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事理图谱的飞行冲突事故演化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王洁宁 朱妍 《安全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961-1969,共9页
为识别飞行冲突事故的诱发事件与关键演化链路,提出了一种基于事理图谱的事故分析方法。首先依据系统理论过程分析(System Theoretic Process Analysis,STPA)方法辨识飞行冲突场景潜在风险事件,归纳出描述各组件交互过程的场景分析框架... 为识别飞行冲突事故的诱发事件与关键演化链路,提出了一种基于事理图谱的事故分析方法。首先依据系统理论过程分析(System Theoretic Process Analysis,STPA)方法辨识飞行冲突场景潜在风险事件,归纳出描述各组件交互过程的场景分析框架;再利用自然语言处理方法从事故文本中提取结构化事件,基于语义相似度匹配建立与风险事件的映射,组成事件演化链条,构建事理图谱;通过对飞行冲突场景进行仿真,运用统计指标定量分析网络拓扑结构,揭示事件对事故演化过程的影响力。结果表明,构建的事理图谱可视化诊断出机组突破管制员指令、机组操作不当导致偏航、航空器机上通讯导航设备故障、管制员纠正指令发布过晚、空中交通预警和防撞系统(Traffic Alert and Collision Avoidance System,TCAS)发出异常措施通告/活动通告(Resolution Advisory/Traffic Advisory,RA/TA)警告、航空器出现飞行汇聚趋势6个诱发事件与3条关键演化链路,其中机组突破管制员指令与管制员指令发布过晚为重点管控事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全社会工程 事故分析 事理图谱 自然语言处理 飞行冲突
下载PDF
基于家庭阶层流动的社会冲突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梁枫 任荣明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96-105,共10页
使用中国综合社会调查(CGSS2010)的数据,实证研究家庭阶层流动下各种因素对社会冲突的影响。发现,样本受到的政府不公正对待、政治参与、环境关注、时事关注与其参与群体性事件的概率呈现显著正相关,而幸福感和收入公平的影响不显著。... 使用中国综合社会调查(CGSS2010)的数据,实证研究家庭阶层流动下各种因素对社会冲突的影响。发现,样本受到的政府不公正对待、政治参与、环境关注、时事关注与其参与群体性事件的概率呈现显著正相关,而幸福感和收入公平的影响不显著。家庭阶层未向上流动的样本受到政府不公正对待后参与群体性事件的概率更高,家庭阶层向上流动样本的政治参与、时事关注对其参与群体性事件的影响更大,而环境关注对于两组样本的影响基本相同。因此在社会流动背景下,社会稳定工作的重点应是家庭阶层未向上流动的群体,针对家庭阶层向上流动的群体,应提供更多的社会管理和政治参与机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庭阶层流动 社会冲突 群体性事件
下载PDF
“中产阶级”与社会冲突:有恒产者有恒心? 被引量:3
3
作者 田艳芳 《浙江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45-56 156,156,共13页
关于社会冲突的研究,近来已有各种视角分析其产生的根源和治理之策,大多数研究是将其分类,较少从其参与者的社会阶层分析。社会学理论认为橄榄型的社会结构最为稳定,因此中产阶级是社会的稳定器。但本文通过使用中国社会综合调查数据分... 关于社会冲突的研究,近来已有各种视角分析其产生的根源和治理之策,大多数研究是将其分类,较少从其参与者的社会阶层分析。社会学理论认为橄榄型的社会结构最为稳定,因此中产阶级是社会的稳定器。但本文通过使用中国社会综合调查数据分析发现,中产阶级很多时候变成了社会冲突事件的参与者和支持者,偏离了"有恒产者有恒心"这一论点。城镇"中产阶级"在遇到财产纠纷时更多地使用正规性渠道来解决,农村"中产阶级"则更多地涉入非正规性渠道。本文认为,中国经济社会转型过程中财产权利清晰界定的市场建设仍然不足,这导致了中产阶级偏离"有恒产者有恒心",甚至部分"中产阶级"成为缺陷性制度的套利者,而这进一步激化了社会矛盾和冲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产阶级” 社会冲突 “群体性事件”
下载PDF
