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Determination of Aromatic Components of Rosa davurica Pall. by Headspace Solid Phase Microextraction Combined with GC-MS 被引量:5
1
作者 Yuan NIU Qiong XU +4 位作者 Jian ZHUANG Yude WANG Lilan DAI Dengfei LI Yalan ZHAO 《Medicinal Plant》 CAS 2018年第5期20-22,26,共4页
[Objectives] To determine the aromatic components of Rosa davurica Pall. [Methods] 42 kinds of aromatic components were identified from the flowers of R. davurica by headspace solid phase microextraction( HS-SPME) com... [Objectives] To determine the aromatic components of Rosa davurica Pall. [Methods] 42 kinds of aromatic components were identified from the flowers of R. davurica by headspace solid phase microextraction( HS-SPME) combined with 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 GC-MS). The main compounds were alcohols( 54. 88%) and aldehydes( 19. 55%). [Results] The top five components with the highest relative content were phenylethyl alcohol( 12. 69%),geraniol( 9. 85%),citronellol( 8. 80%),nerol( 7. 84%) and 2-n-pentylfuran( 7. 45%). [Conclusions] Headspace solid phase microextraction( HS-SPME) combined with 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 GC-MS) can provide basis for further development and utilization of R. davuric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osa davurica Pall. HEADSPACE solid phase MICROEXTRACTION (HS-SPME) 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 (GC-MS) AROMATIC COMPONENTS
下载PDF
顶空固相微萃取气质联用研究菊苣各部位挥发性成分
2
作者 程体艳 马凯 +3 位作者 范秀章 何静 张振 韩永芬 《中国食品添加剂》 CAS 2024年第8期188-199,共12页
对菊苣的根、茎、叶、花、种子挥发性成分进行比较分析,为其后续的应用及开发提供科学参考。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HS-SPME-GC-MS),提取分析菊苣样品的挥发性成分,用峰面积归一化法测定和比对各成分的相对含量,并结... 对菊苣的根、茎、叶、花、种子挥发性成分进行比较分析,为其后续的应用及开发提供科学参考。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HS-SPME-GC-MS),提取分析菊苣样品的挥发性成分,用峰面积归一化法测定和比对各成分的相对含量,并结合主成分分析(PCA)和聚类分析(HCA)方法分析其成分的差异。从菊苣各部位中共鉴定出191种化合物,其中醛类、烷烃类化合物总占比较大。共有的挥发性成分有9种,对9个共有化合物相对含量进行HCA分析,得菊苣根、花、种子为一类,而茎和叶为一类。通过PCA分析菊苣叶挥发性成分的综合得分最高,其次分别是茎、根、种子、花。菊苣不同部位挥发性成分的种类和含量均有差异,为菊苣非常规用药部位的药食两用深入开发运用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菊苣 顶空固相微萃取 气质联用技术 挥发性成分 主成分分析
下载PDF
Determination of organochlorine pesticides from juice samples using magnetic biochar-based dispersive micro-solid phase extraction in combination with dispersive liquid-liquid microextraction
3
作者 Kero Assefa Ago Shimeles Addisu Kitte Abera Gure 《Emerging Contaminants》 CSCD 2024年第1期126-138,共13页
