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Environmental and economic assessment of vegetable oil production using membrane separation and vapor recompression 被引量:3
1
作者 Weibin Kong Qi Miao +2 位作者 Peiyong Qin Jan Baeyens Tianwei Tan 《Frontiers of Chemical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SCIE EI CAS CSCD 2017年第2期166-176,共11页
Solvent extraction of crude oil from oilseeds is widely applied for its high production capacity and low cost. In this process, solvent recovery and tail gas treatment are usually performed by adsorption, paraffin scr... Solvent extraction of crude oil from oilseeds is widely applied for its high production capacity and low cost. In this process, solvent recovery and tail gas treatment are usually performed by adsorption, paraffin scrubbing, or even cryogenics (at low tail gas flow rates). Membrane separation, which has a lower energy consumption than these techniques, spans a broad range of admissible concentrations and flow rates, and is moreover easily combined with other techniques. Vapor recompression has potentials to reduce the heat loss in association with distillation and evaporation. In this study, we proved the possibility of combining membrane separation and vapor recompression to improve the conventional vegetable oil production, by both experiments and process simulation. Nearly 73% of energy can be saved in the process of vegetable oil extraction by the novel processing approach. By further environmental assessment, several impact categories show that the optimized process is environmentally sustainabl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egetable oil solvent-extraction membrane separation vapor recompression environmental and economic assessment
原文传递
Distribution of calcium, nickel, iron, and manganese in super-heavy oil from Liaohe Oilfield, China 被引量:4
2
作者 Wu Bencheng Zhu Jianhua Li Xiaohui 《Petroleum Science》 SCIE CAS CSCD 2014年第4期590-595,共6页
Liaohe super-heavy crude oil was separated into its components, namely saturates, aromatics, resins, and asphaltenes (SARA), by the group separation method. Several solvents were used to extract different forms of m... Liaohe super-heavy crude oil was separated into its components, namely saturates, aromatics, resins, and asphaltenes (SARA), by the group separation method. Several