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sTNFR-IgGFc融合基因在内皮细胞中的表达及其对小鼠关节炎模型的基因治疗研究 被引量:4
1
作者 何婕 姚立红 +5 位作者 陈爱君 喻宏 贾润清 程从升 郇丽芳 张智清 《生物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378-383,共6页
可溶性肿瘤坏死因子受体(sTNFR)可以拮抗肿瘤坏死因子的活性,因此已被用来治疗与TNF相关的炎性疾病。本研究将sTNFR与IgGFc片段的融合蛋白基因克隆到真核表达载体pStar上,转染到人的内皮细胞中,获得了表达。表达的sTNFR-IgGFc能够拮抗TN... 可溶性肿瘤坏死因子受体(sTNFR)可以拮抗肿瘤坏死因子的活性,因此已被用来治疗与TNF相关的炎性疾病。本研究将sTNFR与IgGFc片段的融合蛋白基因克隆到真核表达载体pStar上,转染到人的内皮细胞中,获得了表达。表达的sTNFR-IgGFc能够拮抗TNFα对L929细胞的细胞毒活性。将该质粒DNA与脂质体混合,经尾静脉注射到Ⅱ型胶原诱导的关节炎小鼠体内后,应用RT-PCR在鼠的肝脏检测到了sTNFR-IgGFc的表达,并显著地改善了治疗组小鼠关节炎症状和病理反应。这表明抗TNF基因治疗有可能作为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新的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溶性tnf受体 类风湿性关节炎 基因治疗 真核表达
下载PDF
肿瘤坏死因子及其受体在类风湿性关节炎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4
2
作者 王洁 卞莹莹 +2 位作者 张川 开国银 陆一鸣 《药学实践杂志》 CAS 2017年第4期289-293,共5页
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信号通路是治疗自身免疫性疾病的重要靶点。TNF-α能够结合到2个不同的受体上,通过与受体的结合发挥抗炎、抗风湿的作用。抗TNF-α的药物被广泛应用于类风湿性关节炎(RA)的治疗,如英夫利昔单抗、阿达木单抗等。... 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信号通路是治疗自身免疫性疾病的重要靶点。TNF-α能够结合到2个不同的受体上,通过与受体的结合发挥抗炎、抗风湿的作用。抗TNF-α的药物被广泛应用于类风湿性关节炎(RA)的治疗,如英夫利昔单抗、阿达木单抗等。其在抑制炎症引起的损伤及受损组织的恢复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但是也会引起一定的副作用,如增加感染和恶性肿瘤的风险、引起新的自身免疫性疾病等。这些副作用可能是由于封闭了TNF-α的有益信号引起的,而选择性拮抗肿瘤坏死因子受体(tumor necrosis factor receptor,TNFR)可能是解决TNF-α抗体副作用的一个重要途径,特异性地作用于TNFR的药物具有更加广阔的实用性和安全性。针对TNF-α及其受体的药物在RA中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坏死因子Α 肿瘤坏死因子受体 类风湿性关节炎 药物治疗
下载PDF
穿山龙水溶性总皂苷对类风湿患者成纤维样滑膜细胞核因子κB p65的抑制作用 被引量:8
3
作者 段一娜 王明娟 +4 位作者 杨佳琪 毛淑芳 张凤英 何利 宋鸿儒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243-246,共4页
【目的】观察穿山龙水溶性总皂苷对体外培养类风湿关节炎患者成纤维样滑膜细胞核因子κB(NF-κB)p65及其抑制因子IκB-α蛋白水平和mRNA含量的影响。【方法】培养类风湿患者成纤维样滑膜细胞,分为穿山龙水溶性总皂苷低、中、高剂量组(... 【目的】观察穿山龙水溶性总皂苷对体外培养类风湿关节炎患者成纤维样滑膜细胞核因子κB(NF-κB)p65及其抑制因子IκB-α蛋白水平和mRNA含量的影响。【方法】培养类风湿患者成纤维样滑膜细胞,分为穿山龙水溶性总皂苷低、中、高剂量组(中药低、中、高剂量组,10、20、30 mg/L),模型组,同时设立空白对照组;经药物干预后,采用Western blot法测定NF-κB和IκB-α蛋白水平,采用半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方法检测成纤维细胞中NF-κB和IκB-αmRNA的表达。【结果】经穿山龙干预后的关节炎患者成纤维样滑膜细胞的NF-κB活化受到显著抑制,蛋白及基因表达水平较模型组显著下降(P<0.05),IκB-α蛋白及基因表达显著提升(P<0.05)。【结论】穿山龙水溶性总皂苷可以抑制类风湿关节炎患者成纤维样滑膜细胞的核转录因子的表达,这可能是穿山龙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机理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风湿关节炎 中药疗法 穿山龙水溶性总皂苷 药理学 成纤维样滑膜细胞 基因表达调控 蛋白表达 细胞培养
下载PDF
白介素I受体拮抗剂基因治疗小鼠Ⅱ型胶原关节炎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7
4
作者 杨高云 狄春辉 +5 位作者 蒋明 李芳 张颖妹 袁岚 宋泉声 马大龙 《中华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4期990-994,共5页
目的 探讨白细胞介素I受体拮抗剂 (IL 1ra)基因治疗小鼠Ⅱ型胶原关节炎效果 ,为临床开展类风湿关节炎基因治疗奠定基础。方法 通过基因工程方法将人IL 1racDNA插入真核表达载体pcDI中 ,构建成在真核细胞内表达IL 1ra的质粒pcDI IL 1r... 目的 探讨白细胞介素I受体拮抗剂 (IL 1ra)基因治疗小鼠Ⅱ型胶原关节炎效果 ,为临床开展类风湿关节炎基因治疗奠定基础。方法 通过基因工程方法将人IL 1racDNA插入真核表达载体pcDI中 ,构建成在真核细胞内表达IL 1ra的质粒pcDI IL 1ra。经酶切、PCR和DNA测序鉴定均证实了插入片段的正确性。体外和体内转染真核细胞后 ,分别用ELISA和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到了IL 1ra的高效表达。将小鼠分成 4组 ,每组 8只 ,1组、2组用基因枪给药法 (2 0 μg 只小鼠 ) ,3组、4组用肌肉注射法 (2 0 0 μg 只小鼠 ) ,一次性将这一构建质粒注射于Ⅱ型胶原诱导的DBA 1小鼠关节炎模型肌肉组织中。结果 用两种方式IL 1ra基因给药后第 4天 ,小鼠肌肉组织中IL 1ra表达结果经计算机图像分析 ,吸光度 (A) 4 90值 :基因枪组为 0 5 2± 0 0 3,肌注组为 0 4 8± 0 0 2 ,对照组 0 4 1± 0 0 2。基因枪组与于对照组比较P <0 0 1,肌注组与对照组比较P <0 0 5。给药后第 6天和第 12天 ,小鼠血清IL 1ra水平 ,与对照组比较基因枪组于第 6天和第 12天均显著升高 (P <0 0 1)。肌注组小鼠血清IL 1ra水平在第 6天和第 12天也显著高于对照组 (P <0 0 1,P <0 0 5 )。两种治疗组的小鼠病情从第 6天开始缓解 ,关节红肿较对照组减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细胞介素受体 基因疗法 小鼠 类风湿关节炎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