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现代乡村景观设计区域化探索--以皖南为例
1
作者 李惠梓 《山东农业工程学院学报》 2024年第2期60-65,共6页
乡村景观是一项涵盖生活、生产及生态的综合体系,承载了区域内众多文化精髓,兼有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皖南地区受独特地理位置和历史文化背景影响,乡村景观区域化特征十分显著,但随着当地乡村的建设开发,乡村发展开始面临日渐严峻的保... 乡村景观是一项涵盖生活、生产及生态的综合体系,承载了区域内众多文化精髓,兼有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皖南地区受独特地理位置和历史文化背景影响,乡村景观区域化特征十分显著,但随着当地乡村的建设开发,乡村发展开始面临日渐严峻的保护与开发矛盾,迫切需要在两者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因此,如何在乡村发展中,保护原本的生态环境和自然风貌,深度挖掘特色文化,形成具有多样化和个性化的现代乡村景观,就成为了当地必须解决的重要问题。为此,以皖南地区为例,从其乡村景观类型和要素介绍着手,分析了目前当地在乡村景观设计中面临的问题,并以此提出了一定设计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景观设计 区域化 皖南地区 景观要素
下载PDF
从建筑形象看鲁南、苏北、皖北地区汉画像石风格的区域性与互鉴性
2
作者 孟宪伟 《艺术探索》 2023年第2期62-87,共26页
两汉时期,鲁南、苏北、皖北地区画像石风格存在着许多不同之处,体现了画像石文化的区域性。但是各个地区画像石的题材和制作手法也有不少相似之处,说明不同地区画像石的制作具有互鉴性。画像石上的建筑形象可以为鲁南、苏北、皖北地区... 两汉时期,鲁南、苏北、皖北地区画像石风格存在着许多不同之处,体现了画像石文化的区域性。但是各个地区画像石的题材和制作手法也有不少相似之处,说明不同地区画像石的制作具有互鉴性。画像石上的建筑形象可以为鲁南、苏北、皖北地区汉画像石风格的区域划分提供有力凭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画像石 鲁南 苏北 皖北 区域性 互鉴性
下载PDF
皖南地区城乡融合路径新探
3
作者 高阳 《安徽冶金科技职业学院学报》 2023年第2期34-36,共3页
中国式现代化需要更多关注乡村,城乡融合是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有效路径,推进城乡融合路径的探索意义凸显,皖南地区从找准融合新动力,化地理位置优势为区位优势;构建城乡新格局,促进发展要素流动;打造城镇发展新亮点,提升承载力;挖掘乡... 中国式现代化需要更多关注乡村,城乡融合是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有效路径,推进城乡融合路径的探索意义凸显,皖南地区从找准融合新动力,化地理位置优势为区位优势;构建城乡新格局,促进发展要素流动;打造城镇发展新亮点,提升承载力;挖掘乡村新价值新功能,不断打造新载体新模式等方面进行探索,具有样本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皖南地区 城乡融合 路径 新探
下载PDF
下扬子PTB界线深水相区粘土岩的火山成因研究及其对LPME的指示意义 被引量:7
4
作者 廖志伟 胡文瑄 +3 位作者 王小林 曹剑 姚素平 万野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785-800,共16页
全球,尤其是特提斯域二叠—三叠纪之交(PTB)剖面中普遍发育火山成因的粘土岩,对理解晚二叠世末生物大灭绝(LPME)的触发机制及相关基础地质问题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报道了在华南下扬子区新发现两条深水PTB剖面(皖南牛山和蔡村)的粘土岩工... 全球,尤其是特提斯域二叠—三叠纪之交(PTB)剖面中普遍发育火山成因的粘土岩,对理解晚二叠世末生物大灭绝(LPME)的触发机制及相关基础地质问题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报道了在华南下扬子区新发现两条深水PTB剖面(皖南牛山和蔡村)的粘土岩工作,包括岩石学、矿物学和全岩地球化学等,填补了区域研究空白。研究结果发现,粘土岩主要由伊利石等粘土矿物,以及石英、岩浆锆石、长石等斑晶矿物组成。在地球化学上具有高K_2O、低Na_2O、相对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LILE)、相对亏损高场强元素(HFSE)等特征。