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2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Influence of varied drought types on soil conservation service within the framework of climate change:insights from the Jinghe River Basin,China
1
作者 BAI Jizhou LI Jing +4 位作者 RAN Hui ZHOU Zixiang DANG Hui ZHANG Cheng YU Yuyang 《Journal of Arid Land》 SCIE CSCD 2024年第2期220-245,共26页
Severe soil erosion and drought are the two main factors affecting the ecological security of the Loess Plateau,China.Investigating the influence of drought on soil conservation service is of great importance to regio... Severe soil erosion and drought are the two main factors affecting the ecological security of the Loess Plateau,China.Investigating the influence of drought on soil conservation service is of great importance to regional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However,there is little research on the coupling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m.In this study,focusing on the Jinghe River Basin,China as a case study,we conducted a quantitative evaluation on meteorological,hydrological,and agricultural droughts(represented by the Standardized Precipitation Index(SPI),Standardized Runoff Index(SRI),and Standardized Soil Moisture Index(SSMI),respectively)using the Variable Infiltration Capacity(VIC)model,and quantified the soil conservation service using the Revised Universal Soil Loss Equation(RUSLE)in the historical period(2000-2019)and future period(2026-2060)under two Representative Concentration Pathways(RCPs)(RCP4.5 and RCP8.5).We further examined the influence of the three types of drought on soil conservation service at annual and seasonal scales.The NASA Earth Exchange Global Daily Downscaled Projections(NEX-GDDP)dataset was used to predict and model the hydrometeorological elements in the future period under the RCP4.5 and RCP8.5 scenarios.The results showed that in the historical period,annual-scale meteorological drought exhibited the highest intensity,while seasonal-scale drought was generally weakest in autumn and most severe in summer.Drought intensity of all three types of drought will increase over the next 40 years,with a greater increase under the RCP4.5 scenario than under the RCP8.5 scenario.Furthermore,the intra-annual variation in the drought intensity of the three types of drought becomes smaller under the two future scenarios relative to the historical period(2000-2019).Soil conservation service exhibits a distribution pattern characterized by high levels in the southwest and southeast and lower levels in the north,and this