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1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Solid phase synthesis of fatty acid modified glucagon-like peptide-1(7-36) amide under thermal and controlled microwave irradiation
1
作者 Ni, Shuai Han Zhang, Hui Bin +2 位作者 Huang, Wen Long Zhou, Jin Pei Qian, Hai 《Chinese Chemical Letters》 SCIE CAS CSCD 2010年第1期27-30,共4页
关键词 Glucagon-like peptide-1 GLP-1 MICROWAVE solid phase Fatty acid modification
下载PDF
Nb掺杂改性LiNiO_(2)正极材料的制备及电化学性能研究
2
作者 孟祥聪 刘丽英 《材料研究与应用》 CAS 2024年第2期207-214,共8页
高镍层状氧化物LiNiO_(2)具有高理论比容量和相对低廉价格,被认为是下一代锂离子动力电池的正极材料之一。当LiNiO_(2)正极材料应用于锂离子电池时,其循环稳定性无法满足要求,需经改性后才能得以应用。采用固相法合成了Nb掺杂的层状LiNi... 高镍层状氧化物LiNiO_(2)具有高理论比容量和相对低廉价格,被认为是下一代锂离子动力电池的正极材料之一。当LiNiO_(2)正极材料应用于锂离子电池时,其循环稳定性无法满足要求,需经改性后才能得以应用。采用固相法合成了Nb掺杂的层状LiNi_(1-x)Nb_(x)O_(2)(x=0.005、0.01、0.015)正极材料,利用X射线衍射、扫描电子显微镜和X射线能谱等测试手段,分析了Nb掺杂量(摩尔百分比)对其晶体结构、微观形貌及元素分布的影响,并通过恒电流间歇滴定和交流阻抗测试研究了其电化学性能。结果表明,随着Nb元素掺杂量的提高,LiNi_(1-x)Nb_(x)O_(2)材料的晶格晶面间距逐渐扩大,一次颗粒尺寸逐渐减小。在LiNiO_(2)材料中引入Nb^(5+)离子,提高了LiNi_(1-x)Nb_(x)O_(2)材料的锂离子扩散系数,并通过稳定晶体结构,抑制了Nb掺杂材料在充放电过程中的相变,有利于其电化学性能的提升。当Nb掺杂量为1%时,LiNi_(1-x)Nb_(x)O_(2)材料表现出较好的倍率性能,在10 C大电流密度下的放电比容量高达134.1 mAh·g^(-1);随着Nb掺杂量的增加,LiNi_(1-x)Nb_(x)O_(2)材料循环稳定性同步提升,当Nb掺杂量为1.5%时,LiNi_(1-x)Nb_(x)O_(2)材料经150次循环后的容量保持率为73.3%,远高于未掺杂LiNiO_(2)样品的36.2%。表明,Nb掺杂可改善LiNiO_(2)正极材料的晶体结构和电化学性能,为其在下一代锂离子动力电池的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离子电池 LiNiO_(2)正极材料 Nb掺杂改性 xNb_(x)O_(2) 固相法 掺杂量 电化学性能 容量保持率
下载PDF
低VOC麻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制备技术
3
作者 刘雪强 李志刚 潘国立 《中国材料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448-456,共9页
麻纤维增强热塑性复合材料具有轻质、环保、耐冲击等特点,是极具附加值与潜力的材料。但传统麻纤维复合材料存在纤维分散不均、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VOC)大量释放等问题,制约了麻纤维复合材料的规模化应用。介... 麻纤维增强热塑性复合材料具有轻质、环保、耐冲击等特点,是极具附加值与潜力的材料。但传统麻纤维复合材料存在纤维分散不均、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VOC)大量释放等问题,制约了麻纤维复合材料的规模化应用。介绍了麻纤维固相共混热致复合的材料制备方法、麻纤维表面处理技术、麻纤维复合材料一步法制备技术、麻纤维热塑性复合材料一体化成型等制备工艺,并对天然麻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的规模化应用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麻纤维 固相共混 脱胶 界面改性 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
下载PDF
磷酸铁锂系列产品工艺研究进展
4
作者 王兵 邹野 +2 位作者 黄琳荔 谢佳宏 张维芹 《山东化工》 CAS 2024年第1期137-139,共3页
