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社会信息加工对瞳孔大小的调节及其机制
1
作者 葛乙平 李硕 +1 位作者 王莉 蒋毅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858-872,共15页
瞳孔大小作为反映个体心理状态的窗口在社会互动中担任着重要的角色。除了非社会性信息(如刺激物理属性等因素)加工被发现影响瞳孔大小变化之外,越来越多的文献指出,瞳孔大小与个体社会信息加工之间也存在密切关系。基于此,本文系统综... 瞳孔大小作为反映个体心理状态的窗口在社会互动中担任着重要的角色。除了非社会性信息(如刺激物理属性等因素)加工被发现影响瞳孔大小变化之外,越来越多的文献指出,瞳孔大小与个体社会信息加工之间也存在密切关系。基于此,本文系统综述了社会性刺激(如面孔和生物运动)本身以及社会性刺激含有的情绪信息对于瞳孔大小的影响,总结出瞳孔大小变化不仅可以反映个体对社会信息的感知,同样可以体现个体对更为复杂的社会互动情境的加工。这种社会性信息加工相关的瞳孔大小变化主要涉及个体的情绪唤醒和社会性注意过程。此外,对于自闭症谱系患者这一在社会互动中存在障碍的特殊群体,有关研究发现其对社会性刺激存在异常的瞳孔反应模式。这一特异性为进一步采用瞳孔指标对自闭症进行早期诊断提供了支持,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瞳孔大小 社会信息加工 社会性刺激 情绪 自闭症
下载PDF
社会排斥对视觉工作记忆容量的影响 被引量:1
2
作者 杜肖丽 Cody Ding +3 位作者 徐梦思 袁树歌 张利杰 陈红 《心理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1-18,共8页
采用变化探测范式,考察社会排斥对非社会和社会性刺激视觉工作记忆容量的影响。发现社会排斥组的无意义图形视觉工作记忆容量显著小于社会接纳组,而对生物运动和面孔的记忆容量却显著大于社会接纳组。说明社会排斥对不同属性刺激的视觉... 采用变化探测范式,考察社会排斥对非社会和社会性刺激视觉工作记忆容量的影响。发现社会排斥组的无意义图形视觉工作记忆容量显著小于社会接纳组,而对生物运动和面孔的记忆容量却显著大于社会接纳组。说明社会排斥对不同属性刺激的视觉工作记忆容量影响不同:社会排斥会损害与归属需要无关的非社会性刺激的记忆容量,而提高与归属需要有关的社会性刺激的记忆容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排斥 视觉工作记忆容量 非社会性刺激 社会性刺激
下载PDF
高职教师社会地位的自我感知及其影响因素——基于扎根理论的探索性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郑鹏 《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6期46-52,共7页
提升高职教师社会地位的自我感知是类型教育背景下促进高等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迫切需要。以36名高职教师为研究对象,采用深度访谈方式收集原始资料,按照扎根理论方法步骤,借助NVivo12软件对数据进行程序化编码,融合刺激—机体—反应(S... 提升高职教师社会地位的自我感知是类型教育背景下促进高等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迫切需要。以36名高职教师为研究对象,采用深度访谈方式收集原始资料,按照扎根理论方法步骤,借助NVivo12软件对数据进行程序化编码,融合刺激—机体—反应(SOR)框架,构建高职教师社会地位自我感知的影响因素理论模型。研究发现:内在状态对高职教师社会地位的自我感知有直接影响;个人因素、工作环境与社会环境是刺激因素,以内在状态为中介,作用于高职教师社会地位的自我感知。提升高职教师社会地位自我感知的启示为:改善个人条件,提升自身综合素质;改善工作环境,塑造积极校园生态;改善社会环境,营造技能成才氛围;关注内在状态,强化以师为本理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职教师 社会地位 自我感知 扎根理论 刺激因素 内在状态
下载PDF
高社交焦虑个体对正性面孔的解释偏差 被引量:6
4
作者 姚泥沙 李松蔚 +4 位作者 钱铭怡 余红玉 林沐雨 王小玲 杨鹏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680-685,共6页
