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麻壮语音变研究
1
作者 杨正瑛 《铜仁学院学报》 2023年第4期45-56,共12页
高麻壮语语音具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不送气声母p、t、tɕ、k、pj、pw可以读为送气声母,多数暂不对立,少数开始产生对立;二是残存清鼻音m̥,仅有m̥a¹“来”、m̥a¹“狗”、mu¹“猪”三个词,送气特征已经不明显;三是原始侗台... 高麻壮语语音具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不送气声母p、t、tɕ、k、pj、pw可以读为送气声母,多数暂不对立,少数开始产生对立;二是残存清鼻音m̥,仅有m̥a¹“来”、m̥a¹“狗”、mu¹“猪”三个词,送气特征已经不明显;三是原始侗台语的*ʔb、*ʔd在高麻壮语中发生了语音演变,ʔb音变为w,ʔd音变为l;四是塞音尾-k完全消失,与不同的韵母组合演变的情况不一致,并且脱落后声调并入第2调和第4调。以上的特征主要是语言内部演变机制作用的结果,语言接触作为演变的外在因素。从地域来看,四个音变特征具有区域共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音变 塞音尾-k 清鼻音 语言内部机制 语言接触
下载PDF
编码复制框架理论在翻译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2
2
作者 赵秋荣 《语言文化研究辑刊》 2014年第2期113-122,共10页
编码复制框架(code—copying framework)主要包括全部复制、部分复制和混合复制。它不仅描述了不同语言对之间的复制,也解释了不同语言变体间的借用。翻译作为一种特殊的语言接触形式,语言复制过程中存在一些特殊性。本文主要介绍... 编码复制框架(code—copying framework)主要包括全部复制、部分复制和混合复制。它不仅描述了不同语言对之间的复制,也解释了不同语言变体间的借用。翻译作为一种特殊的语言接触形式,语言复制过程中存在一些特殊性。本文主要介绍了编码复制框架理论及其在翻译引起的语言接触与语言变化中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编码复制框架 翻译引起的语言接触 语言演变
下载PDF
一个濒危语言的接触性“共变”——以贵琼语为例
3
作者 宋伶俐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156-160,共5页
语言接触性演变通常指的是通过目标语的某一些语言特征迁移,促成源语系统特征的增加、减少、替换或保留。近年来另一种接触性演变引起了研究者的关注,即:目标语的自身演变趋势渗透到源语中,促使源语沿着同样的演变方向发生"共变&qu... 语言接触性演变通常指的是通过目标语的某一些语言特征迁移,促成源语系统特征的增加、减少、替换或保留。近年来另一种接触性演变引起了研究者的关注,即:目标语的自身演变趋势渗透到源语中,促使源语沿着同样的演变方向发生"共变"。在走向濒危的贵琼语和汉语的接触过程研究中,我们除了观察到语音、语义和语法特征迁移的事实,也发现了一些接触性共变的事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接触 语音 “共变” 贵琼语
下载PDF
广东四邑方言声母探讨——兼与广西粤语相关现象比较
4
作者 曾建生 《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4年第3期22-28,共7页
与一般汉语方言相比,广东四邑方言声母既有诸多显性的不同,又有一些隐性的差异。古心母字读边擦音?,这需要联系历史时期的岭南汉语与百越语接触来考虑;其余的则可以从四邑方言自身体系内部找到线索。
关键词 粤语 四邑方言 语言接触 音变
下载PDF
接触引发语言演变的类型——以坝那语为例 被引量:1
5
作者 段勇义 刘泽民 《新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5年第5期145-151,共7页
