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Prediction of Landscape Pattern of Soft Sandstone Area (SSA) after Seabuckthorn Planting 被引量:1
1
作者 Jianzhong Hu 《American Journal of Plant Sciences》 2012年第1期171-176,共6页
As a pioneer plant in the gully slopes in the Soft Sandstone Area (SSA) for eco-economical consideration, ten years (1999-2008) planting of seabuckthorn has made 1642.83 km2, or 9.84%, of the total area of SSA change ... As a pioneer plant in the gully slopes in the Soft Sandstone Area (SSA) for eco-economical consideration, ten years (1999-2008) planting of seabuckthorn has made 1642.83 km2, or 9.84%, of the total area of SSA change into seabuckthorn coverage. In SSA the landscape has been divided into 9 types, such as seabuckthorn, sand, water, settlement, bush, open vegetation, forest, grassland and unused land. Seabuckthorn type is separated from the bush type for estimating the role of seabuckthron planting. By means of the Markov model, the developing trends of every landscape types can be determined to support the seabuckthorn project which influences the landscape pattern deeply in SSA. The prediction shows that the optimism ratio of seabuckthorn in the future should be 10.21%, the open vegetation 32.25%, and the forest percentage under 10%, which is a very wise tactics to avoid the serious death of various vegetations in SSA to match the local arid eco-environmen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andscape Pattern MARKOV Model PREDICTION SEABUCKTHORN soft sandstone area (ssa)
下载PDF
砒砂岩沟坡沙棘根系分布特征及其对林下土壤的改良作用 被引量:27
2
作者 党晓宏 高永 +3 位作者 汪季 罗凤敏 高君亮 刘阳 《中国水土保持科学》 CSCD 2012年第4期45-50,共6页
沙棘是砒砂岩地区植被恢复的先锋树种,沙棘根系形态不但影响植物本身的生长,还影响其保土效果及改土效果。采用根系追踪法,研究砒砂岩地区同一坡面不同坡位、不同林龄沙棘根系的分布形态,测定沙棘林下土壤的理化性质,以裸坡地作为对照,... 沙棘是砒砂岩地区植被恢复的先锋树种,沙棘根系形态不但影响植物本身的生长,还影响其保土效果及改土效果。采用根系追踪法,研究砒砂岩地区同一坡面不同坡位、不同林龄沙棘根系的分布形态,测定沙棘林下土壤的理化性质,以裸坡地作为对照,分析沙棘林对土壤的改良作用。结果表明:1)砒砂岩沟坡沙棘根系在垂直方向上集中分布在0~40 cm深的土壤中,在水平方向分布可达137 cm。2)沙棘一级侧根的数量与小环境有密切关系,土壤水分条件越好,侧根数量越多,根长越短;沙棘根系的径粗与埋深呈反比,并且与距植株中心距离也呈反比。3)人工沙棘林在砒砂岩沟坡上,其根系分布表现为坡顶根系由于土层薄受到砒砂岩的限制,水平分布较发达,在坡底由于土壤厚度及肥力的充足,沙棘在垂直分布上明显深于坡顶。4)种植沙棘可增加土壤含水量和土壤孔隙度,同时还可以提高土壤中的速效N、P、K及有机质质量含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砒砂岩 沙棘 根系 分布形态 土壤改良
