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arboniferous-Permian Stratigraphy and Sedimentary Environment of Southeastern Inner Mongolia,China:Constraints on Final Closure of the Paleo-Asian Ocean 被引量:15
1
作者 ZHU Junbin REN Jishun 《Acta Geologica Sinica(English Edition)》 SCIE CAS CSCD 2017年第3期832-856,共25页
In this paper we discuss the timing of final closure of the Paleo-Asian Ocean based on the field investigations of the Carboniferous-Permian stratigraphic sequences and sedimentary environments in southeastern Inner M... In this paper we discuss the timing of final closure of the Paleo-Asian Ocean based on the field investigations of the Carboniferous-Permian stratigraphic sequences and sedimentary environments in southeastern Inner Mongolia combined with the geology of its neighboring areas. Studies show that during the Carboniferous-Permian in the eastern segment of the Tianshan-Hinggan Orogenic System, there was a giant ENE-NE-trending littoral-neritic to continental sedimentary basin, starting in the west from Ejinqi eastwards through southeastern Inner Mongolia into Jilin and Heilongjiang. The distribution of the Lower Carboniferous in the vast area is sparse. The Late Carboniferous or Permian volcanic-sedimentary rocks always unconformably overlie the Devonian or older units. The Upper Carboniferous-Middle Permian is dominated by llttoral-neritic deposits and the Upper Permian, by continental deposits. The Late Carboniferous-Permian has no trace of subduction-collision orogeny, implying the basin gradually disappeared by shrinking and shallowing. In addition, it is of interest to note that the Ondor Sum and Hegenshan ophiolitic melanges were formed in the pre-Late Silurian and pre-Late Devonian respectively, and the Solonker ophiolitic melange formed in the pre-Late Carboniferous. All the evidence indicates that the eastern segment of the Paleo-Asian Ocean had closed before the Late Carboniferous, and most likely before the latest Devonian (Famennia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ARBONIFEROUS-PERMIAN stratigraphic sequences southeastern inner mongolia Paleo-Asian Ocean
下载PDF
Petrogenesis of Early Permian Intrusive Rocks from Southeastern Inner Mongolia, China: Constraints on the Tectonic Framework of the Southeastern Central Asian Orogenic Belt 被引量:1
2
