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积雪变化对陆地生态系统植被特征和土壤碳氮过程的影响 被引量:1
1
作者 党宁 马望 +5 位作者 代泽成 胡玉香 王志瑞 王正文 姜勇 李慧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8-35,共18页
在季节性积雪地区,冬季气候变暖导致积雪变薄、积雪不连续、融雪提前及雪盖面积缩小等现象。然而相较于氮沉降、增温、降水变化等全球变化因子,目前尚缺乏积雪因子对陆地生态系统过程和功能影响的系统报道。为加深人们对积雪特征变化生... 在季节性积雪地区,冬季气候变暖导致积雪变薄、积雪不连续、融雪提前及雪盖面积缩小等现象。然而相较于氮沉降、增温、降水变化等全球变化因子,目前尚缺乏积雪因子对陆地生态系统过程和功能影响的系统报道。为加深人们对积雪特征变化生态后果的认知,综述了积雪深度和融雪时间变化对植被物候和群落组成、凋落物分解、土壤碳氮过程、温室气体排放和土壤微食物网(土壤动物和微生物)的影响。由于模拟积雪变化手段不同和复杂的气候、土壤背景,生态系统各要素对积雪特征变化的响应规律存在较大的分异和不确定性。例如,在未来气候变暖导致积雪变薄和融雪提前情景下,植被物候提前,生长季延长,导致生产力增加和凋落物数量增加,禾草比例减少导致凋落物质量增加,早春温度高刺激微生物活性,凋落物分解速率高,促进土壤碳氮周转过程。但积雪减少和融雪提前导致的早春低温和夏季干旱也可能引起植被生产力下降,凋落物数量减少质量降低,土壤微生物活性低,分解速率低,从而减缓碳氮周转过程。此外,积雪特征变化对植被特征和土壤碳氮过程影响相关研究目前还存在以下问题:1)积雪深度和融雪时间对生态系统的影响是否存在交互效应仍缺乏关注,且积雪变化对后续生长季是否存在持续效应也不明确;2)积雪因子对植被、土壤碳氮动态过程和土壤生物的影响,各生态要素研究相对较为独立;3)积雪变化引起对土壤地化循环过程影响的微生物驱动机制缺乏组学数据支撑;4)缺乏遥感手段反演各类影响生态系统功能和过程的积雪参数。应加强植被群落-土壤碳氮过程-土壤微食物网生态关联研究、基于基因组学的土壤微生物群落组成和生态功能研究和遥感相关技术研究,以期为发展积雪生态学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积雪 融雪时间 植物群落组成 凋落物分解 生物地球化学循环 温室气体 土壤生物
下载PDF
SHAW模型模拟积雪覆盖下土壤热过程的不确定性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王子龙 孙秋雨 +1 位作者 李航 姜秋香 《土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419-425,共7页
为探究SHAW(Simultaneous heat and water)模型中输入参数不确定性在模拟积雪覆盖条件下土壤热过程中对输出结果造成的影响以及关键影响因素,以松嫩平原黑土区东北农业大学试验场为研究区域,运用SHAW模型模拟积雪覆盖条件下6个不同深度... 为探究SHAW(Simultaneous heat and water)模型中输入参数不确定性在模拟积雪覆盖条件下土壤热过程中对输出结果造成的影响以及关键影响因素,以松嫩平原黑土区东北农业大学试验场为研究区域,运用SHAW模型模拟积雪覆盖条件下6个不同深度土层热过程动态变化情况,并结合拉丁超立方取样(Latin hypercube sampling,LHS)方法,采用标准秩逐步回归探究参数不确定性对土壤冻结深度和温度输出不确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SHAW模型能够反映土壤冻融规律,6个深度土层温度的模拟值与实测值平均绝对误差小于2℃,选取的参数对土壤温度的输出敏感性较弱,而初始积雪厚度对土壤冻结深度的输出起主导作用。总体而言,SHAW模型基于LHS抽样和标准秩逐步回归方法可用于模拟积雪覆盖条件下土壤热过程模拟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HAW模型 LHS抽样 积雪覆盖 土壤热过程 不确定性分析
下载PDF
积雪和沙尘对冰封期青海湖辐射和温度的影响
3
作者 牛瑞佳 文莉娟 +4 位作者 王梦晓 赵仪欣 董靖玮 王冠添 王琦 《高原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913-922,共10页
