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2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Experimental Study on the Effect of Fine-Grained Soil Content on the Freezing Strength of Aeolian Sand-Cement Interface
1
作者 Junhui Hu Honghuan Cui Zhishu Xie 《Journal of World Architecture》 2024年第2期43-48,共6页
In cold regions,understanding the freezing strength of the interface between soil and structure is crucial for designing frost-resistant foundations.To investigate how the content of cement powder in aeolian sand affe... In cold regions,understanding the freezing strength of the interface between soil and structure is crucial for designing frost-resistant foundations.To investigate how the content of cement powder in aeolian sand affects this strength,we conducted direct shear tests under various conditions such as different fine-grained soil content,normal stress,and initial moisture content of the soil.By analyzing parameters like soil properties,and volume of ice content,and using the Mohr-Coulomb strength theory to define interface strength,we aimed to indirectly measure the cementation strength of the interface.Our findings revealed that as the particle content increased,the interface stress-strain curves became noticeably stiffer.We also observed a positive linear relationship between freezing strength and silt content,while the initial moisture content of the soil did not significantly impact the strengthening effect of fine-grained soil on freezing strength.Moreover,we discovered that as the powder content increased,the force binding the ice to the interface decreased,while the friction angle at the interface increased.However,the cohesion force at the interface remained relatively unchanged.Overall,our analysis suggests that the increase in freezing strength due to fine-grained soil content is primarily due to the heightened friction between aeolian sand and the interfac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ine-grained soil content Contact area Freezing strength influencing factors
下载PDF
广西荔浦市土壤硒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
2
作者 蒋羽雄 文美兰 +2 位作者 蒋柏昌 沈启航 潘启明 《桂林理工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43-50,共8页
