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8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Effect of pore pressure on deformation and unstable snap-back for shear band and elastic rock system
1
作者 王学滨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EI 2007年第3期418-424,共7页
Fast Lagrangian analysis of continua(FLAC) was used to study the influence of pore pressure on the mechanical behavior of rock specimen in plane strain direct shear, the distribution of yielded elements, the distribut... Fast Lagrangian analysis of continua(FLAC) was used to study the influence of pore pressure on the mechanical behavior of rock specimen in plane strain direct shear, the distribution of yielded elements, the distribution of displacement and velocity across shear band as well as the snap-back (elastic rebound) instability. The effective stress law was used to represent the weakening of rock containing pore fluid under pressure. Numerical results show that rock specimen becomes soft (lower strength and hardening modulus) as pore pressure increases, leading to higher displacement skip across shear band. Higher pore pressure results in larger area of plastic zone, higher concentration of shear strain, more apparent precursor to snap-back (unstable failure) and slower snap-back. For higher pore pressure, the formation of shear band-elastic body system and the snap-back are earlier; the distance of snap-back decreases; the capacity of snap-back decreases, leading to lower elastic strain energy liberated beyond the instability and lower earthquake or rockburst magnitude. In the process of snap-back, the velocity skip across shear band is lower for rock specimen at higher pore pressure, showing the slower velocity of snap-back.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ore pressure shear band snap-back STRAIN-SOFTENING unstable failure stress-strain curve
下载PDF
Chaos Induced by Snap-Back Repeller in a Two Species Competitive Model
2
作者 Tahmineh Azizi Bacim Alali 《American Journal of Computational Mathematics》 2020年第2期311-328,共18页
