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2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Analysis and Dynamic Prediction of Ecological Environment Development Capacity of Qingshui River Basin 被引量:1
1
作者 Rongmin XU 《Asian Agricultural Research》 2018年第5期44-47,共4页
The Ecological Footprint and Development Capacity Model were used to analyze the ecological environment development capability of the Qingshui River Basin from 2000 to 2015. On this basis,the ecological environment de... The Ecological Footprint and Development Capacity Model were used to analyze the ecological environment development capability of the Qingshui River Basin from 2000 to 2015. On this basis,the ecological environment development capacity of the Qingshui River Basin from 2016 to 2020 was dynamically predicted using the GM( 1,1) model.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Qingshui River Basin has a strong capacity for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the ecological environment,but it is increasingly stressed by the ecological carrying capacity. The potential unsustainability of the ecological environment is facing severe challenges. In the next 5 years,the development capacity of the ecological environment will show a growth trend,but the increase is not large,reflecting the limited development potential. Its capacity for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needs to be improv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F model DC model GM(1 1) qingshui river basin
下载PDF
A New Approach to the Ordered Classification of Critical Factors in the Degradation Processes of River Basins
2
作者 Antonio Cunha Nunes Fernando B.Mainier +1 位作者 Robson Rosa Branco Carlos Alberto Pereira Soares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Engineering(B)》 2019年第6期258-267,共10页
The aim of this paper is to present through information collected via qualitative analysis in order to provide an alternative perspective to classify critical factors and their correlations in the processes of degrada... The aim of this paper is to present through information collected via qualitative analysis in order to provide an alternative perspective to classify critical factors and their correlations in the processes of degradation of river basins in countries in development in an ordered way.This study was started with a bibliographical review for gathering relevant information about the main factors,which was submitted to specialists and related professionals via survey developed in a format of answers on Likert scale,with the analyses of data from the respondents as well as their contribution within sample assembly exploratory factorial analysis and the charge factor item from the