基于广西荔浦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评价项目,对荔浦市表层土壤硒分布特征和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研究。荔浦市土壤硒全量变化范围为0.10~1.09 mg/kg,平均值为0.44 mg/kg,高于全国土壤硒的平均含量,富硒土壤面积占研究区总面积的63.57%。成土... 基于广西荔浦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评价项目,对荔浦市表层土壤硒分布特征和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研究。荔浦市土壤硒全量变化范围为0.10~1.09 mg/kg,平均值为0.44 mg/kg,高于全国土壤硒的平均含量,富硒土壤面积占研究区总面积的63.57%。成土母质中,全硒含量以石炭系鹿寨组硅质岩母质发育土壤为最高,平均值为0.673 mg/kg。土壤类型中,红壤全硒含量最高,平均值为0.643 mg/kg;洪积土全硒含量最低,平均值为0.283 mg/kg。不同的土地利用类型对土壤硒含量有一定的影响,林地全硒含量最高,平均值为0.613 mg/kg;水田全硒含量最低,平均值为0.391 mg/kg。此外,土壤的有机质、 pH值与硒含量分别存在着正、负相关关系,很大程度上控制着土壤硒含量分布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全硒 地球化学特征 影响因素 荔浦
下载PDF
广西梧州六堡茶茶叶及根系土中硒含量影响因素
3
作者 彭学锐 陈翔 周思裕 《物探与化探》 CAS 2024年第2期545-554,共10页
为研究广西梧州六堡茶茶叶—根系土体系中Se含量特征及影响因素,以六堡茶核心产区六堡镇、狮寨镇主要茶园为研究对象,对六堡茶茶叶、根系土、茶叶浸出液样品中的Se含量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研究区茶园土壤中Se含量在(0.40~1.98)... 为研究广西梧州六堡茶茶叶—根系土体系中Se含量特征及影响因素,以六堡茶核心产区六堡镇、狮寨镇主要茶园为研究对象,对六堡茶茶叶、根系土、茶叶浸出液样品中的Se含量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研究区茶园土壤中Se含量在(0.40~1.98)×10^(-6),平均值为1.08×10^(-6);六堡茶茶叶中Se含量在(0.03~0.25)×10^(-6),平均值为0.07×10^(-6),富Se率为68%;茶叶浸出液中Se的浸出率在0~23.95%;研究区六堡茶茶园根系土中Se含量主要受成土母质及土壤硅铁铝率的控制;土壤中的P、N元素可促进茶叶对土壤中Se的吸收,而酸化土壤中的铁铝氧化物则会使土壤中的Se无法被六堡茶充分利用,建议通过适当的生物化学及农艺措施改良酸化土壤,以提高六堡茶的富硒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六堡茶 根系土 Se含量 影响因素 富Se农业 广西梧州
下载PDF
广东徐闻土壤中硒元素含量的空间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4
作者 张小连 《中国煤炭地质》 2024年第2期74-78,53,共6页
通过对广东省徐闻县113个农用地表层土壤样本的采集和分析,探讨该区域内硒含量的空间分布情况以及受到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该区域耕地土壤中硒元素含量在0.04~0.82 mg/kg,硒含量平均值为0.32 mg/kg;其中暗黄棕壤土壤中硒元素平均水平... 通过对广东省徐闻县113个农用地表层土壤样本的采集和分析,探讨该区域内硒含量的空间分布情况以及受到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该区域耕地土壤中硒元素含量在0.04~0.82 mg/kg,硒含量平均值为0.32 mg/kg;其中暗黄棕壤土壤中硒元素平均水平为最大,达到0.41 mg/kg;从地理区域看,位于南部的南山镇和与其相邻的徐城街道和城北乡硒平均含量明显高于其他乡镇地区,硒含量分别为0.51,0.41,0.42 mg/kg。不同母质类型的土壤中硒元素含量明显不同。滨海冲积物的平均硒含量最高,达到0.35 mg/kg,其次为玄武岩开发的耕地,平均硒含量为0.30mg/kg。综上,土壤类型和土壤母质可能是影响硒含量分布的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富硒土壤 空间分布 土壤类型 土壤母质 影响因素
下载PDF
汉中市土壤有效锌的含量分布及影响因素分析
5
作者 高鹏 余正军 +2 位作者 杨小敏 王涛 李丹妮 《农学学报》 2024年第2期36-41,共6页
