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阔叶红松林皆伐后不同恢复方式下土壤有机碳形态与矿化速率变化
1
作者 邹珊 段文标 +2 位作者 王亚飞 牟淼先 王韶琪 《森林工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79-90,共12页
土壤有机碳矿化对森林恢复方式有极强的敏感性,为阐明不同恢复方式下土壤有机碳矿化速率及其与碳形态之间的关系,2023年6月选择小兴安岭地区阔叶红松林皆伐迹地区域内2种不同恢复方式下形成的2种林分(天然恢复形成的天然枫桦次生林,人... 土壤有机碳矿化对森林恢复方式有极强的敏感性,为阐明不同恢复方式下土壤有机碳矿化速率及其与碳形态之间的关系,2023年6月选择小兴安岭地区阔叶红松林皆伐迹地区域内2种不同恢复方式下形成的2种林分(天然恢复形成的天然枫桦次生林,人工恢复形成的红松人工林)的林地土壤作为研究对象,以未受干扰的原始阔叶红松林的林地土壤作为对照(PK),采用野外样地设置与调查、土样采集与室内培养及测定相结合的方法,分析有机碳矿化速率对不同恢复方式的响应,并结合土壤碳形态的分布,探究不同恢复方式下有机碳矿化速率与土壤碳形态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1)土壤有机碳矿化速率从第3天开始随着培养时间的延长呈现出不断下降直至趋于平稳的趋势,且矿化速率随着土层的加深逐渐减小;2)原始阔叶红松林(PK)的矿化速率最高、天然枫桦次生林(BC)次之、红松人工林(PM)最低;3)2种恢复方式下土壤的总有机碳、矿物结合态有机碳与非活性有机碳由大到小依次为PK、BC、PM;颗粒有机碳含量由大到小依次为BC、PM、PK;4)培养过程中土壤总有机碳、颗粒有机碳、易氧化有机碳含量与有机碳矿化速率均呈现出一致减小的趋势,且与有机碳矿化量呈显著负相关性,其中易氧化有机碳对土壤有机碳矿化率的影响最大,相关系数为0.622。矿物结合态有机碳和非活性有机碳与土壤有机碳矿化量无显著相关性。综上,相较于红松人工林,天然枫桦次生林增强了土壤有机碳矿化速率,并且在2种恢复方式中,活性有机碳主导着土壤有机碳矿化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阔叶红松林 天然恢复 人工恢复 有机碳矿化速率 土壤碳形态
下载PDF
长期自由大气CO_(2)富集下稻田土壤有机碳分布结构与红外光谱特征研究
2
作者 宋娴 张飞繁 +4 位作者 马莹莹 尹微琴 许美玲 王小治 徐乔 《扬州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9,共9页
为探究野外自由大气CO_(2)浓度长期升高对不同深度农田土壤碳、氮含量和分布的影响,依托中国FACE(Free-air CO_(2) enrichment)系统平台,以15年试验区的土壤为研究样本,分析不同深度土壤总碳和全氮含量的变化,基于湿筛法区分颗粒态有机... 为探究野外自由大气CO_(2)浓度长期升高对不同深度农田土壤碳、氮含量和分布的影响,依托中国FACE(Free-air CO_(2) enrichment)系统平台,以15年试验区的土壤为研究样本,分析不同深度土壤总碳和全氮含量的变化,基于湿筛法区分颗粒态有机质(POM)和矿质结合态有机质(MAOM),并通过傅里叶红外光谱法研究不同深度土壤有机碳官能团的变化。结果表明:FACE处理有提高0~15、15~30 cm土壤总碳、全氮含量的趋势,其中0~15 cm土壤总碳、全氮含量较对照分别增加12.52%和14.32%,而15~30 cm分别增加21.74%和33.33%。0~15、15~30 cm土壤POM和MAOM的碳、氮含量均高于30~45、45~60 cm土壤,且土壤总碳、全氮更多地分布于MAOM中。FACE处理极显著增加0~15 cm土层POM的碳、氮含量,其增幅分别为25.92%和24.45%;极显著提高0~15和15~30 cm土层MAOM的碳、氮含量,增幅分别为0~15 cm的32.62%(碳)和59.52%(氮)以及15~30 cm的42.34%(碳)和31.06%(氮)。FACE处理与对照各深度土壤有机碳红外特征峰形态基本一致,但主要吸收峰相对强度存在差异。与对照相比,FACE显著减小45~60 cm土壤芳香族官能团(1630 cm-1)的峰面积,增加0~15、15~30 cm土壤但降低30~45、45~60 cm土壤吸收峰峰面积的比值。综上,长期FACE处理有提高表层土壤总碳、全氮含量的趋势,其增量碳、氮更多地分布于MOAM中,同时提高表层土壤有机碳化学结构的稳定性,有利于表层土壤固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ACE 土壤 深度 有机碳 颗粒分组 傅里叶红外光谱 土壤固碳