作者 QIAN Cheng LU Lu +4 位作者 SHI Lu DU Jiyu WANG Yan YANG Xiaoping ZHANG Yujin 《Acta Geologica Sinica(English Edition)》 SCIE CAS CSCD 2022年第5期1566-1586,共21页
The late Paleozoic tectonic framework of the southeastern Central Asian Orogenic Belt is key to restricting the accretion orogeny between the Siberia Craton and the North China Craton. To clarify the framework, petrog... The late Paleozoic tectonic framework of the southeastern Central Asian Orogenic Belt is key to restricting the accretion orogeny between the Siberia Craton and the North China Craton. To clarify the framework, petrogenesis of early Permian intrusive rocks from southeastern Inner Mongolia was studied. Zircon U-Pb dating for bojite and syenogranite from Ar-Horqin indicate that they were emplaced at 288–285 Ma. Geochemical data reveal that the bojite is highly magnesian and low-K to middle-K calc-alkaline, with E-MORB-type REE and IAB-like trace element patterns. The syenogranite is a middle-K calc-alkaline fractionated A-type granite and shows oceanic-arc-like trace element patterns, with depleted Sr-Nd-Hf isotopes,(~(87)Sr/~(86)Sr)I = 0.7032–0.7042, ε_(Nd)(t) = +4.0 to +6.6 and zircon ε_(Hf)(t) = +11.14 to +14.99. This suggests that the bojite was derived from lithospheric mantle metasomatized by subducted slab melt, while the syenogranite originated from very juvenile arc-related lower crust. Usng data from coeval magmatic rocks from Linxi-Ar-Horqin, the Ar-Horqin intra-oceanic arc was reconstructed, i.e., initial transition in 290–280 Ma and mature after 278 Ma. Combined with regional geological and geophysical materials in southeastern Inner Mongolia, an early Permian tectonic framework as ‘one narrow ocean basin of the PAO', ‘two continental marginal arcs on its northern and southern' and ‘one intra-oceanic arc in its southern' is propos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ectonic framework early Permian intra-oceanic arc southeastern inner mongolia Central Asian Orogenic Belt
下载PDF
内蒙古东南部青铜时代生业方式及相关问题研究
3
作者 孙永刚 李阳 《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1期107-115,共9页
本文从气候环境、生产生活用具、动植物资源利用等方面讨论内蒙古东南部青铜时代的生业,认识到夏家店下层文化时期以农业为主,兼营畜牧和渔猎;喜鹊沟类遗存以饲养适合游牧的家养动物为主,同时存在渔猎行为,农业经济几乎不存在;夏家店上... 本文从气候环境、生产生活用具、动植物资源利用等方面讨论内蒙古东南部青铜时代的生业,认识到夏家店下层文化时期以农业为主,兼营畜牧和渔猎;喜鹊沟类遗存以饲养适合游牧的家养动物为主,同时存在渔猎行为,农业经济几乎不存在;夏家店上层文化时期整体以家畜饲养业为主,但部分地区农业仍占主要地位,家马和马具大量出现代表着较成熟的游牧经济已然形成。内蒙古东南部青铜时代生业方式发生转变,西来文化因素很可能起到了关键性的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技考古 内蒙古东南部 青铜时代 生业方式 家马
