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An Investigation on Feasibility of Pure Tone Sound Field Audiometry
1
作者 邢光前 卜行宽 李芳丽 《The Journal of Biomedical Research》 CAS 1997年第1期14-18,共5页
It′s generally believed that the appropriate stimuli for sound field tests are warble tones and narrow band noise, while pure tone can only be a signal used in the free field and earphone listening conditions. In thi... It′s generally believed that the appropriate stimuli for sound field tests are warble tones and narrow band noise, while pure tone can only be a signal used in the free field and earphone listening conditions. In this study, we take a measurement of sound pressure distribution, sound field variability, and effects of frequency shifting on sound pressure levels (SPLs) at reference points of pure tone in an audiometric test room. It was found that the pure tone SPLs were also distributed uniformly at some sound field areas although it was not so well as warble tones. This indicated that the test results were relatively stable to head movement and/or frequency shifting in those regions, which was confirmed by the clinical measurements on 20 subjects with severe sensorineural hearing loss. Our study concluded that pure tones could also be suitable for sound field audiometry if subjects were seated at a proper location on the basis of the sound field calibratio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ound field audiometry test stimuli pure tone sound field calibration
下载PDF
声刺激重放方式对优先效应回声阈值的影响
2
作者 曹腾 余光正 饶丹 《声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206-1214,共9页
针对优先效应研究中三种常见的声刺激重放方式对回声阈值的影响,开展了心理声学实验研究,同时测量了三种刺激条件下(基准、建立和破坏)四种类型刺激信号(噪声脉冲、语音、音乐和粉红噪声)的回声阈值。结果表明,耳机虚拟听觉空间法与扬... 针对优先效应研究中三种常见的声刺激重放方式对回声阈值的影响,开展了心理声学实验研究,同时测量了三种刺激条件下(基准、建立和破坏)四种类型刺激信号(噪声脉冲、语音、音乐和粉红噪声)的回声阈值。结果表明,耳机虚拟听觉空间法与扬声器重放法在回声阈值上没有显著差异,而它们的回声阈值与耳机双耳时间差法都存在显著差异,主要体现在长时刺激上。可能的原因是不同重放方式的空间定位因素差异。此外,随着刺激条件的变化(从基准、建立到破坏),三种刺激重放方式的动态回声阈值变化规律一致,即噪声脉冲刺激的回声阈值先增加后降低,三种长时刺激的回声阈值均未出现显著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优先效应 回声阈值 声刺激重放方式 定位因素
下载PDF
纯音声场测听可行性研究报告 被引量:1
3
作者 邢光前 卜行宽 +2 位作者 李芳丽 陶擎天 杨舜英 《中国耳鼻咽喉颅底外科杂志》 CAS 1996年第4期198-200,共3页
本文的目的是探讨纯音用于声场测听的可行性。普遍认为声场测听适宜刺激为啭音和窄带噪声,而纯音仅作为耳机测听和消声室中测试信号。本文通过对纯音声压分布、声场变异以及频率漂移对参考点声压级影响的研究发现,扩散场中纯音声压分... 本文的目的是探讨纯音用于声场测听的可行性。普遍认为声场测听适宜刺激为啭音和窄带噪声,而纯音仅作为耳机测听和消声室中测试信号。本文通过对纯音声压分布、声场变异以及频率漂移对参考点声压级影响的研究发现,扩散场中纯音声压分布的均匀性虽不如啭音,但在某些范围其能量仍可充分扩散,这些区域声场测试结果受受试者头位改变和/或频率漂移影响轻微。对20名重度感音神经性耳聋患者的测试结果证实了上述结论。由此认为,如在声场校正基础上合理选择参考点位置,用纯音进行声场测听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测听 声场 纯音 听力测定