正极材料磷酸铁锂基锂电池相对于其它锂电池具有高安全性、循环性、高能量密度等优点,在未来的正极材料市场有一定的价值、潜力及广阔的应用前景,是目前锂电池行业吸引力最强的研究对象之一。就磷酸铁锂锂电池的制备原理、电性能工作原... 正极材料磷酸铁锂基锂电池相对于其它锂电池具有高安全性、循环性、高能量密度等优点,在未来的正极材料市场有一定的价值、潜力及广阔的应用前景,是目前锂电池行业吸引力最强的研究对象之一。就磷酸铁锂锂电池的制备原理、电性能工作原理进行了简单介绍;详细阐述了近年来磷酸铁锂的制备、表面涂覆、金属掺杂、纳米化改性对磷酸铁锂的形貌及电化学性能等性质的影响;最后,对磷酸铁锂锂电池的发展进行展望,旨在为磷酸铁锂的发展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酸铁锂制备 湿法合成 固相法合成 气相沉积法合成 磷酸铁锂改性
下载PDF
Effect of holding time on microstructure of Mg-9Al-1Si alloy during semisolid isothermal heat treatment 被引量:1
5
作者 马国睿 李新林 李庆芬 《Transactions of Nonferrous Metals Society of China》 SCIE EI CAS CSCD 2010年第B07期430-434,共5页
The effects of isothermal holding time on the semisolid microstructure of Mg-9Al-1Si(mass fraction,%)alloy were investigated.The research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Mg-9Al-1Si alloy with non-dendritic microstructure ca... The effects of isothermal holding time on the semisolid microstructure of Mg-9Al-1Si(mass fraction,%)alloy were investigated.The research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Mg-9Al-1Si alloy with non-dendritic microstructure can be produced by the semi-solid isothermal heat treatment.With holding time varying from 5 to 30 min,the volume fraction of liquid is gradually enlarged from 29.3%to 38.6%,the morphology ofα-Mg grains changes from initial dendritic shape to spherical types and their average sizes increases from 41.1 to 56.1μm.In addition,during the isothermal heat treatment,the eutectic Mg2Si phase changes from the initial Chinese script shape to granule and/or polygon shape in Mg-9Al-1Si alloy.The modification of Mg2Si phase is possibly attributed to a shift of the eutectic composition of the liquid in semi-solid slurries,towards lower silicon contents with increasing Al content due to a redistribution of Al during isothermal heat treatmen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固态浆料 等温处理 热处理过程 保温时间 合金 非枝晶组织 MG2SI 形状变化
下载PDF
Effective extraction of fluoroquinolones from water using facile modified plant fibers
6
作者 Nan Zhang Yan Gao +4 位作者 Kangjia Sheng Wanghui Jing Xianliang Xu Tao Bao Sicen Wang 《Journal of Pharmaceutical Analysis》 SCIE CAS CSCD 2022年第5期791-800,共10页