针对汉中市农业生产中存在施肥措施不当,致使部分地方土壤微量元素养分供给能力失衡,限制了水稻、玉米等粮食作物产量的提升等问题。本研究在汉中市11个县区共采集土壤样品6142个,采用DTPA浸提-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测定法统计分析了土壤... 针对汉中市农业生产中存在施肥措施不当,致使部分地方土壤微量元素养分供给能力失衡,限制了水稻、玉米等粮食作物产量的提升等问题。本研究在汉中市11个县区共采集土壤样品6142个,采用DTPA浸提-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测定法统计分析了土壤有效锌的含量和分布。结果表明:汉中市土壤有效锌含量主要分布在0.51~1.0 mg/kg和1.01~1.5 mg/kg这2个区间,占总量的34.80%和30.80%,而有效锌含量低于1.5 mg/kg的土壤样品占总量的78.3%,即汉中市78.3%的土壤有效锌含量处于中等水平以下,47.4%的土壤有效锌含量处于低和很低的水平。水稻、玉米产区土壤有效锌平均含量为1.11 mg/kg,其中水稻耕作区为1.15 mg/kg,玉米耕作区为1.07 mg/kg。水稻耕作区土壤有效锌含量高于玉米耕作区,略高于平均值。土壤中有效锌含量与土壤pH、土壤有机质含量及土壤有效磷含量都呈现负相关。综上所述,汉中市耕作土壤有效锌总体能够满足作物生长的需求,但在部分缺锌地区,建议加强锌肥、有机肥的施用,减少土壤缺锌对作物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有效锌 含量分布 影响因素 汉中市 水稻 玉米
下载PDF
贵州省习水县表层土壤硒地球化学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
6
作者 陈磊 龙宣霖 +2 位作者 秦先进 江攀和 《矿产勘查》 2024年第4期659-670,共12页
本文在贵州省习水县1∶50000耕地质量地球化学调查评价工作基础上,经过取样调查分析,查明了习水县境内耕地表层土壤的环境综合质量及硒的地球化学分布特征,初步探讨了影响表层土壤硒含量高低和分布的因素。结果表明,习水县耕地土壤总体... 本文在贵州省习水县1∶50000耕地质量地球化学调查评价工作基础上,经过取样调查分析,查明了习水县境内耕地表层土壤的环境综合质量及硒的地球化学分布特征,初步探讨了影响表层土壤硒含量高低和分布的因素。结果表明,习水县耕地土壤总体呈中性—酸性,土壤环境综合质量较好。全县耕地表层土壤硒平均含量为0.44 mg/kg,富硒(0.4~3.0 mg/kg)占比55.53%,在全县均有分布。研究区的富硒土壤分布与成土母岩有较大的关系,二叠系龙潭长兴组含煤地层发育的土壤硒含量最高可达1.374 mg/kg,最低为上侏罗统蓬莱组发育的土壤,为0.285 mg/kg;不同的土壤类型,石灰土和黄壤的硒含量较高,分别为0.75 mg/kg、0.58 mg/kg,紫色土的含量相对较低,为0.31 mg/kg;不同的土地利用类型中,茶园的硒含量最高,为0.69 mg/kg,水田最低,为0.40 mg/kg;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有机质含量与土壤硒呈正相关关系,pH与土壤硒无显著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耕地土壤 硒元素 地球化学特征 影响因素 习水县 贵州省
下载PDF
广西苍梧县土壤硒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7
作者 陈绍强 黄祥林 +5 位作者 张冠清 凌绍年 莫达庆 朱春迪 谢杰佳 陈丽菲 《矿产与地质》 2024年第4期823-830,共8页
以广西苍梧县土壤为研究对象,系统开展15万表层土壤地球化学调查、岩石剖面测量及农作物调查,研究表层土壤中硒元素的含量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苍梧县表层土壤硒元素平均含量为0.60 mg/kg,硒等级为高的面积为867.87 km^(2),... 以广西苍梧县土壤为研究对象,系统开展15万表层土壤地球化学调查、岩石剖面测量及农作物调查,研究表层土壤中硒元素的含量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苍梧县表层土壤硒元素平均含量为0.60 mg/kg,硒等级为高的面积为867.87 km^(2),占研究区面积的81.24%。不同土壤类型中,红壤硒的含量最高,平均含量为0.64 mg/kg;淹育性水稻土硒的含量最低,平均含量为0.44 mg/kg;不同地层中,寒武系小内冲组、黄洞口组碎屑岩硒的含量最高;不同土地利用现状中,园地、林地硒的含量最高;不同pH环境中,强酸性环境硒的含量最高,说明不同地层、成土母质和土壤性质组分对土壤硒含量的富集和分布均产生一定影响。苍梧县土壤环境地球化学等级以一等和二等为主,且种植的水稻、玉米和茶叶富硒率均大于70%,具有开发富硒土地及富硒农产品的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地球化学特征 影响因素 广西苍梧
下载PDF
北京山区针阔混交林地土壤有机碳含量的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张林 齐实 +3 位作者 周飘 伍冰晨 张岱 张岩 《生态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450-458,共9页