In this paper, we investigate the complex dynamics of two-species Ricker-type discrete-time competitive model. We perform a local stability analysis for the fixed points and we will discuss about its persistence for b... In this paper, we investigate the complex dynamics of two-species Ricker-type discrete-time competitive model. We perform a local stability analysis for the fixed points and we will discuss about its persistence for boundary fixed points. This system inherits the dynamics of one-dimensional Ricker model such as cascade of period-doubling bifurcation, periodic windows and chaos. We explore the existence of chaos for the equilibrium points for a specific case of this system using Marotto theorem and proving the existence of snap-back repeller. We use several dynamical systems tools to demonstrate the qualitative behaviors of the syste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mplex Dynamics snap-back Repeller Marotto Theorem Persistence Theory BIFURCATION
下载PDF
回跳现象对RC-IGBT器件功率循环测试的影响
3
作者 谢露红 赵雨山 +3 位作者 邓二平 张莹 王哨 黄永章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4期5607-5618,共12页
逆导型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reverse conducting insulated gate bipolar transistor,RC-IGBT)是一种新型IGBT器件,其在IGBT芯片结构中集成了一个快恢复二极管,具有成本低、封装工艺简单、功率密度高、抗浪涌电流能力高等特点,因而备受... 逆导型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reverse conducting insulated gate bipolar transistor,RC-IGBT)是一种新型IGBT器件,其在IGBT芯片结构中集成了一个快恢复二极管,具有成本低、封装工艺简单、功率密度高、抗浪涌电流能力高等特点,因而备受工业界关注,对其可靠性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但是,由于RC-IGBT器件特殊的芯片结构,使得其输出特性曲线上具有回跳现象。而回跳现象是否会对RC-IGBT可靠性的考察产生影响还有待研究。因此文中首先深入分析回跳现象产生的机理,并结合考察器件可靠性最重要的实验——功率循环实验的原理阐述,分析得到回跳现象可能会对功率循环中结温测量、并联分流和功率循环寿命及失效形式3个方面产生影响,并通过设计实验进行论证。实验结果表明,回跳现象会对VCE(T)法进行结温测量产生影响,而对VF(T)法进行结温测量没有影响;通过并联分流实验发现,具有较小回跳电压的器件会在电流流过器件瞬间分得更多的电流,但是其影响时间较短;通过不同导通模式下的功率循环实验对比分析可知,回跳现象对分立器件的功率循环寿命及失效方式没有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逆导型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 回跳现象 结温测量 并联分流 功率循环测试
下载PDF
如何避免静电保护器件发生闩锁效应
4
作者 杨城 《质量与可靠性》 2023年第2期14-17,共4页
