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20篇文章
< 1 2 4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Processes involving soil CO_(2)dynamic in a sector of Chaco-Pampean plain,Argentina:An isotope geochemical approach
1
作者 Sanci Romina Panarello Héctor 《Acta Geochimica》 EI CAS CSCD 2024年第5期947-958,共12页
The magnitude and spatial variability of CO_(2)surface emissions and processes involving CO_(2)released to the atmosphere from the soils are relevant issues in the context of climate change.This work evaluated CO_(2)f... The magnitude and spatial variability of CO_(2)surface emissions and processes involving CO_(2)released to the atmosphere from the soils are relevant issues in the context of climate change.This work evaluated CO_(2)fluxes and^(13)C/^(12)C ratio of vegetation,organic matter,and soil gases from no disturbed soils of Chaco Pampean Plain(Argentina)with different soil properties and environmental conditions(PL and PA units).Soil organic decomposition from individual layers was accompanied byδ^(13)C of total organic carbon(δ^(13)C-TOC)values more enriched to depth.δ^(13)C-TOC values in the upper soil profile~ca.0–15 cm were like the plant community of this area(~−33 to−29‰)whileδ^(13)CTOC varied stronger bellow horizon A,till~−24‰.Bothδ^(13)C-TOC and soilδ^(13)C-CO_(2)were similar(~−24 to 26‰)at deeper horizons(~50–60 cm).Toward the superficial layers,δ^(13)C-TOC andδ^(13)C-CO_(2)showed more differences(till~4‰),due influence of the diffusion process.Horizon A layer(~0–20 cm)from both PL and PA units contained the most enrichedδ^(13)C-CO_(2)values(~−15–17‰)because atmospheric CO_(2)permeated the soil air.A simple two-component mixing model between sources(atmosphericδ^(13)C-CO_(2)and soil CO_(2))confirmed that process.Isotopically,CO_(2)fluxes reflected the biodegradation of C3 plants(source),diffusive transport,and CO_(2)exchange(atmosphere/soil).Soil moisture content appeared as a determining factor in the diffusion process and the magnitude of CO_(2)surface emissions(12–60 g·m^(−2)·d^(−1)).That condition was confirmed by CO_(2)diffusion coefficients estimated by air-filled porosity parameters and soil radon gradient mode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oil co_(2) Carbon isotopes Isotope fractionation Radon gases
下载PDF
Quantification of CO_(2) Emissions from Three Power Plants in China Using OCO-3 Satellite Measurements
2
作者 Yang YANG Minqiang ZHOU +3 位作者 Wei WANG Zijun NING Feng ZHANG Pucai WANG 《Advances in Atmospheric Sciences》 SCIE CAS CSCD 2024年第11期2276-2288,共13页