据此,认为这些粘土岩为火山成因的钾质斑脱岩,其原岩可能为中酸性流纹英安岩,具有弧岩浆作用的源区背景。对比华南其他地区已发现的PTB界线粘土岩,发现它们成因类似,可能来源于古特提斯洋周缘陆陆碰撞,抑或是泛大洋俯冲潘吉亚大陆东缘(包括华南板块)所导致的长英质火山岩浆喷发,且具有多期多源性特点。PTB时期全球活跃的火山岩浆活动(包括镁铁质火山作用和华南地区火山灰所指征的长英质火山作用)可能是导致LPME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叠—三叠纪界线(PTB) 粘土岩 生物大灭绝 火山成因 皖南 下扬子
下载PDF
皖南山区森林碳储量及其动态变化 被引量:9
5
作者 毛行元 徐志扬 《森林与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85-190,共6页
基于全国第七次、第八次、第九次森林资源连续清查安徽省皖南山区的清查数据,运用生物量换算因子连续函数法,对皖南山区森林碳储量及其动态进行了估算。结果表明:皖南山区森林碳储量从2004年的4 491.01万t增加到2014年的6 223.13万t,年... 基于全国第七次、第八次、第九次森林资源连续清查安徽省皖南山区的清查数据,运用生物量换算因子连续函数法,对皖南山区森林碳储量及其动态进行了估算。结果表明:皖南山区森林碳储量从2004年的4 491.01万t增加到2014年的6 223.13万t,年平均净增173.21万t,年平均净增率3.86%。乔木林占森林碳储量主导地位,比重不断提高,由2004年的74.99%增加到2014年的79.85%。乔木林中,中龄林碳储量、面积均占优势,幼幼龄、中幼龄、成熟林碳储量均增加,中龄林面积减少,幼龄林、成熟林面积增加,幼幼龄、中幼龄、成熟林碳密度总体呈增加态势。8个主要乔木树种的碳密度总体上呈增加趋势,杉木、阔叶混交林、马尾松、针阔混交林、栎类在乔木林中占优势,阔叶混交林碳储量和面积表现出显著增加,杉木、马尾松有所减少。总体来看,皖南山区森林碳汇发展水平仍然不高。因此,今后在增加森林面积的同时,仍需采取合理经营管理措施,促使森林质量和碳汇水平不断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量换算因子 皖南 山区 森林碳储量 碳密度 动态变化
下载PDF
江南造山带东段含钨岩体地球化学特征 被引量:2
6
作者 周洁 葛伟亚 姜耀辉 《地质找矿论丛》 CAS CSCD 2015年第2期157-166,共10页
江南造山带东段燕山晚期含钨的东源岩体与非含钨的旌德岩体、桃岭岩体,其地球化学特征具有埃达克质岩的亲缘性,是先前(新元古代)交代的岩石圈地幔发生部分熔融底侵到壳幔过渡带附近,导致加厚下地壳发生部分熔融的产物,可能与少量的幔源... 江南造山带东段燕山晚期含钨的东源岩体与非含钨的旌德岩体、桃岭岩体,其地球化学特征具有埃达克质岩的亲缘性,是先前(新元古代)交代的岩石圈地幔发生部分熔融底侵到壳幔过渡带附近,导致加厚下地壳发生部分熔融的产物,可能与少量的幔源岩浆发生岩浆混合作用。含矿岩体与非含矿岩体存在不同的Sr-Nd同位素组成,表明含矿与非含矿岩体具有不同的源区。锆石LA-ICPMS定年显示含矿的东源岩体侵位时间<147 Ma,非含矿岩体侵位时间<140 Ma。含矿岩体的副矿物组合以独居石+辉钼矿+白钨矿+白钨矿+电气石为特征。岩体中富含成矿元素、富挥发分、富钾,黑云母中富F、低Fe和fO2,斜长石以钠长石为主,均可作为含矿花岗(斑)岩体的重要地球化学参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江南造山带 含矿岩体 地球化学特征 钨矿床 赣北-皖南-浙西北地区
下载PDF
皖南东至地区寒武系层序地层 被引量:10
7
作者 吴跃东 《古地理学报》 CAS CSCD 2001年第3期55-62,共8页
皖南东至地区寒武系在地层分区上可以分为下扬子地层分区、过渡地层分区和江南地层分区 ,生物群上出现了两区特征分子和过渡区的混生现象 ,并处于台地与盆地交接部位。通过对分别位于台地、斜坡和盆地的露头层序地层研究 ,将寒武纪地层... 皖南东至地区寒武系在地层分区上可以分为下扬子地层分区、过渡地层分区和江南地层分区 ,生物群上出现了两区特征分子和过渡区的混生现象 ,并处于台地与盆地交接部位。通过对分别位于台地、斜坡和盆地的露头层序地层研究 ,将寒武纪地层自下而上划分为 3个Ⅱ型沉积层序和 2个Ⅰ型沉积层序 ,早寒武世的 3个Ⅱ型沉积层序的陆架边缘体系域不发育 ;中寒武世晚期到晚寒武世的 2个Ⅰ型沉积层序皆由低位体系域、海侵体系域和高位体系域组成。通过层序地层和沉积体系演化分析 ,建立了相应的海平面变化曲线 ,自早寒武世早期本区海平面达到最高位和最大上升速率后 ,至寒武纪末研究区海平面总体处于下降过程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皖南 东至地区 寒武系 层序地层
