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4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Nano-single-crystal-constructed submicron MnCO_(3) hollow spindles enabled by solid precursor transition combined Ostwald ripening in situ on graphene toward exceptional interfacial and capacitive lithium storage 被引量:2
1
作者 Jiamin Fei Shiqiang Zhao +6 位作者 Xiaoxu Bo Furong Xie Guanghui Li Ebrahim-Alkhalil MAAhmed Qingcheng Zhang Huile Jin Zhiqun Lin 《Carbon Energy》 SCIE CSCD 2023年第8期98-113,共16页
Hollow structuring has been identified as an effective strategy to enhance the cycling stability of electrodes for rechargeable batteries due to the outstanding volume expansion buffering efficiency,which motivates ar... Hollow structuring has been identified as an effective strategy to enhance the cycling stability of electrodes for rechargeable batteries due to the outstanding volume expansion buffering efficiency,which motivates ardent pursuing on the synthetic approaches of hollow materials.Herein,an intriguing route,combining solid precursor transition and Ostwald ripening(SPTOR),is developed to craft nano single-crystal(SC)-constructed MnCO_(3) submicron hollow spindles homogeneously encapsulated in a reduced graphene oxide matrix(MnCO_(3) SMHSs/rGO).It is noteworthy that the H-bonding interaction between Mn_(3)O_(4) nanoparticles(NPs)and oxygen-containing groups on GO promotes uniform anchoring of Mn_(3)O_(4) NPs on GO,mild reductant ascorbic acid triggers the progressive solid-to-solid transition from Mn_(3)O_(4) NPs to MnCO_(3) submicron solid spindles(SMSSs)in situ on GO,and the Ostwald ripening process induces the gradual dissolution of interior polycrystals of MnCO_(3) SMSSs and subsequent recrystallization on surface SCs of MnCO_(3) SMHSs.Remarkably,MnCO_(3) SMHSs/rGO delivers a 500th lithium storage capacity of 2023 mAh g^(-1) at 1000 mAg^(-1),which is 10 times higher than that of MnCO_(3) microspheres/rGO fabricated from a conventional Mn^(2+)salt precursor(202 mAh g^(-1)).The ultrahigh capacity and ultralong lifespan of MnCO_(3) SMHSs/rGO can be primarily attributed to the superior