questionnaire with usage of polychoric correlation matrix with which it is proposed to establish the ordering of the factors relevance as well as their correlations through parametric statistical analysis with the usage of a generalized model of partial credit which belongs to the family of the models for polyatomic gradual answers to the item response theory(IRT)and the applying of cluster analysis(ICLUST)with the usage of both alpha and omega coefficient for the estimation of the variables group,with the R tool.As a result,the present study aims to establish a comprehension of the main factors for the ordering of the actions and attention of public and private sectors towards the preservation of urban river basi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EGRADATION river basins critical factors society an environment PSYCHOMETRY
下载PDF
经济社会与生态用水平衡计算规则与方法
3
作者 左其亭 全志淼 +3 位作者 吴青松 邱曦 秦西 张羽 《水资源保护》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10,共10页
从平衡的概念出发,针对经济社会与生态用水竞争问题,提出了经济社会与生态用水平衡的概念,并论述了其内涵及特性;构建了经济社会与生态用水平衡计算规则框架,包括遵循四大规律、基于六大理论、考虑六大因素、符合三大准则;提出了经济社... 从平衡的概念出发,针对经济社会与生态用水竞争问题,提出了经济社会与生态用水平衡的概念,并论述了其内涵及特性;构建了经济社会与生态用水平衡计算规则框架,包括遵循四大规律、基于六大理论、考虑六大因素、符合三大准则;提出了经济社会与生态用水平衡的计算思路,包括资料处理、量化计算、结果检验3个步骤,并给出了其计算方法和计算结果表征方式。以2019年沁河流域为例,量化了流域经济社会与生态用水平衡;在求解一次平衡点以及经济社会用水刚性约束、生态用水刚性约束、综合效益刚性约束条件下平衡结果的基础上,综合考虑六大因素以及总需水量与水资源总量关系,确定了沁河流域经济社会与生态用水平衡点,即经济社会用水与生态用水的比例为0.71∶0.2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社会与生态用水平衡 区域水平衡 计算规则 人水关系 沁河流域
下载PDF
黄河流域水资源-生态-社会系统耦合协调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卞宇航 屈博 +1 位作者 江恩慧 刘盈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49-54,61,共7页
充分认识水资源-生态-社会系统的耦合协调状态,对缓解黄河流域水资源和生态压力、实现流域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选取2006—2021年黄河流域九省(区)的面板数据,基于压力-状态-响应理论(PSR)确定各子系统的评价指标,采用主成分分析法... 充分认识水资源-生态-社会系统的耦合协调状态,对缓解黄河流域水资源和生态压力、实现流域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选取2006—2021年黄河流域九省(区)的面板数据,基于压力-状态-响应理论(PSR)确定各子系统的评价指标,采用主成分分析法、耦合协调度模型分析水资源-生态-社会系统耦合协调状态及其时空变化特征,并利用GM(1,1)灰色预测模型进行协调度预测。结果表明:1)黄河流域水资源-生态-社会系统综合评价指数整体呈上升趋势,各省(区)历年水资源子系统综合评价指数波动较大但整体向好,大多省(区)生态子系统发展情况较好,社会子系统发展在经济和人口大省有较大优势;2)各省(区)的水资源-生态-社会系统耦合协调度在研究期内均逐步上升,但各省(区)发展差距较大,2021年内蒙古和四川已达到良好协调,而宁夏刚迈入中级协调;3)预测显示,2022—2025年黄河流域整体水资源-生态-社会系统耦合协调度会继续上升至0.798,接近良好协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资源-生态-社会系统 PSR模型 耦合协调度 预测 黄河流域
下载PDF
节水型流域建设路径探究——以广东省东江流域为例 被引量:1
5
作者 肖耿锋 洪昌红 +3 位作者 黄本胜 刘达 成忠理 陈颖悟 《广东水利水电》 2024年第3期71-76,104,共7页