Analysis of pesticide residue levels in juice beverages is important to ensure safe consumption and avoid global trade concerns associated to pesticide contaminations.A simple,inexpensive and effective method was deve... Analysis of pesticide residue levels in juice beverages is important to ensure safe consumption and avoid global trade concerns associated to pesticide contaminations.A simple,inexpensive and effective method was developed for the determination of organochlorine pesticides(OCPs)in bottled juice drinks using GC-MS.Sample pretreatment was performed using dispersive solid-phase microextraction(D-μ-SPE)for matrix desorption and dispersive liquid-liquid microextraction(DLLME)for analyte enrichment.In this study,an affordable and effective sorbent for the adsorption of OCPs from juice samples was synthesized from avocado seeds mixed with magnetic precursors for D-μSPE.The ground avocado seeds combined with a magnetic precursor nanocomposite were characterized using various instruments including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SEM),X-ray diffraction(XRD),Fourier transform infrared spectroscopy(FTIR),and Brunauer-Emmett-Teller(BET)analysis.The solution obtained from D-μ-SPE desorption was used as a dispersant for the subsequent DLLME,which made the combination of D-μ-SPE with DLLME much easier.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method was enhanced by optimizing the influential parameters in both D-μ-SPE and DLLME.Then after,the optimal values were determined for the real sample analysis.Accordingly,there was good linear dynamic range with a coefficient of determination(r2)≥0.9989.The limit of detection and quantification were 0.02–0.69 and 0.06–2.10 ng/L respectively.The method showed high enrichment factors ranging from 96 to 313 with recoveries of 87–100%.Intraday and interday precisions were≤4%.Compared with other reported methods,this method is a one-step,simple,cheap,fast,and environmentally friendly alternative and straightforward method for adsorbing organochlorine pesticides from sample solutions.These results demonstrates the high potential of the proposed method for the extraction and cleanup of contaminants in selected juices and other related sampl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ispersive micro solid phase extraction Dispersive liquid-liquid microextraction Juice samples Magnetic biochar Organochlorine pesticides 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