reaction kinetics and reversibility combined with exceptional interfacial and capacitive lithium storage capability,enabled by the fast ion/electron transfer,large specific surface area,and robust electrode pulverization inhibition efficacy.Moreover,fascinating in-depth lithium storage reactions of MnCO_(3) are observed such as the oxidation of Mn^(2+)in MnCO_(3) to Mn^(3+)in charge process after long-term cycles and the further lithiation of Li_(2)CO_(3) in discharge process.As such,the Carbon Energy.SPTOR approach may represent a viable strategy for crafting various hollow functional materials with metastable nanomaterials as precursor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ollow structure interfacial and capacitive lithium storage lithium-ion battery MnCO_(3) Ostwald ripening solid precursor transition
下载PDF
功能性红曲固态发酵工艺优化
2
作者 孙秋婉 洪厚胜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37-243,共7页
为提高功能性红曲中酸式Monacolin K的产量,优化红曲的固态发酵工艺。以紫色红曲菌(Monascus purpureus)为发酵菌株进行固态发酵,以酸式Monacolin K产量为评价指标,采用单因素和响应面试验对其发酵条件进行优化,通过扫描电镜观察添加L-... 为提高功能性红曲中酸式Monacolin K的产量,优化红曲的固态发酵工艺。以紫色红曲菌(Monascus purpureus)为发酵菌株进行固态发酵,以酸式Monacolin K产量为评价指标,采用单因素和响应面试验对其发酵条件进行优化,通过扫描电镜观察添加L-蛋氨酸后的形态变化。结果表明,最佳发酵条件为装料量100 g/500 m L,大豆粉添加量2.3%,甘油添加量2.5%、L-蛋氨酸添加量0.1%、接种量16.0%,变温发酵24 d(即前3 d 30℃培养,后21 d 20℃低温培养,并在低温发酵第4天加入L-蛋氨酸)。此优化条件下,酸式Monacolin K产量平均值为21.00 mg/g,比优化前(2.95 mg/g)提高了85.95%。添加L-蛋氨酸能使红曲霉菌丝体更为粗壮,细胞壁、细胞膜的通透性增加,产物积累形成的反馈抑制程度降低,从而使Monacolin K产量得到提升。该研究通过优化功能性红曲发酵工艺,有效地提高了红曲米中酸式Monacolin K的产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莫纳可林K 固态发酵 前体物质 发酵工艺优化
下载PDF
基于固体前体构建集成催化剂及CO_(2)加氢研究进展
3
作者 卢欣欣 蔡东仁 詹国武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2786-2802,共17页
针对催化剂活性位点和微观结构不可控的问题,采用固体前体作为缓释的金属离子源制备微观结构可控、活性位点空间位置明确的金属基集成催化剂有望解决该问题,并实现催化剂的定制化设计。本文介绍了4类固体前体材料用于制备CO_(2)热催化... 针对催化剂活性位点和微观结构不可控的问题,采用固体前体作为缓释的金属离子源制备微观结构可控、活性位点空间位置明确的金属基集成催化剂有望解决该问题,并实现催化剂的定制化设计。本文介绍了4类固体前体材料用于制备CO_(2)热催化加氢反应的催化剂,包括过渡金属层状硅酸盐、层状双金属氢氧化物、金属有机骨架材料以及钒酸铋材料。总结了这4类集成催化材料的制备过程机制及其在CO_(2)热催化加氢中的应用实例,并对固体前体制备多组分集成催化剂的研究前景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催化 二氧化碳 加氢 纳米材料 固体前体 集成催化剂
下载PDF
