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11篇文章
< 1 2 1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arbon spheres prepared via solvent-thermal reaction method and their microstructures after high temperature treatment
1
作者 尹彩流 文国富 +3 位作者 黄启忠 王秀飞 何良明 刘宝容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2010年第5期895-898,共4页
Carbon spheres with size of 50-300 nm were synthesized via a solvent-thermal reaction with calcium carbide and chloroform as reactants in a sealed autoclave.The morphologies and microstructures of carbon spheres befor... Carbon spheres with size of 50-300 nm were synthesized via a solvent-thermal reaction with calcium carbide and chloroform as reactants in a sealed autoclave.The morphologies and microstructures of carbon spheres before and after high temperature treatment(HTT) were characterized by X-ray diffractometry(XRD) ,scanning electronic microscopy(SEM) ,energy diffraction spectroscopy(EDS) ,and 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y(TEM) .The formation mechanism of carbon spheres was discussed.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carbon spheres convert to hollow polyhedron through HTT.Carbon spheres are composed of entangled and curve graphitic layers with short range order similar to cotton structure,and carbon polyhedron with dimension of 50-250 nm and shell thickness of 15-30 nm.The change of solid spheres to hollow polyhedron with branches gives a new evidence for formation mechanism of hollow carbon spher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观结构 高温处理 溶剂热 碳球 反应法 扫描电子显微镜 透射电子显微镜 X射线衍射
下载PDF
一例锶配合物的合成、结构及表征
2
作者 保玉婷 梁毅农 孙赞 《人工晶体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93-299,共7页