原文传递
基于HS-SPME和GC-MS联用技术测定不同种泡桐花挥发性成分
4
作者 冯延芝 杨超伟 +3 位作者 王保平 乔杰 周海江 赵阳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2023年第7期1163-1171,共9页
本文采用顶空固相微萃(HS-SPME)和气相色谱-质谱(GC-MS)联用技术测定白花泡桐、兰考泡桐、楸叶泡桐、毛泡桐和白花泡桐天然杂种花中的挥发性成分,分析不同种间挥发性成分组成和相对含量,并对其进行聚类和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5个不同... 本文采用顶空固相微萃(HS-SPME)和气相色谱-质谱(GC-MS)联用技术测定白花泡桐、兰考泡桐、楸叶泡桐、毛泡桐和白花泡桐天然杂种花中的挥发性成分,分析不同种间挥发性成分组成和相对含量,并对其进行聚类和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5个不同种泡桐花中共鉴定出45种挥发性物质,主要包括12种萜类、8种醇类、7种酯类、3种酚类、6种醛类、2种木脂素、2种苯类、2种酮类、2种烷烃和1种醚类共10类物质;5个泡桐种共有挥发性组分7种,包括1种萜类、2种醇类、1种酯类、2种酚类、1种酮类,且其特有物质分别为9、1、4、3、0种;5个泡桐种均以醇类化合物的相对含量最高,且醇类化合物中均以1-辛烯-3-醇和3-辛醇的相对含量较高;聚类分析结果表明楸叶泡桐和毛泡桐相似性较高,而白花泡桐与其他种泡桐相似性均较低;第一主成分(PC1)和第二主成分(PC2)之和为70.7%,PC1的主要贡献物质为酯类、烷烃、萜类、醚类、酮类、醇类和苯类,PC2的主要贡献物质为酚类、醇类、醛类、酮类、醚类、苯类和木脂素;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PLS-DA)筛选出1-辛烯-3-醇、1,2,4-三甲氧基苯和顺式茴香烯等11种标志性差异挥发性成分。本研究可为不同种泡桐花挥发性成分的精准评价及高效利用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泡桐 不同种类 顶空固相微萃取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 挥发性成分
下载PDF
固相萃取-气相色谱/质谱法同时测定咖啡干果皮中24种农药残留 被引量:2
5
作者 刘超 梅丽宝 +2 位作者 尹海飞 李树珍 龙宇宙 《食品与机械》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47-54,共8页
目的:建立一种同时分析咖啡干果皮中24种农药残留的固相萃取—气相色谱/质谱方法.方法:样品用水润湿,加入乙腈提取,过Pro ElutTPC固相萃取柱净化,乙腈—甲苯(V_(乙腈)∶V_(甲苯)=3∶1)洗脱,氮吹浓缩,并采用峰面积内标法定量.结果:在28mi... 目的:建立一种同时分析咖啡干果皮中24种农药残留的固相萃取—气相色谱/质谱方法.方法:样品用水润湿,加入乙腈提取,过Pro ElutTPC固相萃取柱净化,乙腈—甲苯(V_(乙腈)∶V_(甲苯)=3∶1)洗脱,氮吹浓缩,并采用峰面积内标法定量.结果:在28min内24种农药得到很好的分离,农药残留量为0.016~0.400 mg/kg,方法的线性良好,相关系数为0.9979~0.9999,定量限为0.01~0.03mg/kg.当农药加标水平为0.03,0.30 mg/kg时,加标回收率分别为65.2%~108.5%和81.4%~105.7%,日内精密度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3.7%~6.8%和2.5%~5.9%,日间精密度相对标准偏差为4.2%~7.2%和2.8%~6.4%.当采用乙腈—甲苯(V_(乙腈)∶V_(甲苯)=3∶1)作洗脱溶剂、Pro ElutTPC固相萃取小柱作净化柱时,洗脱和净化效率最高,效率值为95%.结论:该方法各性能参数均满足国家标准要求,测定结果准确、可靠,能运用于咖啡干果皮中多组分农药残留的定性和定量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相萃取技术 气相色谱-质谱法 咖啡干果皮 农药残留
下载PDF
SPME-GC-MS结合多元统计方法探究冷萃与热萃对咖啡萃取液香气的影响 被引量:2
6
作者 陆羽霜 施政廷 杨震南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4期79-86,共8页
为研究不同咖啡豆经冷萃和热萃后的香气差异,以及香气感官描述与香气物质之间的相关性,本研究以云南和西达摩咖啡豆为原料,分别进行冷萃和热萃,再通过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其萃取液的香气成分进行测定,同时进行香气感官评... 为研究不同咖啡豆经冷萃和热萃后的香气差异,以及香气感官描述与香气物质之间的相关性,本研究以云南和西达摩咖啡豆为原料,分别进行冷萃和热萃,再通过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其萃取液的香气成分进行测定,同时进行香气感官评价,最后通过多元统计分析方法找出对感官描述有重要贡献的香气物质。结果表明,在4种不同的咖啡萃取液中,共有69种挥发性成分被鉴定出,其中有39种物质的气味活性值(OAV)>1,冷萃中大部分的挥发性物质含量高于热萃,热萃中含量高于冷萃的物质为4-乙基愈创木酚、2,4-二叔丁基苯酚和对乙烯基愈创木酚;在香气感官评价上,冷萃的青香、果香、坚果香得分都明显高于热萃,而热萃的熏烤香得分高于冷萃;4-乙基愈创木酚和对乙烯基愈创木酚对熏烤香贡献较大,己醛则对青香贡献率较大,异戊酸甲酯、2-正丁基呋喃、壬酸乙酯和丁酸乙酯对果香贡献率较大,2,3-二乙基-5-甲基吡嗪对坚果香贡献率较大。本研究为探索冷萃与热萃咖啡萃取液的香气品质提供了数据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 多元统计分析方法 冷萃 热萃 香气物质
