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碱/表面活性剂复合驱油体系与胜利孤东原油间协同效应的研究 被引量:14
1
作者 张路 赵濉 +1 位作者 罗澜 俞稼镛 《油田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4期348-353,共6页
考察了碱/非离子表面活性剂OP10+石油磺酸盐Cy体系与胜利孤东原油及萃取其酸性组分后的剩余油间的动态界面张力特性,发现复合驱油体系中的外加表面活性剂、碱与原油原位生成的表面活性物质之间存在明显的协同效应。这种协同... 考察了碱/非离子表面活性剂OP10+石油磺酸盐Cy体系与胜利孤东原油及萃取其酸性组分后的剩余油间的动态界面张力特性,发现复合驱油体系中的外加表面活性剂、碱与原油原位生成的表面活性物质之间存在明显的协同效应。这种协同效应对低离子强度下短时间内的界面张力影响较大;外加表面活性剂对高离子强度下长时间的界面张力影响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协同效应 表面活性剂 驱油体系 原油
下载PDF
N-十八烷基亚氨基二乙酸二钠的合成及性能评价 被引量:1
2
作者 史俊 郭肖依 《化学工程师》 CAS 2016年第11期74-77,共4页
利用亲电取代反应,以十八胺和氯乙酸钠为原料,室内合成了一种"Y"型氨基酸类表面活性剂——N-十八烷基亚氨基二乙酸二钠(CY2);并借助红外光谱对产物的特定官能团进行了表征,同时测定了其表面性能,并评价了其对正己烷的增溶作用... 利用亲电取代反应,以十八胺和氯乙酸钠为原料,室内合成了一种"Y"型氨基酸类表面活性剂——N-十八烷基亚氨基二乙酸二钠(CY2);并借助红外光谱对产物的特定官能团进行了表征,同时测定了其表面性能,并评价了其对正己烷的增溶作用,泡沫性能以及钙皂分散力。结果表明:与传统的N-十八烷基氨基乙酸钠相比,CY2的表面活性有所提高(cmc低于传统的一个数量级),且表现出良好增溶性能和泡沫性能,同时钙皂分散力也大大提高。室温下,CY2的cmc为0.47mmol·L^(-1),γ_(cmc)为35.851mN·m^(-1);CY2增溶正己烷的能力是0.914mL·mol^(-1);在cmc处的起泡体积和t_(1/2)分别是37mL,7h;钙皂分散指数为1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Y型氨基酸类表面活性剂 增溶作用 泡沫性能 钙皂分散力
下载PDF
9,10,12,13-四羟基硬脂酸钠在低温硬质水及中性pH条件下的特异性能 被引量:3
3
作者 赵晓 胡学一 +1 位作者 方云 叶信谷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1003-1007,共5页
以天然亚油酸为原料,经氧化水解制备得到9,10,12,13-四羟基硬脂酸(THSA),采用FTIR、ESI-MS和1HNMR表征了THSA的结构。测定了THSA的钠皂9,10,12,13-四羟基硬脂酸钠(STHS)的克拉夫特点、钙离子稳定性、钙皂分散剂消耗量、表面张力、临界... 以天然亚油酸为原料,经氧化水解制备得到9,10,12,13-四羟基硬脂酸(THSA),采用FTIR、ESI-MS和1HNMR表征了THSA的结构。测定了THSA的钠皂9,10,12,13-四羟基硬脂酸钠(STHS)的克拉夫特点、钙离子稳定性、钙皂分散剂消耗量、表面张力、临界胶束浓度和泡沫性能,并与对照物亚油酸、油酸及硬脂酸的钠皂进行比较。结果表明,STHS具有其他脂肪酸钠皂不具备的优秀钙皂分散性能和钙离子稳定性,并在低温和中性条件下显示出更好的水溶性。STHS不仅克服了普通脂肪酸钠皂不耐硬水和中性条件下溶解性差两大共同缺陷,也克服了饱和脂肪酸钠皂低温溶解性差以及不饱和脂肪酸钠皂易氧化酸败的缺点,因此,STHS具有在中性皂、低温皂和抗硬水皂配方中用作新皂基表面活性剂的潜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油酸 四羟基硬脂酸 钠皂 低温皂 抗硬水皂 中性皂 表面活性剂
下载PDF
皮革高效脱脂Ⅱ:制革过程中金属皂形成及抑制和去除 被引量:1
4
作者 罗凤香 黄偲 +1 位作者 屈莎莎 彭必雨 《皮革科学与工程》 CAS 2017年第1期37-43,共7页