文章立足坝那语的语言事实,引介西方前沿的接触语言学理论并进行适当的扬弃,认为接触引发的语言演变主要是由双语者引发的,接触中的语言一般可分为源语言和接受语言。接触的类型主要分为"借用"和"施加"。"借用... 文章立足坝那语的语言事实,引介西方前沿的接触语言学理论并进行适当的扬弃,认为接触引发的语言演变主要是由双语者引发的,接触中的语言一般可分为源语言和接受语言。接触的类型主要分为"借用"和"施加"。"借用"与接触中的社会优势语言密切相关,而"施加"往往与双语者的心理优势语言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坝那语 接触引发的演变 借用 施加 优势语言
下载PDF
试论叠置式音变的社团扩散规律——以光山方言韵母变异为例
6
作者 黄文俊 李子鹤 《语言学论丛》 CSSCI 2024年第2期140-150,共11页
汉语方言的叠置式音变是学界广为关注的现象。本文以光山方言中古遇合三、山合三四、蟹开四等韵[u]-[i]和蟹合一、止开三等韵[ei]-[i]的文白异读为例,将仙居乡北新村作为言语社团,在语言接触理论框架下,运用社会语言学的变异研究方法,... 汉语方言的叠置式音变是学界广为关注的现象。本文以光山方言中古遇合三、山合三四、蟹开四等韵[u]-[i]和蟹合一、止开三等韵[ei]-[i]的文白异读为例,将仙居乡北新村作为言语社团,在语言接触理论框架下,运用社会语言学的变异研究方法,分析文读产生和传递的机制。根据在光山言语社团中生活的经验,可能影响语言变异的社会因素可概括为人口统计学因素、社团外交际密度和社团内交际密度。将白读被文读替换的比例作为因变量,各种社会因素作为自变量,利用多元逐步回归等统计方法进行检验。结果显示,光山方言文读比例受到年龄和在外教育经历的显著影响,而街内交际密度、街内交际比例与文读形式的比例无相关关系。这说明文读的习得更有可能是个人分别从外界习得而非言语社团扩散的结果。本案例中叠置式音变的实质是单语者逐渐变为双语者,反映出普通话带来的影响。对于外部(社会)因素的研究有助于更好地辨辩析语言的内部演变和接触演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山方言 文白异读 语言接触 叠置式音变 语言变异
原文传递
语言接触中的动态匹配机制 被引量:2
7
作者 余德江 《语言学论丛》 CSSCI 2023年第2期22-42,共21页
学界对语言接触中语音匹配机制的研究一般采用共时结构比较方法,这种方法不能完全解释目前观察到的复杂匹配现象。相较而言,结合历时演变因素的动态匹配机制可以更好地解释一对多、多对一匹配以及匹配变异现象。语言接触引发的长期语音... 学界对语言接触中语音匹配机制的研究一般采用共时结构比较方法,这种方法不能完全解释目前观察到的复杂匹配现象。相较而言,结合历时演变因素的动态匹配机制可以更好地解释一对多、多对一匹配以及匹配变异现象。语言接触引发的长期语音变化也和动态匹配相关。以傣汉接触为例,本文分析了动态匹配引发外来层、中介语中音类合并的一个实例和音类分化的三个实例,并初步讨论了内部演变和语言接触的互动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言接触 动态匹配 语言接触引发的语音演变 傣语
原文传递
不同类型语言的接触中借词的语音变化刍议——以蒙古语的汉语借词“茶”为例
8
作者 袁琳 《语言学研究》 2023年第2期46-56,共11页
同一时空借贷产生的借词能够和施借语言中的原词保持严格的、不弱于同源词之间的语音对应。本文选择了中蒙两国基础方言标准音中的汉语借词“茶”的读音[t∫^(h)ε:](正蓝旗)和[tshae](乌兰巴托)进行研究。通过建立完全对应,我们认为[t... 同一时空借贷产生的借词能够和施借语言中的原词保持严格的、不弱于同源词之间的语音对应。本文选择了中蒙两国基础方言标准音中的汉语借词“茶”的读音[t∫^(h)ε:](正蓝旗)和[tshae](乌兰巴托)进行研究。通过建立完全对应,我们认为[t∫^(h)ε:]和[tshae]的借用本字是“茶叶”而非单字“茶”,因为蒙古语的复合元音由音组演变而来,单字“茶”的韵(麻韵开口二等平声)无法为蒙古语复合元音的产生创造条件。“茶叶”进入蒙古语的时间应不早于《中原音韵》编写的年代。彼时的蒙古语音系中含塞擦音音位/t∫^(h)/,且复合元音/ai/已开始形成。