下载PDF
双耳同步声刺激记录的听性脑干反应在听力残疾分级评定中的应用
4
作者 袁玲 张俊中 +4 位作者 关兵 居富年 于爱民 常玲美 马伟 《中国听力语言康复科学杂志》 2019年第3期201-206,共6页
目的探讨双耳同步声刺激下双通道记录的双侧听性脑干反应(bilateral auditorv brainstem response, bABR)在中国听力残疾分级评定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受试者为2017年2月-2017年12月来苏北人民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行听性脑干反应(auditor... 目的探讨双耳同步声刺激下双通道记录的双侧听性脑干反应(bilateral auditorv brainstem response, bABR)在中国听力残疾分级评定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受试者为2017年2月-2017年12月来苏北人民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行听性脑干反应(auditory brainstem response,AB R)检查的27例患者,随机分成组1 (14例)和组2 (13例)。所有受试者口服10%水合氯醛溶液10 ml,然后行交叉的iABR、bABR检查。记录被试在iABR及bABR中获得的两耳V波反应阂值及此反应阈值处的V波幅度,并对结果进行归纳和统计分析。结果所有受试者bABR中两侧的V波反应阂值相等且与iABR中好耳侧的V波反应阈值一致。两组表现出的趋势一致,当iABR中两耳V波反应阈值相等时,bABR中两侧V波反应阈值处的V波幅度显著高于iABR中两耳V波反应阈值处的V波幅度(P<0.01);当iABR中两耳V波反应阈值不等时,bABR中两侧V波反应阈值处的平均V波幅度与iABR中好耳侧V波反应阈值处的V波幅度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bABR中V波反应阈值处的V波幅度具有稳定优势,bABR、iABR均可在听力残疾分级评定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听性脑干反应 双耳声刺激 双通道记录 V波反应阈值 听力残疾分级
下载PDF
初级听觉皮层对声音刺激的听觉响应模式
5
作者 郑钦洪 宋长宝 梁妃学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1212-1220,共9页
目的通过在体电生理和神经网络建模来探讨初级听觉皮层的不同听觉响应模式及其特性。方法以SPF级C57BL/6J小鼠的初级听觉皮层(A1)神经元为研究对象,采用玻璃微电极细胞贴附式记录和神经网络建模方法,研究清醒状态下A1神经元在不同时长... 目的通过在体电生理和神经网络建模来探讨初级听觉皮层的不同听觉响应模式及其特性。方法以SPF级C57BL/6J小鼠的初级听觉皮层(A1)神经元为研究对象,采用玻璃微电极细胞贴附式记录和神经网络建模方法,研究清醒状态下A1神经元在不同时长噪声刺激下对声音刺激产生响应模式的变化。以表征A1脑区听觉响应模式多样性为目的记录大量A1神经元信号,实验结束后统计共使用20只清醒小鼠,总计有216例A1神经元进行目标声音刺激序列扫描,通过计算神经元信号的刺激时间直方图完成对A1神经元响应模式的分类及响应特性分析。以仿真A1神经元响应模式多样性为目的,基于威尔逊-考恩(Wilson-Cowan)模型和积分-发放(IF)模型进行建模,通过分析A1脑区中锥体神经元、小清蛋白神经元和生长激素抑制素神经元的微环路结构以确定模型中神经元连接权重参数,从而构建A1神经网络信息编码模型。结果给予持续时间噪声刺激后,122例给声开始型神经元仅在给声开始后10~40 ms内产生快速尖峰响应;26例给声持续型神经元在给声过程中持续产生尖峰响应;40例给声开始-结束型神经元在给声开始后和结束后均产生快速尖峰响应;22例给声结束型神经元仅在给声结束后10~40 ms内产生快速尖峰响应;本研究的A1神经网络模型中,在100 ms声音刺激下锥体神经元、小清蛋白神经元和生长激素抑制素神经元的给声开始型电活动峰值分别为0.7483、0.5236和0.9427,响应半峰宽分别为18.5 ms、12 ms和31 ms;当改变模型中锥体神经元、小清蛋白神经元和生长激素抑制素神经元的前馈兴奋时间常数和突触抑制时间常数时,神经元可以产生多种不同的尖峰响应类型。结论A1神经元对声音刺激主要有给声开始型、给声持续型、给声开始-结束型和给声结束型等听觉响应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初级听觉皮层 响应模式 神经网络模型 声音刺激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