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1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Properties and Application of Double Alkali Earth Doped Ce_ (0.9)Ca_(0.1-x) Sr_xO_( 1.90)
1
作者 吕喆 黄喜强 +4 位作者 刘巍 贺天民 刘志高 刘江 苏文辉 《Journal of Rare Earths》 SCIE EI CAS CSCD 2002年第1期47-50,共4页
A series of solid solution material based on ceria, Ce 0.9 Ca 0.1- x Sr x O 1.90 ( x =0, 0 04, 0 05, 0 06), were synthesized by a solid reaction method. Ceria doped with two alkali earth eleme... A series of solid solution material based on ceria, Ce 0.9 Ca 0.1- x Sr x O 1.90 ( x =0, 0 04, 0 05, 0 06), were synthesized by a solid reaction method. Ceria doped with two alkali earth elements has cubic fluorite structure. The ionic conductivity of these materials at high temperature was studied by impedance spectra, and an increasing effect of ionic conductivity was found. A maximum conductivity is achieved when the effective ionic radius is near to the critical radius (0 1106 nm). Some fuel cells were made using these materials as electrolyte. The output power and current of the SOFC with the electrolyte of double doped ceria are better than those of YSZ and single doped ceria, and the open circuit voltage of the double doped ceria is also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single doped on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are earths CERIA alkali earth double doped ionic conductivity intermediate temperature electrolyte
下载PDF
脱硫废水预处理系统运行性能分析与优化 被引量:1
2
作者 周永强 郑观文 曹顺安 《山西电力》 2024年第1期65-68,共4页
