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Simulation of Vertical Solar Power Plants with Different Turbine Blades
1
作者 Yuxing Yang Peng Zhang Meng Lv 《Fluid Dynamics & Materials Processing》 EI 2023年第6期1397-1409,共13页
The performances of turbine blades have a significant impact on the energy conversion efficiency of vertical solar power plants.In the present study,such a relationship is assessed by considering two kinds of airfoil ... The performances of turbine blades have a significant impact on the energy conversion efficiency of vertical solar power plants.In the present study,such a relationship is assessed by considering two kinds of airfoil blades,designed by using the Wilson theory.In particular,numerical simulations are conducted using the SST K−ω model and assuming a wind speed of 3–6 m/s and seven or eight blades.The two airfoils are the NACA63121(with a larger chord length)and the AMES63212;It is shown that the torsion angle of the former is smaller,and its wind drag ratio is larger;furthermore,the resistance is increased by about 66.3%on average.Within the scope of the study,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NACA63212 airfoil is better than the AMES63212 airfoil in terms of power,with an average improvement of about 2.8%.The simulation results have a certain guiding significance for selecting turbine blade airfoils and improving turbine efficienc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ertical solar power plant wilson theory airfoil modification numerical simulation chord length torsion angle
下载PDF
Proposal of a Solar Thermal Power Plant at Low Temperature Using Solar Thermal Collectors
2
作者 Patrick Lindecker 《Energy and Power Engineering》 CAS 2022年第8期343-386,共44页
To this day, only two types of solar power plants have been proposed and built: high temperature thermal solar one and photovoltaic one. It is here proposed a new type of solar thermal plant using glass-top flat surfa... To this day, only two types of solar power plants have been proposed and built: high temperature thermal solar one and photovoltaic one. It is here proposed a new type of solar thermal plant using glass-top flat surface solar collectors, so working at low temperature (i.e., below 100°C). This power plant is aimed at warm countries, i.e., the ones mainly located between -40° and 40° latitude, having available space along their coast. This land based plant, to install on the seashore, is technologically similar to the one used for OTEC (Ocean Thermal Energy Conversion). This plant, apart from supplying electricity with a much better thermodynamic efficiency than OTEC plants, has the main advantage of providing desalinated water for drinking and irrigation. This plant is designed to generate electricity (and desalinated water) night and day and all year round, by means of hot water storage, with just a variation of the power delivered depending on the seas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ower Plant solar Thermal solar Energy Renewable Energy Low Temperature solar collectors Electric power Generation Desalinated Water
下载PDF
Design of Wind Turbine Blade for Solar Chimney Power Plant
3
作者 LIU Jia TIAN Rui NIE Jing 《Journal of Shanghai Jiaotong university(Science)》 EI 2018年第6期820-826,共7页