探究生物因子和非生物因子与土壤有机碳含量的关系,解析影响土壤有机碳含量变异的主导因素,可为生态系统碳平衡协调发展提供理论依据。以北京山区针阔混交林为研究对象,基于64个样地的实测数据,采用结构方程模型筛选出影响土层(0-10、10... 探究生物因子和非生物因子与土壤有机碳含量的关系,解析影响土壤有机碳含量变异的主导因素,可为生态系统碳平衡协调发展提供理论依据。以北京山区针阔混交林为研究对象,基于64个样地的实测数据,采用结构方程模型筛选出影响土层(0-10、10-20、20-30 cm)有机碳含量的主导因素,并结合结构方程模型探究了各因子对土壤有机碳含量的直接和间接影响。结果表明,(1)林龄、根系生物量、凋落物质量、土壤全氮和土壤容重对0-10 cm的土壤有机碳含量的影响极显著(P<0.01),植物多样性对0-10 cm的土壤有机碳含量影响显著(P<0.05);直接效应依次为土壤全氮(0.73)>根系生物量(0.59)>凋落物质量(0.56)>林龄(0.47)>土壤容重(-0.44)>物种香农维纳指数(0.21),间接效应依次为林龄(0.31)>根系生物量(0.29)>凋落物质量(0.27)>物种香农维纳指数(0.11)。(2)海拔、土壤全氮和土壤容重对10-20 cm的土壤有机碳含量影响极显著(P<0.01),根系生物量、林龄对10-20 cm的土壤有机碳含量影响显著(P<0.05);直接效应依次为土壤全氮(0.69)>土壤容重(-0.53)>海拔(0.32)>根系生物量(0.27)>林龄(0.24),间接效应依次为海拔(0.23)>林龄(0.14)>根系生物量(0.09)。(3)海拔、土壤全氮和土壤容重对20-30 cm的土壤有机碳含量影响极显著(P<0.01),pH值对20-30 cm的土壤有机碳含量影响显著(P<0.05);直接效应依次为土壤全氮(0.59)>土壤容重(-0.47)>海拔(0.43)>pH值(-0.15),间接效应依次为海拔(0.14)>pH值(-0.04)。综上,土壤全氮和土壤容重主要通过直接作用影响土壤有机碳含量,而根系生物量、凋落物质量、林龄、植物多样性、土壤pH值对土壤有机碳含量不仅存在直接影响,而且还通过其他因子的作用而产生间接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阔混交林 土壤有机碳含量 影响因素 结构方程模型
下载PDF
山西省3种典型作物主产区土壤微量元素特征分析
9
作者 刘洋 李廷亮 +2 位作者 栗丽 张晋丰 陈婷 《灌溉排水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40-47,共8页
【目的】探明研究区耕层土壤微量元素量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方法】本试验分别在山西省小麦、玉米和谷子种植区,各选择作物种植面积最大的3个代表性县域,在每个县域选取100个采样点,分析其耕层土壤微量元素(Fe、Mn、Zn、Se)量,及其与pH... 【目的】探明研究区耕层土壤微量元素量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方法】本试验分别在山西省小麦、玉米和谷子种植区,各选择作物种植面积最大的3个代表性县域,在每个县域选取100个采样点,分析其耕层土壤微量元素(Fe、Mn、Zn、Se)量,及其与pH、有机质、土壤类型和种植制度的关系。【结果】研究区耕层土壤Fe、Mn、Zn和Se分别为30.42 g/kg、626.55 mg/kg、78.06 mg/kg和0.283 mg/kg。各种植区土壤微量元素量总体表现为:小麦种植区>玉米种植区>谷子种植区,尽管3个种植区土壤微量元素整体处于中等(或适量)及以上水平,但同时也存在不同程度的微量元素缺乏,研究区整体Fe缺乏比例最大,谷子种植区整体微量元素缺乏比例最大。不同土壤类型中,石质土、潮土、粗骨土、褐土和红黏土的微量元素量,显著高于棕壤、黄绵土、栗褐土和风沙土(P<0.05),其中石质土微量元素量最高,棕壤和风沙土量最低。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pH与4种微量元素均极显著负相关,有机质与4种微量元素均极显著正相关。种植制度、土壤类型、pH和有机质4种影响因素对土壤含Se量的综合解释率最高,为47.9%;含Mn量变化仅受土壤类型和有机质影响,其综合解释率为8.1%。【结论】尽管现阶段山西省主要粮食作物种植区耕层土壤Fe、Mn、Zn和Se的4种微量元素总体处于中等(适量)及以上水平,但仍然需要注重对Fe的补充,以及提升谷子种植区整体养分量。土壤含Se量受环境变化影响最大,而Mn在土壤中的较为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西省 主要粮食作物 耕层土壤 微量元素 含量特征 影响因素
下载PDF
土壤中硒的生物有效性表征方法及影响因素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0
作者 王凌霄 余涛 +3 位作者 李凤嫣 杨忠芳 侯青叶 任蕊 《岩矿测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239-253,共15页