高球形度超高镍三元前驱体合成因素的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吕志 王登登 +3 位作者 许开华 刘郁 薛飞 向圣萍 《广东化工》 CAS 2024年第6期49-52,共4页
探讨不同的搅拌频率、不同的固含量对三元前驱体合成因素的影响,通过共沉淀反应过程中梯次降低搅拌频率和调控反应过程中浆料的固含量,制备了高球形度、高振实密度、粒度分布适中的超高镍三元前驱体Ni_(0.95)Co_(0.04)Mn_(0.01)(OH)_(2... 探讨不同的搅拌频率、不同的固含量对三元前驱体合成因素的影响,通过共沉淀反应过程中梯次降低搅拌频率和调控反应过程中浆料的固含量,制备了高球形度、高振实密度、粒度分布适中的超高镍三元前驱体Ni_(0.95)Co_(0.04)Mn_(0.01)(OH)_(2)。结果表明:以38 Hz开机,然后以每12 h下调3 Hz的速度梯次降低搅拌频率至20 Hz,并且将固含量控制在300 g/L,既可以保证高球形度、高振实密度,减少球粘连,又可以避免前驱体产生裂纹和碎球,制备出了高球形度、颗粒分布均匀的超高镍三元前驱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球形度 搅拌频率 固含量 超高镍 三元前驱体
下载PDF
Effect of Complexants on Nano-La_2O_3 Prepared by Solid State Chemical Reaction
5
作者 朱达川 胡盛东 +2 位作者 庄稼 杨定明 涂铭旌 《Journal of Rare Earths》 SCIE EI CAS CSCD 2004年第S1期57-59,共3页
Precursors were prepared by solid state chemical reaction between LaCl_3 and C_2H_2O_4·2H_2O or NH_4HCO_3 at ambient temperature. Differential temperature analysis (DTA) and thermogravimetric analysis (TGA) were ... Precursors were prepared by solid state chemical reaction between LaCl_3 and C_2H_2O_4·2H_2O or NH_4HCO_3 at ambient temperature. Differential temperature analysis (DTA) and thermogravimetric analysis (TGA) were used to determine the decomposing temperature. Oxide (La_2O_3) was obtained by decomposing the precursor for about 2.5 h. X-ray diffraction (XRD), scanning electronic microscope (SEM) and ZETA potentiometer were respectively used to analyze the composition, morphology and size distribution of the products. The results show that La_2O_3 prepared by LaCl_3 and C_2H_2O_4·2H_2O is of ball-like shape and the diameter of particles (95%) is below 50 nm, while La_2O_3 prepared by LaCl_3 and NH_4HCO_3 is net-lik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mplexants nano-La_2O_3 solid state chemical reaction precursor rare earths
下载PDF
常温固相反应合成纳米氧化锌 被引量:57
6
作者 张永康 刘建本 +3 位作者 易保华 陈德根 肖卓炳 陈上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6期343-344,355,共3页
以ZnSO4·7H2 O和Na2 CO3 为原料 ,用室温固相化学反应首先合成出粒径为 12 7nm的前驱体碳酸锌 ,然后在 2 0 0℃热分解 ,经纯化后得到纳米氧化锌。经XRD和TEM检测 ,粒径为 6 0~12 .7nm。
关键词 纳米氧化锌 固相反应 前驱体 常温 氧化锌
下载PDF
室温固相合成前体法制备纳米CuO粉体 被引量:23
7
