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9篇文章
< 1 2 1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Paradigm Shifts in Translation Studies: Focus on Linguistic, Cultural, Social and Psychological Turns
1
作者 Hosni Mostafa El-daly 《Sino-US English Teaching》 2015年第5期369-386,共18页
Translation has been the subject of a variety of research and conflicts among theorists. This fact that gives Thomas Samuel Kuhn's paradigm theory is pertinent to the present study. Kuhn is an American philosopher of... Translation has been the subject of a variety of research and conflicts among theorists. This fact that gives Thomas Samuel Kuhn's paradigm theory is pertinent to the present study. Kuhn is an American philosopher of Science. In his book The Structure of Scientific Revolutions, he proposes his paradigm theory which plays a great role in the development of sociology and philosophy of Science. According to Kuhn (1970), paradigm originates from one or some famous people's achievements, and for these achievements to be considered as paradigms, two major characteristics must be met as will be clarified in this paper. This study is an attempt to outline the scope of the disciplines of Translation Studies (TS), to give some indication of the kind of work that has been done so far. It is an attempt to demonstrate that TS is a discipline in its own right. It is a vastly complex field with many far-reaching ramifications. This study discusses the relationships between the changing definitions of translation and the turns of translation studi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inguistic turn cultural turn social and psychological turn
下载PDF
社会语用学视域下话语研究的时代性与社会性
2
作者 冉永平 《山东外语教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7-19,共13页
本研究从社会语用学视角探究话语研究的社会问题及其社会性特征,揭示语用学等研究中所出现的社会问题转向,从而体现人文社会学科应有的责任担当。首先,本研究讨论时代语境下话语研究的新驱动及其对社会问题研究的必要性,然后结合社会发... 本研究从社会语用学视角探究话语研究的社会问题及其社会性特征,揭示语用学等研究中所出现的社会问题转向,从而体现人文社会学科应有的责任担当。首先,本研究讨论时代语境下话语研究的新驱动及其对社会问题研究的必要性,然后结合社会发展所触发的新话语和特殊话语,如人机交互话语、特殊群体话语等,讨论话语研究的社会现实性和社会语用建构性,最后聚焦新时代语境下的网络话语,讨论了网络话语研究的诸多语用议题及其社会语用价值。本研究不仅可为话语研究提供议题范围、理论视角等的重要启示,还有助于拓展当代语用学研究的新视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话语研究 社会语用学 社会转向 时代性 社会性
下载PDF