在溶剂热条件下,以1,4,5,8-萘四羧酸(H_(4)L1)为配体,六水合氯化锶为金属源合成了一例锶配合物[Sr(L)_(2)(H_(2)O)_(4)]_(n)(1)。通过元素分析(EA)、X射线单晶衍射(SXRD)、X射线粉末衍射(PXRD)、红外光谱(IR)和热重分析(TGA)进行结构表... 在溶剂热条件下,以1,4,5,8-萘四羧酸(H_(4)L1)为配体,六水合氯化锶为金属源合成了一例锶配合物[Sr(L)_(2)(H_(2)O)_(4)]_(n)(1)。通过元素分析(EA)、X射线单晶衍射(SXRD)、X射线粉末衍射(PXRD)、红外光谱(IR)和热重分析(TGA)进行结构表征。X射线单晶衍射结果表明,1,4,5,8-萘四羧酸(H_(4)L1)发生原位反应生成1,3-二氧代-1H,3H-苯并[脱]异色烯-6,7-二羧酸(H2L)。在配合物1中,每个锶原子位于四方反棱柱的几何构型中,配体连接金属延伸形成一维链状结构,链与链之间通过氢键与π…π堆积作用形成2D超分子结构。探究了配合物的固态发光行为,发现配合物在211 nm的激发波长下产生宽的发射光谱带(450~690 nm),并在535 nm处出现最大发射波长,因此可知配合物是一种潜在的绿光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溶剂热合成 锶配合物 晶体结构 荧光性质 原位反应
下载PDF
F掺杂SrTiO_(3)的制备及光电化学阴极保护性能研究
3
作者 王建省 孔存辉 +1 位作者 曾雄丰 赵英娜 《人工晶体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707-713,共7页
SrTiO_(3)因合适的能带结构和稳定的物化特性,在光电化学阴极保护领域有很大的应用潜力,但是对太阳光的利用率低和光生电子-空穴对复合率高等问题限制了其进一步发展。基于此,利用阴离子(F)掺杂对SrTiO_(3)改性,以得到高效、稳定光电转... SrTiO_(3)因合适的能带结构和稳定的物化特性,在光电化学阴极保护领域有很大的应用潜力,但是对太阳光的利用率低和光生电子-空穴对复合率高等问题限制了其进一步发展。基于此,利用阴离子(F)掺杂对SrTiO_(3)改性,以得到高效、稳定光电转换性能的SrTiO_(3)光阳极材料。通过溶剂热法制备了不同F掺杂浓度的SrTiO_(3)光阳极材料,UV-Vis DRS和PL测试结果表明,F掺杂提高了SrTiO_(3)对太阳光的利用率和光生电子-空穴对的分离能力。光电化学阴极保护测试结果表明:光照条件下,当F掺杂量为2.0%(原子数分数)时,F-2.0%-SrTiO_(3)与304不锈钢偶联后其光电流密度达到3.7μA/cm^(2),使304不锈钢的开路电位负移至-0.42 V,在模拟海水中为304不锈钢提供有效保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rTiO_(3) F掺杂 溶剂热法 光电化学阴极保护 光学性质
下载PDF
含5-(2-吡嗪基)-1 H-四氮唑配体的新型锶配合物的合成及固态荧光性质
4
作者 赵成兄 杨周吉 孙赞 《合成化学》 CAS 2024年第4期319-324,共6页
锶配合物因其优异的催化活性和荧光性质吸引了众多研究者的兴趣。在溶剂热条件下,以氯化锶为金属源,以2-吡嗪基四氮唑(HL)、胡椒酸(HL_(1))为配体,以DMF-水体系为溶剂合成了新型的单核锶配合物{[Sr(L)_(2)]·2H_(2)O}_(n)(I),其结... 锶配合物因其优异的催化活性和荧光性质吸引了众多研究者的兴趣。在溶剂热条件下,以氯化锶为金属源,以2-吡嗪基四氮唑(HL)、胡椒酸(HL_(1))为配体,以DMF-水体系为溶剂合成了新型的单核锶配合物{[Sr(L)_(2)]·2H_(2)O}_(n)(I),其结构通过EA、SXRD、PXRD、IR和TGA进行了表征。单晶X-射线衍射结果表明:配合物I结晶于单斜晶系P2_(1)/n空间群,Sr呈略微扭曲的八面体几何构型,而胡椒酸没有参与配位。单核分子之间通过O—H···N氢键相互作用连接形成二维超分子网络结构。固体荧光研究表明:Sr配合物具有良好的荧光性能,最大发射波长为450 nm(λ_(ex)=223 nm),进一步表明I是一种潜在的蓝光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锶配合物 溶剂热合成 氢键 超分子结构 荧光性质
下载PDF
FeSe_(2)/RGO复合材料的制备与电磁波吸收性能分析
5
作者 文子良 布和巴特尔 +2 位作者 陈芾霖 花雨 姜南 《化学工程师》 CAS 2024年第2期5-8,共4页
本文通过溶剂热反应法在还原石墨烯表面生长了Fe Se_(2),制备出性能稳定的Fe Se_(2)/RGO复合材料。利用矢量网络分析仪测试电磁参数并通过计算发现,当匹配厚度达到3mm时,在7.52GHz处出现最佳反射率为-42.78dB,证明该复合材料在C波段(4~8... 本文通过溶剂热反应法在还原石墨烯表面生长了Fe Se_(2),制备出性能稳定的Fe Se_(2)/RGO复合材料。利用矢量网络分析仪测试电磁参数并通过计算发现,当匹配厚度达到3mm时,在7.52GHz处出现最佳反射率为-42.78dB,证明该复合材料在C波段(4~8GHz)有良好的吸收性能。进一步说明Fe Se_(2)/RGO复合材料具备良好的电磁波吸收性能,是一种性能优异的电磁波吸收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eSe_(2)/RGO复合材料 溶剂热反应 电磁波吸收 表面极化