作者 李东升 王文亮 +3 位作者 王尧宇 秦振平 刘萍 王继武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723-724,727,共3页
 以Cu(NO3)2·3H2O和NH4HCO3为原料,利用室温固相反应首先制备出对H2O2分解具有极高催化活性的纳米级混合碱式铜盐粉体,然后经230℃焙烧2h得纳米CuO粉体,并借助XRD、SEM、FT IR、TEM、TGA和DTA等手段对产物的结构、大小、形貌及相...  以Cu(NO3)2·3H2O和NH4HCO3为原料,利用室温固相反应首先制备出对H2O2分解具有极高催化活性的纳米级混合碱式铜盐粉体,然后经230℃焙烧2h得纳米CuO粉体,并借助XRD、SEM、FT IR、TEM、TGA和DTA等手段对产物的结构、大小、形貌及相关性质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获得了外貌呈球形、大小均匀、无团聚、平均粒径为28nm的纳米CuO粉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铜 纳米粉体 固相反应 前驱体 制备
下载PDF
尖晶石LiMn_2O_4前驱体的低热固相反应法合成机理及其结构与热分解过程研究 被引量:14
8
作者 唐新村 何莉萍 +2 位作者 陈宗璋 贾殿赠 夏熙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576-579,共4页
以氢氧化锂、醋酸锰和柠檬酸为原料 ,采用低热固相反应法制备了 Li+与 Mn2 +摩尔比为 1∶ 2的前驱体化合物 Li Mn2 L( Ac) 2 .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质谱和热重 /差热等测试方法对前驱体的组成、结构、合成反应机理及热分解过程进行... 以氢氧化锂、醋酸锰和柠檬酸为原料 ,采用低热固相反应法制备了 Li+与 Mn2 +摩尔比为 1∶ 2的前驱体化合物 Li Mn2 L( Ac) 2 .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质谱和热重 /差热等测试方法对前驱体的组成、结构、合成反应机理及热分解过程进行了研究 .结果表明 ,可在全固相条件下通过低热固相反应得到锂离子与锰离子达到分子级混合水平的前驱体 ,该前驱体在 3 5 0℃下焙烧 4h即可出现明显的尖晶石相 Li Mn2 O4 产物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构 热分解过程 低势固相反应 前驱体 尖晶石LIMN2O4 反应机理 锰酸锂 锂离子电池 正极材料
下载PDF
固相法合成纳米氧化锌 被引量:22
9
作者 章金兵 许民 周小英 《无机盐工业》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7期18-20,共3页
以Zn(NO3)2·6H2O和Na2C2O4为原料,先通过室温固相化学反应合成出前驱体ZnC2O4·2H2O再将前驱体在400℃热分解3h,得到产物纳米氧化锌。借助XRD和TEM等技术对产物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产物纳米氧化锌为粒度分布均匀的球形六方... 以Zn(NO3)2·6H2O和Na2C2O4为原料,先通过室温固相化学反应合成出前驱体ZnC2O4·2H2O再将前驱体在400℃热分解3h,得到产物纳米氧化锌。借助XRD和TEM等技术对产物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产物纳米氧化锌为粒度分布均匀的球形六方晶系结构,平均粒径约为14n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氧化锌 固相合成 前驱体
下载PDF
白酒固态发酵过程中不同品种高粱原料对氨基甲酸乙酯形成的影响 被引量:17
10
作者 曹帅 吴群 徐岩 《食品与生物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677-683,共7页