硒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之一。土壤-植物体系是人体摄入硒的主要途径,但尚缺乏准确评价土壤中硒生物有效性的通用方法,且影响因素也复杂多样,这些问题制约了富硒土地资源的利用。本文通过追踪近年来国内外研究成果,系统地总结及比较了... 硒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之一。土壤-植物体系是人体摄入硒的主要途径,但尚缺乏准确评价土壤中硒生物有效性的通用方法,且影响因素也复杂多样,这些问题制约了富硒土地资源的利用。本文通过追踪近年来国内外研究成果,系统地总结及比较了化学提取法、梯度扩散薄膜法、区域尺度硒生物有效性评价方法的优缺点。传统的化学提取法如单一提取和顺序提取在一定程度上能够表征土壤中生物有效性硒,但提取过程中存在影响因素多和提取不完全等问题。梯度扩散薄膜技术(DGT)能够模拟植物的根系吸收过程,相比顺序提取能更好地表征硒的生物有效性,但由于复杂的自然体系和不同元素结合相的差异,野外原位表征技术上仍存在难度。通过大规模的农作物-根系土样本,建立土壤-农作物硒元素评价模型,模型参数为影响土壤硒有效性的理化指标(如土壤酸碱度、有机质含量、土壤硒总量等),能较好地预测区域尺度上硒生物有效性。本文还总结了影响植物吸收土壤中硒的因素如地形、土壤类型、硒的存在形态、土壤理化性质、植物种类、土壤老化等,认为地形和土壤类型、硒的存在形态、酸碱度和有机质是影响有效硒的主要因素,植物种类与土壤老化为次要因素。完善DGT等原位分析检测技术、改进元素形态分析方法是未来发展的重要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 生物有效性 影响因素 化学形态 表征方法
下载PDF
宜章县耕地土壤硒含量空间分布特征及成因 被引量:1
11
作者 丁庭康 周卫军 +4 位作者 岳晴晴 彭素华 刘沛 崔浩杰 谭振华 《土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626-633,共8页
厘清宜章县耕地土壤硒含量空间分布及影响因素,对开发特色富硒农产品和保障人体健康具有重大意义。采用野外调查采样、实验室分析测定、数学统计和模型模拟等方法,分析宜章县耕地土壤硒含量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1)宜章... 厘清宜章县耕地土壤硒含量空间分布及影响因素,对开发特色富硒农产品和保障人体健康具有重大意义。采用野外调查采样、实验室分析测定、数学统计和模型模拟等方法,分析宜章县耕地土壤硒含量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1)宜章县耕层土壤硒含量平均值0.64 mg/kg,变幅为0.13~2.80 mg/kg,变异系数为44.57%,属中等变异程度,耕地土壤硒含量高、耕地富硒面积大;(2)土壤硒含量呈聚集性分布,中部有一条自东北向南从玉溪镇经梅田镇、浆水镇、长村乡、一六镇、笆篱镇、天塘乡的中高富硒带,块金效应值为0.505,说明宜章县土壤硒空间自相关性程度为中等,土壤硒含量受空间结构因素(自然因素)和随机因素(人为因素)共同影响;(3)不同成土母质发育的土壤硒含量差异较大,板页岩发育的耕地土壤硒含量最高,平均硒含量达到0.76 mg/kg;(4)不同土壤类型对硒含量有明显影响,潮土和黑色石灰土的土壤硒平均含量最高,均达到了0.68 mg/kg,紫色土和黄壤硒含量较低,平均硒含量分别只有0.54 mg/kg和0.53 mg/kg;(5)相关分析表明:土壤硒含量与pH呈显著负相关,与有机质、锰、铜、锌和CEC显著正相关。在富硒农产品开发时,须考虑土壤硒含量分布特征,并结合相应土壤管理、科学施肥、农艺措施等进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宜章县 土壤硒 空间分布 影响因素 富硒农产品
下载PDF
天津蓟州平原区典型剖面硒元素土壤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被引量:1
12
作者 李硕 李炜 +2 位作者 王卫星 李攻科 韩荣文 《矿产与地质》 2023年第1期157-162,共6页
通过采集不同沉积环境区域典型剖面土壤样品,对天津市蓟州区西南平原不同沉积环境土壤剖面中硒(Se)含量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开展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各沉积环境典型剖面土壤Se含量均表现为表层富集的现象,冲积-湖沼相剖面土壤Se含量整体... 通过采集不同沉积环境区域典型剖面土壤样品,对天津市蓟州区西南平原不同沉积环境土壤剖面中硒(Se)含量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开展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各沉积环境典型剖面土壤Se含量均表现为表层富集的现象,冲积-湖沼相剖面土壤Se含量整体小于其他沉积环境土壤剖面,各沉积环境剖面土壤Se含量均未达到天然富Se土地标准;湖沼相沉积环境剖面土壤Se含量与有机质、Mn含量呈现显著正相关性,与pH值呈现显著负相关性,与Fe_(2)O_(3)含量呈现一定正相关性;冲积-湖沼相沉积环境剖面土壤Se含量与有机质呈现显著正相关性,与Mn含量、pH值呈现比较显著负相关性;冲积相沉积环境剖面土壤Se含量与有机质呈现比较显著正相关性;冲洪积相沉积环境剖面土壤Se含量与有机质有一定的正相关性,与Mn含量呈现比较显著负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剖面 硒含量 影响因素 天津蓟州区