下载PDF
粉煤灰无溶剂法合成方钠石新方法及效果验证
6
作者 郭威 庞来学 +3 位作者 王文超 张佳丽 王华 白书霞 《硅酸盐通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584-592,共9页
粉煤灰因具有高硅铝含量、低硅铝比的特性常用来合成低硅纯相方钠石。为提高粉煤灰的高值化利用,以粉煤灰为原料,采用无溶剂法合成方钠石,考察灰碱比、晶化时间和晶化温度对方钠石物相组成、微观结构以及结晶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灰碱... 粉煤灰因具有高硅铝含量、低硅铝比的特性常用来合成低硅纯相方钠石。为提高粉煤灰的高值化利用,以粉煤灰为原料,采用无溶剂法合成方钠石,考察灰碱比、晶化时间和晶化温度对方钠石物相组成、微观结构以及结晶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灰碱比为1∶0.8(质量比)、晶化时间为9 h、晶化温度为160℃的工艺下,可合成类型单一、结晶度高的方钠石,灰碱比对相对结晶度的影响显著。合成的方钠石具有微孔和介孔复合孔结构,其N2吸附-脱附等温线为典型的IV型等温线,具有III型回滞环。方钠石的铝含量高,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相较于水热法合成方钠石,本实验方法粉煤灰利用率高,为粉煤灰利用提供了新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粉煤灰 方钠石 无溶剂法 合成机理 孔结构 热稳定性
下载PDF
CoFe_(2)O_(4)-沸石复合催化剂的制备与优化
7
作者 严群 苏晓洁 +2 位作者 龚鹏程 温俊宇 晏江广 《功能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12190-12198,共9页
采用溶剂热法制备CoFe_(2)O_(4)-沸石复合材料,通过构建高分散的小纳米粒径CoFe_(2)O_(4)-沸石复合催化剂以提升其催化性能,并优化其合成条件。为测试该催化剂的催化性能,以铬黑T(EBT)为目标污染物,分析CoFe_(2)O_(4)及CoFe_(2)O_(4)-... 采用溶剂热法制备CoFe_(2)O_(4)-沸石复合材料,通过构建高分散的小纳米粒径CoFe_(2)O_(4)-沸石复合催化剂以提升其催化性能,并优化其合成条件。为测试该催化剂的催化性能,以铬黑T(EBT)为目标污染物,分析CoFe_(2)O_(4)及CoFe_(2)O_(4)-沸石复合材料活化过一硫酸盐(PMS)的效果。结合材料表征手段分析合成的催化剂的物象组成和微观形貌结构。实验结果表明:50 mL乙二醇和0.03 mol乙酸钠的条件下制备所得CoFe_(2)O_(4)粒径尺寸最小,为10.647 nm,晶粒纯度高,且0.2 g/LCoFe_(2)O_(4)和0.15 g/L PMS在30 min内对200 mg/L EBT的去除率达到73.95%。CoFe_(2)O_(4)纳米颗粒能较好地分散负载在沸石表面,形成复合催化剂,其中0.2 g/L CoFe_(2)O_(4)∶沸石-1∶1复合催化剂和0.15 g/L PMS在30 min内对200 mg/L EBT的去除率达到89.75%,降解效果较好,且该催化剂能通过外部磁铁磁选回收。此外,催化体系对EBT的降解由自由基和非自由基途径共同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Fe_(2)O_(4) 沸石 溶剂热法 过一硫酸盐 可控制备
下载PDF
不同溶剂体系制备再生竹纤维素膜及其性能
8
作者 林珊 程雨桐 +3 位作者 汪东 李建国 黄六莲 陈礼辉 《森林与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666-672,共7页