为了探索节水型流域建设路径,并将广东省东江流域建设为我国首个节水型流域典范,该文通过分析东江流域水资源开发利用情况、用水节水特征和节水潜力,对比东江流域与钱塘江流域、闽江流域之间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情况,提出“1245”节水型... 为了探索节水型流域建设路径,并将广东省东江流域建设为我国首个节水型流域典范,该文通过分析东江流域水资源开发利用情况、用水节水特征和节水潜力,对比东江流域与钱塘江流域、闽江流域之间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情况,提出“1245”节水型流域建设路径。结果显示:①东江流域存在农业和生活用水水平较低、地区节水水平不均衡等问题,流域农业、工业和服务业均存在较大节水潜力;②流域内河源市和惠州市需继续推进节水型城市和县域节水型社会建设,流域内各地市需持续强化农业、火电行业等重点节水举措。通过分析东江流域节水型社会建设情况并探究“1245”节水型流域建设路径,能有效为节水型流域建设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江流域 节水型社会 节水型城市 县域节水型社会 节水型流域典范
下载PDF
基于Budyko假设的清水河和白河流域径流变化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6
作者 李赟 李博睿 +4 位作者 张益闽 王伟 张良 张飘 裴宏伟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56-64,共9页
[目的]综合分析清水河流域和白河流域的年径流变化及其主导因素,进一步揭示永定河流域和潮白河流域实际径流的变化及其影响因素,旨在为张家口地区水资源规划与管理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基于Budyko模型以永定河上游的清水河流域和潮白河... [目的]综合分析清水河流域和白河流域的年径流变化及其主导因素,进一步揭示永定河流域和潮白河流域实际径流的变化及其影响因素,旨在为张家口地区水资源规划与管理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基于Budyko模型以永定河上游的清水河流域和潮白河上游的白河流域为研究对象构建流域水热耦合平衡方程,精确计算潜在蒸散发对主要气象因子的敏感系数,再通过敏感系数计算径流对主要气象因子的弹性系数,进一步计算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径流变化的贡献率。[结果](1)近年来清水河流域和白河流域各气象因子的弹性系数呈现增加的趋势,这种趋势揭示了这两个流域日益增强的气候—水文耦合关系。和白河流域相比,清水河流域的水文过程对气候变化更加敏感。(2)人类活动对清水河流域和白河流域的径流量变化起主导作用。清水河流域和白河流域人类活动对径流变化的影响率分别是65.37%和83.90%。(3)较之于Fu,Choudhury-Yang和Wang-Tang公式,Zhang公式在清水河流域和白河流域具有更好的适用性,能较好地模拟流域的实际蒸散发量,R~2达到0.97。[结论]人类活动对研究区径流变化的影响率为65.37%~83.90%,气候因素的影响率为16.10%~34.63%,今后应同时考虑气候和人类活动的影响,继续加强水分限制区的径流蒸散过程机理研究,以保障水资源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水河流域 白河流域 径流归因分析 Budyko模型
下载PDF
宁夏清水河流域地表水水化学特征及高氟水成因机制
7
作者 赵增锋 王楚尤 +3 位作者 邱小琮 周瑞娟 杨强强 赵睿智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462-473,共12页
为探明黄河流域宁夏段最具代表性的支流清水河流域地表水水化学控制因素和高氟水成因,于2022年平水期(5月)、丰水期(7月)和枯水期(12月)对清水河流域30个点位进行3次采样。分析水化学组分和氟的时空分布特征,解析高氟水的形成机制和富... 为探明黄河流域宁夏段最具代表性的支流清水河流域地表水水化学控制因素和高氟水成因,于2022年平水期(5月)、丰水期(7月)和枯水期(12月)对清水河流域30个点位进行3次采样。分析水化学组分和氟的时空分布特征,解析高氟水的形成机制和富集机制,基于绝对因子分析多元线性回归受体模型定量计算不同因素对流域地表水水化学组分的贡献。结果表明:清水河流域地表水呈弱碱性,总体上阴离子质量浓度表现为SO_(4)^(2-)>Cl^(-)>HCO_(3)^(-),阳离子质量浓度表现为Na^(+)>Mg^(2+)>Ca^(2+)>K^(+);F^(-)质量浓度表现为枯水期>丰水期>平水期,支流>水库>干流;地表水水化学类型以SO_(4)-Cl^(-)Na型为主,其次为SO_(4)-Cl^(-)Ca-Mg型;蒸发浓缩、岩石风化、矿物溶解沉淀和阳离子交换吸附是控制高氟水形成的主要因素,气候、地形和水化学组分是控制高氟水富集的主要因素;自然因素是清水河流域地表水水化学的关键驱动因子,对研究区地表水水化学组分的贡献占77.56%,人为活动主要贡献了TP(59%)、SO_(4)^(2-)(10%)和Ca^(2+)(10%);自然物源对研究区地表水水化学组分的贡献表现为硫酸盐矿物风化>硅酸盐矿物风化>碳酸盐矿物风化>岩盐风化,其中F^(-)的主要贡献源是硫酸盐矿物风化(5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水河流域 地表水 水化学 富集
下载PDF
河南省黄河流域水资源-经济社会-生态环境协调发展评价及驱动因素分析
8
作者 吕铖 吕素冰 +3 位作者 焦天一 赵衡 王富强 邵薇薇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11,共11页