下载PDF
去除凋落物对不同林龄油松次生林土壤呼吸的影响 被引量:8
3
作者 于舒 韩海荣 +4 位作者 康峰峰 赵金龙 立天宇 高晶 宋小帅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122-130,共9页
【目的】探究3个龄级油松天然次生林去除凋落物后生长季土壤呼吸速率对环境因素的响应。【方法】采用LI-8100土壤碳通量仪测定中龄林(HF)、近熟林(NF)、成熟林(MF)3个龄级油松天然次生林生长季总土壤呼吸速率、去除凋落物后土壤呼吸速率... 【目的】探究3个龄级油松天然次生林去除凋落物后生长季土壤呼吸速率对环境因素的响应。【方法】采用LI-8100土壤碳通量仪测定中龄林(HF)、近熟林(NF)、成熟林(MF)3个龄级油松天然次生林生长季总土壤呼吸速率、去除凋落物后土壤呼吸速率,并同步采用自带的土壤温湿度传感器测定5cm深度处的土壤温度(T)和湿度(W)、近地面大气温度(Ta)和相对湿度(RH);采用氯仿熏蒸浸提法测定5cm深处土壤微生物量碳(MBC)。【结果】各林龄油松林土壤呼吸速率及其环境因子均呈明显的季节变化,表现为6-8月较高,5月和9月较低。测量期间,油松HF、NF、MF去除凋落物处理的土壤呼吸速率平均值分别为2.45,2.62和1.85μmol/(m^2·s),分别比未去除凋落物的对照处理的3.69,3.23,3.48μmol/(m^2·s)下降33.4%,18.8%和47.0%。对照试验条件下,各油松林土壤呼吸速率采用双变量T、W模型拟合时效果较好(R2=0.464~0.821);去除凋落物试验条件下,各油松林水热因子对土壤呼吸速率的影响较小,MBC对土壤呼吸速率的影响较大,在油松NF、MF林分中均达到显著水平。对照试验条件下,各油松林土壤5cm深度处的温度敏感性系数QT10值随着林龄的增加而减少;去除凋落物试验条件下,除油松NF的大气温度敏感性系数QTA10升高外,其他林龄油松林温度敏感性系数Q10均降低。【结论】对照试验条件下,水热因子交互作用是土壤呼吸速率变化的主导因子;去除凋落物试验条件下,土壤湿度和MBC是导致各林龄油松林土壤呼吸速率差异的关键因子,较高的土壤水分和MBC更有利于凋落物分解释放CO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龄 土壤呼吸速率 土壤温湿度 土壤微生物量碳 凋落物
下载PDF
青藏高原冻土土壤呼吸温度敏感性和不同活性有机碳组分研究 被引量:19
4
作者 廖艳 杨忠芳 +1 位作者 夏学齐 蒋宏忱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85-93,共9页
对采自青藏高原的4个高海拔冻土样品在5、15、25和35℃4个温度下进行了为期90d的实验室培养。结果发现,随着温度升高,土壤呼吸强度和有机碳累积分解量呈现出不断增大的趋势;在时间变化上,培养初期土壤呼吸强度达到最高值随后不断下降,15... 对采自青藏高原的4个高海拔冻土样品在5、15、25和35℃4个温度下进行了为期90d的实验室培养。结果发现,随着温度升高,土壤呼吸强度和有机碳累积分解量呈现出不断增大的趋势;在时间变化上,培养初期土壤呼吸强度达到最高值随后不断下降,15d左右以后达到稳定。同样的温度下,土壤呼吸强度呈现如下顺序:沱沱河(草甸沼泽土)>乌丽(高山草甸土)>五道梁(高山草原土)>格尔木(灰棕漠土),但后3个土样之间差别并不显著。通过密度分选、酸水解和氯仿熏蒸方法,分别从物理、化学和生物学的角度对土壤有机碳组分进行划分,同时运用动力学方程分两库和三库对有机碳分解动态进行模拟。结果表明,应用不同实验方法划分的土壤碳组分差异明显,活性有机碳占总有机碳的比例从低到高依次是:微生物量碳占1.26%~10.31%,轻组有机碳占9.13%~20.22%,易氧化有机碳占28.35%~49.35%;分两库和三库拟合土壤不同碳库,二者的活性有机碳占总有机碳比例分别为0.50%~3.65%和0.51%~3.26%,MRT分别为8~56d和8~50d,结果比较接近;此外,应用模型方法所测活性碳比例显著低于实验方法的结果。采用线性、指数和高斯3种模型分析土壤呼吸速率随温度的变化规律,发现均能较好地描述二者关系且以高斯模型为最优,所计算出的Q10值也以高斯模型和培养实验较为契合;Q10值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说明高寒气候条件下的青藏高原冻土对气候变暖的响应将比较敏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藏高原冻土 土壤呼吸 温度敏感性系数Q10 有机碳组分划分