为寻找制备再生竹纤维素(RBC)膜合适的溶剂体系,本研究分别采用N-甲基吗啉-N-氧化物(NMMO)、1-丁基-3-甲基咪唑氯盐([BMIM]Cl)离子液体(ILs)、氢氧化钠/尿素(NaOH/urea)、二甲基乙酰胺/氯化锂(DMAc/LiCl)以及传统的铜乙二胺(CED)和二硫... 为寻找制备再生竹纤维素(RBC)膜合适的溶剂体系,本研究分别采用N-甲基吗啉-N-氧化物(NMMO)、1-丁基-3-甲基咪唑氯盐([BMIM]Cl)离子液体(ILs)、氢氧化钠/尿素(NaOH/urea)、二甲基乙酰胺/氯化锂(DMAc/LiCl)以及传统的铜乙二胺(CED)和二硫化碳/氢氧化钠(CS_(2)/NaOH)6种溶剂体系溶解竹纤维素(BC),通过温度可控平板刮膜实验装置,刮膜后利用相转换法制备RBC膜,研究膜的形貌结构、化学组成、结晶结构、热稳定性、力学性能和透光性能。结果表明,所有膜的化学组成类似于竹纤维素,结晶结构为纤维素Ⅱ型,结晶度低于竹纤维素。NMMO、ILs和NaOH/urea膜的热稳定性最高;NMMO、ILs、Na OH/urea和DMAc/LiCl膜的拉伸强度均较高;Na OH/urea和ILs膜的透光率最高;CS_(2)/NaOH膜的热稳定性、拉伸强度和透光率均最低。NMMO、ILs和Na OH/urea溶剂体系在满足再生竹纤维素膜市场和环境要求方面具有巨大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生竹纤维素膜 溶剂 力学性能 热稳定性 拉伸强度 透光率
下载PDF
氯甲基化杂萘联苯聚芳醚酮的热交联及性能
9
作者 王浩 张守海 +4 位作者 徐培琦 刘乾 张瑛楠 徐树刚 蹇锡高 《塑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69-73,共5页
对杂萘联苯聚芳醚酮(PPEK)进行氯甲基化改性,得到一系列不同氯甲基化程度(DCM)的氯甲基化杂萘联苯聚芳醚酮(CMPPEK),以三氯化铝为催化剂,采用热交联的方式制备得到TMPPEK耐溶剂膜,考察了热处理温度和DCM对TMPPEK膜结构和性能的影响。结... 对杂萘联苯聚芳醚酮(PPEK)进行氯甲基化改性,得到一系列不同氯甲基化程度(DCM)的氯甲基化杂萘联苯聚芳醚酮(CMPPEK),以三氯化铝为催化剂,采用热交联的方式制备得到TMPPEK耐溶剂膜,考察了热处理温度和DCM对TMPPEK膜结构和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热处理温度和DCM的增加,膜交联程度增加,耐溶剂性能逐渐增强,同时热稳定性也有所提高;当热处理温度为120℃时,膜在N-甲基吡咯烷酮、乙醇和四氢呋喃等有机溶剂中的凝胶含量介于90%~99%;当DCM在2.34 mmol/g以上时,膜在N,N-二甲基乙酰胺等有机溶剂中的凝胶含量高于90%,表明TMPPEK膜具有优异的耐溶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萘联苯聚芳醚酮 氯甲基化 热交联 耐溶剂性
下载PDF
溶剂热法结合熔盐辅助硼碳热还原合成(Ti_(0.2)Mo_(0.2)W_(0.2)Ta_(0.2)Nb_(0.2))B_(2)粉体
10
作者 董龙 庞百胜 +2 位作者 高宇 张海军 黄亮 《陶瓷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208-1216,共9页
以(Ti、Mo、W、Ta、Nb)过渡金属氯化物、乙醇、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及氢氧化钠为原料,采用溶剂热法合成高熵前驱体,研究NaOH加入量对合成高熵前驱体的影响;随后,以TiMoWTaNb高熵前驱体和碳化硼为原料,采用溶剂热法结合熔盐辅助硼碳热... 以(Ti、Mo、W、Ta、Nb)过渡金属氯化物、乙醇、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及氢氧化钠为原料,采用溶剂热法合成高熵前驱体,研究NaOH加入量对合成高熵前驱体的影响;随后,以TiMoWTaNb高熵前驱体和碳化硼为原料,采用溶剂热法结合熔盐辅助硼碳热还原工艺合成(Ti_(0.2)Mo_(0.2)W_(0.2)Ta_(0.2)Nb_(0.2))B_(2)粉体,分别研究了反应温度、保温时间及反应物用量对所合成粉体的物相组成和显微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反应温度为1473 K、保温时间为3 h、NaOH的加入量为64 mmol,且TiMoWTaNb高熵前驱体与碳化硼(B_4C)摩尔比为1.0∶1.1、熔盐介质/反应物质量比为5.0∶1.0时,所制得样品为纯相,合成的单相(Ti_(0.2)Mo_(0.2)W_(0.2)Ta_(0.2)Nb_(0.2))B_(2)粉体中元素分布均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熵过渡金属硼化物 溶剂热法 熔盐法 硼碳热还原