目的:考察高社交焦虑个体是否对正性面孔存在主观解释偏差,探索其对正性社交信息的解释方式,以帮助理解社交焦虑个体对正性刺激的认知加工模式。方法:研究为单因素设计,以被试社交焦虑水平为组间变量。采用社会交往焦虑量表(SIAS),从60... 目的:考察高社交焦虑个体是否对正性面孔存在主观解释偏差,探索其对正性社交信息的解释方式,以帮助理解社交焦虑个体对正性刺激的认知加工模式。方法:研究为单因素设计,以被试社交焦虑水平为组间变量。采用社会交往焦虑量表(SIAS),从60名学生中筛选出得分最高的前27%和最低的后27%,分别为高、低社交焦虑组。以正性情绪面孔为材料,给出其在特定社交背景下可能的正性、中性和负性解释,每种解释为一个独立的评分维度。通过自陈报告的方法,要求高、低社交焦虑组被试就想到某一解释的可能性大小进行评分;随后再根据自身对每种解释的相信程度,对三者进行排序。结果:评分结果表明,相比于低社交焦虑个体,高社交焦虑个体更不容易想到对正性面孔的正性解释(P<0.001),而更容易想到负性解释(P<0.001);排序结果表明,高社交焦虑个体更不相信对正性面孔的正性解释(P<0.001)。结论:高社交焦虑个体对正性面孔存在解释偏差;他们不仅无法充分理解正性面孔的积极含义,还更倾向于直接对正性面孔做出负性解释,两者都可能导致社交焦虑症状的维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交焦虑 正性刺激 面孔 解释偏差
下载PDF
S-O-R理论视角下的社交网站用户流失行为实证研究 被引量:48
5
作者 徐孝娟 赵宇翔 +2 位作者 吴曼丽 朱庆华 邵艳丽 《情报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188-194,共7页
[目的/意义]用户流失作为社会化媒体领域的重要现象,尤其是大规模用户流失,研究仍多关注预测模型,对于这一现象的流失机理尚有待拓展。[方法/过程]首先在介绍社交网站用户流失概念的基础上,回顾已有相关文献,基于刺激-有机体-反应(S-O-R... [目的/意义]用户流失作为社会化媒体领域的重要现象,尤其是大规模用户流失,研究仍多关注预测模型,对于这一现象的流失机理尚有待拓展。[方法/过程]首先在介绍社交网站用户流失概念的基础上,回顾已有相关文献,基于刺激-有机体-反应(S-O-R,Stimuli-organism-response)理论构建了社交网站用户流失行为整合模型,并通过定性的分析方法提出整合模型和研究假设;其次,以开心网及人人网的流失用户作为样本,采用结构化方程分析对模型进行检验。[结果/结论]研究结果验证了刺激、有机体及反应(流失意愿)的关系。最后,从刺激要素出发提出相关建议,并对今后的研究提出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交网站 用户流失 S-O-R模型 流失行为
下载PDF
社交焦虑个体对正性面孔刺激的解释偏差 被引量:4
6
作者 姚泥沙 李松蔚 +4 位作者 钱铭怡 余红玉 王小玲 林沐雨 赵欣 《心理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1294-1297,共4页
本研究分别在短时(60ms)和长时(无时间限制)条件下呈现匹配的正性和中性面孔,要求高、低社交焦虑被试选择更具威胁性的面孔,以验证两者对正性刺激是否存在主观解释偏差,并考察该偏差产生于认知加工的哪一阶段。结果发现,长时条件下,高... 本研究分别在短时(60ms)和长时(无时间限制)条件下呈现匹配的正性和中性面孔,要求高、低社交焦虑被试选择更具威胁性的面孔,以验证两者对正性刺激是否存在主观解释偏差,并考察该偏差产生于认知加工的哪一阶段。结果发现,长时条件下,高焦虑组选择正性面孔的比例显著高于低焦虑组;短时条件下无显著差异。提示高社交焦虑个体对正性刺激存在主观、外显的解释偏差,他们更倾向于对正性刺激做出消极解释,并且这种偏差产生于认知加工的后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交焦虑 正性刺激 面孔 解释偏差
下载PDF
S-O-R分析框架下的强关系社交媒体用户中辍行为的形成机理——一项基于扎根理论的探索性研究 被引量:30
7
作者 张敏 孟蝶 张艳 《情报理论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80-85,112,共7页
[目的/意义]探究强关系社交媒体用户中辍行为的形成机理及各变量的交互作用模式,为社交媒体开发商及运营商在改进服务品质、优化使用体验和提高用户黏性等方面的管理实践提供具有可供参考的意见和建议。[方法/过程]以强关系社交网络的... [目的/意义]探究强关系社交媒体用户中辍行为的形成机理及各变量的交互作用模式,为社交媒体开发商及运营商在改进服务品质、优化使用体验和提高用户黏性等方面的管理实践提供具有可供参考的意见和建议。[方法/过程]以强关系社交网络的典型应用微信朋友圈为实证研究对象,选取经验用户为研究样本并通过深度访谈获取文本数据,再采用扎根理论的开放式编码、主轴编码和选择性编码提取概念和范畴,并在S-O-R理论的研究框架下构建概念模型。[结果/结论]情境因素(平台内部因素)和环境因素(平台外部因素)作用刺激用户产生负面的情感认知,进而导致用户产生不同程度的中辍行为,而由人口统计学因素、人格特征、使用特征和关系特征构成的个人因素对强关系社交媒体用户中辍行为起调节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关系 社交媒体 中辍行为 S-O-R理论 扎根理论 形成机理
