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snthr^1Bao稀毛小鼠的生物学特性 被引量:2
1
作者 茅慧华 吴宝金 +4 位作者 殷俊 陈兵 张倩 薛整风 李厚达 《四川动物》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2-16,共5页
对稀毛小鼠snthr-1Bao和对照组DBA/2小鼠的生长情况、繁殖性能、形态学和大体解剖学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snthr-1Bao小鼠的生长发育较DBA/2小鼠迟缓,被毛异常,呈稀疏状。在繁殖学特性方面,snthr-1Bao小鼠与DBA/2小鼠相比雄性睾丸组织绝... 对稀毛小鼠snthr-1Bao和对照组DBA/2小鼠的生长情况、繁殖性能、形态学和大体解剖学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snthr-1Bao小鼠的生长发育较DBA/2小鼠迟缓,被毛异常,呈稀疏状。在繁殖学特性方面,snthr-1Bao小鼠与DBA/2小鼠相比雄性睾丸组织绝对重量和脏器系数均比DBA/2小,差异呈极显著性(P<0.01);断奶仔数比DBA/2小鼠少,差异呈极显著性(P<0.01)。对大体解剖学特性的观察表明,两种品系小鼠的心、肝、脾、肺、肾、肾上腺、胸腺、脑等脏器的位置、形态结构无差异,但有些脏器的绝对重量和脏器系数存在品系间差异(P<0.05或P<0.01)。血液生理指标方面两种品系小鼠相比在白细胞、嗜中性白细胞、嗜酸性粒细胞以及嗜碱细胞的数量上存在差异(P<0.01)。因此,该突变不仅影响小鼠被毛的正常生长,还影响小鼠的生长发育、繁殖性能及血液生理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nthr^1bao 小鼠 生长 繁殖 解剖学
下载PDF
snthr^(-1Bao)稀毛小鼠突变基因的精确定位及克隆鉴定 被引量:7
2
作者 吴宝金 茅慧华 +8 位作者 曾咏梅 殷黎静 殷筱舒 杨伟伟 亢晓冬 刘桂杰 俞利平 顾美儿 吴培林 《Zoological Research》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267-275,共9页
snthr-1Bao稀毛小鼠是本实验室培育的呈单基因隐性遗传的突变系小鼠,突变基因已被初步定位于第9号染色体末端;为了精确定位并鉴定snthr-1Bao稀毛小鼠的突变基因,将(C57BL/6J×snthr-1Bao)F1代互交繁殖F2代小鼠4400余只,其中稀毛小鼠... snthr-1Bao稀毛小鼠是本实验室培育的呈单基因隐性遗传的突变系小鼠,突变基因已被初步定位于第9号染色体末端;为了精确定位并鉴定snthr-1Bao稀毛小鼠的突变基因,将(C57BL/6J×snthr-1Bao)F1代互交繁殖F2代小鼠4400余只,其中稀毛小鼠1100只,并在2个微卫星、35个可能的简单序列重复标记(simple sequence repeat,SSR)及3个酶切扩增多态性序列(c1eaved amplified polymorphic sequences,CAPS)标记中找到4个合适的基因组标记。利用这些标记及F2代稀毛小鼠将突变基因精确定位到第9号染色体距着丝粒117.763kb及119.129kb之间1.367Mb的范围内,在其间的21个基因中确定Plcd1为稀毛突变的强力候选基因。通过对基因组的直接测序,发现snthr-1Bao稀毛小鼠基因组上有一个14883bp的缺失,这一缺失包含了Plcd1基因的4—15号外显子及Vill基因的10—19号外显子。推测极可能是Plcd1基因缺失导致snthr-1Bao小鼠出现稀毛表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nthr-1bao稀毛小鼠 精确定位 Plcd1 Vill 缺失
下载PDF
snthr^(-1Bao)稀毛小鼠皮肤组织的病理变化 被引量:2
3
作者 吴宝金 茅慧华 +3 位作者 殷俊 陈兵 薛整风 李厚达 《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81-184,共4页
