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1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A STUDY ON GROWTH OF PLANTATION ON SODA-SALINE-ALKALI SOIL 被引量:1
1
作者 Li Changsheng Chen XiquanNortheast Forestry UniversityQi Haichao Yang FeixiongZhaodong Forestry Bureau of Heilongjiang ProvinceLu XiyuanForestry Department of Heilongjiang Province 《Journal of Northeast Forestry University》 SCIE CAS CSCD 1991年第2期42-47,共6页
If some suitable treatments are used plantations can be grown and established on the soil of soda-saline-alkali with the soil condition of PH 8.5- 9.6, salinity 0.1-0.3% and normality ratio of saline base Na+ / ( Ca++... If some suitable treatments are used plantations can be grown and established on the soil of soda-saline-alkali with the soil condition of PH 8.5- 9.6, salinity 0.1-0.3% and normality ratio of saline base Na+ / ( Ca+++ Mg++)≥4. From the results of plot inventory and tree stem analysis, the increment of Poplus simonigra is highest. For 9 years, the volume can reach 100 m3/ha, the biomass (above ground) can reach 28.7 ton/ha. Poplus simonigra grows very well on the all kinds of soda-saline-alkali soils except for the alkali spot with the worst soil condition. So Poplus simonigra is a good tree species for planting on the soil of soda-saline-alkali.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oda-saline-alkali soil PLANTATION INCREMENT BIOMASS Poplus simonigra
下载PDF
Planting six tree species on soda-saline-alkali soil
2
作者 张玉江 刘鹏 +2 位作者 杨德威 马承惠 刘刚 《Journal of Forestry Research》 SCIE CAS CSCD 1998年第4期253-255,共3页
Populus simonigra, Salix matsudana, Ulmus pumila, Populus nigra, Acer negundo, Fraxinus mandshurica。Tamarix chinensis, Hippophae rhammoldes, Syriga onlata 在 soda-saline-alkali 上被种。土壤有 pH 8.5 鈥 ?.6,咸... Populus simonigra, Salix matsudana, Ulmus pumila, Populus nigra, Acer negundo, Fraxinus mandshurica。Tamarix chinensis, Hippophae rhammoldes, Syriga onlata 在 soda-saline-alkali 上被种。