pattern has remained consistent both in the historical and future periods.Over the past 20 years,the intra-annual variation indicated peak soil conservation service in summer and lowest level in winter;the total soil conservation of the Jinghe River Basin displayed an upward trend,with the total soil conservation in 2019 being 1.14 times higher than that in 2000.The most substantial impact on soil conservation service arises from annual-scale meteorological drought,which remains consistent both in the historical and future periods.Additionally,at the seasonal scale,meteorological drought exerts the highest influence on soil conservation service in winter and autumn,particularly under the RCP4.5 and RCP8.5 scenarios.Compared to the historical period,the soil conservation service in the Jinghe River Basin will be significantly more affected by drought in the future period in terms of both the affected area and the magnitude of impact.This study conducted beneficial attempts to evaluate and predict the dynamic characteristics of watershed drought and soil conservation service,as well as the response of soil conservation service to different types of drought.Clarifying the inter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two is the foundation for achieving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in a relatively arid and severely eroded area such as the Jinghe River Basi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eteorological drought hydrological drought agricultural drought soil conservation service Variable Infiltration Capacity(VIC)model Revised Universal soil Loss Equation(RUSLE) Jinghe River Basin
下载PDF
Spatiotemporal variations of ecosystem services and driving factors in the Tianchi Bogda Peak Natural Reserve of Xinjiang,China
2
作者 ZHU Haiqiang WANG Jinlong +2 位作者 TANG Junhu DING Zhaolong GONG Lu 《Journal of Arid Land》 SCIE CSCD 2024年第6期816-833,共18页
Nature reserves play a significant role in providing ecosystem services and are key sites for biodiversity conservation.The Tianchi Bogda Peak Natural Reserve(TBPNR),located in Xinjiang Uygur Autonomous Region,China,i... Nature reserves play a significant role in providing ecosystem services and are key sites for biodiversity conservation.The Tianchi Bogda Peak Natural Reserve(TBPNR),located in Xinjiang Uygur Autonomous Region,China,is an important ecological barrier area in the temperate arid zone.The evaluation of its important ecosystem services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improve the management level and ecological protection efficiency of the reserve.In the present