为逐步实现脱硫废水零排放处理目标,广东某电厂建设投运一套脱硫废水预处理工艺系统,该系统采用“双碱软化+管式超滤”处理工艺,处理后废水可直接进入后续全厂废水零排处理系统。对脱硫废水预处理系统运行性能进行监测分析,结果显示:双... 为逐步实现脱硫废水零排放处理目标,广东某电厂建设投运一套脱硫废水预处理工艺系统,该系统采用“双碱软化+管式超滤”处理工艺,处理后废水可直接进入后续全厂废水零排处理系统。对脱硫废水预处理系统运行性能进行监测分析,结果显示:双碱软化工艺参数控制较差,主要表现为pH控制不稳定和纯碱加药量不合理,管式超滤浓缩倍率远远不够。通过双碱法软化参数优化试验,结果表明:pH在10.90以上、纯碱加药比达1.1时,出水水质即可满足后续全厂废水零排处理系统进水要求。通过物料平衡分析,管式超滤工艺单元中进水流量、排泥流量和产水流量依次应为9 m^(3)/h、2 m^(3)/h、7 m^(3)/h,可以最大限度地提高浓缩倍率。经过运行性能监测分析和优化研究,提高了脱硫废水预处理系统运行效率,降低了运行成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脱硫废水 双碱软化 管式超滤
下载PDF
四倍体海稻86的诱导、鉴定及其耐盐碱特性评价分析
3
作者 李航宇 刘心诚 +7 位作者 贺文婷 刘可意 乔振华 吕品苍 张献华 何玉池 蔡得田 宋兆建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914-931,共18页
多倍体化是植物进化的重要趋势之一。与二倍体植物相比,多倍体植物往往具有更强的抗耐性。海稻86是具有强耐盐碱能力的水稻种质资源,在盐碱地开发应用和粮食增产研究中具有重要利用价值。为充分利用多倍体植物抗逆性增强的优势,选育耐... 多倍体化是植物进化的重要趋势之一。与二倍体植物相比,多倍体植物往往具有更强的抗耐性。海稻86是具有强耐盐碱能力的水稻种质资源,在盐碱地开发应用和粮食增产研究中具有重要利用价值。为充分利用多倍体植物抗逆性增强的优势,选育耐盐碱能力更强的四倍体水稻新品种,本研究以海稻86为基础,对其进行离体染色体加倍获得海稻86同源四倍体;以海稻86-4x和海稻86-2x发芽期和幼苗期NaCl、Na_(2)CO_(3)和PEG-6000胁迫处理的表型指标及生理生化指标鉴定,检测两者的耐盐碱特性及差异。结果表明:(1)通过离体染色体加倍可高效诱导获得四倍体植株,加倍率达27.63%。(2)与海稻86-2x相比,海稻86-4x的细胞核DNA含量及根尖染色体数目增加一倍;形态及农艺性状发生明显变化,如植株变矮、茎秆变粗、单株有效穗数减少、籽粒及千粒重增大、每穗总粒数及每穗实粒数减少、结实率降低等。(3)在发芽期,海稻86-4x的发芽势、发芽率、芽长、根长、根数、含水量最高,海稻86-2x次之,对照黄华占最低;海稻86-4x的盐碱害率最小、盐碱害等级最低,海稻86-2x次之,对照黄华占的盐碱害率最大、盐碱害等级最高。(4)在幼苗期,海稻86-4x的脯氨酸和叶绿素含量最高、丙二醛含量和相对电导率最低,超氧化物歧化酶和过氧化物酶活性最高,海稻86-2x次之,而对照黄华占的脯氨酸和叶绿素含量最低、丙二醛含量和相对电导率最高、超氧化物歧化酶和过氧化物酶活性最低。综上可知,与海稻86-2x相比,海稻86-4x在表型指标和生理生化指标上均表现出明显的耐盐碱性优势,具有更强的耐盐碱能力。该研究结果为深入解析海稻86的耐盐碱机制奠定基础,也为耐盐碱四倍体水稻新品种的选育提供了材料基础和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稻86 离体染色体加倍 四倍体 耐盐碱性 发芽势 发芽率 生理生化指标
下载PDF
长期施肥对红壤双季稻系统氮素盈亏和土壤碱解氮的影响
4
作者 胡丹丹 宋惠洁 +8 位作者 段英华 吴艳 胡志华 徐小林 张文菊 何小林 柳开楼 苏鹏 黄群招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4期4907-4918,I0001,共13页
【目的】分析不同氮肥管理条件下水稻的产量、氮肥吸收利用率以及氮素表观平衡与土壤碱解氮的量化关系,更全面地了解长期施肥对土壤肥力的影响,为红壤稻田高效生产和科学氮素管理提供理论指导。【方法】依托红壤双季稻长期施肥定位试验... 【目的】分析不同氮肥管理条件下水稻的产量、氮肥吸收利用率以及氮素表观平衡与土壤碱解氮的量化关系,更全面地了解长期施肥对土壤肥力的影响,为红壤稻田高效生产和科学氮素管理提供理论指导。