论空间转向:关于空间形式、空间批评与地理批评的概述 被引量:1
3
作者 彭建华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 2024年第2期130-141,共12页
空间形式几乎是所有时代和所有文化共有的文学经验与文学阐释的重要方面。空间首先是一个物理的观念,极早成为欧几里得几何学的基本内容。欧洲物理学、哲学、形而上学关于空间及其属性的争论持续了2000多年。空间、地理空间、社会空间... 空间形式几乎是所有时代和所有文化共有的文学经验与文学阐释的重要方面。空间首先是一个物理的观念,极早成为欧几里得几何学的基本内容。欧洲物理学、哲学、形而上学关于空间及其属性的争论持续了2000多年。空间、地理空间、社会空间、空间形式、空间批评、空间转向是一组相互关联的人文观念。1945年约瑟夫·弗兰克提出了现代文学中的空间形式。空间批评发生于1950-1980年代,巴什拉尔、勒菲弗尔、福柯、詹明信、曼德尔、哈维等从人文地理学、马克思主义、文化批评理论等角度越来越多地关注了空间理论。“空间转向”发生于1990年前后。21世纪初期,其革新的学者范式及其方法迅速从人文地理学扩展/散播到哲学、文学、艺术研究诸领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理空间 社会空间 空间形式 空间批评 空间的文学研究 空间转向
下载PDF
历史工作坊运动与英国口述史的兴起与发展
4
作者 杨祥银 李佳骏 《史学集刊》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07-118,共12页
作为一场由英国马克思主义史学家发起的史学民主化运动,历史工作坊运动以其再现底层声音、挖掘史料来源和研究大众记忆方面的相关工作而受到学界关注。这场运动在继承“自下而上看历史”的底层史观基础上,利用口述资料呈现社会底层的日... 作为一场由英国马克思主义史学家发起的史学民主化运动,历史工作坊运动以其再现底层声音、挖掘史料来源和研究大众记忆方面的相关工作而受到学界关注。这场运动在继承“自下而上看历史”的底层史观基础上,利用口述资料呈现社会底层的日常生活和大众文化,极大地推动了英国口述史的兴起与发展。20世纪60年代末,为恢复和拯救边缘人物和弱势群体的“隐藏的历史”,口述史被历史工作坊运动的史学家广泛应用于英国地方史、社区史、劳工史和女性史等领域,进而呈现出鲜明的“新社会史取向”。20世纪70年代末,历史工作坊运动日益关注记忆问题,尝试从记忆和意识的角度考察口述史背后的社会脉络及其意义,进而推动了英国口述史的“记忆转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述史 历史工作坊运动 马克思主义史学 新社会史取向 记忆转向
下载PDF
吸纳式合作:乡贤参与下的村改居社区矛盾纠纷调解机制研究——基于Z市N镇的案例分析
5
作者 郝艳丽 《成都行政学院学报》 2024年第4期15-25,93,117,共13页
当前村改居社区囿于居民的异质性以及新的认同机制尚未建立等因素造成矛盾纠纷频发,乡贤参与下的矛盾纠纷调解可以为基层政府提供新的治理思路。但是从各地实践来看,当前乡贤参与基层治理仍面临诸多困境,如何建立规范化、常态化的乡贤... 当前村改居社区囿于居民的异质性以及新的认同机制尚未建立等因素造成矛盾纠纷频发,乡贤参与下的矛盾纠纷调解可以为基层政府提供新的治理思路。但是从各地实践来看,当前乡贤参与基层治理仍面临诸多困境,如何建立规范化、常态化的乡贤参与机制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文章通过对张家港市N镇的案例研究发现,乡贤可以通过成立社会组织的方式参与到基层治理中。在行政吸纳社会理论的基础上,本文提出了基层政府与乡贤成立的社会组织之间的“吸纳式合作”理论框架。吸纳式合作以政府的治理压力和乡贤的参与意愿为前提,二者基于共同的目标,在双方需求的契合下通过政府购买乡贤成立的社会组织的服务建立起合作关系。吸纳式合作通过规范化的制度流程建立了基层政府与乡贤之间常态化合作机制,为各地提供了有益的借鉴,但是在合作中也需要谨防乡贤参与的过度行政化倾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吸纳式合作 村改居社区 乡贤 纠纷调解 社会组织
下载PDF
“读”善其身:社会工作服务中的阅读疗法及其实践框架 被引量:1
6
作者 刘斌志 程代超 《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6期109-121,共13页
