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3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能量的振冲碎石桩加密效果评价方法
1
作者 周燕国 王春 +2 位作者 庄端阳 姚鹏飞 张东超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2期16-20,共5页
采用常规检测手段进行处理地基的工后质检存在时间滞后与空间局部的问题,不能及时反映处理地基的整体加固效果。提出了一种基于能量的碎石桩复合地基桩周土振动加密效果评价方法,为实现桩周土加密效果的准实时评价提供参考。首先,根据... 采用常规检测手段进行处理地基的工后质检存在时间滞后与空间局部的问题,不能及时反映处理地基的整体加固效果。提出了一种基于能量的碎石桩复合地基桩周土振动加密效果评价方法,为实现桩周土加密效果的准实时评价提供参考。首先,根据地基弹性波传播理论建立振冲施工过程中桩周土吸收波动能量的计算方法,通过不排水动三轴试验建立典型饱和粉砂土基于吸收能量的超静孔压模型,为进一步根据固结理论预测处理后复合地基桩周土密实度提供依据;其次,依托某工程水电站深厚坝基碎石桩处理工程实例,采用桩周土超静孔压峰值和处理后孔隙比两个关键物理量对方法进行了检验,发现与施工现场实测超静孔压和工后质检得到的孔隙比相比,方法的预测精度达到90%左右,说明基于能量的振冲碎石桩加密效果评价方法具有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振冲碎石桩 振动能量 弹性波 留振加密 超静孔压
下载PDF
冲击荷载下含夹层饱和砂土孔压变化规律分析
2
作者 金丹丹 鲁先东 +2 位作者 王炳辉 施展 张雷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081-1091,1120,共12页
砂土中夹层的性状会影响饱和砂土孔压发展,从而影响砂土层变形。为研究夹层位置、厚度和种类等不同夹层状态下砂土液化过程中的孔压变化规律,设计了冲击荷载作用下层状砂液化试验,建立了含夹层饱和砂土理论模型,并将试验结果与理论分析... 砂土中夹层的性状会影响饱和砂土孔压发展,从而影响砂土层变形。为研究夹层位置、厚度和种类等不同夹层状态下砂土液化过程中的孔压变化规律,设计了冲击荷载作用下层状砂液化试验,建立了含夹层饱和砂土理论模型,并将试验结果与理论分析进行对比。结果表明:含夹层饱和砂土的孔压发展呈现3个阶段,即快速上升、快速消散、缓慢消散阶段。高渗透性夹层高度越高,其下方土层孔压快速消散时长越短,越快趋于稳定值,但消散总时长无明显影响;低渗透性夹层高度或厚度的增大,均会使夹层上方孔压快速消散阶段速率加快,孔压消散稳定阶段延长,孔压消散总时长随之线性增长;同时,孔隙水会在低渗透性夹层下方形成水膜,夹层高度或厚度的增加均会使水膜持续时间增长,但水膜形态主要受夹层厚度影响。试验结果与理论分析较为一致,说明了试验的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层状砂土 冲击荷载 超孔隙水压力 夹层高度 夹层厚度 水膜
下载PDF
静钻根植桩施工环境效应现场试验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周佳锦 马俊杰 +2 位作者 俞建霖 龚晓南 张日红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93-101,共9页
静钻根植桩采用先钻孔注浆后植桩的施工技术,可以解决传统预制桩施工过程引起的挤土效应问题。然而,静钻根植桩施工过程中钻孔和注浆过程会对周围土体产生一定扰动,目前没有相关研究。文章通过一组现场试验对静钻根植桩施工过程中的钻... 静钻根植桩采用先钻孔注浆后植桩的施工技术,可以解决传统预制桩施工过程引起的挤土效应问题。然而,静钻根植桩施工过程中钻孔和注浆过程会对周围土体产生一定扰动,目前没有相关研究。文章通过一组现场试验对静钻根植桩施工过程中的钻孔、注浆搅拌和植桩阶段对周围土体的扰动规律进行研究。静钻根植桩施工前在钻孔周围土体中埋设土压力传感器,孔隙水压力传感器和测斜管,分别测试静钻根植桩施工过程中周围土体中水平土压力,超静孔隙水压力和深层土体水平位移的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静钻根植桩施工过程会对周围土体造成一定扰动,而施工完成后周围土体中的水平土压力、超静孔隙水压力和深层土体水平位移迅速恢复;当水平距离达到4D(D为钻孔直径)时,静钻根植桩施工过程基本不会对土体产生影响;试验结果可以为静钻根植桩在地铁周围等施工位移控制敏感区域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钻根植桩 环境效应 水平土压力 超静孔隙水压力 土体水平位移
下载PDF
预制桩施工过程中超孔隙水压力变化分析
4
作者 付鑫国 叶宏林 +1 位作者 张笑 许铭 《山西建筑》 2024年第14期103-106,共4页