solvents were used to extract different forms of metallic elements from crude oil. The metallic elements, such as calcium, nickel, iron and manganese, in crude oil, SARA and extract samples were analyzed by inductively coupled plasma atomic emission spectroscopy (ICP-AES). The results demonstrate that the contents of calcium, nickel, iron, and manganese gradually increase in saturates, aromatics, resins, and asphaltenes, suggesting that the abundance of the four metallic elements in asphaltenes is much higher than that in the other groups. For example, the content of calcium in asphaltenes reaches a maximum of 7,920 pg/g. Among the SARA components of Liaohe super-heavy crude oil, resins account for more than 50 wt%, suggesting that the total amount of the four metallic elements are higher in the resin component than in other components. The four metallic elements mainly exist in the form of organic metallic compounds in crude oil. Further analysis shows that calcium and manganese elements exist mainly as metal salts of petroleum acids, and the majority of the iron and all the nickel exist mainly as metalloporphyrin and non-metalloporphyrin compound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uper-heavy oil metallic element DISTRIBUTION group separation solvent extraction
下载PDF
聚醚铵盐D230^(2+)协同脂肪酸萃取处理油基钻屑
3
作者 高强 《化工环保》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700-706,共7页
以聚醚铵盐D230^(2+)协同脂肪酸,构建了一种新型开关溶剂体系,考察了该体系的开关性能以及对模拟总石油烃(TPH)的萃取分离效果,并将其用于油基钻屑(OBDC)的萃取处理。在聚醚铵盐D230^(2+)存在下,脂肪酸的亲疏水性可由CO_(2)/N_(2)可逆调... 以聚醚铵盐D230^(2+)协同脂肪酸,构建了一种新型开关溶剂体系,考察了该体系的开关性能以及对模拟总石油烃(TPH)的萃取分离效果,并将其用于油基钻屑(OBDC)的萃取处理。在聚醚铵盐D230^(2+)存在下,脂肪酸的亲疏水性可由CO_(2)/N_(2)可逆调控,实现TPH的分离和溶剂体系的回收。溶解度参数分析结果表明,月桂酸和肉豆蔻酸对TPH的溶解性最佳。以月桂酸为脂肪酸,在液固比6 mL/g、萃取温度70℃、搅拌转速400 r/min、搅拌时间40 min的优化条件下,OBDC残油率可达0.49%。4次循环萃取后溶剂体系的回收率仍保持在80.23%。聚醚铵盐D230^(2+)在界面的吸附改变了钻屑的润湿性,促进了重质组分的剥离,月桂酸溶解TPH并降低其黏度,二者协同实现了OBDC的强化萃取处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基钻屑 溶剂萃取 循环清洗 CO_(2)/N_(2)响应性
下载PDF
菜籽油溶剂-膜法脱酸的研究 被引量:12
4
作者 张国栋 陈宝琳 +3 位作者 袁永俊 芮光伟 余野 刘德文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18-20,共3页
利用溶剂-膜法对菜籽毛油进行精炼,是一项新的油脂精炼方法。通过先采用乙醇溶剂对菜籽毛油进行萃取,然后将萃取后的溶剂再利用膜分离技术进一步分离出FFA和乙醇溶剂,从而实现菜籽毛油的脱酸。研究结果表明,在一定的压力作用下,截留分子... 利用溶剂-膜法对菜籽毛油进行精炼,是一项新的油脂精炼方法。通过先采用乙醇溶剂对菜籽毛油进行萃取,然后将萃取后的溶剂再利用膜分离技术进一步分离出FFA和乙醇溶剂,从而实现菜籽毛油的脱酸。研究结果表明,在一定的压力作用下,截留分子量500的膜对FFA具有50.25%的平均截留率,而截留分子量1000的膜没有表现出任何的截留作用,说明适宜的截留分子量是影响膜分离效果的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脱酸 膜法 菜籽油 截留分子量 乙醇溶剂 膜分离技术 精炼方法 研究结果 压力作用 截留作用 分离效果 FFA 再利用 截留率 500 油进 萃取 油脂 毛油