同一时期,汉字“茶”的声母(澄母)已清化且塞擦音化,汉字“叶”的声母已变成半元音,韵尾也已消失,汉字“茶”的韵结合汉字“叶”的声韵(馀母叶韵开口三等入声)正好满足蒙古语复合元音/ai/的形成条件。“茶叶”借入蒙古语后,受蒙古语不同方言音变规律的支配,读音继续发生变化。在借贷发生时的蒙汉音系匹配规律和借贷发生后蒙古语音系内部音变规律的双重作用下,这例借词形成了今天的读音[t∫^(h)ε:]和[tshae]。由此我们发现,在充分考虑语言接触的情况下,借词和同源词的音变方式没有不同。语音系统并没有区分同源还是异源,只要语音条件得到满足,词汇就会发生相同的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言接触 蒙古语 汉语借词 历史语言学 语音变化
原文传递
海南崖城军话韵母系统的链式音变 被引量:2
9
作者 刘春陶 倪博洋 《民族语文》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79-87,共9页
崖城军话来自官话,传入海南后在接触、发展中产生了官话没有的两个音系特征:长短元音与e介音。其中有高化、低化两个方向的四组音变链。音变的诱发动因来自方言接触的外部借入,音变的结果源于崖城军话内部在周边黎语、闽粤方言特定语言... 崖城军话来自官话,传入海南后在接触、发展中产生了官话没有的两个音系特征:长短元音与e介音。其中有高化、低化两个方向的四组音变链。音变的诱发动因来自方言接触的外部借入,音变的结果源于崖城军话内部在周边黎语、闽粤方言特定语言环境下的整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崖城军话 音变链 语言接触 显性音变 隐性音变
原文传递
板田壮语几个音变特征及其演化路径 被引量:6
10
作者 韦景云 《民族语文》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49-55,共7页
板田壮语音韵特色鲜明,差异明显。原始台语声母*?b、*?d在板田壮语中分别演变为v、z,塞音韵尾-k趋于消失。这两类变异特征应是地缘及语言内部演变机制共同作用的结果。
关键词 板田壮语 音变 地缘关系 内部演化
原文传递
湘语辰溆片接触性音变中几类字词的滞后现象 被引量:1
11
作者 瞿建慧 《方言》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243-246,共4页
湘语辰溆片在受西南官话影响而发生的接触性音变中,[u]韵字、名词性字词和轻声词常常表现出变化的滞后性。
关键词 湘语辰溆片 接触性音变 滞后
原文传递
普通话影响下汉语方言音类的重新分化 被引量:7
12
作者 金耀华 《中国语文》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405-417,510,共14页
本文以近四十年来汉语方言研究的成果为材料,梳理了这些材料中反映出的一种特殊音变现象——音类重新分化。这类现象在自然音变机制下不可能发生,是普通话与汉语方言深度接触下的特殊产物。文章首先对重新分化现象进行了分类描写;其次,... 本文以近四十年来汉语方言研究的成果为材料,梳理了这些材料中反映出的一种特殊音变现象——音类重新分化。这类现象在自然音变机制下不可能发生,是普通话与汉语方言深度接触下的特殊产物。文章首先对重新分化现象进行了分类描写;其次,文章借鉴语言接触和二语习得的相关理论,对于音变的动因、前提、机制进行了详细分析。最后文章指出,在普通话大力推广的今天,这种接触音变将会对各地方言的语音面貌产生深刻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新分化 接触音变 对应规则 跨语言类推
原文传递
历史层次分析法与汉语发展史观三人谈 被引量:1
13
作者 陈忠敏 庄初升 陶寰 《语言研究集刊》 CSSCI 2017年第2期1-26,379,共27页
文章根据2016年8月在复旦大学举行的第十三届全国语言学暑期高级讲习班三位教授对谈录音整理而成。内容涉及历史层次分析一些主要内容,包括语音层次的定义、文白异读与语音层次的关系、自然音变与接触激发的变异之间的差异等。
关键词 历史层次 文白异读 内部音变 接触激发的音变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