转型期群体性事件研究述评 被引量:20
4
作者 李琼 《江南社会学院学报》 CSSCI 2008年第4期1-4,23,共5页
群体性事件是我国转型时期社会冲突的重要表现形式,国内外专家们就其性质、起因、社会功能、防治措施等方面提出了许多切合实际的界定和推理。系统地梳理分析可以发现,国内的研究观点大多是从社会稳定的考虑出发,强调保持社会稳定的重要... 群体性事件是我国转型时期社会冲突的重要表现形式,国内外专家们就其性质、起因、社会功能、防治措施等方面提出了许多切合实际的界定和推理。系统地梳理分析可以发现,国内的研究观点大多是从社会稳定的考虑出发,强调保持社会稳定的重要性,相对忽略了群体性冲突事件带来的积极作用。因此,可借鉴国外社会冲突的研究角度,解剖参与群体性事件中的各利益群体的内在状况和发展趋势,以期掌握社会冲突的内部成因和转化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群体性事件 社会冲突 社会政治稳定 利益群体
下载PDF
社会冲突事件的结构紧张理论分析 被引量:3
5
作者 康均心 《山东警察学院学报》 2010年第4期27-30,共4页
我国社会的深刻变革,引发了不同社会阶层之间以利益博弈为核心的各种社会矛盾。社会冲突事件的发生除了根本的利益博弈之外,还存在一种结构性的紧张状态,它一方面缘于社会结构自身的紧张;另一方面则是在利益博弈这一目标主导下的手段上... 我国社会的深刻变革,引发了不同社会阶层之间以利益博弈为核心的各种社会矛盾。社会冲突事件的发生除了根本的利益博弈之外,还存在一种结构性的紧张状态,它一方面缘于社会结构自身的紧张;另一方面则是在利益博弈这一目标主导下的手段上的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冲突事件 目标 手段 结构性紧张
下载PDF
从群体性事件看转型期社会心态 被引量:15
6
作者 马广海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2年第6期71-79,共9页
在社会学、社会心理学的研究传统中,群体性事件属于集体行为研究的范畴。中国社会几十年的社会转型,在取得了巨大经济社会成就的同时也产生了许多与群体性事件频繁发生相关联的社会心态现象。从群体性事件中反映出来的社会心态主要表现... 在社会学、社会心理学的研究传统中,群体性事件属于集体行为研究的范畴。中国社会几十年的社会转型,在取得了巨大经济社会成就的同时也产生了许多与群体性事件频繁发生相关联的社会心态现象。从群体性事件中反映出来的社会心态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群体性事件反映出了由社会不公平和不公正引发的严重的社会心态失衡状况;群体性事件中反映出了阶层分化基础上的社会冲突意识和泄愤情绪等消极社会心态;群体性事件反映出了社会信任特别是民众与政府和政府部门之间的信任严重缺失的状态。简要的动力学分析表明,心态失衡为群体性事件的产生储备了基本的社会心理能量;社会冲突意识强化了引发群体性事件的边界激活作用;社会信任的缺失削弱了群体性事件的控制和处置效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群体性事件 心态失衡 冲突意识 社会信任
下载PDF
群体性事件中的媒体报道的存在问题、成因与对策 被引量:6
7
作者 曾凡斌 《科学.经济.社会》 CSSCI 2011年第3期151-158,共8页
我国发生的群体性事件呈现出数量增多、规模上升、范围扩大的态势。随着环境与社会的变迁,近几年媒体对群体性事件已开始有所报道,但是在面对手机与互联网等新媒介挑战,媒体的报道结果并不理想。媒体对群体性事件存在早期报道反应迟钝,... 我国发生的群体性事件呈现出数量增多、规模上升、范围扩大的态势。随着环境与社会的变迁,近几年媒体对群体性事件已开始有所报道,但是在面对手机与互联网等新媒介挑战,媒体的报道结果并不理想。媒体对群体性事件存在早期报道反应迟钝,后期报道戛然而止,报道质量上缺乏客观、公正,甚至出现假新闻等问题。群体性事件的风险性,政府、媒体、公众的博弈和法律制度三方面是目前群体性事件下的媒体报道的制约因素。群体性事件发生有着深刻的社会原因,其不仅具有负面功能,还具有正面功能。媒体需要发挥社会"安全阀"的作用,为此,我国需要扩展媒体在群体性事件中的报道空间,及增加媒体报道社会问题和社会矛盾的量和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群体性事件 媒体报道 安全阀 社会冲突
下载PDF
社会冲突视角下环境群体性事件研究——以广西为例 被引量:1
8
作者 张国磊 张燕妮 《重庆与世界(学术版)》 2013年第10期38-41,57,共5页
