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1965—2022年六安市再生稻安全生长期时空变化
1
作者 尚蓉霞 吴汉 《现代农业科技》 2024年第16期23-26,共4页
利用六安市及周边9个气象站1965—2022年日平均气温数据计算再生稻安全播种期、安全齐穗期和安全生长期,以期为当地再生稻品种选择及安全播种提供参考。结果表明:六安市再生稻平均安全播种期为3月25日,日序呈现极显著的下降趋势,下降速... 利用六安市及周边9个气象站1965—2022年日平均气温数据计算再生稻安全播种期、安全齐穗期和安全生长期,以期为当地再生稻品种选择及安全播种提供参考。结果表明:六安市再生稻平均安全播种期为3月25日,日序呈现极显著的下降趋势,下降速率为0.15 d/a;平均安全齐穗期为9月9日,日序呈现上升趋势,但未达到显著水平;平均安全生长期为168 d,呈现显著的上升趋势,上升速率为0.22 d/a;在80%保证率下,安全生长期为154 d,宜选用生育期130 d左右的水稻品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生稻 安全播种期 安全齐穗期 安全生长期 安徽六安 1965—2022年
下载PDF
RS和GIS在黔中主要秋粮作物生育期及长势动态监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4
2
作者 罗宇翔 陈娟 +2 位作者 郑小波 康为民 吴展云 《贵州农业科学》 CAS 2007年第3期128-130,共3页
根据2004~2006年的遥感MODIS-NDVI和地面农业气象观测数据,分析了NDVI时间序列的变化与贵州中部农作物生长发育及长势的规律.结果表明:遥感植被指数与秋粮作物生育期和长势存在较好的相关性,NDVI=0.7和ND-VI〉0.75对应了黔中水稻和玉... 根据2004~2006年的遥感MODIS-NDVI和地面农业气象观测数据,分析了NDVI时间序列的变化与贵州中部农作物生长发育及长势的规律.结果表明:遥感植被指数与秋粮作物生育期和长势存在较好的相关性,NDVI=0.7和ND-VI〉0.75对应了黔中水稻和玉米的关键生育期及对温度条件要求最敏感的时期.利用卫星资料得出的植被指数,可用于建立秋粮作物产量评估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遥感应用 水稻 玉米 MODIS NDVI 生育期 贵州
下载PDF
机插对水稻生育期的影响及高产栽培技术 被引量:7
3
作者 姜照伟 解振兴 +2 位作者 张数标 游晴如 张琳 《福建稻麦科技》 2018年第2期4-7,共4页
以早稻佳辐占、中稻宜优673和烟后稻天优华占为材料,设置了机插秧与手插秧对比试验,研究机插对水稻生育期的影响。结果表明,机插秧早稻、中稻、烟后稻全生育期比手插秧的分别延长2、4和6 d。机插会延长水稻生育期,推迟其成熟,且机插对... 以早稻佳辐占、中稻宜优673和烟后稻天优华占为材料,设置了机插秧与手插秧对比试验,研究机插对水稻生育期的影响。结果表明,机插秧早稻、中稻、烟后稻全生育期比手插秧的分别延长2、4和6 d。机插会延长水稻生育期,推迟其成熟,且机插对烟后稻生育期延长效果尤其明显。根据机插水稻的生长发育规律,总结了机插水稻高产栽培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插 水稻 生育期 安全齐穗 高产栽培
下载PDF
黔东南近40年水稻安全生长期的变化 被引量:6
4
作者 梁平 田楠 李承忠 《气象科技》 2007年第1期107-110,共4页