阅读疗法作为一种对文学资源、写作和叙事创造性运用的技术,是转型变革时期社会工作回应社会发展需要以及人们心理需求的有效工具。一方面,社会工作服务中应用阅读疗法不仅可以采取面向服务对象的个人静读、团体阅读、共享阅读等模式,... 阅读疗法作为一种对文学资源、写作和叙事创造性运用的技术,是转型变革时期社会工作回应社会发展需要以及人们心理需求的有效工具。一方面,社会工作服务中应用阅读疗法不仅可以采取面向服务对象的个人静读、团体阅读、共享阅读等模式,还可以运用面向服务内容的理解性阅读、创设性阅读、研究性阅读等模式;另一方面,社会工作发展出系统匹配、同盟创立、场景布局、意义诠释、自我重构和彰往察来等规范步骤,以及自我观照、主体重构、人生书写等核心技术,来协助服务对象实现心理复原、行为促进、自我完善和社会整合的目标。此外,社会工作在运用阅读疗法过程中,要特别注意阅读疗法的适应对象、资质要求、运用原则以及使用局限等方面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阅读疗法 社会工作 文本转向 心理治疗
下载PDF
什么是空间治理? 被引量:11
7
作者 颜昌武 杨怡宁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1期20-31,共12页
空间治理逐渐成为理论界与实务界关注的焦点议题,不同学科对“空间治理”这一术语的理解与使用丰富了其蕴涵,但概念的纷繁芜杂不利于学术对话与知识的累积性发展。文章旨在发掘空间治理的核心意涵,梳理空间理论的逻辑进程及其对治理实... 空间治理逐渐成为理论界与实务界关注的焦点议题,不同学科对“空间治理”这一术语的理解与使用丰富了其蕴涵,但概念的纷繁芜杂不利于学术对话与知识的累积性发展。文章旨在发掘空间治理的核心意涵,梳理空间理论的逻辑进程及其对治理实践的变革意义。先哲们对空间的思辨阐释与科学认知,为理解空间提供了认识论基础和方法论指引。社会科学领域的“空间转向”,使得空间脱离了位置、场所或容器的内核而指向一种“隐喻”。空间之于治理,既是一种治理依据,也是一种治理对象,还是一种治理策略,更是一种治理理念,两者之间呈现一种“空间塑造治理、治理重构空间”的多维度结合与多层次互构的关系。国土空间规划、行政区划调整、社区网格化管理等实践形式,体现了空间与治理的互构关系。空间治理的关键词是各种虚实结合的边界,其价值目标是实现空间正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治理 空间转向 社会空间 空间正义 属地管理
下载PDF
当代艺术的形态转向与美学的方位 被引量:3
8
作者 黄宗贤 《中国文艺评论》 2023年第9期15-25,I0001,共12页
艺术的形态从来都不是固化的,总是随着社会的转型与新技术、新媒介的出现而修正着面向,甚至发生颠覆性的变革。特别是近来,人工智能科学的发展和新媒介技术的不断精进,对艺术的创作方式、表现形态和传播、接收方式等带来了巨大的影响。... 艺术的形态从来都不是固化的,总是随着社会的转型与新技术、新媒介的出现而修正着面向,甚至发生颠覆性的变革。特别是近来,人工智能科学的发展和新媒介技术的不断精进,对艺术的创作方式、表现形态和传播、接收方式等带来了巨大的影响。我们看到,在技术对社会结构化地“进驻”中,艺术获得了更多创新感观形态的机遇,也有了寻求多元价值和拓展话语空间的可能性。但不可否认的是,在科技理性与科技手段“话语霸权”的境况中,当代艺术发生了多维转向,也使得艺术创作出现了一些值得反思的现象。本文力求从社会转型与艺术转向的关系出发,考察当代艺术转向的动因与机制,审视其在媒介与空间层面体现出来的特征,探究当代艺术形态的拓展及其表现,在此基础上,着重对当代艺术的景观化与美学的空心化现象进行批判性反思,并对当下何以重塑中国当代艺术的美学品格提出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转型 当代艺术 形态转向 景观化 美学品格
下载PDF
维尔默政治伦理学的核心议题及其理论意义
9
作者 晏扩明 宋媛 《云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6期47-55,共9页
作为法兰克福学派的一员,维尔默无疑也受到学派关于马克思主义历史理论的态度以及社会批判理论传统的重要影响。其政治伦理学的核心议题可以分为对商谈伦理学的批判和重构以及对民主伦理学的构想。前者是维尔默转向政治伦理学研究的理... 作为法兰克福学派的一员,维尔默无疑也受到学派关于马克思主义历史理论的态度以及社会批判理论传统的重要影响。其政治伦理学的核心议题可以分为对商谈伦理学的批判和重构以及对民主伦理学的构想。前者是维尔默转向政治伦理学研究的理论起点,引起了其关于道德原则与合法性原则,亦即道德规范与法律规范的区别和联系问题的思考;后者构成了维尔默政治伦理学的核心内容,关注的是现代民主政治的规范性基础及其现实形式问题。总的来看,维尔默很少谈论人性的道德本身是什么,亦即很少谈论一种拘泥于元伦理学的道德命题,而是更多地关注诸多规范性原则的现实情境及其实践的可能性,其政治伦理学对批判理论语言学转向的必要性和正当性进行了揭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治伦理学 商谈伦理学 民主伦理学 道德 语言学转向 社会批判理论
下载PDF
党领导人民建设科技强国的百年演进及当代启示
10
作者 李键江 冯雨奂 《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2期30-37,共8页