可控硅(Silicon Controller Rectifier,SCR)技术被广泛用于静电保护器件设计中,其优点是降低了箝位电压(Vclamp),但其特殊的I-V回扫特性容易触发闩锁。通过对闩锁效应原理进行研究,并结合实际的案例分析基于可控硅技术的静电保护器件I-... 可控硅(Silicon Controller Rectifier,SCR)技术被广泛用于静电保护器件设计中,其优点是降低了箝位电压(Vclamp),但其特殊的I-V回扫特性容易触发闩锁。通过对闩锁效应原理进行研究,并结合实际的案例分析基于可控硅技术的静电保护器件I-V回扫特性与闩锁效应的关系,阐述静电保护器件发生闩锁效应的条件及如何避免发生闩锁效应的静电防护器件闩锁风险实测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控硅 回扫 闩锁效应 静电保护器件
下载PDF
基于梯度塑性本构理论的岩样侧向变形分析(Ⅰ):基本理论及本构参数对侧向变形的影响 被引量:38
5
作者 王学滨 马剑 +1 位作者 刘杰 潘一山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904-908,共5页
研究了岩样在单轴压缩条件下轴向应力-侧向或环向变形的全程曲线特征。基于考虑峰值剪切强度后微小结构之间相互影响和作用的梯度塑性理论,得到了由于剪切局部化而引起的侧向塑性变形。利用虎克定律描述了试件的弹性变形,得到了轴向应力... 研究了岩样在单轴压缩条件下轴向应力-侧向或环向变形的全程曲线特征。基于考虑峰值剪切强度后微小结构之间相互影响和作用的梯度塑性理论,得到了由于剪切局部化而引起的侧向塑性变形。利用虎克定律描述了试件的弹性变形,得到了轴向应力-侧向变形全程曲线的解析解。在软化阶段,试件中部侧向变形及对靠近试件上端或下端部位的侧向变形并不相同。与轴向应力-应变曲线可能出现的回跳现象类似,试件中部轴向应力-侧向应变曲线也可能出现回跳现象。在应变软化阶段,与应力-侧向应变曲线相比,应力-环向应变曲线不容易发生回跳现象。若在试件内部出现多条剪切带,则应该以等效剪切带宽度替代本文中的剪切带宽度。随着剪切带倾角、内部长度参数的降低、剪切模量的增加及弹性模量的降低,轴向应力-侧向应变曲线越陡:甚至能出现弹性回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梯度塑性理论 局部化 侧向变形 环向变形 解析解 回跳 等效剪切带宽度
下载PDF
岩样失稳回跳与直剪试验机-岩样系统失稳回跳关系研究 被引量:8
6
作者 王学滨 黄梅 +1 位作者 赵扬锋 潘一山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379-382,共4页
研究了岩样及直剪试验机-岩样系统的弹性回跳不稳定性。将试验机简化为具有一定高度和剪切模量的钢块,利用梯度塑性理论得到了直剪试验机-岩样系统的剪应力-剪应变的理论关系。当不考虑钢块的高度时,这一关系便蜕化为岩样的剪应力-平均... 研究了岩样及直剪试验机-岩样系统的弹性回跳不稳定性。将试验机简化为具有一定高度和剪切模量的钢块,利用梯度塑性理论得到了直剪试验机-岩样系统的剪应力-剪应变的理论关系。当不考虑钢块的高度时,这一关系便蜕化为岩样的剪应力-平均剪应变的理论关系。如果试验机-岩样系统回跳,那么岩样可能失稳回跳,也可能不失稳回跳;当钢块高度及剪切模量比值越大,试验机-岩样系统越容易发生失稳回跳。当这一比值较大时,纵然岩样不回跳,系统也会回跳;当这一比值较小时,只有当岩样回跳,系统才会回跳;当系统不回跳时,试样必不回跳。试样回跳,必然导致系统回跳;如果试样不回跳,则系统可能回跳,也可能不回跳。理论结果可解释若干常见的实验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石力学 梯度塑性理论 直剪试验机-岩样系统 剪切带
下载PDF
弧长控制类方法使用中若干问题的探讨与改进 被引量:11
7
作者 李元齐 沈祖炎 《计算力学学报》 CAS CSCD 1998年第4期414-422,共9页
在结构非线性跟踪分析中,弧长控制类方法和能量控制类方法是两类最主要的方法。近年来,各类弧长方法由于概念简单明了、计算方便可靠而广为采用。本文首先对几种主要弧长方法的使用进行回顾和比较,并就跟踪失败的可能情况作简单探讨... 在结构非线性跟踪分析中,弧长控制类方法和能量控制类方法是两类最主要的方法。近年来,各类弧长方法由于概念简单明了、计算方便可靠而广为采用。本文首先对几种主要弧长方法的使用进行回顾和比较,并就跟踪失败的可能情况作简单探讨,进而针对部分可能失败的情况提出改进措施。再以一个同时存在跳跃及跳回现象且具有分枝路径的问题为例,将这几种弧长方法用于其变形全过程的跟踪分析,来验证所提出的改进措施,比较这几种弧长方法的跟踪能力。最后给出使用这些弧长方法的几点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线性 有限元 弧长法 结构变形 跟踪分析
下载PDF
IGBT集电结局域寿命控制的比较与分析 被引量:4
8