利用贵州省黔东南16个观测站点1961--2000年的逐日平均气温记录,分析了黔东南1961--2000年水稻安全生长期的变化趋势。结果表明,在近40年中,黔东南水稻安全生长期缩短了7.0天,400m以下高度层缩短了10.6天,400--600m高度层缩短了6... 利用贵州省黔东南16个观测站点1961--2000年的逐日平均气温记录,分析了黔东南1961--2000年水稻安全生长期的变化趋势。结果表明,在近40年中,黔东南水稻安全生长期缩短了7.0天,400m以下高度层缩短了10.6天,400--600m高度层缩短了6.4天,600-800m高度层增加了1.4天,800m以上高度层缩短了4.8天。20世纪80年代是黔东南水稻安全生长期缩短最明显的时期,1980年是黔东南1961--2000年中水稻安全生长期最短的年份。从水稻安全生长期变化趋势的不同高度层差异看,黔东南600~800m高度层上有不明显的延长趋势,600m以下和800m以上高度层上有明显的缩短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黔东南 水稻 安全生长期
下载PDF
水稻品种对比试验总结 被引量:8
5
作者 张桂英 梁金梅 艾树民 《北方水稻》 CAS 2008年第4期43-44,共2页
为了进一步了解新品种在米东区的稳定性、丰产性和适应性,为今后应用提供依据,2006年~2007年我们精选出12个在米东区表现良好的水稻品种进行小区对比试验,从生育期、产量表现等方面对各参试品种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吉粳91、优辽3号... 为了进一步了解新品种在米东区的稳定性、丰产性和适应性,为今后应用提供依据,2006年~2007年我们精选出12个在米东区表现良好的水稻品种进行小区对比试验,从生育期、产量表现等方面对各参试品种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吉粳91、优辽3号、丰优306等品种在成熟期、品质、产量等方面表现突出,具有良好的推广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新品种 产量 品质 安全生育期 抗逆性
下载PDF
贵州西部近6a温度变化对水稻大田生育期的影响 被引量:1
6
作者 陈金梅 池再香 +2 位作者 汤翠 陈翱章 李贵琼 《中低纬山地气象》 2022年第4期69-74,共6页
利用贵州西部牂牁镇等25个乡镇2016—2021年水稻大田生育期观测资料及同期温度资料,分析温度变化对贵州西部水稻各生育期的影响,结果表明:贵州西部水稻在大田从移栽到收获完毕需要145~178 d,积温超过3300℃·d即可满足全生育期需求... 利用贵州西部牂牁镇等25个乡镇2016—2021年水稻大田生育期观测资料及同期温度资料,分析温度变化对贵州西部水稻各生育期的影响,结果表明:贵州西部水稻在大田从移栽到收获完毕需要145~178 d,积温超过3300℃·d即可满足全生育期需求;水稻在大田从移栽到开始收获平均需要125 d,比贵州东部偏长22 d,且积温超过2500℃·d即可满足生育期需求。水稻移栽返青期需要积温430℃·d以上,分蘖期需要积温450℃·d左右,拔节孕穗期需要积温490℃·d以上,抽穗开花期需要积温470℃·d以上,灌浆成熟期需要积温在330℃·d以上。在水稻分蘖期间,温度变幅较大、变化较快,容易造成水稻分蘖速度缓慢。在水稻抽穗开花期间,持续5 d日平均温度在23℃以下,将导致水稻抽穗开花期时间延长。在水稻灌浆成熟期间,如果持续4 d日平均温度在25℃以上,将造成水稻灌浆成熟期时间缩短。温度高、种植面积少,水稻在大田生育期所需要的时间就短;反之,所需要的时间就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积温 水稻 生育期 影响 贵州西部
下载PDF
双季籼稻安全生长期研究方法择优与应用——以长沙为例
7
作者 宋忠华 解娜 《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1333-1342,共10页