氨基甲酸乙酯(EC)是一种致癌物质,广泛存在于乙醇饮料中。为明确高粱原料对白酒固态发酵过程中EC形成的影响,从而为降低白酒中EC含量提供理论指导,通过模拟白酒固态发酵,分析了不同品种高粱原料发酵过程中EC及其前体物质的变化规律。结... 氨基甲酸乙酯(EC)是一种致癌物质,广泛存在于乙醇饮料中。为明确高粱原料对白酒固态发酵过程中EC形成的影响,从而为降低白酒中EC含量提供理论指导,通过模拟白酒固态发酵,分析了不同品种高粱原料发酵过程中EC及其前体物质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固态发酵过程中糯高粱S3对应的最终EC产量(4.27 mg/kg)高于粳高粱S1(4.06 mg/kg)和S2(4.21 mg/kg),且其EC平均形成速率是粳高粱S1(0.22 mg/kg/d)和S2(0.24 mg/kg/d)的1.6倍。对EC前体物质研究发现,瓜氨酸和尿素是高粱固态发酵过程中EC形成的主要前体物质,其中瓜氨酸可能对S1和S2发酵产EC的贡献较大,而尿素则对S3发酵产EC的贡献较大。此外,在整个固态发酵过程中,氰化物并未参与EC的形成。研究表明,不同品种高粱原料对固态发酵过程中产EC的影响差异显著,选择合适的高粱品种,控制高粱原料所带入的EC前体物质的含量,可有效控制白酒固态发酵过程中的EC含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氨基甲酸乙酯 高粱 固态发酵 前体 白酒
下载PDF
蒙脱土-聚合物纳米复合材料及其在油田开发中应用性能探讨 被引量:15
11
作者 柯扬船 《油田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99-102,共4页
将工业品蒙脱土提纯,与铵盐进行离子交换,在PHP(HPAM)水溶液中冷冻干燥,得到蒙脱土的固态化纳米前驱物NPP,再用某种齐聚物包裹,得到核 壳结构颗粒(最大粒径0.5~2μm),在单体聚合时颗粒剥离或分散,蒙脱土的粒径降至20~70nm,团聚颗粒占3... 将工业品蒙脱土提纯,与铵盐进行离子交换,在PHP(HPAM)水溶液中冷冻干燥,得到蒙脱土的固态化纳米前驱物NPP,再用某种齐聚物包裹,得到核 壳结构颗粒(最大粒径0.5~2μm),在单体聚合时颗粒剥离或分散,蒙脱土的粒径降至20~70nm,团聚颗粒占3%~5%,成为纳米复合材料(纳米颗粒)。介绍了2种纳米化前驱物的特性。超细颗粒与聚合物之间的强相互作用使纳米复合材料中聚合物的热降解性减小。用钻井液常规测定方法考察了所制备的纳米颗粒(主要是NPP PHP纳米颗粒)悬浮液的流变及其他特性:增粘性远大于蒙脱土+PHP混合物浆;AV,PV,YP值对聚合物浓度很敏感;n、k值变化相对较小;在150℃热处理后粘度、滤失量、密度变化小;滤饼致密光滑;随聚合物浓度增大,pH迅速降至一恒定值(符合Kubo等的超微颗粒电中性理论);AV值随NaCl加量增大而增大,随CaCl2加量增大而减小。在NPP PHP泥饼中检出ZnS,CaS,CaCO3等物质,应为超细蒙脱土的生成物,生成反应有利于去除H2S和CO2,其不利影响有待研究。图5表2参1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蒙脱土-聚合物纳米复合材料 油田开发 水基钻井液 流变性 耐热性
下载PDF
上海形变固体潮资料干扰因素分析 被引量:5
12
作者 王小平 尹京苑 +1 位作者 陈军 倪友忠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B11期18-21,共4页
利用上海形变观测记录到的固体潮资料,分析气压、雷电、洞室装修、仪器故障及环境等干扰因素对形变固体潮记录的影响,为利用数字化资料及时识别干扰、准确捕捉短临地震异常提供了可参考的实例。
关键词 数字化资料 固体潮 地震前兆 短临异常 干扰因素
下载PDF
高分子保护固相法制备纳米氧化镁 被引量:3
13
作者 高长华 刘厚凡 +1 位作者 潘庆辉 胡丽君 《有色金属(冶炼部分)》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43-46,共4页
以六水氯化镁和草酸钠为原料,用聚乙二醇作保护剂,通过室温固相化学反应制备了纳米氧化镁的前驱物,真空干燥后,在500℃焙烧前驱物3 h,得到产物纳米氧化镁。采用热分析仪、红外光谱仪、X-射线粉末衍射仪和透射电镜等研究了纳米氧化镁的... 以六水氯化镁和草酸钠为原料,用聚乙二醇作保护剂,通过室温固相化学反应制备了纳米氧化镁的前驱物,真空干燥后,在500℃焙烧前驱物3 h,得到产物纳米氧化镁。采用热分析仪、红外光谱仪、X-射线粉末衍射仪和透射电镜等研究了纳米氧化镁的形成过程和结构;并考察了焙烧温度、焙烧时间和高分子用量对粒径大小的影响。结果表明:高分子保护固相法制备的纳米氧化镁为球形立方晶系结构,纯度高,粒径小,分布范围窄,分散性好,无硬团聚,平均粒径约7.8 nm;高分子保护固相法制备纳米氧化镁的适宜工艺条件为:焙烧温度500℃,焙烧时间3 h,高分子用量3 m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氧化镁 固相法 前驱物 高分子保护
下载PDF
松散承压含水层下采煤的流固耦合模型试验与数值分析研究 被引量:20
14
作者 李利平 李术才 +5 位作者 李树忱 冯现大 李国莹 刘斌 王静 许振浩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679-690,共12页