土壤有 pH 8.5 鈥 ?.6,咸度 0.1% 鈥 ?.3% , sodiumionized 比率 16% 鈥 ?1% 并且盐的基础 Na+/(Ca+++Mg++) 的规度比率 > 4。除了在碱运动上, Populus simonigra 与最糟的土壤条件在各种 soda-saline-alkali 土壤上成长很好并且显示出一根高木头增长和生物资源。在 9 以后一,体积能到达 100 m3/hm2,并且未葬生物资源罐头重新拱 28.7 t/h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LANTING Forest PLANTATION soda-saline-alkali soil Productivity
下载PDF
种稻配施改良剂对苏打盐碱土-水-作物系统氟迁移的影响
3
作者 郑玉昕 赵兴敏 +5 位作者 朱孟龙 刘金华 王鸿斌 胡吉蒙 黄鑫 吴攀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385-391,共7页
为探讨化学改良剂对苏打盐碱土稻田生态系统中氟迁移的影响,采用盆栽试验,研究硫酸铝、脱硫石膏和有机复合改良剂作用下的土壤各形态氟含量变化,以及土壤氟向水体和地上部植株的迁移情况。结果表明,化学改良剂影响苏打盐碱土—水—作物... 为探讨化学改良剂对苏打盐碱土稻田生态系统中氟迁移的影响,采用盆栽试验,研究硫酸铝、脱硫石膏和有机复合改良剂作用下的土壤各形态氟含量变化,以及土壤氟向水体和地上部植株的迁移情况。结果表明,化学改良剂影响苏打盐碱土—水—作物系统中氟的迁移及生物有效性。种稻后各改良剂处理的土壤水溶态氟变化范围为8.33~20.90 mg/kg,与对照相比,均呈下降趋势,其中硫酸铝处理下降得最多,降低60.15%;可交换态氟和有机束缚态氟呈增加趋势,其中有机复合改良剂处理增加得最多,分别为79.54%和86.37%;种稻前后铁锰氧化物结合态氟变化较复杂,其中硫酸铝处理无显著变化,对照处理和有机复合改良剂处理分别增加19.05%和42.03%,而脱硫石膏处理下降22.79%;残余态氟和总氟含量呈下降趋势,其中有机复合改良剂处理的残余态氟降低得最多,为35.50%,硫酸铝处理的总氟降低得最少,为10.47%,其余处理降幅为12.50%~12.55%。在水稻种植过程中,土壤中氟向水中累积释放总量为对照>有机复合改良剂>脱硫石膏>硫酸铝,与对照相比,其他3个处理分别降低3.25%,5.13%和5.19%。土壤中氟向水稻茎叶和稻谷的迁移总量依次为有机复合改良剂>脱硫石膏>硫酸铝,单位土壤的迁移量分别为0.44,0.40,0.25 mg/kg,迁移率分别为0.16%,0.15%和0.09%。相关分析表明,土壤中氟向水中释放总量和向水稻茎叶迁移总量均与土壤pH、可溶盐和各形态氟含量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而水稻稻谷的含氟量不受土壤性质影响。由于硫酸铝处理的水稻茎叶对氟的吸收量显著低于其他处理,并且土壤水溶态氟含量及土壤向水中释放的氟总量也较少,所以硫酸铝改良剂具有较好地降低苏打盐碱稻田土氟迁移和生物有效性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打盐碱土 水稻 改良剂 氟释放 氟迁移 湛水层
下载PDF
土壤改良剂的应用现状
4
作者 王丽娜 王迪 +5 位作者 任翠梅 顾鑫 张宏宇 李娜 齐国超 冯鹏 《中国农学通报》 2024年第30期84-88,共5页
苏打盐碱土的改良是东北松嫩平原土壤治理的重要目标。综合前人的研究结果,归纳总结了改良剂的作用机理和改良效果,主要类型及应用,以及改良剂在实际使用中存在的问题,也展望了改良剂的应用前景,为今后改良剂的深入研究提供参考。改良... 苏打盐碱土的改良是东北松嫩平原土壤治理的重要目标。综合前人的研究结果,归纳总结了改良剂的作用机理和改良效果,主要类型及应用,以及改良剂在实际使用中存在的问题,也展望了改良剂的应用前景,为今后改良剂的深入研究提供参考。改良剂可分为无机改良剂、有机改良剂、微生物菌剂,组合改良剂的使用效果好于单一改良剂,改良剂的应用对土壤理化性质、结构、养分含量以及微生态环境都有改善,并促进植物生长。提出针对北方旱田盐碱土的改良,新型有机改良剂以及配套改良技术的研发是今后研究的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良剂 苏打盐碱土 作用机理 改良效果 应用前景 松嫩平原
下载PDF
改良剂与沼液配施对中度苏打盐碱土的改良效果研究