下载PDF
秸秆还田对小麦玉米轮作田土壤有机碳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14
5
作者 高翔 沈阿林 +3 位作者 寇长林 马政华 王文亮 郭战玲 《河南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63-67,共5页
利用小麦-玉米轮条件下不同秸秆还田方式进行定位试验,对不同秸秆还田方式下土壤有机碳和活性有机碳含量进行了6a11季的连续监测,结果表明:单施化肥和秸秆还田配施化肥均能提高土壤有机碳含量;3种还田方式均能显著提高活性有机碳和碳库... 利用小麦-玉米轮条件下不同秸秆还田方式进行定位试验,对不同秸秆还田方式下土壤有机碳和活性有机碳含量进行了6a11季的连续监测,结果表明:单施化肥和秸秆还田配施化肥均能提高土壤有机碳含量;3种还田方式均能显著提高活性有机碳和碳库管理指数,表现为玉米秸秆还田>两季秸秆还田>小麦秸秆还田;3种秸秆还田处理的土壤有机碳增长速率为玉米秸秆还田>两季秸秆还田>小麦秸秆还田。小麦季玉米秸秆还田对有机碳活性提升效果优于两季秸秆还田和玉米季小麦秸秆还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续耕作 秸秆还田 小麦-玉米轮作 土壤有机碳 活性有机碳
下载PDF
冻融作用下黑土有机碳数量变化的研究 被引量:34
6
作者 刘淑霞 王宇 +2 位作者 赵兰坡 刘景双 秦治家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984-990,共7页
采用田间监测与室内模拟试验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冻融作用对黑土有机碳数量变化的影响。目的在于探讨黑土有机碳变化的机理,为增加土壤有机碳的固定,提高土壤肥力,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冻融交替对黑土有机碳总量及... 采用田间监测与室内模拟试验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冻融作用对黑土有机碳数量变化的影响。目的在于探讨黑土有机碳变化的机理,为增加土壤有机碳的固定,提高土壤肥力,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冻融交替对黑土有机碳总量及易氧化有机碳影响不显著,但对水溶性有机碳影响较大。随着冻结温度和冻融频次的增加,土壤水溶性有机碳含量呈显著上升的趋势,而微生物量碳表现为显著下降的趋势。在土壤冻融过程中,土壤原有土壤有机碳的含量对土壤有机碳的影响不大,但新加入的有机物质对其有一定的影响,可增加土壤中水溶性有机碳和易氧化有机碳的含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冻融交替 黑土 有机碳总量 水溶性有机碳 微生物量碳 易氧化有机碳
下载PDF
华北平原高产粮区土壤碳储量与平衡的模拟研究 被引量:12
7
作者 王立刚 邱建军 《中国农业科技导报》 CAS CSCD 2004年第5期27-32,共6页
DNDC模型在 GIS区域数据库的支持下 ,应用于华北平原高产粮区 (以河北省邯郸市为例 )农业生态系统土壤碳循环规律的研究中 ,运行结果表明 :1998年邯郸地区 6 70 973hm2农业耕地土壤的总有机碳储量为 12 781.4 4× 10 6 kg,以武安县... DNDC模型在 GIS区域数据库的支持下 ,应用于华北平原高产粮区 (以河北省邯郸市为例 )农业生态系统土壤碳循环规律的研究中 ,运行结果表明 :1998年邯郸地区 6 70 973hm2农业耕地土壤的总有机碳储量为 12 781.4 4× 10 6 kg,以武安县和永年县最为丰富 ,平均每公顷耕地土壤有机碳 (SOC)储量为 195 4 5 .88kg。 1990年邯郸地区农业土壤有机碳为负平衡 ,1998年为正平衡。根据模型模拟分析得出 ,免耕、提倡人畜粪便还田、增加秸秆还田比例和适量施用化肥都可以增加土壤有机碳的积累 ,并可以减少环境污染、降低成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北平原 土壤 碳储量 营养平衡
下载PDF
外源土霉素和磺胺二甲嘧啶对土壤活性有机碳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3