下载PDF
砒砂岩区典型小流域复合侵蚀动力特征分析 被引量:13
3
作者 张攀 姚文艺 +1 位作者 刘国彬 肖培青 《水利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1384-1391,共8页
以鄂尔多斯高原砒砂岩区水力、风力、冻融交错侵蚀作用为研究对象,选择准格尔旗二老虎沟小流域作为研究流域,对侵蚀环境参数进行定位观测,统计分析水力、风力、冻融作用的年内变化过程。采用数据标准化后的层次分析法,揭示水力-风力-冻... 以鄂尔多斯高原砒砂岩区水力、风力、冻融交错侵蚀作用为研究对象,选择准格尔旗二老虎沟小流域作为研究流域,对侵蚀环境参数进行定位观测,统计分析水力、风力、冻融作用的年内变化过程。采用数据标准化后的层次分析法,揭示水力-风力-冻融交错作用过程,辨识高侵蚀风险发生的时阈及动力交错模式。研究表明:砒砂岩区复合侵蚀作用可分为风冻交错、风水交错和风水冻交错三个典型动力组合模式,风水交错侵蚀是该地区的主要侵蚀模式;砒砂岩区年内存在三个高侵蚀风险期,即风-冻融交错侵蚀期(2月上旬至3月中下旬),风-水交错侵蚀期(6月中上旬至8月中下旬),水-风-冻融交错侵蚀期(10月中旬至11月中下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风-冻融复合侵蚀 多动力交错过程 侵蚀模式 土壤侵蚀机理 砒砂岩区
下载PDF
河南省嵩山区五佛山群内的砂岩岩墙及构造解释 被引量:4
4
作者 索书田 闻立峰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2004年第2期549-556,共8页
河南省嵩山地区中—新元古代五佛山群沉积岩中发育几百条砂岩岩墙、砂岩岩脉和砂岩岩床 ,形成一个壮观的砂岩岩墙群。它们的地质关系、几何学、组成和结构特征显示 ,其母源层是骆驼畔组含砾中粗粒砂岩及中细粒砂岩 ,主要是在五佛山群重... 河南省嵩山地区中—新元古代五佛山群沉积岩中发育几百条砂岩岩墙、砂岩岩脉和砂岩岩床 ,形成一个壮观的砂岩岩墙群。它们的地质关系、几何学、组成和结构特征显示 ,其母源层是骆驼畔组含砾中粗粒砂岩及中细粒砂岩 ,主要是在五佛山群重力滑动构造发育过程中 ,准稳定的骆驼畔组砂岩经液化及流体化 ,由上向下注入到下伏的葡峪组页岩等岩层内断层、裂隙和节理中形成的。砂岩岩墙群的发育证明 ,五佛山群区域变形时 ,其整个地层序列的岩石虽已具有一定强度 ,可形成较规律性的重力滑动构造几何学和运动学图像 ,但是 ,总体尚未完全固结成岩。因此 ,五佛山群复杂的阿尔卑斯型构造属于软沉积变形 ,在中朝克拉通尺度上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嵩山区 五佛山群 重力滑动 砂岩岩墙 流体化作用 软沉积变形
下载PDF
砒砂岩区种植沙棘后景观生态格局综合评价 被引量:2
5
作者 胡建忠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247-252,共6页
通过对晋陕蒙砒砂岩区沙棘生态工程实施前一年(1998年)、中期(2003年)、最后一年(2008年)3个控制年份斑块特征的分析,发现作为景观主要组成部分的稀疏植被、草地、灌丛、沙棘和林地陆续增加,而未利用地和盖沙地面积继续下降。景观生态... 通过对晋陕蒙砒砂岩区沙棘生态工程实施前一年(1998年)、中期(2003年)、最后一年(2008年)3个控制年份斑块特征的分析,发现作为景观主要组成部分的稀疏植被、草地、灌丛、沙棘和林地陆续增加,而未利用地和盖沙地面积继续下降。景观生态整体继续向植被面积更大、分布更为合理的方向发展,这也是实施沙棘生态工程的主要目的所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砂岩 沙棘 景观 主成分分析 聚类
下载PDF
砒砂岩区种植沙棘后景观格局变化预测 被引量:1
6
作者 胡建忠 《中国水土保持科学》 CSCD 2011年第4期31-35,45,共6页