下载PDF
不同产地与种植方式下鹰嘴蜜桃挥发性特征风味比较
7
作者 朱凯祺 丘苑新 +3 位作者 李存港 袁海儒 张泽雄 柳建良 《现代食品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247-256,共10页
南方鹰嘴蜜桃具有爽脆可口的特点,被誉为十大岭南佳果之一,但其独特的风味鲜少有报道。该研究以11种南方鹰嘴蜜桃为研究材料,使用顶空固相微萃取结合气相色谱-质谱联用的方法比较分析其关键挥发性香气成分,探究不同种植方式以及不同产... 南方鹰嘴蜜桃具有爽脆可口的特点,被誉为十大岭南佳果之一,但其独特的风味鲜少有报道。该研究以11种南方鹰嘴蜜桃为研究材料,使用顶空固相微萃取结合气相色谱-质谱联用的方法比较分析其关键挥发性香气成分,探究不同种植方式以及不同产地对鹰嘴蜜桃风味的影响,为鹰嘴蜜桃的种植及品种培育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11种鹰嘴蜜桃共检测出76种挥发性香气成分,包含6种醛类、27种酯类、6种内酯、16种醇类、7种烯烃类、9种烷烃类、5种酮类、1种萜类物质。11种鹰嘴蜜桃各自的关键香气物质通过气味活度值计算确定,主要是以呈青草香和果香的酯类和醇类物质为主。通过香气成分比较分析,连平低海拔地区采用4.0种植技术的鹰嘴蜜桃风味最佳。该研究阐明了鹰嘴蜜桃的特征香气成分与产地以及种植方式显著相关(P<0.05),4.0种植技术对鹰嘴蜜桃风味提升效果显著,为鹰嘴蜜桃品种培育以及提升风味提供相关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鹰嘴蜜桃 特征性风味 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HS-SPME/GC-MS) 鹰嘴蜜桃4.0种植技术
下载PDF
机制与人工浓香大曲生产过程中风味物质分析
8
作者 何平 赵金松 《食品安全导刊》 2023年第20期89-94,98,共7页
为研究机制与人工浓香大曲在生产过程中风味物质的差异及变化规律,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质联用技术对两种大曲各阶段风味物质进行检测。结果表明,两种大曲中共检出73种风味物质,醇醚类和酸酯类含量较高,各类物质峰值主要出现在顶温期,... 为研究机制与人工浓香大曲在生产过程中风味物质的差异及变化规律,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质联用技术对两种大曲各阶段风味物质进行检测。结果表明,两种大曲中共检出73种风味物质,醇醚类和酸酯类含量较高,各类物质峰值主要出现在顶温期,基本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两种大曲在风味物质总含量上无明显差异,但在醇醚类、烷烯类有明显差异,其他3类物质差异均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浓香大曲 顶空固相微萃取-气质联用 风味物质
下载PDF
大鼠尿液中硝基安定代谢物的GC-MS检验 被引量:4
9
作者 黄克建 潘智文 +6 位作者 李宏森 林翠梧 刘晓锋 罗正坚 李璐 陈而廉 朱定姬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S1期28-30,共3页
The metabolites and metabolic passways of nitrazepam in rat were confirmed.Wistar rats were feed a pill of nitrazepam,24 h urine reactions were collected.After β-Glucuronidase hydrolysis of the urine samples,the frac... The metabolites and metabolic passways of nitrazepam in rat were confirmed.Wistar rats were feed a pill of nitrazepam,24 h urine reactions were collected.After β-Glucuronidase hydrolysis of the urine samples,the fractions were extracted by Oasis HLB3cc solid-phase column and analyzed by 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 with DB-35 MS column.7-Acetylaminonitrazepam,7-aminonitrazepam and 2-amino-5-nitrophenylphenylmethanone