Aiming at the global efficiency of solar chimney power plant(SCPP), we design a wind turbine generation device to elevate its electricity generating efficiency. Based on wind power utilization theory, a new method is ... Aiming at the global efficiency of solar chimney power plant(SCPP), we design a wind turbine generation device to elevate its electricity generating efficiency. Based on wind power utilization theory, a new method is proposed to design a type of wind turbine blade for SCPP. The lift and resistance coefficients on different Reynolds numbers of NACA4418 airfoil, which is suitable for experimental solar electricity generation system, are determined by Profili-V2.0 airfoil design software, a program written in Matlab to calculate chord length of the airfoil. The optimization is conducted by class-shape-transformation(CST) parameterization method and Xfoil software. An airfoil design program is designed on the basis of blade element theory and attack angle with the highest lift coefficient to iteratively determine the inflow angle and setting angle. Prandtl's tip-loss factor is applied to correct the setting angle, after the airfoil data are input into AutoCAD to build an airfoil model which is then imported into Solidworks to draw blades. A new way is put forward to design wind turbine blades in SCPP.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olar chimney power plant(SCPP) wind turbine turbine blade design and optimization blade element theory
原文传递
MW级太阳能热气流电站传热和流动特性研究 被引量:12
4
作者 刘伟 明廷臻 +1 位作者 杨昆 潘垣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8期5-7,共3页
基于Schlaich提出的太阳能热气流电站的概念以及集热棚的温室效应、烟囱抽力机制和蓄热层的蓄热原理,研究MW级太阳能热气流电站的性能特点.对集热棚、烟囱内空气的传热和流动过程进行理论分析和数值模拟,并分析了烟囱的抽力和系统做功能... 基于Schlaich提出的太阳能热气流电站的概念以及集热棚的温室效应、烟囱抽力机制和蓄热层的蓄热原理,研究MW级太阳能热气流电站的性能特点.对集热棚、烟囱内空气的传热和流动过程进行理论分析和数值模拟,并分析了烟囱的抽力和系统做功能力.通过求取热气流的温度场、流场和压力场,分析了涡轮机负荷对烟囱抽力以及系统的做功能力的影响,最后,根据中国太阳能分布特点,分析了太阳能热气流电站发电技术在中国西北地区实施的前景,为太阳能热气流电站的设计和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阳能 电站 烟囱 集热棚 抽力
下载PDF
太阳能热气流发电系统非稳态耦合数值分析 被引量:13
5
作者 明廷臻 刘伟 +2 位作者 许国良 黄素逸 潘垣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90-95,共6页
太阳能热气流发电技术是目前国际太阳能研究领域的热点之一,但对带有蓄热层的太阳能热气流发电系统的研究并不多。该文分别建立了集热棚、烟囱和蓄热层的流动与传热数学模型。以西班牙试验电站模型为例进行的非稳态耦合数值计算结果表明... 太阳能热气流发电技术是目前国际太阳能研究领域的热点之一,但对带有蓄热层的太阳能热气流发电系统的研究并不多。该文分别建立了集热棚、烟囱和蓄热层的流动与传热数学模型。以西班牙试验电站模型为例进行的非稳态耦合数值计算结果表明:土壤具有较强的蓄热作用且能很好调整系统昼夜发电峰谷差;太阳辐射强度对系统散热损失的影响相当显著,太阳辐射越强,散热量越大;集热棚的顶棚是系统散热损失的主要部件,散热热流密度约为太阳辐射的1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阳能热气流发电系统 自然对流 蓄热层 集热棚 烟囱
下载PDF
太阳能热风发电技术应用于宁夏地区的研究 被引量:21
6
作者 代彦军 黄海宾 王如竹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408-412,共5页
构建了一座太阳能热风发电站 ,运用一种简化分析方法对其性能进行了预测 ,并针对宁夏地区的气候特点 ,对其在银川、平罗和贺兰三个地区的应用可行性做了分析。该太阳能热风发电站集热面直径 5 0 0m ,太阳能烟囱高 2 0 0m ,直径 10m ,发... 构建了一座太阳能热风发电站 ,运用一种简化分析方法对其性能进行了预测 ,并针对宁夏地区的气候特点 ,对其在银川、平罗和贺兰三个地区的应用可行性做了分析。该太阳能热风发电站集热面直径 5 0 0m ,太阳能烟囱高 2 0 0m ,直径 10m ,发电能力主要与烟囱高度、集热面面积、环境温度、辐射强度以及风力涡轮效率等有关。对以上三个地区的分析表明 ,一年内该电站月平均发电功率大约 110~ 190kW ,能为附近村庄提供电力 ,热风集热器还可用作农用大棚 ,为促进农业生产发挥积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风发电站 太阳能烟囱 集热器 风力涡轮
下载PDF
太阳能烟囱发电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6
7
作者 左潞 郑源 +1 位作者 周建华 屈波 《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41-47,共7页
简单介绍了太阳能烟囱发电技术的产生背景、原理和特点,叙述了国内外太阳能烟囱发电技术的研究进展,总结了国内外主要研究方法和成果,指出了存在的问题,并根据中国太阳能资源分布情况,提出了中国适合大规模建造太阳能烟囱电厂的看法.