study,we assessed the spatiotemporal variations of four ecosystem services(including net primary productivity(NPP),water yield,soil conservation,and habitat quality)in the TBPNR from 2000 to 2020 based on the environmental and social data using the Integrated Valuation of Ecosystem Services and Trade-offs(InVEST)model.In addition,the coldspot and hotspot areas of ecosystem services were identified by hotspot analysis,and the trade-off and synergistic relationships between ecosystem services were analyzed using factor analysis in a geographic detector.During the study period,NPP and soil conservation values in the reserve increased by 48.20%and 25.56%,respectively;conversely,water yield decreased by 16.56%,and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change in habitat quality.Spatially,both NPP and habitat quality values were higher in the northern part and lower in the southern part,whereas water yield showed an opposite trend.Correlation analysis revealed that NPP showed a synergistic relationship with habitat quality and soil conservation,and exhibited a trade-off relationship with water yield.Water yield and habitat quality also had a trade-off relationship.NPP and habitat quality were affected by annual average temperature and Normalized Difference Vegetation Index(NDVI),respectively,while water yield and soil conservation were more affected by digital elevation model(DEM).Therefore,attention should be paid to the spatial distribution and dynamics of trade-off and synergistic relationships between ecosystem services in future ecological management.The findings of the present study provide a reference that could facilitate the sustainable utilization of ecosystem services in the typical fragile areas of Northwest Chin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et primary productivity(NPP) water yield soil conservation habitat quality Integrated Valuation of Ecosystem services and Trade-offs(InVEST)model geographic detector Tianchi Bogda Peak Natural Reserve
下载PDF
径流曲线数模型(SCS-CN)参数λ在黄土丘陵区的率定 被引量:31
3
作者 张钰娴 穆兴民 王飞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124-128,共5页
径流曲线数模型(SCS-CN)用来计算降雨形成的地表径流量,参数λ是模型中的重要参数之一。本文在对径流曲线数模型参数λ敏感性分析的基础上,应用黄土丘陵区径流场62场实测降雨资料对参数λ与地表坡度关系进行了定量分析。结果表明,曲线... 径流曲线数模型(SCS-CN)用来计算降雨形成的地表径流量,参数λ是模型中的重要参数之一。本文在对径流曲线数模型参数λ敏感性分析的基础上,应用黄土丘陵区径流场62场实测降雨资料对参数λ与地表坡度关系进行了定量分析。结果表明,曲线数模型所描述的参数λ=0.2适合于黄土丘陵缓坡地,参数λ随着坡度的增大而减小;同时用实测降雨资料进行标定模型验证,得出径流量的预测值与实测值接近,其效率系数E=0.94,与直接运用模型计算径流量比较,效率系数有较显著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径流曲线数scs模型 参数 率定 黄土丘陵区
下载PDF
基于SCS-CN模型的紫色土坡地径流预测 被引量:53
4