目的:观察snthr-1Bao稀毛小鼠皮肤组织及其他主要脏器的病理变化。方法:取2月龄snthr-1Bao稀毛小鼠和正常DBA/2J小鼠的主要脏器,两品系4、5、6、7、8周龄小鼠的睾丸、附睾、子宫、卵巢以及胚胎18·5d、初生、1周、2周、1月、2月6个... 目的:观察snthr-1Bao稀毛小鼠皮肤组织及其他主要脏器的病理变化。方法:取2月龄snthr-1Bao稀毛小鼠和正常DBA/2J小鼠的主要脏器,两品系4、5、6、7、8周龄小鼠的睾丸、附睾、子宫、卵巢以及胚胎18·5d、初生、1周、2周、1月、2月6个年龄段背部肩胛间皮肤,常规处理后行石蜡切片,光镜观察;取2月龄小鼠背部毛发行扫描电镜观察。结果:snthr-1Bao稀毛小鼠除皮肤外,其他内脏器官均无明显病理变化,扫描电镜见毛发鳞片边缘略粗糙,皮肤病变始发于出生后1~2周,随年龄增长,病变加重。原发病变表现为皮肤棘层肥厚、角化过度及部分毛发结构缺陷、继发病变为部分毛发皮内卷曲、折断、皮肤损伤并引发局部非感染性炎症,继而导致疤痕形成。结论:snthr-1Bao小鼠病理变化主要表现在皮肤组织,1~2周龄间是病变的关键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nthr^-1bao小鼠 皮肤 病理
下载PDF
麝香保心丸对内皮素-1诱导原代培养的人脐动脉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的影响 被引量:8
4
作者 车贤达 张庆刚 +5 位作者 钱琳艳 张晓慧 高瑞兰 Beng HC Simon XL Xinmai J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222-226,共5页
目的:观察麝香保心丸(SXBXW)对内皮素-1(ET-1)诱导原代培养的人脐动脉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s)增殖作用的影响。方法:建立ET-1刺激原代培养人脐动脉VSMCs增殖的细胞模型,设对照组、ET-1组、ET-1+SXBXW0.25g/L组、ET-1+SXBXW0.5g/L组、ET-1... 目的:观察麝香保心丸(SXBXW)对内皮素-1(ET-1)诱导原代培养的人脐动脉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s)增殖作用的影响。方法:建立ET-1刺激原代培养人脐动脉VSMCs增殖的细胞模型,设对照组、ET-1组、ET-1+SXBXW0.25g/L组、ET-1+SXBXW0.5g/L组、ET-1+SXBXW1.0g/L组和ET-1+SXBXW2.0g/L组,采用MTT法测定ET-1和SXBXW对细胞增殖的影响;用台盼蓝拒染和乳酸脱氢酶检测方法观察不同浓度的SXBXW对VSMCs的毒性作用;用流式细胞术观察ET-1和SXBXW对VSMCs增殖周期的影响。结果:与对照组相比,ET-1可显著促进VSMCs的增殖,一定剂量的SXBXW能够有效地抑制ET-1诱导的VSMCs细胞增殖,呈剂量依赖性;SXBXW抑制细胞增殖,但对活细胞数目和乳酸脱氢酶释放量均没有影响,提示对VSMCs无毒性作用。ET-1能够刺激VSMCs从G1期进入S期,从而促进细胞增殖,而SXBXW能抑制这一作用。结论:SXBXW能够有效抑制ET-1诱导的VSMCs增殖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其抑制细胞周期从G1期进入S期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麝香保心丸 内皮素1 血管平滑肌细胞
下载PDF
苏北盆地李堡油田堡1块成因砂体划分与对比 被引量:2
5
作者 李学慧 王晶 陈清华 《石油天然气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58-62,共5页
为解决李堡油田堡1块开采过程中注采对应关系不好的问题,运用储层构型分析法,将堡1块储层划分为五级层次:段、砂层组、小层、单砂体、成因砂体。运用标志层划分段,用旋回特征划分砂层组,运用较稳定泥岩隔层与岩性-厚度法划分小层,依据... 为解决李堡油田堡1块开采过程中注采对应关系不好的问题,运用储层构型分析法,将堡1块储层划分为五级层次:段、砂层组、小层、单砂体、成因砂体。运用标志层划分段,用旋回特征划分砂层组,运用较稳定泥岩隔层与岩性-厚度法划分小层,依据不同级别的沉积间断面划分单砂体与成因砂体,最终完成堡1块成因砂体的划分与对比。结果表明,将储层划分与对比精细到了单砂体与成因砂体,对研究区储层非均质性研究及注采对应关系分析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北盆地 1 储层构型分析法 成因砂体 划分与对比
下载PDF
科尔沁油田包1块水下冲积扇石油地质特征 被引量:1
6
作者 刘为付 刘双龙 孙立新 《特种油气藏》 CAS CSCD 1999年第4期1-5,10,共6页