强化科技自立自强的战略支撑,加快建设科技强国是党的二十大的重要内容,体现了党中央对科技强国建设的最新认识。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建设科技强国的百年历程经历了从“救”到“立”,从“立”到“兴”,从“兴”到“强”三次重要的历... 强化科技自立自强的战略支撑,加快建设科技强国是党的二十大的重要内容,体现了党中央对科技强国建设的最新认识。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建设科技强国的百年历程经历了从“救”到“立”,从“立”到“兴”,从“兴”到“强”三次重要的历史演进。通过对三次历史演进内在逻辑的系统研究,发现社会主要矛盾变化是三次历史转折发生的根本原因,人民对美好生活日益增长的需求是转折的根本动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转折的根本方向,党对现代化认识的更新是转折的重要诱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面对新的社会主要矛盾,我国科技创新事业发展面临新条件和新要求,必须突出党对科技事业的全面领导,清醒认识科技进步与经济社会的内在联系、正确把握社会主要矛盾变化与科技发展之间的客观规律,以及加快科技强国建设对工业强国建设的支撑作用,才能更好地在党的领导下,通过科技强国建设去促进我国尽快地成为工业强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共产党 科技强国 历史转折 社会主要矛盾 工业强国
下载PDF
促进农村家庭城镇化的城乡规划转型探讨 被引量:5
11
作者 陈宏胜 王兴平 《现代城市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16-21,共6页
从促进农村家庭城镇化的角度对城乡规划转型进行了论述,并提出了"社会转向"与"家庭转向"两大转型方向。经过30多年的快速发展,中国城市、农村、农村家庭均发生了深刻改变。在城市文化冲击乡土文化、农业工业化生产... 从促进农村家庭城镇化的角度对城乡规划转型进行了论述,并提出了"社会转向"与"家庭转向"两大转型方向。经过30多年的快速发展,中国城市、农村、农村家庭均发生了深刻改变。在城市文化冲击乡土文化、农业工业化生产方式取代传统小家庭农业生产方式的大背景下,农村家庭或主动适应城镇化进程或被动卷人城镇化进程,农村家庭空间结构发生剧烈变化,出现离散型农村家庭、寄居型农村家庭与留守型农村家庭等多种家庭类型。城镇化进程对农村家庭的影响极其显著,但在城市蔓延、乡村消失的此消彼长中,城市却还未准备好大规模接纳农村家庭。在此背景下,城乡规划应主动承担社会建设的职责,特别是在促进农村家庭城镇化上发挥更大的作用,并加快"社会转向"与"家庭转向",以进一步提升规划的社会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家庭城镇化 城乡规划 社会转向 家庭转向
下载PDF
社会理论的空间转向 被引量:188
12
作者 何雪松 《社会》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34-48,共15页
社会理论的空间转向是社会理论的当代进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沿着两条路径展开:一方面,吉登斯、布迪厄等社会理论大师在现代性架构下检视空间与社会的交互关系对于研究社会结构与社会过程的重要性;另一方面,后现代社会理论家采用一... 社会理论的空间转向是社会理论的当代进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沿着两条路径展开:一方面,吉登斯、布迪厄等社会理论大师在现代性架构下检视空间与社会的交互关系对于研究社会结构与社会过程的重要性;另一方面,后现代社会理论家采用一系列的地理学概念和隐喻来探索日益复杂和分化的社会世界。本文旨在系统地呈现这一转向的基本脉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理论 空间转向 新城市社会学 后现代地理学
下载PDF
成人与同伴在4~5岁儿童会话能力发展中的作用比较 被引量:8
13
作者 杨金焕 郑荔 盛欐 《学前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49-63,共15页