青藏高原广泛而密集地分布着大量湖泊,受高海拔影响,湖泊多季节性冻结且冰封期较长。湖冰可显著改变湖面和水下辐射、能量传输过程,进而影响局地、区域气候及冰下水生生态系统;然而目前对高原湖泊冰封期湖面特征及湖下热力过程的认识尚... 青藏高原广泛而密集地分布着大量湖泊,受高海拔影响,湖泊多季节性冻结且冰封期较长。湖冰可显著改变湖面和水下辐射、能量传输过程,进而影响局地、区域气候及冰下水生生态系统;然而目前对高原湖泊冰封期湖面特征及湖下热力过程的认识尚不明确。因此,本研究于2022年2月6-28日在青藏高原最大湖泊青海湖进行了冰封期多层湖水-湖冰-大气的系统野外观测;利用获取的野外观测数据及视频影像,结合台站降水资料,研究了冰封期青海湖不同冰面覆盖条件对湖水-湖冰-大气辐射和温度的影响。结果表明,降雪、沙尘、大风等不同天气过程可显著改变冰面物质的分布情况,导致青海湖冰面覆盖物和冰层的厚度发生变化。冰面覆盖物的反照率差异及其对太阳辐射的吸收差异使入射到湖表覆盖物上界面、湖冰上界面的短波辐射和湖冰温度日变化存在显著差别。裸冰时反照率较小且上层少有可吸收太阳辐射的覆盖物,冰面温度的日变化较大。积雪的高反射特性和沙尘的强吸收特性均削弱了入射湖冰表面的短波辐射,使得湖冰温度日变化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海湖 冰封期 辐射 温度 湖冰 积雪 沙尘 天气过程
下载PDF
用于气候研究的雪盖模型参数化方案敏感性研究 被引量:12
4
作者 孙菽芬 李敬阳 《大气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558-576,共19页
为了得到一个适用于气候研究简化的季节性雪盖模式最佳方案,必须对雪盖内部的重要物理过程、其与上大气相互作用、相应模型的参数化方案和有关的参数选取以及模型的分层结构进行深入研究。利用作者的雪盖模型(SAST),对其中的一些关键性... 为了得到一个适用于气候研究简化的季节性雪盖模式最佳方案,必须对雪盖内部的重要物理过程、其与上大气相互作用、相应模型的参数化方案和有关的参数选取以及模型的分层结构进行深入研究。利用作者的雪盖模型(SAST),对其中的一些关键性过程的有关参数化方案(如压实、相变、融化雪水流动及分层方案考虑等)及关键的参数(如雪面反照率、有效热传导系数及持水能力等)进行了分析和敏感性试验,得到若干有意义的结论,为雪盖模式改进提供有用的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修 雪盖模型 参数化方案 敏感性试验
下载PDF
MODIS地表产品数据的相关算法及处理过程 被引量:14
5
作者 吕京国 张小咏 +1 位作者 蒋玲梅 陈正超 《遥感信息》 CSCD 2009年第4期25-29,共5页
以MODIS积雪覆盖产品和地表温度产品为例,详细介绍了MODIS地表产品数据的相关算法、处理过程及产品级别,对MODIS产品的数据结构及数据项的具体含义做了较为详尽的阐述。最后介绍了处理MODIS数据的常用软件,为MODIS地表产品在各领域的应... 以MODIS积雪覆盖产品和地表温度产品为例,详细介绍了MODIS地表产品数据的相关算法、处理过程及产品级别,对MODIS产品的数据结构及数据项的具体含义做了较为详尽的阐述。最后介绍了处理MODIS数据的常用软件,为MODIS地表产品在各领域的应用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积雪覆盖 地表温度 处理过程 数据项
下载PDF
古尔班通古特沙漠灌丛雾凇的生态水文学效应 被引量:3
6
作者 郑新军 李嵩 +2 位作者 吴林峰 李彦 秦海波 《冰川冻土》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942-949,共8页
对生长于古尔班通古特沙漠东南边缘的梭梭和白梭梭两种植物的小枝与灌丛雾凇量进行了观测,并结合植被调查估算这两种植物对群落雾凇量的贡献量,探讨群落雾凇量与气象要素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在小枝水平上,白梭梭雾凇量是梭梭的1.5... 对生长于古尔班通古特沙漠东南边缘的梭梭和白梭梭两种植物的小枝与灌丛雾凇量进行了观测,并结合植被调查估算这两种植物对群落雾凇量的贡献量,探讨群落雾凇量与气象要素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在小枝水平上,白梭梭雾凇量是梭梭的1.5倍,但是在灌丛和群落尺度上,梭梭却是白梭梭的1.5和3.6倍.