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Adaptation Management of Mountain Tourism Service: The Case of the Source Regions of the Yangtze and Yellow River 被引量:6
1
作者 FANG Yiping QIN Dahe +1 位作者 DING Yongjian YANG Jianping 《Journal of Mountain Science》 SCIE CSCD 2009年第3期299-310,共12页
Mountain areas are often rich in ecological diversity and recreational opportunities. Mountain tourism is thought to be an effective and important means for maintaining and expanding rural economies and, thus, improvi... Mountain areas are often rich in ecological diversity and recreational opportunities. Mountain tourism is thought to be an effective and important means for maintaining and expanding rural economies and, thus, improving the living conditions of rural societies. As mountain tourism service research is a professional field with several disciplines involved, a multi-disciplinary management pIatform is needed and it facilitates participation in sustainable mountain development by diverse stakeholders. With the source regions of the Yangtze and the Yellow River as a case study, this paper presents a conceptual framework for an adaptation management of mountain tourism services according to technical, policy, social and economic dimensions. The framework is based on a vulnerability assessment of mountain ecosystems, and can serve as a reference for the development of tourism service in other mountain area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daptation management mountain tourism service (MTS) source regions of Yangtze and Yellow rivers China
下载PDF
阿尔泰山南缘中—酸性斑岩的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岩石成因探讨 被引量:19
2
作者 冯京 张招崇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58-72,共15页
阿尔泰山南缘中—酸性斑岩侵入于中泥盆统北塔山组火山岩地层中,斑岩体规模较小,主要岩石类型为闪长斑岩、石英闪长斑岩、花岗闪长斑岩、石英二长斑岩等。对哈腊苏、卡拉先格尔、喀腊萨依、托斯巴斯陶和乔夏哈拉等5个与铜矿有关矿区的... 阿尔泰山南缘中—酸性斑岩侵入于中泥盆统北塔山组火山岩地层中,斑岩体规模较小,主要岩石类型为闪长斑岩、石英闪长斑岩、花岗闪长斑岩、石英二长斑岩等。对哈腊苏、卡拉先格尔、喀腊萨依、托斯巴斯陶和乔夏哈拉等5个与铜矿有关矿区的斑岩研究表明,其地球化学特征既有相似性,又有不同的特点,其中SiO2含量为53.4%~66.2%,A/CNK为0.98~1.27(大多数小于1),稀土元素表现为轻稀土相对富集、不具Eu异常的特点。微量元素表现为明显的Nb和Ta的负异常。但是Harker图解以及稀土元素配分曲线表明,不同地区的斑岩不存在演化关系。斑岩的Sr和Nd同位素组成基本上与与其共生的玄武岩相同,因此根据实验岩石学以及稀土模拟结果推测,它们可能是岛弧阶段底侵的基性岩石部分熔融形成的,源区相当于下地壳无水的角闪岩相,但含有少量的石榴子石,其中石榴子石和角闪石比例的差别可能是导致不同地区斑岩地球化学特征差别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岛弧 斑岩 地球化学 源区 阿尔泰山南缘
下载PDF
基于WASP模型的太湖流域上游茅山地区典型乡村流域水质模拟 被引量:7
3
作者 陈文君 段伟利 +1 位作者 贺斌 陈雯 《湖泊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836-847,共12页