从全国环境信访数据变化分析我国环境群体性事件趋势,再根据广西近几年环境信访数据变化分析环境群体性事件状况,以社会冲突为视角分析广西环境群体性事件产生的原因,从政府、企业和民众三个主体提出相应对策。
关键词 社会冲突 环境群体性事件 环境信访 广西
下载PDF
不同性质矛盾交织社会安全事件透视 被引量:1
9
作者 孙元明 《江南社会学院学报》 2021年第2期35-38,56,共5页
从两类不同性质矛盾和国内外多种冲突交互作用的视域,将基于国际视角的“反恐处突”议题与基于国内视角的“综治维稳”议题结合,形成交叉融合的研究方向。不同性质矛盾交织社会安全事件具有多种因素交织的显著特点,中国社会综合性风险... 从两类不同性质矛盾和国内外多种冲突交互作用的视域,将基于国际视角的“反恐处突”议题与基于国内视角的“综治维稳”议题结合,形成交叉融合的研究方向。不同性质矛盾交织社会安全事件具有多种因素交织的显著特点,中国社会综合性风险有着多源性的渊源和演变规律。在特定时空中,多风险聚散联动、特殊安全问题突出、区域性社会安全形势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使得爆发不同性质矛盾交织社会安全事件难以预测和完全控制。应从战略、战术层面和务实角度,探索新形势下应对和处置不同性质矛盾交织社会安全事件的新思路、新模式和新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总体国家安全观 不同性质矛盾交织社会安全事件 综合性风险 复合型危机
下载PDF
基于危机预警的社会矛盾化解机制构建:以上海为例 被引量:1
10
作者 朱瑞博 《中国浦东干部学院学报》 2011年第4期103-113,共11页
社会矛盾转化为群体性事件是结构性危机要素、突发性危机要素和过程性危机要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中结构性危机要素和突发性危机要素是危机形成的必要而非充分条件,过程性要素是危机爆发的重要决定因素。上海的主要社会矛盾都属于非对抗... 社会矛盾转化为群体性事件是结构性危机要素、突发性危机要素和过程性危机要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中结构性危机要素和突发性危机要素是危机形成的必要而非充分条件,过程性要素是危机爆发的重要决定因素。上海的主要社会矛盾都属于非对抗性的人民内部矛盾,但对抗性有增强的趋势,而且多种主要社会问题碰头叠加、相互交织,社会风险日趋严峻,呈现出七大趋势特征。妥善处置和化解新形势下的社会矛盾,需要着力建立健全预警和化解社会矛盾的长效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矛盾 危机预警 长效机制 群体性事件
下载PDF
中国网络群体性事件的成因分析 被引量:2
11
作者 周琼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研究生学报》 2011年第1期129-135,共7页
近年来,在社会转型的背景下,社会利益关系日趋复杂,伴随着中国的互联网迅速发展,各种由网络引发的群体性事件不断增多,并对当今社会的建设和管理产生了巨大的冲击和影响。从中国网络群体性事件产生的现实和理论背景进行分析,以期对网络... 近年来,在社会转型的背景下,社会利益关系日趋复杂,伴随着中国的互联网迅速发展,各种由网络引发的群体性事件不断增多,并对当今社会的建设和管理产生了巨大的冲击和影响。从中国网络群体性事件产生的现实和理论背景进行分析,以期对网络群体性事件有深刻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群体性事件 互联网 社会公平 冲突
下载PDF
我国社会转型期群体性事件成因解读
12
作者 赵凤云 《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年第5期73-75,共3页
我国正处于改革深化的社会转型期,这一时期是群体性突发事件的高发期。群体性事件是改革开放深化过程中各种新的社会矛盾及深层次问题的集中反映,是社会转型这一特殊历史时期多种因素作用的结果。探寻各类群体性事件的成因对于有效预防... 我国正处于改革深化的社会转型期,这一时期是群体性突发事件的高发期。群体性事件是改革开放深化过程中各种新的社会矛盾及深层次问题的集中反映,是社会转型这一特殊历史时期多种因素作用的结果。探寻各类群体性事件的成因对于有效预防和减少群体性事件发生将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社会转型 群体性事件 社会矛盾 成因
下载PDF
利益分析视角下的社会群体性事件的政策诱因研究——以茂名市反对PX项目事件为例