In this study,ecofriendly and economic carboxy-terminated plant fibers(PFs)were used as adsorbents for the effective in-syringe solid phase extraction(IS-SPE)of fluoroquinolone(FQ)residues from water.Based on the ther... In this study,ecofriendly and economic carboxy-terminated plant fibers(PFs)were used as adsorbents for the effective in-syringe solid phase extraction(IS-SPE)of fluoroquinolone(FQ)residues from water.Based on the thermal esterification and etherification reaction of cellulose hydroxy with citric acid(CA)and sodium chloroacetate in aqueous solutions,carboxy groups grafted onto cotton,cattail,and corncob fibers were fabricated.Compared with carboxy-terminated corncob and cotton,CA-modified cattail with more carboxy groups showed excellent adsorption capacity for FQs.The modified cattail fibers were reproducible and reusable with relative standard deviations of 3.2%-4.2% within 10 cycles of adsorptiondesorption.A good extraction efficiency of 71.3%-80.9% was achieved after optimizing the extraction condition.Based on carboxylated cattail,IS-SPE coupled with ultra-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 with a photodiode array detector was conducted to analyze FQs in environmental water samples.High sensitivity with limit of detections of 0.08-0.25 mg/L and good accuracy with recoveries of 83.8%-111.7% were obtained.Overall,the simple and environment-friendly modified waste PFs have potential applications in the effective extraction and detection of FQs in natural water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LUOROQUINOLONES Cattail fiber Carboxylation modification In-syringe solid phase extraction
下载PDF
Yb^(3+)、Er^(3+)共掺杂Sm_(2)Zr_(2)O_(7)陶瓷导热性能研究
7
作者 谢敏 崔越 +3 位作者 张凯 王志刚 宋希文 安胜利 《航空制造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61-66,共6页
为探究在Sm_(2)Zr_(2)O_(7)中A位掺杂Yb^(3+)和Er^(3+)对其导热性能的影响,采用固相合成法制备(Sm1-x-yYbxEry)_(2)Zr_(2)O_(7)(x=0.05,0.1;y=0,0.1)陶瓷材料,并对其物相结构及热物理性能测试。研究发现,改性后的(Sm1-x-yYbxEry)_(2)Zr_... 为探究在Sm_(2)Zr_(2)O_(7)中A位掺杂Yb^(3+)和Er^(3+)对其导热性能的影响,采用固相合成法制备(Sm1-x-yYbxEry)_(2)Zr_(2)O_(7)(x=0.05,0.1;y=0,0.1)陶瓷材料,并对其物相结构及热物理性能测试。研究发现,改性后的(Sm1-x-yYbxEry)_(2)Zr_(2)O_(7)陶瓷材料为立方烧绿石结构。由于质量差和半径差的变化,声子散射增强,平均自由程减小,热导率降低,在600℃下,(Sm0.85Yb0.05Er0.1)_(2)Zr_(2)O_(7)的热导率为1.3 W/(m·K),Yb^(3+)和Er^(3+)的共掺杂可有效降低陶瓷材料的热扩散系数及热导率(RT~1000℃),可作为热障涂层候选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障涂层 Sm_(2)Zr_(2)O_(7) 稀土掺杂改性 导热性能 声子散射 固相合成法
下载PDF
石蜡固-固相变材料的制备及性能 被引量:1
8
作者 赵西坡 卞武勋 +3 位作者 冉宝清 刘进超 尹少鼎 孙义明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897-906,共10页