were identified as nitrazepam metabolites.The results suggested that two metabolic passways for nitrazepam may be operative in rat.The first passway leads to the corresponding 7-aminonimetazepam in which the amino group is subsequently acetylated.The second passway is open the parent compounds rings to 2-amino-5-nitrophenylphenylmethanone.Nitrazepam was metabolized quickly in rats and 7-acetylaminonitrazepam were the main metabolites in urin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ITRAZEPAM URINE METABOLITE solid phase extraction 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
下载PDF
香菇饼干加工工艺优化与特征香气成分分析 被引量:51
10
作者 高永欣 胡秋辉 +3 位作者 杨文建 方勇 马宁 赵立艳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58-63,共6页
利用正交试验优化并确定香菇饼干的加工工艺及配方,并进一步利用固相微萃取结合气质联用技术对香菇饼干和普通饼干的香气成分进行分析,明确香菇饼干的特征香气成分。结果表明:烘烤温度205℃、烘烤时间10min时,得到最佳的香菇饼干烘焙产... 利用正交试验优化并确定香菇饼干的加工工艺及配方,并进一步利用固相微萃取结合气质联用技术对香菇饼干和普通饼干的香气成分进行分析,明确香菇饼干的特征香气成分。结果表明:烘烤温度205℃、烘烤时间10min时,得到最佳的香菇饼干烘焙产品。在该焙烤条件下,最终确定香菇饼干的配方为面粉69.3g、香菇粉7.7g、盐1.0g、棕榈油20g、泡打粉1.5g、羟丙基甲基纤维素(HPMC)0.5g。普通饼干中共检测到27种香味物质,香菇饼干中共检测到36种香味物质,与普通饼干相比,香菇饼干中含有独特的含硫化合物类香气成分,其中包括二甲基二硫醚1.46%、二甲基三硫醚1.52%、1,2,4,5-四硫环己烷0.63%和1,2,4-三硫环戊烷1.74%等特征香气成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菇饼干 加工工艺 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法 香气成分
下载PDF
苏云金芽胞杆菌挥发性物质的测定 被引量:1
11
作者 郑梅霞 潘志针 +5 位作者 刘波 陈峥 车建美 唐建阳 朱育菁 陈梅春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CAS 2014年第6期1809-1817,共9页
目的分析、鉴定苏云金芽胞杆菌(Bacillus thuringiensis,Bt)的挥发性成分。方法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技术(HS-SPME)对Bt的挥发性成分进行捕集,再通过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技术对挥发性成分进行鉴定。以本实验室分离的高效苏云金芽胞杆... 目的分析、鉴定苏云金芽胞杆菌(Bacillus thuringiensis,Bt)的挥发性成分。方法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技术(HS-SPME)对Bt的挥发性成分进行捕集,再通过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技术对挥发性成分进行鉴定。以本实验室分离的高效苏云金芽胞杆菌FJAT-12菌株为实验菌株,探索Bt菌株的不同培养方式、不同固相微萃取吸附方式及不同萃取头的选择对挥发性成分鉴定结果的影响,确定Bt菌株挥发性物质测定的最优方法。结果采用NA液体培养基培养,选择水浴至气-液平衡再吸附的吸附方式,采用65μm PDMS/DVB萃取头的萃取效果最佳。Bt菌株的挥发性成分主要为6-甲基-2-庚酮、2,4-二氨基甲苯、苯甲醇、2,3-二乙基-5-甲基吡嗪、2-甲基萘、2,3-Dimethy1-5-isopentylpyrazine、十四烷、正十二烷、2-甲硫基苯并噻唑。结论HS-SPME/GC-MS效果好,方法实用,便于操作,适用于对Bt挥发性成分进行分析,从而为食品安全评估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云金芽胞杆菌 挥发性成分 固相微萃取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
下载PDF
老白干老五甑工艺和三排净工艺原酒的挥发性成分分析 被引量:8
12
作者 樊倩 王新磊 +4 位作者 郑福平 李贺贺 孙宝国 张煜行 张福艳 《食品科学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50-63,共14页