为厘清沉桩过程中因挤土效应造成的超孔隙水压力变化情况,通过对施工过程中超孔隙水压力的监测数据进行分析。研究发现:距离沉桩位置越近,超孔隙水压力变化越大,消散越慢;随地层深度越深,超孔隙水压力变化越大,消散越慢;联系地层变化发... 为厘清沉桩过程中因挤土效应造成的超孔隙水压力变化情况,通过对施工过程中超孔隙水压力的监测数据进行分析。研究发现:距离沉桩位置越近,超孔隙水压力变化越大,消散越慢;随地层深度越深,超孔隙水压力变化越大,消散越慢;联系地层变化发现,位于砂层的超孔隙水压力消散的速度较其他土层更快。并针对以上规律,提出合适的超孔隙水压力的控制措施和监测方式,为指导实践、保障施工安全提供相应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压桩 超孔隙水压力 挤土效应 控制措施
下载PDF
Semi-analytical solution to one-dimensional consolidation in unsaturated soils 被引量:1
5
作者 秦爱芳 孙德安 谈永卫 《Applied Mathematics and Mechanics(English Edition)》 SCIE EI 2010年第2期215-226,共12页
In this paper, a series of semi-analytical solutions to one-dimensional consolidation in unsaturated soils are obtained. The air governing equation by Fredlund for unsaturated soils consolidation is simplified. By app... In this paper, a series of semi-analytical solutions to one-dimensional consolidation in unsaturated soils are obtained. The air governing equation by Fredlund for unsaturated soils consolidation is simplified. By applying the Laplace transform and the Cayley-Hamilton theorem to the simplified governing equations of water and air, Darcy's law, and Fick's law, the transfer function between the state vectors at top and at any depth is then constructed. Finally, by the boundary conditions, the excess pore-water pressure, the excess pore-air pressure, and the soil settlement are obtained under several kinds of boundary conditions with the large-area uniform instantaneous loading. By the Crump method, the inverse Laplace transform is performed, and the semi-analytical solutions to the excess pore-water pressure, the excess pore-air pressure, and the soils settlement are obtained in the time domain. In the case of one surface which is permeable to air and water, comparisons between the semi-analytical solutions and the analytical solutions indicate that the semi-analytical solutions are correct. In the case of one surface which is permeable to air but impermeable to water, comparisons between the semi-analytical solutions and the results of the finite difference method are made, indicating that the semi-analytical solution is also correc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ne-dimensional consolidation unsaturated soils excess pore-water pres-sure excess pore-air pressure semi-analytical solution