方法 依据岩心观察、薄片鉴定、测井分析及地震解释结果 ,对科尔沁油田包 1块水下冲积扇的沉积类型、沉积相特征、各沉积微相的储集物性及其含油气性等进行系统研究。目的 识别水下冲积扇沉积特征并确定其含油气性 ,以便合理、高效开... 方法 依据岩心观察、薄片鉴定、测井分析及地震解释结果 ,对科尔沁油田包 1块水下冲积扇的沉积类型、沉积相特征、各沉积微相的储集物性及其含油气性等进行系统研究。目的 识别水下冲积扇沉积特征并确定其含油气性 ,以便合理、高效开发此类油藏。结果 该区水下冲积扇有碎屑流、高密度流、低密度流、漫流及河道沉积 5种类型 ;可划分为扇根、扇中和扇端3个亚相带 ,其中扇中亚相的辫状沟道微相储集物性及含油性较好。结论 包 1块水下冲积扇是由重力流和牵引流双重机制形成的沉积体 ;扇中亚相是区内主要含油相带 ,其中辫状沟道微相是开发的主力油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下冲积扇 石油地质特征 科尔沁油田 冲积扇
下载PDF
精细油藏描述提高包1块二次开发效果 被引量:4
7
作者 柴伟栋 杨士萍 +1 位作者 曾艳 张雪梅 《特种油气藏》 CAS CSCD 2007年第6期26-28,34,共4页
针对包1块开发过程中注采井网混乱、平面注水受效不均、水井分注率低的情况,运用精细油藏描述方法,在地质体、剩余油分布规律及微构造重新认识基础上,对区块实施复注、剩余油挖潜、调驱等措施,使包1块在含水高、采油速度低的情况下,取... 针对包1块开发过程中注采井网混乱、平面注水受效不均、水井分注率低的情况,运用精细油藏描述方法,在地质体、剩余油分布规律及微构造重新认识基础上,对区块实施复注、剩余油挖潜、调驱等措施,使包1块在含水高、采油速度低的情况下,取得了二次开发的成功。对同类型油田的二次开发调整有一定的指导和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细油藏描述 二次开发 剩余油分布 调驱 1
下载PDF
15%保丰1号种衣剂拌种防治小麦地下害虫田间药效试验
8
作者 康晓慧 《绵阳经济技术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1999年第3期36-37,共2页
进行了不同剂量的 1 5%保丰 1号种衣剂对小麦地下害虫的防治效果的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 ,1 5%保丰 1号种衣剂能有效防治地下害虫 ,其防效优于辛硫磷 ,以 1 5%保丰 1号种衣剂 4 0 0 g有效成分拌种 1 0
关键词 小麦 地下害虫 保丰1 药效试验 种衣剂 拌剂
下载PDF
复方保肝宁减轻小鼠肝纤维化的机制:抑制肝脏组织中的IDO1进而促进树突状细胞表型成熟 被引量:2
9
作者 莫婵 谢淑雯 +1 位作者 高磊 吕志平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1002-1011,共10页
目的观察中药复方保肝宁对肝纤维化模型小鼠的保护作用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本研究分为两部分,第1部分:按0.6 mL/(kg·d)予以腹腔注射25%CCl_(4)(CCl_(4)∶橄榄油=1∶3)的方式诱导野生型小鼠建立肝纤维化病理模型,随机分为对照组... 目的观察中药复方保肝宁对肝纤维化模型小鼠的保护作用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本研究分为两部分,第1部分:按0.6 mL/(kg·d)予以腹腔注射25%CCl_(4)(CCl_(4)∶橄榄油=1∶3)的方式诱导野生型小鼠建立肝纤维化病理模型,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阳性对照组及保肝宁低、中、高浓度组,10只/组。造模给药8周后处死小鼠,取小鼠血清检测AST、ALT水平。另取肝组织做HE、天狼星红染色及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免疫组化染色并检测吲哚胺2,3-双加氧酶1(IDO1)的表达水平。流式细胞仪检测小鼠肝脏树突状细胞(DCs)及T细胞的数量和表型变化。第2部分:按3×10^(11)v.g/只尾静脉注射IDO1过表达腺相关病毒,取正常野生型小鼠随机分为腺相关病毒阴性对照(AAV9-NC)干预组、IDO1过表达腺相关病毒(AAV9-IDO1)干预组及高浓度保肝宁+IDO1过表达腺相关病毒联合干预组,6只/组。