作者 周新田 吴郁 +5 位作者 胡冬青 贾云鹏 张惠惠 穆辛 金锐 刘钺杨 《半导体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14-118,141,共6页
新型的电场终止型绝缘栅双极晶体管(FS-IGBT)改善了传统穿通型(PT)IGBT性能上的不足,但对于1 200 V以下器件需要超薄片加工。为打破加工技术的限制,用简易的厚片工艺实现薄片性能,可以在集电结附近设置载流子局域寿命控制层(LCLC)来改... 新型的电场终止型绝缘栅双极晶体管(FS-IGBT)改善了传统穿通型(PT)IGBT性能上的不足,但对于1 200 V以下器件需要超薄片加工。为打破加工技术的限制,用简易的厚片工艺实现薄片性能,可以在集电结附近设置载流子局域寿命控制层(LCLC)来改善器件性能。目前有两种方案:将LCLC区置于集电区内形成内透明集电极IGBT(ITC-IGBT);或置于缓冲层内,形成缓冲层局域寿命控制IGBT。对这两种结构的600 V器件结合具体参数进行了仿真和比较。仿真结果表明,两种结构的器件可实现几近相同的折中特性,但当LCLC区位于缓冲层内时,需要更低的局域寿命,且更易发生通态特性的回跳现象,影响器件性能。因此将LCLC区置于集电区,即形成ITC-IGBT结构是一个更好的选择,为探索用厚片工艺制造高性能IGBT提供了必要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载流子局域寿命控制层(LCLC) 内透明集电极绝缘栅双极晶体管(ITC—IGBT) 缓冲层局域寿命控制IGBT 折中特性 回跳现象
下载PDF
不同级配的纤维胶粉沥青混合料性能试验比较 被引量:12
9
作者 朱兴龙 肖鹏 +1 位作者 余郁 薛玉波 《公路工程》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58-61,84,共5页
为了使纤维胶粉沥青混合料(干法)具有较好的高温稳定性、低温抗裂性、水稳定性等,在分析纤维胶粉复合改性沥青混合料原材料及级配组成特点的基础上,对其进行初步配合比设计,并以AC13、SMA13和自拟的间断级配进行配合比设计和试验对比分... 为了使纤维胶粉沥青混合料(干法)具有较好的高温稳定性、低温抗裂性、水稳定性等,在分析纤维胶粉复合改性沥青混合料原材料及级配组成特点的基础上,对其进行初步配合比设计,并以AC13、SMA13和自拟的间断级配进行配合比设计和试验对比分析。根据击实回弹率、车辙、浸水马歇尔、冻融劈裂等指标确定SMA13为合适的矿料级配类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级配 纤维胶粉 性能 击实回弹率 SMA
下载PDF
0.2~18GHz梳状谱信号发生器研制 被引量:11
10
作者 郑博仁 张玉兴 《现代雷达》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83-85,共3页
梳状谱信号发生器在电子设备和雷达系统中有着广泛的使用,文中通过对实际产生梳状谱信号电路的分析,给出了具体设计宽带、窄脉冲信号发生电路的参数,设计研制出输出0.2~18GHz的梳状谱信号发生器,在较低的成本下完全可以替代国外... 梳状谱信号发生器在电子设备和雷达系统中有着广泛的使用,文中通过对实际产生梳状谱信号电路的分析,给出了具体设计宽带、窄脉冲信号发生电路的参数,设计研制出输出0.2~18GHz的梳状谱信号发生器,在较低的成本下完全可以替代国外同类产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梳状谱 脉冲电路 阶跃恢复二极管
下载PDF
岩样直剪应力-应变全程曲线研究 被引量:4
11
作者 范海军 郝艳广 肖盛燮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z1期2612-2617,共6页
基于直剪试验机–岩样系统加载过程中各组成部件不同受力特点,运用功能原理,建立联合作用下的一维剪切实测应力–应变曲线全过程的参数方程,推导岩样失稳破坏判据和系统回跳条件,指出试验机–岩样系统弹性区段的存在是造成实测剪应力–... 基于直剪试验机–岩样系统加载过程中各组成部件不同受力特点,运用功能原理,建立联合作用下的一维剪切实测应力–应变曲线全过程的参数方程,推导岩样失稳破坏判据和系统回跳条件,指出试验机–岩样系统弹性区段的存在是造成实测剪应力–剪应变曲线与岩样真实直剪本构曲线不一致和产生岩样失稳破坏、系统回跳现象的主要原因。通过算例分析剪切带宽度和试件高度对实测直剪应力–应变全程曲线的影响关系。分析结果表明,加载系统弹性受力区段越长,局部化剪切带宽度越小,实测软化段曲线就越陡,加载系统就越不稳定,越容易出现系统回跳现象,且在加载过程中岩样就会越早发生脆性破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石力学 剪应力-应变曲线 本构关系 失稳判据 回跳条件 剪切带宽度