关键词 太阳能烟囱 集热棚 蓄热层 空气涡轮机 太阳能烟囱电厂
下载PDF
烟囱性状对立式集热板太阳能热气流电站系统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8
8
作者 周艳 李洁浩 +1 位作者 刘晓惠 李庆领 《太原理工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492-495,共4页
在传统太阳能热气流电站基础上,设计了一种应用于城市的立式集热板太阳能热气流发电系统,并利用FLUENT软件对立式集热板太阳能热气流电站系统进行数值模拟,在不同集热板高度、宽度和空气层厚度下的模拟结果表明:随着集热板高度、宽度和... 在传统太阳能热气流电站基础上,设计了一种应用于城市的立式集热板太阳能热气流发电系统,并利用FLUENT软件对立式集热板太阳能热气流电站系统进行数值模拟,在不同集热板高度、宽度和空气层厚度下的模拟结果表明:随着集热板高度、宽度和空气层厚度的增加,系统通风量和系统最大功率都是增大的,增大幅度越来越慢,甚至减小;系统最大能量转换效率随高度的增加而增加,集热板高度和空气层厚度对其影响较小;集热板宽度与宽度之间存在一个最佳比值为15~25,使得在此比值范围内,系统通风量最大;考虑到城市建筑形象和空气层厚度对系统通风量的影响,空气层最佳厚度为0.2~0.4 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阳能热气流电站 立式集热板 烟囱性状 能量转换率
下载PDF
太阳能热气流发电系统流道优化研究 被引量:7
9
作者 彭维 明廷臻 +1 位作者 刘伟 许国良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80-82,共3页
基于相对压力概念,构建了太阳能热气流发电系统新数学模型,并对西班牙太阳能热气流电站模型进行数值模拟,分析了其流场和温度场,并据此对原始模型进行优化.计算结果表明:通过对发电系统集热棚出口和烟囱进口的局部流道进行优化,使烟囱... 基于相对压力概念,构建了太阳能热气流发电系统新数学模型,并对西班牙太阳能热气流电站模型进行数值模拟,分析了其流场和温度场,并据此对原始模型进行优化.计算结果表明:通过对发电系统集热棚出口和烟囱进口的局部流道进行优化,使烟囱进口处局部流速增大约14%,温度场更加均匀,相对压力减小约50%,提高了系统做功能力和能量转换效率,同时减少系统能量损失.数值模拟结果为太阳能热气流发电系统的设计和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阳能热气流发电系统 相对压力 透平 集热棚 能量转换效率
下载PDF
DSG型抛物面槽式太阳能热电站热力系统实时动态仿真模型研究 被引量:7
10
作者 崔凝 徐国强 马士英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1787-1798,共12页
采用模块化建模方法研究了无蓄热装置再循环方式直接产生蒸汽型抛物面槽式太阳能热动力发电站(solar thermal power plant using direct steam generation in parabolic trough collectors filed,DSG-PTCs-STTP)热力系统动态仿真模型。... 采用模块化建模方法研究了无蓄热装置再循环方式直接产生蒸汽型抛物面槽式太阳能热动力发电站(solar thermal power plant using direct steam generation in parabolic trough collectors filed,DSG-PTCs-STTP)热力系统动态仿真模型。依照守恒定律和热力学、传热学、流体力学等基本关系式,在一定简化条件下,研究了抛物面槽式聚光集热系统的聚光器、预热段、蒸发段、过热段及汽水缓冲分离器的数学模型,结合其他已有的仿真模型(如流体网络、汽轮机、凝汽器、除氧器、水泵、发电励磁等过程及设备模型等),建立了完整的DSG-PTCs-STTP热力系统实时动态仿真模型。仿真试验表明所开发的仿真模型能够正确反映研究对象热力系统动态特性和全工况运行过程,模型运算稳定可靠。可用于DSG-PTCs-STTP机组实时仿真系统的开发,还可为机组运行特性研究和控制系统验证提供良好的非线性对象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接产生蒸汽 抛物面槽式聚光集热 太阳能热力电站 动态模型 仿真