下载PDF
咪唑基离子液体萃取分离模拟油酚混合物 被引量:14
5
作者 侯玉翠 彭威 +2 位作者 杨春梅 李省云 吴卫泽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S1期118-123,共6页
酚类化合物(如苯酚、甲酚和二甲酚等)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和化工中间体,主要来自煤加氢液化油和中低温热解的煤焦油中。目前油中酚类化合物的分离方法主要是碱水洗脱法,这种方法不仅要消耗大量强碱、强酸,而且产生了大量含酚废水,导致分离... 酚类化合物(如苯酚、甲酚和二甲酚等)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和化工中间体,主要来自煤加氢液化油和中低温热解的煤焦油中。目前油中酚类化合物的分离方法主要是碱水洗脱法,这种方法不仅要消耗大量强碱、强酸,而且产生了大量含酚废水,导致分离成本和污染治理费用高,制约了煤液化油和煤焦油中酚类化合物的回收和利用。因此,有必要开发新的分离方法,避免使用酸碱溶液、采用非水相分离方法分离油中的酚类化合物。本文研究发现,卤咪唑基离子液体是一种高效的非水介质,可以用来萃取分离油中的酚类化合物。不同阴、阳离子结构的咪唑基离子液体萃取模拟油中苯酚表明[Bmim]Cl是较好的萃取剂,得因于它能形成较强的分子间相互作用。离子液体的用量与油中酚的量相当,用量少。在20~50℃的萃取温度内,温度对酚的萃取率影响很小。通过加热气提的方法可以使萃取酚后离子液体得到再生,并能重复使用,萃取率几乎不变。进一步将离子液体应用于真实油的酚类化合物的分离表明,咪唑基离子液体[Bmim]Cl萃取酚的效率可达92.5%,是一种具有潜在应用前景的萃取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溶剂萃取 分离 回收 离子液体
下载PDF
溶剂萃取过滤分离油浆中的催化剂粉末 被引量:6
6
作者 姜召坤 曹祖宾 +2 位作者 赵荣祥 朱元宝 宋佳 《化学工业与工程》 CAS 2011年第1期39-42,共4页
介绍了催化裂化油浆的用途及主要的净化技术,并重点对以糠醛作为溶剂萃取过滤分离催化裂化油浆中催化剂粉末工艺进行了考察。试验结果表明,在抽提温度为60℃,m(剂)∶m(油)为2.5∶1.0,抽提时间为25 min的条件下,抽出油收率可以达到48.14%... 介绍了催化裂化油浆的用途及主要的净化技术,并重点对以糠醛作为溶剂萃取过滤分离催化裂化油浆中催化剂粉末工艺进行了考察。试验结果表明,在抽提温度为60℃,m(剂)∶m(油)为2.5∶1.0,抽提时间为25 min的条件下,抽出油收率可以达到48.14%,同时可使油浆中95%以上的催化剂细粉末转移到抽余油中,抽出油中约5%(质量分数)的催化剂细粉末可以通过过滤的方式脱除。抽余油可以直接作为催化裂化装置的原料,而不必脱除催化剂粉末;若作为催化加氢的原料或作为产品销售时,可以利用其黏度低的特点,通过加热过滤脱除催化剂粉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溶剂萃取 分离 油浆 催化剂粉末
下载PDF
煤基液体油分离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9
7
作者 易兰 李文英 +2 位作者 冯杰 秦育红 骆仲泱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3678-3692,共15页
为了推动煤基液体油分离技术的发展,实现油品中各组分利用价值的最大化,论述了煤基液体油的分离方法。煤基液体油的分离研究主要分为两个方向:某一特定组分的分离和族组分的分离。某一特定组分的分离包括酚类化合物、杂环化合物和芳烃... 为了推动煤基液体油分离技术的发展,实现油品中各组分利用价值的最大化,论述了煤基液体油的分离方法。煤基液体油的分离研究主要分为两个方向:某一特定组分的分离和族组分的分离。某一特定组分的分离包括酚类化合物、杂环化合物和芳烃的分离,采用的方法主要有碱洗法、溶剂萃取、沉淀法、络合法、液相色谱法、液膜萃取、超临界萃取、低共熔法和离子液体萃取。族组分分离方法主要有溶剂萃取、超临界萃取、柱色谱法和高效液相色谱法。每种分离方法各有优缺点。按分离剂和分离目标物之间的作用机制可归结为4种分离原理:发生化学反应生成第3种物质、改变溶解度、利用吸附能力的差异和形成氢键及共轭作用。最后,针对煤基液体油分离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研究方向与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基液体油 溶剂萃取 超临界流体 离子液体 低共熔溶剂 分离
下载PDF