考察了钙皂和铬皂的形成条件及制革准备和鞣制工段中金属皂的生成情况;研究了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对金属皂形成的影响及对金属皂形成的抑制和脱除效果。结果表明,在制革pH范围(pH 2~13)内,脂肪酸和钙离子有结合形成钙皂的可能,钙皂形成的最... 考察了钙皂和铬皂的形成条件及制革准备和鞣制工段中金属皂的生成情况;研究了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对金属皂形成的影响及对金属皂形成的抑制和脱除效果。结果表明,在制革pH范围(pH 2~13)内,脂肪酸和钙离子有结合形成钙皂的可能,钙皂形成的最适pH值为7~11;铬皂形成的最适pH值为4.5~5.5,铬鞣后期提碱至pH4.0左右,适合铬皂的产生;具有较长碳链疏水基和较高EO值的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的加入能有效抑制金属皂的形成,并对金属皂有较好的分散效果;在浸灰、软化、浸酸和铬鞣等工序的前期加入适合的表面活性剂,可以抑制金属皂的形成,并对形成的金属皂有较好的去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肪酸 金属皂 表面活性剂 制革
下载PDF
皂基/氨基酸复配型洁面产品的性能研究 被引量:10
5
作者 何广文 颜少慰 +3 位作者 曾一帆 闫加雷 钱景茹 王靖 《日用化学工业》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1228-1234,共7页
根据洁面的开发需求,筛选了合适的皂基型表面活性剂和氨基酸型表面活性剂,制得纯皂基型、纯氨基酸型以及皂基/氨基酸复配型(简称皂氨型)洁面产品,采用人体法评测,结合皮肤染色残留实验,皮肤天然保湿因子和脂质溶出实验,对3种产品的保湿... 根据洁面的开发需求,筛选了合适的皂基型表面活性剂和氨基酸型表面活性剂,制得纯皂基型、纯氨基酸型以及皂基/氨基酸复配型(简称皂氨型)洁面产品,采用人体法评测,结合皮肤染色残留实验,皮肤天然保湿因子和脂质溶出实验,对3种产品的保湿、控油、温和性等性能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皂氨型洁面对皮肤的保湿锁水能力优于纯皂型洁面,而控油能力优于纯氨基酸型洁面,且使用感方面皂氨型洁面整体上优于皂基型和氨基酸型洁面。此外,皂氨型洁面在人体皮肤上的残留少于纯氨基酸型,同时对皮肤的温和性优于纯皂基型。总体而言,皂氨型洁面产品实现了洗净力、温和性和使用感的良好平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皂氨复配 洁面产品 温和性 保湿性能 控油性能
下载PDF
皂氨型洁面的开发及性能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何广文 颜少慰 +2 位作者 曾一帆 闫加雷 钱景茹 《日用化学品科学》 CAS 2021年第4期24-28,共5页
根据皂氨型洁面的开发需求,首先筛选合适的皂基型表面活性剂和氨基酸型表面活性剂;然后对皂基型表面活性剂和氨基酸型表面活性剂的配比进行优化,得出最优配比;最后将制得的复配皂氨型洁面与市售单一的皂基型洁面和单一的氨基酸型洁面的... 根据皂氨型洁面的开发需求,首先筛选合适的皂基型表面活性剂和氨基酸型表面活性剂;然后对皂基型表面活性剂和氨基酸型表面活性剂的配比进行优化,得出最优配比;最后将制得的复配皂氨型洁面与市售单一的皂基型洁面和单一的氨基酸型洁面的性能进行对比测试。结果表明,皂氨复配的皂氨型洁面对皮肤刺激性比单一皂基型洁面和单一氨基酸型洁面都小;皂氨复配的皂氨型洁面对油脂的清除率介于单一的皂基型和单一的氨基酸型洁面之间,为90.2%;皂氨型洁面在使用感方面整体上优于单一皂基型洁面和单一氨基酸型洁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皂氨 洁面 性能研究 皂基型表面活性剂 氨基酸型表面活性剂
下载PDF
植物油酸在皂粉中的应用性能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陈海兰 王泽云 《中国洗涤用品工业》 2019年第2期32-36,共5页
研究了植物油酸在皂粉中的应用性能,植物油酸与阴离子表面活性剂、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协同复配作用,以及主要助剂对皂粉的去污力、溶解性、抗再沉积性、流动性、结块度等应用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植物油酸与阴离子表面活性剂AOS、非离子... 研究了植物油酸在皂粉中的应用性能,植物油酸与阴离子表面活性剂、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协同复配作用,以及主要助剂对皂粉的去污力、溶解性、抗再沉积性、流动性、结块度等应用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植物油酸与阴离子表面活性剂AOS、非离子表面活性剂AEO-9复配,去污增效作用明显。优化后的皂粉主要组分的最佳配比为AOS13%,油酸钠9%,AEO-9 2%, 4A沸石16%,SP-II(40%)3%,泡花碱7.3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皂粉 植物油酸 表面活性剂 协同复配 去污增效