13
作者 陈璟 《山东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年第3期81-86,共6页
从利益分析的视角来看,社会群体性事件很多都是围绕利益展开的,都是一种利益的冲突与博弈。政府作为社会中最重要的利益分配者,往往会成为利益纠纷的制造者,进而成为群体性事件的重要责任人。在茂名市PX事件中,政府的政策制定和执行行... 从利益分析的视角来看,社会群体性事件很多都是围绕利益展开的,都是一种利益的冲突与博弈。政府作为社会中最重要的利益分配者,往往会成为利益纠纷的制造者,进而成为群体性事件的重要责任人。在茂名市PX事件中,政府的政策制定和执行行为不当是导致事件发生的直接诱因,而民众利益意识的觉醒和利益表达渠道的缺乏则增加了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对于政府而言,未来应合理地运用利益分析手段,准确地把握问题背后的利益关系和利益冲突,这有助于其妥善解决各种利益矛盾并合理地进行利益分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利益分析 社会群体性事件 PX事件 利益冲突 政策行为
下载PDF
经济型群体性事件的处置
14
作者 吕欣 《辽宁科技大学学报》 CAS 2011年第6期624-627,共4页
阐述了群体性事件的定义和分类,分析了产生经济型群体性事件的原因。就解决经济型群体性事件提出了对策,包括引导群体性事件的良性功能,建立健全社会冲突宣泄、化解渠道,做好相关的解释和法律宣传工作,建立灵敏有效的信息收集网络,在群... 阐述了群体性事件的定义和分类,分析了产生经济型群体性事件的原因。就解决经济型群体性事件提出了对策,包括引导群体性事件的良性功能,建立健全社会冲突宣泄、化解渠道,做好相关的解释和法律宣传工作,建立灵敏有效的信息收集网络,在群体性事件的处置中慎用警力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 群体性事件 社会冲突
下载PDF
农村群体性事件的社会成因与治理路径 被引量:4
15
作者 周钧 《贺州学院学报》 2011年第1期21-25,共5页
农村群体性事件日趋严重,已成为现阶段直接影响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农村群体性事件是社会转型期间社会冲突的集中体现,利益博弈失衡、社会保障缺乏、诉求渠道不畅、预警机制不全等社会因素的存在是其发生的社会根源。治理农村群体性事... 农村群体性事件日趋严重,已成为现阶段直接影响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农村群体性事件是社会转型期间社会冲突的集中体现,利益博弈失衡、社会保障缺乏、诉求渠道不畅、预警机制不全等社会因素的存在是其发生的社会根源。治理农村群体性事件应该采取优化分配格局,成立农会组织,完善社会保障、加强法治建设、健全防范机制等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群体性事件 社会冲突 利益博弈 预警机制
下载PDF
环境类群体性事件中地方政府的行为模式及归因分析 被引量:1
16
作者 董亚楠 关欣 +1 位作者 白杨 叶中华 《公共管理评论》 CSSCI 2015年第3期58-72,共15页
近年来,我国环境类群体性事件多发。在什邡钼铜事件、启东事件、宁波PX事件等环境类群体性事件中,地方政府都选择顺从民众意愿作为冲突化解的方式。这些案例为分析地方政府在环境类群体性事件中惯常采取“顺从式行为”的原因提供了可... 近年来,我国环境类群体性事件多发。在什邡钼铜事件、启东事件、宁波PX事件等环境类群体性事件中,地方政府都选择顺从民众意愿作为冲突化解的方式。这些案例为分析地方政府在环境类群体性事件中惯常采取“顺从式行为”的原因提供了可能。本文选取什邡钼铜事件这一典型案例,运用认知制度理论作为理论分析框架,从制度维度和认知维度分析政府“顺从式行为”的产生机制,并在对“顺从式行为”反思的基础上提出政府理性回应环境类群体性事件的政策建议,避免政府在环境类群体性事件的解决过程中出现绝对性失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类群体性事件 地方政府 冲突化解 顺从式行为
下载PDF
论“非常规性纠纷”的构成机理——兼与相关概念比较 被引量:1
17
作者 熊征 《学术交流》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147-158,192,共13页