应用顶空固相微萃取结合全二维气相色谱-飞行时间质谱技术分析了老白干老五甑工艺和三排净工艺2种原酒中的挥发性成分,分别鉴定出234种、253种挥发性成分。在2种原酒中共鉴定出273种挥发性成分,包括85种酯类、35种醛类、44种醇类、11种... 应用顶空固相微萃取结合全二维气相色谱-飞行时间质谱技术分析了老白干老五甑工艺和三排净工艺2种原酒中的挥发性成分,分别鉴定出234种、253种挥发性成分。在2种原酒中共鉴定出273种挥发性成分,包括85种酯类、35种醛类、44种醇类、11种酸类、35种酮类、5种酚类、8种醚类、9种呋喃类、11种缩醛类、8种含氮类、11种含硫类、3种内酯类和8种萜烯类化合物,其中含量较高的为乳酸乙酯、乙酸乙酯和癸酸乙酯。在老五甑工艺原酒中,醛类、酚类、含氮类和含硫类化合物的含量分别为三排净工艺原酒的1.64倍、2.34倍、1.43倍和1.73倍,使得老五甑工艺原酒酒体更具青草香、麦芽香、烟熏味、烤香以及硫香,香气更加丰富;而在三排净工艺原酒中,酯类、醇类、呋喃类、内酯类和萜烯类化合物的含量分别为老五甑工艺原酒的1.30倍、1.27倍、1.31倍、1.65倍和1.57倍,使得三排净工艺原酒更具果香、花香、甜香,香气更为清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二维气相色谱-飞行时间质谱 老白干原酒 挥发性成分 顶空固相微萃取 生产工艺
下载PDF
香辣草菇风味产品的加工及其风味特性分析 被引量:15
13
作者 常诗洁 杨志颖 +4 位作者 殷玲 胡秋辉 裴斐 杨文建 赵立艳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135-140,共6页
以草菇表面明度值为实验指标对草菇漂烫工艺进行优化,制备一种新型的香辣风味草菇即食产品,利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新鲜草菇及加工产品的挥发性香气成分进行分析,并利用味觉指纹分析仪(电子舌)与同类型的草菇即食... 以草菇表面明度值为实验指标对草菇漂烫工艺进行优化,制备一种新型的香辣风味草菇即食产品,利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新鲜草菇及加工产品的挥发性香气成分进行分析,并利用味觉指纹分析仪(电子舌)与同类型的草菇即食产品进行比较。结果表明,草菇漂烫的最佳工艺为柠檬酸用量0.2 g/100 m L、抗坏血酸用量0.06 g/100 m L、漂烫时间1 min;新鲜草菇中共检测到27种挥发性风味成分,加工产品中共检测到24种挥发性成分,其中醛类物质的组成和含量变化最为明显,苯甲醛和苯乙醛的相对含量在加工后显著降低,但壬醛的相对含量大大提高;味觉指纹分析结果表明实验样品、草菇罐头及草菇开胃菜产品在咸味、酸味和鲜味上具有显著差异,实验样品具有咸味适中、鲜味突出的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菇 加工工艺 即食食品 风味组分 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 电子舌
下载PDF
福建姜黄挥发油化学成分的HS-SPME-GC-MS分析 被引量:16
14
作者 强悦越 韦航 +4 位作者 方灵 吴妙鸿 谭索 曾绍校 傅建炜 《中国食品添加剂》 CAS 2020年第1期147-153,共7页
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福建姜黄挥发油,应用顶空固相微萃取进样结合气相色谱-串联质谱联用技术(HS-SPME-GC-MS)分析姜黄挥发油的化学成分。结果表明:姜黄挥发油含有量为7.2%(mL/g),从姜黄挥发油中共分出62个色谱峰,初步鉴定出了其中的51... 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福建姜黄挥发油,应用顶空固相微萃取进样结合气相色谱-串联质谱联用技术(HS-SPME-GC-MS)分析姜黄挥发油的化学成分。结果表明:姜黄挥发油含有量为7.2%(mL/g),从姜黄挥发油中共分出62个色谱峰,初步鉴定出了其中的51种化学成分,占总挥发油总量的98.41%。在鉴定的化合物中,主要为单萜类化合物和倍半萜类化合物,其中新发现一种主要成分为β-柏木烯,相对含量占比高达26.58%,这可作为福建姜黄挥发油的特征成分和主要品质指标。本研究结果将为福建姜黄植物药材的品质评价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姜黄挥发油 顶空固相微萃取技术(Head space solid phase micro-extraction HS-SPME)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 GC-MS) 化学成分
下载PDF
GC-MS结合ROAV分析评价加工工艺对藤茶香气成分的影响 被引量:20
15
作者 张锦程 余佶 +2 位作者 麻成金 姚茂君 吴竹青 《食品与机械》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20-25,31,共7页