下载PDF
CuO修饰CeO2纳米复合磨料的制备及抛光性能
11
作者 孙加营 方杨飞 +3 位作者 张一波 刘秋文 刘凯杰 杨向光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10-114,共5页
采用乙二醇溶剂热的方法制备了分散性良好、粒径均一的球形氧化铈抛光粉,并通过浸渍法在氧化铈的表面引入氧化铜(CuO),研究了不同含量CuO对氧化铈的物相结构、比表面积、尺寸、表面形貌、氧化还原能力等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负载范围内,Cu... 采用乙二醇溶剂热的方法制备了分散性良好、粒径均一的球形氧化铈抛光粉,并通过浸渍法在氧化铈的表面引入氧化铜(CuO),研究了不同含量CuO对氧化铈的物相结构、比表面积、尺寸、表面形貌、氧化还原能力等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负载范围内,CuO对氧化铈的物相结构、形貌及宏观粒度分布并无明显影响,但其比表面积以及氧化还原能力发生明显的改变。抛光测试结果表明,CuO的引入会明显改变铈基抛光粉的抛光能力。当Cu占Cu和Ce原子摩尔总量的5%时,抛光粉的抛光性能最佳,抛光速率高达213.4 nm/min,抛光后硅片表面的粗糙度仅为0.239 nm(Rq)和0.188 nm(Ra)。通过溶剂热的方法合成的氧化铈抛光粉形貌及尺寸良好,制备方法简单、生产成本低,经过CuO修饰后的氧化铈形貌及尺寸并未发生改变,抛光性能得到较大提升。该策略在提高铈基抛光粉的抛光能力方面具有一定的普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氧化铈 溶剂热法 表面修饰 化学机械抛光 稀土氧化物
下载PDF
离子热合成锰基氧化物及其可逆储热性能
12
作者 孟波 肖刚 +2 位作者 王秀丽 涂江平 谷长栋 《无机材料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793-799,I0003,共8页
光热电站需要配备大规模高温储热模块,金属氧化物可以通过可逆氧化还原反应实现热量的存储与释放。其中锰基氧化物无毒、廉价,极具潜力,但可逆性较差。为此,本研究采用深共溶溶剂离子热合成了锰基氧化物,探索了合成参数和铁掺杂对其储... 光热电站需要配备大规模高温储热模块,金属氧化物可以通过可逆氧化还原反应实现热量的存储与释放。其中锰基氧化物无毒、廉价,极具潜力,但可逆性较差。为此,本研究采用深共溶溶剂离子热合成了锰基氧化物,探索了合成参数和铁掺杂对其储热性能的影响。离子热合成的MnCO_(3)前驱体在高温下分解释放CO_(2),使锰基氧化物具有丰富的孔隙结构,为氧气的传输与扩散提供通道,有利于氧化还原反应。离子热合成的Mn_(2)O_(3)比商业Mn_(2)O_(3)反应性能好,但其氧化反应速度较慢;合成温度150℃、掺杂20%Fe的锰铁氧化物的氧化速率快,储热密度高达300.66 J/g,反应可逆性最佳,可实现长期稳定循环。离子热合成策略可以增加锰氧化物中晶格氧占比,促进氧空位的迁移,从而提高可逆性和循环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热发电 储热 锰基氧化物 深共溶溶剂 离子热合成
下载PDF
花球形DNTF的制备和性能表征
13
作者 张怡婧 陈元开 +4 位作者 王煜 李媛媛 南海 刘博 马海霞 《火炸药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889-896,I0008,共9页