Coal-fired power plants are a major carbon source in China. In order to assess the evaluation of China's carbon reduction progress with the promise made on the Paris Agreement, it is crucial to monitor the carbon ... Coal-fired power plants are a major carbon source in China. In order to assess the evaluation of China's carbon reduction progress with the promise made on the Paris Agreement, it is crucial to monitor the carbon flux intensity from coal-fired power plants. Previous studies have calculated CO_(2) emissions from point sources based on Orbiting Carbon Observatory-2 and-3(OCO-2 and OCO-3) satellite measurements, but the factors affecting CO_(2) flux estimations are uncertain. In this study, we employ a Gaussian Plume Model to estimate CO_(2) emissions from three power plants in China based on OCO-3 XCO_(2) measurements. Moreover, flux uncertainties resulting from wind information, background values,satellite CO_(2) measurements, and atmospheric stability are discussed. This study highlights the CO_(2) flux uncertainty derived from the satellite measurements. Finally, satellite-based CO_(2) emission estimates are compared to bottom-up inventories.The satellite-based CO_(2) emission estimates at the Tuoketuo and Nongliushi power plants are ~30 and ~10 kt d^(-1) smaller than the Open-Data Inventory for Anthropogenic Carbon dioxide(ODIAC) respectively, but ~10 kt d^(-1) larger than the ODIAC at Baotou.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co-3 power plant co_(2)emission Gaussian Plume Model
下载PDF
Effect of CO_(2)exposure on the mechanical strength of geopolymerstabilized sandy soils
3
作者 Hamid Reza Razeghi Armin Geranghadr +2 位作者 Fatemeh Safaee Pooria Ghadir Akbar A.Javadi 《Journal of Rock Mechanics and Geotechnical Engineering》 SCIE CSCD 2024年第2期670-681,共12页
In recent years,there has been growing interest in developing methods for mitigating greenhouse effect,as greenhouse gas emissions continue to contribute to global temperature rise.On the other hand,investigating geop... In recent years,there has been growing interest in developing methods for mitigating greenhouse effect,as greenhouse gas emissions continue to contribute to global temperature rise.On the other hand,investigating geopolymers as environmentally friendly binders to mitigate the greenhouse effect using soil stabilization has been widely conducted.However,the effect of CO_(2)exposure on the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geopolymer-stabilized soils is rarely reported.In this context,the effect of CO_(2)exposure on the mechanical and microstructural features of sandy soil stabilized with volcanic ash-based geopolymer was investigated.Several factors were concerned,for example the binder content,relative density,CO_(2)pressure,curing condition,curing time,and carbonate content.