针对石蜡(PA)相变材料难以乳化分散、离子交联定型的问题,利用聚丙烯酸(PAA)羧基的亲水性,易离子化特性,设计了低聚合度PAA接枝石蜡,以自乳化方法制备石蜡乳液,通过常温离子交联,在水介质中、短周期内制备了石蜡固-固相变材料(PA SS-PC... 针对石蜡(PA)相变材料难以乳化分散、离子交联定型的问题,利用聚丙烯酸(PAA)羧基的亲水性,易离子化特性,设计了低聚合度PAA接枝石蜡,以自乳化方法制备石蜡乳液,通过常温离子交联,在水介质中、短周期内制备了石蜡固-固相变材料(PA SS-PCMs)。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对PA乳液及PA SS-PCMs的形貌进行了表征、分析,利用红外光谱仪、X射线衍射仪、偏光显微镜、差示扫描量热仪、热重分析仪对石蜡接枝产物及PA SS-PCMs的分子结构、结晶性能、热稳定性进行了测试和分析。结果表明:该定型方法对不同种类石蜡具有普适性,通过接枝改性、离子交联能得到较高储能效率的石蜡固-固相变材料。研究发现:分两次添加55#石蜡(PA1),前期减少PA1的投入占比,后期添加不参与反应的PA1,能有效提高接枝产物的自乳化能力及相变储能能力。在此基础上,制备了AA∶PA1∶BPO质量比为1.8∶15(10+5)∶0.05的PA1 SSt-PCMs,其结晶温度为45.52℃,结晶焓为-182.28J/g,循环100次后结晶焓损失3.05%,具有较高的储能密度和良好的储热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蜡 接枝改性 自乳化 固-固相变材料 离子交联
下载PDF
一步固相反应制备铝改性活性炭对矿井水中氟化物的超快去除
9
作者 齐永辉 包一翔 +9 位作者 李俏 王蕾 李井峰 张海琴 吴敏 陈静允 钟金魁 郭强 蒋斌斌 李海祥 《煤炭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S01期461-469,共9页
矿井水中(F^(−))超标已成为制约我国西部矿区煤炭绿色开发的主要挑战之一。针对该问题,开发了机械化学法一步固相反应制备Al改性活性炭(AC-Al)的方法,解决了常规水热法改性活性炭产生废液废渣、制备周期长的问题,并实现了矿井水中F^(−)... 矿井水中(F^(−))超标已成为制约我国西部矿区煤炭绿色开发的主要挑战之一。针对该问题,开发了机械化学法一步固相反应制备Al改性活性炭(AC-Al)的方法,解决了常规水热法改性活性炭产生废液废渣、制备周期长的问题,并实现了矿井水中F^(−)的快速、高效去除。研究了Al添加量、pH、共存阴离子和有机物、吸附剂投加量及反应时间等对除氟性能的影响。AC-Al除氟性能与Al添加量成正比,添加量为0.32 g,吸附反应30 s时,水中F^(−)去除率达到80%以上。pH在3~10范围内,F^(−)去除率均大于80%,具有良好的水质适应性。吸附过程更符合Langmuir模型,即为单层吸附,理论饱和吸附量为1.47 mg/g。吸附过程符合准一级动力学模型。硫酸根离子、氯离子和碳酸氢根离子(1000 mg/L时)、腐殖酸对F^(−)去除没有影响,氯离子和碳酸氢根离子质量浓度为3000 mg/L时,除氟率分别降低约21%和11%。AC-Al投加量为10 g/L时,矿井水中F^(−)去除率达84.9%(30 s内),质量浓度从4.85 mg/L降低至0.73 mg/L,满足《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F^(−)浓度限值(I、II、III类),矿井水中F^(−)吸附过程同样符合准一级动力学模型。元素面分布表明,Al均匀地负载于活性炭表面;F^(−)均匀吸附在AC-Al上,与Al分布特征相似,证明Al是F^(−)吸附潜在活性位点。X射线光电子能谱结果表明,F^(−)吸附前后,AC-Al表面的Al元素结合能从74.20 eV升高至74.28、77.80 eV等2种状态,说明Al与F结合形成了Al-FOH、Al-F化学键,是快速稳定除氟的直接原因。同时,AC-Al吸附剂上的Al溶出量很低(0.34μg/g)。机械化学法制备的Al改性活性炭除氟效果良好,可为除氟吸附剂制备提供新的普适性技术路径,同时为解决矿井水除氟问题提供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井水 吸附除氟 固相反应 活性炭 铝改性
下载PDF
MIL-53-NH-L-mal纳米晶体的制备及其在拆分1-苯乙醇中的应用
10
作者 徐悦 付宇佳 +1 位作者 张丽娟 陆杰 《化学工业与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04-111,共8页
采用合成后修饰法(Post-synthetic modification,PSM)将L-苹果酸(L-mal)成功交联到金属-有机框架(MOFs)未配位的氨基上,制备得到同手性的MIL-53-NH-L-mal纳米晶体材料。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X射线衍射、扫描电子显微镜和热重分析等... 采用合成后修饰法(Post-synthetic modification,PSM)将L-苹果酸(L-mal)成功交联到金属-有机框架(MOFs)未配位的氨基上,制备得到同手性的MIL-53-NH-L-mal纳米晶体材料。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X射线衍射、扫描电子显微镜和热重分析等分析手段对该纳米晶体的结构与性能进行了表征。为了获得1-苯乙醇立体异构体,将所制备的MIL-53-NH-L-mal纳米晶体作为固相萃取(Solid phase extraction,SPE)柱填料,研究了1-苯乙醇的浓度与体积、固相萃取剂用量、洗脱液组成及洗脱体积等因素对拆分1-苯乙醇的影响,明确了最适宜的分离条件,同时对MIL-53-NH-L-mal纳米晶体材料的回收与再生利用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填料量为200 mg,上样体积和浓度分别为1.0 mL和200 mg·L^(-1),以及洗脱液为V(正己烷)/V(二氯甲烷)为95/5时,拆分1-苯乙醇的对映体过量值可以达到15.8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性拆分 金属-有机框架 后功能化修饰 固相萃取 1-苯乙醇