8
作者 凌德 李婷 +3 位作者 张世熔 李云 贾永霞 徐小逊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297-302,共6页
为了解外源抗生素对土壤内环境的影响,基于盆栽试验研究了不同浓度土霉素(OTC)和磺胺二甲嘧啶(SMZ)对土壤微生物量碳(MBC)、水溶性有机碳(WSOC)、易氧化碳(ROC)以及溶解性有机碳(DOC)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4种活性有机碳指标对抗生素敏... 为了解外源抗生素对土壤内环境的影响,基于盆栽试验研究了不同浓度土霉素(OTC)和磺胺二甲嘧啶(SMZ)对土壤微生物量碳(MBC)、水溶性有机碳(WSOC)、易氧化碳(ROC)以及溶解性有机碳(DOC)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4种活性有机碳指标对抗生素敏感性大小顺序为WSCO>MBC>DOC>ROC。WSOC和DOC含量随OTC和SMZ浓度升高整体呈递增趋势,WSOC最大增幅分别达137.1%和251.8%,DOC最大增幅分别达31.9%和10.7%;MBC和ROC含量随OTC和SMZ处理浓度递增而降低,MBC最大降幅分别达47.8%和52.4%,ROC最大降幅分别达4.9%和7.4%。同一浓度SMZ胁迫对活性有机碳整体的影响效果强于OTC。OTC和SMZ浓度分别低于50 mg·kg-1和10 mg·kg-1时,土壤受到污染程度较低,能够自我修复;OTC和SMZ浓度分别达100~200 mg·kg-1和50~100 mg·kg-1时,培养期结束土壤仍处于轻度污染,存在较大环境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生素 土壤污染 微生物量碳 水溶性有机碳 易氧化碳 溶解性有机碳
下载PDF
地形因子对大兴安岭北端寒温带针叶林土壤有机碳储量的影响 被引量:16
9
作者 林维 崔晓阳 《森林工程》 2017年第3期1-6,共6页
为研究地形因子对寒温带针叶林土壤有机碳储量的影响,本文选取黑龙江省大兴安岭北端(122°40'52″~126°20'03″E,51°40'46″~53°20'15″N)针叶林区,按照坡位、坡向差异,对称设置20块样地,采集1 m剖... 为研究地形因子对寒温带针叶林土壤有机碳储量的影响,本文选取黑龙江省大兴安岭北端(122°40'52″~126°20'03″E,51°40'46″~53°20'15″N)针叶林区,按照坡位、坡向差异,对称设置20块样地,采集1 m剖面内不同发生层土样进行有机碳含量测定。结果表明,研究区1 m土壤剖面内有机碳密度范围为8.14~23.39 kg/m2,有机碳含量及密度均为中等变异(O层除外)。土壤有机碳表层聚集特征明显,大部分集中于O层和A层。地形因子(坡位、坡向、坡度)对土壤有机碳含量及密度影响明显,有机碳含量及密度表现为下坡高于上坡,阴坡高于阳坡(AB层和B层除外),A层及1m剖面土壤有机碳密度随坡度增大而减小。由于阴下坡最有利于有机碳积累,所以应更好地利用优势地形,科学引导植被高效健康生长,充分发挥其生态效能。同时也可通过该研究为我国寒温带森林地区土壤有机碳储量及分布的准确估算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兴安岭北端 寒温带针叶林 地形因子 土壤有机碳含量 土壤有机碳密度
下载PDF
福建中亚热带阔叶林土壤有机碳矿化的温度敏感性及其影响因素 被引量:3
10
作者 赵本嘉 黄锦学 +4 位作者 李伟 邱曦 刘志江 林成芳 施友文 《亚热带资源与环境学报》 2015年第4期8-16,共9页
土壤有机碳矿化及其温度敏感性(Q_(10))是评价土壤碳排放与固持的重要指标,对未来全球气候变化的预测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以福建中亚热带阔叶林表层土壤(0~10 cm)为研究对象,通过观测不同温度(10、20和30℃)下土壤有机碳矿化速率、Q_(... 土壤有机碳矿化及其温度敏感性(Q_(10))是评价土壤碳排放与固持的重要指标,对未来全球气候变化的预测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以福建中亚热带阔叶林表层土壤(0~10 cm)为研究对象,通过观测不同温度(10、20和30℃)下土壤有机碳矿化速率、Q_(10)、可溶性有机碳(DOC)、微生物生物量碳(MBC)、呼吸熵(qCO_2)的变化,探讨福建中亚热带阔叶林土壤有机碳矿化的温度敏感性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温度对土壤有机碳矿化具有显著影响,温度越高,土壤有机碳平均矿化速率、土壤有机碳累积矿化量、平均qCO_2越大(P<0.05)。