下载PDF
基于PSO的光煤互补机组回热系统优化设计 被引量:3
11
作者 付文锋 李飞 +4 位作者 邵明巍 王蓝婧 魏明阳 侯艳峰 周兰欣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421-429,共9页
对采用DSG槽式太阳集热器的光煤互补机组,建立回热系统与太阳集热器协同优化模型。以某600 MW光煤互补机组为例,引入粒子群算法(PSO)进行优化设计,对不同集成方案的机组发电成本进行计算分析。结果表明:粒子群算法收敛快、稳定性好,能... 对采用DSG槽式太阳集热器的光煤互补机组,建立回热系统与太阳集热器协同优化模型。以某600 MW光煤互补机组为例,引入粒子群算法(PSO)进行优化设计,对不同集成方案的机组发电成本进行计算分析。结果表明:粒子群算法收敛快、稳定性好,能适用于光煤互补机组回热系统优化,优化后的机组循环热效率较优化前均有不同程度提高;太阳集热器入口水源引自给水泵,出口蒸汽取代第2段抽汽的方案在优化后的混合发电成本最低,节能效果最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煤互补 太阳集热器 粒子群算法 回热系统优化
下载PDF
煤炭与太阳能互补发电系统四季典型日变辐照聚光集热性能研究 被引量:3
12
作者 彭烁 周贤 +2 位作者 洪慧 王保民 史绍平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4期6866-6873,共8页
光煤互补发电系统能将300℃以下的中低温太阳热能与传统燃煤电站相结合,用以替代回热抽汽加热给水,从而增加汽轮机出功。对传统的单轴跟踪槽式太阳能集热器用于光煤互补电站的热力性能进行了分析,并对其损失分布进行了研究。针对损失分... 光煤互补发电系统能将300℃以下的中低温太阳热能与传统燃煤电站相结合,用以替代回热抽汽加热给水,从而增加汽轮机出功。对传统的单轴跟踪槽式太阳能集热器用于光煤互补电站的热力性能进行了分析,并对其损失分布进行了研究。针对损失分布特性,提出了一种倾斜跟踪轴的槽式太阳能聚光集热器,并对该聚光集热器用于光煤互补电站后四季典型日的余弦损失、集热效率、太阳能瞬时功率、年均性能等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当跟踪轴倾斜角为15°时,年均余弦损失将从17.0%下降到9.8%,从而使年均集热效率从52.3%提升到59.5%,年均太阳能净发电效率从19.1%提升到21.7%,太阳能年发电量从17.2GW?h增加到19.6GW?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煤互补 四季典型日 变辐照 余弦损失 倾斜跟踪轴槽式太阳能聚光集热器
下载PDF
立式集热板太阳能热气流电站流场的数值模拟 被引量:6
13
作者 李洁浩 李庆领 +1 位作者 周艳 刘晓惠 《青岛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0年第4期404-407,411,共5页
用Fluent软件对立式集热板太阳能热气流电站流场进行数值模拟,获得立式集热板太阳能热气流电站空气流速、压力场分布。结果表明,流道内部中间速度最大,压力从地面到出口逐渐减少,预测在出口处有较小回流现象。速度与系统功率成正比关系... 用Fluent软件对立式集热板太阳能热气流电站流场进行数值模拟,获得立式集热板太阳能热气流电站空气流速、压力场分布。结果表明,流道内部中间速度最大,压力从地面到出口逐渐减少,预测在出口处有较小回流现象。速度与系统功率成正比关系,速度大小对功率影响较大,而集热板高宽比对烟囱内主流速度影响显著,当高度、宽度与入口直径比值为10∶2∶1时,主流速度最大,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系统功率最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阳能热气流发电 立式集热板 数值模拟 主流速度
下载PDF
三角形小翼强化立式太阳能热气流电站的流动传热特性 被引量:1
14
作者 周艳 董浩然 +1 位作者 王莉 李庆领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S1期134-141,共8页