为提高3,4-二硝基呋咱基氧化呋咱(DNTF)的机械安全性,采用溶剂-非溶剂法对原料DNTF进行形貌调控并进行性能表征;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SEM)、X射线粉末衍射仪(XRD)、傅里叶红外光谱仪(FT-IR)、差示扫描量热仪(DSC)和BAM感度测试仪对DNTF... 为提高3,4-二硝基呋咱基氧化呋咱(DNTF)的机械安全性,采用溶剂-非溶剂法对原料DNTF进行形貌调控并进行性能表征;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SEM)、X射线粉末衍射仪(XRD)、傅里叶红外光谱仪(FT-IR)、差示扫描量热仪(DSC)和BAM感度测试仪对DNTF的形貌、结构、热分解性能和安全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非溶剂温度为20℃、搅拌速率为300r/min、聚乙烯吡咯烷酮(PVP)质量浓度为2.5~3.5g/L时得到形貌规整、粒径分布均匀的花球形P-DNTF,其表观活化能相比于原料DNTF提高约28kJ/mol,热稳定性有所提高;P-DNTF的撞击能量和摩擦能量较原料DNTF分别提高2.5J和88N,表明经形貌调控后的花球形P-DNTF的机械感度降低,安全性能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理化学 3 4-二硝基呋咱基氧化呋咱 DNTF 溶剂-非溶剂法 花球形 热分析 机械感度
下载PDF
稠油热采新技术研究现状及展望
14
作者 张莉 祝仰文 王友启 《钻采工艺》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64-70,共7页
全球稠油资源丰富,注蒸汽热采是主要的开发方式。文章概述了国内外稠油热采技术的现状,包括蒸汽吞吐、蒸汽驱、蒸汽辅助重力泄油(SAGD)、火烧油层等技术的基本机理和适用条件,以及近年来稠油热采新技术的主要机理和矿场应用实例。根据... 全球稠油资源丰富,注蒸汽热采是主要的开发方式。文章概述了国内外稠油热采技术的现状,包括蒸汽吞吐、蒸汽驱、蒸汽辅助重力泄油(SAGD)、火烧油层等技术的基本机理和适用条件,以及近年来稠油热采新技术的主要机理和矿场应用实例。根据实例得出以下结论:针对隔夹层发育且渗透性差的强非均质超稠油油藏,通过改变井网井型、添加溶剂辅助、烟道气辅助等发展了多种形式的蒸汽辅助重力泄油技术(SAGD)。针对薄层、深层、超稠油油藏,通过复合化学剂(降黏剂/驱油剂/泡沫剂等)、气体(CO_(2)/N_(2)等),利用蒸汽、化学剂、气体三者的协同作用,形成了不同类型油藏多元热复合驱技术。针对蒸汽开采末期油藏,形成不同类型油藏火驱模式,矿场试验较蒸汽吞吐提高采收率25%~30%。热溶剂开采技术通过高温热溶剂传质、传热作用及脱沥青质反应对稠油进行原位改质,碳排放量比SAGD减少75%。稠油原位改质技术通过地下加热裂解、催化改质等方法,将超稠油改质为轻质原油,实现稠油有效开发。稠油热采技术的下步发展方向是多学科交叉结合,开发全过程节能降耗,向绿色低碳、清洁高效方向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稠油 热采 多元热复合驱 热溶剂 原位改质 提高采收率
下载PDF
离子液体基低共熔溶剂在转化CO_(2)中的应用
15
作者 程业品 胡达清 +3 位作者 徐奕莎 刘华彦 卢晗锋 崔国凯 《化工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3640-3653,共14页
CO_(2)作为一种温室气体,是一种宝贵的C_(1)资源,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战略目标,大力发展二氧化碳利用与封存技术是当务之急。离子液体是由有机阳离子和有机或无机阴离子组成的绿色溶剂,而低共熔溶剂是由氢键受体和氢键供体通过氢... CO_(2)作为一种温室气体,是一种宝贵的C_(1)资源,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战略目标,大力发展二氧化碳利用与封存技术是当务之急。离子液体是由有机阳离子和有机或无机阴离子组成的绿色溶剂,而低共熔溶剂是由氢键受体和氢键供体通过氢键形成的一种新型的溶剂。离子液体基低共熔溶剂不仅拥有离子液体相似的性质,如低饱和蒸气压、宽液温范围、高热化学稳定性、结构性能可调控等,还具备了低共熔溶剂的氢键特性。本文综述了离子液体基低共熔溶剂在CO_(2)热催化、电催化、生物催化领域的应用,并分析了各种催化方式中的CO_(2)转化机理和影响因素,展望了低共熔溶剂应用于转化CO_(2)的前景,对目前该领域的发展所面临的主要问题和进一步的研究工作提出了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子液体 低共熔溶剂 二氧化碳 催化(作用) 热催化 电化学 生物催化
下载PDF
松辽盆地中央坳陷区三肇凹陷上白垩统青山口组一段页岩含油性特征