其中,10、20和30℃累积矿化量分别为369.29、559.85、1 077.18μg·g^(-1)。土壤有机碳矿化速率、DOC、qCO_2的均值随时间延长呈降低趋势。此外,MBC含量与温度呈显著负相关关系,土壤有机碳矿化速率与土壤DOC、MBC含量均显著线性相关(P<0.05)。温度敏感性随着培养时间延长有降低趋势,且第1天的Q_(10)值(4.7)显著大于第180天的Q_(10)值(1.4)。因此,增温影响土壤DOC、MBC转换,促进土壤有机碳矿化,且高质量碳具有更高的土壤温度敏感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有机碳矿化 温度敏感性 可溶性有机碳 微生物生物量碳 呼吸熵
下载PDF
无机氮与蔬菜废弃物耦合对土壤氮矿化的影响 被引量:3
11
作者 胡国平 曹靖 +1 位作者 杨海兴 魏红霞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739-745,共7页
为探明有机废弃物添加量与不同无机氮水平耦合对土壤氮矿化的影响,设计了3个甘蓝废弃叶添加量[B1:200 g.kg 1(土),B2:400 g.kg 1(土),B3:550 g.kg 1(土)]和4个无机氮水平[N0:0 mg.kg 1(土),N1:25mg.kg 1(土),N2:50 mg.kg 1(土),N3:100 m... 为探明有机废弃物添加量与不同无机氮水平耦合对土壤氮矿化的影响,设计了3个甘蓝废弃叶添加量[B1:200 g.kg 1(土),B2:400 g.kg 1(土),B3:550 g.kg 1(土)]和4个无机氮水平[N0:0 mg.kg 1(土),N1:25mg.kg 1(土),N2:50 mg.kg 1(土),N3:100 mg.kg 1(土)]交互的控制培养试验(25℃,65%的田间持水量)。试验结果显示:各氮处理下土壤净累积氮矿化量是空白对照的4~5倍,N1水平下土壤净累积氮矿化量显著高于其他氮水平。各甘蓝废弃叶添加量处理下土壤净累积氮矿化量是空白对照的3~5倍,且B2添加量下土壤净累积氮矿化量显著高于B1和B3。统计分析表明,氮处理和甘蓝废弃叶添加量之间的交互效应不显著(P=0.275),甘蓝废弃叶的添加是影响氮矿化的主要因素(Eta2=0.16),而供氮水平为次要因素(Eta2=0.07)。B1添加量下,培养前期(0~20 d)土壤净累积矿化量逐渐升高,后期保持稳定水平;但B2和B3添加量下,培养前期(30 d)土壤呈现矿化、固持、再矿化现象,后期土壤净累积矿化量逐渐升高。氮矿化速率结果说明,甘蓝废弃叶添加后氮素矿化主要发生在培养前30 d。对培养期间土壤净累积氮矿化量随时间变化做一级动力方程模拟,拟合效果良好(R2=0.62~0.8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氮矿化 净累积矿化量 甘蓝废弃叶 无机氮水平 碳氮比
下载PDF
考虑碳氮水过程的动态根系方案在陆面模式SSiB4中的应用及效果评估 被引量:4
12
作者 张一帆 缪昕 郭维栋 《高原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511-522,共12页
根系是植被重要组成部分,根系的动态变化可以通过调节根系吸水量改变土壤湿度,进而影响土壤蒸发等物理过程及植被蒸腾、光合作用等生化过程,最终改变生态系统物质循环和水热循环。本研究考虑土壤水分胁迫及土壤养分(氮)胁迫,模拟根系碳... 根系是植被重要组成部分,根系的动态变化可以通过调节根系吸水量改变土壤湿度,进而影响土壤蒸发等物理过程及植被蒸腾、光合作用等生化过程,最终改变生态系统物质循环和水热循环。本研究考虑土壤水分胁迫及土壤养分(氮)胁迫,模拟根系碳量在不同土壤层中的动态分配过程,用根系碳量比例表征根系的动态变化。基于SSiB4模式在亚马逊地区BRSa3站点、中国江西千烟洲CN-Qia站点进行单点模拟试验,研究动态根系方案对土壤湿度及陆气通量模拟结果的影响。结果表明:根系动态分布使更多深层土壤水分被吸收利用,改善了浅层土壤湿度的模拟效果,进而提高二氧化碳通量、感热及潜热通量的模拟精度。