下载PDF
反对称铺层碳纤维复合材料圆柱壳的双稳态应力特性 被引量:4
12
作者 张淑杰 李国泽 +1 位作者 周阳 沈海军 《国防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32-37,共6页
双稳态复合材料可广泛应用于各类可变结构的设计。针对反对称铺层的圆柱壳,利用有限元软件ABAQUS的Standard准静态分析,模拟其双稳态跳变过程和跳回过程,探讨在整个连续过程中圆柱壳上的应力分布情况,以及应力随时间和载荷变化的趋势,... 双稳态复合材料可广泛应用于各类可变结构的设计。针对反对称铺层的圆柱壳,利用有限元软件ABAQUS的Standard准静态分析,模拟其双稳态跳变过程和跳回过程,探讨在整个连续过程中圆柱壳上的应力分布情况,以及应力随时间和载荷变化的趋势,从而对该类可变结构的设计起到指导作用。结果表明:该类复合材料圆柱壳跳变过程中最大应力出现在载荷施加点与约束点附近,第二稳态下应力关于板中心呈中心对称分布,最大应力沿板壳对角线出现在四个角内侧附近,而跳回过程中应力由第二稳态下的分布慢慢变为集中在约束点附近。而且整个圆柱壳上的最大应力时刻与最大载荷施加的时刻不重叠,具有滞后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纤维复合材料 有限元法 双稳态 von Mises应力 跳变 跳回
下载PDF
一个一维离散混沌判定定理及其在伪随机数发生器中的应用 被引量:4
13
作者 臧鸿雁 李玖 李国东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1992-1997,共6页
该文研究了一类取模运算的1维离散动力系统,提出了一个这类离散映射的混沌判据,利用Marotto定理证明了其混沌的存在性。给出了几个满足该判据的特殊形式的系统,分析了其分岔图、Lyapunov指数谱等基本动力学性质,通过模拟结果验证了理论... 该文研究了一类取模运算的1维离散动力系统,提出了一个这类离散映射的混沌判据,利用Marotto定理证明了其混沌的存在性。给出了几个满足该判据的特殊形式的系统,分析了其分岔图、Lyapunov指数谱等基本动力学性质,通过模拟结果验证了理论的正确性。基于新系统设计了一个伪随机数发生器(PRNG),SP800-22随机性检测结果表明了该序列具有良好的伪随机性。进一步给出了一个图像加密方案,其密钥空间可以达到2747。该文提出的新系统的系统参数可以无穷多,所以理论上该加密方案的密钥空间可以无穷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沌判据 Marotto定理 返回扩张不动点 伪随机数发生器 图像加密
下载PDF
AFM稳定性研究 被引量:4
14
作者 田文超 贾建援 《应用力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449-451,共3页
“突跳”现象严重影响着原子力显微镜(AFM)的性能。根据W igner-Seitz模型微观连续介质理论,建立了AFM针尖同试样面接触力包含斥力的数学模型;由分析力学的稳定平衡条件,发现了引起AFM“突跳”的本质是不稳定平衡点的存在;通过增加AFM... “突跳”现象严重影响着原子力显微镜(AFM)的性能。根据W igner-Seitz模型微观连续介质理论,建立了AFM针尖同试样面接触力包含斥力的数学模型;由分析力学的稳定平衡条件,发现了引起AFM“突跳”的本质是不稳定平衡点的存在;通过增加AFM悬臂梁刚度,提出了一种避免AFM“突跳”现象发生的方法,并给出仿真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子力显微镜(AFM) 突跳 不稳定平衡
下载PDF
一种值得注意的动力学行为 被引量:2
15
作者 刘曾荣 黄欣 《力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期103-107,共5页
在讨论一类以patern动力学为背景的二维平面映射时,发现了一种具有两个正Lyapunov特征指数的动力学行为.分析表明这种行为可能来自于snapbackrepeler.
关键词 李雅普洛夫指数 相空间 映射 动力学
下载PDF
MEMS微梁粘附“突陷”静力分析 被引量:2
16
作者 田文超 贾建援 《机械科学与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48-50,共3页