下载PDF
含细粒珊瑚土抗液化特性试验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陈平山 吕卫清 +3 位作者 梁小丛 周红星 王婧 马佳钧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337-344,共8页
珊瑚土作为新兴的热带地区岛礁与港口工程的首选土工材料,宽级配是其结构组成的主要特征。由于相关工程面临较高的地震风险,珊瑚土的抗液化能力正逐渐引起重视。为探究含细粒珊瑚土的抗液化能力,以东太平洋某热带港口工程的实际珊瑚土... 珊瑚土作为新兴的热带地区岛礁与港口工程的首选土工材料,宽级配是其结构组成的主要特征。由于相关工程面临较高的地震风险,珊瑚土的抗液化能力正逐渐引起重视。为探究含细粒珊瑚土的抗液化能力,以东太平洋某热带港口工程的实际珊瑚土场地为背景,通过大粒径循环三轴液化试验测试了设计相对密实度为0.4~0.8的3组代表性级配试样及剔除细粒的两组试样的饱和不排水动强度。试验结果表明:幂函数可以模拟含细粒珊瑚土的循环应力比与液化所需振次关系;细粒的存在与相对密实度的提高不会显著提高珊瑚土抗液化能力;珊瑚土液化过程的超静孔压发展模式与砂土相近,两参数或三参数的反正弦模型可以较好地模拟含细粒珊瑚土的液化超孔压发展过程。研究表明,含细粒珊瑚土仍然属于可液化土类。以背景工程为例,同类型工程在设计施工及使用阶段都需要考虑对地震液化灾害的设防,该研究为珊瑚土液化防治工作提供了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珊瑚土 含细粒土 珊瑚土液化试验技术 超孔隙水压力 珊瑚土吹填工程
下载PDF
地震历史对各深度土体抗液化性影响的振动台试验研究 被引量:4
7
作者 王晓磊 刘理腾 +3 位作者 刘润 刘历波 董林 任海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2657-2666,共10页
地震引起的液化会对岩土结构造成重大破坏,而震后伴随的余震可能导致砂土再次发生液化。为研究自由场地下地震历史对各深度饱和砂土的抗液化能力的影响,设计并开展了一系列振动台试验。试验中对砂土输入了4次不同加速度的震动事件,细分... 地震引起的液化会对岩土结构造成重大破坏,而震后伴随的余震可能导致砂土再次发生液化。为研究自由场地下地震历史对各深度饱和砂土的抗液化能力的影响,设计并开展了一系列振动台试验。试验中对砂土输入了4次不同加速度的震动事件,细分为7次小的事件。通过计算对比每次振动事件的超静孔压比、加速度响应以及土体沉降,以研究不同地震历史下各深度土体抗液化能力的变化规律。试验结果表明:输入的地震波加速度大小与加速度响应系数呈正相关关系;饱和砂土遭受轻微和中等地震时液化更容易发生在浅层而非表层;表层土体中,强烈地震后的中等余震使得土体对地震烈度的敏感性降低,孔隙水压力在峰值加速度后消散迅速,液化时间缩短;有强震历史的土体会降低浅层土体的抗液化性能,深层土体抗液化性反而会在经历强地震后增强,影响深度范围取决于地震的烈度;通过数据拟合得到了不同等级的循环地震在各深度土体的抗液化提升比的量化公式。试验结果可以反映在地震实际中各等级的地震历史对各深度土体的不同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历史 砂土液化 抗液化性能 超静孔隙水压力 振动台试验
下载PDF
强夯置换处理沙漠湖区砾石土路基试验研究 被引量:3
8
作者 何丽平 王雪刚 +1 位作者 林美鸿 滕超 《施工技术(中英文)》 CAS 2023年第18期133-138,共6页
为分析沙漠湖区水下砾石土路基过渡段采用强夯置换法对置换墩体及墩间土的加固效果,采用强夯置换法对砾石土水下路基进行处理,监测其夯沉量、地表隆起量及超静孔隙水压力,并采用动力触探试验等方法检测其加固效果,通过监测、检测数据分... 为分析沙漠湖区水下砾石土路基过渡段采用强夯置换法对置换墩体及墩间土的加固效果,采用强夯置换法对砾石土水下路基进行处理,监测其夯沉量、地表隆起量及超静孔隙水压力,并采用动力触探试验等方法检测其加固效果,通过监测、检测数据分析砾石土水下路基置换墩体及墩间土的加固效果。研究表明:2500,3500kN·m^(2)种能量下强夯置换单点最佳夯击数为11~12击;夯击时墩体周围地面以下沉为主,地表隆起量小;路基超静孔隙水压力消散快,多遍点夯施工时可连续施工;强夯置换能量主要影响置换深度及墩体密实度,对墩间土的加固效应影响小;强夯置换过程对无黏性的墩间土有密实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路工程 路基 砾石土 过渡段 强夯置换 试验 超静孔隙水压力
下载PDF
静压沉桩后黏土中超孔压时空分布规律研究
9