废润滑油再生技术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2
8
作者 李艳红 吴戒骄 +3 位作者 将国权 吴慧剑 槐苑楠 赵文波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244-250,共7页
介绍了废润滑油的组成、再生原理及近期再生工艺和研究进展,并对废润滑油各种再生工艺进行了分析和比较。再炼制成基础油是废润滑油再利用的主要方法,溶剂萃取、蒸馏、加氢精制、膜分离工艺是废润滑油再炼制成基础油的主要工艺,加氢精... 介绍了废润滑油的组成、再生原理及近期再生工艺和研究进展,并对废润滑油各种再生工艺进行了分析和比较。再炼制成基础油是废润滑油再利用的主要方法,溶剂萃取、蒸馏、加氢精制、膜分离工艺是废润滑油再炼制成基础油的主要工艺,加氢精制工艺是最具发展前景的废润滑油再生工艺。开发便宜、环境友好的萃取剂,加强蒸馏工艺的研究,提高分离膜的分离能力和抗污染的能力,解决废润滑油加工成柴油或燃料油的环境污染问题是将来废润滑油再利用的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废润滑油 基础油 溶剂萃取 蒸馏 加氢精制 膜分离 再生技术
下载PDF
双溶剂萃取法分离酚油中的酚类化合物 被引量:5
9
作者 岳辉 秦飞飞 +3 位作者 曹前明 孙培志 葛明兰 熊杰明 《现代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106-109,共4页
分别以模拟酚油和工业酚油为原料,采用双溶剂萃取的方法分离酚油中的酚类化合物,考察了溶剂种类、加水量、反萃次数等对分离酚类化合物提纯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以环丁砜为极性溶剂和正辛烷为非极性溶剂,通过双溶剂萃取的方法,可以使... 分别以模拟酚油和工业酚油为原料,采用双溶剂萃取的方法分离酚油中的酚类化合物,考察了溶剂种类、加水量、反萃次数等对分离酚类化合物提纯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以环丁砜为极性溶剂和正辛烷为非极性溶剂,通过双溶剂萃取的方法,可以使酚油中的中性油质量分数低于0.5%,碱性物质质量分数降到0.5%左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酚类化合物 分离 中性油 双溶剂萃取
下载PDF
从稠油罐底泥中回收矿物油 被引量:10
10
作者 仝坤 籍国东 《化工环保》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447-450,共4页
为了回收稠油罐底泥(简称油泥)中的矿物油并提高油泥焚烧系统的处理能力,分析了辽河油泥的特点,对比传统油泥处理方法的优劣,提出了溶剂萃取—离心分离—稠油热废水洗涤—离心分离技术回收矿物油的工艺路线。实验结果表明:该工艺可回收9... 为了回收稠油罐底泥(简称油泥)中的矿物油并提高油泥焚烧系统的处理能力,分析了辽河油泥的特点,对比传统油泥处理方法的优劣,提出了溶剂萃取—离心分离—稠油热废水洗涤—离心分离技术回收矿物油的工艺路线。实验结果表明:该工艺可回收92.07%的矿物油和56.85%的热能;残渣中矿物油的质量分数小于等于2.00%,热值大于等于5 000 kJ/kg,不需添加辅助燃料即可焚烧处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稠油罐底泥 溶剂萃取 离心分离 矿物油 回收
下载PDF
含油污泥的萃取脱油 被引量:3
11
作者 姚媛媛 孙宇瑶 +2 位作者 刘新亮 李成帅 姚育超 《沈阳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0年第2期103-107,共5页
通过对比不同溶剂的萃取效果,最终确定以120#溶剂油为萃取剂处理油田含油污泥,并考察了萃取时间、萃取温度、搅拌速率、剂泥比及溶剂中甲苯含量等因素对萃取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采用120#溶剂油为萃取剂,萃取时间30 min、萃取温度60... 通过对比不同溶剂的萃取效果,最终确定以120#溶剂油为萃取剂处理油田含油污泥,并考察了萃取时间、萃取温度、搅拌速率、剂泥比及溶剂中甲苯含量等因素对萃取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采用120#溶剂油为萃取剂,萃取时间30 min、萃取温度60℃、搅拌速率600 r·min^-1、剂泥比5时,含油污泥萃取率可达90%,可实现含油污泥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再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田 含油污泥 萃取法 离心分离 溶剂回收
下载PDF
酶解水相萃取大豆油的两相分离及溶剂回收 被引量:2
12
作者 廖启元 钱俊青 《中国粮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122-126,共5页