5
作者 宋明璇 周晨辉 +5 位作者 闫丙建 刘金华 赵小湾 王雪 杨靖民 张忠庆 《中国土壤与肥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43-50,共8页
为了探究改良剂与沼液配施的合理方案,实现盐碱地改良,针对吉林省大安市盐碱地,通过大田试验,研究沼液与改良剂配施对苏打盐碱土的改良效果。试验结果表明,改良剂与沼液配施均能够有效提高土壤有机质、有效磷、速效钾、碱解氮的含量,增... 为了探究改良剂与沼液配施的合理方案,实现盐碱地改良,针对吉林省大安市盐碱地,通过大田试验,研究沼液与改良剂配施对苏打盐碱土的改良效果。试验结果表明,改良剂与沼液配施均能够有效提高土壤有机质、有效磷、速效钾、碱解氮的含量,增大总孔隙度,增加了土壤团聚体的数量,改善了土壤团聚体稳定性,水稻产量显著提升,并有效降低土壤pH值、土壤容重、碱化度、水溶性盐含量。综合分析,脱硫石膏与沼液配施对苏打盐碱土改良效果最好,对比未施用沼液的处理,有机质含量提升100%,有效磷含量提升34%,速效钾含量提升59%,碱解氮含量提升104%,总孔隙度提升14%,土壤团聚体数量显著增加,土壤团聚体稳定性得到明显改善,增产率为76.77%,土壤p H值降低12%,土壤容重降低9.9%,碱化度降低11%,水溶性盐含量降低4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打盐碱土 沼液 改良剂 土壤理化性质
下载PDF
菌糠预腐解与蚯蚓对苏打盐碱土改良效果的研究
6
作者 何露露 马利民 +1 位作者 张春燕 李明堂 《农业资源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614-622,共9页
为实现高添加量菌糠与蚯蚓对苏打盐碱土的快速改良,本研究利用预腐解菌糠与蚯蚓对苏打盐碱土进行改良,探究了在苏打盐碱土中添加大量菌糠预腐解后再接种蚯蚓对蚯蚓的影响,以及二者共同作用对苏打盐碱土水稳性团聚体分布、盐碱化程度、... 为实现高添加量菌糠与蚯蚓对苏打盐碱土的快速改良,本研究利用预腐解菌糠与蚯蚓对苏打盐碱土进行改良,探究了在苏打盐碱土中添加大量菌糠预腐解后再接种蚯蚓对蚯蚓的影响,以及二者共同作用对苏打盐碱土水稳性团聚体分布、盐碱化程度、土壤养分及有机碳和水溶性有机碳的影响。结果表明:将15%、20%、25%、30%的菌糠添加到苏打盐碱土中先进行预腐解再接种蚯蚓,可以显著增加蚯蚓的存活率和日增重倍数,使蚯蚓的存活率基本保持在90%以上。在苏打盐碱土中添加15%~30%的菌糠预腐解后再接种蚯蚓显著增加了>2mm的水稳性团聚体数量,降低了土壤pH,提高了土壤电导率,增加了苏打盐碱土中的阳离子交换量(增加量为4.8~10.2 cmol·kg^(-1)),降低了苏打盐碱土的碱化度(下降2.7~4.0个百分点),显著增加了土壤速效氮磷钾含量,显著提高了土壤有机碳含量、水溶性有机碳含量及芳香度,促进了类腐植酸物质的生成。研究表明,大量菌糠预腐解后再接种蚯蚓能够快速高效地改良苏打盐碱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打盐碱土 菌糠 预腐解 蚯蚓 土壤改良
下载PDF
硫酸锰对盐碱胁迫下栽培稗幼苗光合与氮代谢的影响
7
作者 刘昌壮 陶雨朝 +1 位作者 李明 张小明 《草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84-98,共15页
土壤盐碱化降低了锰的有效性,严重影响作物的生长和产量形成,而外源补充硫酸锰改善苏打盐碱条件下作物生长的生理机制尚不清楚。本试验以栽培稗为材料,设置硫酸锰浸种(JZ)和施肥(SF)两种处理,探讨硫酸锰对盐碱胁迫下作物幼苗(V5)的生理... 土壤盐碱化降低了锰的有效性,严重影响作物的生长和产量形成,而外源补充硫酸锰改善苏打盐碱条件下作物生长的生理机制尚不清楚。本试验以栽培稗为材料,设置硫酸锰浸种(JZ)和施肥(SF)两种处理,探讨硫酸锰对盐碱胁迫下作物幼苗(V5)的生理调节作用。结果表明:栽培稗在盐碱胁迫下叶绿素含量显著减少且最大光化学效率(Fv/Fm)下降,抑制了叶绿素荧光参数在光响应曲线上的表现,导致光合效率显著降低。同时硝酸还原酶、谷氨酰胺合成酶等氮同化关键酶活性下降,硝态氮含量增加,最终引起碳氮代谢平衡失调,地上部生长受到抑制,干物质更多地分配于根部,根冠比显著增加。在施用硫酸锰肥料或浸种处理后,进一步促进了栽培稗根系的发育,提高了吸收氮素的能力,增强了氮代谢关键酶的活性,有效促进了游离氨基酸的积累,提高了植物整体氮同化效率,而且促进了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的积累,提高了Fv/Fm及光系统的能量传递,盐碱胁迫下作物苗期光合能力得到显著提升,作物生长得到明显改善。两种处理方式相比,施肥处理更能够有效减轻盐碱胁迫对作物造成的损伤,平衡作物整体碳氮代谢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栽培稗 苏打盐碱土 硫酸锰 光合作用 氮同化