作者 张智慧 朱文文 +2 位作者 马天 刘坚 刘洋义 《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88-96,共9页
为了解层状黏土在沉桩后桩周及桩端的超孔压对沉桩挤土效应的影响,采用现场原位试验和数值模拟方法,分析了桩土界面处超孔压的时空分布特征和上覆竖向有效应力随时间的变化规律,并在水力压裂理论和孔穴扩张理论的基础上引入修正剑桥模型... 为了解层状黏土在沉桩后桩周及桩端的超孔压对沉桩挤土效应的影响,采用现场原位试验和数值模拟方法,分析了桩土界面处超孔压的时空分布特征和上覆竖向有效应力随时间的变化规律,并在水力压裂理论和孔穴扩张理论的基础上引入修正剑桥模型,推导了桩周土体固结过程中桩土界面处上覆竖向有效应力和超孔压的修正计算公式。结果表明:从时间上看,在桩顶的外荷载作用下,超孔压随时间消散的同时,上覆竖向有效应力逐渐增大;成桩后30 d超孔压基本消散完毕,上覆竖向有效应力不再增长,地基土处于休止期。从空间上看,超孔压随桩埋深的增大而增大,在渗透性差的黏土层增长较快;不同荷载条件下,距桩心的水平距离和桩端的竖向距离越小,超孔压越大;靠近桩端和桩心的超孔压最大值与桩顶荷载大小呈负相关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压沉桩 黏土 超孔压 上覆竖向有效应力
下载PDF
超孔隙水压力的形成及其对滑坡泥石流起动和演进的影响 被引量:2
10
作者 侯伟鹏 余国安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02-108,共7页
滑坡泥石流是山区常见的地质灾害,突发性强、危害严重,对其发生机理的研究是滑坡泥石流预防预报预警的基础。在系统梳理土体孔隙水压力研究已有成果的基础上,分析坡体超孔隙水压力形成和变化的物理图景及其对滑坡泥石流起动和演进的影响... 滑坡泥石流是山区常见的地质灾害,突发性强、危害严重,对其发生机理的研究是滑坡泥石流预防预报预警的基础。在系统梳理土体孔隙水压力研究已有成果的基础上,分析坡体超孔隙水压力形成和变化的物理图景及其对滑坡泥石流起动和演进的影响,并探讨了依据孔隙水压力动态变化来预测滑坡泥石流起动的可能性以及目前存在的主要困难。研究表明,坡体孔隙水压力特别是超孔隙水压力的产生及维持与坡体失稳滑坡、滑坡体液化、泥石流的形成及运动密切相关,坡体失稳滑坡及土力类泥石流的暴发过程通常伴随着孔隙水压力的急剧变化,超孔隙水压力的产生是土体变形即土体颗粒位置错动的结果而非诱因,但超孔隙水压力的产生又会进一步促进坡体失稳;超孔隙水压力形成的关键在于土体孔隙体积变化与孔隙水压力消散的相对速率,孔隙体积变化主要受土体变形影响,而孔隙水压力消散主要受土体粒度分布和细颗粒含量的影响。目前,孔隙水压力及超孔隙水压力与滑坡泥石流起动和演进过程关系的研究已取得不少成果,但依据孔隙水压力预报预警滑坡泥石流起动仍有难度,主要难点在于不易有效监测并及时预报自然坡体孔隙水压力的动态变化,这是未来值得进一步研究的重要内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滑坡 泥石流 孔隙水压力 超孔隙水压力 土体液化
下载PDF
变围压循环荷载作用下珠江三角洲软土动力特性试验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刘帅 高志华 +4 位作者 胡波 余颂 赵永峰 阎晓玲 黄珏皓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中英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31-138,共8页
列车循环荷载作用下软土地基产生较大沉降。以往动三轴试验模拟列车循环荷载时主要分析循环偏应力对软土动力特性的影响,而较少考虑循环围压的作用。基于此,采用GDS动三轴试验系统对珠江入海口饱和软土开展了一系列不排水变围压循环三... 列车循环荷载作用下软土地基产生较大沉降。以往动三轴试验模拟列车循环荷载时主要分析循环偏应力对软土动力特性的影响,而较少考虑循环围压的作用。基于此,采用GDS动三轴试验系统对珠江入海口饱和软土开展了一系列不排水变围压循环三轴试验,分析循环偏应力和循环围压耦合效应对饱和软土累积轴向应变、孔压以及阻尼比的影响。结果表明:累积轴向应变和归一化阻尼比随循环围压的增大而减小,最大孔压和最小孔压均随循环围压的增大而增大。当循环加载次数N=1 000,应力路径斜率η=0.33增长至η=1.00、2.00时,累积轴向应变ε_(p)=4.04%下降至ε_(p)=3.52%、2.45%,归一化阻尼比λ_(N)/λ_(1)=0.253相应变化为λ_(N)/λ_(1)=0.269、0.217,最大孔压由u_(max)=60.55 kPa分别增长至u_(max)=79.25和104.51 kPa,最小孔压由u_(min)=58.69 kPa分别增长至u_(min)=71.12和80.90 kPa。在此基础上,建立了饱和软土累积轴向应变计算模型,并进行了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土 动三轴试验 累积轴向应变 孔压 阻尼比 珠江三角洲