其中,BRSa3站点和CN-Qia站点浅层土壤湿度日平均的观测值与模拟值的相关系数分别提高了0.02和0.04,二氧化碳通量的相关系数分别提高了0.76和0.13,均通过99%显著性水平检验;改进了BRSa3站点干旱季和CN-Qia站点夏季碳吸收能力,二氧化碳通量的绝对偏差的改进幅度分别为33%和106%,二氧化碳通量日平均的观测值与模拟值的相关系数,分别提高了0.17和0.26,均通过99%显著性水平检验。总体而言,模拟时间段内各变量都更接近观测值,土壤湿度和二氧化碳通量的改进效果比感热通量和潜热通量的改进效果更加显著,土壤湿度通过土壤物理作用对感热通量和潜热通量的间接影响方式可能是造成差别的原因。各变量在BRSa3站点的改善更明显一些,不同植被覆盖类型的根系深度与结构可能是造成结果差别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态根系方案 陆面模式 土壤湿度 地表水热通量 二氧化碳通量
下载PDF
不同林龄华北落叶松人工林土壤化学性质 被引量:6
13
作者 张泽辉 程顺 侯海潮 《林业与生态科学》 2018年第3期270-274,共5页
为了给华北落叶松人工林的合理经营和地力恢复提供理论依据,以河北省塞罕坝机械林场不同年龄(17a、27a和35a)华北落叶松人工林为研究对象,测定并分析土壤化学性质在不同年龄阶段间及不同土层深度(0~10cm、10~20cm和20~30cm)间的变化规律... 为了给华北落叶松人工林的合理经营和地力恢复提供理论依据,以河北省塞罕坝机械林场不同年龄(17a、27a和35a)华北落叶松人工林为研究对象,测定并分析土壤化学性质在不同年龄阶段间及不同土层深度(0~10cm、10~20cm和20~30cm)间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在所设置的林龄内,随林龄增加,土壤有机碳含量呈增加趋势,35a生华北落叶松林0~10cm土层的有机碳含量是同土层17a生和27a生林分的1.34倍和1.16倍;碱解氮含量也随林龄增加呈增加趋势;35a生林分的有效磷含量显著高于17a生和27a生林分;27a生华北落叶松人工林的速效钾含量显著高于17a生和35a生林分;土壤pH随林龄增加呈减小趋势,由大到小依次为17a生、27a生、35a生;土壤有机碳、碱解氮、有效磷、速效钾含量在不同土层间有显著差异,随土层加深而逐渐降低;土壤pH值在不同土层间无显著差异,由大到小依次为20~30cm、10~20cm、0~10cm。研究认为,在所设置的林龄内,随着林龄的增加,华北落叶松人工林的土壤化学性质有所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龄 华北落叶松 土壤有机碳 土壤速效养分 土壤PH
下载PDF
陈山红心杉根际土壤有机碳、氮含量及根际效应 被引量:13
14
作者 刘顺 盛可银 +4 位作者 刘喜帅 吴珍花 郭晓敏 肖复明 张文元 《生态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1957-1964,共8页
陈山红心杉(Cunninghania lanceolata)是江西特有树种,获国家地理标志保护。目前关于其植物—土壤关系的研究较少。以不同林龄(5、10、20和40a)陈山红心杉为对象,研究了其根际和非根际土壤有机碳、氮含量和根际效应。结果表明:根际pH略... 陈山红心杉(Cunninghania lanceolata)是江西特有树种,获国家地理标志保护。目前关于其植物—土壤关系的研究较少。以不同林龄(5、10、20和40a)陈山红心杉为对象,研究了其根际和非根际土壤有机碳、氮含量和根际效应。结果表明:根际pH略小于非根际,有机碳和氮素总体上大于非根际。随林龄的增加,根际和非根际土壤有机碳和氮含量先降后增;有机碳、全氮和有机氮的根际效应先增后降;铵态氮、硝态氮和无机氮的根际效应先降后趋于平缓;pH和碱解氮的根际效应变化平缓。氮含量对根际和非根际土壤pH和有机碳的影响为全氮>无机氮>碱解氮;碱解氮和全氮的根际效应分别对pH和有机碳根际效应影响最大。随着林龄的增加,硝态氮的比重高于铵态氮,应注意反硝化作用可能造成的氮素流失,同时林地土壤养分下降,在10 a前后应注意林地有机质和氮素的补充,以防地力衰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陈山红心杉 根际效应 有机碳 氮形态
原文传递
关中平原作物秸秆不同还田方式对土壤有机碳和碳库管理指数的影响 被引量:50
15
作者 李硕 李有兵 +2 位作者 王淑娟 师江澜 田霄鸿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1215-1222,共8页