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compressive strength of the stabilized sandy soil specimens with 20%volcanic ash increased from 3 MPa to 11 MPa.It was also observed that 100 kPa CO_(2)pressure was the optimal pressure for strength development among the other pressures.The mechanical strength showed a direct relationship with binder content and carbonate content.Additionally,in the ambient curing(AC)condition,the mechanical strength and carbonate content increased with the curing time.However,the required water for carbonation evaporated after 7 d of oven curing(OC)condition and as a result,the 14-d cured samples showed lower mechanical strength and carbonate content in comparison with 7-d cured samples.Moreover,the rate of strength development was higher in OC cured samples than AC cured samples until 7 d due to higher geopolymerization and carbonation rat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oil stabilization co_(2)effect GEOPOLYMER
下载PDF
基于FES技术的O_(2)/CO_(2)燃烧气氛下准东煤中不同类型碱金属盐的释放特性
4
作者 赵京 杨本超 +3 位作者 魏小林 倪文翔 乔瑜 娄春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3216-3224,共9页
O_(2)/CO_(2)燃烧技术被认为是一种清洁的燃煤发电技术,然而高碱准东煤燃烧过程中释放的大量碱金属通常是引起锅炉受热面积灰、结渣以及腐蚀的重要物质,严重危害了设备的安全稳定运行。因此,探讨O_(2)/CO_(2)燃烧气氛下准东煤中不同类... O_(2)/CO_(2)燃烧技术被认为是一种清洁的燃煤发电技术,然而高碱准东煤燃烧过程中释放的大量碱金属通常是引起锅炉受热面积灰、结渣以及腐蚀的重要物质,严重危害了设备的安全稳定运行。因此,探讨O_(2)/CO_(2)燃烧气氛下准东煤中不同类型碱金属盐的释放特性对于煤炭的清洁高效利用具有重要意义。基于火焰发射光谱技术(FES),在金属丝网反应器上研究了煤粉燃烧过程中不同类型碱金属盐在O_(2)/N_(2)和O_(2)/CO_(2)两种气氛下的释放特性。结果表明:在O_(2)/N_(2)气氛下,挥发分燃烧会产生明亮的火焰;与O_(2)/N_(2)气氛相比,O_(2)/CO_(2)气氛下煤粉燃烧强度降低,火焰温度下降,着火时间延迟,挥发分和焦炭的燃烧时间延长,使得煤粉中气相Na的释放过程受到抑制。对于NaAc、Na_(2)CO_(3)和Na_(2)SO_(4)来讲,O_(2)/CO_(2)气氛延迟了其释放过程中质量浓度降低的时间,使煤粉中气相Na从开始释放就进入稳定释放阶段,气相Na质量浓度变化率波动不大;但NaCl会在释放的4 s左右质量浓度变化率变为负值,导致释放的气相Na质量浓度一直降低。同时CO_(2)气氛还会使得NaAc、NaCl等类型盐转化形成更难释放的Na_(2)CO_(3),进一步抑制气相Na的释放过程。而Na_(2)CO_(3)的质量释放率在O_(2)/CO_(2)气氛下也降低的主要原因则是CO_(2)抑制了Na_(2)CO_(3)向Na_(2)O的分解过程。Na_(2)SO_(4)则由于其本身释放就比较困难,因此其质量释放率降低的主要原因是燃料燃烧温度和强度降低导致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_(2)/co_(2)燃烧 碱金属 火焰发射光谱技术 金属丝网反应器 释放特性
下载PDF
超临界CO_(2)脉动压裂-渗流耦合试验系统研制与应用
5
作者 刘佳佳 张云龙 +2 位作者 聂子硕 高志扬 许文松 《煤田地质与勘探》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2-20,共9页
【目的】为了有效强化煤层气抽采效果,将脉动压裂与超临界CO_(2)压裂相结合,提出了利用超临界CO_(2)脉动压裂煤(岩)的新思路。【方法】自主研发了超临界CO_(2)脉动压裂-渗流耦合真三轴试验系统,介绍了该试验系统的主要结构、特点和功能... 【目的】为了有效强化煤层气抽采效果,将脉动压裂与超临界CO_(2)压裂相结合,提出了利用超临界CO_(2)脉动压裂煤(岩)的新思路。【方法】自主研发了超临界CO_(2)脉动压裂-渗流耦合真三轴试验系统,介绍了该试验系统的主要结构、特点和功能,然后开展了室内真三轴条件下超临界CO_(2)脉动压裂-渗流试验及超临界CO_(2)脉动压裂-声发射监测试验。该系统结合独立伺服系统与中央数字系统控制三向应力,采用双泵型恒速恒压泵脉动给压,具有高精度、全过程、真三轴、承载高温、高压及高应力的特点。【结果和结论】试验结果表明:超临界CO_(2)脉动压裂-渗流耦合真三轴试验系统可以实现良好的脉动压裂功能。超临界CO_(2)脉动压裂后,煤体渗透率较压裂前呈增大趋势,增大了2~9倍,且煤体渗透率皆呈现良好的指数变化规律。在声发射-超临界CO_(2)脉动压裂时期,煤体产生了新的裂隙通道,该通道由压裂孔中心直接贯穿至煤样表面,且可观测到超临界CO_(2)流体直接从煤中喷出,故超临界CO_(2)脉动压裂具有一定的扩展和连通裂隙的作用,能够有效提高煤层气的抽采效果。研究成果为强化深部低渗煤层增透技术提供了一定的试验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临界co_(2) 脉动压裂 真三轴 渗流特性 声发射
下载PDF
云南省建筑业CO_(2)排放峰值及达峰时间预测
6
作者 孙永河 蒋永棋 +1 位作者 黄子航 缪彬 《生态经济》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38-44,共7页