小枝粗细及其生长位置、灌丛形态结构和相对种群密度的差别共同造成两种植物雾淞量不同水平的差异.积雪、低风速、逆温和高湿是形成雾凇的最主要原因,日最高气温(Tma)与群落雾凇量(Rime)相关性最显著,它与日最小比湿(qmi)组成的二元线性方程可以解释Rime 98.50%的变异.在观测期,当Tma>-11.48℃时,Rime随Tma的变化率较大,当Tma<-11.48℃时,Rime随Tma的变化率较小,前者是后者的3.59倍.总之,雾凇能部分补偿雪面蒸发造成的积雪量减少,间接地保护了浅薄的地表积雪,是古尔班通古特沙漠冬季极重要的生态水文学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雾凇 古尔班通古特沙漠 荒漠灌丛 积雪 生态水文学过程
下载PDF
用于GCM耦合的积雪模型的设计 被引量:11
7
作者 孙菽芬 金继明 吴国雄 《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3期293-300,共8页
文中描述一个一维的积雪分层模型,目的是要刻划雪盖随季节的变化,与其下冻土变动模型一起,构成完整的雪盖模型。为了保持一定精度,并能用于大气环模式(GCM)研究,模型对积雪内部热量及质量输送过程的描述精细程度及计算时分层... 文中描述一个一维的积雪分层模型,目的是要刻划雪盖随季节的变化,与其下冻土变动模型一起,构成完整的雪盖模型。为了保持一定精度,并能用于大气环模式(GCM)研究,模型对积雪内部热量及质量输送过程的描述精细程度及计算时分层多少均有所考虑。模型中,改用内能代替温度作为预报量,克服了相变时直接预报温度时造成的计算误差,有效地预报了相变过程。对于积雪密度的变化,考虑了雪花形态的破坏而引起的密度变化及由于压实过程而引起的密度变化。并对各分层自重产生压实过程推导了相应的公式,在模型中对雪盖的光学特性、热力学特性及水流流动特性参数化方案设计也进行了分析。本简化模型的模拟结果与精细积雪模型的比较,具有几乎同等的精度,与俄罗斯的Yer-shov站实测数据相比,吻合十分理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积雪分层模型 相变过程 参数化方案 积雪
下载PDF
天山开都河流域雪盖消融曲线研究 被引量:13
8
作者 李宝林 张一驰 周成虎 《资源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23-29,共7页
根据遥感数据获得的雪盖消融曲线是输入到融雪径流模型中一个最重要的参数,云是影响积雪解译精度的主要因素。该文采用美国国家水文遥感中心(NOHRSC)基于NOAA AVHRR数据通道1、2、3和4数据的theta算法,区分雪、云与陆地、水体,并将该期... 根据遥感数据获得的雪盖消融曲线是输入到融雪径流模型中一个最重要的参数,云是影响积雪解译精度的主要因素。该文采用美国国家水文遥感中心(NOHRSC)基于NOAA AVHRR数据通道1、2、3和4数据的theta算法,区分雪、云与陆地、水体,并将该期影像及其前一段时间内影像通过镶嵌取theta的最大值,从而既起到去云的作用,也实现对云下覆信息有效的插补。研究区受云的影响十分严重,镶嵌影像时段的长短对云的去除影响很大。10天镶嵌和30天镶嵌影像受云的影像仍然十分明显,长序列镶嵌影像(使用该期及其前期所有影像镶嵌)的雪盖消融曲线受云的影响较小,可以作为SRM等融雪径流模型比较准确的输入参数。研究区从3月中旬到4月末积雪融化迅速,到了5月份,尤其是6月和7月积雪分布范围很小且比较稳定。研究区内可划分为6个高程带,其中高程带C和D积雪变化对径流影响最为显著。各高程带积雪覆盖率一般在3月中旬达到最大值,高程带A、B内的积雪基本上在4月中旬融化完毕,高程带C和D积雪5月份基本融化完毕,而海拔较高的高程带E和F积雪要到5月或6月积雪消融才停止并保持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山开都河 雪盖消融曲线 NOAA/AVHRR 水文过程
下载PDF
陆面过程模式研究中的几个问题 被引量:34
9
作者 孙菽芬 金继明 《应用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A00期50-57,共8页
文章讨论了陆气相互作用(LAI)研究及陆面过程模式(LSM)研制改进工作中的一些重要问题.讲述了诸如重要下垫面的研究,陆面构成非均匀性及由此产生的中尺度环流的重要性.进而对雪盖和干旱地区所做的工作作了进一步阐述.