会话能力作为儿童语用能力的重要方面,是儿童语言发展水平的重要体现。本研究运用INCA-A编码系统和CLAN语料分析系统,从话轮转换、会话发起、会话维持和会话修补四个方面,对儿童分别与成人和同伴互动时表现出来的会话能力进行分析,结果... 会话能力作为儿童语用能力的重要方面,是儿童语言发展水平的重要体现。本研究运用INCA-A编码系统和CLAN语料分析系统,从话轮转换、会话发起、会话维持和会话修补四个方面,对儿童分别与成人和同伴互动时表现出来的会话能力进行分析,结果发现成人对儿童话轮转换、话题拓展、会话维持、会话言语相关性和脱离情境语言的发展有显著支持作用;同伴对儿童会话发起、施动者角色和否定性语言发展、复杂结构话语输出、想象性语言、去自我中心化语言使用、会话修补和主动解决交流障碍有显著支持作用。幼儿园应充分发挥自身的教育优势,在注意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促进儿童轮流交谈,开展具体深入的拓展性谈话,为儿童语言输出提供机会的同时,加强儿童之间的同伴互动,重视同伴互动带来的挑战,发挥儿童主动性,让儿童在解决交流障碍的过程中获得会话能力方面的更好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会话能力 社会互动 话轮转换 会话修补
下载PDF
探索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新途径 被引量:3
14
作者 仪建红 杨朝明 高炳瑞 《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 2002年第7期76-78,共3页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调整经济运作方式 ,使我国社会呈现出“四个多样化” ,即经济成份和经济利益多样化 ,社会生活方式多样化 ,社会组织形式多样化 ,就业岗位和就业方式多样化。在国际上 ,西方敌对势力通过种种途径对大学生进行...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调整经济运作方式 ,使我国社会呈现出“四个多样化” ,即经济成份和经济利益多样化 ,社会生活方式多样化 ,社会组织形式多样化 ,就业岗位和就业方式多样化。在国际上 ,西方敌对势力通过种种途径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文化渗透 ,影响着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高校要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大力开展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学习 ,把大学生培养成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理想信念教育 网络教育 高校 大学生 思想政治教育 校园社团管理
下载PDF
关于创生中国刑法学派的若干问题思考 被引量:11
15
作者 姜涛 《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58-63,共6页
刑法学派乃是各种刑法理论的派别,产生于刑法理论的发展过程之中。刑事法治建设的一个必要前提是刑法学界有不同观点的学术争鸣,允许存在不同的学派。反观中国,虽然刑法学界因研究领域划分或以所用研究方法分歧等原因而形成的学术争鸣... 刑法学派乃是各种刑法理论的派别,产生于刑法理论的发展过程之中。刑事法治建设的一个必要前提是刑法学界有不同观点的学术争鸣,允许存在不同的学派。反观中国,虽然刑法学界因研究领域划分或以所用研究方法分歧等原因而形成的学术争鸣一直没有停止过,但离真正意义上的刑法学派的创立尚有较大距离。仍需加强的是,学者们须增强学派意识,促成"百家竞起,异说纷争"的学术研究局面。力创刑法学派,以推动刑法学研究走向世界、走向本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刑法 学派 社会转型 学术批评
下载PDF
语言意义建构研究的历史嬗变——以多义现象为例 被引量:2
16
作者 许葵花 葛晓华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119-125,共7页
作为语言研究的核心,意义的建构研究一直是人类探索的课题,多义化也是这一核心的核心问题。从Bréal把多义概念引入语言学界到21世纪的今天,多义化研究经历了强社会文化期(结构主义和生成语法下的沉寂期)、认知研究鼎盛期、社会认... 作为语言研究的核心,意义的建构研究一直是人类探索的课题,多义化也是这一核心的核心问题。从Bréal把多义概念引入语言学界到21世纪的今天,多义化研究经历了强社会文化期(结构主义和生成语法下的沉寂期)、认知研究鼎盛期、社会认知期三个主要研究阶段。随着科学的不断发展,学科间的不断互鉴,多义化研究已从词源学视域对社会文化的观察,继而对人类心智的探索,转向了对自然语言进行社会维度的研究。在这种再语境化研究思潮的回归中,语言意义在社会语境中的浮现、传播、规约化的建构轨迹进一步得到深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言意义建构 三阶段 社会转向 多义现象
下载PDF
社会转型期思想政治工作的基本价值与对策思考 被引量:6
17
作者 王炳华 谭学君 《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1期35-37,共3页