持续的强人类活动改变了水资源、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之间的互馈关系,影响了区域可持续发展。为探究河南省黄河流域水资源-经济社会-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状况,识别协调发展的驱动因素,研究基于协同学和随机森林模型改进了传统耦合协调度模型... 持续的强人类活动改变了水资源、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之间的互馈关系,影响了区域可持续发展。为探究河南省黄河流域水资源-经济社会-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状况,识别协调发展的驱动因素,研究基于协同学和随机森林模型改进了传统耦合协调度模型,计算了河南省黄河流域2011-2022年水资源-经济社会-生态环境的综合发展指数和耦合协调度,采用核密度估计揭示其时空演变特征,利用地理探测器模型分析协调发展的驱动因素。结果表明:研究期内各系统综合发展指数均呈不同程度的增长趋势,但存在一定的异质性,水资源、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系统分别呈现出“西高东低,南高北低”、“中心带动周边,边缘发展缓慢”、“上游优于下游,西南优于东北”的空间非均衡格局;水资源-经济社会-生态环境协调发展水平向好趋势显著,各城市间空间异质性明显,呈现出“区域齐升,南高北低,西高东低”的演化特征;自然禀赋、经济基础以及人居环境是协调发展的主要驱动因素,各因子之间关系日益紧密,交互类型呈现向“非线性增强”转化趋势。研究创新性地提出了协调发展评价的新方法,并对其科学性进行了验证,为深入剖析河南省黄河流域水资源、经济社会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状况提供了有力工具,对于促进区域可持续发展具有一定的实践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资源-经济社会-生态环境 协调发展 随机森林 地理探测器 河南省黄河流域
下载PDF
清水江流域乡村社会互助共济之“讨”研究——基于“讨”契的考察
9
作者 盘应福 《广西民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74-181,共8页
清水江流域民间“讨”契,包含了民间财产之“讨”的诸类型,主要包括产业之“活讨”与“绝讨”,以及“佃讨”型山林合作经营和民间借贷之债款“取讨”。历史上乡村社会互助共济之“讨”,不仅指乞求他人施舍财产与接受他人馈赠财产的多种... 清水江流域民间“讨”契,包含了民间财产之“讨”的诸类型,主要包括产业之“活讨”与“绝讨”,以及“佃讨”型山林合作经营和民间借贷之债款“取讨”。历史上乡村社会互助共济之“讨”,不仅指乞求他人施舍财产与接受他人馈赠财产的多种表现方式,还包含山林合作经营和债权主张等资源配置方式。清水江流域民间“讨”制度,蕴含了多种物产流动方式、债权主张等,属于乡民自行设计的一种特殊应用性制度安排,应是当时实现乡村社会互助共济的最佳方案之一。乡民之间通过“讨”来促成社会资源的调剂,以实现民间自救或增强家庭抗风险能力,有效地实现乡村社会互助共济;可深化对传统时期乡村社会运行机制的理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水江 互助共济 资源调剂 契约文书
下载PDF
从资源到资本:林业文化遗产类型、价值及转变——以清水江流域为考察中心
10
作者 张鸿 张雪儿 +1 位作者 尹薇 李莉 《资源开发与市场》 CAS 2024年第3期330-336,共7页
林业文化遗产作为特殊的遗产类型,在生态文明时代展现着突出和普遍的价值,剖析林业文化遗产的内涵及效用,可为林业文化遗产保护和研究提供新的视角和参考。以清水江流域为考察中心,对林业文化遗产的类型和形成、价值内涵、保护利用及增... 林业文化遗产作为特殊的遗产类型,在生态文明时代展现着突出和普遍的价值,剖析林业文化遗产的内涵及效用,可为林业文化遗产保护和研究提供新的视角和参考。以清水江流域为考察中心,对林业文化遗产的类型和形成、价值内涵、保护利用及增值逻辑进行分析和总结。结果表明:①林业文化遗产可归结为物种类、技术类、景观类、记忆类和工具类五大类,这些遗产以认识和利用森林资源为基础,与自然、生态、环境等紧密关联,是一种特殊的资源;②林业文化遗产由不同的要素和系统所构成的特性,决定了林业文化遗产具有产品供给、文化服务、社会网络建设以及生态智慧凝结等多重价值;③清水江流域在制度化保护、产业链延伸、旅游业发展以及生态理念传承4个方面将林业文化遗产盘活,使其蕴含的潜在价值转化为实在的经济、社会、生态和文化效益;④林业文化遗产在以保护为前提的框架下进行发掘和利用,是促进资源转化为资本,进而实现价值增值的理论逻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业文化遗产 资源资本化 价值增值 清水江流域
下载PDF
黄河流域可持续发展水平耦合协调度及影响因素
11
作者 殷楠楠 《科技和产业》 2024年第23期64-67,共4页
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离不开人口、经济、社会、资源与环境的协调发展。以黄河流域9省份为例,构建人口、经济、社会、资源与环境系统综合指标体系,利用熵值法与耦合协调度模型计算黄河流域可持续发展指数及5大系统的耦合协调程度,利用灰... 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离不开人口、经济、社会、资源与环境的协调发展。以黄河流域9省份为例,构建人口、经济、社会、资源与环境系统综合指标体系,利用熵值法与耦合协调度模型计算黄河流域可持续发展指数及5大系统的耦合协调程度,利用灰色关联度模型探究影响黄河流域耦合协调的主要因素。结果表明:黄河流域整体人口、经济、社会、资源与环境系统达到基本协调,部分省份仍处于轻度失调,部分省份由轻度失调向基本协调逐渐过渡;资源系统与黄河流域耦合协调度关联程度达到强关联,其他系统达到较强关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社会、人口、资源与环境 可持续发展 黄河流域
下载PDF
Institutional Condition,Subject Consciousness and Cultural Symbiosis:Qingshui River Basin Experience on Interactions and Exchanges among Different Ethnic Groups
12
作者 Yingqiang ZHANG Jing LEI 《Journal of the Chinese Nation Studies》 2023年第2期137-159,共23页