16
作者 康淑娟 仰云峰 +3 位作者 王华建 江文滨 何坤 刘冉冉 《石油实验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89-98,共10页
松辽盆地中央坳陷区上白垩统青山口组湖相暗色页岩沉积蕴含了数量可观的页岩油资源,其中齐家—古龙凹陷青山口组页岩油勘探已取得重大突破。采用井场密闭热释方法,结合室内溶剂抽提和比较热解方法,综合评价松辽盆地中央坳陷区三肇凹陷... 松辽盆地中央坳陷区上白垩统青山口组湖相暗色页岩沉积蕴含了数量可观的页岩油资源,其中齐家—古龙凹陷青山口组页岩油勘探已取得重大突破。采用井场密闭热释方法,结合室内溶剂抽提和比较热解方法,综合评价松辽盆地中央坳陷区三肇凹陷青山口组一段页岩含油性特征。结果表明,研究层段青山口组页岩总有机碳含量介于1.48%~6.97%,平均3.40%,Tmax值(抽提后)介于440~453℃,平均448℃,产率指数(PI)介于0.28~0.67,表明青山口组一段页岩处于大量生油阶段。井场和室内相结合的评价方法获得的页岩油含量介于4.00~19.49 mg/g,平均13.74 mg/g;其中游离油含量介于3.41~13.63 mg/g,平均8.70 mg/g;束缚油含量介于0.60~9.43 mg/g,平均5.04 mg/g。游离油由受限油和可动油组成,受限油含量介于1.81~8.49 mg/g,平均4.15 mg/g;可动油含量介于1.36~11.05 mg/g,平均4.55 mg/g,两者比例约为1∶1。以可动油含量平均值推算,可动油资源量为12 kg/m3,揭示三肇凹陷青山口组一段具有良好的可动页岩油资源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页岩油 密闭热释 溶剂抽提 岩石热解 青山口组 中央坳陷区 松辽盆地
下载PDF
Pb-MOF的制备过程对MAPbBr_(3)@MOF复合材料光学性能的影响
17
作者 韩新兰 李金花 +2 位作者 李亚瑜 窦国威 张欣茜 《山东化工》 CAS 2023年第16期62-66,73,共6页
有机无机杂化钙钛矿具有整个可见光谱可调、发射峰窄、荧光量子产率高等优异性能,但在环境中不稳定,金属有机骨架(MOF)则具有较高设计性和稳定性。通过改变溶剂热反应的条件合成了系列铅基金属有机骨架(Pb-MOF),将其与MABr/正丁醇溶液... 有机无机杂化钙钛矿具有整个可见光谱可调、发射峰窄、荧光量子产率高等优异性能,但在环境中不稳定,金属有机骨架(MOF)则具有较高设计性和稳定性。通过改变溶剂热反应的条件合成了系列铅基金属有机骨架(Pb-MOF),将其与MABr/正丁醇溶液通过液相转化法获得了MAPbBr_(3)@MOF复合材料,对材料形貌、结晶性及光学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Pb-MOF为多孔层状结构,转化后生成的MAPbBr_(3)钙钛矿均匀分散其中、粒径约为3.2 nm。在适宜的反应温度下Pb-MOF材料结构疏松、结晶性适中,有利于后续生成MAPbBr_(3)@MOF复合材料;反应高温过高,虽然Pb-MOF的衍射峰强度更高、结晶性更强但结构过于紧密,不利于MOF中的Pb转化形成MAPbBr_(3),影响复合材料的发光强度;60℃为最佳反应温度;反应时间6 h为最佳制备时长,时间过短或反应时间过长材料均不利于形成MAPbBr_(3)@MOF复合材料。不同温度及反应时间条件下制备的Pb-MOF均能较好地稳定MAPbBr_(3)钙钛矿粒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溶剂热 Pb-MOF MAPbBr_(3)@MOF复合材料 光学性能
下载PDF
低共熔溶剂预处理对笋壳木质素结构及物化性质的影响
18
作者 胡强 王延云 +2 位作者 龚卫华 王燕 唐梦劼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2023年第3期365-371,共7页