下载PDF
西藏自治区隆子县土壤硒地球化学特征及影响因素 被引量:2
13
作者 多吉卫色 索朗次仁 +3 位作者 平措朗杰 达娃拉姆 洛桑旺堆 俞乐 《岩矿测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77-191,共15页
硒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之一,土壤中的硒含量与人体健康关系密切。调查土壤硒含量分布特征、圈定富硒土壤资源分布区、查明土壤硒含量影响因素,对于推动富硒土地资源开发利用、发展富硒农牧产业、预防地方疾病等均具有重要意义,也可为... 硒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之一,土壤中的硒含量与人体健康关系密切。调查土壤硒含量分布特征、圈定富硒土壤资源分布区、查明土壤硒含量影响因素,对于推动富硒土地资源开发利用、发展富硒农牧产业、预防地方疾病等均具有重要意义,也可为土壤硒背景值研究提供参比资料。土壤硒是当前热点研究领域,国内外对土壤硒研究已有很多,然而西藏地区有关土壤硒方面研究资料非常有限。本文选择西藏自治区隆子县重点耕地区为研究对象,系统采集表层土壤、垂向剖面、岩石样等样品,采用原子荧光光谱法(AFS)、容量法(VOC)、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ICP-OES)等方法测定土壤中的硒、有效硒、有机质、全磷等含量指标,利用统计方法对研究区土壤硒、有效硒等地球化学含量特征及影响因素进行初步探讨。结果表明:(1)研究区表层土壤硒含量范围为0.14~1.51mg/kg,中位数为0.44mg/kg,是西藏土壤硒平均值(0.15mg/kg)的2.9倍和中国表层土壤Se平均值(0.26mg/kg)的1.5倍,表明研究区表层土壤中全硒含量较高;研究区表层土壤中有效硒含量范围为0.8~26.8μg/kg,中位数为9.2μg/kg,土壤有效硒占全硒含量的0.21%~5.79%;土壤硒含量高于0.4mg/kg为界限值,研究区总面积的77.25%符合富硒土壤划定标准,表明富硒土壤资源丰富;(2)研究区广泛分布的涅如组(T_(3)n)和日当组(J_(1)r)地层发育土壤中硒含量较高,中位数分别为0.44mg/kg和0.41mg/kg,土壤硒含量与地质背景密切相关;土壤理化性质包括有机质、pH、TFe_(2)O_(3)等对土壤全硒含量影响不显著,但土壤有效硒与有机质、pH、N、P、碱解氮、有效磷、速效钾、阳离子交换量(CEC)呈显著正相关;此外,铁氧化物(TFe_(2)O_(3))对有效硒含量也有一定控制作用;(3)土壤垂向剖面研究发现,土壤硒含量还与表生富集作用有关。综合认为,研究区土壤Se含量较高,富硒土壤资源丰富,可以通过土壤养分管理,进一步提高土壤硒生物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硒 地球化学特征 影响因素 原子荧光光谱法 西藏隆子县
下载PDF
潍坊市土壤大量营养元素有效量及其影响因素 被引量:4
14
作者 姜冰 王松涛 +2 位作者 孙增兵 张德明 王建 《土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218-223,共6页
为研究山东省潍坊市土壤大量营养元素有效量分布规律及其影响因素,通过网格化采样,并进行分析测试,获得了碱解氮、有效磷、速效钾等土壤大量营养元素有效量,及对应元素全量、pH和有机质等数据,进行了丰缺空间绘图、相关性和差异性分析... 为研究山东省潍坊市土壤大量营养元素有效量分布规律及其影响因素,通过网格化采样,并进行分析测试,获得了碱解氮、有效磷、速效钾等土壤大量营养元素有效量,及对应元素全量、pH和有机质等数据,进行了丰缺空间绘图、相关性和差异性分析。结果表明:碱解氮、有效磷、速效钾含量均具有较强的空间变异性,尤以有效磷变异系数最高。空间分布上,碱解氮以较缺乏区占比最高,有效磷和速效钾以丰富区占比最高。碱解氮、有效磷、速效钾分别在砂姜黑土、潮土、滨海盐土中含量最高,且均与其他土壤类型差异显著。碱解氮、有效磷、速效钾与土壤理化指标关系密切,3种元素有效量均与有机质呈显著正相关;碱解氮与全氮、有效磷与全磷均呈显著正相关;碱解氮、有效磷与土壤pH均呈显著负相关;速效钾与土壤pH呈显著正相关。本研究揭示了大量营养元素有效量在土壤中的本底差异及影响因素,可为土壤肥力的空间调控提供科学依据,助力提升农业生产力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 大量营养元素 有效量 影响因素 潍坊市
下载PDF