池塘、河渠、水库是乡村流域水环境的重要组成.基于WASP模型,综合运用现场调查、GIS空间分析、污染负荷估算等方法,构建茅山地区李塔陈庄乡村流域的水质模拟模型.结果表明,主要水质指标的污染程度从高至低依次为总氮(TN)、总磷(TP)和高... 池塘、河渠、水库是乡村流域水环境的重要组成.基于WASP模型,综合运用现场调查、GIS空间分析、污染负荷估算等方法,构建茅山地区李塔陈庄乡村流域的水质模拟模型.结果表明,主要水质指标的污染程度从高至低依次为总氮(TN)、总磷(TP)和高锰酸盐指数、氨氮.TN全年在不同水体中达到劣Ⅴ类的比例在52%~100%,而池塘、河渠的污染程度较为接近.夏、冬季,超过TP劣Ⅴ类限值的河渠占2%~6%,池塘占8%~14%,而流域中部乡村周边的池塘明显更为严重.负荷输入是模型主要不确定性因素,细化种植模式能够提高总体模拟效果,而禽畜散养与农村生活造成的污染则分别对池塘、河渠的水质影响更为明显.本研究建立了乡村流域多种水体在面源污染影响下的水质联系,能够为乡村水环境治理提供决策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ASP 乡村流域 茅山地区 面源污染 池塘 河渠
下载PDF
阿尔泰山两河源自然保护区地衣区系组成成分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艾尼瓦尔.吐米尔 阿不都拉.阿巴斯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3年第5期1894-1897,1904,共5页
根据实地调查数据,利用前期研究成果和国内最新地衣区系研究资料,对阿尔泰山两河源自然保护区地衣区系组成和地理成分进行了研究,并且与国内10个地区的地衣区系成分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阿尔泰山两河源自然保护区地衣区系地衣种类... 根据实地调查数据,利用前期研究成果和国内最新地衣区系研究资料,对阿尔泰山两河源自然保护区地衣区系组成和地理成分进行了研究,并且与国内10个地区的地衣区系成分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阿尔泰山两河源自然保护区地衣区系地衣种类较丰富;优势科属现象明显;分布类型多样,地理成分复杂。同时,与国内其他地区相比,该地区地衣区系中温带成分占优势,环北极成分较明显,世界广布成分较多,同时与东亚成分保持联系,含很少的泛热带和两极成分;区系具有一定的古老性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衣区系 相似性系数 数值分析 阿尔泰山两河源自然保护区
下载PDF
阿尔泰山两河源区生态环境问题研究 被引量:4
5
作者 武胜利 海鹰 巴坦 《新疆环境保护》 2003年第2期5-8,共4页
由于人类对自然资源的不合理开发利用 ,以及自然环境的演变 ,阿尔泰山两河源区的生态环境出现了比较严重的退化。两河源区的生态环境不仅直接关系到阿勒泰地区人民的生活及经济的发展 ,而且还关系到相关地区的可持续发展问题。针对阿尔... 由于人类对自然资源的不合理开发利用 ,以及自然环境的演变 ,阿尔泰山两河源区的生态环境出现了比较严重的退化。两河源区的生态环境不仅直接关系到阿勒泰地区人民的生活及经济的发展 ,而且还关系到相关地区的可持续发展问题。针对阿尔泰山两河源区的生态环境问题笔者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与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尔泰山两河源区 生态环境 自然资源 开发 退化 可持续发展
下载PDF
基于Budyko假设的秦岭南麓丹江源径流量变化归因识别 被引量:1
6
作者 赵培 马晨曦 +1 位作者 赵世发 王喆 《湖北农业科学》 2023年第9期20-24,共5页
为了明确丹江源径流量变化的主要影响因素,利用Budyko假设的弹性系数法分析了丹江源1974—2020年降水量和径流量要素的变化趋势,对影响径流量变化要素的贡献进行了定量评估。结果显示,丹江源区降水量呈微弱增加趋势,潜在蒸散发量与径流... 为了明确丹江源径流量变化的主要影响因素,利用Budyko假设的弹性系数法分析了丹江源1974—2020年降水量和径流量要素的变化趋势,对影响径流量变化要素的贡献进行了定量评估。结果显示,丹江源区降水量呈微弱增加趋势,潜在蒸散发量与径流量呈下降趋势,其中潜在蒸散发量下降趋势显著(P<0.05)。以突变年份1989年将研究期划分为基准期(1974—1988年)和变化期(1989—2020年),基准期和变化期降水量、潜在蒸散发量、下垫面参数的弹性系数平均值分别为1.93、-0.93、-1.37和2.43、-1.43、-1.26,丹江源区径流量对降水量最为敏感。1974—1988年基准期内,潜在蒸散发量对径流量变化的贡献率为54.76%,1989—2020年潜在蒸散发量贡献率增加为68.54%,潜在蒸散发量为丹江源区径流量变化的主要影响因素,且影响程度在增加,而下垫面对径流量的影响最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候变化 Budyko假设 径流量变化 丹江源 秦岭
下载PDF
阿尔泰山两河源草地地上生物量和物种多样性的空间格局 被引量:4
7
作者 郭建兴 叶茂 +1 位作者 殷锡凯 张凯丽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87-96,共10页