下载PDF
秸秆深埋配施硫酸铝对西辽河平原地区苏打盐碱土水盐运移的影响
8
作者 陈希 杨树青 +4 位作者 温晓雨 郭富强 付娆 马卫华 刘红霞 《中国土壤与肥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60-69,共10页
为探索秸秆深埋和硫酸铝改良剂配施交互作用对苏打盐碱地水盐运移的影响,在通辽市科尔沁左翼中旗开展覆膜滴灌下不同硫酸铝用量与秸秆深埋的田间试验,以甜菜为指示作物,常规处理为对照(CK),在有无秸秆深埋(A、B)的条件下分别设置4水平... 为探索秸秆深埋和硫酸铝改良剂配施交互作用对苏打盐碱地水盐运移的影响,在通辽市科尔沁左翼中旗开展覆膜滴灌下不同硫酸铝用量与秸秆深埋的田间试验,以甜菜为指示作物,常规处理为对照(CK),在有无秸秆深埋(A、B)的条件下分别设置4水平硫酸铝添加量(30、60、90、120 g/m^(2)),揭示硫酸铝用量、秸秆深埋与土壤含水率、盐分的相关关系,提出覆膜滴灌及秸秆深埋下适宜的硫酸铝用量。结果显示,未添加秸秆处理中B3处理0~50 cm土体平均含水率最高(23.8%),比CK高8.2%,且平均含盐量最低(1.69 g/kg),比CK低12.6%;添加秸秆处理中A3处理0~50 cm土体平均含水率最高(26.6%),比B3处理高2.8%,平均含盐量也最低(1.57 g/kg),比B3处理低19%,且平均积盐率最低,比B3处理降低7.6%;A3处理在10~20和20~30 cm处土壤含水率均显著高于B3处理(P<0.05),在0~10和20~30 cm处土壤含盐量较B3处理显著降低(P<0.05);A3处理0~30 cm各土层均有脱盐趋势,达到显著水平(P<0.05),平均脱盐率11.5%;硫酸铝和秸秆深埋交互作用与土壤含水率呈极显著正相关(0.808),与土壤含盐量呈显著负相关(-0.564)。秸秆深埋和硫酸铝改良剂综合作用可有效降低土壤pH值0.53~0.94,缓解土壤碱化度20.5%~21.9%。覆膜滴灌及秸秆深埋下硫酸铝用量在72~104 g/m^(2)为适宜当地的推荐用量。研究结果可为西辽河平原地区盐碱土壤改良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覆膜滴灌 硫酸铝 秸秆深埋 苏打盐碱土 水盐运移
下载PDF
暗沟排盐对西辽河平原苏打盐碱荒地改良效果的研究
9
作者 胡玲玲 张万锋 +5 位作者 王伟 刘红霞 郭富强 张晶 丁奋谦 妥德宝 《节水灌溉》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12-116,共5页
为探究暗沟排盐技术对西辽河平原苏打盐碱荒地改良效果的影响,在科左中旗胜利乡盐碱荒地,通过设置暗沟并应用不同的改良措施,暗沟间距分别设置5 m(L1)、10 m(L2)和15 m(L3),以及无暗沟(CK)处理,在此基础上施入脱硫石膏30 t/hm^(2),腐殖... 为探究暗沟排盐技术对西辽河平原苏打盐碱荒地改良效果的影响,在科左中旗胜利乡盐碱荒地,通过设置暗沟并应用不同的改良措施,暗沟间距分别设置5 m(L1)、10 m(L2)和15 m(L3),以及无暗沟(CK)处理,在此基础上施入脱硫石膏30 t/hm^(2),腐殖酸4.5 t/hm^(2)(F1)和9 t/hm^(2)(F2),共8个处理,对暗沟排盐工程结合化学改良措施对苏打盐碱荒地土壤的脱盐效果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暗沟排盐技术对降低苏打盐碱荒地的土壤盐分有显著效果,0~40 cm深度土壤全盐量平均降低1.74 g/kg,暗沟间距越小,脱盐效果越显著。此外,施入腐殖酸对降低土壤盐碱度也有显著影响,平均降低了5.7%,其中间距5 m,施用量4.5 t/hm^(2)处理的降低幅度最大,达到了8.2%。从试验结果来看,暗沟间距10 m和施用4.5 t/hm^(2)腐殖酸的组合是最佳的改良效果。研究结果可为西辽河平原盐碱荒地的合理开发利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辽河平原 苏打盐碱荒地 碱化度 全盐量 土壤改良