目的:探讨加工工艺对藤茶特征香气成分的影响。方法:分别采用传统加工工艺、红茶加工工艺、绿茶加工工艺、黑茶加工工艺制备4种不同的藤茶样品,以自然干燥的显齿蛇葡萄叶为对照,通过顶空固相微萃取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结合相对气... 目的:探讨加工工艺对藤茶特征香气成分的影响。方法:分别采用传统加工工艺、红茶加工工艺、绿茶加工工艺、黑茶加工工艺制备4种不同的藤茶样品,以自然干燥的显齿蛇葡萄叶为对照,通过顶空固相微萃取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结合相对气味活度值(ROAV)分析不同样品的关键风味化合物。结果:从4种藤茶样品及对照样品中共检出37种挥发性风味化合物,其中,1-辛烯-3-醇、苯甲醇、β-紫罗兰酮、苯乙醛、反式-2-己烯醛、二氢猕猴桃内酯、水杨酸甲酯7种物质为4种样品的共有组分;ROAV值显示,1-辛烯-3-醇和β-紫罗兰酮为共有关键香气组分,其中β-紫罗兰酮的贡献度最大;藤茶制作工艺条件不同,其关键香气成分存在差异,红茶工艺组藤茶关键性香气成分中出现了红茶的标志性香气成分芳樟醇及反式-2-壬烯醛。结论:红茶工艺和绿茶工艺加工的藤茶与传统工艺的在香气表现水平上相差不大,而黑茶工艺加工的香气表现稍逊;发酵工序可考虑作为藤茶制作的优选关键工序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藤茶 加工工艺 香气成分 相对气味活度值 顶空固相微萃取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
下载PDF
不同储存时间的普洱茶原料加工普洱茶适制性研究 被引量:3
16
作者 鲁倩 涂青 +5 位作者 王欣雨 董蕊 任玲 熊梦钒 李亚莉 周红杰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0期6755-6763,共9页
目的 探明不同年份普洱茶原料发酵过程中各阶段样的香气变化,并探究普洱茶原料在经过一定时间储存之后再进行发酵,对普洱茶香气品质的影响。方法 采用云南大理州2010年和2014年两个不同年份的原料及大生产固态发酵翻堆阶段茶样为研究对... 目的 探明不同年份普洱茶原料发酵过程中各阶段样的香气变化,并探究普洱茶原料在经过一定时间储存之后再进行发酵,对普洱茶香气品质的影响。方法 采用云南大理州2010年和2014年两个不同年份的原料及大生产固态发酵翻堆阶段茶样为研究对象,利用顶空固相微萃取和气相色谱-质谱技术进行香气成分检测。结果 实际共鉴定出8类88种香气成分:醛类、碳氢化合物、含氧杂环化合物、醇类、酚醚类、酮类、酯类和酸类,经渥堆发酵之后,香气成分变化趋势总体呈现波浪式下降趋势,且原料中的香气成分含量要比出堆样高。通过相关性分析,普洱茶晒青原料的质量对于生产过程中品质的改善及发酵结束后成品茶香气质量的提升具有重要作用。虽然发酵过程中,在微生物作用下也形成许多新的香气化合物,但大部分香气成分都呈现下降趋势,在出堆样中的含量都不高。结论 普洱茶原料在经过一定时间储存之后再进行发酵,并不利于普洱茶香气品质的形成,不适合再进行渥堆发酵成普洱茶,这为普洱茶渥堆发酵工艺及品质稳定提供一定的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普洱茶 发酵 原料 顶空固相微萃取 气相色谱-质谱技术 香气成分
下载PDF
荷花不同品种花瓣中挥发性成分的研究 被引量:5
17
作者 牛叶青 张芳 +3 位作者 李柳燕 金奇江 王彦杰 徐迎春 《植物资源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52-61,共10页
利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质联用(HS-SPME-GC-MS)技术对荷花(Nelumbo nucifera Gaertn.)20个品种(包括5种花色和4种瓣型)花瓣中挥发性成分及其相对含量进行了检测,并基于释香成分对荷花20个品种进行了聚类分析。结果显示:荷花20个品种花瓣... 利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质联用(HS-SPME-GC-MS)技术对荷花(Nelumbo nucifera Gaertn.)20个品种(包括5种花色和4种瓣型)花瓣中挥发性成分及其相对含量进行了检测,并基于释香成分对荷花20个品种进行了聚类分析。结果显示:荷花20个品种花瓣中共检测出69个挥发性成分,包括烷烃类化合物18个,烯烃类化合物24个,醇类化合物8个,酯类化合物6个,酮类、醛类、胺类和酸类化合物各2个,其他化合物5个,其中,释香成分42个。荷花20个品种花瓣中烷烃类、烯烃类和醇类化合物的相对含量较高,且在20个品种中均有检出;而酯类、酮类和醛类化合物的相对含量较低,且仅在个别品种中检出。荷花不同品种间花瓣中挥发性成分的数量和相对含量存在差异。‘大洒锦’(‘Dasajin’)、‘16-A10-1’和‘16-A10-27’花瓣中挥发性成分数量较多,分别为27、21和20种。‘大洒锦’、‘伯里夫人’(‘Bolifuren’)和‘子夜’(‘Ziye’)花瓣中挥发性成分的相对含量较高,分别为93.58%、91.92%和91.79%。‘稼先莲’(‘Jiaxianlian’)、‘子夜’、‘中国红·井冈山’(‘Zhongguohong Jinggangshan’)、‘27-1’、‘16-A9-55’、‘16-A9-49’、‘珠峰翠影’(‘Zhufengcuiying’)、‘金太阳’(‘Jintaiyang’)、‘秣陵秋色’(‘Molingqiuse’)和‘大洒锦’花瓣中的主要挥发性成分为正十六烷,‘中国红·北京’(‘Zhongguohong Beijing’)、‘16-A10-30’、‘16-A10-27’、‘39-1’、‘逸仙莲’(‘Yixianlian’)、‘伯里夫人’和‘16-A9-44’花瓣中的主要挥发性成分为正十五烷,‘16-A10-1’、‘红台莲’(‘Hongtailian’)和‘艾江南’(‘Aijiangnan’)花瓣中的主要挥发性成分分别为1-十六烯、α-石竹烯和1-石竹烯。