作者 陈正维 刘兴年 朱波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72-81,共10页
地表径流是引起坡面土壤侵蚀的主要动力,对降雨径流进行有效的预测,是紫色土坡地水土保持的基础。SCS-CN模型中的径流曲线数CN和初损系数λ作为主要输入参数对径流模拟精度有重要影响,但在应用于紫色土坡耕地模拟时,却很少进行坡度... 地表径流是引起坡面土壤侵蚀的主要动力,对降雨径流进行有效的预测,是紫色土坡地水土保持的基础。SCS-CN模型中的径流曲线数CN和初损系数λ作为主要输入参数对径流模拟精度有重要影响,但在应用于紫色土坡耕地模拟时,却很少进行坡度的调整,而坡度是影响降雨产流的重要因子。该文利用紫色土不同坡度的径流小区,选取2013年的5场降雨产流的实测数据,旨在分析紫色土坡耕地降雨产流量与地表坡度的关系,对现有的基于坡度修正的SCS-CN模型进行适用性评价,并在考虑降雨量影响的基础上对初损系数进行修正。结果表明,次降雨下径流量随坡度的增大而增大,并出现径流影响的临界坡度;经坡度修正后的模型在小降雨事件下的模拟精度较好,但强降雨条件下预测值比实测值均偏大,初损系数λ=0.2适用于紫色土坡地小降雨产流模拟,在强降雨条件下,λ值越大,模型模拟效果越好,当λ=0.3时,修正的模型在紫色土坡地径流模拟效果最理想,此时,模拟值与实测值的平均相对误差为7.42%,模型效率系数达到0.99。而基于坡度调整后的CN值对应坡度6.5&#176;~25&#176;依次为78.23、78.45、78.77、79.11、79.47。该研究结果可为紫色土丘陵区降雨径流预测及水土保持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径流 优化 降雨 坡度 scs-CN模型 修正 径流曲线数 初损系数
下载PDF
基于SCS-CN模型的半干旱黄土高原区秸秆炭覆盖集雨垄径流预测 被引量:3
5
作者 周旭姣 王琦 +4 位作者 张登奎 王小赟 赵武成 赵晓乐 雷俊 《干旱区地理》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99-108,共10页
垄沟集雨种植是缓解我国半干旱黄土高原区干旱、水土流失和土壤侵蚀的主要雨养农业技术。小流域水文模拟通常采用径流曲线数(Soil conservation service curve number,SCS-CN)模型。在标准SCS-CN模型中,由于径流曲线数CN值取值未考虑土... 垄沟集雨种植是缓解我国半干旱黄土高原区干旱、水土流失和土壤侵蚀的主要雨养农业技术。小流域水文模拟通常采用径流曲线数(Soil conservation service curve number,SCS-CN)模型。在标准SCS-CN模型中,由于径流曲线数CN值取值未考虑土壤水分动态变化,导致径流预测产生不合理的突变。以甘肃省定西市垄沟微型生物炭集雨垄为研究对象,根据实测降雨-径流数据,采用修正曲线数(Modified curve number,MoCN)法改进标准SCS-CN模型。结果表明:(1)随集雨垄垄宽增加(垄坡减小),标准SCS-CN模型和MoCN模型的CN值增加,随生物炭覆盖量增加,标准SCS-CN模型和MoCN模型的CN值减小;(2)MoCN模型的CN值高于标准SCS-CN模型;(3)MoCN模型的纳什效率系数(Nash-sutcliffe coefficient)较标准SCS-CN模型提高40%~275%,相关系数(Correlation coefficient)较标准SCS-CN模型提高1%~20%。修正曲线数MoCN模型能有效提高模型模拟精度,可为我国半干旱黄土高原区垄沟集雨种植系统地表径流预测及水土保持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cs-CN模型 修正曲线数模型 径流曲线数 初损系数 生物炭
下载PDF
基于精细化数据的广州市番禺区内涝淹没风险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淦立琴 程铭宇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27-135,共9页
[目的]利用精细化测绘调查数据开展城市降雨径流过程模拟,旨在盘活国土资源数据资产和促进城市内涝风险精准管控。[方法]以广东省广州市番禺区为研究区,基于高精度的地形和建筑数据,采用SCS-CN径流模型和GIS技术,模拟不同强度暴雨情境... [目的]利用精细化测绘调查数据开展城市降雨径流过程模拟,旨在盘活国土资源数据资产和促进城市内涝风险精准管控。[方法]以广东省广州市番禺区为研究区,基于高精度的地形和建筑数据,采用SCS-CN径流模型和GIS技术,模拟不同强度暴雨情境下的城市内涝淹没深度,定量分析研究区内涝淹没风险空间分布特征,同时结合承灾体灾损经验模型,对洪灾损失风险进行评估,识别高发易损规划管理单元。[结果]①番禺区内涝淹没风险区空间上呈现河涌与城市低洼地区聚集状态,临近市桥—沙湾水道、三枝香—大石水道的街镇存在着较高的淹没风险。②随着暴雨强度增加,农业用地和建设用地将受到最严重的影响。③在100a一遇暴雨情形下,番禺区4个规划管理单元处于高损失风险,损失主要来自住宅建筑,而处于中等损失风险的单元主要面临农业耕地淹没损失。[结论]通过精细化的测绘数据建模,从地块级别成功识别了番禺区潜在易淹没高损失区域,与实际情况较为符合,提高了风险研判的精细度,能够为城市内涝治理和海绵城市规划建设高质量发展提供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内涝 scs-CN径流模型 测绘调查数据 淹没风险 GIS技术 广州市
下载PDF
秦岭地区生态系统服务权衡/协同及预测
7
作者 王丽霞 潘飞燕 +2 位作者 张晶 杨耘 刘招 《地球科学与环境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584-594,共11页