下载PDF
多排孔注浆引起土体变形与孔压规律试验研究
12
作者 郭景琢 郑刚 +4 位作者 赵林嵩 潘军 张宗俊 周强 程雪松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896-907,共12页
目前尚未见到软土地区多排孔注浆引起土体变形和超孔压发展规律的系统研究,限制了注浆变形主动控制策略的深化发展。开展了多排孔注浆现场试验,系统研究了单排孔逐孔注浆、多排孔逐排注浆引起土体水平位移和超孔压的变化与叠加规律。研... 目前尚未见到软土地区多排孔注浆引起土体变形和超孔压发展规律的系统研究,限制了注浆变形主动控制策略的深化发展。开展了多排孔注浆现场试验,系统研究了单排孔逐孔注浆、多排孔逐排注浆引起土体水平位移和超孔压的变化与叠加规律。研究表明,注浆引起的超孔压随距离衰减迅速,变化规律可用幂函数表达,注浆距离取3 m左右时纠偏效果较好;天津地区超孔压消散较快,有利于注浆控制变形的快速稳定,超孔压随时间的消散规律可用指数函数表达,并提出了计算注浆引起超孔压的经验公式;多排孔逐排注浆时,先行注浆形成的注浆体墙对后续注浆一侧及另一侧土体变形分别具有反力效应和遮挡效应,控制既有建构筑物变形时应遵循“先远后近”逐排注浆的原则,以提高变形控制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注浆法 土体变形 原位试验 超静孔隙水压力 多排孔注浆
下载PDF
考虑井周水泥土渗透系数变化的竖井地基固结研究
13
作者 张晨豪 邓岳保 周靓凤 《宁波大学学报(理工版)》 CAS 2023年第6期93-99,共7页
水泥土渗透特性对滨海软土地区植入式排水桩排水固结效果影响显著.本文首先开展水泥土抽排水固结试验,研究水泥土渗透系数随时间变化的性质;然后假定水泥土为竖井地基涂抹区,建立涂抹区渗透系数随时间呈指数衰减的固结方程,得到真空负... 水泥土渗透特性对滨海软土地区植入式排水桩排水固结效果影响显著.本文首先开展水泥土抽排水固结试验,研究水泥土渗透系数随时间变化的性质;然后假定水泥土为竖井地基涂抹区,建立涂抹区渗透系数随时间呈指数衰减的固结方程,得到真空负压下竖井固结解析解.在此基础上,分析水泥土固化影响因子θ、涂抹区径长r_(s)和涂抹区的初始渗透系数k_(s0)对软土地基固结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水泥土固化作用对固结速率影响显著,水泥土的渗透性对桩周土体的固结效果起着控制作用;随着θ变大,桩侧土体固结效果逐渐减弱;r_(s)越小,k_(s0)越大,桩周土体固结速率越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渗透系数 水泥土 涂抹区 固结 超静孔压
下载PDF
软土地区高压旋喷桩施工对临近高铁桥墩扰动机理室内模型试验 被引量:4
14
作者 何大为 杨建辉 +2 位作者 张康荣 张帅 汪洋 《桂林理工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245-251,共7页
为研究软土地区高压旋喷桩施工对临近高铁桥墩的扰动机理,设计了一套室内高压旋喷注浆设备,分析了高压旋喷注浆过程引起周边土体中孔隙水压力与高铁桥墩位移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在单根桩施工完成后30 min内,土体中的孔隙水压力逸散率... 为研究软土地区高压旋喷桩施工对临近高铁桥墩的扰动机理,设计了一套室内高压旋喷注浆设备,分析了高压旋喷注浆过程引起周边土体中孔隙水压力与高铁桥墩位移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在单根桩施工完成后30 min内,土体中的孔隙水压力逸散率约为4%~35%,单根桩施工对土体所产生的影响周期约为2.5~3 h。因此,在多桩施工时,控制各单桩施工的间隔时间与空间距离对避免施工影响临近高铁桥墩的安全性非常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路桥墩 模型试验 软土 高压旋喷桩 超静孔隙水压力 扰动机理
下载PDF
软土地区基坑开挖超静孔隙水压力分布的有限元分析 被引量:1
15
作者 朱剑钦 《福建建设科技》 2023年第5期34-36,共3页
依托某基坑工程案例,利用ABAQUS有限元软件对软土基坑开挖时的超静孔隙水压力进行有限元分析,研究超静孔隙水压力的分布规律及其对围护结构土压力的影响,结果表明:基坑开挖卸荷会在坑底及周围土体中产生负的超静孔隙水压力,坑底以下区... 依托某基坑工程案例,利用ABAQUS有限元软件对软土基坑开挖时的超静孔隙水压力进行有限元分析,研究超静孔隙水压力的分布规律及其对围护结构土压力的影响,结果表明:基坑开挖卸荷会在坑底及周围土体中产生负的超静孔隙水压力,坑底以下区域负的超静孔隙水压力分布较为集中且数值较大,坑外区域数值较小;负超静孔隙水压力的消散会引起挡墙前后有效土压力的减少,墙前减少更快,这对基坑工程是不利的,实际工程中应尽量缩短施工工期;邻近超载作用下会引起基坑负超静孔隙水压力绝对值的减少,这对基坑工程也是不利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土基坑 超静孔隙水压力 有限元分析 土压力