利用长沙1961—2020年逐日日平均气温和1996—2020年双季稻发育期等观测资料,通过不同统计方法、不同界限温度等适用性对比分析,优选了双季籼稻安全生长期研究方法,并应用于长沙双季稻安全生长期研究。结果表明:界限温度日期统计采用连... 利用长沙1961—2020年逐日日平均气温和1996—2020年双季稻发育期等观测资料,通过不同统计方法、不同界限温度等适用性对比分析,优选了双季籼稻安全生长期研究方法,并应用于长沙双季稻安全生长期研究。结果表明:界限温度日期统计采用连续统计法,以气温8℃为早稻播种界限温度,以22℃为晚稻齐穗界限温度,以气温连续3 d≥8℃初日至连续3 d≥22℃终日日数为双季稻安全生长期,该结果适用于长沙双季稻安全生长期研究,或可适用于覆膜育秧的其他双季籼稻区;长沙地区,≥8℃的80%保证率日期是3月21日,界限温度≥8℃播种期显著提前;晚稻安全齐穗80%保证率日期是9月9日,安全齐穗期推迟但不明显;双季稻安全生长80%保证率日数超过179 d,安全生长期极显著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季籼稻 安全生长期 播种 齐穗 界限温度
下载PDF
长江中下游热量资源时空演变特征及其对双季稻种植的影响 被引量:33
8
作者 谢远玉 黄淑娥 +2 位作者 田俊 王钰 叶清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2950-2958,共9页
热量资源的时空特征是影响双季稻种植布局的主要气候因素.为了分析近52年长江中下游主要双季稻区热量资源的变化特征及其对双季稻种植的影响,本研究选取湖南、江西和湖北3省作为双季稻代表性研究区域,根据3省240个气象站1961—2012年的... 热量资源的时空特征是影响双季稻种植布局的主要气候因素.为了分析近52年长江中下游主要双季稻区热量资源的变化特征及其对双季稻种植的影响,本研究选取湖南、江西和湖北3省作为双季稻代表性研究区域,根据3省240个气象站1961—2012年的地面气象观测资料,利用气候倾向率及突变分析等方法,分析研究区双季稻温度生长期的热量资源和双季稻的安全生长期的演变规律,在此基础上分析研究时段内不同水稻品种搭配布局及种植北界的变迁.结果表明:近52年双季稻温度生长期及安全生长期的热量资源均呈明显增多趋势,其中,双季稻生长期及安全生长期的热量资源由寡至多的突变点均出现在2000年;双季早稻安全播种期提前3~7 d、双季晚稻安全齐穗期延后2 d,双季稻安全生长期平均延长7 d;双季稻种植北界明显北移了200 km左右,至33°N附近;同时,双季稻品种搭配由“早熟早稻+中熟晚稻”和“中熟早稻+中熟晚稻”向“中熟早稻+晚熟晚稻”转变.长江中下游双季稻区热量资源的增加为双季稻种植北界北移、中晚熟品种替代早中熟品种提供了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候变化 热量资源 双季稻 品种搭配 温度生长期 安全生长期
原文传递
近50年安徽省双季稻安全生产期变化特征 被引量:7
9
作者 岳伟 阮新民 +4 位作者 陈金华 王晓东 陈砚涛 伍琼 王珍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2230-2238,共9页
为进一步了解安徽省双季稻安全生产界限温度日期变化特征,以安徽省22个双季稻生产市(县)气象观测站1961~2017年日平均气温为基础,采用线性趋势法和Mann-Kendall非参数检验法,分析了安徽省沿江双季稻区早稻安全播种期、移栽期和晚稻安全... 为进一步了解安徽省双季稻安全生产界限温度日期变化特征,以安徽省22个双季稻生产市(县)气象观测站1961~2017年日平均气温为基础,采用线性趋势法和Mann-Kendall非参数检验法,分析了安徽省沿江双季稻区早稻安全播种期、移栽期和晚稻安全齐穗期、成熟期及双季稻安全生长期日数、积温变化特征。结果表明:近50年安徽省沿江地区早稻安全播种期呈显著提前趋势(P<0.05),其中薄膜育秧平均提前1.8 d/10 a,露天育秧提前1.5 d/10 a;早稻安全移栽期呈极显著提前趋势(P<0.01),平均提前2.5 d/10 a;晚稻安全齐穗期、成熟期推迟趋势不显著(P>0.05);安全生产期日数和积温增加显著(P<0.01),平均增幅分别为2.6和62.7℃·d/10 a。安全生产期日数和积温增加对双季稻种植和品种选择具有积极作用,但晚稻采用直播、机插等栽种方式有遭遇低温冷害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徽 双季稻 界限温度 安全生产期 保证率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