下载PDF
脱硫石膏改良强度苏打盐渍土效果的研究 被引量:137
10
作者 李焕珍 徐玉佩 +6 位作者 杨伟奇 张重善 李纪柏 张玉龙 松本聪 定方正毅 杨宏 《生态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期25-29,共5页
石膏改良盐碱土在我国已是成功的经验,但是,由于受到资源条件的限制及其价格昂贵等原因,影响着大面积的推广应用。目前,利用煤炭作为能源的工厂,在其煤炭燃烧过程中产生着大量的污染物质硫氧化物,而日本国旨在消除此类污染物所研... 石膏改良盐碱土在我国已是成功的经验,但是,由于受到资源条件的限制及其价格昂贵等原因,影响着大面积的推广应用。目前,利用煤炭作为能源的工厂,在其煤炭燃烧过程中产生着大量的污染物质硫氧化物,而日本国旨在消除此类污染物所研究的除硫装置新工艺中的副产物脱硫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脱硫石膏 苏打盐渍土 改良 效果
下载PDF
施加改良剂对重度盐碱地盐碱动态及杨树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60
11
作者 王文杰 贺海升 +5 位作者 祖元刚 赵修华 杨磊 关宇 许慧男 于兴洋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2272-2278,共7页
如何控制盐碱地继续朝向重度盐碱地发展并恢复森林等植被生态系统是国家科技攻关重点方向,也是内陆碳酸钠型盐碱地改良研究的一个重点,以聚马来酸酐(HPMA)和聚丙烯酸(PAA)两种高分子聚合物配合木焦油、木醋液等为降、阻盐碱剂,对重度盐... 如何控制盐碱地继续朝向重度盐碱地发展并恢复森林等植被生态系统是国家科技攻关重点方向,也是内陆碳酸钠型盐碱地改良研究的一个重点,以聚马来酸酐(HPMA)和聚丙烯酸(PAA)两种高分子聚合物配合木焦油、木醋液等为降、阻盐碱剂,对重度盐碱地进行改良,以杨树生长情况以及不同层盐碱动态为指标判断其对重度盐碱地的改良效果。结果表明,(1)HPMA与PAA的比较,土壤改良剂聚马来酸酐(HPMA)在阻盐剂(木醋液+木焦油+少量PAA与碱土形成的阻隔盐碱向表层运输的阻盐碱层)阻隔下,使盐碱地pH与盐分明显下降(与对照相比pH下降0.93、盐分下降0.78%),杨树生长速率较高(株高生长速度是对照生长速度的2.41倍、基茎长速度是对照生长速度的2.36倍),改良效果显著。土壤改良剂聚丙烯酸(PAA)与碱土混合在阻盐剂阻隔下,pH与盐分变化较小(与对照相比pH下降0.23、盐分下降0.63%),杨树生长速率缓慢(株高生长速度是对照生长速度的1.43倍、基茎长速度是对照生长速度的1.07倍),较聚马来酸酐处理稍差。(2)加覆膜剂与不加覆膜剂对比发现,加覆膜剂后土壤表层pH值降至8.87,而其他土层pH值无明显变化,覆膜剂对盐碱的作用主要体现在土壤深层与浅层之间的盐碱动态,对深层盐分没有明显抑制作用。(3)通过对不同改良方法根际土与远根土对比发现,经HPMA和PAA处理后根际土壤盐分和pH值均较比远根土降低,说明种植杨树能够强化改良剂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度碳酸钠型盐碱地 HPMA和PAA土壤改良剂 盐碱地改良 杨树
下载PDF
硫酸铝对苏打盐碱土化学性质及水稻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27
12
作者 王宇 韩兴 +1 位作者 赵兰坡 马晶 《吉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652-655,659,共5页