识别和评估秦岭地区生态系统所提供的主要服务,可深入理解生态系统服务及可持续发展等相关理论,并对区域生态管控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基于多源数据集,耦合CASA、InVEST、RUSLE和CA-Markov等模型,模拟及预测秦岭地区2004~2034年植被净初... 识别和评估秦岭地区生态系统所提供的主要服务,可深入理解生态系统服务及可持续发展等相关理论,并对区域生态管控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基于多源数据集,耦合CASA、InVEST、RUSLE和CA-Markov等模型,模拟及预测秦岭地区2004~2034年植被净初级生产力(NPP)、土壤保持(SC)和生境质量(HQ)等主导生态服务的时空分布特征,并采用相关系数法分别从静态和动态的角度识别权衡/协同关系。结果表明:①在时间尺度上,植被净初级生产力、土壤保持年际变化整体呈波动上升趋势,而生境质量呈波动下降趋势;在空间尺度上,3种生态系统服务均呈现北高南低、西高东低的特征,与植被生长状况具有较好的响应。②从静态角度来看,3种生态系统服务对均呈现显著的协同关系;从动态角度来看,3种生态系统服务对的关系均以权衡为主;不同角度得出的结果不尽相同。③时空模拟验证表明,CA-Markov模型在该区域具有较好的适用性;根据预测结果,3种生态系统服务的高值区域未来将不断扩张,其发展趋于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系统服务 植被净初级生产力 土壤保持 生境质量 权衡 协同 CA-Markov模型 秦岭地区
下载PDF
长吉图地区土壤保持服务功能时空变化与供需匹配
8
作者 青仕嘉 李红 尹婧博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81-192,共12页
[目的]依据长吉图地区土壤保持服务功能时空变化及其供需匹配特征,辨别区域内不同土壤修复治理需求,为推进区域土壤生态环境保护有效落实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利用InVEST模型,定量评估2000,2010,2020年3期长吉图地区各地市、县区的土壤... [目的]依据长吉图地区土壤保持服务功能时空变化及其供需匹配特征,辨别区域内不同土壤修复治理需求,为推进区域土壤生态环境保护有效落实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利用InVEST模型,定量评估2000,2010,2020年3期长吉图地区各地市、县区的土壤保持服务功能,分析土壤保持服务供需及其时空变化匹配状态关系,以识别亟需采取针对性管理的优先区域并制定土壤整治策略。[结果]2000—2020年长吉图土壤保持强度为0.00~2590.42t/km^(2),减少侵蚀服务功能为0.00~1544.23t/km^(2),泥沙持留服务功能为0.00~2452.20t/km^(2),区域间土壤保持服务水平差异显著,具有明显的时空分异特征;研究区供需匹配情况较平衡,未出现低供给高需求匹配类型;区域土壤保持服务供需变化匹配关系包括供需同增/供增需减可持续,供需同减/供减需增不可持续4种类型。亟需治理的不可持续区域比例逐年扩大,截至2020年分别为68.15%(减少侵蚀),72.57%(泥沙持留),集中于研究区东侧以及西侧的中间部分,土壤保持服务弱化显著。[结论]长吉图地区土壤保持服务功能空间差异明显。确定长吉图地区中东部、东部尾端与西部区域为土壤敏感区、土壤脆弱区、土壤修复区,其土壤生态管理工作应分别以土壤整治、土壤保育、土壤修复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保持功能 生态系统服务功能 供需匹配 InVEST模型 长吉图地区
下载PDF
汉江上游森林生态系统土壤保持服务功能研究 被引量:9
9
作者 王纪伟 孙光 +1 位作者 罗遵兰 刘康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291-297,共7页
汉江上游是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地主要集水区,流域森林生态系统土壤保持是保证水源地水质的关键因素之一。该研究以汉江上游森林生态系统为对象,运用In-vest模型土壤保持模块(Sediment Retention Model)对区域土壤保持功能进行动态变化分... 汉江上游是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地主要集水区,流域森林生态系统土壤保持是保证水源地水质的关键因素之一。该研究以汉江上游森林生态系统为对象,运用In-vest模型土壤保持模块(Sediment Retention Model)对区域土壤保持功能进行动态变化分析。结果表明,2000年、2005年、2010年汉江上游森林生态系统土壤保持功能价值先减后增,总体呈下降趋势,三期价值依次为8.23、7.86、8.18亿元;从空间上看,三期均为中低山区潜在土壤侵蚀明显高于中高山区,土壤保持功能随海拔增高而增强,在区域内总体呈西南高、东北低的趋势。研究表明,区域潜在土壤侵蚀较高,土壤保持功能有所下降,应进一步做好相应防治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n-vest模型 生态服务 土壤保持 价值量
下载PDF
基于PSR框架的内蒙古自治区土壤保持服务分区 被引量:17
10
作者 彭建 武文欢 +1 位作者 刘焱序 胡熠娜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3849-3861,共13页