下载PDF
预制桩挤土效应对周边土层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1
16
作者 韩琪 《水科学与工程技术》 2023年第1期53-55,共3页
徐州丰县地层在15m深度普遍存在一层密实状砂土,预制桩进入或穿透该层时难度较大,通过桩基施工前的标贯试验和桩基施工后的静力触探试验,结合相关规范原理,对预制桩施工过程中的挤密效应进行分析,发现预制桩在粉土、粉砂中沉桩时,超孔... 徐州丰县地层在15m深度普遍存在一层密实状砂土,预制桩进入或穿透该层时难度较大,通过桩基施工前的标贯试验和桩基施工后的静力触探试验,结合相关规范原理,对预制桩施工过程中的挤密效应进行分析,发现预制桩在粉土、粉砂中沉桩时,超孔隙水压力消散较快,土体有效应力增大,再加上群桩的挤密作用,导致土的强度得到大幅提高,增加沉桩难度;提出相应沉桩对策,以减少对工程的不利影响,为该地区的桩基施工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制桩 密实粉土砂性土 挤土效应 超孔隙水压力 标贯试验 静力触探试验
下载PDF
考虑扰动效应柱孔扩张过程超孔隙水压力的研究
17
作者 杨晓宇 裴美娟 《山西建筑》 2023年第23期1-4,10,共5页
针对饱和土沉桩过程中超孔隙水压力分布的计算问题进行了理论研究。采用柱孔扩张原理进行了理论模型的建立,并考虑了土体扰动对于扩张过程的影响,在塑性区范围内采用了线性扰动模型评估土体的强度,建立了不排水条件下的应力与超孔隙水... 针对饱和土沉桩过程中超孔隙水压力分布的计算问题进行了理论研究。采用柱孔扩张原理进行了理论模型的建立,并考虑了土体扰动对于扩张过程的影响,在塑性区范围内采用了线性扰动模型评估土体的强度,建立了不排水条件下的应力与超孔隙水压力的解答,并与经典理论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土体的扰动通过扰动系数体现为土体强度的损失,扰动程度越大,孔壁处的极限扩张压力越小,超孔隙水压力幅值越低,经典理论结果是线性扰动模型解答的一个特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力学 柱孔扩张原理 土体扰动 超孔隙水压力
下载PDF
Simulation of Excess Pore Water Pressure During Deep Soil Mixing Columns Installing
18
作者 张俊峰 陈锦剑 王建华 《Journal of Shanghai Jiaotong university(Science)》 EI 2012年第4期401-407,共7页
Most of current studies of deep soil mixing (DSM) methods are focused on the soil strength improvement and soil treatment effectiveness. But the DSM installation leads to excess pore water pressure and soil disturbanc... Most of current studies of deep soil mixing (DSM) methods are focused on the soil strength improvement and soil treatment effectiveness. But the DSM installation leads to excess pore water pressure and soil disturbance, which will bring great harm to adjacent structures, such as shell tunnels and historic buildings. The procedure of excess pore water pressure buildup while large number DSM columns are installed is complicated. In order to find methods to predict and simulate the excess pore water pressure during DSM column installation, the complicated dissipation and buildup of excess pore water pressure through in-situ test are