Based on cases in specific regions,historical anthropology is one kind of vital academic orientation to explore interactions and exchanges among different ethnic groups of different historical periods,so as to gain ne... Based on cases in specific regions,historical anthropology is one kind of vital academic orientation to explore interactions and exchanges among different ethnic groups of different historical periods,so as to gain new knowledge and understanding on the structure of Chinese history and culture as a whole.Focusing on Qingshui River Basin in southeast Guizhou Province,this paper:1)briefly summarizes the geospatial pattern and new social environment formed by institutional designs and governance practice since the beginning of Qing Dynasty,including the administrative design"prefecture,subprefecture,hall,and county"(fu,zhou,ting,and xian),the military institution tunwei",and the ethnic regional leader“tusi";2)depicts the common economic activity of Qingshui River Basin with the plantation,lumbering and transportation of China fir at its core,which takes shape alongside the development of this region,as well as the sharing of knowledge and interests,and the subject consciousness of that period;and 3)further discusses the identity expression with the nation of subjects from different ethnic groups,which is based on their identification with mainstream cultural value,alongside the creation of local culture,including regional tradition reform and the popularizing of common written language.The actual situation and occurrence mechanism of interactions and exchanges among different ethnic groups in Qingshui River Basin since Qing dynasty is the basic pathway to understand the formation process,ethnic integration,and cultural symbiosis of a regional society;and as a shared and common pattern of the harmonious development of economy and social culture in southwest China,it also provides valuable experience for exploring the forming of the"diversity in unity"feature of the Chinese nation as well as the fostering of a strong sense of community for the Chinese n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nstitutional condition economic exchange subject consciousness cultural symbiosis qingshui river basin
原文传递
气候与土地利用变化下宁夏清水河流域径流模拟 被引量:50
13
作者 李帅 魏虹 +4 位作者 刘媛 马文超 顾艳文 彭月 李昌晓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1252-1260,共9页