采用数值计算方法研究设置在电站系统中空气流道内集热面上的三角形小翼对立式太阳能热气流发电系统非稳态自然对流流动及传热的强化作用,分析了肋对数、肋倾角、布置方式对系统进出口气流的温升、速度差的影响,并结合场协同原理对其强... 采用数值计算方法研究设置在电站系统中空气流道内集热面上的三角形小翼对立式太阳能热气流发电系统非稳态自然对流流动及传热的强化作用,分析了肋对数、肋倾角、布置方式对系统进出口气流的温升、速度差的影响,并结合场协同原理对其强化太阳能热发电系统传热的效果进行评价。结果表明:空气流经三角形小翼时温度梯度增大,换热增强,系统进出口气流温度差、速度差大幅增大;随着肋对数的增加,气流受到的扰动作用增强,速度与温度梯度的协同角减小,但相应也使气流的流动阻力增大,能量损失增大,肋倾角取45°时系统进出口气流速度差最大;三角形小翼成对布置在竖直矩形通道内时,叉排布置效果优于顺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立式太阳能热气流电站系统 场协同原理 数值模拟 三角形小翼 流动 传热
下载PDF
DSG槽式太阳能集热器传热与水动力耦合稳态模型 被引量:1
15
作者 郭苏 刘德有 +1 位作者 许昌 王沛 《动力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556-563,共8页
利用直接蒸汽发电(DSG)集热器传热特性与水动力特性耦合建立了HHC稳态模型,并利用所建模型对DSG集热器的稳态特性进行了仿真分析,得到了在太阳直射辐射强度(DNI)、工质质量流量、入口工质温度和入口工质压力变化时,DSG集热器出口参数的... 利用直接蒸汽发电(DSG)集热器传热特性与水动力特性耦合建立了HHC稳态模型,并利用所建模型对DSG集热器的稳态特性进行了仿真分析,得到了在太阳直射辐射强度(DNI)、工质质量流量、入口工质温度和入口工质压力变化时,DSG集热器出口参数的一系列重要变化规律.并与文献的实验数据以及其他文献所建模型计算结果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为保证DSG集热器正常运行时其出口工质处于干蒸汽区且出口温度在合理范围内,DNI需要大于一定阈值,并留有一定阈度,工质质量流量需设定在一定范围内,且可选范围较小,而入口工质温度、压力在较大范围内都能满足要求;通过实验数据与模型计算结果的对比,验证了所建模型的正确性和精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槽式太阳能热发电系统 直接蒸汽发电 集热器 传热特性 水动力特性 耦合模型
下载PDF
太阳能-燃煤机组热力系统耦合方式优化和碳减排分析 被引量:2
16
作者 韩中合 白亚开 王继选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S2期524-531,共8页
为了全面的评价耦合系统的生产性能,以某600 MW燃煤机组为研究对象,研究了太阳能-燃煤机组耦合系统。利用热力学和热经济学理论,建立了耦合系统的物理模型和热经济学模型,提出了耦合系统CO2减排量、投资节煤比、热经济学发电成本、火用... 为了全面的评价耦合系统的生产性能,以某600 MW燃煤机组为研究对象,研究了太阳能-燃煤机组耦合系统。利用热力学和热经济学理论,建立了耦合系统的物理模型和热经济学模型,提出了耦合系统CO2减排量、投资节煤比、热经济学发电成本、火用效率、火用经济系数、煤耗等评价指标,确定了可行性耦合方案。结果表明,投资回收期最短的耦合方式为太阳能集热系统产生的蒸汽取代机组第1段抽汽,此时投资节煤比最高,为0.049 9 g/(k W·h·元);热经济学发电成本最低、煤耗最少、污染物减排量最大的耦合方案为取代机组的第2段抽汽,该方案下热经济学发电成本为0.344 5元/(k W·h),煤耗相对于原机组降低了13.49 g/(k W·h),CO2减排量为17.80 t/h。综合考虑,取代第2段抽汽为超临界600 MW机组耦合太阳能集热系统的可行性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阳能 燃煤机组 耦合方案 热经济学 CO2减排
下载PDF
太阳能热气流电站系统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8
17
作者 黄素逸 《东莞理工学院学报》 2006年第4期10-14,共5页