“突陷”现象严重影响着MEMS微梁性能。根据Hamaker微观连续介质修正理论,建立了MEMS微梁同基座粘附力包含斥力的数学模型;分析了微梁的静力平衡关系,发现引起微梁“突陷”的本质是弹性力同粘附力的不稳定平衡问题;通过增加微梁刚度,提... “突陷”现象严重影响着MEMS微梁性能。根据Hamaker微观连续介质修正理论,建立了MEMS微梁同基座粘附力包含斥力的数学模型;分析了微梁的静力平衡关系,发现引起微梁“突陷”的本质是弹性力同粘附力的不稳定平衡问题;通过增加微梁刚度,提出一种控制微梁“突陷”发生的方法,并给出仿真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EMS 粘附“突陷” Hamaker微观连续介质修正理论
下载PDF
加载速度对断层-围岩系统变形及快速回跳的影响 被引量:5
17
作者 王学滨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242-246,共5页
在平面应变状态下,采用拉格朗日元法模拟了加载速度对断层-围岩系统形成时的应力水平、塑性区尺寸及剪切带图案、系统的最大承载能力以及快速回跳发生时的应力水平的影响。在数值计算中,采用了莫尔-库仑与拉破坏复合的破坏准则。峰后岩... 在平面应变状态下,采用拉格朗日元法模拟了加载速度对断层-围岩系统形成时的应力水平、塑性区尺寸及剪切带图案、系统的最大承载能力以及快速回跳发生时的应力水平的影响。在数值计算中,采用了莫尔-库仑与拉破坏复合的破坏准则。峰后岩石的本构关系为线性应变软化。通常断层带-围岩系统形成之后系统的承载能力达到最大,之后系统的承载能力开始下降处于应变软化状态。当位于试样加载端上的单元的压缩应力-压缩位移曲线的峰后刚度足够大时,系统就会发生弹性回跳现象,即失稳破坏。随着加载速度的增加,断层带-围岩系统形成时的应力水平、断层带-围岩系统的最大承载能力、快速回跳发生时的应力水平及上述三者所对应的加载端部位移都增加,屈服单元数目增多,塑性区域不再保持平直,这都将大大增加系统的变形阻力。当加载速度较大时,较高的剪切应变率集中在断层带位置及断层带之外的弹性体的某些区域都是可能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石力学 断层-围岩系统 应变软化 承载能力 平面应变 快速回跳 失稳破坏
下载PDF
单轴压缩岩样轴向回跳及侧向回跳理论研究 被引量:2
18
作者 王学滨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414-417,共4页
研究了单轴压缩条件下轴向回跳及侧向回跳之间的关系。在应变软化阶段,试样的弹性轴向应变及弹性侧向轴向应变由虎克定律确定;试样的轴向塑性应变及侧向塑性轴向应变由梯度塑性理论确定,它们与应力水平、剪切带倾角及宽度、软化模量及... 研究了单轴压缩条件下轴向回跳及侧向回跳之间的关系。在应变软化阶段,试样的弹性轴向应变及弹性侧向轴向应变由虎克定律确定;试样的轴向塑性应变及侧向塑性轴向应变由梯度塑性理论确定,它们与应力水平、剪切带倾角及宽度、软化模量及试样的尺寸有关。根据轴向应力-应变曲线及侧向应力-应变曲线软化段斜率的正负,得到了轴向回跳及侧向回跳的条件。轴向回跳的原因是轴向弹性应变的恢复快于轴向塑性应变的增加。侧向回跳的原因是侧向弹性应变的恢复快于侧向塑性应变的增加。当剪切带倾角的正切小于泊松比与试样宽高比之积时,若侧向变形发生回跳,则轴向变形就发生回跳;反之,若轴向变形发生回跳,则侧向变形就发生回跳。对于常规岩样,若侧向发生回跳,则轴向必定是回跳的。在应变软化阶段,根据轴向应变及侧向应变是否发生回跳,轴向应变与侧向应变曲线被划分为4种类型:即轴向回跳及侧向回跳情形、轴向回跳及侧向回跳情形、轴向不回跳及侧向回跳情形及轴向回跳及侧向不回跳情形,并得到了各种类型的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石试样 轴向应力 轴向应变 侧向应变 轴向回跳 侧向回跳 应变软化
下载PDF
MOS管器件击穿机理分析 被引量:4
19
作者 郑若成 《电子与封装》 2006年第4期36-39,35,共5页
讨论了MOS管击穿的分类,以及击穿时场强分布情况,在此基础上,列举和分析了MOS 管击穿的发生区域,主要是结击穿和漏区击穿。文章对雪崩击穿和穿通击穿机理进行了描述,并对 MOS管开启击穿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 击穿 场强 SNAP BACK
下载PDF
返回扩张不动点与瞬态混沌神经网络中的混沌研究
20
作者 王立冬 王辉 《大连民族学院学报》 CAS 2013年第5期512-515,共4页
证明了返回扩张不动点可以生成分布混沌和ω-混沌。作为一个应用,证明了如果满足一定条件,一个瞬态混沌神经网络(TCNN)可以产生分布混沌和ω-混沌。
关键词 返回扩张不动点 瞬态混沌神经网络 分布混沌 ω-混沌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