【方法】依托红壤双季稻长期施肥定位试验(始于1981年,位于江西省进贤县),选取不施肥(CK)、施氮磷化肥(NP)、施氮钾化肥(NK)、施氮磷钾化肥(NPK)、施氮磷钾化肥和有机肥(NPKM)等5个处理,调查分析每季水稻的籽粒和秸秆产量、氮素吸收量,晚稻后分析耕层土壤碱解氮含量,并以10年为一个阶段,计算并分析水稻氮素吸收量、氮肥利用率、氮素表观平衡以及耕层土壤碱解氮的变化。【结果】在试验40年间(1981—2020年),NPKM处理的水稻产量及氮素吸收量均为最高,较CK分别增加65.9%—108.4%和85.1%—132.5%,较化肥处理(NPK、NK和NP)分别增加19.3%—92.1%和19.4%—99.8%,均差异显著。随试验年限的增加,化肥处理的氮肥利用率逐渐降低,NPKM处理在前30年(1981—2010年)也呈降低趋势,但降低速率较化肥处理小,在近10年(2011—2020年)则有所升高,且由前10年(1981—1990年)所有处理中最低,到近10年升为最高,较化肥处理增加25.3%—271.2%。氮素盈余量在试验40年间最高均为NPKM处理,较化肥处理增幅为137.1%—577.2%,但在后30年(1991—2020年)间,其氮素盈余量随着试验年限的增加呈逐渐降低趋势。试验40年间土壤碱解氮含量最高的均为NPKM处理,较CK增加7.1%—24.4%,但前10年差异不显著,较化肥处理增加11.0%—35.2%,而化肥处理与CK则始终无显著差异。相关性分析显示,在后20年(2001—2020年)间,氮素盈余量与土壤碱解氮含量显著正相关。【结论】在红壤双季稻系统,随施肥年限的增加,有机无机肥配施对水稻产量、氮素吸收量、氮肥吸收利用率和土壤碱解氮含量的提升效果最佳,同时,长期施肥导致的氮素盈余量增加也进一步提升了耕层土壤碱解氮含量,且随施肥年限的增加,氮素盈余量对土壤碱解氮的贡献能力逐渐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壤 长期施肥 双季稻 氮素表观平衡 土壤碱解氮
下载PDF
碱热活化粉煤灰地聚物相调控及其除磷性能
5
作者 杜挺昊 刘博研 +1 位作者 郭昭呈 宋学锋 《非金属矿》 2024年第5期93-97,共5页
为有效提升地质聚合物的除磷效果,以碱热活化高铝粉煤灰为前驱体,氢氧化钙-二水硫酸钙为混合激发剂,原位合成了富含层状双金属氢氧化物(LDHs)的粉煤灰地聚物。采用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镜(SEM)分析了粉煤灰、碱热活化粉煤灰及碱热活... 为有效提升地质聚合物的除磷效果,以碱热活化高铝粉煤灰为前驱体,氢氧化钙-二水硫酸钙为混合激发剂,原位合成了富含层状双金属氢氧化物(LDHs)的粉煤灰地聚物。采用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镜(SEM)分析了粉煤灰、碱热活化粉煤灰及碱热活化粉煤灰地聚物的物相组成,并以碱热活化粉煤灰地聚物为吸附剂,采用静态吸附试验考察了其除磷效果。结果表明,碱热活化可使高铝粉煤灰中的莫来石、刚玉相转化为活性铝硅酸盐和硅酸盐矿物。氢氧化钙-二水硫酸钙混合激发碱热活化粉煤灰地聚物的晶相矿物主要为沸石相(4A型沸石、淡红沸石、浊沸石)及水铝钙石、三硫型水化硫铝酸钙(AFt)层状双金属氢氧化物相,具备了脱氮除磷功能。当氢氧化钙和二水硫酸钙质量比为1∶1时,碱热活化粉煤灰地聚物对H_(2)PO_(4)^(-)-P的吸附效果最佳,在H_(2)PO_(4)--P初始质量浓度为100 mg/L,固液质量比为1∶100的吸附条件下,其吸附容量为9.913 mg/g,去除率达到99.1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聚物 碱热活化粉煤灰 层状双金属氢氧化物 除磷性能
下载PDF
硫酸盐浆厂臭气净化工程实践
6
作者 马斌 陈天明 万利远 《山东化工》 CAS 2024年第7期245-248,共4页