关键词 陆气相互作用 陆面过程模式 雪盖模式 大气环流
下载PDF
陆面过程模式中积雪过程的参数化及初步试验 被引量:3
10
作者 严中伟 季劲钧 《高原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4期415-424,共10页
为了用气候模式研究冰雪圈变化的气候效应,我们在已经发展的土壤-植被-大气模式基础上,考虑积雪改变地表水文和反照率的参数化,建立了包含雪盖问题的陆面过程模式。利用中国西北黑河地区的HEIFE实测气象和辐射资料,检验了模... 为了用气候模式研究冰雪圈变化的气候效应,我们在已经发展的土壤-植被-大气模式基础上,考虑积雪改变地表水文和反照率的参数化,建立了包含雪盖问题的陆面过程模式。利用中国西北黑河地区的HEIFE实测气象和辐射资料,检验了模式对大气降雨和降雪的响应。结果表明,该模式描写的各种物理过程合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陆面过程模式 雪盖变化 参数化 积雪
下载PDF
盛夏流域面融雪量初步分析 被引量:4
11
作者 毛炜峄 《沙漠与绿洲气象》 2007年第6期24-28,共5页
盛夏主汛期我国西部地区流域的洪水类型较东部地区复杂,为了提高当地防洪气象服务水平和丰富全国汛期气象服务技术,分析了融雪洪水与暴雨洪水物理过程的差异,提出了描述流域融雪洪水过程的面融雪量等概念。指出了盛夏主汛期流域融雪洪... 盛夏主汛期我国西部地区流域的洪水类型较东部地区复杂,为了提高当地防洪气象服务水平和丰富全国汛期气象服务技术,分析了融雪洪水与暴雨洪水物理过程的差异,提出了描述流域融雪洪水过程的面融雪量等概念。指出了盛夏主汛期流域融雪洪水的气象服务关键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雪-洪过程 面融雪量 积雪遥感监测 高温过程预报
下载PDF
黄河源区多、少雪年土壤冻融特征分析 被引量:13
12
作者 姚闯 吕世华 +2 位作者 王婷 王俊锋 马翠丽 《高原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474-483,共10页
利用2011年10月至2017年12月黄河源区鄂陵湖野外观测数据,对比分析多雪年与少雪年土壤冻结与消融时间、土壤温湿度、地表能量分量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多雪年地表反照率偏高,净辐射偏低,地表感热输送偏低,土壤由热“源”转为热“汇”... 利用2011年10月至2017年12月黄河源区鄂陵湖野外观测数据,对比分析多雪年与少雪年土壤冻结与消融时间、土壤温湿度、地表能量分量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多雪年地表反照率偏高,净辐射偏低,地表感热输送偏低,土壤由热“源”转为热“汇”的时间晚于少雪年。积雪可减少土壤吸收辐射能量,减少地表感热通量,在土壤完全冻结期与消融期增大地表潜热通量,在完全冻结期,减少土壤向大气的热输送,在消融期,减少大气向土壤的热输送。积雪在冻结期有降温作用,使得多雪年土壤较早发生冻结,且同一时期土壤温度偏低;在完全冻结期有保温作用,使得土壤温度偏高;在消融期有保温(“凉”)作用,使得消融较晚,且同一时期土壤温度偏低。在整个积雪年内,多雪年浅层土壤湿度高于少雪年,积雪对浅层土壤有保湿作用。积雪使土壤开始冻结时间有所提前,开始消融的时间有所滞后,可延长该年土壤完全冻结持续天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积雪 冻融过程 土壤温度 土壤湿度 地表能量分量
下载PDF
青藏高原积雪变化特征及其对土壤水热传输的影响 被引量:15
13
作者 罗江鑫 吕世华 +1 位作者 王婷 刘宜纲 《高原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144-1154,共11页
青藏高原积雪变化对陆面能量水分传输过程有重要影响。本文采用RegCM4.7-CLM4.5模式模拟了高原及其周边地区31年的积雪过程,通过对模拟结果的EOF分解,发现高原积雪的时空变化主要呈现为高原主体与高原东北部反相、东西反相以及南北反相... 青藏高原积雪变化对陆面能量水分传输过程有重要影响。本文采用RegCM4.7-CLM4.5模式模拟了高原及其周边地区31年的积雪过程,通过对模拟结果的EOF分解,发现高原积雪的时空变化主要呈现为高原主体与高原东北部反相、东西反相以及南北反相3种模态,方差贡献率分别为30.05%,14.86%和8.48%。合成分析显示,高原积雪异常中心与高原的主要积雪区较为一致,积雪深度与积雪日数均有减小的气候倾向,高原东南部的"三江源区"减小趋势最明显,高原中北部积雪有略微增加的趋势。积雪与土壤水热参量的相关分析显示,多雪区积雪可以有效减少土壤中热量的流失,对土壤起到"保温"作用,积累和鼎盛阶段积雪与土壤温度、地表热通量同位相变化;积雪融水又可以增加土壤湿度,对土壤起到"增湿"作用,鼎盛阶段积雪与土壤含水量正相关,积雪日数对土壤湿度的影响要高于积雪深度。在多雪区,多雪年积累阶段、鼎盛阶段的土壤温度和土壤湿度也要高于少雪年。对整个高原而言,积雪偏多使得土壤冻结程度加大,土壤含水量减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藏高原 积雪 陆面过程 RegCM4.7-CLM4.5模式