下载PDF
Synthesis and modification of spherical/hollow metal-organic frameworks for efficient extraction of sulfonamides in aqueous environments
11
作者 Yongxing Sun Kaijun Quan +4 位作者 Jia Chen Hui Li Xin Li Zuguang Li Hongdeng Qiu 《Chinese Chemical Letters》 SCIE CAS CSCD 2023年第9期270-274,共5页
In this study,two novel spherical/hollow metal-organic frameworks were successfully synthesized,and further modified by a mild non-covalent modification strategy with dopamine and 1,4-benzenedithiol(BDT)as polymeric m... In this study,two novel spherical/hollow metal-organic frameworks were successfully synthesized,and further modified by a mild non-covalent modification strategy with dopamine and 1,4-benzenedithiol(BDT)as polymeric monomers to obtain pB DT@PDA-Ni-MOF and p BDT@PDA-Ni/Co-MOF,respectively.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above MOFs possessed extremely fast adsorption rates and ideal adsorption capacities for sulfonamides(SAs)and the modified MOFs exhibited enhanced adsorption capacities for SAs owing to a large number of additional functional groups.Then,benefit of their regular morphology and size,a facile syringe-assisted dispersive solid phase extraction(S-DSPE)method was developed for efficient detection of SAs,which will provide a powerful tool for monitoring trace level of SAs in aqueous environmen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Unique spherical/hollow MOFs Copolymer modification solid phase adsorbents SAs sorptive extraction
原文传递
聚丙烯固相接枝技术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7
12
作者 洪浩群 何慧 +2 位作者 贾德民 丁超 徐焕翔 《合成树脂及塑料》 EI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81-84,共4页
综述了聚丙烯(PP)固相接枝技术的最新发展,重点介绍了PP固相接枝的原理,讨论了接枝单体、接枝基体、引发剂、溶剂、催化剂、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对接枝率的影响。PP固相接枝技术在PP复合材料与共混合金中具有良好的使用效果和广阔的应用... 综述了聚丙烯(PP)固相接枝技术的最新发展,重点介绍了PP固相接枝的原理,讨论了接枝单体、接枝基体、引发剂、溶剂、催化剂、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对接枝率的影响。PP固相接枝技术在PP复合材料与共混合金中具有良好的使用效果和广阔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相接枝 聚丙烯 PP复合材料 共混合金 接枝率 接枝单体 引发剂 技术 最新发展 影响
