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混合像元分解法提取积雪盖度 被引量:19
1
作者 延昊 张国平 《应用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665-671,共7页
通过对积雪、地物和云进行光谱分析 ,指出积雪在传统的NOAA AVHRR可见光和近红外通道的高反射性特点和新增的 1 .6μm红外通道上的低反射性特点为提取积雪盖度提供了大量的光谱信息。首先对AVHRR数据进行主成分分析 ,提取含 99%信息量... 通过对积雪、地物和云进行光谱分析 ,指出积雪在传统的NOAA AVHRR可见光和近红外通道的高反射性特点和新增的 1 .6μm红外通道上的低反射性特点为提取积雪盖度提供了大量的光谱信息。首先对AVHRR数据进行主成分分析 ,提取含 99%信息量的前两个主分量 ,对其进行散点图分析 ,获取终元。最后使用两种策略进行多光谱混合像元分解 ,提取积雪盖度参数 ,结果很相似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积雪 雪盖 混合像元分解 地物 盖度 NOAA-AVHRR 主分量 主成分分析 使用 近红外
下载PDF
改进双层积雪模型在澜沧江上游的应用 被引量:1
2
作者 毕彦杰 赵勇 +2 位作者 周振民 吴迪 翟家齐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49-52,共4页
采用改进的双层积雪模型,以澜沧江上游积雪区为例进行了模型的应用,并从模型原理、模型适用条件、模拟效果等方面与传统的度日模型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以能量平衡和质量平衡为基础的双层积雪模型,在融雪物理机制上更加完善;模型... 采用改进的双层积雪模型,以澜沧江上游积雪区为例进行了模型的应用,并从模型原理、模型适用条件、模拟效果等方面与传统的度日模型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以能量平衡和质量平衡为基础的双层积雪模型,在融雪物理机制上更加完善;模型不仅能模拟积雪区融雪产流量,还能模拟融雪过程中冠层对降雪的截留量、蒸发中的汽化和升华损失量、冠层对地面的二次降水量、积雪层中融雪水再结冰量等各个子物理过程;通过对双层积雪模型的改进,使融雪产流模拟结果更符合实际情况,可为寒区冰雪水文过程的研究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进的双层积雪模型 度日模型 澜沧江上游积雪区
下载PDF
基于过程的雪盖模型研发Ⅱ——应用
3
作者 高洁 《水力发电》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32-35,56,共5页
通过美国科罗拉多山脉Niwot Ridge 006号雪坑1997年~1999年实测数据对Snow Column Model进行验证;并以此为基础,通过1996年~1999年实测资料计算辐射数据和湍流通量在消融期各小时变化均值E和标准差σ;设置气候变化情景,分析入射短波辐... 通过美国科罗拉多山脉Niwot Ridge 006号雪坑1997年~1999年实测数据对Snow Column Model进行验证;并以此为基础,通过1996年~1999年实测资料计算辐射数据和湍流通量在消融期各小时变化均值E和标准差σ;设置气候变化情景,分析入射短波辐射、反射短波辐射和潜热通量在E±σ变幅范围内,雪盖厚度、密度和雪水当量变化,探索雪盖参量对气候变化的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雪盖模型 情景分析 SNOW COLUMN model Niwot RIDGE
下载PDF
基于MEMLS的查找表法雪深反演 被引量:1
4
作者 刘羽 张显峰 于泓峰 《高技术通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915-921,共7页
利用分层积雪微波辐射模型(MEMLS)和积雪先验知识建立了新疆地区冬季雪深与特定微波频率通道亮温差(BTD)之间的查找表,并针对不同的地形以及坡向因素对积雪参数进行了修正以提高MEMLS输出精度。然后利用先进微波扫描辐计2(AMSR2)被动微... 利用分层积雪微波辐射模型(MEMLS)和积雪先验知识建立了新疆地区冬季雪深与特定微波频率通道亮温差(BTD)之间的查找表,并针对不同的地形以及坡向因素对积雪参数进行了修正以提高MEMLS输出精度。然后利用先进微波扫描辐计2(AMSR2)被动微波遥感数据反演了2013年1月和2014年1月整个新疆地区的每日积雪深度信息,并使用气象台站的观测数据以及实地测量数据进行精度验证。结果表明,该模型对雪深的估算精度要优于常用的Chang模型,可较好地用于反演新疆地区的积雪深度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层积雪微波辐射模型(MEMLS) 先进微波扫描辐射计(AMSR) 雪深 查找表 亮温差(BTD)
下载PDF
合成孔径雷达积雪参数反演研究进展 被引量:2
5
作者 李震 田邦森 +3 位作者 张平 赵常军 孙光德 刘畅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0年第2期159-169,共11页
积雪是影响辐射平衡、水资源等全球能量与水循环的重要参数,遥感是监测积雪时空分布特征及其变化趋势的重要手段.合成孔径雷达(SAR)以其全天时、全天候能力,成为积雪遥感中重要的研究方向.本文从SAR与积雪的特性、积雪的散射模型、基于... 积雪是影响辐射平衡、水资源等全球能量与水循环的重要参数,遥感是监测积雪时空分布特征及其变化趋势的重要手段.合成孔径雷达(SAR)以其全天时、全天候能力,成为积雪遥感中重要的研究方向.本文从SAR与积雪的特性、积雪的散射模型、基于强度和相位信息的积雪参数反演等方面,针对SAR积雪参数反演方法的理论、技术进行总结和分析,指出了目前利用SAR数据反演积雪的研究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并对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了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成孔径雷达 积雪 参数 模型 反演 进展
下载PDF
基于高亚洲精细再分析数据模拟普若岗日冰原2012-2014年表面能量-物质平衡 被引量:3
6
作者 李建江 李佳 +2 位作者 吴立新 汪赢政 郭磊 《干旱区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919-929,共11页
采用高亚洲精细再分析数据(High AsiaRefinedanalysis,HAR)以及Coupled SnowpackandIceSurfaceEn⁃ergy andMassbalanceModel(COSIMA)模拟了青藏高原最大冰原——普若岗日2012-04-23—2014-05-11的能量-物质平衡,并分析了普若岗日冰原消... 采用高亚洲精细再分析数据(High AsiaRefinedanalysis,HAR)以及Coupled SnowpackandIceSurfaceEn⁃ergy andMassbalanceModel(COSIMA)模拟了青藏高原最大冰原——普若岗日2012-04-23—2014-05-11的能量-物质平衡,并分析了普若岗日冰原消融机理。模拟的2012-04-23—2013-05-23与2013-05-23—2014-05-11的物质平衡分别为-0.18 m w.e.、-0.36 m w.e.。在整个研究时段内,冰原西部、中北部等海拔低于5800 m的区域处于物质亏损状态,最大达到-2.69 m w.e.;冰原北部区域因为海拔较高的原因,处于物质积累状态,在东北部区域最高值达到0.85 m w.e.。2013-05-23—2014-05-11用于消融的能量相比2012-04-23—2013-05-23减少,冰川表面消融减速,但普若岗日冰原上空2013-05-23—2014-05-11的固态降水量少于2012-04-23—2013-05-23,因此冰川在2013-05-23—2014-05-11日的表面净物质平衡反而减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普若岗日 高亚洲精细再分析数据 COSIMA 能量平衡 物质平衡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