下载PDF
气候变化下东北中等流域冬季径流模拟和预测 被引量:10
14
作者 王子龙 何馨 +2 位作者 姜秋香 刘莹 孙建 《水科学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575-582,共8页
为了预测未来气候变化下冬季径流,利用寒区水文模型CRHM(Cold Region Hydrological Model platform)模拟2000-2012年和预测2025-2060年松花江二级支流依吉密河上游冬季径流流量。研究结果表明:①根据2025-2060年际冬季径流深和径流系数... 为了预测未来气候变化下冬季径流,利用寒区水文模型CRHM(Cold Region Hydrological Model platform)模拟2000-2012年和预测2025-2060年松花江二级支流依吉密河上游冬季径流流量。研究结果表明:①根据2025-2060年际冬季径流深和径流系数变化,发现典型排放浓度增加,冬季径流序列不稳定性增大。②根据识别突变点位置,发现典型排放浓度越高,累积冬季径流拐点增多。③通过相关性分析发现,同时期气候为影响冬季月径流的主要因素,冬季降水是影响冬季月径流变化的主要因素。④利用累积量斜率变化率比较方法发现,相对于2025-2042年,2043-2056年和2057-2060年冬季降水增长对冬季径流增长贡献率分别为39.8%和62.6%;相对于2043-2056年,2057-2060年冬季降水减少对冬季径流减少的贡献率为27.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寒区水文模型 积雪 水文过程 气候变化
下载PDF
青藏高原东部不同季节积雪过程对地表能量和土壤水热影响的观测研究 被引量:15
15
作者 李文静 罗斯琼 +2 位作者 郝晓华 王景元 王宇轩 《高原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455-471,共17页
选取青藏高原(下称高原)东部玛曲、玛多和垭口3个野外站点的观测资料,针对不连续积雪过程,研究高原东部不同季节的积雪过程对地表能量和土壤水热的影响。结果表明:受积雪高反照率的影响,高原东部地区各季节降雪后净短波辐射减小,净辐射... 选取青藏高原(下称高原)东部玛曲、玛多和垭口3个野外站点的观测资料,针对不连续积雪过程,研究高原东部不同季节的积雪过程对地表能量和土壤水热的影响。结果表明:受积雪高反照率的影响,高原东部地区各季节降雪后净短波辐射减小,净辐射较降雪前减小60%~140%;积雪积累期内感热、潜热及土壤热通量均减小,感热通量和土壤热通量出现负值。春、秋两季积雪过程中,能量以感热、潜热和土壤热通量三种形式分配;冬季积雪过程中能量以感热和土壤热通量分配为主,潜热通量较小,日均值在10 W·m^(-2)左右;而夏季积雪消融期潜热通量较大,日均值可达80 W·m^(-2)左右。各季节积雪的反复积累和消融过程对大气及土壤均以降温作用为主。秋季降雪后,气温和浅层土壤温度降低,当土壤温度降到冰点以下时,土壤提前进入冻结期;而春季降雪后,则可能使得正在发生融化的土壤又再次冻结。冬季晴天积雪过程中,在积雪积累期,积雪对土壤起增温作用,0~20 cm土壤温度日均值升高1~2℃,导致浅层冻结土壤融化,土壤含水量略增加,在消融期,积雪对土壤仍起降温作用;而冬季阴天积雪对土壤均为冷却作用。夏季积雪积累期较短,降雪对土壤同样起明显的降温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藏高原 季节积雪 积累与消融过程 地表能量通量 土壤水热
下载PDF
基于COUPMODEL的松嫩平原黑土区土壤水热过程模拟 被引量:1
16
作者 王子龙 柳春先 +3 位作者 姜秋香 付强 陈伟杰 印玉明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50-58,共9页