闽侯县表层土壤及农产品硒含量特征 被引量:1
15
作者 邹山进洪 《物探与化探》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247-256,共10页
依据福建省闽侯县农业地质调查评价数据,研究了县域耕地和园地表层土壤硒分布特征及主要控制因素,分析了农产品硒含量特征。结果表明,表层土壤硒含量受控于地质背景,晚侏罗世潜花岗斑岩分布区土壤硒含量明显高于其他地质背景区,同时不... 依据福建省闽侯县农业地质调查评价数据,研究了县域耕地和园地表层土壤硒分布特征及主要控制因素,分析了农产品硒含量特征。结果表明,表层土壤硒含量受控于地质背景,晚侏罗世潜花岗斑岩分布区土壤硒含量明显高于其他地质背景区,同时不同地貌条件、土壤类型、土地利用方式均对土壤硒含量有一定的影响。研究区大部分农产品硒含量较低,主要富硒农作物为水稻,初步评价表明稻米富硒率达78.6%,但有个别稻米样品As或Cd含量超标,开发利用富硒稻米应关注重金属超标风险。根据清洁富硒土壤分布结合农产品富硒情况,研究区划分了9处天然富硒土地潜力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闽侯县 硒含量特征 影响因素 富硒稻 天然富硒土地
下载PDF
内蒙古巴彦淖尔市临河区富硒耕地硒形态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被引量:1
16
作者 李世宝 杨立国 +3 位作者 熊万里 马志超 袁宏伟 段吉学 《物探与化探》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477-486,共10页
对内蒙古巴彦淖尔市临河区的富硒耕地范围内51个表层土壤样品进行硒形态研究,探讨硒含量特征、形态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研究区表层土壤总硒含量在(0.19~0.48)×10^(-6),平均值为0.33×10^(-6),属于适量—高硒土壤环境。... 对内蒙古巴彦淖尔市临河区的富硒耕地范围内51个表层土壤样品进行硒形态研究,探讨硒含量特征、形态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研究区表层土壤总硒含量在(0.19~0.48)×10^(-6),平均值为0.33×10^(-6),属于适量—高硒土壤环境。7种硒形态中,残渣态、腐植酸结合态与强有机结合态为主要赋存形态,水溶态、离子交换态、铁锰氧化物结合态与碳酸盐结合态合计占比仅为13.67%。水溶态硒分级以中等—高硒为主,合计占比达到92.16%,不存在水溶态硒缺乏状态。土壤各形态硒含量与总硒含量相关性较高。土壤有机质含量、pH值、Eh值和CEC等因素对硒形态分布特征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巴彦淖尔市 富硒土壤 硒形态 水溶态 影响因素
下载PDF
广西钦州典型农业区表层土壤Se含量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
17
作者 阎琨 杨源祯 李伟 《中国地质调查》 CAS 2023年第6期69-76,共8页
为了解广西钦州典型农业区表层土壤中Se含量水平和空间分布特征,系统分析Se含量分布的影响因素,为富硒土地的规划利用提供科学依据,在钦州市新光农场采集348件表层土壤样品,利用多元统计分析、冷热点分析、地理探测器等方法,讨论不同因... 为了解广西钦州典型农业区表层土壤中Se含量水平和空间分布特征,系统分析Se含量分布的影响因素,为富硒土地的规划利用提供科学依据,在钦州市新光农场采集348件表层土壤样品,利用多元统计分析、冷热点分析、地理探测器等方法,讨论不同因素对Se元素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研究区表层土壤中Se含量为0.07~2.56 mg/kg,平均值为0.91 mg/kg,89.38%的土壤样品符合富硒标准;Se含量在空间上呈聚集分布状态,热点区域主要位于研究区西部和西北部;数理统计分析表明,以泥盆纪碎屑岩、碳酸盐岩为成土母质的土壤具有较高的Se含量,Al_(2)O_(3)和Fe_(2)O_(3)与Se含量相关性显著;地理探测器分析表明,Al_(2)O_(3)、Fe_(2)O_(3)、成土母质和有机质含量对Se含量的空间变异能力解释能力较强。综合分析表明,成土母质和土壤理化性质是土壤Se含量空间分布的主要影响因素,研究对钦州富硒土地调查与利用有较好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钦州市 表层土壤 SE 影响因素 地理探测器
下载PDF
贵州山区耕地土壤有机质及pH的空间分布与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黄会前 张慧 +3 位作者 胡震 田康 陈洋 周华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2473-2479,共7页