干预4周后,取肝组织做IDO1免疫组化染色并检测小鼠肝脏树突状细胞(DCs)及T细胞的表型变化。结果与模型组比较,保肝宁高浓度组能有效降低肝纤维化小鼠血清中AST、ALT水平(P<0.01);改善肝组织病理损伤,减少肝纤维组织的形成及α-SMA和IDO1的沉淀(P<0.05)。保肝宁高浓度治疗组肝纤维化小鼠肝脏中CD11C^(+)DCs、CD11C^(+)CD80^(+)DCs、CD11C^(+)CD86^(+)DCs、CD11C^(+)CD40^(+)DCs、CD11C^(+)MHCII^(+)DCs细胞和CD3^(+)T、CD3^(+)CD4^(+)T细胞比例与模型组相比均呈不同程度的升高(P<0.05)。高浓度保肝宁干预后可显著降低IDO1过表达腺相关病毒干预小鼠肝脏中IDO1的表达水平及上调CD11C^(+)CD40^(+)DCs、CD11C+MHCII^(+)DCs和CD3^(+)CD4^(+)T细胞比例(P<0.05)。结论保肝宁对CCl_(4)所致小鼠肝纤维化具有一定的治疗作用,其机制可能与降低肝组织中IDO1的表达水平继而促进肝脏中DCs表型成熟使DCs刺激T细胞增殖能力增强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保肝宁 肝纤维化 吲哚胺2 3-双加氧酶1 树突状细胞 T细胞
下载PDF
鄂尔多斯盆地白于山地区三叠系延长组长4+5储层特征 被引量:24
10
作者 王宝清 蒋继辉 韩会平 《西安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5年第2期1-5,共5页
白于山地区长4+5储集岩形成于三角洲前缘水下分流河道,为细粒长石砂岩和岩屑长石砂岩.储层孔隙类型以粒间孔、粒内溶蚀孔、铸模孔或残余铸模孔和胶结物溶蚀孔为主.成岩作用主要有压实作用、胶结作用和溶蚀作用.受沉积相及成岩作用的影响... 白于山地区长4+5储集岩形成于三角洲前缘水下分流河道,为细粒长石砂岩和岩屑长石砂岩.储层孔隙类型以粒间孔、粒内溶蚀孔、铸模孔或残余铸模孔和胶结物溶蚀孔为主.成岩作用主要有压实作用、胶结作用和溶蚀作用.受沉积相及成岩作用的影响,储层物性具低孔、低渗的特点,孔隙度在0.35%~16.22%之间,平均为11.40%,渗透率在(0.004~182.000)×10-3μm2之间,平均为1.260×10-3μm2.长4+5储集岩分为4类,大部分属于Ⅱ,Ⅲ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储集岩 三叠系延长组 成岩作用 鄂尔多斯盆地 水下分流河道 储层特征 压实作用 岩屑 储层物性 低渗
下载PDF
不同防裂处理对壶瓶枣果实发育及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7
11
作者 尹欣 刘亚令 +3 位作者 杜艺璇 高培芳 温鹏飞 张鹏飞 《河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582-588,共7页
为研究避雨棚下喷施克裂一号、枣丰宝等防裂药剂对壶瓶枣果实发育及品质的影响。设置避雨棚+克裂一号、避雨棚+枣丰宝、避雨棚和对照4种处理,测定壶瓶枣裂果率和裂果指数、果实品质等各项指标,探讨在避雨棚下喷施克裂一号、枣丰宝对壶... 为研究避雨棚下喷施克裂一号、枣丰宝等防裂药剂对壶瓶枣果实发育及品质的影响。设置避雨棚+克裂一号、避雨棚+枣丰宝、避雨棚和对照4种处理,测定壶瓶枣裂果率和裂果指数、果实品质等各项指标,探讨在避雨棚下喷施克裂一号、枣丰宝对壶瓶枣果实发育及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避雨棚下喷施枣丰宝或克裂一号,显著降低了壶瓶枣裂果率和裂果指数,裂果率为6.46%~10.84%,裂果指数为0.035~0.052;各处理对壶瓶枣果实单果质量、纵径、横径、果实硬度均没有显著影响,克裂一号处理的果形指数高于枣丰宝处理、避雨棚处理和对照;避雨棚处理显著提高了可溶性固形物含量,避雨棚下喷施枣丰宝和克裂一号对成熟壶瓶枣可溶性固形物、可溶性糖、可滴定酸含量没有显著影响;克裂一号处理成熟壶瓶枣抗坏血酸含量显著高于枣丰宝处理2.24 mg·g^-1。因此,避雨棚下喷施克裂一号、枣丰宝对壶瓶枣果实发育过程无明显影响,不会降低果实品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避雨棚 克裂一号 枣丰宝 壶瓶枣 果实品质
下载PDF
保元强肾Ⅰ号胶丸治疗可逆性肾功能衰竭20例临床观察
12
作者 朱辟疆 《中西医结合实用临床急救》 1997年第9期397-399,共3页