为探究松嫩平原黑土区不同积雪覆盖条件下冻融土壤水热耦合过程。文章基于物理过程COUPMODEL模型,运用普适似然不确定方法(GLUE)估计积雪、土壤水热运移有关参数,模拟裸地、自然积雪、压实积雪、加厚积雪状态下各层土壤温度与土壤液态... 为探究松嫩平原黑土区不同积雪覆盖条件下冻融土壤水热耦合过程。文章基于物理过程COUPMODEL模型,运用普适似然不确定方法(GLUE)估计积雪、土壤水热运移有关参数,模拟裸地、自然积雪、压实积雪、加厚积雪状态下各层土壤温度与土壤液态含水率变化情况。结果表明,模型对自然、压实、加厚积雪覆盖条件下雪深模拟较理想;模型可较好模拟裸地、自然积雪、加厚积雪覆盖条件下20~140cm土层土壤温度,其中裸地最佳,自然次之,自然略优于加厚,模型对压实积雪状态下20~100cm土层土壤温度模拟效果仍较好,但对140cm土层模拟效果略差;此外,模型可模拟各状态下20~60cm土层土壤液态含水率,模拟效果优劣排序依次为自然、裸地、加厚、压实。结合GLUE方法COUPMODEL模型可用于不同积雪覆盖条件下土壤水热变化规律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积雪覆盖 COUPMODEL模型 参数估计 水热过程模拟
下载PDF
黄河源积雪期土壤温湿及冻融特征分析与模拟
17
作者 王雪妮 吕世华 +1 位作者 姚闯 马翠丽 《高原山地气象研究》 2021年第1期17-26,共10页
利用2017-2018年黄河源地区野外观测站数据,对黄河源区两个积雪期内土壤温湿及冻融特征进行了分析,并与CLM4.5模式模拟的积雪期土壤温、湿度及辐射分量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CLM4.5能很好地模拟出整个积雪期土壤温度的变化趋势;对不同土... 利用2017-2018年黄河源地区野外观测站数据,对黄河源区两个积雪期内土壤温湿及冻融特征进行了分析,并与CLM4.5模式模拟的积雪期土壤温、湿度及辐射分量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CLM4.5能很好地模拟出整个积雪期土壤温度的变化趋势;对不同土壤层在不同冻结阶段土壤含水量的模拟有所差异:在完全冻结阶段,对5cm土壤层含水量模拟偏高,而80cm偏低,对10~40cm土壤层含水量的模拟偏差较小;由于降雪及土壤冻融过程主要发生在积雪期,积雪反照率使得净辐射模拟在降雪时段偏差较无降雪时段略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河源 积雪 CLM 土壤冻融 能量交换
下载PDF
NUMERICAL EXPERIMENTS ON THE EFFECT OF QINGHAIXIZANG PLATEAU SNOW COVER ON SUMMER MONSOON FORMATION 被引量:1
18
作者 张正秋 李维亮 陈隆勋 《Acta meteorologica Sinica》 SCIE 1991年第4期442-455,共14页
The calculating schemes of underlying surface processes in the model described by Li et al.(1989) are modified with inclusion of simple land surface processes and oceanic mixed layer processes, then a simulation on th... The calculating schemes of underlying surface processes in the model described by Li et al.(1989) are modified with inclusion of simple land surface processes and oceanic mixed layer processes, then a simulation on the zonal wind along 90°E from the Northern to the Southern Hemisphere with moun- tains is performed.Comparisons of the results and the observations show that the modified model not only has an excellent stability in calculation but also can better display the seasonal change of the wind field,the ability of the present model is improved as compared with that of the previous one. Based on the simulations,the authors investigate the effects of Qinghai-Xizang Plateau