采用自主开发设计的单塔双循环二氧化氯吸收技术,建设和运行了烟气量为3 500 tDS/d的碱炉硫化物脱除项目。利用二氧化氯强氧化性及单塔双循环结构的高效性,实现了浆厂污染性气体硫元素的无害转化,解决了碱回收炉启机时硫化物排放不达标... 采用自主开发设计的单塔双循环二氧化氯吸收技术,建设和运行了烟气量为3 500 tDS/d的碱炉硫化物脱除项目。利用二氧化氯强氧化性及单塔双循环结构的高效性,实现了浆厂污染性气体硫元素的无害转化,解决了碱回收炉启机时硫化物排放不达标的问题,且硫化物脱除效果显著。介绍了工程实践中的脱硫原理、技术工艺流程、系统运行结果及设备配置。以期为硫酸盐浆厂硫化物的高效脱除提供参考方案,推动国内碱回收炉尾气处理项目的顺利建成运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塔双循环 二氧化氯 工程实践 臭气 碱炉
下载PDF
A New Double Alkali Metal Borate LiRbB8O13 with Large Bandgap and Birefringence
7
作者 CHAI Kun HU Shuai-Shuai +3 位作者 HAN Shu-Juan ABUDUKADI Tudi YANG Zhi-Hua PAN Shi-Lie 《Chinese Journal of Structural Chemistry》 SCIE CAS CSCD 2020年第9期1578-1584,1553,共8页
A new double alkali metal borate,LiRbB8O13,has been obtained in the sealed system.Its structure consists of two kinds of independent interpenetrating 3D frameworks composed of the fundamental building block,[B8O16]8–... A new double alkali metal borate,LiRbB8O13,has been obtained in the sealed system.Its structure consists of two kinds of independent interpenetrating 3D frameworks composed of the fundamental building block,[B8O16]8–.It crystallizes in the P21/c space group with a=10.950(6),b=7.689(4),c=11.375(7)?,β=96.653(7)°,V=951.2(9)?3,Z=4,F(000)=736,Dc=2.702 g/cm3,Mr=386.89 andμ=5.289 mm–1.The final R=0.0547 and w R=0.1224.The UV-Vis-NIR diffuse reflectance spectrum,infrared spectrum and the first-principle theoretical studies show that the title compound possesses a short cut-off edge and large birefringenc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ouble alkali metal BORATE BIREFRINGENCE cut-off edge
原文传递
石灰纯碱法和双碱法处理高硬度废水的试验研究
8
作者 袁红彬 薛石龙 +1 位作者 方素梅 周密 《科学技术创新》 2024年第24期91-94,共4页
北京某企业生产废水总硬度(以CaCO3计)为533 mg/L,钙硬度(以CaCO3计)为316 mg/L,总碱度为262 mg/L;分别采用石灰-纯碱法和双碱法进行实验,结果表明:在常温下(25℃),采用石灰-纯碱法,石灰投加量为0.55 g/L、纯碱投加量为0.4 g/L时,出水... 北京某企业生产废水总硬度(以CaCO3计)为533 mg/L,钙硬度(以CaCO3计)为316 mg/L,总碱度为262 mg/L;分别采用石灰-纯碱法和双碱法进行实验,结果表明:在常温下(25℃),采用石灰-纯碱法,石灰投加量为0.55 g/L、纯碱投加量为0.4 g/L时,出水效果最佳;采用双碱法,氢氧化钠投加量为0.4 g/L、纯碱投加量为0.06 g/L时,出水效果最佳,两种除硬方法均能达到85%以上的硬度去除率;相比之下,双碱法用药量更低,更具有经济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硬度废水 石灰纯碱法 双碱法 烧杯实验 药剂最佳用量