气候和土地利用变化是影响水资源变化最直接的因素。应用SWAT模型对干旱半干旱区小流域宁夏清水河流域径流进行多情景模拟预测,以历史气候要素变化趋势和CA-Markov模型分别设置未来气候和土地利用变化情景,以决定系数R2和Nash-Sutcliff... 气候和土地利用变化是影响水资源变化最直接的因素。应用SWAT模型对干旱半干旱区小流域宁夏清水河流域径流进行多情景模拟预测,以历史气候要素变化趋势和CA-Markov模型分别设置未来气候和土地利用变化情景,以决定系数R2和Nash-Sutcliffe模型效率系数Ens(Nash-Sutcliffe efficiency coefficient)来衡量模拟值与实测值之间的拟合度,并评价模型在清水河流域的适用性。结果表明,韩府湾站在校准期和验证期的R^2分别为0.80和0.71,Ens分别为0.77和0.69,泉眼山站在校准期和验证期的R2分别为0.66和0.63,Ens分别为0.62和0.56,表明构建的SWAT模型可以用于清水河流域的径流模拟。对未来气候和土地利用变化情景下径流的模拟结果显示,径流变化主要由降水变化主导,降水减少和气温升高的综合作用对流域径流变化影响最为显著;由于耕地和建设用地的增加,未来3种土地利用情景下流域径流量将均会呈现明显增加变化。与2010年相比,到2020年,自然增长情景流域径流将增加17.04%,林地保护情景径流将增加14.44%,规划情景径流将增加13.98%;综合降水、气温和土地利用的结合变化情景显示,未来流域径流将会有不同程度的下降,规划情景和气候变化的结合情景的径流下降最为明显,而有意增大林地和加强生态保护的林地保护情景对减缓流域径流下降具有一定作用。在气候变化的大背景下,根据水资源利用管理目标,可通过调整流域管理措施,特别是土地利用变化和改善区域小气候来减缓气候变化对流域水资源的负面效果,以此来改善流域径流和生态环境状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候变化 土地利用变化 宁夏清水河流域 SWAT模型 径流模拟
下载PDF
甘肃省水洛河、清水河流域2009年旧石器考古调查 被引量:10
14
作者 李锋 陈福友 +3 位作者 高星 刘德成 张东菊 王山 《人类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37-148,共12页
2009年6~7月在甘肃陇西盆地东部水洛河、清水河流域的旧石器考古调查共发现新地点16处;采集石制品200余件,动物化石60余件,其中大部分采自地层断面。石制品个体多较小,原料以脉石英为主,类型包括石核、石片、断块和石器等。剥片方法以... 2009年6~7月在甘肃陇西盆地东部水洛河、清水河流域的旧石器考古调查共发现新地点16处;采集石制品200余件,动物化石60余件,其中大部分采自地层断面。石制品个体多较小,原料以脉石英为主,类型包括石核、石片、断块和石器等。剥片方法以硬锤锤击法为主,偶见砸击法;石器以小型为主,类型有刮削器、尖状器等。石器采用硬锤锤击法加工,以单向为主,存在少量两面加工者;毛坯以片状为主,显示了中国北方石片石器工业的特点。地层观察、石制品特征以及14 C测年结果表明,这些新地点时代应属于晚更新世晚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旧石器 陇西盆地 水洛河 清水河 晚更新世晚期
下载PDF
青藏高原清水河流域水化学特征分析 被引量:5
15
作者 郭彦威 李颖智 +3 位作者 王秀明 李胜涛 耿昕 曹福祥 《安全与环境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70-73,共4页
在野外实地调查的基础上,利用地球物理勘探、水化学分析等技术方法,对青藏高原融冻期内清水河源头上升泉的成因及清水河水化学类型进行了研究,初步探索了清水河流域河流、湖泊水化学特征的变化趋势。结果表明:清水河从源头至清水湖出口... 在野外实地调查的基础上,利用地球物理勘探、水化学分析等技术方法,对青藏高原融冻期内清水河源头上升泉的成因及清水河水化学类型进行了研究,初步探索了清水河流域河流、湖泊水化学特征的变化趋势。结果表明:清水河从源头至清水湖出口段河水的水化学类型由HCO3.Cl-Na.Ca型过渡为Cl.SO4-Na.Mg型;清水河中游的清水湖水化学类型为硫酸钠亚型,没有碳酸盐类型的水化学特征存在,表明清水湖正处于盐化浓缩阶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藏高原 清水河流域 水化学特征
下载PDF
五台山清水河流域植被垂直带水循环过程研究 被引量:5
16
作者 徐飞 贾仰文 +2 位作者 牛存稳 唐颖复 刘佳嘉 《水利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1155-1164,共10页
五台山为华北地区最高峰(海拔3058 m),发源于五台山的清水河流域,海拔梯度大,植被垂直分异显著,目前关于植被垂直带的水循环过程及其相互之间的差异研究尚显不足。为此,利用分布式水文模型WEP-L模拟清水河流域水循环过程,分析不同植被... 五台山为华北地区最高峰(海拔3058 m),发源于五台山的清水河流域,海拔梯度大,植被垂直分异显著,目前关于植被垂直带的水循环过程及其相互之间的差异研究尚显不足。为此,利用分布式水文模型WEP-L模拟清水河流域水循环过程,分析不同植被垂直带的水循环过程。结果表明:受气温显著升高影响,高海拔地区的季节性冻土消退、活动层变厚及土壤蓄水容量增加,促进降水入渗。海拔1500 m以下区域蒸散发主要受降水影响,而海拔1600 m以上区域则主要受能量的影响。不同植被垂直带的水循环过程差异显著,径流系数表现为:耕地>亚高山草甸>荒漠草地>常绿针叶灌木林>落叶阔叶林。研究结果可为山区流域水资源高效利用和生态建设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水河流域 水循环 植被垂直带 分布式水文模型WEP-L 五台山
下载PDF
清水江流域稻植气候适宜度时空变化分析 被引量:7
17
作者 尚海龙 顾永泽 《南方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00-108,共9页