目的:探讨保元强肾Ⅰ号胶丸治疗可逆性肾功能衰竭(肾衰)的疗效及影响疗效的因素。方法:对20例慢性肾小球疾病并发可逆性肾衰患者采用保元强肾Ⅰ号胶丸为主治疗(治疗组),并与采用肾必需氨基酸及依那普利治疗的15例(对照组)... 目的:探讨保元强肾Ⅰ号胶丸治疗可逆性肾功能衰竭(肾衰)的疗效及影响疗效的因素。方法:对20例慢性肾小球疾病并发可逆性肾衰患者采用保元强肾Ⅰ号胶丸为主治疗(治疗组),并与采用肾必需氨基酸及依那普利治疗的15例(对照组)比较。结果:治疗组肾功能恢复正常〔血肌酐(Cr)<132μmol/L〕者12例,恢复到代偿期(Cr<177μmol/L)者4例,Cr降至442μmol/L以下者4例,显效率为80%;对照组分别为6例、3例及4例,2例无效,显效率为60%。治疗组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保元强肾Ⅰ号胶丸有较好的逆转肾功能的作用;基础肾脏病、基础肾功能、病程及肾脏大小与疗效有密切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功能衰竭 保元强肾Ⅰ号 胶丸 中西医结合治疗
下载PDF
MTC固井技术在保山浅层气井的应用 被引量:3
13
作者 甘正兵 《石油钻探技术》 CAS 2002年第6期29-31,共3页
在介绍了MTC固井技术优点的基础上,详细分析了浅层气井固井难点,并针对其固井难的原因,指出了采用MTC固井技术的优越性和可行性。
关键词 MTC固井技术 浅层气 气井 固井 固井质量 1-1 1-3井
下载PDF
缺血后处理对大鼠缺血-再灌注肺损伤血红素加氧酶-1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6
14
作者 江莹 夏中元 +3 位作者 高瑾 徐金金 孟庆涛 侯家保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1122-1126,共5页
目的观察缺血后处理(IPO)对大鼠肺缺血-再灌注损伤(IRI)期间血红素加氧酶-1(HO-1)表达的影响,探讨其保护机制。方法48只成年SD大鼠,随机(随机数字法)分成6组(n=8),假手术组(S组);缺血-再灌注组(I/R组):夹闭左肺门缺血... 目的观察缺血后处理(IPO)对大鼠肺缺血-再灌注损伤(IRI)期间血红素加氧酶-1(HO-1)表达的影响,探讨其保护机制。方法48只成年SD大鼠,随机(随机数字法)分成6组(n=8),假手术组(S组);缺血-再灌注组(I/R组):夹闭左肺门缺血45min,再灌注105min;缺血后处理组(IPQ组):缺血后再灌注30s,停灌30s,反复3次,再恢复灌注102min;氯化高铁血红素(Hemin)+缺血-再灌注组(ZnPPIX+IPO组):术前连续2d腹腔注射Hemin40junol/(kg·d),余同I/R组;锌原卟啉K+缺血后处理组(ZnPPK+IPO组):术前24h腹腔注射ZnPPIX20mg/(kg·d),余同IPO组;氯化高铁血红素+假手术组(HM+S组)。测定各组肺组织HO-1蛋白表达水平、动脉血氧分压(Pa02)、肺组织湿/干质量比(W/D)和血清丙二醛(MDA)含量,观察肺组织病理变化。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组内比较采用配对*检验。结果1/R组肺组织HO-1蛋白表达(0.177±0.015)与S组和HM+S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但与IPO组(0.194士0.017)及HM+I/R组(0.209±0.013)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o各实验组Pa02均显著低于S组(90±11)mmHg,IPO组和HM+I/R组PaO2与1/11组相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I/R组较S组肺组织W/D、血清MDA含量升高,肺组织病理损伤严重,而IPO组和HM+I/R组上述改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短时程缺血后处理能明显减轻在体大鼠肺IRI,其作用机制与其上调HO-1蛋白表达及抑制脂质过氧化的损伤作用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后处理 缺血-再灌注 损伤 血红素加氧酶 1-氯化高铁血红素 锌原卟 啉Ⅸ 湿 干质量比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