下载PDF
皖南山区马尾松地径一元材积表的编制 被引量:4
8
作者 张余田 陶涛 +2 位作者 樊丙玉 凌化矾 张晶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499-503,共5页
利用皖南山区330株马尾松样木调查数据,选用6种一元材积回归方程,拟合各模型参数,建立了马尾松材积与地径回归模型,并进行了适用性检验。结果表明,皖南山区马尾松材积与地径最佳关系模型为Y=49.4672(1-exp(-0.00706x))2.9309,相关指数(R... 利用皖南山区330株马尾松样木调查数据,选用6种一元材积回归方程,拟合各模型参数,建立了马尾松材积与地径回归模型,并进行了适用性检验。结果表明,皖南山区马尾松材积与地径最佳关系模型为Y=49.4672(1-exp(-0.00706x))2.9309,相关指数(R)为0.96,总相对误差(RS)为-0.18%,符合森林资源调查精度要求。在此基础上,编制了皖南山区马尾松地径一元材积表,为该区域林政资源管理提供重要理论依据,具有十分重要的实践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尾松 材积.地径模型 地径一元材积表 皖南山区
下载PDF
皖南民俗文化资源略论 被引量:5
9
作者 肖辉 谢政伟 《哈尔滨学院学报》 2015年第4期93-97,共5页
皖南地处长江下游,自古以来就是承东启西、贯通南北的重要地区。便利而频繁的交通往来,以及丘陵山地的自然风貌,使得皖南地区形成了独特的民俗文化。文章比较全面地介绍和分析了皖南地区所具有的民俗文化资源,以及当前有关保护的基本情... 皖南地处长江下游,自古以来就是承东启西、贯通南北的重要地区。便利而频繁的交通往来,以及丘陵山地的自然风貌,使得皖南地区形成了独特的民俗文化。文章比较全面地介绍和分析了皖南地区所具有的民俗文化资源,以及当前有关保护的基本情况,为保护当地民俗文化的传承有序、促进文化资源的合理开发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皖南 民俗文化 资源保护
下载PDF
皖南低山丘陵区水土保持综合评价 被引量:9
10
作者 张理华 周秉根 +1 位作者 万荣荣 刘万青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20-23,77,共5页
为了更好地做好皖南低山丘陵区的水土保持工作 ,在建立区内水土保持综合评价模型的基础上 ,对区内水土保持状况进行综合评价 ,其结果中山区为 6 3.0 0 ,低山区为 6 0 .0 3,丘陵区为 5 7.40 ,盆谷区为 6 5 .38。根据评价因子的匹配系数 (... 为了更好地做好皖南低山丘陵区的水土保持工作 ,在建立区内水土保持综合评价模型的基础上 ,对区内水土保持状况进行综合评价 ,其结果中山区为 6 3.0 0 ,低山区为 6 0 .0 3,丘陵区为 5 7.40 ,盆谷区为 6 5 .38。根据评价因子的匹配系数 (Cc) ,提出不同的水土保持对策 ,以促进区内生态环境的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皖南低山丘陵区 水土保持 综合评价 匹配系数 保护对策
下载PDF
皖南地区音乐非遗的表现形态与艺术特征 被引量:4
11
作者 孙四化 《合肥师范学院学报》 2015年第1期129-132,共4页
皖南地区历来是一个音乐文化浓厚的区域,皖南音乐非物质文化遗产历史久远,音乐形态独特优美,具有典型的江南音乐特征。该地区的音乐又深受佛教、道教文化与音乐的影响,具有重要的历史文化价值。
关键词 皖南地区 音乐 非物质文化遗产 地域性 流变
下载PDF
南唐时期安徽区域经济发展论要 被引量:3
12
作者 何剑明 《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93-96,共4页
杨吴及南唐统治时期,今安徽区域内农业得到恢复;在手工业生产勃兴的基础上,文具制造业成就非凡。商业活动中出现的商品经济萌芽以及皖南商人的活动,对后来徽商的形成与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经济发展促进了教育文化事业的进步,社会经济... 杨吴及南唐统治时期,今安徽区域内农业得到恢复;在手工业生产勃兴的基础上,文具制造业成就非凡。商业活动中出现的商品经济萌芽以及皖南商人的活动,对后来徽商的形成与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经济发展促进了教育文化事业的进步,社会经济发展进入历史上前所未有的黄金时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唐 安徽区域经济 发展