预酶解大豆乳液萃取大豆油,因蛋白乳化使两相分离十分困难。为降低两相分离的要求,在大豆酶解液中加CaCl2使蛋白有一定凝聚而破乳化。实验结果表明在大豆酶解液pH4.5时,加入0.4%质量分数CaCl2,在406 g离心力下离心10 min,提油率为75... 预酶解大豆乳液萃取大豆油,因蛋白乳化使两相分离十分困难。为降低两相分离的要求,在大豆酶解液中加CaCl2使蛋白有一定凝聚而破乳化。实验结果表明在大豆酶解液pH4.5时,加入0.4%质量分数CaCl2,在406 g离心力下离心10 min,提油率为75.3%。比较了机械搅拌与超声处理萃余液对真空回收溶剂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机械搅拌效果优于超声处理,可使最佳两相分离的萃余液石油醚残留量降至 0.22%体积分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油 酶解 萃取 两相分离 溶剂回收
下载PDF
巴彦淖尔紫金锌冶炼厂浸出渣回收萃取车间工艺与设备 被引量:1
13
作者 黄胜 魏帮 +1 位作者 刘三平 周志强 《有色金属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28-30,共3页
介绍巴彦淖尔紫金锌冶炼厂浸出渣回收锌生产线萃取车间工艺流程、工艺参数和主要设备特性,分析实际运行效果,总结设计、试运行和生产中的经验并提出改进建议。
关键词 锌浸出渣 萃取 P204 除油 萃取槽 隔油槽
下载PDF
直馏抽出油双溶剂抽提的芳烃分离工艺研究 被引量:4
14
作者 叶安道 《炼油技术与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5-8,共4页
提出了润滑油精制过程直馏抽出油烈溶剂抽提的芳烃分离工艺路线。采用该技术处理直馏抽出油时,可以实现芳烃的有效分离。得到的二次抽余油饱和烃含量高,可以循环回抽提塔以提高润滑油组分的收率或将其作为催化裂化装置的原料,达到优化... 提出了润滑油精制过程直馏抽出油烈溶剂抽提的芳烃分离工艺路线。采用该技术处理直馏抽出油时,可以实现芳烃的有效分离。得到的二次抽余油饱和烃含量高,可以循环回抽提塔以提高润滑油组分的收率或将其作为催化裂化装置的原料,达到优化催化裂化装置的进料,改善产品结构的目的;同时还可以使抽出油的芳烃纯度大幅提高,便于化工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抽提 芳烃 分离工艺 收率 化工利用 精制过程 烃含量 催化裂化装置 双溶剂 抽余油
下载PDF
复配溶剂对催化裂化油浆抽提分离过程的影响 被引量:1
15
作者 孙昱东 赵小宁 冯祎 《炼油技术与工程》 CAS 2021年第2期14-17,共4页
以大庆催化裂化油浆为原料,N,N-二甲基甲酰胺(DMF)与反抽提剂复配作为抽提溶剂,研究了复配比对催化裂化油浆抽提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当溶剂复配比增加,抽出油的收率增加,芳烃含量先增加后降低,芳烃的分配系数α和分离系数β均先增加... 以大庆催化裂化油浆为原料,N,N-二甲基甲酰胺(DMF)与反抽提剂复配作为抽提溶剂,研究了复配比对催化裂化油浆抽提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当溶剂复配比增加,抽出油的收率增加,芳烃含量先增加后降低,芳烃的分配系数α和分离系数β均先增加后降低,说明合适的溶剂复配比有利于催化裂化油浆的抽提分离,溶剂复配比为2.3左右时,达到较优的抽提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配溶剂 催化裂化油浆 抽提分离 抽提油收率 分配系数 分离系数 抽提油芳烃含量
下载PDF
优化操作,生产植物抽提溶剂油 被引量:1
16
作者 谢清峰 《中外能源》 CAS 2011年第11期85-87,共3页
长岭分公司催化重整装置的非芳烃分离塔,主要生产6号溶剂油和120号溶剂油。随着食品安全要求的提高,对植物抽提溶剂油产品质量标准要求更高,与6号溶剂油相比,植物抽提溶剂油馏程(恩氏蒸馏)由60~90℃调整为61~76℃,馏程变窄;对芳烃含量... 长岭分公司催化重整装置的非芳烃分离塔,主要生产6号溶剂油和120号溶剂油。随着食品安全要求的提高,对植物抽提溶剂油产品质量标准要求更高,与6号溶剂油相比,植物抽提溶剂油馏程(恩氏蒸馏)由60~90℃调整为61~76℃,馏程变窄;对芳烃含量(特别是苯含量)提出了更加严格的控制指标,芳烃含量由不大于1%(质量分数)调整为苯含量(质量分数)不大于0.1%;溴指数由不大于1000mgBr/100g调整为不大于100mgBr/100g。在非芳烃分离塔不进行技术改造的前提下,要确保抽提溶剂油和120号溶剂油的馏程同时满足新产品质量要求,增大了生产难度。通过优化操作,控制芳烃抽提原料的初馏点,从而控制原料中C5-组分的含量,优化了非芳烃原料组成;抽提原料加氢用低温贵金属工艺替代常规加氢工艺,降低原料烯烃含量;调整非芳烃分离塔操作压力、侧线抽出口位置、抽出流量、回流比等操作参数,生产出满足新产品质量要求的植物抽提溶剂油和120号溶剂油,并实现装置的长周期运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抽提溶剂油 溴指数 馏程 非芳烃分离塔 回流比