建筑业减碳是助力我国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重要抓手。运用决策试行与评价实验室(DEMATEL)方法从直接碳排放、间接碳排放、运行碳排放和环境代价四个维度对云南省建筑业CO_(2)排放影响因素予以了系统分析。在此基础上采用系统动力... 建筑业减碳是助力我国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重要抓手。运用决策试行与评价实验室(DEMATEL)方法从直接碳排放、间接碳排放、运行碳排放和环境代价四个维度对云南省建筑业CO_(2)排放影响因素予以了系统分析。在此基础上采用系统动力学构建出云南省建筑业CO_(2)排放系统仿真模型,从而揭示预测出不同情境下云南省建筑业CO_(2)排放的预期峰值和时间。模拟结果表明:在高碳情景下,云南省建筑业将于2038年实现碳达峰,峰值为1091.33百万吨;而在低碳情景和基准情景下,云南省建筑业将于2035年实现碳达峰,其峰值分别为455.91百万吨、942.04百万吨。最后,给出促进云南省建筑业低碳发展的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筑业 co_(2)排放 峰值预测 决策试行与评价实验室 系统动力学
下载PDF
超临界CO_(2)作用下高阶煤微观结构及力学特性-声发射特征研究
7
作者 刘佳佳 许艳之 +3 位作者 聂子硕 张云龙 高建良 王丹 《煤炭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27-135,共9页
超临界CO_(2)压裂技术作为极具发展潜力的压裂煤体增透瓦斯技术,明晰其对煤体的影响机制,有助于推动该技术的机理研究和实践工程应用。为准确表征超临界CO_(2)作用下高阶煤的孔裂隙结构及力学特性变化,以焦煤集团中马村矿的高阶煤为试... 超临界CO_(2)压裂技术作为极具发展潜力的压裂煤体增透瓦斯技术,明晰其对煤体的影响机制,有助于推动该技术的机理研究和实践工程应用。为准确表征超临界CO_(2)作用下高阶煤的孔裂隙结构及力学特性变化,以焦煤集团中马村矿的高阶煤为试验对象,通过自主搭建的超临界CO_(2)浸泡试验系统,结合全自动物理吸附仪(BET)以及全自动压汞仪(MIP),对超临界CO_(2)处理前后高阶煤的孔裂隙结构变化进行分析,并利用单轴压缩和声发射试验系统对超临界CO_(2)处理前后高阶煤的单轴压缩力学特性和声发射特征进行测定。结果表明:超临界CO_(2)对高阶煤具有良好的扩孔增渗作用。超临界CO_(2)处理后高阶煤的微小孔孔容占比降低,中大孔孔容占比增大,且高阶煤的总孔容增大;超临界CO_(2)对高阶煤的力学特性具有明显的劣化作用。超临界CO_(2)处理后高阶煤单轴抗压强度和弹性模量均显著下降,降幅分别为70.06%和55.56%,且超临界CO_(2)处理后高阶煤的内部声发射信号活跃度明显下降,高阶煤单轴抗压时间、累计振铃计数以及累计能量分别降低了98.68 s、95.14×10^(3)个、200.30 V·ms,降幅分别为46.65%、37.65%、50.03%,高阶煤累计振铃计数以及累计能量平静期占比均显著增加,缓增期占比均降低,激增期前者占比降低,后者占比小幅度增加。研究成果将有助于推动超临界CO_(2)压裂技术的机理研究,对深部高阶煤的煤层气开采和CO_(2)地下封存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临界co_(2) 高阶煤 孔隙结构 力学特性 声发射特性 扩孔增渗
下载PDF
CO_(2)捕捉技术在船舶减碳中的应用分析及展望
8
作者 张刚 朱启增 于金玲 《青岛远洋船员职业学院学报》 2024年第3期31-36,共6页
船舶碳捕集技术成为当前减少船舶碳排放的重要解决方案之一。针对短期内减少船舶尾气CO_(2)排放的问题,本文系统梳理了CO_(2)捕捉技术及其在船岸的应用和发展;通过对比分析法得出不同方式的CO_(2)捕捉技术的成熟度及优缺点,并在此基础... 船舶碳捕集技术成为当前减少船舶碳排放的重要解决方案之一。针对短期内减少船舶尾气CO_(2)排放的问题,本文系统梳理了CO_(2)捕捉技术及其在船岸的应用和发展;通过对比分析法得出不同方式的CO_(2)捕捉技术的成熟度及优缺点,并在此基础上深入分析了目前CO_(2)捕捉技术在船舶应用中存在的捕捉效率不高、运行成本较高、政策标准不完善等方面的问题;提出了未来船舶尾气碳捕捉技术发展方向及建议,为商船碳捕集技术的更深入研究和推广应用提供更多思路和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船舶减碳排 co_(2)捕捉 捕集率 吸收剂 能耗
下载PDF
陆地生态系统土壤CO_(2)排放对模拟增温的响应特征及影响因素 被引量:1
9
作者 田茜 杨芳 +1 位作者 王召欢 张庆印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928-1939,共12页
全球变暖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陆地生态系统碳循环的研究受到了各界广泛关注,是当前全球变化研究中的重点。土壤CO_(2)排放是陆地生态系统与大气间二氧化碳交换的最大通量之一,当前陆地生态系统中土壤CO_(2)排放如何响应全球气候变暖及... 全球变暖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陆地生态系统碳循环的研究受到了各界广泛关注,是当前全球变化研究中的重点。土壤CO_(2)排放是陆地生态系统与大气间二氧化碳交换的最大通量之一,当前陆地生态系统中土壤CO_(2)排放如何响应全球气候变暖及其影响因素仍不清楚,限制了对土壤碳循环过程及影响机制的深入认识。旨在明确全球变暖背景下陆地生态系统中土壤CO_(2)排放格局及影响因素。基于Web of Science、PubMed和中国知网等中英文期刊数据库,充分收集全球范围内的相关野外试验文献81篇,提取出65个研究位置和213组相关研究数据,采用Meta分析方法探讨陆地生态系统土壤CO_(2)排放对增温的响应特征,分析其与海拔、气候、土壤含水量、容重(BD)、pH、全氮(TN)和土壤有机碳(SOC)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陆地生态系统中土壤CO_(2)排放对增温整体有显著的正向响应,在农、林、草生态系统中,增温使土壤CO_(2)排放分别显著增加13.1%、18.0%、5.9%(P<0.05),森林生态系统对增温响应的正效应最强烈;增温能在短时期内促进土壤呼吸,但随着增温持续时间增加,土壤呼吸对温度的敏感性会降低,对温度变化产生适应性,从而使其对增温的响应能力减弱;响应特征受到环境因子、土壤特性以及其他试验条件等的影响,绝大多数条件下对增温表现出显著的正响应特征,不同影响因子之间共同作用、相互影响。增温通常能够改变植物生物量、土壤养分含量及微生物数量和活性,从而影响到植被根际呼吸和土壤呼吸速率。相关分析表明,海拔对土壤CO_(2)排放有显著负向影响,而年均气温、年均降水量、土壤含水量和仪器嵌入土壤深度则对土壤CO_(2)排放产生显著正向影响。这些结果对于理解全球土壤CO_(2)排放的时空变化格局有重要意义,也为准确评价全球变暖背景下土壤碳汇功能及其持续性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co_(2)排放 土壤呼吸 陆地生态系统 增温 Meta分析