土壤侵蚀是中国北方重要的生态问题,内蒙古自治区位于干旱半干旱地区,是中国北方典型的土壤侵蚀区。针对以往生态功能分区分析框架复杂多样、权重设定人为主观等问题,以内蒙古自治区为例,基于压力-状态-响应系统分析框架,从气候背景-土... 土壤侵蚀是中国北方重要的生态问题,内蒙古自治区位于干旱半干旱地区,是中国北方典型的土壤侵蚀区。针对以往生态功能分区分析框架复杂多样、权重设定人为主观等问题,以内蒙古自治区为例,基于压力-状态-响应系统分析框架,从气候背景-土壤保持-植被条件三方面构建指标体系,运用自组织特征映射(SOFM)神经网络和GIS空间分析技术,以1280个小流域为基本单元进行土壤保持服务分区,按照分区单元的聚集度对多种方案进行优选,并依据区域共轭性原则最终将研究区划分为3个土壤保持服务区和11个土壤保持服务亚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保持服务 RUSLE模型 RWEQ模型 SOFM神经网络 内蒙古自治区
下载PDF
三峡库区农业非点源污染的思考 被引量:18
11
作者 李瑞雪 余长明 +1 位作者 倪九派 谢德体 《中国农学通报》 CSCD 2005年第9期372-375,共4页
三峡水库建成后,三峡库区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将减少8852.90×104 ̄9708.35×104元。特殊生态环境有助于三峡库区农业非点源污染的发生,将对三峡水库水体安全造成极大威胁。建立不同土地利用类型下土壤养分流失模型是三峡库区农业... 三峡水库建成后,三峡库区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将减少8852.90×104 ̄9708.35×104元。特殊生态环境有助于三峡库区农业非点源污染的发生,将对三峡水库水体安全造成极大威胁。建立不同土地利用类型下土壤养分流失模型是三峡库区农业非点源污染调控研究的核心,农业非点源污染防治的关键在于库区内土地利用结构的调整及拦截缓冲带的建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峡库区 农业非点源污染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 养分流失模型 拦截缓冲带 土壤养分流失 土地利用类型 土地利用结构 三峡水库 生态环境
下载PDF
基于改进径流曲线数模型的北京密云坡地径流估算 被引量:11
12
作者 焦剑 宋伯岩 +2 位作者 王世雷 王奋忠 张婷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1期194-199,共6页
密云区是北京重要的地表饮用水源地,准确模拟地表径流量,对于分析泥沙和污染物的运移十分重要。近年来,学者们运用径流曲线数(soil conservation service curve number,SCS-CN)模型计算本区地表径流量,但预报精度不理想;未考虑降雨过程... 密云区是北京重要的地表饮用水源地,准确模拟地表径流量,对于分析泥沙和污染物的运移十分重要。近年来,学者们运用径流曲线数(soil conservation service curve number,SCS-CN)模型计算本区地表径流量,但预报精度不理想;未考虑降雨过程和雨强对于产流过程的影响,可能是造成预报误差的重要原因。该文利用密云石匣小流域5个坡面径流小区共201场降雨产流资料,提出次产流径流曲线数计算方法,以改进SCS-CN模型并分析改进后模型模拟效果。结果表明,次产流径流曲线数与多年平均径流曲线数的比值和最大30 min降雨量与次雨量的比值之间呈显著幂函数递增关系,据此提出计算次产流径流曲线数的幂函数方程,以改进SCS-CN模型。当曲线数为0.02时,改进后模型模拟效果最好,效率系数为0.693,明显高于未改进的SCS-CN模型。改进后模型对裸地和耕地的产流模拟效果较好,但对林地的产流模拟效果不理想。今后需在深入分析产流机理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与土壤特性有关的模型参数优化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径流 模型 土地利用 径流曲线数模型 径流曲线数 密云
下载PDF
黄土高原地区水土保持减水减沙效益计算方法探讨 被引量:4
13
作者 周振民 王铁虎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44-46,50,共4页
水土流失是西北黄土高原地区生产和生活环境不断遭受破坏的重要原因,严重的水土流失不但危害着该区的生态环境,而且大量入黄泥沙进入下游,导致河床不断抬高,给下游防洪及农业生产造成危害。近年来,众多水土保持工作者进行了大量的探索... 水土流失是西北黄土高原地区生产和生活环境不断遭受破坏的重要原因,严重的水土流失不但危害着该区的生态环境,而且大量入黄泥沙进入下游,导致河床不断抬高,给下游防洪及农业生产造成危害。近年来,众多水土保持工作者进行了大量的探索、研究与实践,提出许多水土保持模式。探讨了评价水土保持模式减水减沙效益计算的水文法、SCS模型法以及水保法,并对3种方法就同一实例进行计算和对比分析,给出合理性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土流失 水土保持 减水减沙效益 scs模型
下载PDF
宁德市生态系统土壤保持功能评价研究
14
作者 阮俊杰 王卿 +2 位作者 黄宇驰 沙晨燕 苏敬华 《上海环境科学》 CAS 2016年第6期263-265,共3页