snow cover on the formation of South Asian monsoon by thickcning the snow depth and by increasing the snow albedo.The main results arc as follows:The summer meridional circulation over the south of the Plateau and its vicinity is weakeued,and the precipitation reduced.However,over the northern tropics,the circulation is enhanced, and the ecipitation is increased,and the land and the air above it become warmer,the tropical easterly jet is weaken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underlying surface process MONSOON Qinghai-Xizang Plateau snow cover sensitivity experiment
全文增补中
高分辨率卫星影像在高海拔积雪覆盖区线路中的应用
19
作者 李敬园 柴中 夏治国 《电力勘测设计》 2020年第S01期180-182,共3页
随着卫星技术的发展和影像处理技术的提高,高分辨率卫星影像在输电线路施工图阶段被广泛应用。2018年冬季我院首次在高海拔积雪覆盖区域线路工程中应用高分辨率卫星影像进行施工图勘测设计。本文通过高分辨率卫星影像在高海拔积雪覆盖... 随着卫星技术的发展和影像处理技术的提高,高分辨率卫星影像在输电线路施工图阶段被广泛应用。2018年冬季我院首次在高海拔积雪覆盖区域线路工程中应用高分辨率卫星影像进行施工图勘测设计。本文通过高分辨率卫星影像在高海拔积雪覆盖区域线路工程中应用及对像控点布设、积雪覆盖区域影像处理及断面图精度分析等方面进行研究,为今后类似工程提供经验和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分辨率卫星影像 高海拔积雪覆盖区域 像控点布设 影像处理 精度分析
下载PDF
季节性雪被变化对森林凋落物分解及土壤氮动态的影响 被引量:10
20
作者 武启骞 王传宽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2422-2432,共11页
全球气候变化引发的雪被格局变化将深刻影响植被的凋落物分解、陆地生态系统的土壤养分循环等过程.森林是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在全球生物地球化学循环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本研究综述了季节性雪被变化对森林凋落物分解及土壤氮动态的影... 全球气候变化引发的雪被格局变化将深刻影响植被的凋落物分解、陆地生态系统的土壤养分循环等过程.森林是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在全球生物地球化学循环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本研究综述了季节性雪被变化对森林凋落物分解及土壤氮动态的影响.全球气候变化情景下季节性雪被表现出因地域而异的增加或减少的变化格局,一方面通过改变环境温湿度、凋落物质量、分解者动态等直接影响分解过程,另一方面通过改变森林群落结构、植被物候、土壤养分等间接地作用于凋落物分解.同时,季节性雪被通过影响氮富集作用、雪被下土壤温湿度、冻融循环、森林群落、雪下动物和微生物等相关因子而改变森林土壤氮循环.本领域未来应开展的研究是:1)全面考虑全球气候变化情景下季节性雪被格局的变异性,开展不同季节性雪被格局变化的模拟研究;2)开展季节性雪被融雪水淋溶作用对森林凋落物分解和土壤氮动态的影响研究;3)阐明不同生态系统和气候带中季节性雪被格局变化对森林凋落物分解过程和土壤氮动态的驱动机制研究;4)量化季节性雪被变化对森林凋落物分解和土壤氮动态在雪被覆盖期的瞬时影响和无雪期的延续影响,为阐明和模型预测陆地生态系统生物地球化学循环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响应提供理论基础和数据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季节性雪被 凋落物分解 土壤氮循环 全球气候变化 生态过程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