苏打盐碱土中添加硫酸铝的质量分数为0%-0.6%时,土壤平衡溶液的pH值由10.2迅速降低至8.2,硫酸铝的质量分数为0.6%-2.0%时,pH值仅降低0.55,呈缓慢下降趋势。盆栽试验表明,随硫酸铝用量的增加,土壤中CO3^2-和HCO3^-的含... 苏打盐碱土中添加硫酸铝的质量分数为0%-0.6%时,土壤平衡溶液的pH值由10.2迅速降低至8.2,硫酸铝的质量分数为0.6%-2.0%时,pH值仅降低0.55,呈缓慢下降趋势。盆栽试验表明,随硫酸铝用量的增加,土壤中CO3^2-和HCO3^-的含量降低,硫酸铝添加量为0%-0.4%时,SO4^2-含量增加,添加量为0.5%-0.6%时下降,土壤盐分组成:苏打型→苏打→硫酸盐型→硫酸盐型。土壤交换性Na^+含量和碱化度与硫酸铝用量呈显著负相关(r=0.9958,r=0.9954)。水稻有效分蘖数、千粒重随硫酸铝用量的增加而提高,水稻当年产量最高可达6000kg/hm^2,与对照相比,增产41.67%-66.6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硫酸铝 苏打盐碱土 化学性质 土壤改良 水稻 产量
下载PDF
硫酸铝对苏打盐碱土的改良作用研究 被引量:61
13
作者 王宇 韩兴 赵兰坡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50-53,共4页
苏打盐碱土添加硫酸铝后,土壤理化性状发生了显著改善。土壤物理性质表现为:土壤结构有显著改善,土壤团聚体(>0.005 mm)数量明显增加,土壤容重降低,膨胀度增加,孔隙度增大,土壤渗透性能及持水能力增强。土壤化学性质表现为:A l3+水... 苏打盐碱土添加硫酸铝后,土壤理化性状发生了显著改善。土壤物理性质表现为:土壤结构有显著改善,土壤团聚体(>0.005 mm)数量明显增加,土壤容重降低,膨胀度增加,孔隙度增大,土壤渗透性能及持水能力增强。土壤化学性质表现为:A l3+水解产生大量H+,降低了水田湛水层和土层的pH值;随硫酸铝用量的增加,土壤阳离子交换量呈显著递增,碱化度显著降低;CO32-和HCO3-含量也随硫酸铝用量的增加而降低。以上结果表明苏打盐碱土添加硫酸铝后,土壤结构得到良好改善,土壤盐分组成发生了显著变化,由苏打型→苏打-硫酸盐型→硫酸盐型。同时,苏打盐碱土理化性质的改良也为作物生长创造了良好的土壤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硫酸铝 苏打盐碱土 土壤理化性质 土壤改良
下载PDF
苏打盐碱地围堤养鱼改良土壤的生物性状 被引量:9
14
作者 范富 张庆国 +4 位作者 马玉露 侯迷红 萨如拉 马金慧 吕秀艳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42-146,共5页
为探讨盐碱地围堤养鱼对盐碱地改良效果,2016年对盐碱裸地土、围堤养鱼3,5,8 a的鱼塘淤泥及围堤养鱼5 a后种稻土壤进行分析,测定了各处理土壤样品生物性状及土壤呼吸作用。结果表明,围堤养鱼5a后种稻对微生物的改良效果最明显,与盐碱裸... 为探讨盐碱地围堤养鱼对盐碱地改良效果,2016年对盐碱裸地土、围堤养鱼3,5,8 a的鱼塘淤泥及围堤养鱼5 a后种稻土壤进行分析,测定了各处理土壤样品生物性状及土壤呼吸作用。结果表明,围堤养鱼5a后种稻对微生物的改良效果最明显,与盐碱裸地土相比,细菌、纤维素分解菌、亚硝酸细菌、磷细菌的数量分别增加了2.60×10~6,0.66×10~4,7.84×10~5,0.55×10~5 cfu/g。除多酚氧化酶在盐碱裸地中的活性最大之外,其他酶活性在围堤养鱼5 a的土壤中改良效果最明显,脲酶、磷酸酶、过氧化氢酶、纤维素酶的活性分别提高了0.008 mg/(g·24 h),0.153 mg/(g·24 h),2.035 mg/(g·20 min),0.399 mg/(g·72 h)。CO_2释放量在围堤养鱼8 a土壤里最大,比原碱土增加了7.41 mg/g。只有细菌与土壤呼吸呈显著正相关(P<0.05),土壤生物性状与土壤呼吸作用没有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 微生物 苏打盐碱地 围堤养鱼 生物性状
下载PDF
灌浆乳熟期土壤水势对苏打盐渍土水稻产量及生理性状的影响 被引量:8
15
作者 耿艳秋 金峰 +5 位作者 朱明霞 高显颖 王帅 华霜 邵玺文 张连学 《中国水稻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534-540,共7页