基于INVEST模型,对宁德地区生态系统土壤保持功能进行评价,并探讨了其空间分布特征。结果表明:宁德地区土壤保持总量为9.35X10^8t/a,单位面积土壤保持量为695,3t/(hm2oa),空间上呈现中部高,东北部次之,西南部低的分布格局... 基于INVEST模型,对宁德地区生态系统土壤保持功能进行评价,并探讨了其空间分布特征。结果表明:宁德地区土壤保持总量为9.35X10^8t/a,单位面积土壤保持量为695,3t/(hm2oa),空间上呈现中部高,东北部次之,西南部低的分布格局,各县市差异显著;各生态系统土壤保持能力从大到小依次为:灌丛〉林地〉草地〉早地〉园地〉水田〉红树林〉草本湿地〉城镇,自然生态系统优于人工生态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保持 生态系统服务 INVEST模型 宁德市
下载PDF
基于InVEST模型的门头沟区生态系统土壤保持功能研究 被引量:28
15
作者 刘晓娜 裴厦 +1 位作者 陈龙 刘春兰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68-176,共9页
人类不合理的土地资源开发所导致的土壤侵蚀成为山区生态系统关注的热点和焦点问题。选择生态涵养与土壤侵蚀并存的北京市纯山区门头沟区为研究区域,在分析2005—2013年门头沟区土地利用与土地覆被变化的时空差异的基础上,采用了InVEST... 人类不合理的土地资源开发所导致的土壤侵蚀成为山区生态系统关注的热点和焦点问题。选择生态涵养与土壤侵蚀并存的北京市纯山区门头沟区为研究区域,在分析2005—2013年门头沟区土地利用与土地覆被变化的时空差异的基础上,采用了InVEST模型对区内生态系统的土壤保持功能进行了定量分析和动态评估。研究表明:(1)2005—2013年,门头沟区耕地、林地和水域、未利用地面积减少,园地、草地、建设用地增加;耕地和园地变化显著,耕地主要转为园地、林地和建设用地;园地主要由耕地和林地转化而来。(2)2005—2013年,门头沟区土壤保持能力和保持量均呈增加趋势,单位面积土壤保持能力由87.41t/(hm^2·a)增加到113.56t/(hm^2·a),土壤保持量增加了377.38万t,土壤侵蚀量减少了23.42万t;受土地利用与土地覆被变化、降雨侵蚀力以及植被覆盖度影响,西北、东北地区土壤保持功能增强,西南地区减弱,东部地区基本不变。(3)不同土地利用与土地覆被类型的土壤保持能力排序为:林地>草地>未利用地>建设用地>耕地>园地>水域;2005—2013年,不同土地利用/覆被类型的单位面积土壤保持能力均呈增加趋势;除耕地外,其他地类的土壤保持总量均呈增加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保持功能 生态系统服务 InVEST模型 土地利用与土地覆被变化 门头沟区
下载PDF
黄河上游地区土壤保持服务时空变化及归因 被引量:9
16
作者 吴成永 曹广超 +5 位作者 陈克龙 巴丁求英 刘宝康 王润科 石亚亚 鄂崇毅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143-150,共8页
黄河上游地区,横跨干旱、半干旱、半湿润、湿润/半湿润气候区,其土壤保持服务是黄河流域防止水土流失和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保障。基于修正通用土壤流失方程(RUSLE)、地理加权回归(GWR)模型、趋势线法和本文定义的因子影响度等指标方法... 黄河上游地区,横跨干旱、半干旱、半湿润、湿润/半湿润气候区,其土壤保持服务是黄河流域防止水土流失和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保障。基于修正通用土壤流失方程(RUSLE)、地理加权回归(GWR)模型、趋势线法和本文定义的因子影响度等指标方法,使用遥感、降水等数据,识别了黄河上游地区2001—2015年间土壤保持服务变化分区,分析了其时空变化特征,探寻了主导影响因子并量化了影响度。结果表明:(1)土壤保持服务下降区主要位于研究区东北部的半干旱、干旱气候区,集中分布在积石峡至河口村的黄河沿岸,上升区主要位于研究区西部、南部的半干旱、半湿润、湿润/半湿润气候区,集中分布在山地和高原。(2)降水是影响下降区土壤保持服务的主导因子,植被覆盖和降水分别是明显和略微上升区的主导因子。(3)面对未来降水的不确定性,提高植被覆盖度是提升土壤保持服务的根本策略,并进一步提出了基于主导因子影响强度的水土保持措施建议。研究成果可为应对未来气候变化,制定分区分类策略措施提升土壤保持服务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河上游地区 土壤保持服务 主导因子 修正通用土壤流失方程 地理加权回归模型
下载PDF
基于最小累积阻力差值模型的北京市生态安全格局构建 被引量:13
17
作者 汉瑞英 赵志平 +3 位作者 肖能文 史娜娜 孙光 高晓奇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95-102,共8页
[目的]构建适合北京市区域环境特点和社会发展水平相对完整的城市生态安全体系,为有效控制城市扩张发展生态安全底线和城市生物多样性保护提供科学参考。[方法]基于北京市生态系统水源涵养、水土保持、防风固沙和生物多样性维持服务功... [目的]构建适合北京市区域环境特点和社会发展水平相对完整的城市生态安全体系,为有效控制城市扩张发展生态安全底线和城市生物多样性保护提供科学参考。[方法]基于北京市生态系统水源涵养、水土保持、防风固沙和生物多样性维持服务功能及各类自然保护地提取生态源地;综合考虑全域多要素指标,运用生态源地扩张阻力面和城镇用地扩张阻力面差值划分生态安全格局(即高水平生态区、中水平生态区、低水平生态区、生态城镇临界区、低水平城建区、中水平城建区和高水平城建区)。同时识别生态廊道和生态节点区域,从而构建北京市生态安全格局。[结果]北京市生态源地总面积为3 568.95 km^(2),占全区土地总面积的21.7%,集中分布在北京市西北区域,呈包围中心城区态势;北京市重要生态廊道11条,生态节点153个,其中石景山区生态网络密度最大,东城区生态网络密度最小,北京市中心建城区呈“摊大饼”式蔓延,城区的生态廊道断裂程度较高。[结论]北京市生态格局破碎化明显,未来应优化生态节点空间布局,以保护生态源地,规划生态廊道,控制生态城镇临界区建设等方式获得生态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源地 水土保持 生态系统服务评价 生态安全格局 最小累积阻力差值模型 北京市