下载PDF
刺激属性对内隐社会知觉的影响 被引量:11
8
作者 周爱保 陈晓云 刘萍 《心理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3期234-237,共4页
本文通过选择不同词性(消极词、积极词和中性词)的双字词64个,主要对“刺激属性”变量进行了实验操作;采用“意识过滤”技术和速示辨认测验对内隐社会知觉的特点进行了考察;结果发现,实验材料的笔划数和被试的性别对内隐社会知觉... 本文通过选择不同词性(消极词、积极词和中性词)的双字词64个,主要对“刺激属性”变量进行了实验操作;采用“意识过滤”技术和速示辨认测验对内隐社会知觉的特点进行了考察;结果发现,实验材料的笔划数和被试的性别对内隐社会知觉没有影响,刺激的特性和刺激的启动作用对内除社会知觉有显著的影响;同时还证明速示辨认测验不受意识的“污染”,将速示辨认作为内臆测验的方法是比较“纯净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隐社会知觉 刺激属性 认知
下载PDF
注意偏向与社交焦虑:解释偏向的调节作用 被引量:2
9
作者 余红玉 钱铭怡 +1 位作者 周鹏 姚泥沙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574-580,共7页
考察注意偏向与社交焦虑之间的关系,并探究解释偏向在其中的作用。研究一应用点探测范式对高社交焦虑个体进行连续两天的正性注意矫正训练,发现训练后社交焦虑个体自我报告的焦虑水平无明显变化;在刺激–探针间隔500 ms时,注意偏向由回... 考察注意偏向与社交焦虑之间的关系,并探究解释偏向在其中的作用。研究一应用点探测范式对高社交焦虑个体进行连续两天的正性注意矫正训练,发现训练后社交焦虑个体自我报告的焦虑水平无明显变化;在刺激–探针间隔500 ms时,注意偏向由回避正性信息转为偏向正性信息。研究二引入解释偏向,在研究一的基础上尝试探索三者的关系,采用大学生样本,通过回归分析发现解释偏向在注意偏向与社交焦虑之间起调节作用。高解释偏向个体的注意偏向可以预测其社交焦虑,而低解释偏向个体的注意偏向不能预测社交焦虑。研究结果为注意偏向对社交焦虑的影响提供了新的解释视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交焦虑 注意偏向 注意训练 解释偏向 正性信息
下载PDF
构建我国社会信用机制的博弈分析 被引量:4
10
作者 黄正新 《广东商学院学报》 2005年第3期29-32,共4页
在没有内外制约的情况下,博奕方的失信行为能获得额外收益,博弈的结果无疑是失信。在有失信惩治和守信褒奖的良好社会信用环境下,守信策略是博弈方的理性选择。我国社会信用问题的最大症结就是守信激励与失信惩戒双重机制的缺失,其主要... 在没有内外制约的情况下,博奕方的失信行为能获得额外收益,博弈的结果无疑是失信。在有失信惩治和守信褒奖的良好社会信用环境下,守信策略是博弈方的理性选择。我国社会信用问题的最大症结就是守信激励与失信惩戒双重机制的缺失,其主要表现为:守信者的经济利益激励缺失,声誉、信誉、债权等得不到保护,失信者得不到道德谴责、经济惩罚和法律制裁。应采取培育信用文化、建立信用体系、征信系统和精神与物质奖励制度、建立失信惩罚制度、加快信用立法等策略来构建我国社会信用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用 社会信用机制 守信激励 失信惩戒 博弈分析
下载PDF
文字刺激触发的信息偶遇——基于社交问答平台的日记研究 被引量:3
11
作者 许艳闰 王妍 姜婷婷 《农业图书情报学报》 2022年第4期18-29,共12页
[目的/意义]以知乎为代表的社交问答平台是有利于信息偶遇发生的信息环境,研究这一特定环境中的信息偶遇过程,特别是以用户提问形式存在的文字刺激对信息偶遇的触发机制,将进一步丰富信息偶遇的理论基础并对社交问答平台的设计提供优化... [目的/意义]以知乎为代表的社交问答平台是有利于信息偶遇发生的信息环境,研究这一特定环境中的信息偶遇过程,特别是以用户提问形式存在的文字刺激对信息偶遇的触发机制,将进一步丰富信息偶遇的理论基础并对社交问答平台的设计提供优化启示。[方法/过程]以知乎平台为研究背景,采取基于关键事件技术的日记法采集了181个有效的信息偶遇事件,采用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方式,对偶遇提问的内外在特征、偶遇过程中用户与提问相关信息的交互、以及用户与提问相关信息的交互强度和提问特征间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结论]长度较短、可理解性和新颖性较高的提问更容易被用户偶遇;在偶遇过程中,用户倾向于在注意到提问后先检查问答帖的文字、图片和视频内容,随后采取一系列捕获行为;用户与信息的交互强度与提问的外在特征没有显著关系,在内在特征上,提问的新颖性越高,人们对其的趋近程度越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偶遇 文字刺激 社交问答平台 日记研究 关键事件技术