下载PDF
双碱法脱硫工艺提标改造与实践
9
作者 孙松山 孙志强 +1 位作者 房强 赵永 《山东冶金》 CAS 2024年第2期64-66,69,共4页
介绍了淄博铁鹰球团制造有限公司双减法脱硫工艺技术改造过程和应用实践。通过对脱硫工艺的石灰浆液制备及输送系统、SO_(2)吸收系统、石膏脱水系统、工艺水系统、电气及自动控制系统等关键环节技术创新与改造,有效解决了脱硫能力不足... 介绍了淄博铁鹰球团制造有限公司双减法脱硫工艺技术改造过程和应用实践。通过对脱硫工艺的石灰浆液制备及输送系统、SO_(2)吸收系统、石膏脱水系统、工艺水系统、电气及自动控制系统等关键环节技术创新与改造,有效解决了脱硫能力不足、压滤效果差、塔体及喷淋管路结晶严重、工艺水平衡困难等运行难题,并实现了由双减法向石灰-石膏法脱硫工艺过渡,满足了生产需要,降低了脱硫运行成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球团 双减法脱硫 石灰消化 碱水泵 曝气氧化 真空压滤机
下载PDF
酯硬化水玻璃砂+酯硬化碱酚醛树脂砂“双砂”造型技术创新与实践
10
作者 李爽 徐洁杰 +4 位作者 刘亚楠 杨清 李超 张宇 宫伟祥 《铸造设备与工艺》 2024年第4期22-25,41,共5页
针对公司新上马的酯硬化水玻璃砂铸钢造型生产线初始的酯硬化水玻璃砂造型工艺生产部分厚大合金钢、低碳合金钢及高锰钢铸件表面存在的气孔、皱皮、气痕、冷隔和粘砂铸造缺陷,在原湿型水玻璃砂面、背砂工艺生产铸钢件的启发下,在新上马... 针对公司新上马的酯硬化水玻璃砂铸钢造型生产线初始的酯硬化水玻璃砂造型工艺生产部分厚大合金钢、低碳合金钢及高锰钢铸件表面存在的气孔、皱皮、气痕、冷隔和粘砂铸造缺陷,在原湿型水玻璃砂面、背砂工艺生产铸钢件的启发下,在新上马的酯硬化水玻璃砂铸钢造型生产线通过实施“酯硬化碱酚醛树脂砂面砂+酯硬化水玻璃砂背砂”“双砂”造型的工艺创新,较好地解决了初始酯硬化水玻璃“单一砂”造型工艺生产厚大铸钢件存在的问题,发挥了酯硬化水玻璃砂与酯硬化碱酚醛树脂砂两种型砂各自的工艺优势,为公司新上马的酯硬化水玻璃砂铸钢造型生产线提升铸件质量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酯硬化 水玻璃砂 碱酚醛树脂砂 双砂 造型
下载PDF
水稻芽期与幼苗前期耐碱性状QTL定位 被引量:33
11
作者 程海涛 姜华 +4 位作者 薛大伟 郭龙彪 曾大力 张光恒 钱前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1719-1727,共9页
利用包含120个株系的籼粳交来源(春江06/TN1)的加倍单倍体群体,在Na2CO3胁迫下,以发芽期和幼苗前期的相对发芽势等10个性状作为耐碱性评价指标,进行水稻耐碱性的QTL定位。相关性分析表明,相对发芽势和相对发芽率显著正相关,相对苗高... 利用包含120个株系的籼粳交来源(春江06/TN1)的加倍单倍体群体,在Na2CO3胁迫下,以发芽期和幼苗前期的相对发芽势等10个性状作为耐碱性评价指标,进行水稻耐碱性的QTL定位。相关性分析表明,相对发芽势和相对发芽率显著正相关,相对苗高、相对根数和相对根长之间显著正相关。采用QTLNetwork统计软件共定位到14个加性QTL和13个上位性QTL。在第3染色体RM251~ RM3280间有2个QTL,在第7染色体RM3286~RM1279区域有3个QTL;在第1、2和7染色体同一位置同时检测到2个上位性QTL,在第12染色体RM1246~RM5199之间集中了4个上位性QTL,耐碱数量基因表现出一因多效或紧密连锁现象。耐碱性盐QTL可能包括两类,一类与K+、Na+等离子胁迫有关,另一类与高pH胁迫有关。不同类型的水稻品种都具有一些耐碱基因,可以通过有性杂交和分子标记辅助选择的方法选育优良的耐碱品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碱性盐胁迫 数量基因座位 DH群体