下载PDF
内蒙古东南部晚古生代裂谷区花岗质岩石锆石SHRIMP U-Pb定年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量:78
4
作者 鲍庆中 张长捷 +4 位作者 吴之理 王宏 李伟 桑家和 刘永生 《中国地质》 CAS CSCD 2007年第5期790-798,共9页
该区花岗质岩石主要岩性为石英闪长岩、英云闪长岩、花岗闪长岩、二长花岗岩和正长花岗岩。通过对石英闪长岩锆石SHRIMP U-Pb定年[1],所获得年龄为(313±5)Ma~(323±4)Ma,属于晚石炭世侵入体;前进场和达青二长花岗岩各单元岩... 该区花岗质岩石主要岩性为石英闪长岩、英云闪长岩、花岗闪长岩、二长花岗岩和正长花岗岩。通过对石英闪长岩锆石SHRIMP U-Pb定年[1],所获得年龄为(313±5)Ma~(323±4)Ma,属于晚石炭世侵入体;前进场和达青二长花岗岩各单元岩体均侵入了该区早二叠世寿山沟组海陆交互相碎屑沉积岩,侵入接触关系明确,红柱石角岩发育。测得前进场岩体和达青岩体锆石SHRIMP U-Pb年龄分别为(280.8±3.6)Ma和(281.5±0.5)Ma,说明岩体形成于早二叠世晚期;乌兰陶勒盖正长花岗岩岩体获得了259Ma、羊角林高勒二长花岗岩为246~216Ma的U-Pb同位素年龄,说明在晚二叠世—三叠世又有一次侵入高峰。石炭—二叠纪裂谷发育时期,部分跨入三叠纪,先后有3次侵入高峰,即晚石炭世的石英闪长岩、早二叠世的英云闪长岩—二长花岗岩、晚二叠世—三叠纪的二长花岗岩-正长花岗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岗质岩石 锆石SHRIMP U-PB定年 晚古生代裂谷区 内蒙古东南部
下载PDF
内蒙古巴林左旗九井子蛇绿岩锆石U-Pb定年:对西拉木伦河缝合带形成演化的约束 被引量:33
5
作者 刘建峰 李锦轶 +2 位作者 孙立新 殷东方 郑培玺 《中国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947-1962,共16页
本文对位于西拉木伦河蛇绿岩带东段的九井子蛇绿岩中辉长岩脉以及蛇绿岩的围岩开展了锆石U-Pb定年。结果表明辉长岩的形成时代为(274.7±1.7)Ma,MSWD=0.079,属于早二叠世晚期;结合前人地层、古生物、岩浆岩等方面的资料,表明... 本文对位于西拉木伦河蛇绿岩带东段的九井子蛇绿岩中辉长岩脉以及蛇绿岩的围岩开展了锆石U-Pb定年。结果表明辉长岩的形成时代为(274.7±1.7)Ma,MSWD=0.079,属于早二叠世晚期;结合前人地层、古生物、岩浆岩等方面的资料,表明内蒙古东南部早二叠世晚期还可能存在大洋盆地。与九井子蛇绿岩呈断层接触的粉砂岩碎屑锆石年龄大致构成4个峰值:2350~2700Ma、1700~2100Ma、370~470Ma和250~290Ma,通过与区域构造热事件的对比分析,表明其物源主要来自中朝古板块的北缘。粉砂岩中最小的锆石年龄为晚二叠世末—早三叠世初((249±4.7)Ma),该年龄与内蒙古东南部海相地层消失的时代、安加拉植物群和华夏植物群出现混生的时代、西伯利亚和中朝古板块古纬度曲线收敛的时代以及区域上与碰撞相关的岩浆岩形成时代大致相同,据此本文认为九井子蛇绿岩的构造侵位时代应为晚二叠世末—早三叠世初,同时也可能代表古亚洲洋的最终闭合时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蒙古东南部 西拉木伦河蛇绿岩 构造演化 古亚洲洋 锆石U-PB定年
下载PDF
内蒙古东南部地区玉米大豆轮作效应研究 被引量:11
6
作者 丁素荣 周学超 +4 位作者 刘迎春 魏云山 李峰 王燕春 张晓荣 《大豆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39-44,共6页
为了解决内蒙古东南部地区玉米长期连作带来的土壤生态环境问题,依据8年田间定位试验研究,分析不同轮作体系对大豆和玉米产量及经济效益的影响。本研究设置了3个作物种植模式,分别为玉米连作(MC)、玉米-大豆轮作(M-S)、玉米-玉米-大豆轮... 为了解决内蒙古东南部地区玉米长期连作带来的土壤生态环境问题,依据8年田间定位试验研究,分析不同轮作体系对大豆和玉米产量及经济效益的影响。本研究设置了3个作物种植模式,分别为玉米连作(MC)、玉米-大豆轮作(M-S)、玉米-玉米-大豆轮作(M-M-S),于秋季测定大豆和玉米的产量及产量性状,并比较分析不同模式产值效益。结果表明:与MC相比,M-M-S和M-S玉米产量平均增加了8.61%和15.08%,轮作玉米的穗长、穗粗、百粒重均高于MC。不同轮作模式间大豆产量差异不显著,与M-S相比,M-M-S有增加大豆产量、株高、单株荚数及百粒重的趋势,产量平均增加了13.06%。在旱涝年份,轮作对产量影响效果大于常年。不同模式的年均产值和成本表现为MC> M-M-S>M-S,M-M-S与MC效益持平且高于M-S,产投比为M-M-S>MC>M-S。因此,在研究区域内M-M-S模式较M-S模式具有更好的产量和经济生态效益表现,更加适于在内蒙古东南部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大豆轮作 大豆 玉米 产量 经济效益 内蒙古东南部
下载PDF
中亚造山带东南部晚古生代-早中生代地壳增生和古亚洲洋演化:来自内蒙古东南部林西-东乌旗地区岩浆岩的证据 被引量:7
7