沙棘是砒砂岩区沟谷部位常用的一种生态恢复树种。通过运用马尔科夫模型,对种植沙棘后砒砂岩区景观格局变化趋势的分析,预测沙棘等各类景观要素的发展规模,以为科学指导类似沙棘生态工程的建设项目提供相关依据。为探索种植沙棘对景观... 沙棘是砒砂岩区沟谷部位常用的一种生态恢复树种。通过运用马尔科夫模型,对种植沙棘后砒砂岩区景观格局变化趋势的分析,预测沙棘等各类景观要素的发展规模,以为科学指导类似沙棘生态工程的建设项目提供相关依据。为探索种植沙棘对景观系统的影响,将沙棘单独分出来作为一种景观类型,与其他常规景观类型一起进行景观格局分析。结果表明:在砒砂岩区,沙棘生态工程建设是对区域景观生态格局变化影响最大的因素;预测确定的砒砂岩区沙棘种植面积的最大比例为10.21%,乔木林地面积比例预测值在10%以下,林地面积过大将会造成土壤干层下移,最终可能导致大片林分死亡现象出现;稀疏植被地的面积稳定比例为32.25%,在干旱少雨的砒砂岩区,较高的稀疏植被比例,是适应当地环境条件的最佳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景观 格局 马尔科夫模型 预测 沙棘 砒砂岩
下载PDF
砒砂岩区沙棘根瘤分布特征 被引量:3
7
作者 胡建忠 刘丽颖 殷丽强 《现代农业科技》 2010年第18期252-255,共4页
对具有结瘤特性的沙棘在砒砂岩区的根瘤分布研究表明,2~8年林龄的沙棘人工林分,其单株平均结瘤量为18.4g,最高可达75.3g;根瘤在10~30cm土层分布最多;4~6年林龄沙棘地下结有更多根瘤;砒砂岩沟坡沙棘林地单株平均根瘤重达18.8g,分别是... 对具有结瘤特性的沙棘在砒砂岩区的根瘤分布研究表明,2~8年林龄的沙棘人工林分,其单株平均结瘤量为18.4g,最高可达75.3g;根瘤在10~30cm土层分布最多;4~6年林龄沙棘地下结有更多根瘤;砒砂岩沟坡沙棘林地单株平均根瘤重达18.8g,分别是盖土沟坡与盖沙土梁峁顶中的2、3倍;其根系粗度与根瘤重量呈正比,根系越粗,其上着生的根瘤越重。沙棘能够在裸露砒砂岩区结瘤的特性,为治理砒砂岩区环境提供了更好的物质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棘 砒砂岩区 根瘤 分布特征
下载PDF
砒砂岩地区沙棘根系改良土壤作用 被引量:3
8
作者 何京亮 郭建英 《国际沙棘研究与开发》 2008年第2期26-32,共7页
以砒砂岩区林龄为2a^8a的沙棘群落为研究对象,在野外调查与室内分析的基础上,对沙棘群落根系改良土壤的效果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沙棘群落的根系可快速增加土体中>0.01mm微团粒的数量,并使土壤容重有所降低;同时明显地提高土壤中有... 以砒砂岩区林龄为2a^8a的沙棘群落为研究对象,在野外调查与室内分析的基础上,对沙棘群落根系改良土壤的效果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沙棘群落的根系可快速增加土体中>0.01mm微团粒的数量,并使土壤容重有所降低;同时明显地提高土壤中有机质、N、P、K等化学元素的含量,从而协调供应养分和水分的能力提高,改善了土壤的营养状况及结构;有效的改善了砒砂岩区的生态环境和减少了砒砂岩区的水土流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棘 砒砂岩区 根系 土壤特性
下载PDF
晋陕蒙砒砂岩区实施沙棘生态工程各期的景观斑块特征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胡建忠 《西部林业科学》 CAS 2011年第2期1-6,共6页
对晋陕蒙砒砂岩区实施沙棘生态工程始期(1998年)、中期(2003年)、末期(2008年)3个时期(控制年份)景观斑块特征的研究结果表明:沙棘林景观的斑块变化最为明显。从斑块数量上来看,各粒级斑块数量均有所增加;在各斑块所占的比例上,小斑块... 对晋陕蒙砒砂岩区实施沙棘生态工程始期(1998年)、中期(2003年)、末期(2008年)3个时期(控制年份)景观斑块特征的研究结果表明:沙棘林景观的斑块变化最为明显。从斑块数量上来看,各粒级斑块数量均有所增加;在各斑块所占的比例上,小斑块比例在减小,中斑块、大斑块及巨斑块的比例在迅速增加。说明沙棘生态工程的实施使得该区沙棘林景观小斑块逐渐连结为更大的斑块。