下载PDF
NaOH-nNa_2SiO_2激发制备碱-双渣胶凝材料研究 被引量:8
12
作者 马保国 朱平华 黄立付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1年第5期8-10,84,共4页
研究了采用 NaOH-nNa2SiO3激发制备碱-双渣胶凝材料的方法和技术途径。结果表明:将固体碱激发剂、矿渣、高钙粉煤灰渣三种原料按一定比例混合入磨进行粉磨,制备得到的碱-双渣胶凝材料 28 d强度达到 30~60 M... 研究了采用 NaOH-nNa2SiO3激发制备碱-双渣胶凝材料的方法和技术途径。结果表明:将固体碱激发剂、矿渣、高钙粉煤灰渣三种原料按一定比例混合入磨进行粉磨,制备得到的碱-双渣胶凝材料 28 d强度达到 30~60 MPa。凝结时间正常;这种胶凝材料生产成本低,性能优良,是一种环保的新型胶凝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碱-双渣胶凝材料 碱性激发剂 固体碱 NaOH-nNa2SiO3 激发剂 制备
下载PDF
CuO对NKN基无铅压电陶瓷结构和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8
13
作者 李香 肖定全 +5 位作者 吴浪 朱建国 余萍 吴家刚 黄小磊 王媛玉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387-389,共3页
采用传统陶瓷工艺制备了添加氧化铜的铌酸钠钾基无铅压电陶瓷[(Na0.5K0.5)1-2xCuxNbO3,0≤x≤0.05],研究了氧化铜(CuO)的引入对(Na0.5K0.5)NbO3(NKN)基陶瓷的晶体结构和压电、铁电等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讨论的所有样品的主晶相均... 采用传统陶瓷工艺制备了添加氧化铜的铌酸钠钾基无铅压电陶瓷[(Na0.5K0.5)1-2xCuxNbO3,0≤x≤0.05],研究了氧化铜(CuO)的引入对(Na0.5K0.5)NbO3(NKN)基陶瓷的晶体结构和压电、铁电等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讨论的所有样品的主晶相均为正交钙钛矿结构;随着x的增加,陶瓷出现了K4CuNb8O23杂相;与纯NKN陶瓷相比,掺入一定量的CuO后,样品的致密度显著提高;随着CuO含量的增加,陶瓷的机电耦合系数(kp)和机械品质因数(Qm)先增加后减小,并在x=0.01时达到最大值:kp=38.7%,Qm=1000,而陶瓷的压电常数(d33)无显著变化;当x≥0.01时,样品呈现出双电滞回线的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铅压电陶瓷 碱金属铌酸盐 压电性能 双电滞回线
下载PDF
两个水稻DH群体发芽期和幼苗前期耐碱性状QTL定位比较 被引量:10
14
作者 程海涛 姜华 +3 位作者 颜美仙 董国军 钱前 郭龙彪 《分子植物育种》 CAS CSCD 2008年第3期439-450,共12页