为明确在苏打盐渍土水稻灌浆乳熟期不同土壤水势对其产量构成因素和生理性状的影响,设置4个土壤水势,即WP0(土壤水势0kPa)、WP-15(土壤水势-15kPa)、WP-30(土壤水势-30kPa)以及CK(淹水并保持水层),研究了苏打盐渍土水稻灌浆乳熟期不同... 为明确在苏打盐渍土水稻灌浆乳熟期不同土壤水势对其产量构成因素和生理性状的影响,设置4个土壤水势,即WP0(土壤水势0kPa)、WP-15(土壤水势-15kPa)、WP-30(土壤水势-30kPa)以及CK(淹水并保持水层),研究了苏打盐渍土水稻灌浆乳熟期不同土壤水势对产量构成、干物质积累、叶片生理特性以及叶面积的影响。结果表明,水稻灌浆乳熟期进行土壤水势调控,WP0产量最高,比CK、WP-15、WP-30分别增产4.03%、19.90%和26.05%,千粒重和结实率的提高是实现高产的主要原因;根部干物质积累量WP0显著高于对照;复水后15d,WP0处理地上部分干物质量和根干物质量显著高于CK和其他两个处理;随土壤水势降低叶片相对含水量和叶面积指数下降,但CK与WP0差异不显著;各处理电导率和游离脯氨酸含量均高于CK,含量随土壤水势的降低而增加;而叶绿素含量WP0高于CK,WP-15和WP-30均低于CK,CK与WP0之间差异不显著。苏打盐碱地水稻在灌浆乳熟期不必持续淹水灌溉,湿润灌溉可增加水稻结实率、千粒重、根系活力、地上部分干物质积累量以及叶片叶绿素含量,从而提高水稻产量并节约了水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打盐渍土 水稻 土壤水势 产量 生理性状
下载PDF
苏打盐碱土结构性与持水特性的改良研究 被引量:12
16
作者 王宇 韩兴 +1 位作者 赵兰坡 马晶 《吉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545-548,共4页
采用硫酸铝对吉林省西部苏打盐碱土进行了改良,对改良后土壤的结构性及持水特性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施用硫酸铝后苏打盐碱土的土壤结构性与持水特性均有显著改善,土壤团聚体(>0.005 mm)的数量显著增加。当硫酸铝用量达0.4%(质量分... 采用硫酸铝对吉林省西部苏打盐碱土进行了改良,对改良后土壤的结构性及持水特性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施用硫酸铝后苏打盐碱土的土壤结构性与持水特性均有显著改善,土壤团聚体(>0.005 mm)的数量显著增加。当硫酸铝用量达0.4%(质量分数)时,土壤容重由1.35 g/cm3降至1.16 g/cm3,孔隙度由49.1%增至56.2%。随着硫酸铝用量的增加,膨胀度增大,土壤渗透性和持水能力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打盐碱土 硫酸铝 结构性 持水特性
下载PDF
苏打盐碱土种稻改良的水资源高效利用田间试验研究 被引量:13
17
作者 张梅 王宇 +6 位作者 赵兰坡 韩兴 王洪斌 耿玉辉 赵占军 李洪丽 叶青 《灌溉排水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32-134,共3页
研究了泡田洗盐与水稻生育期排水措施对苏打盐碱土种稻改良的影响。结果表明,前2次泡田洗盐后土壤脱盐率增幅较大,之后幅度减小并趋于稳定;洗盐2次后,土壤含盐量为0.25%、ESP为31.6%、pH值为8.5,达到盐碱土种稻的"淡化表层"... 研究了泡田洗盐与水稻生育期排水措施对苏打盐碱土种稻改良的影响。结果表明,前2次泡田洗盐后土壤脱盐率增幅较大,之后幅度减小并趋于稳定;洗盐2次后,土壤含盐量为0.25%、ESP为31.6%、pH值为8.5,达到盐碱土种稻的"淡化表层"建立标准。处理Ⅱ、处理Ⅲ的耕层含盐量均小于0.3%,产量分别是处理I的2.04倍和2.06倍;水分生产效率为处理Ⅱ>处理Ⅲ>处理Ⅰ。泡田排碱2次和水稻生育期内排水1次是提高水稻产量和节水的有效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打盐碱土 种稻改良 水资源 高效利用
下载PDF
黑木耳菌糠改良苏打盐碱土效果研究 被引量:34
18
作者 谢修鸿 梁运江 李玉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130-133,152,共5页