studied in this paper. In-situ test was conducted in soft clay near the Huangpu River in Shanghai. The pore water pressure was investigated by an automatic monitoring system. Test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excess pore water pressure induced by one DSM column installation is composed of the compaction pressure and the reversing pressure. The empirical equations of excess pore water pressure dissipation and buildup were built by mathematical fitting methods. A compound method is proposed to simulate the excess pore water pressure due to DSM installation. Using this method to predict the excess pore water pressure in the situ test, results show a well agreement between the prediction and the measuremen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eep soil mixing (DSM) INSTALLATION in-situ test SIMULATION excess pore water pressure PREDICTION
原文传递
真空预压联合电渗法加固软基的固结方程 被引量:31
19
作者 徐伟 刘斯宏 +1 位作者 王柳江 汪俊波 《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69-175,共7页
在Terzaghi固结理论和Esrig电渗固结理论的基础上推导真空预压联合电渗法加固软基的二维固结方程,给出了真空预压联合电渗加固过程中超静孔隙水压力的解析解.通过算例,分析了真空预压联合电渗引起的土体超静孔隙水压力随时间的发展以及... 在Terzaghi固结理论和Esrig电渗固结理论的基础上推导真空预压联合电渗法加固软基的二维固结方程,给出了真空预压联合电渗加固过程中超静孔隙水压力的解析解.通过算例,分析了真空预压联合电渗引起的土体超静孔隙水压力随时间的发展以及在电极间的分布规律.进行了真空预压联合电渗的模型试验,试验后实测土体含水率与通过超静孔隙水压力解析解推算出的含水率基本吻合,且具有相似的分布规律,表明该固结方程是合理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真空预压联合电渗 固结解析理论 软土 超静孔隙水压力
下载PDF
黏性土中单桩贯入桩–土界面超孔压和土压测试现场试验 被引量:11
20
作者 王永洪 张明义 +4 位作者 刘俊伟 白晓宇 杨苏春 桑松魁 闫楠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950-958,共9页
黏性土地基中静压桩沉桩过程桩–土界面受力变化是岩土工程中常见的问题。在东营某工地黏性土地基中进行了足尺静压桩的贯入试验,重点监测了桩身不同h/L位置处桩–土界面超孔隙水压力和土压力随入土深度的变化规律,并分析了桩身不同h/L... 黏性土地基中静压桩沉桩过程桩–土界面受力变化是岩土工程中常见的问题。在东营某工地黏性土地基中进行了足尺静压桩的贯入试验,重点监测了桩身不同h/L位置处桩–土界面超孔隙水压力和土压力随入土深度的变化规律,并分析了桩身不同h/L位置处桩–土界面超孔隙水压力与上覆土体有效压力的关系,在同一入土深度桩–土界面土压力的变化特性,重点研究了影响桩–土界面有效土压力分布的原因。测试结果表明:沉桩引起的桩身不同h/L位置处桩–土界面超孔隙水压力与上覆土体有效压力比值最大是1.08,且该比值沿桩身向上逐渐减小;同一入土深度桩身不同h/L位置处桩–土界面土压力存在"侧压力退化"现象,且随着h/L的增加,该退化现象会越发明显,h/L=11/12位置处桩–土界面土压力仅约为10 kPa;除h/L=11/12位置处,桩身其它不同h/L位置处桩–土界面有效土压力是桩–土界面超孔隙水压力的1.88~2.20倍。研究成果对黏性土地基中静压桩施工和承载力确定具有一定的工程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压桩 沉桩过程 桩–土界面 超孔隙水压力 土压力 现场试验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