以松散承压含水层水下采煤为例,通过研制的新型流固耦合相似材料和突涌水物理模拟试验系统真实再现采区突涌水的灾变演化过程,采用光纤光栅技术、声发射技术和电阻率层析成像技术,全程捕捉隔水层围岩应力场、位移场、渗流场、温度场、... 以松散承压含水层水下采煤为例,通过研制的新型流固耦合相似材料和突涌水物理模拟试验系统真实再现采区突涌水的灾变演化过程,采用光纤光栅技术、声发射技术和电阻率层析成像技术,全程捕捉隔水层围岩应力场、位移场、渗流场、温度场、电场和声发射信息的变化特征及其异常信号,研究突水前兆多元信息的演化规律及其临突特征。采用可考虑多场耦合效应的数值分析方法,研究突水灾变演化过程中应力场、位移场和渗流场的耦合演化规律,分析突水前兆多物理场信息的响应特征。试验和数值分析结果表明:在隔水层破断突水前,围岩应力变化持续增长后发生回跌,但已濒临突水。围岩位移变化持续增长后发生跳跃,在跳跃前出现孕育突水前兆的稳定突升段。围岩渗透压力变化持续降低后发生急剧跌落,在突水前很长时间里出现孕育突水前兆的异常波动段。围岩视电阻率和声发射能量也在突水前产生明显的突升和激增现象,尤其是视电阻率突升段的增长点出现在突水前较长的时间段。通过对多场信息变化规律的内在联系及其对突水预测的有效性分析,发现隔水层的渗透压力、视电阻率以及位移变化信息在突水前具有明显的前兆特征,是松散含水层开采突水灾害预警和监测的重要前兆信息源。研究结果有助于加深对煤矿突水灾变演化过程的认识,为突水前兆信息演化规律及实时监测理论的建立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下采煤 突水前兆 流固耦合模型试验 数值分析 演化规律
下载PDF
碳化物及碳化硅基复合粉体制备的新进展 被引量:3
15
作者 尹月 马北越 《耐火材料》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69-74,80,共7页
综述了采用碳热还原天然矿物、工业固体废弃物和前驱体制备碳化物(Si C、Ti C、B4C、Zr C、Mo2C和Al8B4C7)及碳化硅基复合粉体(Si C-Al2O3、Si C-Zr O2、Si C-Zr B2、Si C-Si Al ON、Si C-Al6Si2O13、Si C-Ti C、Si C-Zr C)的最新研究进... 综述了采用碳热还原天然矿物、工业固体废弃物和前驱体制备碳化物(Si C、Ti C、B4C、Zr C、Mo2C和Al8B4C7)及碳化硅基复合粉体(Si C-Al2O3、Si C-Zr O2、Si C-Zr B2、Si C-Si Al ON、Si C-Al6Si2O13、Si C-Ti C、Si C-Zr C)的最新研究进展,分析了碳热还原法制备陶瓷粉体的优缺点及合成反应机制,并展望了由天然矿物、固体废弃物和前驱体制备碳化物及碳化硅基复合粉体的发展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化物 复合粉体 碳热还原 天然矿物 固体废弃物 前驱体
下载PDF
冲击加载下20钢中弹性前驱波衰减与应力松弛行为实验研究 被引量:2
16
作者 王永刚 贺红亮 《高压物理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35-39,共5页
通过改变样品厚度,对平面冲击加载下20钢的弹性前驱波的波幅衰减和应力松弛进行了实验研究。采用激光速度干涉测速仪(VISAR)实测了样品后自由面速度历史,采样频率达到1 ns,保证了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实验结果显示:Hugoniot弹性极限随着... 通过改变样品厚度,对平面冲击加载下20钢的弹性前驱波的波幅衰减和应力松弛进行了实验研究。采用激光速度干涉测速仪(VISAR)实测了样品后自由面速度历史,采样频率达到1 ns,保证了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实验结果显示:Hugoniot弹性极限随着传播距离呈指数衰减,在所研究的样品厚度范围内,Hugoniot弹性极限减小了44%;应力松弛行为和弹性前驱波的上升沿时间也依赖于传播距离;冲击加载的强度对材料动态屈服行为的影响很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体力学 弹性前驱波 应力松弛 20钢
下载PDF
固相反应两步法制备纳米CeO_2及其机制研究 被引量:14
17
作者 庄稼 迟燕华 +3 位作者 吴修贤 杨定明 朱达川 涂铭旌 《中国稀土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641-646,共6页