下载PDF
电力行业CO_(2)排放量预测及减排路径——以徐州市为例 被引量:1
10
作者 吴蒙 王晓青 +4 位作者 杨旅涵 张谷春 肖哓虎 徐辉 秦云虎 《江苏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4年第1期46-50,共5页
基于1996—2022年《徐州统计年鉴》数据,分析徐州市电力行业CO_(2)排放特征,参考宾婵佳等的方法测算徐州市电力行业CO_(2)排放量,运用BP神经网络模型对2022—2030年徐州市电力行业CO_(2)排放量进行预测.结果表明:1995—2021年徐州市电... 基于1996—2022年《徐州统计年鉴》数据,分析徐州市电力行业CO_(2)排放特征,参考宾婵佳等的方法测算徐州市电力行业CO_(2)排放量,运用BP神经网络模型对2022—2030年徐州市电力行业CO_(2)排放量进行预测.结果表明:1995—2021年徐州市电力行业CO_(2)排放量为1002.684~4462.032万t;单位煤耗CO_(2)排放系数从1995年的1.027 t/MWh上升到1998年的1.043 t/MWh,再下降到2021年的0.820 t/MWh.不同情景下,徐州市电力行业CO_(2)排放量的预测值与实际值的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表明,运用BP神经网络模型预测电力行业CO_(2)排放量是可行的.预测结果显示,到2030年,徐州市电力行业CO_(2)排放量在基准情景下为5382.358万t,低碳情景下为4481.523万t,强化低碳情景下为4077.167万t.提出了徐州市电力行业可从发电端、电网端和消费端实施碳减排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徐州市 电力行业 co_(2)排放 BP神经网络模型
下载PDF
秸秆还田配施氮肥对黑土玉米田土壤CO_(2)排放与碳平衡的影响
11
作者 齐智娟 徐敬文 +3 位作者 张忠学 宋芳 李铁成 孙嘉璐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284-293,共10页
为探寻不同秸秆还田方式配施氮肥对黑土玉米田土壤CO_(2)排放与碳平衡的影响,于2023年开展大田试验,设置秸秆离田(S0,对照)、秸秆覆盖还田(S1)、秸秆旋耕还田(S2)3种秸秆还田方式,同时设置常规施加氮肥(N,250kg/hm^(2))与不施加氮肥(W,0... 为探寻不同秸秆还田方式配施氮肥对黑土玉米田土壤CO_(2)排放与碳平衡的影响,于2023年开展大田试验,设置秸秆离田(S0,对照)、秸秆覆盖还田(S1)、秸秆旋耕还田(S2)3种秸秆还田方式,同时设置常规施加氮肥(N,250kg/hm^(2))与不施加氮肥(W,0kg/hm^(2),对照)2种施氮模式,共计6个处理。测定不同处理下玉米生育期土壤CO_(2)排放通量以及玉米收获后土壤有机碳(SOC)、可溶性有机碳(DOC)、微生物量碳(MBC)含量,探究土壤CO_(2)累积排放量与SOC、DOC、MBC含量的关系,并分析黑土玉米田生态系统碳平衡状况。结果表明:各处理中土壤CO_(2)累积排放量从大到小依次为S2N、S1N、S0N、S2W、S1W、S0W,其中S2N处理土壤CO_(2)累积排放量较S0W处理显著增加70.31%(P<0.05)。在相同施氮模式下,秸秆还田能够有效增加SOC、DOC、MBC含量,且土壤CO_(2)累积排放量与SOC、DOC、MBC含量呈正相关关系。不同秸秆还田方式配施氮肥下,S1N处理玉米产量最高,为13534.4kg/hm^(2),作物碳排放速率最低,为0.122kg/kg。不同秸秆还田方式配施氮肥下黑土玉米田生态系统碳平衡值均为正值,表现为较强的碳“汇”,其中S1N处理碳平衡值和土壤固碳潜力最大,较其他处理分别增加13.12%~94.05%、3.49%~25.32%。综上所述,在本试验条件下,秸秆覆盖还田+常规施氮(S1N处理)可以实现黑土玉米田土壤固碳减排和作物增产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田 黑土 秸秆还田 氮肥 co_(2)排放 碳平衡
下载PDF
非热等离子体强化Cu催化CO_(2)加氢制甲醇机理探索
12
作者 陈玉民 董永恒 +5 位作者 史承静 孙龙坤 朱丙鑫 李冰 刘洋 周怀春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4276-4294,共19页
CO_(2)耦合绿氢制甲醇可同时实现CO_(2)规模转化利用和绿氢储存,甲醇可作为绿色低碳燃料或工业平台产品大规模应用,对推动碳捕集、利用与封存(CCUS)技术进一步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非热等离子体(NTP)能在温和条件下活化CO_(2)进行加氢反应... CO_(2)耦合绿氢制甲醇可同时实现CO_(2)规模转化利用和绿氢储存,甲醇可作为绿色低碳燃料或工业平台产品大规模应用,对推动碳捕集、利用与封存(CCUS)技术进一步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非热等离子体(NTP)能在温和条件下活化CO_(2)进行加氢反应,耦合催化剂后可实现甲醇等特定产物定向调控,但其反应机理亟待明确。基于此,结合介质阻挡放电(DBD)实验与连续脉冲等离子体反应动力学模拟,对NTP强化Cu/γ-Al_(2)O_(3)催化CO_(2)加氢制甲醇反应机理和过程耦合规律进行研究。