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德语情态动词“sollen”的情态意义及相应的教授方法--兼论如何进行德语情态动词教学 |
汤湘
|
《同济教育研究》
|
2001 |
0 |
|
2
|
论教育研究的“三然”状态 |
黎聚才
|
《继续教育研究》
北大核心
|
2010 |
2
|
|
3
|
论“应然”范畴的实践唯物主义意蕴 |
孙宏健
|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
2003 |
1
|
|
4
|
马克思研究的新视阈——评张一兵《回到马克思》(第三版) |
新田滋
彭曦
|
《哲学分析》
|
2014 |
0 |
|
5
|
中国音乐教育伦理性控制的本然、实然和应然 |
资利萍
|
《浙江艺术职业学院学报》
|
2014 |
0 |
|
6
|
从“必然”到“应当”:康德对认识论美学的超越 |
孔令辉
|
《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
2014 |
0 |
|
7
|
海德格尔对康德伦理学的批判 |
王志宏
|
《伦理学研究》
CSSCI
|
2008 |
1
|
|
8
|
自由是人格自律——哈特曼的本体论价值哲学对意志自由问题的新解答 |
杨俊英
|
《云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
2018 |
1
|
|
9
|
实然、应然与实践 |
吴伦水
詹木生
|
《韶关学院学报》
|
2007 |
0 |
|
10
|
自然法与西方法律文明史 |
郭娜
|
《安徽警官职业学院学报》
|
2008 |
0 |
|
11
|
“应然”的实践阐释——论马克思的实践应然观 |
朱志勇
|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
2004 |
14
|
|
12
|
应然与实然的互动:当代艺术与戏剧视觉 |
孙大庆
|
《戏剧艺术》
CSSCI
北大核心
|
2020 |
5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