“非常规性纠纷”是对我国当前特定社会纠纷与冲突类型的高度凝练,其核心内涵在于诉求表达与纠纷解决的非常规性,其具体特征包括聚众性、社会侵害性和政治性。根据主要参与者的不同类别,非常规性纠纷可分为官民型、官际型、民际型,以及... “非常规性纠纷”是对我国当前特定社会纠纷与冲突类型的高度凝练,其核心内涵在于诉求表达与纠纷解决的非常规性,其具体特征包括聚众性、社会侵害性和政治性。根据主要参与者的不同类别,非常规性纠纷可分为官民型、官际型、民际型,以及可在广义上归属于官民型但又具有自身特殊性的不满宣泄型。作为社会纠纷的一种特殊形态,“非常规性纠纷”在内涵特征、适用对象、学术研究规范性等方面,与冲突、集体行动、群体性事件等相关概念都有一定差异。相较而言,“非常规性纠纷”概念存在明显的时空特征,“非常规性纠纷”研究具有“群体性事件”研究难以取代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群体性事件 群体抗争 社会冲突 集体行动 社会纠纷
下载PDF
我国群体性事件的根源与影响 被引量:54
18
作者 宋宝安 于天琪 《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5-11,159,共8页
我国已进入国际公认的社会矛盾敏感期,巨大而深刻的社会经济变革,导致了利益格局的急剧变化和价值观念的深刻变迁。社会矛盾的凸显和公民权利意识的认知,与现代信息传播手段交织在一起,致使群体性事件频繁发生,对经济秩序、政治秩序、... 我国已进入国际公认的社会矛盾敏感期,巨大而深刻的社会经济变革,导致了利益格局的急剧变化和价值观念的深刻变迁。社会矛盾的凸显和公民权利意识的认知,与现代信息传播手段交织在一起,致使群体性事件频繁发生,对经济秩序、政治秩序、社会秩序以及人们的心理预期构成相当影响,增加了改革的社会成本,折射出我国社会秩序管理有效性的严重不足。以我国近年发生的标本性群体性事件为对象进行根源挖掘和理论总结,对正确处理群体性事件,实现社会的长治久安,具有战略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群体性事件 社会矛盾 秩序稳定
原文传递
“政府兜底”:当前农村社会冲突管理中的现象与逻辑 被引量:40
19
作者 杨华 《公共管理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15-128,144,共14页
主要探讨了农村社会冲突管理中"政府兜底"现象的内涵、路径与逻辑。通过案例分析,指出政府作为第三方对社会冲突各方进行调解时,为尽快化解冲突而对冲突方作出补偿,是农村社会冲突管理中的常见现象。研究发现,冲突各方为了达... 主要探讨了农村社会冲突管理中"政府兜底"现象的内涵、路径与逻辑。通过案例分析,指出政府作为第三方对社会冲突各方进行调解时,为尽快化解冲突而对冲突方作出补偿,是农村社会冲突管理中的常见现象。研究发现,冲突各方为了达到各自的目的,通过不断"闹大"将社会冲突转变为政府要立马解决的政治事件是政府兜底的前提,而"兜底"则是在现有制度和社会环境的总体约束下,作为理性人的政府及其主要官员作出的理性选择。尽管"政府兜底"在短时期内使社会冲突得以化解、社会秩序重新恢复,保障了农民的某些权益,但也造成了一系列负面后果。政府应在社会冲突管理中通过制度建设来规范社会冲突,提高社会冲突管理的制度化水平,避免丧失原则和底线的随意兜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民闹大 政府兜底 社会冲突管理 上访 群体性事件
原文传递
网络舆情与社会冲突治理 被引量:12
20
作者 梁兴国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35-42,共8页
社会冲突治理不仅仅是单纯的纠纷解决和矛盾处理活动,更是一个追求"善治"的过程。网络舆情是当前社会冲突治理中的一个重要问题,它的双重面相既有利于社会整合,也可能引发或放大现实的社会冲突。但网络舆情并非社会冲突发生... 社会冲突治理不仅仅是单纯的纠纷解决和矛盾处理活动,更是一个追求"善治"的过程。网络舆情是当前社会冲突治理中的一个重要问题,它的双重面相既有利于社会整合,也可能引发或放大现实的社会冲突。但网络舆情并非社会冲突发生的根源,在当前法制资源相对匮乏和不完善时期,网络舆情倒是社会冲突治理可加利用的一种较好资源。从公民社会角度来看,社会冲突治理对网络舆情的宽容,恰正反映了公权机构与民众之间的良性互动,当然,从社会治理角度而言,对网络舆情适当且适度的引导是其走向法治化不可或缺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冲突治理 网络舆情 群体性事件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