【目的】调查阿尔泰山两河源草地地上植被,确定点位因子对草地地上生物量和物种多样性的影响,为两河源草地管理、维护以及我国西北干旱地区草地生态安全提供数据支撑。【方法】以两河源草地为研究对象,沿经度、纬度和海拔梯度调查了30... 【目的】调查阿尔泰山两河源草地地上植被,确定点位因子对草地地上生物量和物种多样性的影响,为两河源草地管理、维护以及我国西北干旱地区草地生态安全提供数据支撑。【方法】以两河源草地为研究对象,沿经度、纬度和海拔梯度调查了30个样地草地的植被状况,利用α-多样性测度中Margalef丰富度指数、Simpson优势度指数、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和Alatalo均匀度指数对草地物种多样性进行分析。【结果】两河源草地地上生物量与物种多样性表现出明显空间规律,地上生物量呈中西部高,东南部低的空间分布特征,而物种多样性则呈现东南高西北低的空间格局;同时地上生物量和物种多样性与纬度、经度、海拔均显著相关(P<0.05)。经度、海拔、纬度和盖度共同作用影响了地上生物量的分布格局;经度、海拔和纬度共同作用影响了物种多样性的分布格局。【结论】两河源草地地上生物量和物种多样性表现出明显的空间规律性,经度、海拔和纬度等环境因素是影响地上生物量和物种多样性空间格局的主要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尔泰山两河源 地上生物量 物种多样性 空间格局 环境因素
下载PDF
藏东热曲水化学特征及物质来源研究 被引量:3
8
作者 王明国 李敬杰 梁倩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20-126,共7页
为研究横断山区小流域水化学特征及物质来源,在藏东金沙江一级支流热曲系统采集地表水和大气降雨样品,通过数理统计、离子比、Piper三线图和Gibbs模型等方法,分析热曲的水化学特征,探讨城镇生活、农牧活动及矿业开发等对地表水水化学的... 为研究横断山区小流域水化学特征及物质来源,在藏东金沙江一级支流热曲系统采集地表水和大气降雨样品,通过数理统计、离子比、Piper三线图和Gibbs模型等方法,分析热曲的水化学特征,探讨城镇生活、农牧活动及矿业开发等对地表水水化学的影响及主要离子来源。结果表明:热曲(干流及支流马曲)地表水pH介于7.25~8.41,均值7.95,呈弱碱性;TDS介于59.11~453.11 mg/L,均值224.94 mg/L;阳离子以Ca ^(2+)和Mg ^(2+)为主,当量浓度分别占阳离子总量的66.06%和22.07%,阴离子以HCO_(3)-和SO_(4)^(2-)为主,当量浓度分别占阴离子总量的76.08%和16.94%;地表水类型以HCO_(3)-Ca和HCO_(3)-Ca·Mg为主;地表水离子主要受岩石的风化溶解控制,并以方解石和白云石的溶解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化学特征 离子比 离子来源 热曲 横断山区 金沙江
下载PDF
新疆阿尔泰山两河源自然保护区地衣区系的研究 被引量:8
9
作者 张婷 阿不都拉.阿巴斯 艾尼瓦尔.吐米尔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50-56,共7页
根据多年的实地调查和前人研究资料对新疆阿尔泰山两河源自然保护区地衣的物种组成及区系地理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新疆阿尔泰山两河源自然保护区地衣种类丰富,共8目、29科、64属、201种,不完全地衣1属2种。其中含五种以上的大科共... 根据多年的实地调查和前人研究资料对新疆阿尔泰山两河源自然保护区地衣的物种组成及区系地理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新疆阿尔泰山两河源自然保护区地衣种类丰富,共8目、29科、64属、201种,不完全地衣1属2种。其中含五种以上的大科共有11科,占总科数的37.93%,集中了该地区58.73%的属和80.81%的地衣种类。地衣的地理成分可划分为7类,包括温带成分(36.95%),泛热带成分(0.99%),中国特有种(16.26%),世界广布成分(9.85%),东亚成分(3.94%),环北极成分(31.03%),两极分布种(0.99%)。该地区地衣区系成分以北温带成分为主,带有东亚种类,中国特有种类较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衣 区系生态特征 阿尔泰山 两河源自然保护区 新疆
原文传递
长江经济带生态安全格局演化及多情景模拟预测 被引量:1
10
作者 刘小琼 何鹏飞 +2 位作者 韩继财 肖浩 王英男 《经济地理》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192-203,共12页
利用LUCC模型和MSPA-MCR方法对2040年长江经济带“山水林田湖草”生态要素进行分析和模拟,并基于此进行生态安全格局多情景模拟,结果表明:(1)研究区2020年生态要素以林地(1052086 km^(2))和耕地(667456 km^(2))为主,生态要素结构变化表... 利用LUCC模型和MSPA-MCR方法对2040年长江经济带“山水林田湖草”生态要素进行分析和模拟,并基于此进行生态安全格局多情景模拟,结果表明:(1)研究区2020年生态要素以林地(1052086 km^(2))和耕地(667456 km^(2))为主,生态要素结构变化表现为草地、水域和耕地的持续减少以及林地的小幅增加,发生变化区域主要位于上游的川藏地区、横断山区、秦巴山地和中下游的武陵山区、黄山地区、长江中下游平原。(2)不同情景下2040年生态要素面积和空间特征差异明显,生态要素总面积仅在生产优先情景下增长,其他4种情景下均减少,生态要素扩张主要发生在不同要素过渡区,萎缩则主要发生在建设用地和生态用地的衔接区。(3)确定现状重要生态源地30个,总面积352573 km^(2),平均连通度3.77,连接重要生态源地的生态廊道69条,平均长度约260 km。重要生态源地的主要构成要素是林地和草地,呈大块状集中分布在长江经济带的上游地区,小块状分散分布在中下游地区。(4)生态优先和综合优化情景下研究区将形成生态网络更加复杂、生态源地连通性更好、更加健康稳定的生态系统格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水林田湖草 生态要素 生态安全格局 生态源地 连通性 多情景模拟 长江经济带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