以关中平原持续4年的小麦、玉米(麦玉)秸秆还田中长期定位试验为基础,研究了麦玉秸秆9种不同还田方式对土壤总有机碳(TOC)、活性有机碳(LOC)含量和活性有机碳分配比例(LOC/TOC)、总有机碳储量(SCS)及碳库管理指数(CPMI)的影... 以关中平原持续4年的小麦、玉米(麦玉)秸秆还田中长期定位试验为基础,研究了麦玉秸秆9种不同还田方式对土壤总有机碳(TOC)、活性有机碳(LOC)含量和活性有机碳分配比例(LOC/TOC)、总有机碳储量(SCS)及碳库管理指数(CPMI)的影响.结果表明:麦玉秸秆还田均可显著提高土壤(0~30 cm)TOC、LOC含量和SCS,且土壤有机碳主要集中于耕层(0~20 cm);麦玉秸秆双季还田的TOC、LOC含量和SCS显著高于单季还田和双季均不还田,其中,与双季均不还田相比,小麦秸秆粉碎还田-玉米秸秆深松还田的TOC、LOC含量和SCS提高幅度最显著.在0~10和10~20 cm土层中,小麦秸秆粉碎还田-玉米秸秆深松还田的CPMI显著高于其他处理,其中,小麦秸秆粉碎还田较其不还田可使CPMI提高19.1%和67.9%,玉米秸秆深松还田较其不还田可提高22.6%和32.4%.相关性分析显示,CPMI较LOC/TOC更能有效表征0~30 cm土层土壤有机碳的固持和转化关系.从提高本地区土壤有机碳固持量角度来看,小麦秸秆粉碎还田-玉米秸秆深松还田为最佳还田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秸秆还田 土壤有机碳 碳库管理指数 碳储量
原文传递
不同龄级速生杨人工林土壤微生物数量与养分动态变化 被引量:28
16
作者 安然 龚吉蕊 +3 位作者 尤鑫 葛之葳 段庆伟 晏欣 《植物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389-401,共13页
通过稀释平板法和常规化学分析法,对伊犁河谷地区3种龄级(5年、10年、15年)的速生杨欧美黑杨(Populus×euramericana)人工林的土壤微生物数量、组成和土壤养分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3种不同林龄林地土壤微生物集中分布在10-40c... 通过稀释平板法和常规化学分析法,对伊犁河谷地区3种龄级(5年、10年、15年)的速生杨欧美黑杨(Populus×euramericana)人工林的土壤微生物数量、组成和土壤养分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3种不同林龄林地土壤微生物集中分布在10-40cm土层,数量和种类组成随季节变化有明显差异。随着林龄的增长,土壤微生物总数、细菌数量减少,真菌和放线菌数量在10年生人工林最高,这一规律随季节变化。三大类土壤微生物的组成比例相对稳定,不随季节变化而变化。土壤有机碳、氮含量主要集中在0-20cm土层,随土壤深度的增加逐渐减少,其含量及分布受季节和土壤深度不同程度的影响。土壤有机碳含量随林龄的增长而逐渐增高,有机氮则先减后增。相关分析表明,土壤微生物总数与土壤有机碳呈负相关,真菌数量与土壤有机氮呈正相关。3种林地土壤有机C/N比与土壤细菌数量/真菌数量比例一致,说明速生杨人工林在一定生长年龄内能提高土壤的固碳能力,改善土壤肥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速生杨人工林 季节变化 土壤微生物数量 土壤有机碳 土壤有机氮 垂直分布
原文传递
生物质炭添加对杉木人工林土壤原有有机碳矿化的影响 被引量:9
17
作者 尹艳 刘岩 +3 位作者 尹云锋 马红亮 高人 杨玉盛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1389-1396,共8页
通过培养试验,利用^(13)C标记技术研究不同热解温度制备的生物质炭添加对杉木人工林土壤原有有机碳矿化的影响,为生物质资源有效利用和亚热带人工林固碳管理提供科学依据.生物质炭制备材料分别为木荷(阔叶树种)和杉木(针叶树种)凋落物,... 通过培养试验,利用^(13)C标记技术研究不同热解温度制备的生物质炭添加对杉木人工林土壤原有有机碳矿化的影响,为生物质资源有效利用和亚热带人工林固碳管理提供科学依据.生物质炭制备材料分别为木荷(阔叶树种)和杉木(针叶树种)凋落物,培养温度为25℃,时间为112 d.结果表明:在整个培养阶段,与对照土壤相比,不同生物质炭添加对土壤原有有机碳矿化的影响均呈现先促进后抑制的规律,具体表现为杉木生物质炭处理仅在培养0~3 d表现为显著促进作用,在7~112 d均呈现为显著抑制作用,而木荷生物质炭处理则在培养0~14 d表现为促进作用,在28~112 d均表现为显著的抑制作用.培养结束时,3种杉木生物质炭(350、550和750℃)处理均显著抑制了土壤原有有机碳矿化,2种木荷生物质炭(350和550℃)处理也表现为显著的抑制作用.木荷生物质炭和杉木生物质炭的分解率介于0.8%~2.8%,随着热解温度的升高,生物质炭的分解率呈下降趋势,且同一热解温度下木荷生物质炭的分解率显著高于杉木生物质炭.上述结果表明,原材料和制备温度是生物质炭影响土壤原有有机碳矿化和生物质炭分解的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质炭 杉木人工林 热解温度 土壤有机碳