社会转型是当代中国社会发展阶段性特征的集中表现。思想政治工作是社会转型期实现精神和谐的基本途径、政治和谐的有效手段、社会和谐的重要方式。增强社会转型期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性必须“内外兼顾”,既要科学定位思想政治工作自身... 社会转型是当代中国社会发展阶段性特征的集中表现。思想政治工作是社会转型期实现精神和谐的基本途径、政治和谐的有效手段、社会和谐的重要方式。增强社会转型期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性必须“内外兼顾”,既要科学定位思想政治工作自身的功能,又要净化思想政治工作的外部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转型 思想政治工作 基本价值 对策
下载PDF
当代西方翻译研究的“文化转向”和“社会转向”综述 被引量:9
18
作者 彭萍 卢青亮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140-144,共5页
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西方翻译研究出现了"文化转向"和"社会学转向"。通过梳理这两次转向的背景及流派、观点与发展,我们可以看出这两次转向是西方人文社会科学发展的一种必然,也是翻译研究本身发展的必然。从文化... 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西方翻译研究出现了"文化转向"和"社会学转向"。通过梳理这两次转向的背景及流派、观点与发展,我们可以看出这两次转向是西方人文社会科学发展的一种必然,也是翻译研究本身发展的必然。从文化和社会学角度研究翻译能够更好地看到翻译活动在文化和社会中的作用和角色以及文化与社会对翻译活动的影响,这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翻译的地位,使翻译不再仅被视为一种语言转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翻译研究 文化转向 社会转向
下载PDF
急诊护士工作家庭冲突、离职倾向及社会支持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9
19
作者 何苗 孙妍 《护理研究(中旬版)》 2012年第11期2986-2989,共4页
[目的]探讨急诊护士工作家庭冲突、离职倾向及社会支持之间的关系,为护理人力资源管理提供参考依据。[方法]运用便利整群取样法,抽取四川省成都市14所三级甲等医院急诊护士210人,运用一般情况调查表、工作家庭冲突量表、社会支持量表和... [目的]探讨急诊护士工作家庭冲突、离职倾向及社会支持之间的关系,为护理人力资源管理提供参考依据。[方法]运用便利整群取样法,抽取四川省成都市14所三级甲等医院急诊护士210人,运用一般情况调查表、工作家庭冲突量表、社会支持量表和离职倾向量表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急诊护士工作家庭冲突总均分为(2.79±0.50)分,社会支持得分为(35.37±7.04)分,离职倾向得分为(7.17±2.43)分。急诊护士工作-家庭冲突与社会支持呈负相关(P<0.05);离职倾向与工作家庭冲突各维度呈正相关,与社会支持呈负相关(P<0.01)。[结论]急诊护士工作家庭冲突、社会支持及离职倾向均处于中等水平,社会支持对工作家庭冲突有影响,工作家庭冲突及社会支持对离职倾向有影响,提示护理管理者应采取有效措施提高护士社会支持水平,降低其工作家庭冲突,减少离职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诊护士 工作家庭冲突 社会支持 离职倾向
下载PDF
从社会文化理论到语言社会化理论——二语习得研究的社会学转向 被引量:11
20
作者 尹洪山 《青岛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年第1期95-98,共4页
社会文化理论和语言社会化理论是近年来备受关注的两个二语习得流派,前者着眼于社会心理的互动与语言习得之间的关系,后者则把语言、文化和社会行为的学习看作三位一体的连续性过程。这两种理论流派相辅相成,反映了当下二语习得研究的... 社会文化理论和语言社会化理论是近年来备受关注的两个二语习得流派,前者着眼于社会心理的互动与语言习得之间的关系,后者则把语言、文化和社会行为的学习看作三位一体的连续性过程。这两种理论流派相辅相成,反映了当下二语习得研究的社会学转向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言习得 认知过程 社会文化环境 社会学转向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