下载PDF
皖南地区中小规模猪场建立非洲猪瘟防控HACCP安全体系实证研究 被引量:3
13
作者 童传旺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1年第16期112-114,共3页
针对我国近年爆发的非洲猪瘟疫情防控情势,引入危害分析及关键控制点理论,结合皖南地区中小规模猪场生产防控实际,提出生产过程中消灭传染源头、阻断传播途径等关键点防控措施,旨在为增强生猪养殖产业生物安全意识和落实群防群治机制提... 针对我国近年爆发的非洲猪瘟疫情防控情势,引入危害分析及关键控制点理论,结合皖南地区中小规模猪场生产防控实际,提出生产过程中消灭传染源头、阻断传播途径等关键点防控措施,旨在为增强生猪养殖产业生物安全意识和落实群防群治机制提供实证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皖南地区 中小规模猪场 非洲猪瘟 危害分析与关键控制点
下载PDF
基于地域特色的皖南小城镇绿道构建优化策略研究 被引量:3
14
作者 方群莉 《太原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0年第3期78-83,共6页
随着生态文明战略和“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的实施,国内掀起了建设绿道的高潮。以地域特色鲜明的皖南小城镇为研究对象,在解读绿道的基础上,分析绿道存在的问题,提出基于地域特色的皖南小城镇绿道构建优势、构建... 随着生态文明战略和“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的实施,国内掀起了建设绿道的高潮。以地域特色鲜明的皖南小城镇为研究对象,在解读绿道的基础上,分析绿道存在的问题,提出基于地域特色的皖南小城镇绿道构建优势、构建原则,从定位、生态、历史文化、设施等角度探讨了地域性绿道设计,并以旌阳镇绿道规划设计实际案例进行论证,旨在打造具有鲜明地方特色的绿道景观,使得传统文化在现代文明中得以传承和创新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道 地域特色 皖南小城镇
下载PDF
基于协整理论的极限学习机模型在降水预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7
15
作者 孔德萌 李维德 吴金冉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1-3,12,共4页
针对传统降水预测方式存在的不足,提出一种基于协整理论的极限学习机模型,该模型主要利用协整理论将相关序列信息引入,运用极限学习机(ELM)刻画非线性映射关系,并将该模型应用于皖南地区季度平均降水预测中。结果表明,该模型预测结果合... 针对传统降水预测方式存在的不足,提出一种基于协整理论的极限学习机模型,该模型主要利用协整理论将相关序列信息引入,运用极限学习机(ELM)刻画非线性映射关系,并将该模型应用于皖南地区季度平均降水预测中。结果表明,该模型预测结果合理,且具有更佳的表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水 预测 协整理论 极限学习机 皖南地区
下载PDF
皖南岭南山地种子植物区系分析 被引量:1
16
作者 陈涛 《安徽师大学报》 1992年第1期80-86,共7页
岭南山地地处江南古陆北缘,是皖南山区种子植物区系成分较为丰富的地区之一。该区计有种子植物136科,553属,1185种(包括种下分类等级)。植物区系起源古老,具典型的中亚热带性质;其中以温带区系成分为多,但也有丰富的南方热带成分,表现... 岭南山地地处江南古陆北缘,是皖南山区种子植物区系成分较为丰富的地区之一。该区计有种子植物136科,553属,1185种(包括种下分类等级)。植物区系起源古老,具典型的中亚热带性质;其中以温带区系成分为多,但也有丰富的南方热带成分,表现为南北过渡之性质。有些南方热带成分还以岭南山地及其北缘附近为分布北界。因此,在区系区划上,本区应与30°N 附近以北的皖南其它区域区别开来。在植被区划上,宜将30°N 附近一线作为划分皖南境内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与北亚热带常绿阔叶——落叶阔叶混交林之分界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种子植物区系 岭南 山地 皖南 安徽
下载PDF
安徽近代报刊与皖南皖北地域整合——以1904-1911年为时限 被引量:2
17
作者 王萍 《温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1年第4期55-60,共6页