原文传递
黄土台塬不同土地利用土壤有机碳与颗粒有机碳 被引量:44
18
作者 刘梦云 常庆瑞 +1 位作者 齐雁冰 孙宁 《自然资源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218-226,共9页
为了探讨土地利用方式对土壤有机碳固定的影响,论文以乔木、灌木、草地和农田等不同植被类型,纯林和混交两种栽培模式的黄土台塬为研究对象,进行了土壤有机碳(SOC)和颗粒有机碳(POC)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土壤SOC和PO... 为了探讨土地利用方式对土壤有机碳固定的影响,论文以乔木、灌木、草地和农田等不同植被类型,纯林和混交两种栽培模式的黄土台塬为研究对象,进行了土壤有机碳(SOC)和颗粒有机碳(POC)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土壤SOC和POC在0~100cm土体中均存在差异,尤以0~40cm深度突出,其中灌木林地和天然草地在整个剖面上可积累更多的SOC和POC: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土壤细颗粒有机碳(FPOC)含量、分配比例及其在剖面上的分布变化均小于粗颗粒有机碳(CPOC),在0~100cm土体中,CPOC敏感性指标分别为SOC、FPOC和POC总量的2.66~13.56、3.75~5.99和2.58~4.17倍;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土壤SOC与POC极显著相关,耕地SOC与POC相关性相对较小,乔灌混交林地和乔木林地最大。因此,CPOC和FPOC均可作为衡量土地利用方式转变对于土壤影响的评价指标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土台塬 土地利用方式 有机碳 粗颗粒有机碳 细颗粒有机碳
原文传递
典型滨岸草地生态系统碳稳定同位素组成及分布特征 被引量:5
19
作者 吴健 沙晨燕 +4 位作者 王敏 吴建强 谭娟 齐晓宝 黄沈发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2231-2238,共8页
通过测定上海市青浦区东风港百慕大、白花三叶草、高羊茅和白茅等4种典型滨岸草本植物各组织以及不同垂直深度土壤有机质δ^(13)C值,对滨岸草地生态系统的植物-土壤碳稳定同位素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白花三叶草、高羊茅属于C3植物,... 通过测定上海市青浦区东风港百慕大、白花三叶草、高羊茅和白茅等4种典型滨岸草本植物各组织以及不同垂直深度土壤有机质δ^(13)C值,对滨岸草地生态系统的植物-土壤碳稳定同位素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白花三叶草、高羊茅属于C3植物,百慕大、白茅属于C4植物,其茎叶、凋落物和根系各组织间δ^(13)C值无显著差异.C3和C4植物样带表层土壤有机质δ^(13)C值随着土壤深度递增而呈现截然不同的变化特征,这与样带本底δ^(13)C值以及碳稳定同位素分馏效应有关,同时还受植物根系分布深度的影响.植物输入是土壤有机碳(SOC)的最主要来源,植物有机体δ^(13)C组成对土壤有机质δ^(13)C值有直接影响,植物各组分δ^(13)C值与土壤有机质δ^(13)C值均存在极显著相关.4种草本植物样带SOC含量与δ^(13)C值均呈极显著相关,其中,C3植物样带SOC含量与δ^(13)C值呈线性负相关,C4植物样带SOC含量与δ^(13)C值呈线性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滨岸生态系统 C3/C4草本植物 土壤有机碳 碳稳定同位素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