在其生态工程实施的各期,沙棘林的类斑近圆指数从中期2003年的1.86增加到末期2008年的2.65,变化较为明显,体现出在沙棘萌蘖性能的影响下,景观斑块形状逐渐变得复杂。沙棘林斑块分维数从中期2003年的1.056 6增加到末期2008年的1.080 2,在持续开展沙棘造林的过程中,斑块数增加,面积增加,边界趋于更加复杂,与其形状指数显示的结果相一致。该区复杂的斑块形状是沙棘林向外迅速扩张的活力表征。此外,还对该区实施沙棘生态工程各期的盖沙地、水域、居民地、灌丛、稀疏植被、林地、草地、未利用地等的景观斑块特征作了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晋陕蒙 砒砂岩区 沙棘生态工程 景观 斑块特征
下载PDF
砒砂岩区种植沙棘后不同时期的景观异质性 被引量:1
10
作者 胡建忠 《国际沙棘研究与开发》 2012年第1期12-18,共7页
通过对晋陕蒙砒砂岩区沙棘生态工程实施前1年(1998年)、中期(2003年)、最后1年(2008年)3个控制年份的景观异质性对比分析,以期从理论上进行高度概括,更好地指导类似生态工程建设项目。在种植沙棘后的砒砂岩区,沙棘斑块密度、边缘密度、... 通过对晋陕蒙砒砂岩区沙棘生态工程实施前1年(1998年)、中期(2003年)、最后1年(2008年)3个控制年份的景观异质性对比分析,以期从理论上进行高度概括,更好地指导类似生态工程建设项目。在种植沙棘后的砒砂岩区,沙棘斑块密度、边缘密度、聚集度等指数,从2003年向2008年略有增加。区域内持续的沙棘生态工程建设,形成区域化、片段化的沙棘林,导致了这些指数的变大。沙棘破碎化指数从呈微弱减小趋势,在造林面积几乎增加一倍的前提下,部分斑块整合到一起,致使破碎度指数有所下降。随着沙棘等生态工程的不断推进,区域内景观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指数都有所提高,同时整个景观优势度指数逐渐降低,向更加和谐的景观系统转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砒砂岩 沙棘 斑块密度 边缘密度 聚集度 破碎度 多样性指数
下载PDF
砒砂岩区种植沙棘后的景观空间分布格局
11
作者 胡建忠 《现代农业科技》 2011年第10期274-274,281,共2页
通过对晋陕蒙砒砂岩区沙棘生态工程实施前一年(1998年)、中期(2003年)、最后一年(2008年)3个控制年份景观格局的分析,发现沙棘的连接度指数由2003年的93.015 8增加到2008年的95.634 3,距离指数则由93.745 0下降到83.333 7,说明随着沙棘... 通过对晋陕蒙砒砂岩区沙棘生态工程实施前一年(1998年)、中期(2003年)、最后一年(2008年)3个控制年份景观格局的分析,发现沙棘的连接度指数由2003年的93.015 8增加到2008年的95.634 3,距离指数则由93.745 0下降到83.333 7,说明随着沙棘种植面积的扩大,其自身的团聚程度也在逐步提高,显示其具有良好的团聚潜力,斑块之间相互联系的程度也在提高;而盖沙地、未利用地连接度指数较小,距离指数增加,反映其受人为干扰加剧,人为改造和利用使更多的盖沙地和未利用地被沙棘、林地等景观类型占据,从而形成更为和谐的景观格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砒砂岩区 沙棘 景观 连接度指数 距离指数
下载PDF
砒砂岩区种植沙棘后不同时期的景观要素组成结构
12
作者 胡建忠 《国际沙棘研究与开发》 2011年第2期11-14,共4页
本文重点对晋陕蒙砒砂岩区沙棘生态工程实施前一年(1998年)、中期(2003年)、最后一年(2008年)3个控制年份,通过专用软件,分类型统计各景观要素的面积、斑块数等,对区域内景观成分组成结构进行了分析。砒砂岩区在沙棘及其他生态工程建设... 本文重点对晋陕蒙砒砂岩区沙棘生态工程实施前一年(1998年)、中期(2003年)、最后一年(2008年)3个控制年份,通过专用软件,分类型统计各景观要素的面积、斑块数等,对区域内景观成分组成结构进行了分析。砒砂岩区在沙棘及其他生态工程建设的实施基础上,区域景观格局发生了很大变化,景观本底由盖沙地和稀疏植被分庭抗衡,逐渐过渡到以稀疏植被、灌丛、林地和沙棘等各类植被为主。沙棘渐渐成为区域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区域生态环境改善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砒砂岩 沙棘 景观 结构 斑块