利用两个不同的加倍单倍体群体,在0.15%Na2CO3胁迫下,以发芽期和幼苗前期的发芽势(GE)等10个性状碱害相对值作为耐碱指标,进行耐碱性状QTL定位比较。碱害相对值相关分析表明,多个性状的碱害相对值存在显著或极显著相关。采用QTLMapper1.... 利用两个不同的加倍单倍体群体,在0.15%Na2CO3胁迫下,以发芽期和幼苗前期的发芽势(GE)等10个性状碱害相对值作为耐碱指标,进行耐碱性状QTL定位比较。碱害相对值相关分析表明,多个性状的碱害相对值存在显著或极显著相关。采用QTLMapper1.6统计软件对碱害相对值进行QTL分析。DH-1群体定位到10个主效QTL和15个上位性QTL,DH-2群体定位到14个主效QTL和15个上位性QTL。两群体定位列线比对发现:1个控制相对根长的QTL,qRRL3-1,两群体定位在第3染色体对应的区域(CT339-G62和RM7-RM3280)。其他性状两群体没有定位在相同的区域,但存在多个重要的数量基因座位,如CT158-CT550、RM3755-RM418和RM1349-RM1061等区域。在这些相同基因座位上两群体都检测到控制不同性状的主效QTL或上位性QTL,耐碱性QTL可能存在多效性、连锁性,在不同遗传背景下加性效应和上位性效应可以相互转化。多个QTL不仅与水稻耐碱性有关,还与多种抗逆性有关。这些结果将有利于耐碱性分子机制的剖析和强耐碱性水稻品种的选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DH群体 发芽期和幼苗前期 耐盐碱性状 QTL
下载PDF
云南胶磷矿浮选生产废水处理及再利用研究 被引量:10
15
作者 何向文 刘丽芬 张朝旺 《非金属矿》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66-68,共3页
通过对云南滇池地区某大型胶磷矿浮选厂的尾矿库溢流水进行化验,分析结果显示,虽然水质清澈,但废水中Ca2+、Mg2+等含量太高,直接利用这部分水会对正浮选指标造成影响,不能返回到生产中直接使用。根据废水水质,进行了水处理试验研究,最... 通过对云南滇池地区某大型胶磷矿浮选厂的尾矿库溢流水进行化验,分析结果显示,虽然水质清澈,但废水中Ca2+、Mg2+等含量太高,直接利用这部分水会对正浮选指标造成影响,不能返回到生产中直接使用。根据废水水质,进行了水处理试验研究,最终通过双碱法处理后的回水用于试验流程中与清水流程进行对比试验,结果表明,试验指标良好,达到预期效果,可以用此方法对浮选厂生产废水进行处理后返回正浮选流程再利用,以提高回水利用率,降低污水处理成本,节约水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磷矿浮选 双碱法 废水再利用 正浮选 云南
下载PDF
煤气化废水处理中双侧线汽提塔的加碱脱氨 被引量:10
16
作者 陈赟 周伟 +1 位作者 李秀喜 钱宇 《现代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88-90,共3页
煤气化废水中不仅存在CO23-、HCO3-、HS-等阴离子,还存在Cl-、SO24-等阴离子,因此废水中既存在游离铵盐也存在固定铵盐。仅采用煤气化废水处理中的双侧线汽提技术无法除去固定氨,导致处理后废水的氨的质量浓度严重超标,影响后续生化处... 煤气化废水中不仅存在CO23-、HCO3-、HS-等阴离子,还存在Cl-、SO24-等阴离子,因此废水中既存在游离铵盐也存在固定铵盐。仅采用煤气化废水处理中的双侧线汽提技术无法除去固定氨,导致处理后废水的氨的质量浓度严重超标,影响后续生化处理。为了降低废水中固定氨的质量浓度,在双侧线汽提塔内采用加碱脱氨技术,并借助流程模拟,对加碱位置和加碱量进行优化。结果表明,在塔釜总氨及总酸的质量浓度满足出水要求的前提下,加碱后双侧线汽提塔固定氨的脱除率达99.8%。改善废水水质的同时回收了大量氨,具有较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气化废水处理 双侧线汽提塔 加碱脱氨 固定氨
下载PDF
化学混凝去除煤气化灰水结垢离子研究 被引量:12
17
作者 田磊 武思拓 马红鹏 《工业水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65-68,共4页