安徽近代报刊肇始于清末维新运动,发展壮大于辛亥革命前后.安徽近代报刊折射出皖南、皖北各自不同的自然风物与人文风俗.安徽近代报刊在呈现皖南、皖北地域空间差异的同时,适应民族主义整合社会以应对危机的紧迫需求,又对皖南、皖北地... 安徽近代报刊肇始于清末维新运动,发展壮大于辛亥革命前后.安徽近代报刊折射出皖南、皖北各自不同的自然风物与人文风俗.安徽近代报刊在呈现皖南、皖北地域空间差异的同时,适应民族主义整合社会以应对危机的紧迫需求,又对皖南、皖北地域空间的整合多有关注,这体现在:"我们安徽人"的叙事口吻、关于安徽昔日辉煌历史的描述及关于安徽行省的空间定位三方面.由此,安徽近代报刊为近代安徽民众构建了对于安徽地域空间的自我认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徽近代报刊 皖南 皖北 历史记忆 地域整合
下载PDF
皖南地区体育旅游产品设计与推广策略 被引量:5
18
作者 梁康帅 邓坤坤 王晓东 《安阳师范学院学报》 2021年第5期55-59,共5页
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实地考察法等研究方法,以体育旅游相关理论为导向,运用RMP模式(宏观)与TAI(微观)两个导向设计模式,结合皖南地区的旅游资源产品可开发的实际情况进行研究与分析。研究认为:现阶段的皖南地区体育旅游产品设... 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实地考察法等研究方法,以体育旅游相关理论为导向,运用RMP模式(宏观)与TAI(微观)两个导向设计模式,结合皖南地区的旅游资源产品可开发的实际情况进行研究与分析。研究认为:现阶段的皖南地区体育旅游产品设计应遵循整体规划、独特性、多元化、综合效益相结合四个原则。提出定位客源市场区域,掌握客源市场类型;运用市场营销策略,保障体育产品畅销;创新体育资源开发,加大宣传旅游力度;提高设计与开发投入,增加体育旅游产品效益。旨在促进皖南地区体育旅游健康可持续发展,并且对提高皖南地区体育旅游资源产品的知名度、竞争力、社会影响具有指导与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皖南地区 体育旅游 体育经济 体育旅游设计
下载PDF
民国时期皖南桐油经济发展概况 被引量:1
19
作者 徐丽婷 《农业考古》 2018年第3期82-90,共9页
民国初期,安徽桐油产业的兴起是国内与国际市场需求变化的产物。在当时的安徽桐油产业格局中,皖南地位突出,为安徽省桐油主要产区。皖南桐油产量较少,但质量尚为优良,不乏市场销路,成为民国时期安徽省外销大宗特产之一,汉口、上海、安... 民国初期,安徽桐油产业的兴起是国内与国际市场需求变化的产物。在当时的安徽桐油产业格局中,皖南地位突出,为安徽省桐油主要产区。皖南桐油产量较少,但质量尚为优良,不乏市场销路,成为民国时期安徽省外销大宗特产之一,汉口、上海、安庆、芜湖、杭州等处都是皖南桐油的重要集散市场。当时皖南桐油产业在发展过程中也面临着一系列困难与问题,如出产量少、制油工艺陈旧、品质不纯、包装不统一、品牌辨识度低、运输困难、成本高、桐农负担过重等。因此,国家及地方政府采取了一些具体的应对措施,这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促进皖南桐油产业的正向发展。民国时期皖南桐油经济的发展虽然有其客观的有利条件,即巨大的国际市场需求,但是也面临着重重困难,始终是处于一种艰难成长的状态之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国时期 皖南地区 桐油 市场
下载PDF
论民俗体育的迁移——以河洛和皖南民俗体育为例 被引量:1
20
作者 何标 刘光启 《忻州师范学院学报》 2011年第5期72-74,共3页
文章主要采用文献资料法、实地考察法、对比法和逻辑分析法,对河洛和皖南地区广为流传的民俗体育进行了比较。结果发现,民俗体育在一定历史时期存在一定的迁移性,人口流动为民俗体育的迁移提供了难得的载体,各民族之间文化的融合为民俗... 文章主要采用文献资料法、实地考察法、对比法和逻辑分析法,对河洛和皖南地区广为流传的民俗体育进行了比较。结果发现,民俗体育在一定历史时期存在一定的迁移性,人口流动为民俗体育的迁移提供了难得的载体,各民族之间文化的融合为民俗体育的迁移提供一定的社会基础,而且这种迁移具有文化迁移的特点,即从文化的高位向文化的低位迁移,同时这种迁移具有一定的选择性。研究和总结民俗体育的迁移特点及规律有助于现阶段我国民俗体育的保护和发展,并为我国民俗体育对外传播提供理论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俗体育 河洛地区 皖南地区 迁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