通过盆栽试验,初步研究了种植黑木耳后的下脚料(即菌糠)对苏打盐碱土的改良作用。结果表明:黑木耳菌糠施入苏打盐碱土后,土壤理化性状发生了显著改善;随菌糠用量的增加,其物理性质主要表现为:土壤团聚能力增强;土壤田间持水能力增强;其... 通过盆栽试验,初步研究了种植黑木耳后的下脚料(即菌糠)对苏打盐碱土的改良作用。结果表明:黑木耳菌糠施入苏打盐碱土后,土壤理化性状发生了显著改善;随菌糠用量的增加,其物理性质主要表现为:土壤团聚能力增强;土壤田间持水能力增强;其化学性质表现为:土壤pH值随菌糠用量的增加而降低,土壤可溶盐组成中CO32-和HCO3-的含量随菌糠用量增加而减少,当菌糠用量达50.0 g/kg时,CO32-消失;Cl-,SO42-含量同全盐量的变化规律一致,随菌糠用量的增加而提高;其可溶盐中Ca2+,Mg2+,K+、Na+含量增加。而土壤交换性阳离子组成中Ca2+,Mg2+含量增加,交换性Na+含量降低,阳离子交换量增加,其碱化度降低。且交换性Ca2+,Mg2+含量与菌糠用量成正相关关系;交换性Na+含量、碱化度与菌糠用量成负相关关系。即黑木耳菌糠施入苏打盐碱土后,改善其理化性状,创造了宜于作物生长的土壤环境。施用菌糠提高了土壤肥力,在施入菌糠的苏打盐碱土上种植牧草,提高其地上部生物量。菌糠作为有机改良剂改良苏打盐碱土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木耳菌糠 苏打盐碱土 土壤改良
下载PDF
硫酸铝改良剂对苏打盐碱土磷素吸附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6
19
作者 李月芬 杨有德 +1 位作者 赵兰坡 姬冬梅 《吉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415-420,共6页
通过模拟盆栽改良试验和吸附试验,研究了施用硫酸铝改良剂后对土壤中磷的吸附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各处理土壤磷的等温吸附曲线与Freundlich、Langmuir和Temkin方程都比较吻合,但与Langmuir方程的吻合程度最好,其相关程度达极显著水平... 通过模拟盆栽改良试验和吸附试验,研究了施用硫酸铝改良剂后对土壤中磷的吸附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各处理土壤磷的等温吸附曲线与Freundlich、Langmuir和Temkin方程都比较吻合,但与Langmuir方程的吻合程度最好,其相关程度达极显著水平。根据Langmuir方程,将C/x/m对C作图,发现在施磷条件下,得到的是具有1个折点的直线,表明随着磷平衡浓度的不同,土壤对磷的吸附存在着2个不同能量水平的吸附点位。硫酸铝的用量越多,吸附磷量也越高。因此,应控制改良剂的用量,以0.3%为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打盐碱土 硫酸铝改良剂 磷吸附
下载PDF
姬松茸菌糠改良苏打盐碱土对土壤化学性质及牧草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32
20
作者 谢修鸿 李玉 《吉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518-522,共5页
通过盆栽试验初步研究了栽培姬松茸后的下脚料(即菌糠)对苏打盐碱土的改良作用。结果表明:将姬松茸菌糠施入苏打盐碱土后,土壤化学性质发生了显著改善。土壤pH值随菌糠用量的增加而降低,土壤可溶性盐组成中CO32-和HCO3-的含量随菌糠用... 通过盆栽试验初步研究了栽培姬松茸后的下脚料(即菌糠)对苏打盐碱土的改良作用。结果表明:将姬松茸菌糠施入苏打盐碱土后,土壤化学性质发生了显著改善。土壤pH值随菌糠用量的增加而降低,土壤可溶性盐组成中CO32-和HCO3-的含量随菌糠用量的增加而减少,当菌糠用量达50.0g/kg时,CO32-消失;Cl-、SO42-含量与全盐量的变化规律一致,随菌糠用量的增加而提高;其可溶性盐中Ca2+、Mg2+、K+、Na+含量增加。而土壤交换性阳离子组成中Ca2+、Mg2+含量增加,交换性Na+含量降低,阳离子交换量增加,其碱化度降低,且交换性Ca2+、Mg2+含量与菌糠用量呈正相关关系(r=0.9923,r=0.9813);交换性Na+含量、碱化度与菌糠用量呈负相关关系(r=0.9624,r=0.9521)。这说明将姬松茸菌糠施入苏打盐碱土后,改善了土壤化学性质,创造了宜于作物生长的土壤环境,提高了土壤肥力。在施入菌糠的苏打盐碱土上种植牧草,可提高其地上部生物量。菌糠作为有机改良剂改良苏打盐碱土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姬松茸菌糠 苏打盐碱土 土壤改良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