下载PDF
慢性吗啡处理及戒断对社会新颖性和食物寻求行为的影响(英文)
12
作者 古再丽努尔·买买提 王建礼 +2 位作者 詹泊 刘朝宝 陈墨轩 《四川动物》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44-51,共8页
阿片肽在调控社会性和非社会性天然奖赏中具有重要作用。寻求天然奖赏的动机与动物的情绪状态有关。吗啡注射和戒断会引起动物不同的情绪状态。本研究探讨了吗啡处理期和戒断期是否会影响动物对2种类型天然奖赏(社会新颖性和食物)的寻... 阿片肽在调控社会性和非社会性天然奖赏中具有重要作用。寻求天然奖赏的动机与动物的情绪状态有关。吗啡注射和戒断会引起动物不同的情绪状态。本研究探讨了吗啡处理期和戒断期是否会影响动物对2种类型天然奖赏(社会新颖性和食物)的寻求行为。雄性小鼠连续注射14 d的吗啡(10 mg·kg^(-1),生理盐水作对照组),在最后一次注射20 min后,依次检测了小鼠的运动性及对熟悉个体、陌生个体和食物的接近时间。戒断7 d后,以上行为变量(除运动性)被再次检测。结果表明,盐水处理及戒断的小鼠对陌生个体的接近时间明显多于熟悉个体,且表现出对食物的偏好。吗啡处理的小鼠运动性增加,接近陌生个体和熟悉个体的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仍表现出对食物的偏好。与盐水组相比,吗啡戒断降低了小鼠对食物的偏好,但不影响对陌生个体的接近时间。这些结果表明,吗啡会损害寻求社会新颖性和食物的动机;慢性吗啡处理和戒断对这2种天然奖赏的寻求行为有不同的影响,这种差异可能与吗啡经验诱导的不同神经适应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吗啡 戒断 天然奖赏 社会刺激 食物
下载PDF
社交网站用户流失行为理论基础及影响因素探究 被引量:19
13
作者 徐孝娟 赵宇翔 朱庆华 《图书情报工作》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134-141,共8页
[目的 /意义]通过对社交网站用户流失行为相关研究成果进行梳理,分析讨论目前用户流失行为研究中需要关注的问题,以期完善用户行为相关理论并为推进社会化媒体的健康发展提供指导。[方法/过程]通过梳理目前用户流失行为的相关理论成果,... [目的 /意义]通过对社交网站用户流失行为相关研究成果进行梳理,分析讨论目前用户流失行为研究中需要关注的问题,以期完善用户行为相关理论并为推进社会化媒体的健康发展提供指导。[方法/过程]通过梳理目前用户流失行为的相关理论成果,侧重于主题内容分析。[结果 /结论]详细探索流失行为的相关研究内容、理论基础及影响因素。结果发现,对于社交网站情景下用户流失原因要素,特别是要素间关系的探索尚存在很大研究及整合空间,同时有关用户流失行为方面的理论研究尚缺乏统一框架。未来的研究需要重点关注用户流失背后的原因、规律、流失模型构建及相应的流失策略等,有针对性地对社交网站的失败案例进行个案分析,并且通过访谈等方式获取用户流失行为潜藏的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交网站 用户流失 流失行为 S-O-R模型
原文传递
刺激意图在孤独症谱系障碍儿童社会定向中的作用 被引量:5
14
作者 杨晴 刘晓晓 +1 位作者 肖帅萍 莫书亮 《中国特殊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40-45,52,共7页
孤独症儿童存在社会性注意和心理理解能力的损伤。社会性事件常常包含一定的行为意图,本研究旨在考察孤独症儿童对社会性刺激进行注意定向时是否受刺激所包含意图的影响。给21名孤独症儿童和23名普通儿童呈现两种社会性事件的图片刺激,... 孤独症儿童存在社会性注意和心理理解能力的损伤。社会性事件常常包含一定的行为意图,本研究旨在考察孤独症儿童对社会性刺激进行注意定向时是否受刺激所包含意图的影响。给21名孤独症儿童和23名普通儿童呈现两种社会性事件的图片刺激,其中一种包含明确意图,另一种不具有明确意图,采用眼动追踪技术,记录被试在自由观看图片时的首次注视潜伏期。结果表明:(1)与普通儿童相比,孤独症儿童在定向到人物和肢体动作时的首次注视潜伏期显著长于普通儿童,表明他们的社会定向功能存在一定损伤;(2)事件本身存在意图时,抑制了孤独症儿童对图片中人物及其肢体动作的注意定向,促进了对事件中物体的定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孤独症 社会定向 眼动 刺激意图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