太阳能热气流电站系统是一种将太阳能转换为电能的装置,近年来对太阳能热气流电站系统的研究非常活跃。简要概括了关于太阳能热气流电站系统的国内外研究现状,总结了太阳能热气流发电系统的优势,介绍了其商用电站的建设进展,分析了在我... 太阳能热气流电站系统是一种将太阳能转换为电能的装置,近年来对太阳能热气流电站系统的研究非常活跃。简要概括了关于太阳能热气流电站系统的国内外研究现状,总结了太阳能热气流发电系统的优势,介绍了其商用电站的建设进展,分析了在我国建设太阳能热气流电站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阳能热气流电站 集热棚 透平 烟囱 蓄热层
下载PDF
基于(火积)耗散法的立式集热板太阳能热气流发电系统传热性能分析
18
作者 周艳 刘峰 +2 位作者 王莉 巢军 李庆领 《热力发电》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48-51,56,共5页
基于(火积)耗散及((火积))耗散热阻极值定律推导出立式集热板太阳能热气流发电系统的(火积)耗散率表达式,并对系统的传热性能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立式集热板太阳能热气流发电系统的烟囱尺寸是影响系统传热性能的主要因素,但是烟囱的高... 基于(火积)耗散及((火积))耗散热阻极值定律推导出立式集热板太阳能热气流发电系统的(火积)耗散率表达式,并对系统的传热性能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立式集热板太阳能热气流发电系统的烟囱尺寸是影响系统传热性能的主要因素,但是烟囱的高度和宽度受高层建筑的高度及窗户间距的限制,因此烟囱厚度成为系统(火积)耗散热阻的主要影响因素;在烟囱高度和宽度不变的条件下,厚度取0.959 8m时系统(火积)耗散热阻最小,系统性能最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阳能 发电系统 传热性能 (火积)耗散法 立式 集热板 热气流 热阻
下载PDF
透平机组对立式太阳能热气流电站运行性能的影响
19
作者 宫园园 路海滨 +1 位作者 周艳 李庆领 《热力发电》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12-16,共5页
在立式集热板太阳能热气流发电系统负载情况下,不考虑空气流经透平机组时的阻力损耗及系统的摩擦、泄漏等耗散时,推导了系统的理论输出功率,建立了适用于立式太阳能热气流电站系统的数学模型,采用数值计算的方法得出系统的压力、速度及... 在立式集热板太阳能热气流发电系统负载情况下,不考虑空气流经透平机组时的阻力损耗及系统的摩擦、泄漏等耗散时,推导了系统的理论输出功率,建立了适用于立式太阳能热气流电站系统的数学模型,采用数值计算的方法得出系统的压力、速度及温度分布云图;根据数值模拟计算结果,分析透平机组前后动能差及热能与机械能之间的转换关系,得出透平机组放置的最佳位置为立式集热板热气流电站系统的顶部靠近出口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立式太阳能热气流电站 涡轮机 数值模拟 Fluent软件
下载PDF
双斜向内肋对强化立式太阳能热气流电站的流动传热特性研究
20
作者 宫园园 王莉 +2 位作者 路海滨 周艳 李庆领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2012-2018,共7页
为了加强立式太阳能热气流电站系统的传热,将矩形双斜向内肋对成对地布置在竖直烟囱通道的集热板上。通过数值计算,空气在流经肋对时温度梯度增大,换热增强。与原系统相比,加入双斜向内肋对后,气流的进出口温差增加21%,进出口速度差提高... 为了加强立式太阳能热气流电站系统的传热,将矩形双斜向内肋对成对地布置在竖直烟囱通道的集热板上。通过数值计算,空气在流经肋对时温度梯度增大,换热增强。与原系统相比,加入双斜向内肋对后,气流的进出口温差增加21%,进出口速度差提高133%。进一步对双斜向内肋对的布置,包括肋对数和肋倾角进行研究,得到适合于本系统的内肋对的最佳设置为肋对数为2对、肋倾角为45°,此布置下气流的进出口温差增加8%,进出口速度差提高200%。利用场协同原理对结果进行分析验证,证明双斜向内肋对可以有效地减小速度矢量与温度梯度的夹角,增强系统换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立式集热板太阳能热气流发电系统 场协同原理 数值计算 双斜向内肋对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