚯蚓组杂交鳢的红细胞数(RBC)最多,且与其他各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对照组的红细胞数最少;杂交鳢的白细胞数量(WBC)随着蚯蚓添加量的增加呈上升趋势,且各组之间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添加蚯蚓的各组杂交鳢血清总蛋白含量(TP)与对照组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杂交鳢血清溶菌酶(LZM)和酚氧化酶(PO)活性随着蚯蚓添加量的增加呈上升趋势,10.0%蚯蚓组最高,且与其他各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杂交鳢血清酸性磷酸酶(ACP)、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碱性磷酸酶(AKP)活性均随着蚯蚓添加量的增加出现波动,7.5%蚯蚓组3种酶活性均最高,且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本研究表明,在饲料中添加7.5%和10.0%赤子爱胜蚓的新鲜浆液,能提高杂交鳢血液中红细胞和白细胞的数量,提高血清中的LZM、ACP、AKP、SOD和PO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赤子爱胜蚓 杂交鳢 免疫指标 血细胞
下载PDF
饥饿胁迫对杂交鳢生长及生化组成的影响 被引量:12
20
作者 周爱国 茅沈丽 +3 位作者 王超 邹青 曾运丁 邹记兴 《水生态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78-82,共5页
水温25.8~30.0℃,将初始体重91.6~125.1g、体长18.6~23.2 cm的杂交鳢(Hybrid snakehead)置于玻璃缸水槽中饥饿处理9周,探索饥饿胁迫对其生长(饥饿9周)和生化组成(饥饿7周)的影响。结果表明,饥饿处理9周后,各组的存活率均为100%;其体... 水温25.8~30.0℃,将初始体重91.6~125.1g、体长18.6~23.2 cm的杂交鳢(Hybrid snakehead)置于玻璃缸水槽中饥饿处理9周,探索饥饿胁迫对其生长(饥饿9周)和生化组成(饥饿7周)的影响。结果表明,饥饿处理9周后,各组的存活率均为100%;其体重的损失率随饥饿时间的延长显著上升(P<0.05),饥饿至第9周时达(20.32±2.16)%;肥满度、脏体比、肝体比和脂体比随饥饿时间的延长呈下降趋势,各试验组与对照组相比均差异显著(P<0.05);饥饿0~7周,杂交鳢全鱼水分含量逐步上升,饥饿开始时为68.26%,至第7周时达72.51%;灰分含量有所增加,但增幅不明显;脂肪、蛋白质和比能值均呈下降趋势;其中,脂肪含量和比能值下降较为明显,饥饿至第7周时,与对照组相比,分别下降了32.46%和22.56%;蛋白质含量在饥饿前期下降不明显,饥饿5~7周内显著下降(P<0.05)。判断杂交鳢在整个饥饿过程中,主要是利用自身的脂肪作为能源物质,同时也会消耗少量的蛋白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交鳢 饥饿胁迫 生长 生化组成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