下载PDF
西藏“一江两河”流域生态系统服务变化及权衡与协同关系研究 被引量:7
18
作者 陈安 李景吉 +4 位作者 王茂生 张晗 卞梨交 黎文婷 许文来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313-319,329,共8页
为使环境资源得到高效配置,明晰生态系统服务间权衡关系是重要前提。以一江两河流域为对象,基于InVEST模型对该区1990—2018年的土壤保持、水源涵养和固碳服务进行动态评估,并采用相关分析法探讨了流域、县域尺度下各服务间的权衡关系... 为使环境资源得到高效配置,明晰生态系统服务间权衡关系是重要前提。以一江两河流域为对象,基于InVEST模型对该区1990—2018年的土壤保持、水源涵养和固碳服务进行动态评估,并采用相关分析法探讨了流域、县域尺度下各服务间的权衡关系。结果表明:(1)1990—2018年,土壤保持量和碳储量呈波动增加趋势,产水量呈减少趋势。单位面积土壤保持量、产水量和碳储量的高值区均分布在流域东部的拉萨河河谷地区。(2)流域尺度下,2010年水源涵养服务与固碳服务间表现出权衡关系,其余年份各服务间均呈现出协同关系;县域尺度下,各服务间关系也多为协同关系,但具有较强的空间异质性。(3)热点制图显示,1990—2018年1类区占比最大且呈增加趋势,主要地类为低植被覆盖草地;0类和2类区占比增加,主要地类分别为沙地和高植被覆盖草地;3类区占比有所减少,主要地类为高植被覆盖草地和灌木林。由此可得,研究区3种生态系统服务具有较强的时空异质性,各服务间以协同关系为主,且随时空变化而发生着强弱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nVEST模型 生态系统服务 土壤保持 水源涵养 固碳
下载PDF
北京市北沙河小流域非点源氮、磷负荷估算与源解析 被引量:8
19
作者 席浩郡 刘贝贝 +5 位作者 黄雅娟 马雪庆 邓雅静 刘芙妤 朱洪涛 孙德智 《环境工程技术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258-266,共9页
选取北京市北沙河小流域为研究对象,将非点源污染物分为溶解态和吸附态2类,采用降水径流模型〔径流曲线数模型(SCS-CN)〕、土壤侵蚀模型〔修订的通用土壤流失方程(RUSLE)〕和污染物输出负荷模型,对北沙河小流域非点源氮、磷负荷进行估算... 选取北京市北沙河小流域为研究对象,将非点源污染物分为溶解态和吸附态2类,采用降水径流模型〔径流曲线数模型(SCS-CN)〕、土壤侵蚀模型〔修订的通用土壤流失方程(RUSLE)〕和污染物输出负荷模型,对北沙河小流域非点源氮、磷负荷进行估算,探讨不同土地利用类型产生的氮、磷负荷的空间分布特征。结果表明:北沙河小流域非点源总氮年均负荷为0.625 t/(km^(2)·a),其中溶解态氮为0.190 t/(km^(2)·a),吸附态氮为0.435 t/(km^(2)·a);总磷年均负荷为0.118 t/(km^(2)·a),其中溶解态磷为0.011 t/(km^(2)·a),吸附态磷为0.107 t/(km^(2)·a)。总氮年均负荷较高的3种土地利用类型为农村用地〔0.855 t/(km^(2)·a)〕、林地〔0.713 t/(km^(2)·a)〕和未利用地〔0.619 t/(km^(2)·a)〕;总磷年均负荷较高的3种土地利用类型为草地〔0.238 t/(km^(2)·a)〕、林地〔0.126 t/(km^(2)·a)〕和未利用地〔0.115 t/(km^(2)·a)〕。北沙河小流域氮、磷流失主要以吸附态为主,因此应重点控制流域的土壤侵蚀和水土流失,降低吸附态氮、磷负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沙河小流域 径流曲线数模型(scs-CN) 修订的通用土壤流失方程(RUSLE) 污染负荷
下载PDF
宁夏水土保持生态补偿优先区识别 被引量:3
20
作者 申草 任宗萍 +4 位作者 李鹏 王凯博 鲁克新 任正龑 魏小燕 《干旱区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1527-1536,共10页
水土保持服务功能下的生态补偿优先区识别的研究,对建立适宜当地生态发展的水土保持生态补偿体系具有重要参考意义。以宁夏为研究区,运用InVEST模型评估水源涵养、土壤保持和碳储存三项主要水土保持服务功能,并进行价值化表达;综合考虑... 水土保持服务功能下的生态补偿优先区识别的研究,对建立适宜当地生态发展的水土保持生态补偿体系具有重要参考意义。以宁夏为研究区,运用InVEST模型评估水源涵养、土壤保持和碳储存三项主要水土保持服务功能,并进行价值化表达;综合考虑各区县生态补偿优先级和生态脆弱性指数,对全区水土保持生态补偿优先区进行空间识别。研究表明:2000年、2010年、2020年宁夏水土保持价值分别为2478.9×10^(8)元、2661.7×10^(8)元、2958.5×10^(8)元,总体呈现不断增长趋势;在空间上呈现南高北低的空间分布特征,其最高值位于泾源县,最低值位于金凤区;全区20a来水土保持优先补偿区动态变化差异较小,补偿优先区主要位于生态价值高、经济落后的南部地区,而生态补偿次级优先区则位于中部和北部生态价值较低、经济水平较高区域。对生态补偿优先区进行补偿能够有效提高生态补偿的效率,促进区域生态环境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服务价值 生态补偿优先区 水土保持 InVEST模型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