【目的】研究贵州省岩溶区清水江流域水稻种植气候适宜度时空变化,为稻植区合理规划布局及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依据。【方法】运用清水江流域2000~2014年16个气象观测站的逐日日照、降水量和温度数据及水稻平均物候观测资料,构建水稻诸... 【目的】研究贵州省岩溶区清水江流域水稻种植气候适宜度时空变化,为稻植区合理规划布局及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依据。【方法】运用清水江流域2000~2014年16个气象观测站的逐日日照、降水量和温度数据及水稻平均物候观测资料,构建水稻诸气候因子及综合气候适宜度模型,并运用ENVI 4.8和Arc GIS 10.0对水稻全育期及各生育阶段的气候适宜度和稻植区分别进行测算、解译和空间分析。【结果】清水江流域稻植气候温度适宜度、降水适宜度和综合适宜度较高,且温度适宜度>降水适宜度;除拔节孕穗期和灌浆成熟期外,日照适宜度均较低。水稻幼苗期,降水适宜度>温度适宜度>日照适宜度;分蘖期和拔节抽穗期,温度适宜度>降水适宜度>日照适宜度;抽穗开花期和灌浆成熟期,温度适宜度>日照适宜度>降水适宜度。稻植适宜区分布于高程小于800 m、坡度小于25°的局部区域。【结论】清水江流域气候条件能够满足水稻全育期及各生育阶段的需求,但日照时间较短,对水稻生长发育有胁迫作用,其最适宜稻植区集中分布于东南及西北部的坝区、阳坡和半阳坡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候适宜度 水稻 时空变化 清水江流域
下载PDF
黄河流域战略地位演变与高质量发展方向 被引量:22
18
作者 金凤君 林英华 +1 位作者 马丽 陈卓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12,共12页
黄河流域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屏障和经济地带,在全国的生态环境保护与高质量发展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在对我国区域发展战略进行梳理的基础上,阐明了黄河流域的战略地位变化;从资源环境、产业体系、创新能力和社会民生等方面,解析了黄河流域... 黄河流域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屏障和经济地带,在全国的生态环境保护与高质量发展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在对我国区域发展战略进行梳理的基础上,阐明了黄河流域的战略地位变化;从资源环境、产业体系、创新能力和社会民生等方面,解析了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的基础条件,发现黄河流域经济社会发展存在生态脆弱、产业体系倚能倚重、创新发展动力弱、民生发展不足等问题和短板。围绕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的基础条件,提出了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的方向,包括建设节水型社会、构建"三区七群"基本框架、推动产业优化升级、加强科技创新、补齐民生发展短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发展战略 节水型社会 生态保护 绿色发展 “三区七群” 黄河流域
下载PDF
圈层叠合:婚姻圈中的绣娘流动与苗族刺绣基因传递 被引量:11
19
作者 王庆贺 柏贵喜 《广西民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116-125,共10页
技法和纹样构成刺绣的文化基因,二者的纵向传承和横向传播促成刺绣文化基因的传递。在清水江苗族地区,绣娘作为刺绣的创作主体,其流动通常由婚嫁引发并在特定的通婚圈内进行。附着于创作主体的刺绣技法和纹样伴随绣娘的流动而发生位移,... 技法和纹样构成刺绣的文化基因,二者的纵向传承和横向传播促成刺绣文化基因的传递。在清水江苗族地区,绣娘作为刺绣的创作主体,其流动通常由婚嫁引发并在特定的通婚圈内进行。附着于创作主体的刺绣技法和纹样伴随绣娘的流动而发生位移,并受到通婚圈的影响而呈现刺绣文化圈与婚姻圈叠合的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圈层叠合 婚姻圈 绣娘流动 苗族刺绣 基因传递 清水江流域
下载PDF
冀西北清水河流域不同白桦林型土壤分形特征 被引量:3
20
作者 马俊杰 钟良子 +3 位作者 袁胜亮 曹鹤 张晨星 杨新兵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64-70,共7页
为探明不同白桦林型土壤分形维数与土壤质地及土壤理化性质之间的关系,本研究选取冀西北清水河流域白桦(Betula platyphylla Suk)纯林、华北落叶松(Larix principis-ruppredhtii Mayr)×白桦混交林、山杨(Populus davidiana)×... 为探明不同白桦林型土壤分形维数与土壤质地及土壤理化性质之间的关系,本研究选取冀西北清水河流域白桦(Betula platyphylla Suk)纯林、华北落叶松(Larix principis-ruppredhtii Mayr)×白桦混交林、山杨(Populus davidiana)×白桦混交林3种典型白桦林型,对林下土壤颗粒组成及养分进行测定,利用分形模型比较其土壤颗粒的分形特征,以及分形维数与土壤理化性质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1)土壤分形维数介于2.388~2.563之间,3种白桦林型平均分形维数大小排序为:白桦纯林(2.474)>山杨×白桦混交林(2.453)>华北落叶松×白桦混交林(2.423)。(2)土壤分形维数随土层深度的增加呈增长趋势。(3)3种白桦林型林下土壤均为典型的粉砂壤土,土壤分形维数与粉粒和黏粒分别呈极显著与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而与极细砂粒则呈显著的负相关关系。(4)分形维数与土壤pH值呈显著正相关关系,而与有机质、全氮、碱解氮、速效磷含量均为极显著负相关关系。针阔混交林(华北落叶松×白桦混交林)分形维数相比其他2种林型较低,土壤养分含量显著高于其他2种白桦林型。因此,土壤分形维数可以作为判断土壤质地与土壤养分差异的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冀西北 清水河流域 白桦 土壤分形维数 土壤理化性质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