通过混凝实验对典型煤气化灰水Ca^(2+)、Mg^(2+)、SiO_2的去除情况进行研究,探讨了煤气化灰水结垢离子的去除方法。结果表明,氢氧化钠和碳酸钠双碱组合是煤气化灰水除硬理想的药剂组合,石灰法基本没有碱度去除能力,同时,高pH有利于硅的... 通过混凝实验对典型煤气化灰水Ca^(2+)、Mg^(2+)、SiO_2的去除情况进行研究,探讨了煤气化灰水结垢离子的去除方法。结果表明,氢氧化钠和碳酸钠双碱组合是煤气化灰水除硬理想的药剂组合,石灰法基本没有碱度去除能力,同时,高pH有利于硅的脱除。铁系混凝剂经混凝沉淀后Fe^(3+)残余质量浓度在0.1 mg/L以下,可满足后续回用水单元的接水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气化灰水 石灰 双碱法 SIO2
下载PDF
双酶组合处理工艺对干燥方便米饭品质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3
18
作者 徐树来 金慧荣 +3 位作者 张静 王丽 吴阳 于颖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3期221-225,229,共6页
本文对干燥方便米饭双酶组合糊化工艺进行了研究。系统研究了浸泡时间、浸泡温度、糊化时间、糊化温度以及碱性蛋白酶和β-淀粉酶的添加量对复水时间和复水效果的影响。通过酶的配方实验获得了复合酶制剂的最佳配比:碱性蛋白酶的浓度为2... 本文对干燥方便米饭双酶组合糊化工艺进行了研究。系统研究了浸泡时间、浸泡温度、糊化时间、糊化温度以及碱性蛋白酶和β-淀粉酶的添加量对复水时间和复水效果的影响。通过酶的配方实验获得了复合酶制剂的最佳配比:碱性蛋白酶的浓度为2.66 g/L,β-淀粉酶浓度为0.15 g/L;通过正交实验获得了最佳的糊化工艺条件:利用最优配比酶液浸泡40 min,浸泡温度40℃,糊化时间45 min,糊化温度90℃。在此条件下获得较优品质的方便米饭:碱消值为6.83,复水时间为7 min,提高了方便米饭的食用品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方便米饭 工艺 双酶法 碱消值 复水时间
下载PDF
撞击流反应器脱除硫酸尾气中SO_2的研究 被引量:7
19
作者 周玉新 曲志鹏 +1 位作者 熊伟 郭嘉 《化学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18-21,共4页
采用钠-钙双碱法在撞击流气液反应器中脱除硫酸尾气中的SO_2,探讨了模拟硫酸尾气中SO_2质量浓度、吸收液Na OH质量分数、液气比和雾化压力等因素对脱硫效率的影响。研究表明:当模拟硫酸尾气中SO_2质量浓度越低、吸收液Na OH质量分数越... 采用钠-钙双碱法在撞击流气液反应器中脱除硫酸尾气中的SO_2,探讨了模拟硫酸尾气中SO_2质量浓度、吸收液Na OH质量分数、液气比和雾化压力等因素对脱硫效率的影响。研究表明:当模拟硫酸尾气中SO_2质量浓度越低、吸收液Na OH质量分数越高、液气比和雾化压力越高时,脱硫率越高。当模拟硫酸尾气中SO_2质量浓度在800—2 400 mg/m^3范围内时,优化得到的脱硫工艺条件为:吸收液Na OH质量分数为2.0%,液气比为0.34—0.36 L/m^3,对应雾化压力为1—1.2 MPa。在此条件下,脱硫率可高于97%,其脱硫后尾气SO_2质量浓度小于100 mg/m^3,远低于GB26132—2010规定的排放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碱法 二氧化硫 气液撞击流反应器 硫酸尾气
下载PDF
SiO_2-TiO_2-Al_2O_3-R_2O系统逆性玻璃中TiO_2耐碱二重性的探讨 被引量:3
20
作者 赵青林 吴正明 步恒祉 《硅酸盐通报》 CAS CSCD 2002年第5期41-45,共5页
通过测定SiO2 TiO2 Al2 O3 R2 O系统逆性玻璃的耐碱性及由玻璃转入碱侵蚀液中的SiO2及TiO2 的量 ,分析了TiO2 在玻璃耐碱性上的二重性 ,得出氧化物自身的耐碱性与氧化物对玻璃耐碱性的影响是
关键词 SiO2-TiO2-Al2O3-R2O系统 逆性玻璃 TIO2 耐碱二重性 二氧化钛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