下载PDF
准格尔旗砒砂岩区沙棘蒸腾耗水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被引量:12
13
作者 刘龙 姚云峰 +4 位作者 郭月峰 祁伟 尉迟文思 韩兆敏 董晓宇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08-120,共13页
为探究沙棘的蒸腾耗水规律及其对环境因子的响应,以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砒砂岩区典型造林树种沙棘为研究对象,采用SF60茎流计于2016年8月9—15日对沙棘(Hippophae rhamnoides Linn.)蒸腾速率进行监测,并同时结合HOBO小型气象站监测... 为探究沙棘的蒸腾耗水规律及其对环境因子的响应,以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砒砂岩区典型造林树种沙棘为研究对象,采用SF60茎流计于2016年8月9—15日对沙棘(Hippophae rhamnoides Linn.)蒸腾速率进行监测,并同时结合HOBO小型气象站监测相关环境因子,对沙棘液流蒸腾速率及其与周围环境因子的连日变化的相关性进行深入研究。结果表明:1)沙棘的液流蒸腾速率表现为明显的昼夜变化规律,白天的蒸腾速率远高于夜间,夜晚有微弱的稳定的树干液流存在,呈双峰曲线趋势;2)沙棘树种液流蒸腾速率与环境因子的连日变化趋势基本相同,并且昼夜变化规律具有明显的波动性,且存在时滞效应,液流蒸腾速率与环境因子有密切的联系,同太阳辐射、空气温度、风速、10cm地温、水汽压亏缺环境因子呈正相关,而与空气相对湿度呈负相关关系;3)沙棘液流蒸腾速率与各环境因子回归方程为Vs=-0.007-0.004V-0.025T_b+0.679VPD+0.155Rs+0.011RH+0.207T_a,其中Vs为液流蒸腾速率,kg/h;V为风速,m/s;T_a为空气温度,℃;VPD为水汽压亏缺,kPa;RH为空气相对湿度,%;Rs为太阳辐射,W/m^2;T_b为10cm土层地温,℃,决定系数R^2为0.97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棘 蒸腾速率 砒砂岩区 相关性
原文传递
准格尔旗砒砂岩区三种典型造林树种蒸腾耗水研究 被引量:5
14
作者 刘龙 姚云峰 +5 位作者 郭月峰 祁伟 温健 高玉寒 尉迟文思 韩兆敏 《中国农业科技导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124-131,共8页
以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准格尔旗砒砂岩区三种典型造林树种为研究对象,采用SF60茎流计对沙棘(Hippophae rhamnoides Linn.)、柠条锦鸡儿(Caragana korshinskii Kom.)和油松(Pinus tabuliformis)的蒸腾速率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1)... 以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准格尔旗砒砂岩区三种典型造林树种为研究对象,采用SF60茎流计对沙棘(Hippophae rhamnoides Linn.)、柠条锦鸡儿(Caragana korshinskii Kom.)和油松(Pinus tabuliformis)的蒸腾速率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1)三种树种均出现了明显的昼夜变化规律,白天的蒸腾速率远高于夜间,夜晚有微弱的稳定的树干液流存在,单、双峰规律明显。(2)在典型天气中,晴天三种树种树干液流速率曲线变化较平缓且峰值范围较宽,液流启动较早,停止较晚;在雨天,峰值较陡且范围较窄,液流启动较晚,停止较早;阴天居中。(3)三种树种的蒸腾速率与土壤含水率均呈显著相关,相关系数均在0.985以上。研究结果旨在为干旱区人工林的栽植管理及水资源合理利用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砒砂岩区 柠条锦鸡儿 沙棘 油松 蒸腾速率 土壤含水率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