实验证明,NTP与10%Cu/γ-Al_(2)O_(3)耦合可在80℃、0.1 MPa下实现18.74%CO_(2)转化率和36.28%CH_(3)OH选择性。放电参数在线监测和原位发射光谱(OES)测量结果表明,耦合Cu/γ-Al_(2)O_(3)后局部放电增强,使得平均电子能量和密度增加促进CO、H生成并参与表面反应而消耗,导致光谱强度减弱。进一步由敏感性和ROP分析发现,NTP中H、CO等活性物质通过CO_(2)(S)+H→COOH(S)、CO+H(S)→HCO(S)、CO(S)+H→HCO(S)、CH_(3)O(S)+H→CH_(3)OH(S)等E-R反应替代对应高能垒L-H反应促进甲醇高效生成。分析反应路径得出,甲酸盐(HCOO*)路径是Cu/γ-Al_(2)O_(3)表面甲醇生成主要路径,其中反应CH_(3)O(S)+H(S)→CH_(3)OH(S)+Cu(S)是最大限速步,RWGS+CO氢化路径中通过CO_(2)(S)→COOH(S)→CO(S)路线生成CO(S)并快速脱附为降低CH_(3)OH选择性重要因素。不确定性分析表明,虽然提高CO_(2)吸附速率可有效提高其转化率,但当H(S)不足时反而会增加CO选择性,最优CO_(2)和H_(2)吸附速率比为γ(H_(2))/γ(CO_(2))=7~8;提高CO(S)吸附稳定性并增强H_(2)电子碰撞解离以促进H生成,可提高CO(S)→HCO(S)、CH_(3)O(S)→CH_(3)OH(S)等速率,协同实现27.4%、51%的CO_(2)转化率和CH_(3)OH选择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等离子体催化 co_(2)加氢 绿色甲醇 动力学计算 发射光谱
下载PDF
动态省级电力CO_(2)排放因子对区域碳达峰路径的影响
13
作者 贾敏 张立 +10 位作者 张哲 宋晓晖 姜玲玲 蔡博峰 赵良 芦新波 张泽宸 郑海涛 汤铃 王金南 舒印彪 《中国工程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21-133,共13页
电力CO_(2)排放因子是精准核算消费端间接排放的重要参数,也是准确量化消费端CO_(2)排放路径的核心指标。本文首次探究了2020—2035年省级电力CO_(2)排放因子的时空特征并与官方来源因子进行对比,全面整合了历史直接排放数据以及精准量... 电力CO_(2)排放因子是精准核算消费端间接排放的重要参数,也是准确量化消费端CO_(2)排放路径的核心指标。本文首次探究了2020—2035年省级电力CO_(2)排放因子的时空特征并与官方来源因子进行对比,全面整合了历史直接排放数据以及精准量化电力消费间接排放的重要性,详细预测了不同情景下2020—2035年省级电力消费间接排放及各省排放路径并量化不同时空精度电力CO_(2)排放因子对各省排放路径的影响。研究表明:(1)2020—2035年,各省电力CO_(2)排放因子呈现持续下降趋势,而现有公开的电力CO_(2)排放因子与本研究省级水平相比存在差异;(2)2010—2020年,电力净调入省份的电力消费间接排放及其占比逐渐增加,北京、上海、浙江等省份占比最高;(3)在情景1和情景3(全国、省级维度因子固定不变情景)下,各省的电力消费间接排放和总排放显著高于情景2和情景4(全国、省级维度因子动态变化情景)的估算结果;情景1和情景2(全国维度因子固定不变、动态变化情景)与情景3和情景4(省级维度因子固定不变、动态变化情景)中的估算结果差异较大;对于如北京、上海、广东等电力消费间接排放占比较大的省份,选取不同空间精度的电力CO_(2)排放因子对其排放总量影响较为明显,进一步导致相关达峰年的偏移。研究结论对支撑各省碳达峰路径规划、降低电力消费间接排放预测的不确定性具有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co_(2)排放因子 碳达峰 排放路径 电力消费间接排放 省级维度
下载PDF
基于VECTO软件的重型车CO_(2)排放敏感性分析
14
作者 种衍懿 王燕军 +2 位作者 张鹤丰 柯佳 李凯 《环境工程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178-1183,共6页
为了研究重型车特性参数对CO_(2)排放的影响,以中国厢式货车、不同运行工况下的欧洲C2级货车和欧洲城际客车为例,采用VECTO软件测算车辆的滚阻系数、风阻系数、轮胎动力学半径、附件最大总功率、主减速器和变速箱机械效率及转矩损失等... 为了研究重型车特性参数对CO_(2)排放的影响,以中国厢式货车、不同运行工况下的欧洲C2级货车和欧洲城际客车为例,采用VECTO软件测算车辆的滚阻系数、风阻系数、轮胎动力学半径、附件最大总功率、主减速器和变速箱机械效率及转矩损失等参数对CO_(2)排放的影响,分析不同参数变化对CO_(2)排放测算结果变动的敏感性。结果表明,滚阻系数、风阻系数、附件总功率、主减速器和变速箱各挡位转矩损失参数变动幅度与车辆CO_(2)比排放变动幅度基本呈正线性相关,各参数20%的变动幅度最大将引起4.4%、7.2%、1.9%、1.2%和1.4%的CO_(2)比排放变动幅度;轮胎动力学半径变动幅度对CO_(2)的影响为非线性关系,负的轮胎动力学半径变动幅度引起的CO_(2)排放变动幅度要高于正的变动幅度,−20%的轮胎动力学半径变动幅度最大将引起7.1%左右的CO_(2)比排放变动幅度;主减速器和变速箱各挡位的机械效率变动幅度与CO_(2)比排放变动幅度呈负线性相关,−2.8%左右的机械效率偏差引起2.3%左右的CO_(2)比排放变动幅度。研究结果可为重型车节能降碳改进设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型车辆 VECTO软件 co_(2)排放 敏感性分析 特性参数
下载PDF
大气CO_(2)浓度升高背景下优化施氮对淹水稻田CH4排放的影响
15
作者 黄薇 王圆媛 +3 位作者 刘超 伍翥嵘 李琪 胡正华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666-1676,共11页