【目的】全面、系统地研究贵州省全域耕地土壤有机质与pH的空间分布及其影响因素,为合理规划利用耕地,确保粮食安全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统计学与ArcGIS空间插值方法相结合,分析贵州省典型耕作方式的耕作层土壤有机质与pH的空间分布... 【目的】全面、系统地研究贵州省全域耕地土壤有机质与pH的空间分布及其影响因素,为合理规划利用耕地,确保粮食安全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统计学与ArcGIS空间插值方法相结合,分析贵州省典型耕作方式的耕作层土壤有机质与pH的空间分布状况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贵州省耕地土壤有机质含量空间分布不均匀,平均含量为31.13 g/kg,总体水平丰富,各地区平均含量依次为六盘水(52.39 g/kg)>贵阳(36.01 g/kg)>黔西南(34.02 g/kg)>贵州毕节(33.89 g/kg)>黔南(32.97 g/kg)>安顺(31.28 g/kg)>黔东南(29.92 g/kg)>遵义(25.59 g/kg)>铜仁(23.01 g/kg);全省耕地土壤pH为3.99~8.66,平均为6.06,全省90.55%的耕地土壤主要为酸性、弱酸性及中性,占比分别为29.48%、38.11%和22.96%。研究区土壤类型有机质含量以黄棕壤最高,红壤最低。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的有机质含量依次为水田>水浇地>旱地,pH依次为水浇地>水田>旱地。【结论】贵州省耕地土壤有机质含量受地形、海拔等因素影响空间分布不均匀,总体水平丰富,空间分布格局表现西部高、东部低,南部高、北部低;全省耕地土壤pH表现为酸性、弱酸性为主,pH空间分布不均匀,呈西部高、东部低,北部高、南部低的宏观格局。土壤类型对土壤pH存在极显著影响,对土壤有机质影响不显著。土地利用类型对土壤有机质及pH均存在极显著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有机质含量 土壤PH 空间分布 地统计学 影响因素 贵州省
下载PDF
河南省睢县西南部土壤硒的地球化学特征及影响因素 被引量:1
19
作者 颜少权 高耀广 袁关涛 《矿产勘查》 2023年第9期1766-1774,共9页
本文以表层、深层土壤的地球化学调查数据为基础,结合数理统计方法,对河南省睢县西南部农用地的土壤地球化学特征以及硒元素的分布规律和影响因素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研究区土壤硒平均含量为0.24μg/g,其中Se>0.30μg/g的土壤面积... 本文以表层、深层土壤的地球化学调查数据为基础,结合数理统计方法,对河南省睢县西南部农用地的土壤地球化学特征以及硒元素的分布规律和影响因素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研究区土壤硒平均含量为0.24μg/g,其中Se>0.30μg/g的土壤面积约1200 hm2,占研究区总面积的11.65%;表层土壤中非金属元素(N、P、S)和金属元素(Mo、Cd、Cu、Hg、Zn)的含量与硒含量相关性较高,对硒含量的影响较大;土壤硒含量受成土母质的影响,与有机质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但与土壤pH关系不显著;垂向上土壤Se元素含量自上而下基本呈现逐渐减小的趋势。研究成果可为当地政府今后富硒土地规划利用、富硒农业的发展等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硒含量 地球化学特征 影响因素 睢县
下载PDF
铜陵市表层土壤硒含量及其分布特征与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罗娇 《地下水》 2023年第3期174-176,共3页
对铜陵市表层土壤硒含量、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铜陵市表层土壤硒含量以高等级为主,含量范围0.184~8.341 mg·kg^(-1),平均值为0.547 mg·kg^(-1),远高于区域土壤硒含量。变异系数为1.004,区域分布不均匀,变... 对铜陵市表层土壤硒含量、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铜陵市表层土壤硒含量以高等级为主,含量范围0.184~8.341 mg·kg^(-1),平均值为0.547 mg·kg^(-1),远高于区域土壤硒含量。变异系数为1.004,区域分布不均匀,变化起伏大。铜陵市土壤硒元素分布特征与该地区的地质背景密切相关,区内基岩、岩浆岩大都属于硒高背景岩石,其风化更易形成富硒土壤。区内不同土壤类型全硒含量相差较大,石质土>石灰土>黄壤>水稻土>紫色土>潮土。硒元素与有机质极显著正相关,与pH值显著负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层土壤 分布特征 影响因素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