以慈竹(Neosinocalamus affinis)笋壳为原料,采用氯化胆碱和乳酸低共熔溶剂预处理提取氯化胆碱-乳酸(choline chloride-lactic acid,CC-LA)木质素,并对木质素结构、热稳定性及抗氧化活性进行表征和分析。结果表明:CC-LA木质素的得率在37... 以慈竹(Neosinocalamus affinis)笋壳为原料,采用氯化胆碱和乳酸低共熔溶剂预处理提取氯化胆碱-乳酸(choline chloride-lactic acid,CC-LA)木质素,并对木质素结构、热稳定性及抗氧化活性进行表征和分析。结果表明:CC-LA木质素的得率在37.67%~62.32%之间,远高于磨木木质素的得率(13.4%)。CC-LA木质素相对分子质量低,多分散性指数小于2,结构均一性好。在氯化胆碱与乳酸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3,处理温度为130℃条件下得到CC-LA 3130木质素,该木质素较其他CC-LA木质素和磨木木质素醇羟基含量最低,酚羟基含量最高,热稳定性最好,清除DPPH自由基活性最强,自由基清除指数为3.77,高于商业抗氧化剂2,6-二叔丁基对甲酚(2.11),本研究说明了氯化胆碱/乳酸在最佳条件下(1∶3,130℃)提取的木质素具有应用于抗氧化剂领域的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共熔溶剂 笋壳 木质素 结构 热稳定性 抗氧化性
下载PDF
三组分低共熔溶剂制备黄麻纳米纤维素的研究
19
作者 廖海洋 毕雪蓉 +2 位作者 李佳蔚 郁崇文 张斌 《棉纺织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42-47,共6页
为了实现黄麻落麻的高价值回收利用,将5种金属氯化物分别与氯化胆碱、二水合草酸复配形成三组分低共熔溶剂(3c-DES)制备黄麻落麻纳米纤维素,探究了不同金属氯化物的加入对制备纳米纤维素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加入ZnCl_(2)的3c-DES不适... 为了实现黄麻落麻的高价值回收利用,将5种金属氯化物分别与氯化胆碱、二水合草酸复配形成三组分低共熔溶剂(3c-DES)制备黄麻落麻纳米纤维素,探究了不同金属氯化物的加入对制备纳米纤维素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加入ZnCl_(2)的3c-DES不适宜制备纳米纤维素,加入LiCl、FeCl_(3)·6H_(2)O、MgCl_(2)·6H_(2)O、AlCl_(3)·6H_(2)O形成的3c-DES可以制备出短棒状的纳米纤维素晶体;加入LiCl的3c-DES制备出纳米纤维素的尺寸相对较小,分布最为集中;加入FeCl_(3)·6H_(2)O的3c-DES制备纳米纤维素的热稳定性最好;加入AlCl_(3)·6H_(2)O的3c-DES制备纳米纤维素的结晶度最高,为81.61%;加入LiCl的3c-DES制备纳米纤维素产率最高,为70%。认为:加入不同金属氯化物形成的3c-DES会影响纳米纤维素的性能,其中加入LiCl、FeCl_(3)·6H_(2)O、AlCl_(3)·6H_(2)O制备纳米纤维素效果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组分低共熔溶剂 纳米纤维素 金属氯化物 黄麻落麻 热稳定性
下载PDF
去活熔融石英柱-气相色谱法测定工作场所中溶剂汽油
20
作者 冯小康 刘华良 +1 位作者 孙可虹 胡淄博 《广东化工》 CAS 2023年第7期208-211,共4页
工作场所空气中的溶剂汽油测定方法很多,而目前GBZ/T 300.62-2017采用的是热解吸-气相色谱法,基于此标准,本文旨在选择一种适用性强、效率高的毛细管色谱柱,固建立了去活熔融石英柱-气相色谱法测定工作场所中溶剂汽油的新方法。空气样... 工作场所空气中的溶剂汽油测定方法很多,而目前GBZ/T 300.62-2017采用的是热解吸-气相色谱法,基于此标准,本文旨在选择一种适用性强、效率高的毛细管色谱柱,固建立了去活熔融石英柱-气相色谱法测定工作场所中溶剂汽油的新方法。空气样品经热解吸活性炭管采集,热解吸仪解吸,经去活熔融石英柱,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检测。结果显示,方法线性范围0~15μg/mL,相关系数大于0.999,加标回收率90.3%~103%,相对标准偏差为2.4%~5.1%(n=6),批间精密度≤10%,批内精密度≤7%,解吸效率92.5%。该方法很好的解决了填充柱带来的弊端,且毛细管柱可配套主流的设备,适用于工作场所空气中溶剂汽油的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作场所 溶剂汽油 气相色谱仪 热解吸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