聚类分析结果显示:‘子夜’、‘红台莲’、‘16-A10-27’、‘秣陵秋色’和‘艾江南’聚为A组,‘逸仙莲’单独聚为C组,其他14个品种聚为B组。1-石竹烯、α-石竹烯和α-松油醇对A组荷花品种的香气具有重要贡献,桧烯、反-7-十六烯和顺-5-十八烯对B组荷花品种的香气具有重要贡献,α-萜品烯对C组荷花品种的香气具有重要贡献。综合研究结果认为:荷花花瓣中的释香成分与花色和瓣型无明显关联,不同品种花瓣中特有的释香成分可能对其香气具有决定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荷花 顶空固相微萃取-气质联用(HS-SPME-GC-MS)技术 挥发性成分 释香成分 相对含量
下载PDF
不同食品基质中杂环胺的检测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5
18
作者 李海霞 黄俊源 +3 位作者 何昀桐 白卫东 曾晓房 董浩 《食品研究与开发》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9期204-211,共8页
杂环胺是富含蛋白质的食品原料在热加工过程中产生的一类多环芳香族化合物,具有强烈的致癌、致突变性。杂环胺在热加工食品中一般以痕量水平存在,并且食品基质复杂,因此,高效、高选择性的样品前处理方法和高灵敏度的仪器分析手段是不同... 杂环胺是富含蛋白质的食品原料在热加工过程中产生的一类多环芳香族化合物,具有强烈的致癌、致突变性。杂环胺在热加工食品中一般以痕量水平存在,并且食品基质复杂,因此,高效、高选择性的样品前处理方法和高灵敏度的仪器分析手段是不同食品基质中痕量杂环胺分析检测的关键。该文综述2010年~2019年不同食品基质中杂环胺的分析方法,包括固相萃取、分散固相萃取等前处理技术以及气相色谱-质谱法、高效液相色谱法和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等仪器检测方法,并与典型检测方法的性能进行比较。最后,结合现有研究对食品中杂环胺分析的未来发展趋势进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环胺 检测技术 固相萃取 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 典型检测方法
下载PDF
固相萃取-气质联用测定黄瓜中62种农药残留 被引量:4
19
作者 张瑶 马桂娟 +2 位作者 高琳 王紫昕 吴龙国 《中国测试》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63-70,共8页
该文利用气相色谱串联质谱法,结合固相萃取技术建立黄瓜中62种农药残留检测方法。样品提取后,经Envi-18柱及Envi-Carb柱及Sep-Pak柱串联柱净化后,浓缩氮吹近干,正己烷定容后,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测定,外标法定量。62种农药在基质中... 该文利用气相色谱串联质谱法,结合固相萃取技术建立黄瓜中62种农药残留检测方法。样品提取后,经Envi-18柱及Envi-Carb柱及Sep-Pak柱串联柱净化后,浓缩氮吹近干,正己烷定容后,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测定,外标法定量。62种农药在基质中的线性范围良好;以三个添加水平测定样品的回收率和RSD,加标回收率均在60.0%~120.0%之间,相对标准偏差为1.5%~15.3%,该方法准确、高效、灵敏,且净化效果好,为检测黄瓜中目标物提供参考。该方法可以满足一般实验室检测需求,也为其他果蔬中农药残留检测提供方法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相萃取 气相色谱串联质谱法 黄瓜 农药残留
下载PDF
食品挥发性化合物的提取与分析技术 被引量:6
20
作者 高凤泽 王治同 《中国果菜》 2022年第5期45-53,共9页
香气、滋味和外观是食品感官的三个重要指标。食品中的香气即挥发性风味物质的分析可分为感官评价和仪器分析。主观感官评价和客观仪器分析相结合可以更好地解释食品风味化学成分与感官体验之间的关系,从而了解某种香气的呈香机理。本... 香气、滋味和外观是食品感官的三个重要指标。食品中的香气即挥发性风味物质的分析可分为感官评价和仪器分析。主观感官评价和客观仪器分析相结合可以更好地解释食品风味化学成分与感官体验之间的关系,从而了解某种香气的呈香机理。本文主要介绍了目前使用较为广泛和新兴的食品风味物质分离提取技术及分析鉴定方法,概述了每种方法的原理、优缺点及应用领域,并对现代高新技术应用于食品风味物质分析的未来前景进行了展望,旨在为食品加工过程中分析鉴定挥发性风味化合物的变化及其机理提供参考,为开发新型食品、研究香精香料及控制食品中挥发性有害成分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味物质 仪器分析 分离提取 分析鉴定 固相微萃取技术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 气相-离子迁移谱技术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