下载PDF
PVC/特种CPE的共混增韧 被引量:7
13
作者 杜壮 徐超 +2 位作者 闫志佩 赵季若 冯莺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98-102,共5页
采用固相法对高密度聚乙烯(HDPE)进行氯化,得到分子链上具有特殊氯分布的特种氯化聚乙烯(CPE)(SCPE),其可以作为增韧剂对聚氯乙烯(PVC)增韧。结果表明,在SCPE含量为5份时,PVC/SCPE共混物的拉伸强度相对于PVC没有降低,反而提高了4%左右;... 采用固相法对高密度聚乙烯(HDPE)进行氯化,得到分子链上具有特殊氯分布的特种氯化聚乙烯(CPE)(SCPE),其可以作为增韧剂对聚氯乙烯(PVC)增韧。结果表明,在SCPE含量为5份时,PVC/SCPE共混物的拉伸强度相对于PVC没有降低,反而提高了4%左右;缺口冲击强度提高了62.5%(13 kJ/m2)。差示扫描量热(DSC)和核磁共振(1H-NMR)的结果表明,SCPE分子链上特殊的氯嵌段结构对材料的性能至关重要。材料断面扫描电镜(SEM)分析表明PVC相与SCPE相的充分融合是力学性能优异的原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相法 增韧改性 氯化聚乙烯 聚氯乙烯
下载PDF
磁性二氧化硅微球的表面修饰及其在植物基因组核酸纯化中的应用 被引量:24
14
作者 张志超 袁翠 万谦宏 《分析化学》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31-36,共6页
在利用自主研发的专利技术制备球形磁性硅胶微球的基础上,对磁性硅胶微球进行表面改性,使其表面分别键合硅羟基、环氧基、邻二醇基和羧基等官能团,并对表面官能团进行了定量研究。以小牛胸腺基因组脱氧核糖核酸(DNA)为模型化合物,研究... 在利用自主研发的专利技术制备球形磁性硅胶微球的基础上,对磁性硅胶微球进行表面改性,使其表面分别键合硅羟基、环氧基、邻二醇基和羧基等官能团,并对表面官能团进行了定量研究。以小牛胸腺基因组脱氧核糖核酸(DNA)为模型化合物,研究了核酸在不同表面官能团的磁性硅胶上的吸附和脱附行为,发现表面具有硅醇基的磁球对DNA的回收率最高。将改性后磁性微球应用于玉米DNA的提取,得到了平均长度大于8kb的高纯度基因组DNA。与传统的有机溶剂抽提法相比,基于磁性微球的核酸固相萃取法具有快速简便、省时省力、易于自动化的特点,适合于大规模植物基因组DNA的样品制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酸纯化 磁性微球 表面修饰 固相萃取
下载PDF
基于基质修饰的多次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法检测酒精饮料中的氨基甲酸乙酯 被引量:17
15
作者 张雪娜 叶长文 +2 位作者 邹更 韩娅红 李秀娟 《色谱》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701-705,共5页
氨基甲酸乙酯(EC)是发酵食品在发酵或贮存过程中产生的致癌副产物。建立了多次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法(MHS-SPME-GC)检测多种酒精饮料中EC的方法。采用自制的溶胶-凝胶聚乙二醇/羟基硅油复合SPME萃取头提高了方法的灵敏度,加入无水... 氨基甲酸乙酯(EC)是发酵食品在发酵或贮存过程中产生的致癌副产物。建立了多次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法(MHS-SPME-GC)检测多种酒精饮料中EC的方法。采用自制的溶胶-凝胶聚乙二醇/羟基硅油复合SPME萃取头提高了方法的灵敏度,加入无水硫酸钠对基质进行修饰大大提高了EC的萃取效率。在优化条件下,方法的线性范围为0.04~100mg/L,线性相关系数为0.9997,检出限为34μg/L;方法重现性好,6次重复实验所得相对标准偏差为2.19%;准确度高,加标回收率在90.9%~103.6%之间。将建立的方法用于多种实际酒样中EC的检测,其结果与标准加入法得到的结果在统计学上无显著差异。本研究表明,MHS-SPME能够克服通常存在于SPME分析中的基质干扰效应,尤其适合于大量不同基质的样品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次顶空固相微萃取 氨基甲酸乙酯 基质修饰 酒精饮料 聚乙二醇
下载PDF
硫酸改性聚(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固相微萃取涂层-高效液相色谱检测水中4种药品及个人护理用品 被引量:11
16
作者 彭英 庄园 +2 位作者 何欢 孙成 杨绍贵 《分析化学》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1359-1363,共5页