下载PDF
油砂萃取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7
作者 孙锡博 孙林 潘一 《当代化工》 CAS 2013年第12期1722-1725,1732,共5页
油砂属非常规能源,其储量较大,与传统石油能源相比其开采成本较高,随着石油资源争夺日益激烈,油砂开采与分离技术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国内大多数油田对油砂采用溶剂萃取法、热解干馏法、水剂处理等技术进行分离。介绍了近年来国内油... 油砂属非常规能源,其储量较大,与传统石油能源相比其开采成本较高,随着石油资源争夺日益激烈,油砂开采与分离技术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国内大多数油田对油砂采用溶剂萃取法、热解干馏法、水剂处理等技术进行分离。介绍了近年来国内油砂萃取技术研究现状,包括有机溶剂萃取法,超声波辅助萃取法,油砂分离剂萃取法,汽提萃取法,离子液体萃取法,无机热碱水提取法,水洗分离油砂法,对各种方法进行了评价和比较,并对油砂萃取技术今后研究方向提出了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砂 萃取法 有机溶剂 超声波 分离剂 汽提 离子液体 热碱水
下载PDF
油页岩溶剂萃取物分离技术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宋巍 《能源化工》 CAS 2015年第1期34-39,共6页
油页岩的萃取物中含有多种脂肪烃、芳香烃和含N,O,S杂原子化合物,为了提高页岩油的利用价值,需要将混合物分离。通过萃取、尿素络合分离,柱层析分离等方法达到萃取物组分族分离的目的。在温和条件下对油页岩进行了甲醇溶剂萃取,对萃取... 油页岩的萃取物中含有多种脂肪烃、芳香烃和含N,O,S杂原子化合物,为了提高页岩油的利用价值,需要将混合物分离。通过萃取、尿素络合分离,柱层析分离等方法达到萃取物组分族分离的目的。在温和条件下对油页岩进行了甲醇溶剂萃取,对萃取液原样采取尿素络合法,分离出了正构烷烃,并得到尿素络合法的分离工艺条件为:尿素质量13 g、乙醇体积30 m L、反应温度30℃、反应时间90 min。用硅胶柱色谱分离络合后的其他物质,分别采用正己烷、苯、甲醇3种不同淋洗液淋洗,得到10个组分的混合物。用正己烷淋洗的接收液为烷烃类;用苯淋洗的接收液中,含有苯环结构的化合物;用甲醇淋洗的接收液,含有醚类物质和氨基等杂原子化合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页岩油 溶剂萃取 尿素络合法 硅胶柱层析 族分离
下载PDF
印度尼西亚油砂萃取工艺研究 被引量:9
19
作者 鲍明福 肇永辉 《石油化工高等学校学报》 CAS 2012年第1期61-65,共5页
对印尼PT.Karunia Alam Indonesia公司的KBK和LWL两个油砂矿的油砂进行分离研究,实验结果表明:KBK和LWL的油砂热碱水水洗抽提分离效果较差,利用"萃取+水洗"两部分离工艺进行油砂分离试验效果很好,油砂油的收率分别达到96.9%和... 对印尼PT.Karunia Alam Indonesia公司的KBK和LWL两个油砂矿的油砂进行分离研究,实验结果表明:KBK和LWL的油砂热碱水水洗抽提分离效果较差,利用"萃取+水洗"两部分离工艺进行油砂分离试验效果很好,油砂油的收率分别达到96.9%和97.81%,尾砂满足国家排放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砂 抽提 分离 溶剂萃取 水洗
下载PDF
基于PDA@PVDF膜的非分散溶剂萃取法分离和回收高黏度油
20
作者 刘萌萌 王建强 +2 位作者 丁雅杰 周勇 刘富 《膜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28-36,共9页
高黏度油分离及其高效回收在油/水分离领域中是一个巨大的挑战.在众多的油水分离方法中,膜分离法被认为是一种最具前瞻性的策略,但油滴引起的膜污染严重地限制了其应用.研究提出了一种非分散溶剂萃取策略,使用聚多巴胺修饰的聚偏氟乙烯... 高黏度油分离及其高效回收在油/水分离领域中是一个巨大的挑战.在众多的油水分离方法中,膜分离法被认为是一种最具前瞻性的策略,但油滴引起的膜污染严重地限制了其应用.研究提出了一种非分散溶剂萃取策略,使用聚多巴胺修饰的聚偏氟乙烯纳米纤维膜从水包油乳液中有效地回收高黏度的润滑油.结果表明,引入的聚多巴胺薄层有助于表面活性剂稳定的油滴通过膜发生吸附和扩散.系统研究了聚多巴胺改性时间、乳液侧和萃取剂侧流速、乳液浓度对油品回收的影响.优化后的膜在10 h内对水中高黏性油表现出1595 g/m^(2)的累计通量,比原始的聚偏氟乙烯纳米纤维膜高出约2倍.这一研究可能会大大推动这种新方法在从油/水混合物中高效分离和回收黏性油方面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水分离 油回收 非分散溶剂萃取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