为探讨未来气候变化条件下,合理管理氮肥以充分协调水稻产量与温室气体排放量之间的矛盾,实现低碳排放并保持水稻产量,本研究探讨了大气CO_(2)浓度升高120μmol·mol^(-1)与氮肥减施40%对淹水稻田水稻生产及CH4排放的影响及机理。... 为探讨未来气候变化条件下,合理管理氮肥以充分协调水稻产量与温室气体排放量之间的矛盾,实现低碳排放并保持水稻产量,本研究探讨了大气CO_(2)浓度升高120μmol·mol^(-1)与氮肥减施40%对淹水稻田水稻生产及CH4排放的影响及机理。利用开顶式气室(OTC)组成的CO_(2)浓度自动调控平台设置4个处理,即环境CO_(2)浓度+施氮250 kg·hm^(-2)(CK)、大气CO_(2)浓度升高120μmol·mol^(-1)+施氮250 kg·hm^(-2)(C+)、环境CO_(2)浓度+施氮150 kg·hm^(-2)(N-)、大气CO_(2)浓度升高120μmol·mol^(-1)+施氮150 kg·hm^(-2)(C+N-),分析了稻田CH4累积排放量(CAC)、水稻生物量及产量、土壤理化性质及酶活性等指标。结果表明:与CK处理相比,C+处理使CAC/产量显著提高了16.93%,N-处理使CAC/产量显著降低了13.33%,C+N-处理使CAC/产量降低了7.89%,但不显著;N-处理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C+处理对CAC、CAC/产量、水稻生物量、土壤可溶性有机碳含量的促进作用;逐步回归分析表明,基于可溶性有机碳和硝态氮含量及土壤脲酶活性的线性模型,可解释稻田CH4累积排放64%的变异。综上,在大气CO_(2)浓度升高条件下,氮肥减施可通过影响土壤碳、氮基质及土壤脲酶活性来调节稻田CH4排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气co_(2)浓度升高 氮肥减施 CH4排放 水稻生产
下载PDF
土壤CO_(2)排放对微咸水与淡水交替灌溉的响应
16
作者 陈艺伟 管瑶 +4 位作者 贺兴宏 李会文 王剑 王育强 范德宝 《节水灌溉》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02-109,共8页
为揭示微咸水与淡水交替灌溉模式对土壤CO_(2)排放通量变化规律的影响,研究极端干旱区棉田3种灌溉水质(矿化度分别为2、3、5 g/L)和3种不同配比咸淡水交替[微咸水∶淡水=1∶1(W1);微咸水∶淡水=1∶4(W2);微咸水∶淡水=1∶0(W3)]灌溉对土... 为揭示微咸水与淡水交替灌溉模式对土壤CO_(2)排放通量变化规律的影响,研究极端干旱区棉田3种灌溉水质(矿化度分别为2、3、5 g/L)和3种不同配比咸淡水交替[微咸水∶淡水=1∶1(W1);微咸水∶淡水=1∶4(W2);微咸水∶淡水=1∶0(W3)]灌溉对土壤CO_(2)排放通量的影响。结果表明:①以2 g/L为对照,3 g/L微咸水与淡水交替灌溉处理CO_(2)累积排放通量减少了6.03%~7.19%;5 g/L微咸水与淡水交替灌溉处理CO_(2)累积排放通量减少了9.83%~10.15%;②在相同矿化度条件下,土壤CO_(2)累积排放通量为W2处理>W1处理>W3处理,淡水灌水量多的处理CO_(2)排放通量较大。③以2 g/L为对照,3 g/L和5 g/L处理产量平均提高了1.25%和3.64%,W1处理产量相较于W2、W3处理平均提高了24.02%和14.12%。随着灌溉水矿化度的增大,土壤CO_(2)排放通量减小,所有不同配比下矿化度为5 g/L的处理CO_(2)排放量均小于2、3 g/L的处理;在微咸水与淡水交替灌溉条件下,矿化度为3 g/L且微咸水∶淡水=1∶1的灌水处理,土壤CO_(2)排放通量降低且棉花产量最大,能够为合理利用微咸水及保护干旱区灌区农田生态环境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咸淡水 交替灌溉 土壤co_(2)排放通量
下载PDF
水稻土好氧甲烷氧化菌对大气CO_(2)浓度升高的适应规律
17
作者 曹伟伟 严陈 +3 位作者 钟文辉 朱春梧 朱建国 贾仲君 《土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055-1065,共11页
CH4是仅次于CO_(2)的第二大温室气体,而稻田是CH4的主要排放源,未来大气CO_(2)浓度升高情景下(elevatedCO_(2),eCO_(2)),水稻土好氧甲烷氧化过程及其功能微生物群落适应规律尚不清楚。依托中国FACE(FreeAir CO_(2) Enrichment)水稻田试... CH4是仅次于CO_(2)的第二大温室气体,而稻田是CH4的主要排放源,未来大气CO_(2)浓度升高情景下(elevatedCO_(2),eCO_(2)),水稻土好氧甲烷氧化过程及其功能微生物群落适应规律尚不清楚。依托中国FACE(FreeAir CO_(2) Enrichment)水稻田试验平台,通过13C-CH4示踪的室内微宇宙培养实验,采用稳定性同位素核酸探针(DNA-SIP)和高通量测序技术,研究未来大气CO_(2)浓度升高对水稻土甲烷氧化活性及其功能微生物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与常规大气CO_(2)浓度(ambient CO_(2),aCO_(2))相比,eCO_(2)条件下的甲烷氧化活性显著增加,从243 nmol·g^(-1) d.w.s·h^(-1)增加至302 nmol·g^(-1) d.w.s·h^(-1),增幅高达24.3%,甲烷氧化菌数量则增加了1.1倍~1.2倍。通过超高速离心获得活性甲烷氧化菌同化13CH4后合成的13C-DNA,高通量测序发现,未来大气CO_(2)升高情景下水稻土活性好氧甲烷氧化微生物群落极可能发生明显演替,与对照相比,类型I甲烷氧化菌甲基杆菌属Methylobacter的相对丰度增加16.2%~17.0%,而甲基八叠球菌属Methylosarcina的相对丰度下降4.7%~11.1%;同时刺激了食酸菌属Acidovorax和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等非甲烷氧化菌的活性。综上所述:未来大气CO_(2)升高情景下,水稻土好氧甲烷氧化微生物群落结构发生分异,促进了甲烷氧化通量,而甲烷氧化的代谢产物可能引发土壤中微生物食物网的级联反应,是土壤碳储存和周转的重要功能微生物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气co_(2)浓度升高 水稻土 甲烷氧化菌 稳定性同位素核酸探针(DNA-SIP) 高通量测序
下载PDF
大气CO_(2)浓度升高背景下秸秆还田对小麦土壤氮矿化的影响
18