作者 刘建峰 李锦轶 +5 位作者 赵硕 张进 郑荣国 张文龙 吕前露 郑培玺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2181-2215,共35页
本文在系统收集内蒙古林西-东乌旗地区晚古生代-早中生代岩浆岩的年代学、岩石地球化学以及锆石Hf同位素资料基础上,通过分析岩浆岩岩石组合随时空的变化规律,并结合区域地质资料,探讨了中亚造山带东南部洋盆演化和地壳增生等重要地质... 本文在系统收集内蒙古林西-东乌旗地区晚古生代-早中生代岩浆岩的年代学、岩石地球化学以及锆石Hf同位素资料基础上,通过分析岩浆岩岩石组合随时空的变化规律,并结合区域地质资料,探讨了中亚造山带东南部洋盆演化和地壳增生等重要地质问题。研究结果表明,二连浩特-贺根山蛇绿岩带南、北两侧晚古生代-早中生代岩浆岩在年代学上显示不同的活动期次,具有不同岩石组合和地球化学特征,指示它们分属于不同的构造岩浆岩带。蛇绿岩带以北晚泥盆世-中二叠世岩浆活动在时间上呈连续分布的特征,并在晚石炭-早二叠世时期达到活动峰值。火成岩构造组合分析表明,晚泥盆世-石炭纪和早-中二叠世岩浆活动分别与二连浩特-贺根山洋盆向乌里雅斯太大陆边缘之下的俯冲和洋盆闭合后俯冲板片断离引起的软流圈上涌造成的区域伸展背景有关。蛇绿岩带以南岩浆活动时间上呈现石炭纪、早-中二叠世、晚二叠世-三叠纪幕式分布特征,各期岩浆活动前锋有随时间向南迁移的趋势。这三期岩浆活动分别与古亚洲洋板片向宝力道岛弧之下的俯冲、板片后撤以及洋盆消失之后古板块的碰撞造山作用有关。锆石Hf同位素分析表明,中亚造山带东南部晚古生代至早中生代时期存在显著的地壳增生;其中二连浩特-贺根山蛇绿岩带以北表现为地壳的垂向增生,以南表现为地壳的侧向增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亚造山带 火成岩构造组合 地壳增生 内蒙古东南部 构造演化
下载PDF
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大型土壤动物群落结构 被引量:3
8
作者 高立杰 侯建华 +2 位作者 安哲 马冬雪 高宝嘉 《草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1111-1115,共5页
利用样方统计法,对内蒙古高原东南缘森林草原过渡地带森林、森林草甸、草甸草原和草原4种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大型土壤动物群落结构进行了研究。共采集大型土壤动物2 394只,隶属于3门8纲22目(类)。由森林向草原过渡过程中,大型土壤动物群... 利用样方统计法,对内蒙古高原东南缘森林草原过渡地带森林、森林草甸、草甸草原和草原4种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大型土壤动物群落结构进行了研究。共采集大型土壤动物2 394只,隶属于3门8纲22目(类)。由森林向草原过渡过程中,大型土壤动物群落组成变化较大,土壤动物个体数量和类群数呈递减趋势。统计分析表明,大型土壤动物类群数和密度-类群指数(DG)在不同土地利用类型之间存在显著差异(P<0.05);森林带大型土壤动物个体数量显著大于森林草甸、草原和草甸草原(P<0.05),多样性指数(H′)显著大于草原带,均匀度指数(J)在4个土地利用类型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森林具有最高的大型土壤动物个体数量、类群数、H′值和DG值,其次是森林草甸,草原带最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动物 群落结构 土地利用类型 内蒙古高原东南缘
下载PDF
内蒙古东南缘晚第四纪以来的气候环境演化 被引量:2
9
作者 田飞 王永 +4 位作者 迟振卿 刘瑾 江南 汤文坤 姚培毅 《地质力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602-611,共10页
基于内蒙古东南缘西拉木伦河上游刘家店河湖相剖面的粒度、磁化率、微量元素地球化学指标,重建该区35 ka BP以来的气候演化过程。结果表明,在MIS 3晚期(35.23~25.15ka BP)研究区气候条件总体温暖湿润,并伴有区域变干的趋势;MIS 2阶段... 基于内蒙古东南缘西拉木伦河上游刘家店河湖相剖面的粒度、磁化率、微量元素地球化学指标,重建该区35 ka BP以来的气候演化过程。结果表明,在MIS 3晚期(35.23~25.15ka BP)研究区气候条件总体温暖湿润,并伴有区域变干的趋势;MIS 2阶段(25.15~11.13 ka BP)气候整体寒冷干燥,但叠加有短暂回暖气候事件。剖面记录的末次盛冰期(LGM)出现于22.25~18.47 ka BP,此时气候极度干冷;MIS 2阶段叠加了两个短暂气候适宜期,分别出现于18.47~16.24 ka BP和14.72~11.13 ka BP。在11.13 ka BP前后研究区进入全新世,气候变得暖湿。刘家店剖面的气候记录与周边气候记录具有可对比性,揭示了区域上东亚夏季风进退具有一致性,并认为自MIS 3晚期以来东亚夏季风受北半球太阳辐射及冰量的共同驱动。此外,刘家店剖面记录揭示的千年尺度气候变化对典型气候事件具有一定的响应,推测这些千年尺度的季风强度变化可能与北大西洋经向翻转环流(AMOC)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刘家店河湖相剖面 晚第四纪 古气候记录 内蒙古东南缘