多巴胺修饰的不锈钢丝表面原位合成得到聚(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poly(GMA-EGDMA))材料,经硫酸改性后作为固相微萃取涂层,建立检测水样中4种药品及个人护理用品(PPCPs)的固相微萃取-液相色谱联用分析方... 多巴胺修饰的不锈钢丝表面原位合成得到聚(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poly(GMA-EGDMA))材料,经硫酸改性后作为固相微萃取涂层,建立检测水样中4种药品及个人护理用品(PPCPs)的固相微萃取-液相色谱联用分析方法。在优化实验条件下取3 mL水样调节至pH 5.5,在30℃下,搅拌萃取60 min,乙腈-0.1%甲酸(25∶75,V/V)解吸30 min后,HPLC进样分析,实验结果表明,该涂层材料对4种PPCPs具有较好的萃取效果,2~200μg/L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均大于0.997,方法检出限(S/N=3)范围为0.5~5.0μg/L,相对标准偏差在4.1%~11.9%之间;加标实验回收率为70.6%~105.5%。本方法前处理简单、绿色环保、回收率高、精密度好,可用于实际水样中4种PPCPs的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品及个人护理用品 固相微萃取 硫酸改性聚(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 高效液相色谱
下载PDF
马来酸酐固相接枝改性聚丙烯研究 被引量:5
17
作者 刘生鹏 张文祥 +1 位作者 舒攀 张良均 《化学与生物工程》 CAS 2010年第8期39-41,57,共4页
以过氧化苯甲酰为引发剂,采用固相接枝方法制备了马来酸酐接枝改性聚丙烯。探讨了接枝反应时间、接枝反应温度、单体用量和引发剂用量对接枝产物接枝率的影响,通过IR表征了接枝改性产物的结构,并用DSC研究了其熔融和结晶行为。确定固相... 以过氧化苯甲酰为引发剂,采用固相接枝方法制备了马来酸酐接枝改性聚丙烯。探讨了接枝反应时间、接枝反应温度、单体用量和引发剂用量对接枝产物接枝率的影响,通过IR表征了接枝改性产物的结构,并用DSC研究了其熔融和结晶行为。确定固相接枝的最佳反应条件如下:接枝反应时间为3.5 h、接枝反应温度为100℃、单体用量为8%、引发剂用量为8%。接枝改性聚丙烯的熔融峰温度Tm和结晶温度Tc明显下降,熔融热焓ΔHm和结晶度Xc有所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丙烯 马来酸酐 固相接枝 改性
下载PDF
氢氧化镁的固相制备及其表面改性 被引量:7
18
作者 郭效军 王爱平 +2 位作者 路娟 张力 严军 《化学工程师》 CAS 2011年第4期66-68,共3页
采用固相法合成了纯度较高的Mg(OH)2,并利用XRD、SEM等进行了表征。以硬脂酸钠、油酸对其进行表面处理得到改性Mg(OH)2,沉降实验表明其与液体石蜡中有较好的相容性,而且油酸改性Mg(OH)2显示出更好的效果。
关键词 氢氧化镁 固相制备 表面改性
下载PDF
微水固相法皂荚多糖胶羧甲基化改性 被引量:3
19
作者 刘彦涛 张威伟 +3 位作者 章伟岸 王堃 孙达峰 蒋建新 《林产化学与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45-50,共6页
以氯乙酸(MAC)为醚化试剂,NaOH为碱化试剂,采用微水固相法对皂荚多糖胶(GSG)进行羧甲基化改性,比较了不同NaOH加入量对羧甲基化皂荚多糖胶(CMGSG)取代度、相对分子质量和黏度的影响,并研究了CMGSG对生活污水的絮凝效果。结果表明:当n(G... 以氯乙酸(MAC)为醚化试剂,NaOH为碱化试剂,采用微水固相法对皂荚多糖胶(GSG)进行羧甲基化改性,比较了不同NaOH加入量对羧甲基化皂荚多糖胶(CMGSG)取代度、相对分子质量和黏度的影响,并研究了CMGSG对生活污水的絮凝效果。结果表明:当n(GSG)∶n(NaOH)∶n(MAC)1∶1∶1,60℃下反应12 h时,CMGSG取代度(Ds)0.16,相对分子质量1.385×10~6,此改性多糖胶液用于处理人工模拟生活污水,具有较好的絮凝能力,处理后的污水的最小浊度为20.2 NTU。微水固相法羧甲基化改性可以在无溶剂体系和较少反应试剂条件下达到改性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皂荚多糖胶 羧甲基化 微水固相改性 絮凝能力
下载PDF
降低陶瓷与陶瓷或金属连接温度的技术 被引量:3
20
作者 邹贵生 杨俊 +2 位作者 吴爱萍 巫世杰 顾兆旃 《宇航材料工艺》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1-5,13,共6页
为降低陶瓷与陶瓷或金属的连接温度 ,目前采用的连接方法有过渡液相扩散连接、半固态连接、机械连接、粘接、铟封和陶瓷表面低温改性后低温钎焊等。本文从上述连接方法的原理设计、连接材料设计与制备、接头性能及各自的优缺点等方面综... 为降低陶瓷与陶瓷或金属的连接温度 ,目前采用的连接方法有过渡液相扩散连接、半固态连接、机械连接、粘接、铟封和陶瓷表面低温改性后低温钎焊等。本文从上述连接方法的原理设计、连接材料设计与制备、接头性能及各自的优缺点等方面综述了陶瓷与陶瓷或金属低温连接研究的现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 连接温度 陶瓷 低温连接 过渡液相扩散连接 半固态连接 表面改性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