作者 杨净 王紫芊 +5 位作者 来夏萱 郝兴宇 宗毓铮 张东升 史鑫蕊 李萍 《核农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2228-2236,共9页
为探讨小麦土壤氮矿化对CO_(2)浓度升高、秸秆还田及其交互作用的响应,本研究利用人工控制气候室设置2种CO_(2)浓度处理CK(CO_(2)浓度为400μmol·mol^(−1))、EC(CO_(2)浓度为600μmol·mol^(−1)),3种秸秆处理:秸秆不还田(R)、... 为探讨小麦土壤氮矿化对CO_(2)浓度升高、秸秆还田及其交互作用的响应,本研究利用人工控制气候室设置2种CO_(2)浓度处理CK(CO_(2)浓度为400μmol·mol^(−1))、EC(CO_(2)浓度为600μmol·mol^(−1)),3种秸秆处理:秸秆不还田(R)、秸秆掺入(I)、秸秆覆盖(M),测定小麦土壤理化性质、碳氮相关酶活性;通过为期35 d的室内培养试验,分析土壤硝态氮、铵态氮含量动态变化和净氮矿化速率等。结果表明,培养35 d后与秸秆不还田相比,两种秸秆还田方式均增加了土壤碳氮有效性,秸秆掺入和秸秆覆盖处理土壤净硝化速率在两种CO_(2)浓度处理下分别平均增加0.76和0.55 mg·kg^(-1)·d^(-1)。3种秸秆处理方式中,以秸秆掺入土壤净矿化速率最大;秸秆覆盖土壤净氨化速率较低,导致其净矿化速率低于秸秆掺入。与CK相比,CO_(2)浓度升高使土壤无机氮含量平均下降8.1%,土壤氮矿化量平均降低14.98 mg·kg^(-1)。与CK相比,CO_(2)浓度升高下秸秆还田使土壤无机氮含量增加74.2 mg·kg^(-1),主要是由于土壤硝态氮含量增加了73.8 mg·kg^(-1),导致土壤净硝化速率提高了0.57 mg·kg^(-1)·d^(-1);CO_(2)浓度升高下土壤净氨化速率整体下降,其中秸秆覆盖下降幅度较大,导致其净氮矿化速率低于CK。综上,CO_(2)浓度升高下秸秆还田增加了土壤氮的可利用性,其中秸秆覆盖提高了土壤氮固持能力,减少了氮素淋失,秸秆掺入增加了土壤氮矿化,可提供更多无机氮以供作物利用。本研究为未来气候变化背景下选择适宜秸秆还田措施以维持土壤供氮潜力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_(2)浓度升高 秸秆还田 小麦土壤 氮矿化
下载PDF
中国钢铁行业CO_(2)排放特征和减排路径研究——基于ARIMA-LEAP模型
19
作者 陈浩 胡静茹 +2 位作者 王寿兵 张挺峰 方锴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3531-3543,共13页
为了消除对于未来粗钢、钢材以及生铁产量预测主观性,基于时间序列中的ARIMA模型,对未来相关产量进行客观预测,构建了中国钢铁行业ARIMA-LEAP模型,并以2020年为基准年,每5a为时间节点,研究了2020~2030年中国钢铁行业不同情景下全流程及... 为了消除对于未来粗钢、钢材以及生铁产量预测主观性,基于时间序列中的ARIMA模型,对未来相关产量进行客观预测,构建了中国钢铁行业ARIMA-LEAP模型,并以2020年为基准年,每5a为时间节点,研究了2020~2030年中国钢铁行业不同情景下全流程及各工序的CO_(2)排放情况.在技术进步中考虑了氢还原炼铁技术,在能源结构调整中考虑了发电方式调整,在此基础上分别设置了4种单一情景和4种组合情景来研究其减排潜力.结果表明,4种组合情景下的含有规模减排的3种组合情景CO_(2)减排潜力均高于单一情景.其中SUR+TER、SUR+STR和综合减排情景可以在2030年实现达峰,达峰年均为2021年,达峰时CO_(2)排放量分别为13.225亿t、13.359亿t和13.289亿t.单一情景中相较于基准情景CO_(2)减排量由高到低依次为:规模减排情景(SUR)、结构减排情景(STR)、技术减排情景(TAR),在2030年相对于基准情景的减排量分别为493.1Mt、247.8Mt以及105.1Mt.借助LEAP模型的能源核算以及CO_(2)排放核算功能,研究了综合减排情景下2020~2030年不同工序,不同能源的CO_(2)排量,其中CO_(2)排放较多的3个工序为炼铁、轧钢以及烧结工序,产生CO_(2)较多的4种能源为洗精煤、喷煤粉、电力以及焦炭,其中洗精煤CO_(2)排放量更是达到10Bt级,而其余3种能源也达到Bt级.确定了中国钢铁行业CO_(2)排放特征.对技术减排以及结构减排成本进行简单比较,制定中国钢铁行业CO_(2)减排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EAP模型 钢铁行业 co_(2) 排放特征 减排路径 情景分析
下载PDF
CO_(2)转化技术的环境和经济效益评价及未来发展趋势 被引量:1
20
作者 杨刚 汪晨曦 +5 位作者 罗春林 郭泽宇 刘敏 张洪雷 徐梦侠 吴韬 《能源环境保护》 2024年第3期13-22,共10页
2022年全球CO_(2)排放量约为360.7亿t,仅2.3亿t CO_(2)被捕获并利用,占比仅为0.64%。为了实现2060年的碳中和目标,CO_(2)排放量需降至50亿t,CO_(2)利用总量需达到12亿t,其利用占比将增至24%,提高CO_(2)利用水平迫在眉睫。碳捕集、利用... 2022年全球CO_(2)排放量约为360.7亿t,仅2.3亿t CO_(2)被捕获并利用,占比仅为0.64%。为了实现2060年的碳中和目标,CO_(2)排放量需降至50亿t,CO_(2)利用总量需达到12亿t,其利用占比将增至24%,提高CO_(2)利用水平迫在眉睫。碳捕集、利用与封存(CCUS)技术已经成为减少CO_(2)排放、应对全球气候问题最具潜力的技术选择之一,通过不同的技术路径将捕集的CO_(2)转化为具有高附加值的工业产品一直是学术界和工程界的研究重点和热点,但不同的转化技术对于CO_(2)减排的潜在贡献仍存在不确定性。对近年来CO_(2)转化技术的发展现状进行了系统的综述,聚焦于3种具有代表性的CO_(2)转化路径和产品,并结合工业应用案例,对不同技术路径和不同产品的环境影响和技术经济性进行了比较分析。CO_(2)的碳酸化、利用CO_(2)生产聚合物产品等路径具有较高的碳负排放潜力,对于减少总体CO_(2)排放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CUS co_(2)利用技术 全生命周期评价 碳负排放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