采用H2C2O4·2H2O和Ce(NO3)3·6H2O进行了低热固相反应。第一步合成前驱物Ce2(C2O4)3·10H2O,第二步加入模板剂NaCl,于800℃进行热分解反应。对分解产物进行了XRD测定和SEM,TEM分析。结果表明,得到了表面形貌为短节状、粒... 采用H2C2O4·2H2O和Ce(NO3)3·6H2O进行了低热固相反应。第一步合成前驱物Ce2(C2O4)3·10H2O,第二步加入模板剂NaCl,于800℃进行热分解反应。对分解产物进行了XRD测定和SEM,TEM分析。结果表明,得到了表面形貌为短节状、粒度分布均匀、无明显团聚现象、平均粒径在90nm左右的纳米粉体,同时对制备反应进行了热力学和动力学的初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相反应 纳米氧化铈 前驱物 模板剂 反应机制 稀土
下载PDF
湿固相机械化学法制备蓝粉前驱体过程中的物相转变 被引量:5
18
作者 李永绣 尹继先 +2 位作者 周雪珍 张志力 何小彬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555-557,共3页
采用湿固相机械化学法制备稀土铝酸盐蓝色荧光粉前驱体 ,用XRD和DTA TG分析技术研究了湿固相球磨过程和后续煅烧过程中的物相转变。结果表明 :在球磨过程中反应原料经历了无定型化与水热结晶两个主要阶段 ,观察到了MgAl2 O4 尖晶石结构... 采用湿固相机械化学法制备稀土铝酸盐蓝色荧光粉前驱体 ,用XRD和DTA TG分析技术研究了湿固相球磨过程和后续煅烧过程中的物相转变。结果表明 :在球磨过程中反应原料经历了无定型化与水热结晶两个主要阶段 ,观察到了MgAl2 O4 尖晶石结构相的形成和BaMg(CO3) 2 及BaCO3的再结晶现象 ,这些晶相在 64 0℃之前仍保持稳定。在烧成过程 ,首先发生无定型Al(OH) 3的分解 ,而后是分两个阶段的BaMg(CO3) 2和BaCO3分解过程。到 90 0℃时 ,碳酸盐的分解才基本结束 ,但没有形成高温固相反应所得到的BaMgAl1 0 O1 6 晶相。扫描电镜观察和粒度分析结果表明所得前驱体为粒度 1~ 3 μm ,分散性良好的亚球形蓝色荧光粉前驱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固相机械化学法 制备 蓝粉 前驱体 物相转变 荧光粉
下载PDF
前驱体固相法制备纳米ZrO_2(4Y)粉体 被引量:3
19
作者 赵光好 张丽 周新木 《有色金属》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29-32,共4页
采用共结晶的方法制备出氯化钇和氯氧化锆的复合晶体作为反应物,机械固相法合成出前驱体ZrOC2O4(4Y),在不同条件下煅烧,得到纳米ZrO2(4Y)粉体,研究前驱体中引入Y对前驱体的热分解过程和ZrO2粉体的晶相影响。结果表明,600℃煅... 采用共结晶的方法制备出氯化钇和氯氧化锆的复合晶体作为反应物,机械固相法合成出前驱体ZrOC2O4(4Y),在不同条件下煅烧,得到纳米ZrO2(4Y)粉体,研究前驱体中引入Y对前驱体的热分解过程和ZrO2粉体的晶相影响。结果表明,600℃煅烧2h的可以得到粒度分布均匀、纯度高、类球形结构、晶相稳定的ZrO2(4Y)粉体,晶粒尺寸15-30hm,Y的引入对稳定ZrO2的四方相有很重要的作用。固相反应合成法具有操作简便、资源可循环利用、对环境污染小等优点,是一种绿色合成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机非金属材料 氧化钇稳定氧化锆 固相法 前驱体 相组成
下载PDF
固/液相合成法制取高纯微细钛酸钡 被引量:2
20
作者 施哲 何蔼平 +1 位作者 朱红波 杨显万 《昆明理工大学学报(理工版)》 1996年第6期56-61,共6页
用初级二氧化钛和碳酸钡为原料,经提纯、活化、共沉淀形成BaCO3·TiO2固/固包裹体、煅烧等工序后,低成本高质量地制备高纯微细电子级钛酸钡粉体.kg级试验制取钛酸钡粉体的主要技术经济指标如下:钛酸钡纯度:≥99... 用初级二氧化钛和碳酸钡为原料,经提纯、活化、共沉淀形成BaCO3·TiO2固/固包裹体、煅烧等工序后,低成本高质量地制备高纯微细电子级钛酸钡粉体.kg级试验制取钛酸钡粉体的主要技术经济指标如下:钛酸钡纯度:≥99.6O%、最好的达到99.8O%;平均粒度:≤4.5μm(不磨);煅烧温度:960℃;成瓷温度:2E瓷料1270~1290℃,2F瓷料350℃;介电常数:2E瓷料6011-6446;2F瓷料15150~17044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细粉 钛酸钡 制备 固/液相合成法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