下载PDF
WOFOST模型在内蒙古东南部模拟春玉米生长的适应性评价
10
作者 孙琳丽 《内蒙古气象》 2018年第3期28-32,共5页
在内蒙古东南部地区引入成熟的作物模型并进行适应性验证,可为模型区域化应用提供研究依据。文章基于内蒙古东南部地区田间试验数据、农业气象观测数据结合同期气象数据和土壤数据,利用"试错法"对WOFOST模型参数进行了调试,对... 在内蒙古东南部地区引入成熟的作物模型并进行适应性验证,可为模型区域化应用提供研究依据。文章基于内蒙古东南部地区田间试验数据、农业气象观测数据结合同期气象数据和土壤数据,利用"试错法"对WOFOST模型参数进行了调试,对WOFOST模型发育期、叶面积指数及各器官生物量、产量等的模拟能力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模型对玉米发育期模拟较好,抽雄期和成熟期的模拟误差在6d以内,其中对抽雄期的模拟效果更好,在3d左右;模型对生育期内叶面积指数和各器官模拟良好,实测值和模型值的决定系数R2较高,均通过显著性检验,模拟各器官生物量和产量的均方根误差(RMSE)在641~1414kg·hm-2,其中模拟LAI的均方根误差(RMSE)为1.22。通过校准模型参数值,WOFOST模型能够较好地模拟内蒙古东南部地区春玉米生长发育及其生物量的动态积累过程,能够应用于内蒙古东南部地区春玉米生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春玉米 WOFOST模型 适应性评价 内蒙古东南部
下载PDF
内蒙古红岭铅锌矿床成矿流体地球化学特征及矿床成因 被引量:11
11
作者 李剑锋 王可勇 +4 位作者 陆继胜 张雪冰 权鸿雁 王承洋 魏良民 《地球科学(中国地质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995-1005,共11页
红岭铅锌矿是内蒙古东南部的大型代表性矿床之一.目前,对该矿床成矿流体地球化学特征、性质及演化问题尚缺乏系统研究.对其展开了系统的流体包裹体研究.结果表明,矿区矽卡岩期Ⅰ阶段石榴石中发育含NaCl子矿物三相(SL)、气相-富气相(LV)... 红岭铅锌矿是内蒙古东南部的大型代表性矿床之一.目前,对该矿床成矿流体地球化学特征、性质及演化问题尚缺乏系统研究.对其展开了系统的流体包裹体研究.结果表明,矿区矽卡岩期Ⅰ阶段石榴石中发育含NaCl子矿物三相(SL)、气相-富气相(LV)及气液两相(VL)3种类型的原生流体包裹体,Ⅱ阶段中石英颗粒主要发育LV和VL两种类型原生流体包裹体,测温结果表明矽卡岩期成矿流体属中-高温、高盐度的不均匀NaCl-H2O体系热液,在成矿过程中发生过沸腾作用而导致铅、锌、铜等有用元素沉淀富集.石英-硫化物期Ⅲ→Ⅵ阶段中矿物均主要发育较单一的VL型包裹体,其中Ⅲ阶段热液均一温度较矽卡岩期明显降低,而盐度没有明显变化;Ⅳ阶段成矿流体均一温度明显增高、盐度明显降低,反映了有新的高温、低盐度体系热液的加入;而Ⅴ→Ⅵ阶段成矿流体均一温度及盐度逐渐降低,体现了一种不断与外来天水混合的演变趋势;整体上看,石英-硫化物期流体为简单的中-低温、低盐度NaCl-H2O体系热液.流体包裹体C、H、O同位素研究表明,红岭矿床矽卡岩期Ⅱ阶段成矿流体以岩浆水为主;石英-硫化物期成矿流体源自大气降水与岩浆水的混合流体,晚阶段逐渐演化为以大气降水为主.矿床S、Pb同位素研究表明,区内成矿物质具深源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岭铅锌矿床 成矿流体 地球化学 矿床 内蒙古东南部.
原文传递
内蒙古东南部林西组页岩气聚集地质条件 被引量:5
12
作者 荆铁亚 张金川 +3 位作者 孙睿 张健 周铁锁 黄潇 《天然气地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1290-1298,共9页
内蒙古东南部地区油气勘探程度低,上古生界林西组分布面积广,厚度大,广泛发育暗色泥岩。受大地构造背景控制,该地区林西组被火山岩分隔呈NE—SW向条带状发育出露。页岩分布在平面上存在东部陶海和西部官地2个厚度中心,累计可达700m以上... 内蒙古东南部地区油气勘探程度低,上古生界林西组分布面积广,厚度大,广泛发育暗色泥岩。受大地构造背景控制,该地区林西组被火山岩分隔呈NE—SW向条带状发育出露。页岩分布在平面上存在东部陶海和西部官地2个厚度中心,累计可达700m以上。林西组页岩以Ⅱ2—Ⅲ等腐殖型干酪根为主;有机质丰度中等,露头页岩样品平均TOC值多分布在0.5%~1.0%之间,鲁D1井等局部地区TOC值也可超过1.5%;有机质热演化程度相对较高,镜质体反射率(RO)通常超过2%;伊利石结晶度实验表明该页岩处于晚成岩阶段。微观薄片和扫描电镜观察到溶蚀孔、粒间孔和有机质孔等发育。X-衍射分析页岩中的石英和斜长石等脆性矿物含量高,黏土含量一般小于40%,且以伊利石和伊/蒙混层为主组成。综合分析认为该地区有一定的页岩气资源潜力,较有利地区分布在昆都—扎鲁特地区,但进一步勘探需结合重磁力、电法等辅助资料进行综合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蒙古东南部 林西组 页岩气 聚集条件 有利分布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