下载PDF
谷氨酸皂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谭晓延 杨晓珊 《中国洗涤用品工业》 2019年第10期56-64,共9页
以月桂酰谷氨酸及其钠盐为表面活性剂,复配适量的山梨(糖)醇和1,3-丙二醇作为保湿剂、香精作为芳香剂、甲基椰油酰基牛磺酸钠为助表面活性剂,通过改变氨基酸表面活性剂的添加量、中和剂的种类和用量、增稠剂的种类和用量,制备出一款性... 以月桂酰谷氨酸及其钠盐为表面活性剂,复配适量的山梨(糖)醇和1,3-丙二醇作为保湿剂、香精作为芳香剂、甲基椰油酰基牛磺酸钠为助表面活性剂,通过改变氨基酸表面活性剂的添加量、中和剂的种类和用量、增稠剂的种类和用量,制备出一款性能温和、无添加防腐剂的谷氨酸皂,测试其感官和理化指标、硬度,并对多名受试者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表明:该谷氨酸皂符合GB/T2485-2008香皂标准,硬度合适,产品呈弱酸性,与人体皮肤pH极为接近,泡沫丰富、细腻且稳定,洗净力良好,去油效果较佳,用后滑爽、舒适、无紧绷感[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月桂酰谷氨酸钠 谷氨酸皂 氨基酸表面活性剂 中和剂 增稠剂
下载PDF
Investigation of alkalineecrude oil reaction
9
作者 James J.Sheng 《Petroleum》 2015年第1期31-39,共9页
One of the mechanisms of alkaline flooding relies on alkaline reaction with organic acids(saponifiable components)in the crude oil to produce an in situ surfactant called soap that lowers interfacial tensions.However,... One of the mechanisms of alkaline flooding relies on alkaline reaction with organic acids(saponifiable components)in the crude oil to produce an in situ surfactant called soap that lowers interfacial tensions.However,this mechanism is not quantified in the literature.For example,what is the fraction of acid components which react with alkaline solution to generate soap?How much soap can be generated?In this paper,this mechanism and related issues are discussed,analyzed or quantified.In particular,the numerical simulation approach is used.The results show that only a fraction of acid components can be converted into soap;the amount of generated soap could be low.A minimum pH(e.g.9)is needed for the acids to be converted to soap.The literature information on the effect of amount of acid components(total acid number)on oil recovery is also discuss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LKALI Alkaline flooding Crude oil acid number soap surfactant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